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包马瑟与他的文学作品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剧本),本文作者既有较为详尽的说明,而打开任何一本法国文学史自会见到这篇辛辣讽刺中含有时代深痛的名剧,在当时的法国曾发生过多重大的影响,因为包马瑟的剧作所表现的绝非只是轻松惹笑的“趣味”,在人物动作上,与他们的对话间,严肃地提出了政治上的肃清主张,与民众应分享有的民权,以法国人爱好自由、平等与尊重人道的精神。所以,费加罗一剧虽经法皇禁止,可是剧中言词却变成人民的口头宣传,剧中的热情变成了人民的要求革命的主动力量。由此可见文学的伟力是如何的磅礴,如何的奋迅,真可当得起“笔阵横扫千人军”了。这种特殊的文艺成就,这种郁怒热烈的精神,确是法国人民所特有,也因此,所以法国的伟大文学作品往往成为他们的社会运动的“先声”。试与他国相比尤易了然。

“费加罗”的时代虽已过去将近二百年了,而文艺伟著的感染性并不会因时不同便会消逝了它的力量,何况,现实全世界正在彷徨苦难之中,物敝人困,谁不希望有个共同幸福的幻影在这倾轧砍伐的世界上成为现实,使“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够脱离厄运,安过真正平等,自由,舒适快乐的生活?

此剧作者以包马瑟创作的那本伟大喜剧的经过、影响为资料,细密穿合,各别表现,写成现在我们所能读到的《费加罗的出世》的十幕新剧,作者伍尔夫君的组织天才不但使我们惊异,就是借了现成的史实,传世已久的名著,与特殊性格的人物,把那个时代活泼泼的表现出来。尤其是当时贵族的矛盾言行,平民的艰苦情况,以及迫到山穷水尽,酿成徒手革命的真切激情,限于时地,限于材料的搜求,而作者竟然顺手写来,引人入胜,作者的才力,思想,俱值得读者倾服;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在与生命奋斗的德人集中营中以惫乏体力的余暇,在一切都不完备的情况下,辛苦写成,但就这点来说,即剧本不十分惬意已足惊叹,何况是表现得分外有力,描摹得热切生动,将种种人物的心理与言行配合得恰切匀称,绝少牵强附会的痕迹。而第八、九、十,三幕的活泼紧张,兴奋与兴会的凑插,完全展露出作者的高才,以及处理材料的细密手段。您想在身体,精神两俱没有自由之时,在过度迫劳与恶劣待遇的交逼之下,在隔绝外面生人世界的苦难环境之中,还能避开监视者偷暇为此;非有过人的忍耐力与崇高的信心,以及对于文艺的丰富修养,哪能写出这么长,这么人物复杂,这么急剧生动的戏剧!

不信?您将全剧读过,尤其是对于末后三幕,不须我特为介绍,您只要肯读下去,自然使您整顿全神地一行一句不会放松!而热情与信心就像空中的双翼一样,将您的精神鼓展起来,所谓情绪的自然传达,这才叫做“够数”。

译者爱而君在一九四四年冬天将此剧于百忙中由德文译成。那时日本的“强弩之末”的情势虽已显然可见,但我们这个国度,无论自由区,沦陷区,也正是受着极度艰困考验的期间!所以,比较来说,作者与译者都有他们的文字外的生力与胜利的信念燃于胸中。这与普通文学作品的创作与翻译当然不同。至于对话的恰称,诗歌的趣味,史实的熟习,译者在传达上也显出他的文学运用的技巧。这不需多言,试读自知。

不过,译文完成已经三个年头,可惜未早刊布。但在德日两国败降之后,与大家有共同阅读此剧(如有上演的可能它的力量更为伟大)的机会,尤是证明,凡违犯民众的真实情绪,强迫民众的屈服,蹂躏民众的生活,欺骗或毒害利用民众的,到头总会失败。这是一个永久教训,是人间无数伟大悲剧的成因,也是具有“人心”——诚实,热烈——视察敏锐,表现清晰的文艺作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写出不朽作品的由来!

这儿,我聊借原文中的两句民歌(见第八幕)作为这篇序言的结束。

生命对你们有何用处,如果你们不好好生活过?

金钱对你们有何用处,如果钱是铅铁滥铸的假货?

…………

我们忍着痛苦,朋友,这是我们的错误!

痛苦已经够了,起来毁灭这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