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卷内容,主要涉及佛道帐、牙脚帐、九脊小帐、壁帐等佛寺或道观之殿阁或厅堂内所设置的室内小木作装置性设施的造作、拢裹、安卓等匠作工程,所需施用之功限的计算方式。其所叙述的内容与卷第九《小木作制度四》与卷第十《小木作制度五》大体上是相互对应的。

如前所述,这里行文中所提到的“帐”,与后文中的“藏”,如壁藏、转轮经藏等,似有一定的区别。如果说“藏”,更多指的是具有贮藏功能的橱柜之类设施,则“帐”似乎更接近“龛帐”“坐(座)帐”“屋帐”等多少具有一点儿屋室形象,其中可以供奉神佛、菩萨等的造像,抑或可以用来作为供奉某种神灵之牌位的空间。其外观形体不一定很大,但造型可能比较肃穆严整,装饰也可能比较华美繁丽。

本卷的行文中,主要给出了诸种小木作之“帐”的基本构造,及其相应高、广尺寸。重要的是,其行文中所给出的各部分尺寸,也应该理解为是一种比例尺寸,随着某一基本尺寸,如高度尺寸的变化,其“帐”之各部分的尺寸以及构成“帐”诸部分构件的尺寸,也应当随之发生变化。虽然本卷诸种“帐”所给出的尺寸,相对比较确定,但结合相应的小木作制度部分,亦可以将不同尺寸之“帐”的尺寸推算出来。如此,或对于了解宋代这一类小木作装修之各部件构成及尺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随尺寸变化而出现的小木作功限计量方面的变化,亦有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加以推算。

此外,这里提到的诸种“帐”之各部分造作、拢裹、安卓等所用功限,对于了解宋代小木作匠作的技术与经济价值,或也有一定帮助。

佛道帐

【题解】

这里的“佛道帐”,或应称为“佛、道帐”,分别指的是“佛帐”与“道帐”。如《广弘明集》卷十七中就有:“四部大众,容仪齐肃,共以宝盖幡幢,华台像辇,佛帐佛舆,香山香钵,种种音乐,尽来供养。”其中提到了“佛帐”。《太平御览·人事部》引《语林》:“虞存为治中,面见道帐下空索,求粜此米付帐下,何公曰:‘次道义不与其孤寡争粒。’”提到了“道帐”。前一引文的“佛帐”,显然指的是佛教仪典中的一种小木作装置,其帐中可能供奉有佛像;后一引文的“道帐”,似乎是指道教宫观的意思,这里大约是一种意指,但仍可能暗示了道教宫观中的某种小木作装置,其帐中似亦可用来供奉道教神像。

一般说来,佛寺道观中的殿或堂,是用于佛道宗教礼仪的建筑,其殿堂内,除了佛台或神台之外,也有可能设置有佛帐或道帐,帐中可以供奉佛像或神像。从这一角度来看,佛、道帐并非佛寺、道观之殿堂建筑本身的部件,而可能是设置于佛寺、道观之内的附属性小木作装置。其造作与安装,都不属于大木作的部分,只能归在小木作造作与安装的范畴之下。

其文中特别提到了“芙蓉瓣造”,其“芙蓉瓣”似乎隐喻了某种装饰性意味,但更重要的是,“芙蓉瓣造”中隐含了宋式小木作造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模数概念。所谓“芙蓉瓣”,其实是指宋式营造中的诸种小木作器物,在其造作加工中所采用的一种模式化方法。这种匠作方式,似亦与小木作功限的计量之间有所关联。

本节的内容,主要涉及佛、道帐各部分名件的加工造作及拢裹、安装等所需要计算的功限。

(佛道帐)

佛道帐,一坐,下自龟脚,上至天宫鸱尾,共高二丈九尺。

【译文】

造作佛道帐,其帐1坐,下自佛道帐根脚部位的装饰性龟脚,上至佛道帐顶部所施天宫楼阁屋顶正脊两端的鸱尾,其高度共为2.9丈。

(帐坐)

坐:高四尺五寸,间广六丈一尺八寸,深一丈五尺。

造作功:

车槽上、下涩、坐面、猴面涩,芙蓉瓣造,每长四尺五寸;

子涩,芙蓉瓣造,每长九尺;

卧榥,每四条;

立榥,每一十条;

