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改省             

李云麟

新疆改省。窒碍难行。其说已略具于前。请复条类其事而申言之。郡县之制。以民为本。今关外山南一路。山玉门安西炖煌。直抵哈密。纵横二千里内。共有商民二千六百余户。从此而西经吐鲁番直抵南八城。皆缠头。无汉民。其北路自巴里坤之镇西起。经奇古济木萨追康迪化昌吉至绥来止。东西二千余里。实有商民不及三千户。迤西则皆蒙古各旗地界。两路合计五千余户。汉回商户在内。欲设郡县。实无根本。不可一也。此五千余户。流离失所。并非完善。不足抵内地一县。而旧设有两州六县三厅。乱后已苦官多民少。无可为治。更添设乎。不可二也。欲徙民实边。则中隔安西至哈密。哈密至辟展。巴里坤至木垒三大戈壁。皆横千余里。水草缺乏。难以举办。不可三也。南路缠头回非郡县所能治。不可四也。北路旗蒙各部落。亦非郡县所能治。不可五也。旷日持久。致北路善后事宜。延搁不能举办。不可六也。南路八城。留兵少则备多力分。不足弹压。留兵多则耗饷难支。不可七也。回疆虽多饶沃。皆戈壁围绕。零星细碎。无堪建为重镇者。兵行其地。军储就近采买则可行。至其原奏内称饷项就地取资之说。则断断难行。各城缠回。种类纷歧。我朝旧制。每以宽厚绥怀。未尝有所科敛。尚致日久生乱。骤加租赋。变乱更滋。不可八也。且即横征暴敛。能得几何。旧制西北之地。有兵无饷。是为祸根。即甘省论。额征地丁。岁入仅二十八万有奇。而满绿两营。待给于他省之协饷。岁额三百二十余万。利弊显然。试问甘肃之与回疆。孰重孰轻。其利害得失。孰大孰小。整饬内地居民。与办理荒遐回众。孰难孰易。若曰回疆膏腴。甘肃寒瘠。则甘境如秦州之富饶。宁夏甘肃州渠水之利。甲于西北。饶沃虽不如回疆。而广衍则过之。以封圻督军务。近复身兼将相者。十有余年矣。不能兴利除弊。以甘省之地。养境内制兵。为国家计久远。但见挟威倚势。搜剔各省储胥。供给楚军馈饷。坐致海内凋敝。日甚一日。而欲行其说于万里遐荒之外。将谁欺乎。然则西陲建省之说。亦可废然思返。不待再计而决矣。

善后方略              

李云麟

前述各条。其种种情形已如彼。然则将奈何。曰。今日西陲之事。外强中干。贫弱在内。欲图日后之自强。当先图目前之自立。自立之术何在。速修乌鲁木齐根柢是矣。当乌鲁木齐之克复也。是西陲治乱安危之一大转关。其时伊犁情形。难得难守。南疆情形。易得难守。主其计者。宜知伊犁虽得难守之实。暂缓南疆。不宜为欲收伊犁之故。肆力南疆也。然则善后方略何如。对曰。以乌鲁木齐为腹地。安插各项眷兵。则有根。改伊犁为换防处所。不置眷兵。则可久。等南路于要荒。众建少力。不设防兵。则无侵畔。速撤各项征兵。则饷项不致虚耗。稍留余地。外以举办西陲善后。内以整顿陕甘营伍。则元气渐固。后患不生。凡此四端。惟在知之明行之决。犹疑观望。其机坐失矣。行之之法维何。在去名务实。今关外如迪化地。并无汉兵。而犹简放提督。古城乌鲁木齐等处。并无满兵。而仍设领队。哈密无事可办。而犹设正副员缺。等而上之。至于将军都统额缺。皆与现在事件不符。照章简派。名实俱损。为当时计。朝廷宜尽罢各项官。特简重臣。经略西陲。便宜行事。改弦而更张之。规模既定。再设额缺。则名实相符矣。或曰。改弦更张。将无与建省之说同。曰。不然。关外各部。种类纷歧。皆不可以郡县治。宜郡县者。惟内地迁居之民。今大乱后。关外数千里内所余户民不及五千户。合计不抵内地一县。郡县根株已绝。而犹侈言建省。情格势阻。何能有成。查乌桓旧制。系郡县与军府参用。今即欲复旧规。亦非数十年生聚不可。兹所言归并之法。拟去郡县而专立军府。略仿前代卫所边军之制。其事至易。其效至捷。不至期年。规模可定。请条类其事而申言之。乌桓大乱之后。城市为墟。萧条无人。欲移内地驻防实其地。路远费重。卒难举办。查伊犁及塔城寄居现存人口。满营绿营各八百名上下。索伦不及万人。锡伯一万八千余名。厄鲁特上三旗人口在俄竟未回。下五旗在伊犁者万余人。察哈尔两翼共二万余人。合计丁口六万零。去老弱妇女。亦可得精壮二万人。若将此项人众。全数移入乌鲁木齐境内。则乌鲁木齐既不致有地无人。各项人众。亦不致流离失所。受俄国钤制。至安插之法。则宜以满汉营及索伦锡伯各旗置于乌桓附近。其外则为察哈尔。又其外则为厄鲁特。再查土尔扈特各旗。人丁最众。当年为众建少力之法分隶各城。今该部众世笃忠贞。大乱后流亡散失。合计丁口不过数万。宜将该部落各旗人众调集一处。安其游牧于伊犁迤东。塔城迤南。乌桓迤北一带地方。使之联络一气。外御哈萨克布鲁特等众。为北路一大藩篱。至乌桓迤东抵木垒一带。土田饶沃。旗蒙人众。尚不能尽其地利。由内地徙民。亦属缓不济急。查关外现有客兵六七万人。兵多饷少。劳费不支。宜撤其四分之三。酌留精锐一万五千人。分屯乌桓境。内以备缓急。余者均遣撤使归关内。其中有眷口者约可万余。皆编为军籍。分隶卫所。使为屯丁。合山北现有居民二三千户。如再不足。酌移山南安敦玉三处居民补之。再移关内甘肃之民补三处。费省效速。实计可得万五千户。如是布置。乌桓境内耕屯卫所。布星罗。三年之内。军食有资。既无仰给内地劳费转输之苦。又无朝夕匮乏借措俄人之忧。实边塞久远之谋。屈指计之。其利有六。乌桓重地。不致久虚。一也。各旗人众。免受俄人钤制。二也。眷兵移出后。交收伊犁之事。可迟可速。进退裕如。免生枝节。三也。土尔扈特部众。散而复聚。四也。客勇实时遣散。免致坐耗粮饷。五也。南疆诸部落。临之以威。结之以恩。使彼倾心归化。堪垂久远。六也。或疑如此收束。未免示弱于俄国。是大不然。夫中国与俄国之强弱。在修内政。不在务外观。试问今日能将常住卡伦为界一节翻案否。若能翻案。前说可废。否则重镇必不可临极边。四面被围乎。康熙中。黑龙江将军设于爱珲。乾隆中。因其临边移住齐齐哈尔。其时爱珲城距俄境约千里。尚须量移。往事可验。伊犁之不可复为重镇。早决于庚申定约之时。更何疑焉。

