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卷内容与卷第十一《小木作制度六》中的内容相呼应,涉及的主要是转轮经藏与壁藏两种小木作在造作、拢裹与安卓等工程中所用功限的计量方式。

本卷行文虽然仅述及转轮经藏与壁藏两种小木作造作、拢裹与安卓所施用的功限等内容,但其文对于具有古代木造机械性质的转轮经藏之各部分的构造、做法及相应尺寸,亦有较为详细的记述,从而使我们对宋代转轮经藏的基本构造与尺寸,可以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转轮经藏

【题解】

卷第十一《小木作制度六》中所谈及的“转轮经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机械装置。其始创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现存最古老的这种小木作匠作实例,是北宋时代所修建的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中的转轮经藏。

作为一种具有转动功能的佛教典籍贮藏设施,转轮经藏的机械性特征十分令人瞩目,但从宋代营造的角度观察,转轮经藏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与宋代殿阁屋舍的形式仍然存在很大的关联。如其外观仍可能有平坐、勾阑、门窗、枓栱、檐口、屋顶等做法,故其功限的推计,与宋式营造中一般小木作功限的计算方式相似,仍是依据其不同位置分段计量的。其中较为复杂的顶部天宫楼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仍折射出宋代大木作房屋的某些做法。

转轮经藏的造作加工中,亦采用了与佛道帐相似的“芙蓉瓣造”做法,以一定的模数尺寸与方法将转轮经藏上下各部分加以整齐区隔,从而使得其构造逻辑更加清晰,造型上也尽量做到了上下对位,其造作、拢裹与安卓所用的功限,也与芙蓉瓣造做法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转轮经藏外槽)

【题解】

宋式小木作制度中的转轮经藏,是一种可以转动的木构机械性装置,其外槽大致相当于这一装置的外框架,由外槽帐身、帐身外柱、外槽腰檐、平坐与平坐上所承托的具有装饰性的小尺度天宫楼阁组成。这一部分是转轮经藏中的固定部分,以形成转轮经藏的基本外观形式。

这一部分因其构成相对比较复杂,既包括帐身,也包括腰檐、平坐、天宫楼阁等,故其造作、拢裹及安卓所用功限,也构成了转轮经藏所用功限中较大的一部分。

转轮经藏,一坐,八瓣,内、外槽帐身造。

外槽帐身,腰檐、平坐,上施天宫楼阁,共高二丈,径一丈六尺。

【译文】

造作转轮经藏,1坐,经藏平面为八边形,经藏分为内、外槽,其内、外槽皆为帐身造做法。

转轮经藏外槽的帐身,其上覆以腰檐,腰檐之上承以平坐,平坐之上则施以天宫楼阁,其外槽帐身,包括腰檐、平坐、天宫楼阁等,总计高度为2丈,其外槽之八边形的直径为1.6丈。

(帐身外柱)

帐身,外柱至地,高一丈二尺。

造作功:

帐柱,每一条;

欢门,每长一丈;

右各一功五分。

隔枓版并贴柱子及仰托榥,每长一丈,二功五分。

帐带,每三条一功。

拢裹,二十五功。

安卓,一十五功。

【译文】

转轮经藏外槽帐身,其外槽帐柱延伸至地,外槽帐身高1.2丈。

外槽帐身造作所用功:

外槽帐柱,每1条;

帐身外柱间所施欢门,其门每长1丈;

如上诸项造作各计为1.5功。

帐柱上所施隔枓版,并其版上所贴柱子及所承仰托榥,每长1丈,计为2.5功。

外槽帐柱之间所施帐带,每3条计为1功。

外槽帐身拢裹所用功,计为25功。

外槽帐身安卓所用功,计为15功。

(外槽腰檐)

腰檐,高二尺,枓槽径一丈五尺八寸四分。

造作功:

枓槽版,长一丈五尺,压厦版及山版同[1]。一功。

内、外六铺作[2],外跳一杪、两下昂,里跳并卷头枓栱,每一朵,共二功三分。

角梁,每一条,子角梁同。八分功。

贴生,每长四丈;

飞子,每四十枚;

白版,约计每长三丈,广一尺;厦瓦版同。

瓦陇条,每四丈;

槫脊,每长二丈五尺;搏脊槫同。

角脊,每四条;

瓦口子[3],每长三丈;

小山子版,每三十枚;

井口榥,每三条;

立榥,每一十五条;

马头榥,每八条;

右各一功。

拢裹:三十五功。

安卓:二十功。

【注释】

[1] 压厦版及山版:压厦版,疑施于枓槽版及铺作之上。山版,疑指腰檐枓槽之八边形每一侧边两端的立版。参见卷第十一《小木作制度六》“转轮经藏·腰檐并结”条、“腰檐诸名件”条相关注释。

[2] 内、外六铺作:卷第十一《小木作制度六》“转轮经藏·腰檐并结”条:“内外并六铺作重栱。”这里的“外”,当指转轮经藏腰檐外檐铺作,而“内”则疑指其腰檐之外檐铺作的里转部分。

[3] 瓦口子:疑其施于腰檐枓槽版之上的压厦版上的檐口处,以起到腰檐瓦之瓦口的作用。

【译文】

转轮经藏外槽帐身上所施腰檐,其檐共高2尺,腰檐枓槽之八边形平面的直径为1.584丈。

转轮经藏腰檐造作所用功:

腰檐枓槽上所施枓槽版,长1.5丈,其枓槽上所施压厦版及山版造作长度与之相同。计为1功。

腰檐枓槽内、外所施枓栱为六铺作,其枓栱外跳为单杪、双下昂,里跳皆为出华栱做法,其内、外每1朵枓栱造作,共计为2.3功。

腰檐翼角处所施角梁,每1条,角梁上所施子角梁亦与之相同。计为0.8功。

腰檐上诸方至翼角处所施贴生,每长4丈;

腰檐檐口处所施飞子,每40枚;

腰檐上所覆白版,约计每长3丈,宽1尺;腰檐上所覆厦瓦版所计长宽与之相同。

腰檐屋顶上所施瓦陇条,每4丈;

腰檐上所施搏脊,每长2.5丈;腰檐内之搏脊槫所计长度与之相同。

腰檐转角处所施角脊,每4条;

腰檐檐口处所施瓦口子,每长3丈;

腰檐内所施小山子版,每30枚;

腰檐之八边形平面内所施井口形木榥,每3条;

腰檐上所施立榥,每15条;

腰檐上所施马头榥,每8条;

如上诸项各计为1功。

腰檐拢裹所用功:计为35功。

腰檐安卓所用功:计为20功。

(平坐)

【题解】

与大木作的情况一样,在腰檐之上施平坐,可以为更上一层的房屋提供一个房屋基座。转轮经藏腰檐之上的平坐,就为经藏顶部装饰性的天宫楼阁提供了一个基座。

小木作中的平坐,除了在枓栱、勾阑等尺度上小了一些之外,在基本做法上与大木作中的平坐有许多相似之处,或者说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大木作平坐。当然,其基本构造、材料及内部名件构成,也会适应这一较小尺度加以适当调整。其在造作、拢裹、安卓上亦比大木作平坐用功稍少一些,但一些必要的工序也是不可或缺的。

平坐,高一尺,径一丈五尺八寸四分。

造作功:

枓槽版,每长一丈五尺;压厦版同。

雁翅版,每长三丈;

井口榥,每三条;

马头榥,每八条;

面版,每长一丈,广一尺;