上、下马头榥,每一十二条;

车槽涩并芙蓉华版,每长四尺;

坐腰并芙蓉华版,每长三尺五寸;

明金版芙蓉华瓣,每长二丈;

拽后榥,每一十五条;罗文榥同。

柱脚方,每长一丈二尺;

榻头木[1],每长一丈三尺;

龟脚,每三十枚;

枓槽版并钥匙头,每长一丈二尺;压厦版同。

钿面合版,每长一丈,广一尺;

右各一功。

贴络门窗并背版,每长一丈,共三功。

纱窗上五铺作,重栱、卷头枓栱;每一朵,二功。方桁及普拍方在内。若出角或入角者,其功加倍。腰檐、平坐同。诸帐及经藏准此。

拢裹:一百功。

安卓:八十功。

【注释】

[1] 榻头木:关于上文“榻头木”条之“榻”,傅注:“‘’,故宫本作‘榻’。”疑指施于帐坐上部的木方。

【译文】

佛道帐帐坐:其坐高4.5尺,帐坐面广6.18丈,进深1.5丈。

帐坐造作所用功:

其帐坐车槽上、下所出涩、帐坐坐面、猴面涩,帐坐采用芙蓉瓣造做法,以其坐面广每长4.5尺;

其帐坐上所施子涩,亦为芙蓉瓣造,其长度每长9尺;

帐坐车槽内所施卧榥,每4条;

帐坐车槽内所施立榥,每10条;

帐坐车槽上、下所施马头榥,每12条;

帐坐之车槽上所施涩并芙蓉华版,每长4尺;

帐坐之坐腰并相应之处所施芙蓉华版,每长3.5尺;

帐坐上所施明金版及相应之处所施芙蓉华瓣,每长2丈;

帐坐车槽所施拽后榥,每15条;帐坐车槽内所施罗文榥亦与之相同。

帐坐车槽下部所施柱脚方,每长1.2丈;

帐坐车槽上部所施榻头木,每长1.3丈;

帐坐根部外侧表面所施龟脚,每30枚;

帐坐车槽之枓槽版并钥匙头,每长1.2丈;其上所施压厦版亦与之相同。

帐坐表面所施钿面合版,每长1丈,宽1尺;

以上各种名件及做法之造作,各计为1功。

在帐坐表面贴络门窗并施背版,每长1丈,共计为3功。

帐坐外表面纱窗上施以五铺作,重栱造、出卷头式枓栱做法;每1朵,计为2功。其枓栱中所施方桁及枓栱下所施普拍方的造作所用功计入在内。如果是出角或入角造,其枓栱等造作所用功在此基础上增加1倍。佛道帐的腰檐、平坐等处所施枓栱之出角、入角造,与帐坐枓栱在这些地方所增加计功的情况相同。其他各种帐以及经藏等,遇到此种情况,亦以此法为准。

佛道帐帐坐拢裹所用功:计为100功。

佛道帐帐坐安卓所用功:计为80功。

(帐身)

帐身:高一丈二尺五寸,广五丈九尺一寸,深一丈二尺三寸;分作五间造。

造作功:

帐柱,每一条;

上内外槽隔枓版,并贴络及仰托桯在内。每长五尺;

欢门,每长一丈;

右各一功五分。

裹槽下鋜脚版,并贴络等。每长一丈,共二功二分。

帐带,每三条;

虚柱,每三条;

两侧及后壁版,每长一丈,广一尺;

心柱,每三条;

难子,每长六丈;

随间栿,每二条;

方子,每长三丈;

前后及两侧安平棊搏难子,每长五尺;

右各一功。

平棊:依本功。

斗八一坐,径三尺二寸,并八角,共高一尺五寸;五铺作,重栱、卷头,共三十功。

四斜毬文截间格子,一间,二十八功。

四斜毬文泥道格子门,一扇,八功。

拢裹:七十功。

安卓:四十功。

【译文】

佛道帐帐身造作:其帐身高度为1.25丈,面广为5.91丈,进深为1.23丈;将其帐身分作5开间造作。

帐身造作所用功:

帐柱,每1条;

帐柱的上内外槽上所施隔枓版,也包括隔枓版外的贴络及内外槽之间的仰托桯等造作之功在内。每长5尺;

欢门,每长1丈;

