【题解】

从内容上看,本卷中所收入的图样,更多是对大木作制度行文中并未具体述及部分的一个补充。

卷第四《大木作制度一》讨论的是材分°制度与枓栱体系,卷第五《大木作制度二》讨论的是房屋梁架体系。但行文中的描述更多是关于枓栱或梁架中主要构件的形式与做法,几乎未谈及房屋的平、剖面以及与相应等级房屋剖面相匹配的铺作形式。然而房屋的平面或房屋结构横剖面,恰恰是房屋设计建造中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本卷图样恰好弥补了《法式》“大木作制度”行文文字中的这一缺失。这里首先给出了4种不同等级与形式的殿阁底盘分槽图,这些图基本覆盖了宋式营造中高等级殿阁建筑的基本平面形式及其柱网分布模式。

在底盘分槽图或平面图的基础上,本卷又给出了自殿堂等八铺作(副阶五铺作)到殿堂等五铺作(副阶四铺作)双槽或单槽,以及殿堂等六铺作分心槽等房屋的草架侧样图,亦即这些房屋的横剖面图。如此,就把宋式营造中高等级殿阁建筑的主要平、剖面形式,用图形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出来。

本卷还特别给出了宋式营造中厅堂式建筑主要横断面,即“厅堂等(自十架椽至四架椽)间缝内用梁柱”诸种做法图。宋式厅堂,其平面形式可以有较多自由变化,以适应不同场合的空间需求,故厅堂建筑无须给出详细平面,只要有“间缝内用梁柱”这类房屋构架剖面,就可以将其房屋结构与平面主要形式确定下来。这部分内容在其制度行文中并未给出特别描述,故本卷中的这部分图样对于了解宋式营造中殿阁与厅堂的根本差别,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大木作制度图样下

殿阁地盘分[心]槽等第十

图31-1 殿阁身地盘九间身内分心斗底槽

图31-2 殿阁地盘殿身七间副阶周匝各两架椽身内金箱斗底槽

图31-3 殿阁地盘殿身七间副阶周匝各两架椽身内单槽

图31-4 殿阁地盘殿身七间副阶周匝各两架椽身内双槽

殿堂等八铺作副阶六铺作双槽斗底槽准此,下双槽同草架侧样第十一

图31-5 殿堂等八铺作副阶六铺作双槽斗底槽准此,下双槽同草架侧样

殿侧样:十架椽身内双槽,殿身外转八铺作重栱出双杪三下昂,里转六铺作重栱出三杪,副阶外转六铺作重栱出单杪两下昂,里转五铺作出双杪。以上并各计心。其檐下及槽内枓栱并补间铺作在右,柱头铺作在左,一准此。

殿堂等七铺作副阶五铺作双槽草架侧样第十二

图31-6 殿堂等七铺作副阶五铺作双槽草架侧样

殿侧样:十架椽身内双槽,殿身外转七铺作重栱出双杪两下昂,里转六铺作重栱出三杪,副阶外转五铺作重栱出单杪单昂,里转五铺作出双杪。以上并各计心。

殿堂五铺作副阶四铺作单槽草架侧样第十三

图31-7 殿堂五铺作副阶四铺作单槽草架侧样

殿侧样:十架椽身内单槽,殿身外转五铺作重栱出单杪单下昂,里转五铺作重栱出双杪,副阶外转四[铺作]出插昂,里转出一跳。以上并各计心。

注:原图如此。其图有误,殿身之内应有一根内柱。参见梁注本此图及其标注。(如下图)

殿堂等六铺作分心槽草架侧样第十四

图31-8 殿堂等六铺作分心槽草架侧样

殿侧样:十架椽身内单槽,外转八(六)铺作重栱出单杪两下昂,里转五铺作重栱出两杪。以上并各计心。

厅堂等自十架椽至四架椽间缝内用梁柱第十五

图31-9 厅堂等自十架椽至四架椽间缝内用梁柱 十架椽屋分心三柱

图31-10 十架椽屋前后三椽栿用四柱

图31-11 十架椽屋分心前后乳栿用五柱

图31-12 十架椽屋前后并乳栿用六柱

图31-13 十架椽屋前后各劄牵、乳栿用六柱

图31-14 八架椽屋分心用三柱

图31-15 八架椽屋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

注:原图如此。其图与文均有误,图中少画一柱,其文应为“八架椽屋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参见梁注本此图及其标注。(如下图)