右各一功。

枓栱,六铺作并卷头,材广、厚同腰檐[1]。每一朵,共一功一分。

单勾阑,高七寸,每长一丈,望柱在内。共五功。

拢裹:二十功。

安卓:一十五功。

【注释】

[1] 材广、厚同腰檐:卷第十一《小木作制度六》“转轮经藏·腰檐并结”条:“用一寸材,(厚六分六厘。)”并本卷“转轮经藏·平坐”条:“用一寸材。”可知平坐枓栱所用之材广1寸,厚0.66寸。

【译文】

转轮经藏腰檐上所施平坐,其高1尺,其八边形枓槽的直径为1.584丈。

转轮经藏平坐所用造作功:

平坐枓槽中缝上所施枓槽版,每长1.5丈;枓槽版上所施压厦版每长与之相同。

平坐四周边缘所施雁翅版,每长3丈;

平坐枓槽口内所施井口榥,每3条;

平坐枓槽上所施马头榥,每8条;

平坐顶面所施面版,每长1丈,广1尺;

如上各项分别计为1功。

平坐枓槽上所施枓栱,为六铺作出三卷头,其枓栱所用材之广、厚与腰檐枓栱所用材之广、厚相同。每1朵枓栱造作,共计为1.1功。

平坐上所施单勾阑,其高7寸,以其勾阑每长1丈,望柱包括在这一长度之内。共计为5功。

平坐拢裹所用功:计为20功。

平坐安卓所用功:计为15功。

(天宫楼阁)

【题解】

平坐上所施的天宫楼阁,既是转轮经藏的帐顶造型、结构与装饰,也是一组缩小了的殿阁、楼榭、亭廊的建筑组群,为我们显示了宋代建筑组的某种组群方式。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天宫楼阁”具有某种象征意义,象征了诸如兜率天宫或西方净土等佛教世界中的建筑形象。

转轮经藏顶部所施设天宫楼阁的各种建筑,大体上与大木作制度中相应等级的殿阁、挟屋、楼阁、行廊、角楼等的造型与做法相近,当然因为尺度较小,其用材显然是自成体系的,与大木作制度中的用材等级没有什么关系,且其构造上也较大木作制度相应部位的构造做法简化了许多,故其造作、拢裹与安卓所用功限,也比同样形式的大木作楼殿亭榭要少很多。

天宫楼阁,共高五尺,深一尺。

造作功:

角楼子,每一坐,广二瓣。并挟屋、行廊,各广二瓣。共七十二功。

茶楼子,每一坐,广同上。并挟屋、行廊,各广同上。共四十五功。

拢裹:八十功。

安卓:七十功。

【译文】

转轮经藏顶部所施天宫楼阁,其楼阁高度共为5尺,楼阁进深为1尺。

天宫楼阁造作所用功:

角楼子,每1坐,其面广为2个芙蓉瓣。同时包括挟屋、行廊,挟屋、行廊各自的面广亦为2个芙蓉瓣。如上几项的造作,共计为72功。

茶楼子,每1坐,其面广与角楼子等相同。同时包括挟屋、行廊,其挟屋、行廊各自的面广亦为2个芙蓉瓣。如上几项的造作,共计为45功。

天宫楼阁拢裹所用功:计为80功。

天宫楼阁安卓所用功:计为70功。

(转轮经藏里槽)

【题解】

转轮经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古代木构机械性装置,为了便于转动,其在结构上分为里槽与外槽两个部分。其中的里槽部分,是施安于一个转轮之上,且可以转动的部分。转轮经藏的里槽有自己的帐坐、帐身、帐头与转轮,自成一个体系。其帐身内有可以藏纳经匣的空间,从而形成了一个可以回环旋转的经书储藏设施。这样一个复杂的设施,在造作、拢裹与安卓上,也就增加了许多一般小木作做法中不太会需要的功限。

里槽,高一丈三尺,径一丈。

坐,高三尺五寸,坐面径一丈一尺四寸四分,枓槽径九尺八寸四分。

造作功:

龟脚,每二十五枚;

车槽上下涩、坐面涩、猴面涩,每各长五尺;