如上诸项的造作各计为1.5功。

里槽的下鋜脚版,及鋜脚版上所施的贴络等。每长1丈,共计为2.2功。

帐柱间所施帐带,每3条;

帐身所施虚柱,每3条;

帐身两侧及后壁所施版,每长1丈,宽1尺;

帐柱之间所施心柱,每3条;

背版四周所缠难子,每长6丈;

帐身前后柱间所施随间栿,每2条;

柱子之间所施方子,每长3丈;

帐身前后及两侧所安平棊搏难子,每长5尺;

如上诸项造作,各计为1功。

帐身内顶部所施平棊:依其平棊所用本功。

平棊中所施斗八藻井1坐,其径3.2尺,上下两层皆为八角,共高1.5尺;其藻井枓栱施为五铺作,重栱造、两跳皆出为卷头,共计为30功。

帐身内施四斜毬文截间格子,1间,计为28功。

帐身内施四斜毬文泥道格子门,1扇,计为8功。

帐身组装拢裹所用功:计为70功。

帐身安卓所用功:计为40功。

(腰檐)

腰檐:高三尺,间广五丈八尺八寸,深一丈。

造作功:

前后及两侧枓槽版并钥匙头,每长一丈二尺;

压厦版,每长一丈二尺;山版同。

枓槽卧榥,每四条;

上、下顺身榥,每长四丈;

立榥,每一十条;

贴生,每长四丈;

曲椽,每二十条;

飞子,每二十五枚;

屋内槫,每长二丈;槫脊同。

大连檐,每长四丈;瓦陇条同。

厦瓦版并白版,每各长四丈,广一尺;

瓦口子,并签切。每长三丈;

右各一功。

抹角栿,每一条,二分功。

角梁,每一条;

角脊,每四条;

右各一功二分。

六铺作,重栱、一杪、两昂枓栱,每一朵,共二功五分。

拢裹:六十功。

安卓:三十五功。

【译文】

佛道帐帐身之上所覆腰檐:其高3尺,腰檐开间之广5.88丈,进深1丈。

腰檐造作所用功:

其前后及两侧柱上所施枓槽版并钥匙头版,每长1.2丈;

枓槽版上所施压厦版,每长1.2丈;腰檐两侧山版与之相同。

枓槽上所施卧榥,每4条;

腰檐上、下顺身榥,每长4丈;

腰檐上所施立榥,每10条;

腰檐槫、方等上所施贴生,每长4丈;

腰檐屋顶所施曲椽,每20条;

檐口所施飞子,每25枚;

腰檐内所施屋内槫,每长2丈;腰檐搏脊与之相同。

檐口所施大连檐,每长4丈;檐口上所施瓦陇条与之相同。

腰檐上所覆厦瓦版并白版,皆每长4丈,宽1尺;

檐口处所施瓦口子,也包括瓦口子的刬切。每长3丈;

如上诸项各计为1功。

腰檐转角处所施抹角梁,每1条,计为0.2功。

腰檐翼角角梁,每1条;

翼角上所出角脊,每4条;

如上诸项各计为1.2功。

腰檐下所施六铺作重栱造、下出单杪华栱、上出双下昂之枓栱,每1朵,共计为2.5功。

腰檐组装拢裹所用功:计为60功。

腰檐安卓所用功:计为35功。

(平坐)

平坐:高一尺八寸,广五丈八尺八寸,深一丈二尺。

造作功:

枓槽版并钥匙头,每一丈二尺;

压厦版,每长一丈;

卧榥,每四条;

立榥,每一十条;

雁翅版,每长四丈;

面版,每长一丈;

右各一功。

六铺作,重栱、卷头枓栱,每一朵,共二功三分。

拢裹:三十功。

安卓:二十五功。

【译文】

佛道帐上所施平坐:其高1.8尺,面广5.88丈,进深1.2丈。

平坐造作所用功:

平坐之枓槽版并钥匙头,每1.2丈;

压厦版,其版每长1丈;

平坐上所施卧榥,每4条;

平坐上所施立榥,每10条;

平坐周边所施雁翅版,每长4丈;

平坐顶面所施面版,每长1丈;

如上诸项的造作各计为1功。

平坐下所施枓栱,其为六铺作重栱造、出三卷头,每1朵,共计为2.3功。

平坐装配拢裹所用功:30功。

平坐安卓所用功:25功。

(天宫楼阁)