图31-16 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

图31-17 八架椽屋前后三椽栿用四柱

图31-18 八架椽屋分心乳栿用五柱

图31-19 八架椽屋前后劄牵用六柱

图31-20 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

图31-21 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

注:原图如此。其图与文均有误,图中多画一柱,其文应为“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参见梁注本此图及其标注。(如下图)

图31-22 六架椽屋前乳栿、后劄牵用四柱

注:原图如此。其图与文均有误,图中的一根屋内柱位置有误,其文应为“六架椽屋前乳栿、后劄牵用四柱”。参见梁注本此图及其标注。(如下图)

图31-23 四架椽屋分心用三柱

图31-24 四架椽屋劄牵二(三)椽栿用三柱

图31-25 四架椽屋分心劄牵用四柱

图31-26 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

卷第三十一附 大木作制度图样下

【题解】

与卷第三十附一样,卷第三十一附也是陶湘先生委托清代官工匠师贺新赓等,对应《法式》卷第三十一,即“大木作制度图样下”中的图例,并依据自己熟悉的清代大木营造做法,重新绘制,并附以相应的清式建筑名词术语加以解释。

与《法式》卷第三十一所列标题对应,卷第三十一附中也包括了:

1.殿阁地盘分[心]槽第十;

2.殿堂等八铺作(副阶六铺作)双槽(斗底槽准此,下双槽同)草架侧样第十一;

3.殿堂等七铺作(副阶五铺作)双槽草架侧样第十二;

4.殿堂五铺作(副阶四铺作)单槽草架侧样第十三;

5.殿堂等六铺作分[心]槽草架侧样第十四;

6.厅堂等(自十架椽至四架椽)间缝内用梁柱第十五。

此外,在与《大木作制度图样下》相对应的这些图之后,陶先生还请工匠在卷第三十一附末尾又补了4页图。其前两页有注:“此为卷三十四彩画作制度图样枓栱今式之一,梁椽、飞子同。(按彩色可以因时制宜而木架今昔略异,附图二篇以明之。)”后两页亦有注:“此为卷三十四彩画作制度图样枓栱今式之二,梁椽、飞子同。”可知,这里的4页图样,是对《法式》卷第三十四彩画作制度中所绘枓栱、梁椽、飞子的一个对应性补充。绘图者明确说,这些图皆为今日枓栱及梁椽、飞子式样,可与《法式》卷第三十四中所绘宋式枓栱、梁椽、飞子等做一个比较,由此也略可见陶湘先生与参与绘图的清代官工匠师们,为了帮助时人弄懂《法式》的内容,确实是用心良苦。

遗憾的是,由于时代的差异,即使是这些经验丰富的清代官工匠师,因为没有真正弄懂《法式》中所阐述的宋代大木结构的基本特点,其图中还是出现了诸多讹误。首先是,《法式》卷第三十一原图中就有一些明显的错误,如卷第三十一图31-7,原图为“殿堂五铺作(副阶四铺作)单槽草架侧样第十三”,该图为一座单槽草架侧样图,其剖面图中的殿身之内应该仅有一根内柱,《法式》卷第三十一该图却错画成了二根内柱。

同样,卷第三十一图31-15,原图为“八架椽屋乳栿对六椽栿用二柱”,这一图幅的标题已经错了,其原图同样也是错的。以其文“八架椽屋乳栿对六椽栿”,其剖面图中至少应该有3根柱,其标题当为“八架椽屋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而其图却也只绘了前、后檐柱,即仅有两根柱,与其标题中的“乳栿对六椽栿”做法毫无关联。

《法式》卷第三十一图31-21,其图名为“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用四柱”,这一图名显然也是有误的。因其图为“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这显然是前后只需有3列柱的剖面形式,其标题却错误地指为“用四柱”,而其图也错误地绘成了有4根柱子的厅堂剖面侧样。在紧接其后的图31-22,也出现了类似的错误。这一页的图名为“六架椽屋前后乳栿、劄牵用四柱”,这一图名就是错的,因为若是前后为乳栿、劄牵,其进深已经是六步椽架了,只能采用“分心”的形式,至少需要5根柱子。若为4柱,其标题应为“六架椽屋前乳栿、后劄牵用四柱”,若依这一图名,其图应该是前为乳栿,后为劄牵的不对称形式,这里给出的图,却是前后皆为乳栿的对称形式,可见,其讹误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法式》卷第三十一原图,还有一些错误,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梁思成先生的《〈营造法式〉注释》中,已经将这些错误一一纠正了过来,陈明达先生在其点注本中也将这些错误一一标记了出来。显然,这些都是历代藏书家传抄誊摹中,因不解其义误抄误描的结果,实在无可厚非。