密陈夷务折             

袁保恒

再东三省为我 朝根本重地。骑兵精劲。天下所无。以臣所见。军兴以来。调至各省者。冲锋陷阵。所向无前。各军倚以为重。绿营马兵。中原马勇。百炼所不能及。二十年来荡平粤捻。立功甚巨。良将劲卒。亦因此耗折殆尽。闻近来纪律技艺。均已大逊从前。然其风气刚劲。人习勤苦。敢于战。果能选其骁健。申以军法。厚其饷糈。勤其训练。不数年间悉成劲旅。自古兵马所萃。为控制天下之资。中外争衡。每于此斤斤致慎。宋人自失燕云。军事从此不振。论者每为叹惜。观古知今。不得不深筹而过计也。日来道路传闻。谓吉林边界时有俄夷增兵往来。或谓其备戒他国。其事未能深悉。然臣历观各国情形。惟俄夷为最强。亦惟俄夷为最狡。往往不动声色。布局于十数年以前。肆毒于十数年以后。其举动尤为叵测。在彼即为蛮触之争。在我不无虞虢之惧。履霜有象。桑土宜先。伏愿  特简久经战阵。熟习韬钤之知兵重臣。专办东三省练兵事务。除三省地方事宜仍归各将军府尹办理外。其凡属兵马饷糈边防之事。悉以属之。数千里联为一气。重以事权。宽以岁月。无事则可消觊觎之萌。有事则可为挞伐之助。用以拱卫 神京。慑服他族。根本至计。未可委之一二不相统辖之武臣。谓可威疆邻而弭外患也。至福建之台湾。地虽僻处海澨。而物产丰富。最为各国所垂涎。倘为夷人盘踞。则南北洋沿海各处轮船。均数日可达。出没窥伺。防不胜防。我无安枕之日矣。加以民番偪处。区画尤难。非专驻大臣。镇以重兵。举其地民风吏治。营制乡团。事事实力整顿。洽以德意。孚以威信。未易为功。若以福建抚每岁驻台半载。恐闽中全省之政务。道里悬隔。而转就抛荒。台湾甫定之规模。去住无常。而终为文具。甚非计之得也。查直隶四川甘肃各省。皆以总督兼办抚事。可否改福建抚为台湾抚。常川驻守。经理全台。其福建全省事宜。归总督办理。庶事任各有攸司。责成即各有专属。似于台湾目前情形。不无裨益。以上两处地方。均关系极重。  宸谟广运。自有权衡。臣一得之愚。是否有当。谨就营蠡所及。用备  圣明采择。伏乞  圣鉴。谨附片密奏。