天宫楼阁:

造作功:

殿身,每一坐,广三瓣。重檐,并挟屋及行廊,各广二瓣,诸事件并在内。共一百三十功。

茶楼子,每一坐;广三瓣,殿身、挟屋、行廊同上。

角楼,每一坐;广一瓣半,挟屋、行廊同上。

右各一百一十功。

gui头,每一坐,广二瓣。四十五功。

拢裹:二百功。

安卓:一百功。

【译文】

佛道帐顶部的天宫楼阁:

天宫楼阁造作所用功:

天宫楼阁中的殿阁身,每1坐,其面广为3个芙蓉瓣之长。重檐屋顶,并其殿挟屋及殿侧行廊,挟屋与行廊面广各为2个芙蓉瓣之长,其余相关的诸事件也都包括在其中。共计为130功。

天宫楼阁中的茶楼子,每1坐;其楼子面广为3个芙蓉瓣之长,其茶楼子所接之殿身、殿挟屋及行廊的面广,亦与上文所言情况相同。

天宫楼阁转角处所施角楼,每1坐;其面广为1.5个芙蓉瓣之长,其角梁所附挟屋、行廊的面广,亦与上文所言情况相同。

如上诸项分别计为110功。

天宫楼阁中所出gui头殿,每1坐,其面广为2个芙蓉瓣之长。计为45功。

天宫楼阁的装配拢裹所用功:计为200功。

天宫楼阁之安卓所用功:计为100功。

(圜桥子)

圜桥子:一坐,高四尺五寸,拽脚长五尺五寸。广五尺,下用连梯、龟脚,上施勾阑、望柱。

造作功:

连梯桯,每二条;

龟脚,每一十二条;

促踏版榥,每三条;

右各六分功。

连梯当,每二条,五分六厘功。

连梯榥,每二条,二分功。

望柱,每一条,一分三厘功。

背版,每长、广各一尺;

月版,长广同上;

右各八厘功。

望柱上榥,每一条,一分二厘功。

难子,每五丈,一功。

颊版,每一片,一功二分。

促踏版,每一片,一分五厘功。

随圜势勾阑,共九功。

拢裹:八功。

【译文】

佛道帐帐坐处所施踏道圜桥子:1坐,其高4.5尺,踏道拽脚长5.5尺。其面广5尺,圜桥子下施以连梯、龟脚,桥子上施以勾阑、望柱。

圜桥子造作所用功:

连梯桯,每2条;

龟脚,每12条;

促踏版榥,每3条;

如上诸项造作分别计为0.6功。

连梯当,每2条,造作计为0.56功。

连梯榥,每2条,造作计为0.2功。

勾阑望柱,每1条,造作计为0.13功。

圜桥子背版,其每长、宽各为1尺;

月版,其每长、宽与圜桥子背版相同;

如上两项造作,分别计为0.08功。

勾阑望柱之上榥,每1条,造作计为0.12功。

圜桥子上所缠难子,每5丈,造作计为1功。

圜桥子两颊颊版,每1片,造作计为1.2功。

踏道圜桥子踏步上所施促踏版,每1片,造作计为0.15功。

随圜桥子之圜势所造作之勾阑,共计为9功。

圜桥子及勾阑拢裹所用功:计为8功。

(佛道帐总计)

右佛道帐总计:造作共四千二百九功九分;拢裹共四百六十八功;安卓共二百八十功。

【译文】

如上佛道帐所用功限总计:佛道帐各部分造作所用功,共计为4209.9功;佛道帐各部分组装拢裹所用功,共计为468功;佛道帐各部分及整体组合安卓等所用功,共计为280功。

(山华帐头造)

若作山华帐头造者,唯不用腰檐及天宫楼阁,除造作、安卓,共一千八百二十功九分。于平坐上作山华帐头,高四尺,广五丈八尺八寸,深一丈二尺。

造作功:

顶版,每长一丈,广一尺;

混肚方,每长一丈;

楅,每二十条;

右各一功。

仰阳版,每长一丈;贴络在内。

山华版,长同上;

