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女孝经

【题解】此五段是后代人为《女孝经》写的序言,讲述孝道贯穿百行,无论对男子还是女子都非常重要,而女子学习孝道尤其不可小视,因为它关系着一生的得失荣辱。介绍了《女孝经》的结构,先开宗明义,后阐明不同身份女子尽孝的重点,再按人际关系和事例,分类说明为人妇行孝道的具体做法。

大哉,孝之为德也。分浑元[1]而立体[2],经义贯于两仪[3];资品汇[4]以顺名,道德苞乎万象。盖有生则有伦[5],伦莫巨于二人。有伦则有孝,孝实贯乎百行。孝之所为大也。然若可望[6]于君子,未可望于匹妇。讵[7]知妇质阴而配阳,处房帷[8]而相[9]夫子。匪僮僮[10],何以助奠[11];匪怡怡,何以承欢[12]。暌乖[13]则家人离,溺僻[14]则群小愠[15]。女子之孝所为大也。

【注释】

[1]浑元:天地之气。或称天地。

[2]立体:确立体裁、体制。

[3]两仪:指天地。

[4]资:凭借,依靠。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

[5]伦:专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6]可望:可盼望;有希望。

[7]讵〔jù〕:副词,表示反诘。相当于“岂”、“难道”。

[8]房帷:泛指内室、闺房。

[9]相〔xiàng〕:辅助;佑助。

[10]僮僮〔tóng〕:也作童童,盛大的样子。一说端直的样子。

[11]奠:置祭品祭祀鬼神或亡灵。

[12]承欢:迎合人意,博取欢心。多指侍奉父母、君王等。

[13]暌〔kuí〕:违背,分离。乖:不顺,不和谐。

[14]溺: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僻:性情古怪,不合群。

[15]愠〔yùn〕:含怒;怨恨。

【译文】孝作为一种品德是非常伟大的。自开天辟地以来就建立了孝的体制,孝的义理贯通天地;根据事物的不同分类各顺其位,孝道的规范包罗万象。有生命就有伦常关系,伦常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伦常关系就有孝道,孝的确贯穿于各种品行之中。孝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才德出众的君子可以践行孝道,而不能指望平民妇女履行孝道。岂知妇女本性阴柔与男子的阳刚相配,身居闺房却担负辅助丈夫教育孩子的重任。如果不明白厅堂礼仪怎么可以帮助祭祀祖先;如果没有柔和顺从的性格怎么能侍奉公婆。违逆长辈、与平辈不和则被家人疏远,任性怪僻则众人怨恨。女子行孝道的作用也很大啊!

顾一本同气[1],男之孝萌自孩提;异姓殊族,女之孝犹俟推类[2]。夫家云内,性非天然。苹藻有齐[3],寒焕温色,匪石匪席[4],宜室宜家[5]。淑媛寡能,愚妇鲜喻。女子之孝,所为难也。但世有克孝者,或母仪于率土[6],或章顺于阛阓[7],或终誉于夙夜[8],或善则于不朽,或动天地而迓休征[9],或感神明而昭景福。无论徽音,即言叔季。代粒以乳[10],冒刃全生[11]。提瓮不以贵宠骄盈[12],断鼻不以存亡改易[13]。以昌祚裔[14],以延年龄,以察神明,以孚鱼鸟。班班[15]史册,不可枚数。否则匮神斩祚,败类玷躬。此又女子之孝得失之林也。夫道大不可以小视,事难不可以易举。法其所以得,戒其所以失,曷以哉。

【注释】

[1]顾:发语词。一本:完全根据。同气: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2]俟:等待。推类:类推,比类而推究。

[3]苹藻: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采作祭祀之用。借指妇女的美德。齐:相同,一样。