论驭俄疏              

张之洞

奏为驭俄之策。断宜先修后讲。详筹边计。以定  宸谟。恭折奏祈  圣鉴事。窃臣于本月初五日。曾上一疏。备论俄约从违利害。   皇太后  皇上既一再下廷议矣。臣前疏之意。要以急修武备为主。窃揆 朝廷之意。亦未尝不以修备为是。而不免以修备为难。岂非洞见二十年来。修边一无可恃。遂觉中国大势。断不足以御强邻。故不免长虑顾。不得已而至于讲耶。臣愚以为无修不能战。无修则并不能讲。及今而修备。尚有可备之兵。尚有可备之饷。尚有可备之人。故就前疏未尽之意。详晰胪陈。惟  圣明垂鉴焉。修之之法。曰练兵。曰筹饷。曰用人。练兵如何。首练蒙古兵。蒙古各盟。与  圣清累朝休戚。与今日中华同利害。雍干间征讨准回各部。均资其兵力。以集大勋。近年各藩无才。日就贫弱。俄人乘机阑入乌梁河。南北受其牢笼。喀鲁伧河东西侵为田牧。渐且尽夺膏腴。杂居无限。一旦有事。卡鄂伦博直各虚设。彼将近叩边墙。 特  命蒙大臣随带晓习边事文武数员。周历各盟。体察土谢图等四项。所居情形息耗强弱。诸五台吉才智高下。缕晰以闻。布告各盟。晓以俄人叵测。意在蚕食蒙疆。激励所部。讲求牧政。简练成军。创办之始。酌给饷需。蒙人以蓄牧为耕凿。诸多发帑金巿其战马。配给边军。蒙人得金。我军得马。边军多马则兵强。蒙马易售。则蒙人因富而力强。设俄人内犯。我坚守边墙。蒙人截其辎重。击其惰归。出师必胜。蒙古强。则我之候遮也。蒙古弱。则彼之鱼肉也。出入之间。利害不可以道里计矣。其次练西兵。沙漠荒寒。驰驱博击。南人十不敌北人一。关内之人十。不敌边外之人一。刘锦堂之军。名为湘营。实为陇西壮士。关外流入以故所向有功。额鲁数种人质性强悍。阿拉善至部内向练有喇嘛兵数千。亦甚可用。若推广西北各部喇嘛。择其杰出者。多假以呼图克图名号。必能号召约束。执殳前驱。哈萨克雅为俄人所胁。逃出归化者不少。若令锡纶抚徕此辈。加以训练。庶湘营之势不孤。以后屯戍之役。更不烦任调南军矣。其次练东兵。黑龙江人素甚朴勇。古有满万无敌之称。 国朝名将多产其间。将军得人。则尽人皆为劲旅。吉林骑匪。盘踞日久。党类烦多。必欲剿捕驱除。尽空其地。断无是事。莫若抚之使为我用。免为俄人所诱。转致多树一敌。又其次练北洋兵。李鸿章新购子船。颇称便利。惜为数不多。其价尚廉。似宜向欧州续造数十艘。专派统领分屯北洋大站营口台三处。一方有警。两口赴援。伺敌登岸。围其舟而焚之。敌无归矣。惟舟师海战。淮人十不敌闽广人一。请 饬闽广督臣择熟悉海战将弁数人。招募闽广精卒。来朝听用。水陆之备既完。如更密谕曾纪泽结英图俄。攻必救以掣势。此●●也。筹饷如何。北洋所需。今有海防经费。新丰所需。本有西●●饷东三省饷项。可于南洋海防经费。或各关提存二成内●●●整朝蒙军。及沿边重镇。如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归化城●●●●口诸处。虽系次冲。如从容布置。亦须增兵增饷。窃思●●●●●津防西征两军外。现存不下数百营。节腹省之需縻。即可供边军之腾饱。

拟请  敕下各督抚酌量裁撤。大约汰四存六。此外若倍征洋药税。岁可得数百万。酌提江广漕折运。亦可得二三十万。整顿淮纲。但能专杜商私。所得亦不下数十万钱。●地上。得人斯理耳。用人如何。蒙古部当以蒙古王率之。科尔沁亲王伯彦诺谟世笃忠贞。廉朴勇敢。若令其总统各盟。副以大臣分防乌里雅苏台库伦两路。当能远追超勇。亲王策陵之英风。近从忠亲王僧格林沁之余烈。刘锦堂前敌大将。若假以重权。则兵威益振。锡纶现●塔尔巴哈台为极边。张曜备科布多为后路。均宜重其任。厚其兵。裕其饷。使之军相为犄角。则俄马不敢西牧矣。至东三省内抚外攘。断非长才不办。现任各将军才皆不逾中人。恐不足以备缓急。可否于京外大员中遴选数人。特降  谕旨。令将经画关东方略条议以闻。就中察其实有条理。器宏志壮者。授以东方之任。若夫综览九边。指麾诸将。一如问耕问织。当责素习之人。似宜密  谕左宗棠将各路战守机宜。明白条上。设异日俄人败盟。必开兵端。即令左宗棠别荐老成。属以陇事。而身自来朝入阁。以备庙堂谘访对策。亦无不可。昔范仲淹自请行边。识者以为措置西事。当在中书。可见运筹决胜。不在自将临边镇一方。何如策全局乎。其筹饷事理。尤在度支得人。侍郎阎敬铭长于棕核。理财有效。朝野咸知。今虽养病山居。并非笃老。阎敬铭之心。何尝一日忘天下哉。盖蒙  温旨宣召。动以时艰。谕以大义。该侍郎岂忍坚辞。得閰敬铭以理度支。 朝廷当不复忧馈饟矣。此外文武之才。储备宜严。拟请  故李鸿章左宗棠切实荐举。以备录用。边才本属专门。方今京外通獘。冗员多而真才少。不索何获。不学何能。即如李鸿章左宗棠等。若非中原多事久历其间。其才何由而成。何由而见。伏望  敕下各部堂官。各省大吏。就属员中访其志气可造之人。有愿讲求边事者。即行奏请发往东西两边。以资练习。隐逸未任者。亦许一体列荐。数年之后。人才辈出。安知不更有驾李鸿章左宗棠而上之者。何至今 朝廷东顾西瞻。兴不得颇牧之叹哉。出使绝国。汉有专科。必如陆贾之辩。苏武之节。傅介子陈汤之权略。常惠班超之勇。方称斯职。并请  谕令疆臣。亟为物色。备得人之选。庶可与谋臣战士。相辅为功。有备如此。可以战矣。然臣知 国家之意。非欲战也。必实有战心。实有战具。而后可以为讲之地。则请更筹饷法。一曰责以义。自我  圣祖以来。与俄国久通盟聘。不以藩属畜之。并不以外夷目之。我兵围雅克萨城。俄人穷蹙。  圣祖不忍舍而弗攻。前有徐光文之碑。后有察华那之案。载在盟府。炳若日星。是我之有德于俄一也。迭次所获罗剎宜番等百余人。不加诛戮。赐居京师。偏为佐领。是我之有德于俄二也。  世宗时俄国官往来学。于是建俄罗斯馆。立俄罗斯学。学医则遣蒙古医往。学喇嘛经典。则遣托波番往。是我之有德于俄三也。哈克图开关互市以利俄商。纵茶黄出口以活俄民。乾隆间渝盟犯禁。我  高祖如天之度。不加以兵。因其悔罪。仍许通商。是我之有德于俄四也。俄不知报。咸丰八年。乘我方有兵事。绍奕山而坏我乌苏里江东之地五千里。又诳我沿边常往卡伦以外之地万余里。  文宗念旧盟。重邻邦。悯两国生灵。因而之。环海四洲。莫不以俄为曲。今又乘我  天子龄。边事甫定。挟小惠以邀大利。俄之君臣。独不畏惧不祥之咎乎。