右各一功二分。

合角贴,每一条,五厘功。

以上造作计一百五十三功九分。

拢裹:一十功。

安卓:一十功。

【译文】

若造作山华式帐头的做法,则以前文所述的佛道帐为基础,只是不再施用前文述及的腰檐与天宫楼阁,除了佛道帐的造作、安卓之外,所用功共计为1820.9功。其造型方式是在平坐之上直接造作山华式样的帐头,其帐头高4尺,面广5.88丈,进深1.2丈。

山华帐头造作所用功:

帐头所覆顶版,每长1丈,宽1尺;

帐头四周外沿所施混肚方,每长1丈;

版后所施楅,每20条;

如上诸项分别计为1功。

帐头所施仰阳版,其长度每长1丈;其版上所施贴络纹饰包括在内。

帐头所施山华版,所计长度尺寸与上相同;

如上诸项分别计为1.2功。

帐头转角处沿仰阳版及山华版所施合角贴,每1条,计为0.05功。

以上诸项造作共计为153.9功。

山华帐头造佛道帐拢裹所用功:计为10功。

山华帐头造佛道帐安卓所用功:计为10功。

牙脚帐

【题解】

牙脚帐,指其帐坐为牙脚坐形式的帐龛。牙脚帐分为上、中、下三段。这三段分别为:牙脚坐、帐身、山华仰阳版。其中的每一段,又各自分为三段造做法,即其牙脚帐分为上、中、下三段,或称三层。

下层为牙脚坐,坐下施以龟脚,与前文所说的龟脚坐十分接近。

中层为帐身;帐身下施鋜脚,鋜脚之上用隔科版。这里所说的“隔科”,《法式》原文抄为“隔枓”,傅熹年先生参考其他版本,认为“枓”“科”二字在字形上十分相近,“隔枓”是“隔科”的误抄。从字义上看,“隔科”似比“隔枓”更接近其构造的特征。且清代建筑中有所谓“隔架科”的说法,或是从古人的相关术语中演化而来的。本书在题解中使用“隔科”一词,注释、译文中,仍从原文。

上层为山华仰阳版,这种仰阳版的形式或与前文中所提到的山华蕉叶版有相类之处。在帐身之上、山华仰阳版之下,还会施以六铺作枓栱。

(牙脚帐)

牙脚帐,一坐,共高一丈五尺,广三丈,内、外槽共深八尺;分作三间;帐头及坐各分作三段。帐头枓栱在外。

【译文】

牙脚帐,1坐,共高1.5丈,面广3丈,其帐之内、外槽之间,进深长度共为8尺;立面分作三间;其每一间从帐头到帐坐,各自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帐头下所施枓栱不包括在这三段之内。

(牙脚坐)

牙脚坐,高二尺五寸,长三丈二尺,坐头在内。深一丈。

造作功:

连梯,每长一丈;

龟脚,每三十枚;

上梯盘,每长一丈二尺;

束腰,每长三丈;

牙脚,每一十枚;

牙头,每二十片;剜切在内。

填心,每一十五枚;

压青牙子,每长二丈;

背版,每广一尺,长二丈;

梯盘榥,每五条;

立榥,每一十二条;

面版,每广一尺,长一丈;

右各一功。

角柱,每一条;

鋜脚上衬版,每一十片;

右各二分功。

重台小勾阑,共高一尺,每长一丈,七功五分。

拢裹:四十功。

安卓:二十功。

【译文】

牙脚帐之牙脚坐,其高2.5尺,坐长3.2丈,其顶版坐头的长度亦包括在内。进深1丈。

牙脚坐造作所用功:

牙脚坐连梯,每长1丈;

坐下所施龟脚,每30枚;

牙脚坐之上梯盘,每长1.2丈;

牙脚坐束腰,每长3丈;

牙脚坐所施牙脚,每10枚;

牙脚坐所施牙头,每20片;牙头剜切所用功亦包括在内。

牙脚坐背版之填心版,每15枚;

牙脚坐上所施压青牙子,每长2丈;

牙脚坐背版,每宽1尺,长2丈;

牙脚坐上下梯盘所施榥,每5条;

牙脚坐上下梯盘间所施立榥,每12条;

牙脚坐顶面所施面版,每宽1尺,长1丈;

如上各项造作分别计为1功。

牙脚坐转角处所施角柱,每1条;

牙脚坐根部鋜脚上所施衬版,每10片;