车槽涩并芙蓉华版,每各长五尺;

坐腰上、下子涩、三涩,每各长一丈;壸门、神龛,并背版同。

坐腰涩并芙蓉华版,每各长四尺;

明金版,每长一丈五尺;

枓槽版,每长一丈八尺;压厦版同。

坐下榻头木,每长一丈三尺;下卧榥同。

立榥,每一十条;

柱脚方,每长一丈二尺;方下卧榥同。

拽后榥,每一十二条;猴面钿面榥同。

猴面梯盘榥,每三条;

面版,每长一丈,广一尺;

右各一功。

六铺作,重栱、卷头枓栱,每一朵,共一功一分。

上、下重台勾阑,高一尺,每长一丈,七功五分。

拢裹:三十功。

安卓:二十功。

【译文】

转轮经藏里槽,其高1.3丈,其径1丈。

里槽坐,高3.5尺,里槽坐的坐面直径为1.144丈,里槽坐中缝,即其里槽坐的枓槽径为9.84尺。

里槽坐造作所用功:

里槽坐根部外侧所施龟脚,每25枚;

里槽坐之车槽的上下涩、坐面涩、猴面涩,皆每长5尺;

里槽坐之车槽涩并芙蓉华版,皆每长5尺;

里槽坐之坐腰的上、下子涩、三涩,皆每长1丈;其坐腰中所施壸门、神龛,及坐腰内所施背版每长与之相同。

里槽坐腰所出涩并芙蓉华版,皆每长4尺;

里槽坐上所出明金版,每长1.5丈;

里槽坐之枓槽版,每长1.8丈;其上所覆压厦版每长与之相同。

里槽坐下所施榻头木,每长1.3丈;榻头木处所施卧榥每长与之相同。

里槽坐内所施立榥,每10条;

里槽坐内所施柱脚方,每长1.2丈;柱脚方下所施卧榥每长与之相同。

柱脚方后所施拽后榥,每12条;里槽坐所施猴面钿面榥,每计条数与之相同。

里槽坐所施猴面梯盘榥,每3条;

里槽坐之坐面所施面版,每长1丈,宽1尺;

如上诸项造作各计为1功。

里槽所出六铺作重栱造三卷头枓栱,每1朵造作,共计为1.1功。

里槽坐之坐腰与坐面上、下所出重台勾阑,高1尺,其勾阑每长1丈,计为7.5功。

转轮经藏里槽帐坐拢裹所用功:计为30功。

转轮经藏里槽帐坐安卓所用功:计为20功。

(里槽帐身)

帐身,高八尺五寸,径一丈。

造作功:

帐柱:每一条,一功一分。

上隔枓版并贴络柱子及仰托榥,每各长一丈,二功五分。

下鋜脚隔枓版并贴络柱子及仰托榥,每各长一丈,二功。

两颊,每一条,三分功。

泥道版,每一片,一分功。

欢门华瓣,每长一丈;

帐带,每三条;

帐身版,约计每长一丈,广一尺;

帐身内、外难子及泥道难子,每各长六丈;

右各一功。

门子,合版造,每一合,四功。

拢裹:二十五功。

安卓:一十五功。

【译文】

转轮经藏里槽帐身,其高8.5尺,其帐身平面的直径为1丈。

里槽帐身造作所用功:

里槽帐柱:每1条,计为1.1功。

帐柱柱头之上所施隔枓版并贴络柱子及仰托榥,皆每长1丈,计为2.5功。

帐柱之下所施鋜脚隔枓版并贴络柱子及仰托榥,皆每长1丈,计为2功。

里槽帐柱两侧所施两立颊,每1条,计为0.3功。

帐柱与立颊间所施泥道版,每1片,计为0.1功。

里槽帐柱间所施欢门华瓣,每长1丈;

里外帐柱间所施帐带,每3条;