二曰折以约。陆路通商不便。原许酌商。不得节外生枝。则有咸丰十年之续约第十四条在。有紧要防碍之处。尚未限满。立即议改。则有同治八年改定之约第二十二条在。界碑永无更改。他地亦不侵占。则有咸丰十一年续约第一条在。边界既定。登舟绘图。两国永无此疆彼界之争。则有咸丰十一年之约第九条在。京城哈克图一处。公文准用台站。站费两国共之。今云在蒙古山南北地方行路寄信。概用台站。新约有。旧约无。准设领事。只向伊塔喀三城。今又增乌鲁木齐六处。新约有。旧约无。入边道路只哈克图。近边马头只张家口。今又取道关陇以达汉口。新约有。旧约无。松花江行船至伯都讷。与沿江一带居民贸易。新约有。旧约无。俄人来路向出北道。尚免西防。今科布多过归化城运货。前往天津。新约有。旧约无。蒙古贸易。或准或不准。今忽以中国蒙古并蒙古各盟。已设未设官之处括之。新约有。旧约无。不纳税者。向只两国边界百里为然。今已在中国蒙古地方关外。天山南北。概不纳税。新约有。旧约无。通商总制。向完正税。今云陕甘汉口不纳子税。新约有。旧约无。交易原须两利。华商岂可偏枯。今云准以货物扺帐。新约有。旧约无。通商洋人带兵器一件。未言火器。查洋鎗洋炮火药。均系禁物。今云人带一鎗。新约有。旧约无。领事官向止乌地方官平行。自不得与 大宪抗礼。今之领事。与 大宪往来用信函。会晤用友邦礼。新约有。旧约无。就臣所指驳者。固已如此其多。其它或自相矛盾。或影射欺蒙。若总理衙门更换各国条约。参酌比例。并捡俄国历历照会。逐细推求。可驳者更复何限。以此诘俄。俄其何辞。三曰怵以势。俄人慑于意。箝于口。善矣。若犹不听。则请说之曰。俄逞威贪利。将谓中国仁让不能胜也。我守已固。我军已怒。闭关绝茶黄不出。东结混江思归之愚民。西收哈隡克布鲁特反正之旧部。俄西犯则我以一将袭尼布楚。东寇则我以轻骑破浩牢。俄人万里孤军。长城前。戈壁后。士卒疲刍粮绝。俄军必败。即或用军不克。我力不支。则我犹出万全。掷孤注。西委阿里以赐英吉利。使之越里海以取士尔扈特旧牧地。东捐台湾山后以赐日本。使之后库页岛以断东海口。激土耳其以宿怨使仇俄。口耳曼以重利使往俄。兴连祸结。俄之精锐渴于外。俄之乱党起于内。恐彼得罗堡同都。非俄之有也。俄人自命大国。比年收纳难民。代采军糈。其心久颇欲巿义沽名。今见我有备。而又参理势。兼刚柔以动之。蔑不难矣。至使臣缓急变通。则当东更求操纵之法。或新约不许。而增费之数以事伊犁。或新约不许。而令左宗棠画穷边荒边无关要害之地数百里与之。使尽归伊犁。山川要隘。是我弃一石田而得完伊犁也。新约不许伊犁不归。则令归我罪人白彦虎。我仍以偿酬之。此一役也。俄有所得。既足以戢戎心。我除遗孽。亦足以存国体。此三者为奇兵为活着。临事相机。是在使臣之善应矣。