如上每项各计为0.2功。

牙脚坐坐顶边沿所施重台小勾阑,共高1尺,以其勾阑每长1丈,计为7.5功。

牙脚坐拢裹所用功:计为40功。

牙脚坐安卓所用功:计为20功。

(帐身)

帐身,高九尺,长三丈,深八尺,分作三间。

造作功:

内、外槽帐柱,每三条;

里槽下鋜脚,每二条;

右各三功。

内、外槽上隔枓版,并贴络仰托榥在内。每长一丈,共二功二分。内、外槽欢门同。

颊子,每六条,共一功二分。虚柱同。

帐带,每四条;

帐身版难子,每长六丈;泥道版难子同。

平棊搏难子,每长五丈;

平棊贴内,贴络华文。每广一尺,长二尺;

右各一功。

两侧及后壁帐身版,每广一尺,长一丈,八分功。

泥道版,每六片,共六分功。

心柱,每三条,共九分功。

拢裹:四十功。

安卓:二十五功。

【译文】

牙脚帐之帐身,高9尺,面广长3丈,进深8尺,面广方向分为3个开间。

牙脚帐帐身造作所用功:

帐身内、外槽帐柱,每3条;

帐身里槽下所施鋜脚,每2条;

如上诸项各计为3功。

帐身内、外槽上所施隔枓版,其贴络仰托榥亦计在内。每长1丈,共计为2.2功。帐身内、外槽上所施欢门所用功与之相同。

帐身柱侧所施颊子,每6条,共计为1.2功。帐身所施虚柱用功与之相同。

帐身柱间所施帐带,每4条;

帐身版四周所缠难子,每长6丈;泥道版四周所缠难子用功与之相同。

平棊搏难子,每长5丈;

平棊上所施贴之内,贴络华文。每宽1尺,长2尺;

如上诸项各计为1功。

帐身两侧及后壁所施帐身版,每宽1尺,长1丈,计为0.8功。

帐身所施泥道版,每6片,共计为0.6功。

帐身后壁柱间所施心柱,每3条,共计为0.9功。

帐身拢裹所用功:计为40功。

帐身安卓所用功:计为25功。

(帐头)

帐头,高三尺五寸,枓槽长二丈九尺七寸六分,深七尺七寸六分,分作三段造。

造作功:

内、外槽并两侧夹枓槽版,每长一丈四尺;压厦版同。

混肚方,每长一丈;山华版、仰阳版,并同。

卧榥,每四条;

马头榥,每二十条;楅同。

右各一功。

六铺作,重栱、一杪,两下昂枓栱,每一朵,共二功三分。

顶版,每广一尺,长一丈,八分功。

合角贴,每一条,五厘功。

拢裹:二十五功。

安卓:一十五功。

【译文】

牙脚帐帐头,其高3.5尺,其柱头缝之枓槽长2.976丈,内、外槽进深7.76尺,整体分作3段造作。

牙脚帐帐头造作所用功:

其帐头内、外槽之上并两侧柱头之上所夹枓槽版,每长1.4丈;其上所覆压厦版所计长度与之相同。

帐头处所施混肚方,每长1丈;帐头上所出山华版、仰阳版,其所计长度也都与之相同。

内、外槽之间所施卧榥,每4条;

与卧榥结合所施马头榥,每20条;顶版与背版后所施楅所计长度与之相同。

如上诸项分别计为1功。

枓槽上施六铺作,出单杪双下昂重栱造枓栱,每1朵之造作,共计为2.3功。

帐头所覆顶版,每宽1尺,长1丈,计为0.8功。

帐头转角所施合角贴,每1条,计为0.05功。

牙脚帐帐头拢裹所用功:计为25功。

牙脚帐帐头安卓所用功:计为15功。

(牙脚帐总计)

右牙脚帐总计:造作共七百四功三分;拢裹共一百五功;安卓共六十功。

【译文】

如上牙脚帐通身所用功限总计:其帐造作所用功,共计为704.3功;其帐拢裹所用功,共计为105功;其帐安卓所用功,共计为60功。

九脊小帐

【题解】

九脊小帐,指的是其帐顶采用了与大木作制度中的九脊殿屋顶造型比较接近的一种形式。九脊小帐,在整体上亦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与中段,为牙脚坐与帐身,与牙脚帐做法相同;上段为九脊殿形式,上覆瓦,檐下用五铺作。