[4]匪石:非石,不像石头那样可以转动。形容坚定不移。匪席:不像席子可以卷曲。比喻心志坚不可屈。

[5]宜室:夫妇和睦。宜家:家庭和睦。

[6]率土:境域之内。

[7]阛阓〔huán huì〕:街市,街道,借指民间。

[8]夙夜:朝夕,日夜。

[9]迓〔yà〕:迎接。休征:吉祥的征兆。

[10]代粒以乳:唐朝时,崔唐氏的婆婆年纪很大,牙齿脱落不能吃固体食物,崔唐氏每天将自己的奶喂给婆婆吃。

[11]冒刃全生:唐朝时,郑义宗家被强盗打劫,他的妻子卢氏冒死保护婆婆,自己几乎被强盗打死。

[12]提瓮〔wèng〕不以贵宠骄盈:汉朝时,鲍宣的妻子少君出身名门,嫁妆丰厚。嫁给贫寒的读书人鲍宣后,立即换下平民衣服,每日提水做饭,服侍婆婆。

[13]断鼻不以存亡改易:三国时期,夏侯令女嫁给曹文叔后,夫君早亡,父亲劝她改嫁,她用刀割下自己的鼻子,坚决守寡不再嫁。

[14]祚〔zuò〕:赐福,佑助。裔〔yì〕:后代。

[15]班班:络绎不绝,盛多的样子。

【译文】男子由于是在自家长大,与家人同气连枝,男子的孝道从孩提时候就培养了;女子是嫁到异姓的不同家族去,女子的孝道还要从对自家长辈的孝顺,类推到对夫家长辈的孝顺。虽然嫁到夫家后就是夫家的人了,但孝心并非天然形成。女子的妇德有相同的标准,受到冷遇依然保持温和容颜,坚守节操忠贞不渝,夫妇和睦家室和谐。但贤淑的女子不能八面玲珑,愚笨的妇人很少深明大义,因此女子想达到孝道的要求是挺难的。但世间还是有可以力行孝道的女子,她们有的母仪天下,有的孝行流传于街头巷尾,有的日夜被人交口称赞,有的以善行流芳百世,有的感动天地降下吉祥,有的感召神明赐予洪福。不管因何德行而受赞誉,都是不相上下的。崔唐氏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年迈无牙的婆婆;卢氏冒死保护婆婆不被强盗伤害;鲍宣妻以富贵门庭嫁到贫寒人家,能不厌习劳奉侍婆婆;夏侯令女断鼻守寡,不因夫君亡故而改嫁。她们的德行给后代积福,延年益寿,上达神明,下感鱼鸟,史书中的记载很多,不胜枚举。如果不能安守妇德,就会怠慢神灵,消减福报,败坏家风,玷污名节。这又说明女子的孝道关系一生的成败得失。这么重要的道理不能小看,这样难以圆满的孝行不能轻慢行事。要学习前人的成功之处,对失误引以为戒,不是这样吗?

载籍言孝,无虑百端[1]。《孝经》一书,实为简要,章仅十八,义彻重元。盖宣尼[2]之遗言,孝子之龟鉴[3]也。有唐郑氏,有慨于中,谓闺门章缺,女孝未详。虽道无二致,而天地则悬,教本同归,而阴阳殊别。于是效其章句,作《女孝经》。纲举目张[4],一准[5]先圣,立言垂训[6],专属房帷。若以班氏为女中之尼父,诸女为女中之曾参

【注释】

[1]无虑:大约;总共。百端:多种多样。

[2]宣尼: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因称孔子为宣尼。

[3]龟鉴:比喻可供人对照学习的榜样或引以为戒的教训。鉴,镜子。

[4]纲举目张:谓撒网时,举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张开。比喻抓住主要环节,以带动其余;或抓住要领,条理分明。

[5]一准:完全按照或遵循。

[6]立言:立论,提出某种见解或主张。垂训:垂示教训。

【译文】讲孝道的典籍有很多,《孝经》这本书实在是简明扼要,仅有十八章,却义理透彻注重根本。这本书是孔夫子留下的言论,孝子们遵循的教训。唐朝郑氏,内心感慨,认为《孝经》中没有讲闺门的篇章,对女子的孝行未详细讲述。虽然道理没有差别,但男女如同天地一样有别,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对男女的要求是有差别的。于是效仿它的章句,著这本《女孝经》,提纲挈领,条理分明,完全遵循先圣的见解主张、垂示教训,专门教导女子。并效仿着以班昭(曹大家)作为女众的孔夫子,以诸女作为《孝经》中曾参的角色。

首以开宗明义,谓一孝彻于三灵[1],揭大端[2]也。次之后妃,知关睢之乐窈窕。次之夫人,知专直[3]之保宗庙。次之邦君妻,知礼法之守祭祀。次之庶人妻,知蚕织之为义利。示大概也。曰事舅姑,爱敬推自父母,妇职也。曰三才[4],承干犹之一天,妻道也。曰孝治,雍[5]睦洽于上下,广仁也。曰贤明,闻见比于媵妾[6],廓[7]智也。曰纪德行,则备五而除三,而天夫之义益彰。曰五刑,则禁妒而寡欲,而逮众之惠益溥[8]。曰广要道、曰守信、曰广扬名,则异接而咸宜,居贞而守一,行成而誉著。谏诤,匡恶也。胎教,善鞠[9]也。母仪,式谷[10]也。终之举恶,昭大戒也。