总而论之。修为主。讲为辅。操纵为变化。我苟无备。俄人知我之虚矣。肆其恫喝。虽有辨士。将为得言。言亦不信。然修备之道。并非 朝廷颁一诏书。强使办一复奏已也。窃念自咸丰以来。无年不办洋务。无日不讲自强。因洋务而进用者数百人。因洋务而縻耗者数千万。冠之使交错于海邦。巿舶之司日增于腹地。屈己捐爱。将图待时。事关三朝。积弱如故。一有俄事。从违莫决。搢绅束手。将士变色。即号忧国。持高论。亦徒吁嗟叹息。而不解知其所以然。泄泄悠悠。委其忧于君父。今犹中兴时也。不知十余年后。又何以处之。有七年之病。而不畜七年之艾。此古来志士仁人。所为扼腕而饮恨者也。伏念   皇太后  皇上自今日始。君臣上下。卧薪尝胆。戒酖毒之安。惕肘腋之患。专心以求贤才。破格以行赏罚。如有仍以含垢姑安养晦纵敌之说进者。一切斥勿用。然后修备始非虚文矣。昔者晋至失德。苻坚恃强而伐之。渡淮而坚灭。宋无改政。完颜亮恃强而伐之。临江而亮亡。天眷所在。虽偏安之朝。犹足以胜强敌。以 国家德泽之深。疆域之广。物产杂出而未穷。人才虽稀而未尽。谓修德修政。竭禹迹九州岛之全力。而不能与一邻国抗。殆亦数千年来。史册所未有也。

俄国图说              

黄楙裁

俄罗斯地跨三洲。幅员辽。然偏居北海。天寒物薄。论其大执分为三部。西部在欧罗巴洲者。为俄罗斯之本国。东部在亚细亚洲者。为悉毕里阿。中部则介乎二洲之间。皆游牧部落。附近里海咸海一带。具详楙材所译西域回部图中。复将俄人东西二部。补绘二图。限于纸幅。缩而小之。不过得其梗概而已。按俄国西部。东起乌拉大岭。西至巴得海湾。南界黑海。北迄洋。广袤五千余里。内外大俄十八部。小俄三部。东俄五部。西俄七部。南俄四部。比特革部。波兰部。芬兰部。敦戈沙司部。亚萨塔坎部以及南新藩十有一部。并兼诸小国合而为一。及侵割土尔基波斯二国之境为多也。国中有二都城。一曰马司戈。为旧都。在国之中央。一曰俾德罗堡。为新都。建于巴得海滨。考俄之立国。于古无征。唐宋以来。未通他国。元太祖北伐。始有厄罗斯之名。又有钦察亚速二国。亦在俄境。太祖俱灭之。以封其长子朮赤。至明中叶。有宜万王者。乃借西费雅国之兵。驱逐蒙古。开创基业。数传而后国势渐强。遂逾鸟拉大岭辟地而东。诱降悉毕里阿诸部族。康熙时有察罕汗。雄才大略。微服远游。延揽贤俊。招致技艺。兵强财富。与英法抗衡。自是以后战胜攻取。浸浸日盛。四邻畏之。是以英法普奥土土尔基诸国。合纵连横无异六国之备强秦矣。窃观俄国大势。固在西邮。其一举一动。于欧洲大局攸关。至于与中国交涉者。则在中东二部。中部与我新疆比邻者。别着西域形胜一篇。姑就其东部论之。东部曰悉毕里阿。西自乌拉大岭起。车际于海。绵延万里。与中国相首尾。内分为七司科。一曰托波儿司科。二曰多木司科。在科布多之西北。与哈萨克土尔扈特毘连。三曰叶尼赛司科。一作芸益士。在乌梁海唐努山之北。四曰义尔古德司科。在土谢图汗之北。五曰萨林加儿司科。在车臣汗之北。二部中间有麦嘉湖。即汉书所谓北海也。为坚昆丁零骨利干诸国之故地。元时隶于岭北行中书省。后为海都昔里吉诸王据之以叛者也。又东为雅古萨司科。与黑龙江索伦等部接壤。其境尤为荒旷。终年冰雪不消。极东有地形斗出海中者。曰甘查甲。风土回异。别有境界。与日本所属虾夷诸错落相连。自是以东。则与美利坚洲相近。中间隔断未续者。曰墨领峡。不过二百余里而已。俄人亦跨海占得一隅之地焉。夫北极洋。号为寒带。地属不毛。人所穷。而俄罗斯全境。几于环遶地球一匝。所谓人弃我取也。其东方之藩。本皆边塞小部。不相统。俄人诱之来降。未劳一兵一矢之费。而相率归附。因迁本国之民以实之。广兴教化。渐致繁兴。每司科设噶噶林一员以镇抚之。主客相维。不致背叛。其与中国互市。则在恰克图。距库伦八百余里。内地商民。亦于对面建立木栅。曰买卖城。万货云屯。居然一都会也。设库伦办事大臣以经理之。龚之钥后出塞录云。下库伦山。为俄罗斯楚库柏兴。望之皆坦途。且有池塘溪港。大小舟航络绎其间。芳草长堤。桃李掩映。宛然中华风景。非复黄沙白草之地矣。其驿使往来。则以色棱格河为要津。由库伦以入张家口。康熙时议定疆界。勒碑于格尔必齐河及额尔古纳河岸。自大兴安岭迄于海隅。凡山之阳流于黑龙江之溪水。尽中国。山之北俄罗斯。雍正五年。复于沿边设立卡伦五十九处。置兵戍守。洎夫咸丰以后。俄人越境蚕食。凡黑龙江东北使犬使鹿之国。以及海东三部鱼皮达子捕貂之族。暨库页之岛遵海而南踰绥芬河。至于珲春。为朝鲜吉林三交界之所。遂于混同江口。建造船厂。停泊水师。逼近我东三省根本之地。可不预为防闲哉。