帐柱间所施帐身版,大约以每长1丈,宽1尺计之;

里槽帐身版之内、外所施难子及里槽泥道版所施难子,皆每长6丈;

如上诸项造作各计为1功。

里槽帐柱间所施门子,其门为合版造做法,每1合,计为4功。

转轮经藏里槽拢裹所用功:计为25功。

转轮经藏里槽安卓所用功:计为15功。

(柱上帐头)

柱上帐头,共高一尺,径九尺八寸四分。

造作功:

枓槽版,每长一丈八尺;压厦版同。

角栿,每八条;

搭平棊方子,每长三丈;

右各一功。

平棊,依本功。

六铺作,重栱、卷头枓栱,每一朵,一功一分。

拢裹:二十功。

安卓:一十五功。

【译文】

里槽帐柱之上所承的帐头,共高1尺,其帐头直径为9.84尺。

里槽帐头造作所用功:

其帐头所施枓槽版,每长1.8丈;枓槽版上所施压厦版每长与之相同。

帐头转角处所施角栿,每8条;

帐头内侧所施承搭平棊的木方,每长3丈;

如上诸项造作各计为1功。

里槽帐头内所施平棊,依平棊造作之本功。

里槽帐头所施六铺作重栱造三卷头枓栱,每1朵之造作,计为1.1功。

里槽柱上帐头拢裹所用功:计为20功。

里槽柱上帐头安卓所用功:计为15功。

(转轮)

【题解】

转轮经藏里槽最核心的部分是转轮,也就是使其用于藏匿经匣的活动经藏橱可以转动的部分。从卷第十一《小木作制度六》“转轮经藏·转轮”条,我们知道,转轮经藏的转轮高8尺,直径9尺;其转轮中心施以直立转轴,轴长18尺,转轴直径1.5尺。轴之上端,用铁锏钏;下端用铁鹅台桶子,以承转动之轴。转轮平面当为圆形。

转轮,高八尺,径九尺;用立轴长一丈八尺,径一尺五寸。

造作功:

轴,每一条,九功。

辐,每一条;

外辋,每二片;

里辋,每一片;

里柱子,每二十条;

外柱子,每四条;

颊木,每二十条;

面版,每五片;

格版,每一十片;

后壁格版,每二十四片;

难子,每长六丈;

托辐牙子,每一十枚;

托枨,每八条;

立绞榥,每五条;

十字套轴版,每一片;

泥道版,每四十片;

右各一功。

拢裹:五十功。

安卓:五十功。

【译文】

转轮经藏里槽中心所施转轮,其轮高8尺,直径为9尺;轮之中心施用立轴,其轴长1.8丈,轴之径为1.5尺。

转轮造作所用功:

转轮立轴,每1条,计为9功。

转轮轮辐,每1条;

转轮外辋,每2片;

转轮里辋,每1片;

转轮里侧所施柱子,每20条;

转轮外侧所施柱子,每4条;

转轮里外柱侧所施立颊,每20条;

转轮格子表面所施面版,每5片;

转轮格子内所施格版,每10片;

转轮格子后壁所施格版,每24片;

转轮格版四周所缠施的难子,每长6丈;

转轮轮辐下所施托辐牙子,每10枚;

转轮立轴四周所施托枨,每8条;

转轮立轴四周所施立绞榥,每5条;

转轮立轴之外所施十字套轴版,每1片;

转轮里、外柱子间所施泥道版,每40片;

如上诸项造作各计为1功。

转轮拢裹所用功:计为50功。

转轮安卓所用功:计为50功。

(经匣)

经匣,每一只,长一尺五寸,高六寸,盝顶在内。广六寸五分。

造作、拢裹:共一功。

【译文】

转轮经藏里槽转轮格子内所藏经匣,每1只,长1.5尺,高6寸,匣顶盖之盝顶造型包括在这一高度之内。匣宽6.5寸。

其经匣的造作、拢裹所用功:共计为1功。

(转轮经藏总计)