所谓“九脊”,是包括了一条正脊、四条垂脊与四条戗脊,共为九条脊的屋顶做法,其形式与清式建筑中的歇山式屋顶十分接近。“小帐”,即尺度稍小的室内龛帐形式。这里的“九脊小帐”,就是采用了九脊式屋顶的小木作帐屋形式。参见卷第十《小木作制度五》“九脊小帐·造九脊小帐之制”条相关注释。

(九脊小帐)

九脊小帐,一坐,共高一丈二尺,广八尺,深四尺。

【译文】

造作九脊小帐,1坐,其帐总高为1.2丈,帐之面广为8尺,帐之进深为4尺。

(牙脚坐)

牙脚坐,高二尺五寸,长九尺六寸,深五尺。

造作功:

连梯,每长一丈;

龟脚,每三十枚;

上梯盘,每长一丈二尺;

右各一功。

连梯榥;

梯盘榥;

右各共一功。

面版,共四功五分。

立榥,共三功七分。

背版;

牙脚;

右各共三功。

填心;

束腰鋜脚;

右各共二功。

牙头;

压青牙子;

右各共一功五分。

束腰鋜脚衬版,共一功二分。

角柱,共八分功。

束腰鋜脚内小柱子,共五分功。

重台小勾阑并望柱等,共一十七功。

拢裹:二十功。

安卓:八功。

【译文】

九脊小帐之牙脚坐,其坐高为2.5尺,坐之面广为9.6尺,坐之进深为5尺。

牙脚坐造作所用功:

坐之底部所施连梯,每长1丈;

坐之外侧所施装饰性龟脚,每30枚;

坐之顶部所施上梯盘,每长1.2丈;

如上诸项之造作分别计为1功。

连梯榥;

梯盘榥;

如上两项之造作分别共计为1功。

牙脚坐顶面面版,共计为4.5功。

牙脚坐上下连梯与上梯盘间所施立榥,共计为3.7功。

牙脚坐背版;

牙脚坐上所施牙脚装饰;

如上诸项分别共计为3功。

牙脚坐后所施填心版;

牙脚坐之束腰与鋜脚;

如上两项分别共计为2功。

牙脚坐上所施装饰性牙头;

其坐上所施压青牙子;

如上两项分别共计为1.5功。

牙脚坐之束腰与鋜脚内侧衬版,共计为1.2功。

牙脚坐转角所施角柱,共计为0.8功。

其坐之束腰与鋜脚内所施小柱子,共计为0.5功。

牙脚坐顶面所施重台小勾阑并勾阑望柱等,共计为17功。

九脊小帐牙脚坐拢裹所用功:计为20功。

九脊小帐牙脚坐安卓所用功:计为8功。

(帐身)

帐身,高六尺五寸,广八尺,深四尺。

造作功:

内、外槽帐柱,每一条,八分功。

里槽后壁并两侧下鋜脚版并仰托榥,贴络在内。共三功五厘。

内、外槽两侧并后壁上隔枓版并仰托榥,贴络柱子在内。共六功四分。

两颊;

虚柱;

右各共四分功。

心柱,共三分功。

帐身版,共五功。

帐身难子;

内、外欢门;

内、外帐带;

右各二功。

泥道版,共二分功。

泥道难子,六分功。

拢裹:二十功。

安卓:一十功。

【译文】

九脊小帐的帐身,其高6.5尺,面广8尺,进深4尺。

九脊小帐帐身造作所用功:

其内、外槽帐柱,每1条,计为0.8功。

帐身里槽的后壁并帐身两侧下鋜脚版与帐身之内所施仰托榥,帐身所施贴络功限亦计入在内。共计为3.05功。

帐身内、外槽两侧并后壁上所施隔枓版并仰托榥,其隔枓版等上所施贴络柱子所用功限亦包括在内。共计为6.4功。

帐身柱之两颊;

帐身外槽帐柱缝上所施虚柱;

如上诸项分别共计为0.4功。

帐身柱间所施心柱,共计为0.3功。

帐柱间所覆帐身版,共计为5功。

帐身版四周等处所缠难子;

内、外欢门;

内、外槽上所施帐带;

如上诸项分别计为2功。

帐身柱间所施泥道版,共计为0.2功。

帐身泥道版周围所缠难子,计为0.6功。

九脊小帐帐身拢裹所用功:计为20功。

九脊小帐帐身安卓所用功:计为10功。

(帐头)