西域图说              

黄楙裁

泰西诸家地图。详于欧罗巴洲及滨海诸国。至于西域回部一带。商舶不通。游迹罕到。其山川道理。部落种族。多所阙略。昨岁在孟加拉国博物[院](完)内。见有中亚细亚一图。最为精核。因悉心临摹。译出华文。归乃参校中土图志历代史传。及近世诸家著述。阙者补之。繁者删之。所有通都大邑。名山巨川。[与](兴)夫疆域界限。电铁路之类。加用颜色[区](出)别。庶几一目了然。按图东起金山。一名阿尔泰山。又名按台山。西至黑海。南起波斯湾。北至乌拉岭。经四十度。纬三十度。广袤万里。居亚细亚洲之中央。而岭一山。又居此图之正中。磅蜿蜒横南北。至高至大。为天下众山水之祖。岭以东。为中国所之新疆三藏。岭以南。为英吉利所之五印度。岭以西以北。皆为俄罗斯之部。是为三大国之界限。亦天下万国之关键也。两汉之世开通西域。于都护者本三十六国。后稍增至五十余。张骞甘英。奉轺车而远迈。贰师定远。振军威于遐陬。北连乌孙。西击大宛。断匈奴之右臂。空漠南之王庭。可谓盛矣。出玉门阳关。玉门在敦煌之东。为出伊吾之道。阳关在敦煌之西。为出鄯善之道。通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今叶尔羌为南道。南道西踰岭。则出大月氐自铁门以南。贺罗巴达克山。皆属月氐。今为阿富汗北境。安息。今波斯。土尔基。自车师今吐鲁番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喀尔为北道。北道西踰岭。则出大宛今浩罕康居康居最大。兼有赛马尔罕布哈尔哈萨克左右诸部。奄蔡。今机哇又自于阗南行。经皮山西夜上岭蹑悬而至罽宾。以达于天竺。为晋法显北魏慧生所行之程。此三道皆在天山南路也。都护治乌垒城。即今之乌鲁木齐。居西域适中之地。四达之冲。古城以东。则为匈奴境。轮台以西。则为乌孙境。南路为城郭居国。北路为游牧行国。自古然也。唐置北庭都护。又移安西都护于龟兹。今库车领羁縻十六州。于是建立四镇。始通山北之路。由姑墨今阿克斯踰乏驴岭。今穆素岭经热池。今特穆尔图治千泉今吹河昭武九姓诸国。然后逾铁门而南渡缚刍河。而入北印度。为元奘法师所行之程也。辽亡。耶律大石假道回鹘。率众西徙。创国号曰西契丹。有二都城。一曰寻思干。寻思干与邪迷思干。译音相近。中土之人往往混合为一。予始着西域形胜。疑寻思干为霍罕城。后遍考诸书。乃知西辽之都实在今之塔什罕。一曰虎思窝鲁。在伊丽河西南。太清池东北。属哈萨克右部。传国百年。洎夫元太祖崛起朔漠。混一寰区。剪灭数十国强汗。开拓数万里疆域。南及申河。中印度西抵富浪。地中海之。一名忽鲁谟斯。北并厄罗斯钦察亚速三国皆在俄罗斯境。亚速即亚萨塔坎也。等国。奄有亚细亚洲全境。及欧罗巴洲之半。幅员之广。古无伦。于是封建懿亲众树屏藩。置阿母河行中书省。驻寻思干领岭以西诸国。别失八里元帅府驻乌鲁木齐领天山南路。阿力麻里元帅府驻伊犁领天山北路。火州曲先元帅府。领吐鲁蕃哈密至玉门阳关以东。厥后鞭长尾大。诸王跋扈。各自擅命。迄今土尔基波斯。及五印度各部酋长。尚多元裔也。