右转轮经藏总计:造作共一千九百三十五功二分;拢裹共二百八十五功;安卓共二百二十功。

【译文】

如上所述转轮经藏及其各部分名件所用功限总计:其造作所用功共计为1935.2功;其拢裹所用功共计为285功;其安卓所用功共计为220功。

壁藏

【题解】

壁藏,作为一种造型较为复杂的室内小木作器物,其各部分比例、构造与尺寸,在这里也有详细记述。

重要的是,这里所言的“壁藏”,与前文提到的“壁帐”,是宋式建筑中两种不同的小木作做法。虽然二者都可以依房屋室内之壁而设置,但其功能可能有较大差别。壁帐,较大可能是用来遮护某件造像或器物的室内龛帐或帐室;而壁藏,则主要是用来储藏佛道经藏的藏书柜。此外,二者的差别还有,壁帐的帐柱似乎是可以落地的,其内若有造像或器物,当有其自身的坐;壁藏,则是一个形体完整的藏书柜,其有壁藏坐,亦有帐身、腰檐、平坐及帐顶上可能会施造的装饰性天宫楼阁。

(壁藏)

壁藏,一坐,高一丈九尺,广三丈,两摆手各广六尺,内外槽共深四尺。

【译文】

室内壁藏,1坐,其高1.9丈,其面广3丈,壁藏两侧所施两摆手,各自的面广为6尺,壁藏内外槽进深,共为4尺。

(壁藏坐)

坐,高三尺,深五尺二寸。

造作功:

车槽上、下涩并坐面猴面涩,芙蓉瓣,每各长六尺;

子涩,每长一丈;

卧榥,每一十条;

立榥,每十二条;拽后榥、罗文榥同。

上、下马头榥,每一十五条;

车槽涩并芙蓉华版,每各长五尺;

坐腰并芙蓉华版,每各长四尺;

明金版,并造瓣。每长二丈;枓槽、压厦版同。

柱脚方,每长一丈二尺;

榻头木,每长一丈三尺;

龟脚,每二十五枚;

面版,合缝在内。约计每长一丈,广一尺;

贴络神龛并背版,每各长五尺;

飞子,每五十枚;

五铺作,重栱、卷头枓栱,每一朵;

右各一功。

上、下重台勾阑,高一尺,长一丈,七功五分。

拢裹:五十功。

安卓:三十功。

【译文】

壁藏坐,其坐高3尺,坐之进深为5.2尺。

壁藏坐造作所用功:

其坐之车槽上、下所出涩并壁藏坐之坐面猴面涩,及壁藏坐上所施装饰性芙蓉瓣,皆每长6尺;

子涩,每长1丈;

卧榥,每10条;

立榥,每12条;壁藏坐所施拽后榥、罗文榥所计条数与之相同。

上、下马头榥,每15条;

车槽涩并芙蓉华版,皆每长5尺;

坐腰并芙蓉华版,皆每长4尺;

明金版,其版皆以芙蓉瓣之模数与形式造作。每长2丈;其坐上之枓槽版、压厦版所计每长与之相同。

柱脚方,每长1.2丈;

榻头木,每长1.3丈;

壁藏坐下所施龟脚,每25枚;

壁藏坐顶面面版,面版之合缝宽度包括在内。约计每长1丈,宽1尺;

壁藏坐上所贴络之神龛并其坐背版,皆每长5尺;

飞子,每50枚;

壁藏坐坐面之下施以五铺作重栱造出双卷头枓栱,每1朵;

如上诸项各计为1功。

壁藏坐之上、下所施重台勾阑,其高1尺,长1丈,勾阑造作计为7.5功。

壁藏坐拢裹所用功:计为50功。

壁藏坐安卓所用功:计为30功。

(帐身)

帐身,高八尺,深四尺;作七格,每格内安经匣四十枚。

造作功:

上隔枓并贴络及仰托榥,每各长一丈,共二功五分。

下鋜脚并贴络及仰托榥,每各长一丈,共二功。

帐柱,每一条;

欢门,剜造华瓣在内。每长一丈;

帐带,剜切在内。每三条;

心柱,每四条;

腰串,每六条;

帐身合版,约计每长一丈,广一尺;

格榥,每长三丈;逐格前、后柱子同。

钿面版榥,每三十条;

格版,每二十片,各广八寸;

普拍方,每长二丈五尺;

随格版难子,每长八丈;

帐身版难子,每长六丈;

右各一功。

平棊,依本功。

折叠门子,每一合,共三功。

逐格钿面版,约计每长一丈,广一尺,八分功。

拢裹:五十五功。

安卓:三十五功。

【译文】

壁藏帐身,其高8尺,进深4尺;将其帐身上下分作7格,每格之内安置储藏佛道经典之经匣40枚。

壁藏帐身造作所用功:

其上隔枓版并贴络及仰托榥,皆每长1丈,共计为2.5功。

壁藏帐身下鋜脚版并贴络及仰托榥,皆每长1丈,共计为2功。

帐身所施帐柱,每1条;

帐身外槽所施欢门,欢门上剜造的华瓣造作包含在内。每长1丈;

帐身内外槽之间所施帐带,帐带榫卯剜切所用功包含在内。每3条;

帐柱间所施心柱,每4条;

帐柱间所施腰串,每6条;

帐柱间所嵌之合版造帐身版,约计每长1丈,宽1尺;

帐身内分格处所施格榥,每长3丈;逐格前、后柱子所计每长相同。

帐身格子所施钿面版榥,每30条;

帐身格子所施格版,每20片,各广8寸;

帐身柱柱头之上所施普拍方,每长2.5丈;

随帐身格子所施之格版难子,每长8丈;

帐身版四周所缠难子,每长6丈;

如上诸项各计为1功。

帐身内所施平棊,依小木作平棊制度之本功计之。

帐身格子前所施折叠门子,每1合门之造作,共计为3功。

帐身格子逐格所施钿面版,约计每长1丈,宽1尺,计为0.8功。

壁藏帐身拢裹所用功:计为55功。

壁藏帐身安卓所用功:计为35功。

(腰檐)

腰檐,高二尺,枓槽共长二丈九尺八寸四分,深三尺八寸四分。

造作功:

枓槽版,每长一丈五尺;钥匙头及压厦版并同。

山版,每长一丈五尺,合广一尺;

贴生,每长四丈;瓦陇条同。

曲椽,每二十条;

飞子,每四十枚;

白版,约计每长三丈,广一尺;厦瓦版同。

搏脊槫,每长二丈五尺;

小山子版,每三十枚;

瓦口子,签切在内。每长三丈;

卧榥,每一十条;

立榥,每一十二条;

右各一功。

六铺作,重栱、一杪、两下昂枓栱,每一朵,一功二分。

角梁,每一条,子角梁同。八分功。

角脊,每一条,二分功。

拢裹:五十功。

安卓:三十功。

【译文】

壁藏帐身上所施腰檐,其高2尺,腰檐枓槽共长2.984丈,其枓槽进深3.84尺。

壁藏腰檐造作所用功:

腰檐枓槽上所施枓槽版,每长1.5丈;枓槽上所施钥匙头及压厦版每长均与之相同。

腰檐山版,每长1.5丈,其山版合宽1尺;

腰檐之槫、方上所贴施的生头木,每长4丈;腰檐屋顶上所施瓦陇条每长与之相同。

腰檐上所施曲椽,每20条;

腰檐檐口处所施飞子,每40枚;

腰檐檐口之上所覆白版,约计每长3丈,宽1尺;檐上所覆厦瓦版约计每长、宽与之相同。

腰檐搏脊槫,每长2.5丈;