遗憾的是,在陶湘先生特别邀请的官工匠师所重绘的具有诠释性的卷第三十一附中诸图,同样的错误,一个不漏地又重新演绎了一遍。例如,将殿堂草架侧样中的“单槽”图绘成了“双槽”图,将厅堂之“八架椽屋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同样误为“用二柱”,且亦仅绘了前后檐两柱。其他的讹误,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更为遗憾的是,其图名也有明显抄摹出错之处,如《法式》卷第三十一图31-8,其图名为“殿堂等六铺作分心槽草架侧样第十四”,被抄成了“殿堂等六铺作分槽草架侧样第十四”。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粗心所致,但也不排除,清代工匠对宋式殿堂平面中的殿阁“分槽”与“分心槽”两个概念,已然不很理解,故对所谓“分槽”“分心槽”“单槽”“双槽”等宋代术语究为何义,也不十分清楚,才会将“分心槽草架侧样”,标为“分槽草架侧样”,并将仅有一列屋内柱的“单槽草架侧样”图,摹绘为屋内有两根柱。

当然,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与前辈学者,特别是经验丰富的老匠师们有任何的苛责。因为,对于《法式》这样一部充满奥秘的古代屋木营造大书,研究它、理解它、解释它,是一件几乎穿透20世纪大半个世纪的学术大事,也是朱启钤、陶湘、梁思成、刘敦桢以及陈明达、傅熹年、徐伯安等学者,数十年筚路蓝缕所追求的学术目标。特别是梁思成先生,几乎用了大半生的时间与精力,历经艰辛、锲而不舍完成的《〈营造法式〉注释》,才终于揭开了这部古代屋木营造大书的神秘面纱。

从这一角度观察,陶湘先生及其委托的清代官工老匠师,只是这一世纪性学术探索的最初尝试。其中出现一点瑕疵与讹误,也正反映了在上世纪初那个时代,对《法式》的研究,既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是一个几如盲人摸象一般的艰难探索过程。我们今日能够稍稍弄懂一点其中的内涵,正是得益于由朱启钤先生开启,并由陶湘、梁思成、刘敦桢等先生不懈努力才达成的这样一个发掘与探究中国古代建筑奥秘与规律的世纪探索的伟大成果。

殿阁地盘分[心]槽第十

图31附-1 殿阁身地盘九间身内分心斗底槽

图31附-2 殿阁地盘殿身七间副阶周匝各两架椽身内金箱斗底槽

图31附-3 殿阁地盘殿身七间副阶周匝各两椽身内单槽

图31附-4 殿阁地盘殿身七间副阶周匝各两椽身内双槽

殿堂等八铺作副阶六铺作双槽斗底槽准此,下双槽同草架侧样第十一

图31附-5 殿堂等八铺作副阶六铺作双槽斗底槽准此。下双槽同。草架侧样

殿堂下檐枓科七彩(跴)单翘,重昂上檐枓科十一彩(跴)重翘三下昂。金柱枓科五翘十一彩(跴)。大木架有枓科者,尺寸以口分定之。如枓口三寸,即枓科之口分六份,定柱径一尺八寸。以枓口六十分,定柱高一丈八尺。额枋同柱径。大柁以柱径每尺加二定厚,以厚每尺加三定高。其九架梁挨次以二成递减,挑檐桁三口分定径,正心桁四口份半定径,檐椽以枓口一分半定径。出檐三探者,以枓口二十三分定之。此殿进深面宽以枓科攒数定之,尺寸依进深分步架若干,头步以五举定规,举架依步得瓜柱之尺寸,七举至九举照隔举步分加高得尺寸若干,由大木及枓科规矩得之。余仿此。

殿堂等铺作副阶五铺作双槽草架侧样第十二

图31附-6 殿堂等七铺作副阶五铺作双槽草架侧样

殿堂大木十一架梁样式枓口三寸定规。上檐枓科九彩(跴)双翘两下昂,下檐枓科五彩(跴)单翘一下昂,大木九架梁上有一部分规定七架梁,此做法式样名为“伏梁”。全部大木高宽径及枓科攒数出彩(跴),以枓口为主。大木定料规矩及枓科各名目,均详见卷三十。