我 朝平定新疆。武烈文谟。远超前古。民繁物阜。等于腹中。出嘉峪关至安西州。折北至哈密。分为南北二路。建筑城堡。设立台站。满汉军营。星罗碁布。其天山南路。自吐鲁蕃始所辖五回城。曰辟展。曰鲁古沁。曰色更木。曰托克逊。曰哈拉和卓。雍正时归附最早。伊敏和卓之子孙。世袭土司。西南行曰哈喇沙尔。曰库车。曰阿克苏。曰乌什。谓之东四城。曰喀什哈尔。曰英吉沙尔。曰叶尔羌。曰和阗。谓之西四城。所称回疆南八城是也。其天山北路。本额鲁特四卫拉之地。及剿灭准噶尔之后。数千里空虚无人。乃移驻满汉官兵。流徙罪犯以实之。又土尔扈特十数万众投诚。安置其间。分给游牧之地焉。自巴里坤西行。经古城奇台。一千四百余里。至乌鲁木齐。汉为山北六国。元称回鹘五城。水草肥饶。足资耕牧。设迪化州。阜康昌吉绥来三县隶之。居民富庶。商贾辐辏。建学兴文。彬彬乎化毡毳为冠裳矣。又西行二千里为伊犁。准噶尔踞为巢穴。乾隆时归入版图。筑惠远城。驻札将军都统。暨索伦锡伯察哈尔领队大臣。屹然为西陲重镇。外番数十国。贾胡贸易。悉萃于此。繁华殷富。为口外第一都会也。三垂阴山。中贯巨川。西北流入夷播海。即巴勒哈什泊。一名腾吉思泊。南岸多沙碛。北岸流泉映带。原湿沃衍。分屯耕牧。建筑八城。熙春。惠。绥定。拱宸。广仁。瞻德。远。塔勒奇。西北界连哈萨克。西南界连布鲁特。沿边设卡伦三十余处。规制极为周密。东界库尔喀喇乌斯。大小珠勒都斯。山径庞杂。正北逾果子沟。经赛里木泊。通塔尔巴哈台之绥靖城。正南经铅厂诸山。踰穆素尔岭。一名凌山通阿克斯城。西南沿特穆尔图泊之南。通喀什喀尔城。皆山路崎岖。穿过布鲁特之境。伊犁换防。官兵往来。取道于此。此新疆南北两路之大概情形也。自咸丰以后。俄罗斯并兼里海咸海一带游牧部落。及岭迤西机洼布哈尔塔什罕敖汗等国。其东西布鲁特左右哈萨克。昔本中国藩。今皆为俄人所诱降。又乘回疆之乱。窃踞伊犁。将附近城堡。全行堕废。而取其砖石木料。移于大城东南九十里之金顶寺构造洋楼。几二十里阛阓稠密。赋税烦苛。得寸进尺。狡焉思逞。查西北各处。与俄境交涉者。自伊犁大城。西行经霍尔果斯。至塔勒根渡河。折西南经虎思窝鲁朵吹河千泉塔剌速河欧梨分路。一西通陀尔奇司丹。一南通赛马尔罕。其伊犁西北卡伦以外。至巴勒哈什泊。为色密尔志迁司科。地多砂卤。小径甚多。塔尔巴哈台西南。有阿拉图勒泊。向设卡伦八处。每遇冬季雪大。则准哈萨克暂入卡伦以内牧放牲畜。自绥靖城西行。经沙吉呵波来。折北至色密巴那丁司科。商贾往来之孔道。塔尔巴哈台之东北。有额尔齐斯河。与科布多交界。其水发源阿尔泰山。足资屯田。西流汇于宰桑泊。又从泊西北。曲曲流出俄境。加孟罗各司科。左右纳数小水。至巴那丁司科。水势渐大。可通舟楫。西北流二千余里。经阿木司科托波儿司科。下流会阿阿比河。而注于北海。俄人于港口建筑台。以控东方诸藩。自科布多西北。逾阿尔泰山。与多木司科接壤。古之坚昆丁零骨利干等国。元为海都笃哇昔里吉诸王封地。后置谦州。益兰州。隶于岭北行省。海都之叛。其入冠之路。往往逾金山而窥和林。其地土沃兵强。别开境界。非他部之戈壁旷野可比。俄罗斯镇以巨酋。戍以重兵。东藩四大司科。以此为首。按岭北干。发为阴山。绵络伊犁塔尔巴哈台。与阿尔泰山相连属。其间天然险要。足资战守。而阿尔泰山尤为雄伟。曲抱科布多之三面。实外蒙古喀尔喀西北之屏障也。

西域形胜              

黄楙裁

出嘉峪关外至哈密。分为南北二路。中隔腾格里山。即天山也。绵五千余里。直抵岭。南路为回部八城。北路为乌鲁木齐伊犁。及库尔喀喇乌斯。塔尔巴哈台。统称新疆。其建置道里具详官书。姑不具论。惟就岭外者言之。自伊犁西南行经特穆尔图泊千七百里入霍罕境。古之大宛国也。纳林河中境。西流折西。北注于咸海。都城曰寻思干。西契丹建牙于此。元初置阿母河行省。以控西域诸国所属之城。东曰马尔噶朗。曰霍什。东北曰纳木干。曰安集延。商贾所萃。故独擅名。其西北之霍占科拉普塔什罕等城。久已割隶于俄罗斯。近年复为俄人所诱。举国降附之。查新疆南城。通霍罕之路有二。一由喀什哈尔西行。陟岭。经奈曼布鲁特游牧。过喀喇库儿泊。以达于霍罕。计程一千四百里。一由叶尔羌西南行。循徙多河而上岭。经塞勒库儿泊。折西北至克什南。又北过贺罗境。以达于霍罕。约计二十日程。虽皆山路崎岖。然沿途回庄。户稠密。水草方便。较之伊犁北路。砂碛旷渺无垠者有间矣。由霍占渡河西南行七百余里。至赛马尔罕。为康居故城。其地居四达之冲。从古著名。康居盛时。户十万。或作飒末建。一作悉万斤。又名邪迷思干。皆一音之转也。西契丹置河宁府。元封驸马塞因帖木耳于此。至明中叶。遂霸西戎。北并俄罗斯。南兼五印度。幅员万里。号曰大蒙古王。即四洲志所称莫卧尔者是已。莫卧尔即蒙古儿之转音华人于寻思干赛马尔罕二城。因译音相近。往往混合为一。不知相距千有余里。一为大宛故都。一为康居故都。明史谓赛马尔罕。为汉罽国。魏默深力辨其谬。是时赛马尔罕跨有北印度克什米耳。罽宾实隶其封内。特明史沿王圻续通考之误。未能区别耳。由赛马尔罕东南踰铁门。渡缚刍河。历博罗尔巴达克山。而入阿富汗国。广袤三四千里。兼有月氐高附厌达诸国之地。东倚印度河。北负大雪山。即兴都哥士山。元太祖征印度。驻军于此避暑。四境险塞。风俗勇悍。乐为战争。所与邻者又多强国。南界俾路芝。西界波斯。北界布哈尔。东北界塞哥。东南与英吉利所属之信地。本若犬牙交错。尽皆劲敌。日寻干戈。当月氐之盛也。西踰哥兰森以侵安息。东跨印度河而割塞哥。及其衰也。或称藩于波斯。或降弣于罽宾。此三国者。境壤毘连。迭为强弱。互相兼并。所谓疆之邑。一彼一此。初无一定之界限也。波斯国名最古。南沈海湾即波斯湾。一名墨生丁海。又名东红海。北面大泽。即里海。一名加斯比安[海](称)称。分十二部。藩臣擅权。各世其职。旧时建都伊士伯兴。今迁于得希阑城。胜兵二十万。长于击刺。多养刺客以伺敌人。并于里海设立水师战舰以资防护。西北一隅。与俄国藩部高加索相接。其耳利穵那格什穵等城。为俄所占。东境哥兰森部内。有眉什奚城。即元史所称木乃奚国。眉什奚之东为哈烈国。一名墨腊。又名亚加业垣。元驸马塞因帖木耳。遣其子哈鲁沙据此城。境宇日拓。渐成强国。明时西域诸国贡使。每序哈烈于首。其后波斯转强。降为附庸。今又入于阿富汗。而波斯屡起师征之。哈烈求助于英俄乃免。然北境与机哇布哈尔密迩为邻。恐终为俄人捷足先得也。