腰檐内所施小山子版,每30枚;

腰檐上所施瓦口子,瓦口子剜切所用功包括在内。每长3丈;

腰檐内所施卧榥,每10条;

腰檐内所施立榥,每12条;

如上诸项造作各计为1功。

腰檐下所施六铺作,重栱造,单杪双下昂枓栱,每1朵之造作,计为1.2功。

腰檐翼角下所施角梁,每1条,角梁上所施子角梁与之相同。计为0.8功。

腰檐上所覆角脊,每1条,计为0.2功。

壁藏腰檐拢裹所用功:计为50功。

壁藏腰檐安卓所用功:计为30功。

(平坐)

平坐,高一尺,枓槽共长二丈九尺八寸四分,深三尺八寸四分。

造作功:

枓槽版,每长一丈五尺;钥匙头及压厦版并同。

雁翅版,每长三丈;

卧榥,每一十条;

立榥,每一十二条;

钿面版,约计每长一丈,广一尺;

右各一功。

六铺作,重栱、卷头枓栱,每一朵,共一功一分。

单勾阑,高七寸,每长一丈,五功。

拢裹:二十功。

安卓:一十五功。

【译文】

壁藏腰檐上所施平坐,其高1尺,平坐枓槽共长2.984丈,平坐枓槽进深3.84尺。

壁藏平坐造作所用功:

平坐枓槽上所施枓槽版,每长1.5丈;枓槽上所施钥匙头及压厦版每长皆与之相同。

平坐外沿所施雁翅版,每长3丈;

平坐内所施卧榥,每10条;

平坐内所施立榥,每12条;

平坐表面所施钿面版,约计每长1丈,宽1尺;

如上诸项造作各计为1功。

平坐下所施六铺作重栱造,三卷头枓栱,每1朵,共计为1.1功。

平坐上所出单勾阑,其高7寸,每长1丈,计为5功。

壁藏平坐拢裹所用功:计为20功。

壁藏平坐安卓所用功:计为15功。

(天宫楼阁)

天宫楼阁:

造作功:

殿身,每一坐,广二瓣。并挟屋、行廊,各广二瓣。各三层,共八十四功。

角楼,每一坐,广同上。并挟屋、行廊等并同上;

茶楼子,并同上;

右各七十二功。

gui头;每一坐,广一瓣。并行廊屋,广二瓣。各三层,共三十功。

拢裹:一百功。

安卓:一百功。

经匣:准转轮藏经匣功。

【译文】

壁藏平坐上所施天宫楼阁:

天宫楼阁造作所用功:

天宫楼阁中的殿身,每1坐,面广为2个芙蓉瓣长。并包括其殿所附之殿挟屋、殿身间所施行廊,其挟屋、行廊各自的面广为2个芙蓉瓣长。其高各为3层,共计为84功。

天宫楼阁中的角楼,每1坐,角楼面广与殿身面广相同。并包括角楼之挟屋、行廊等,也都与殿身相同;

天宫楼阁中的茶楼子,其每1坐也都与如上所述相同;

如上诸项各计为72功。

天宫楼阁殿身等前所施gui头屋;每1坐,gui头屋面广为1个芙蓉瓣长。包括其行廊屋,行廊屋面广2个芙蓉瓣长。其高各为3层,共计为30功。

壁藏天宫楼阁拢裹所用功:计为100功。

壁藏天宫楼阁安卓所用功:计为100功。

壁藏内所贮藏之佛道经匣:以前文所述转轮经藏内经匣造作所用功为准计之。

(壁藏总计)

右壁藏一坐总计:造作共三千二百八十五功三分;拢裹共二百七十五功;安卓共二百一十功。

【译文】

如上所述的室内壁藏1坐所用功限总计:壁藏造作所用功,共计为3285.3功;壁藏拢裹所用功,共计为275功;壁藏安卓所用功,共计为210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