殿堂五铺作副阶四铺作单槽草架侧样第十三

图31附-7 殿堂五铺作副阶四铺作单槽草架侧样

殿堂九架梁侧面法式,此图二十分之一。下檐枓科三彩(跴)一下昂里出麻叶头,上檐枓科五彩(跴)单翘单昂,大木定料依枓口为宗旨。枓科规矩详见第二篇。

殿堂等六铺作分[心]槽草架侧样第十四

图31附-8 殿堂等六铺作分[心]槽草架侧样

殿堂第十四大木十一架梁枓科七彩(跴)单翘两下昂里出两头一拳,大木定枓科规定材料大小若干及枓科规矩出彩(跴),均详见卷三十。

厅堂等自十架椽至四架椽间缝内用梁柱第十五

图31附-9 厅堂等自十架椽至四架椽间缝内用梁柱 十架椽屋分心用三柱

厅堂第十五,十一架做法,十一架梁上至三架梁对金式样,分心柱上装修十字枓,前后老檐枓科三彩(跴)出彩(跴),蚂蚱头各金脊双栱式样。

图31附-10 十架椽屋前后三椽栿用四柱

五架梁屋前后檐外栿各三步插金梁大木枓科,做法同第十四篇。

图31附-11 十架椽屋分心前后乳栿用五柱

挑檐桁上十一桁分心前后乳栿用五柱,枓科出彩(跴),大木定材料尺寸,照第十四篇。

图31附-12 十架椽屋前后并乳栿用六柱

双步六柱十一桁屋,枓科出彩(跴)、大木定材料尺寸,照第十四篇。

图31附-13 十架椽屋前后各劄牵、乳栿用六柱

十一桁屋,老檐后双步,金柱前后老檐外接廊一步,枓科出彩(跴),大木定材料尺寸,照第十四篇。

图31附-14 八架椽屋分心用三柱

九架梁三步对金做法,三架梁下十字翘,三部(疑为“步”字之误)前后檐枓科三彩(跴)梁柱等料,及枓科出彩(跴)各部之名目,均详见卷三十。

图31附-15 八架椽屋乳栿对六椽栿用二柱

九架梁屋,大木头步五举定规,以每步加举若干,详见卷三十。前后檐七彩(跴)升枓科单翘重昂,里出一拳,两头各栱各昂出彩(跴),各枋之俗名,亦详见卷三十。

图31附-16 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

九架梁前后双步插金做法,进深五架梁下两步,俗名“跨空枋”。前后小檐枓科三彩(跴),内部各金双栱做法,三架梁下出彩(跴)为十字翘。

图31附-17 八架椽屋前后三椽栿用四柱

九架梁屋四柱插金做法,前后檐三彩(跴)升枓,金柱十字翘。

图31附-18 八架椽屋分心乳栿用五柱

九架梁屋分心乳栿用五柱,前后檐三彩(跴)枓科,三架梁下三部出彩(跴)十字翘。

图31附-19 八架椽屋前后劄牵用六柱

九架梁屋进深六柱,前后檐用三彩(跴)枓科。

图31附-20 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

七架梁屋大木,三架梁下对金做法,分心三柱,前后檐三彩(跴)枓科,金脊坐枓双翘,七架梁内身为七架正心枋,以外俗名“挑尖梁”。

图31附-21 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用四柱

七架梁四柱做法,前后檐枓科三彩(跴)。

图31附-22 六架椽屋前后乳栿、劄牵用四柱

九架梁屋进深四柱,前后檐枓科三彩(跴)。

图31附-23 四架椽屋分心用三柱

大木架五桁挂枓五架梁对金做法,前后檐枓科三彩(跴)翘上内出麻叶头,外出蚂蚱头,金脊挂枓科瓜栱、万栱之分位法式。

图31附-24 四架椽屋劄牵二(三)椽栿用三柱

图31附-25 四架椽屋分心劄牵用四柱

大木架三架梁做法,前后檐廊架一步枓科,同第二十篇。

图31附-26 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

图31附-27 此为卷三十四彩画作制度图样枓栱今式之一,梁椽、飞子同

按彩色可以因时制宜而木架今昔略异,附图二篇以明之。

图31附-28 梁椽 飞子

图31附-29 此为卷三十四彩画作制度图样枓栱今式之二,梁椽、飞子同

图31附-30 梁椽 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