波斯之西。为土耳基。其国分二部。东部在亚细亚洲。西部在欧罗巴洲。都城曰君士但丁。建于奥地海峡。扼两海之咽喉。据二洲之冲要。自古必争之区。俄罗斯久怀并吞之志。而英法普奥诸国恶其相逼。合从联约。相与并力拒俄。而保土以维欧洲均势之局。丙辰年六国公使会盟于巴黎城。俄国兵船不得出地中海。他国兵船不得入黑海。乃近岁普既与俄交欢。法败于普一蹶不振。奥则自顾不暇。于是从散约解。而土耳基女主执政。国多内乱。俄人得以乘间抵隙。肆其蚕食。英人独力难支。亦坐视而不能救矣。希腊埃及二国。本土之藩属。后皆背叛而自立。英与俄屡助之。袒护同教之民。不欲受制于回回也。然而土国之存亡。于欧洲大局攸关。昔则恶其强而抑之。今则怜其弱而扶之。倘一旦无土。俄人出黑海而与诸国争南洋之利权。欲求旦夕之安。其可得哉。考土耳基波斯。皆古安息地境。其南之亚刺伯则条枝也。一称天方。为回教祖国。自派罕默德刱立教门。渐染西域。蔓延于五印度。暨岭东西天山南北。一入其教。冥心坚守。百折不回。每七日礼拜。其王为臣民讲论。杀敌者授福。死敌者生天。逞刃寻仇。奋不顾身。虽英与俄据有其地。终不能变其教而移其俗也。至若西北一带。游牧部落逐水草。无定居。皆哈萨克种类。分左右中三部。散处于里海咸海腾格里海及额尔齐河两岸。毡帐毳幕。转徙无常。其都会曰达奇司丹。曰布哈尔。曰机洼。颇称繁盛。今皆为俄人所降。且夫俄罗斯地跨三洲。控弦百万。挟其诈力。日以开疆辟壤为事。自乌拉岭以东。曰西比利亚。延袤万里。直抵黑龙江。俄人不烦一兵一饷。诱而降之。迩来尤极力经营。于中亚细亚西人称西域为中亚细亚建造火车铁路。由布哈尔东北。经赛马尔罕霍罕塔什罕等城。至札木干分而为二。一东经伊犁西境。折北至波那丁司科。顺额尔齐河而下。以达于呵木司科。一西经达奇司丹。沿纳林河北岸。至咸海折北而西。至阿林伯克。复分为二。一西南沿乌拉江而至里海之格昭城。一西北经索麻拉以达于马司孤部城。此外如窝雅江高加索部内新建铁路。不一而足。统计俄国境内共有铁路四万余里。六通四达。皆近二十年内所成者。去岁复议增修一路。由俾格什穵沿里海而南。经波斯哈烈以达于阿富汗。特遣大将高福满统领重兵。注扎霍罕。南以窥伺印度。东以觊觎新疆。其阴谋诡计。狡焉思逞。夫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同治初年。乘回部之乱。窃据伊犁。得寸则寸。得尺则尺。今欲索还。此岂口舌所能争者。夫伊犁为新疆精华。北路门户。俄人实逼处此。终为边患。及早图之。兴修铁路。添设电报。乃足以长驾远驭。保固疆圉。非然者。迢迢万里。奏报稽迟。转饷劳劬。虽有知者。亦难为谋。或曰工程浩大。难筹巨。吾谓中华财力之富。十倍他国。人民之众。百倍他国。综五岁而计之。以驿递之费。设添电报而有余。以转输之费。建造铁路而无不足。南北二路。地势平坦。易于施工。咫见之士。必且闻而怪之。然而古今异宜。世变日新。岂循途守辙者所可与议天下大计乎。因绘西域地图。不禁慨然言之。以俟筹边者有可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