帐头,高三尺,鸱尾在外。广八尺,深四尺。

造作功:

五铺作,重栱、一杪、一下昂枓栱,每一朵,共一功四分。

结事件等[1],共二十八功。

拢裹:一十二功。

安卓:五功。

【注释】

[1] 结(wà)事件:原文“结瓦事件”,梁注本改为“结事件”。傅注:改“瓦”为“”。

【译文】

九脊小帐的帐头,其高3尺,这一高度中不包括九脊顶正脊两端鸱尾的高度。帐头面广8尺,进深4尺。

帐头造作所用功:

帐头檐下用五铺作重栱造,出单杪单下昂枓栱,每1朵枓栱的造作,共计为1.4功。

其帐头九脊屋顶所结等事项,共计为28功。

九脊小帐帐头拢裹所用功:计为12功。

其帐头安卓所用功:计为5功。

(帐内平棊)

帐内平棊:

造作:共一十五功。安难子又加一功。

安挂功:

每平棊一片,一分功。

【译文】

九脊小帐帐内所悬平棊吊顶:

平棊造作所用功:共计为15功。其平棊版下四周缠安难子,又应增加1功。

平棊安挂所用功:

每安挂平棊1片,计为0.1功。

(九脊小帐总计)

右九脊小帐总计:造作共一百六十七功八分;拢裹共五十二功;安卓共二十三功三分。

【译文】

如上所述九脊小帐所用功限总计:其造作所用功共计为167.8功;其拢裹所用功共计为52功;其安卓所用功共计为23.3功。

壁帐

【题解】

所谓“壁帐”,似指直接施安于室内墙壁之上的小木作帐室。其若施安于室内一堵墙面处,则平面当为“一”字形;若施安于室内转角处,则平面可能为“L”形;若施安于室内两个转角处,则甚至可能出现“凹”字形平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卷所述及的“壁帐”与下一卷所述及的“壁藏”,是宋代室内小木作营造中两种全然不同的形式与做法。

帐内上施平棊。前后两柱之间用“叉子栿”,疑其为如同大木作平梁上所施“叉手”一样的梁栿形式。帐身各部分构件的尺寸,依据帐身高度尺寸推算而出。壁帐所用铺作枓栱诸分°数,与牙脚帐、九脊小帐所施铺作一样,也都以大木作枓栱制度为准。参见卷第十《小木作制度五》“壁帐·造壁帐之制”条相关注释。

本节行文中,对一间壁帐的高、广尺寸,在行文上出现了一点讹误。梁思成先生将其讹误纠正为“高一丈一尺,共广一丈五尺”,陈明达先生则纠正为“广一丈一尺,共高一丈五尺”;而傅熹年先生却对这句行文未做任何修改,仍保持了“壁帐,一间,广一丈一尺,共广一丈五尺”的原文。参照本书卷第十《小木作制度五》“壁帐·造壁帐之制”条中所言:“造壁帐之制:高一丈三尺至一丈六尺。”由其文仅给出壁帐高度变化范围,却并未给出壁帐的面广来看,三位先生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亦存在差异。如何判断与理解这句话,这里似仍存疑。

壁帐,一间,高一丈一尺,共广一丈五尺。

造作功:拢裹功在内。

枓栱,五铺作,一杪一下昂,普拍方在内。每一朵,一功四分。

仰阳山华版、帐柱、混肚、枓槽版、压厦版等,共七功。

毬文格子、平棊、叉子,并各依本法。

安卓:三功。

【译文】

沿房屋内壁所施壁帐,1间,其高1.1丈,其面广长度共为1.5丈。

壁帐造作所用功:壁帐拢裹所用功亦包括在内。

帐顶之下所施枓栱为五铺作,出单杪单下昂,枓栱下所施普拍方亦包括在内。其枓栱每1朵造作所用功,计为1.4功。

壁帐顶部所施仰阳版与山华版、壁帐帐身所施帐柱、枓栱之上所施混肚方、帐柱之上所施枓槽版、压厦版等名件的造作,共计为7功。

帐柱间所施毬文格子、帐身内所施平棊、叉子栿等,皆应分别依照其本作之计功方法计算其所用功限。

壁帐安卓所用功:计为3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