【注释】

[1]三灵:指天神、地祇、人鬼。

[2]大端:本原。

[3]专直:专心一意。

[4]三才:天、地、人。

[5]雍:和谐,欢悦的样子。

[6]媵妾:姬妾,这里指楚庄王夫人樊姬。

[7]廓:广大;空阔。

[8]溥:广大;大。

[9]鞠:养育,抚养。

[10]式谷:以善道教子,使之为善。

【译文】首先是开宗明义章,说明一个孝字通达天地人三灵,揭示孝的本原;其次是后妃章,解释《关雎》中喜爱窈窕淑女的含义;再次是夫人章,明白要专心一意守护宗庙;然后是邦君妻章,明白要遵守礼法以传承祭神供祖的仪式;再后是庶人妻章,通过蚕织劳作明白道义和利益;这些是概恬性的内容。接下来,事舅姑章,讲对公婆的爱敬是从对父母的爱敬推广而来,是妇女的天职;三才章,把丈夫当成自己的天去辅助他,是为妻之道;孝治章,欢悦和睦使全家上下相处融洽,是广大的仁德;贤明章,要有楚庄王夫人樊姬那样的见识,是大智慧;纪德行章,事亲要做好的五件事和要去除三种恶习,进一步表明丈夫如天的义理;五刑章,禁止嫉妒保持清心寡欲,对成就女德的帮助很大;广要道章、守信章、广扬名章,分别讲女子如何恰当地待人接物、要贞洁守一、德行养成才会美誉广传;谏诤章,讲要规谏夫君,纠正他的过失;胎教章,讲要用心养育后代;母仪章,讲以善道教子,使之为善;最后是举恶章,举例说明重大的禁忌行为。

或引经以终义,或援古以证说。虽言歉于雅驯[1],而意切于惩劝[2]。即大家之口吻,谆谆[3]著明;若孔曾之论难,循循有序。表上皇唐,诏颁寰宇,有裨风化[4],世所其珍。惜方策之鲁鱼[5],期剞劂之灿烂[6]。楷书图像,披阅宛然[7],言同面命,人似起原。如樊如班如姜,师氏在侧;若妹若骊若夏,荼毒在旁。虽宋高之御笔[8],马远之绘章,何以加兹。则见女子之孝,图难如易,举大如细。孝道得而妇顺明章,妇顺明而男教益显。诚补先圣之未逮[9],端闺范[10]于无穷者也。如曰不然,请问来哲[11]。

【注释】

[1]歉:少,不足。雅驯:典雅纯正;文雅不俗。

[2]切:深,深切。惩劝:惩罚邪恶,劝勉向善。

[3]谆谆:反复告诫、再三丁宁的样子。

[4]裨〔bì〕:补益。风化:风教,风气。

[5]方策:亦作方册。简册,典籍,后亦指史册。鲁鱼:“鲁”“鱼”两字相混。指抄写刊印中的文字讹误。

[6]剞劂〔jījué〕:指雕辞琢句。灿烂:形容文辞华美。

[7]披阅:展卷阅读,翻看。宛然:真切、清晰的样子。

[8]有传世画卷《宋人画女孝经图》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卷楷书标名为宋高宗所写,马和之作画。

[9]未逮:不及;没有达到。

[10]闺范:指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11]请问:敬辞,用于请求对方解答问题。来哲:后世智慧卓越的人。

【译文】本书有的引经据典说明义理,有的援引史实例证说明。虽然语言不够典雅纯正,但意在真诚恳切地止恶劝善。以曹大家(班昭)的口吻,反复告诫说明,就像孔子和曾子讨论疑难问题一样,循循善诱而井然有序。上表启奏皇帝,下诏颁布天下,有益于改善社会风气,是世间的珍品。典籍文字不免错讹,期待有人能雕琢辞句使文彩更加华美。用楷书抄写并绘制插图,使人展卷阅读真切清晰,像当面教诲一样,好似时光倒流回到从前。就如樊姬、班姬、姜后,这些老师在身边,好像妹喜、妲己、褒姒这些流毒在旁侧。即使是宋高宗的御笔,马远的绘画彩章,都无以复加。由此可见女子的孝道,如同谋划难事要从容易之时做起,成就大业要从细微之处着手。明了孝道妇女就会和顺明理,妇女和顺明理之后男子的教化就更加显明。所以,本书增补先圣没有提及的内容,端正妇女的道德规范。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后世有智慧的人指教。

进《女孝经》表

【题解】此表为作者将《女孝经》进献给皇帝御览的奏章,强调孝是“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本质,夫妇关系是五伦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撰写此书是为了教导侄女尽人妻本分,也可以作为女德教育的补充。

妾闻天地之性,贵刚柔焉;夫妇之道,重礼义焉。仁义礼智信者,是谓五常。五常之教,其来远矣。总而为主,实在孝乎!夫孝者,感鬼神,动天地,精神至贯,无所不达。盖以夫妇之道,人伦之始,考其得失,非细务也。《易》著乾坤,则阴阳之制有别;《礼》标羔雁[1],则伉俪之事实陈。妾每览先圣垂言,观前贤行事,未尝不抚躬[2]三复,叹息久之。欲缅想余芳[3],遗踪可躅[4]。妾侄女特蒙天恩,策为永王妃。以少长闺闱[5],未娴诗礼,至于经诰[6],触事面墙[7],夙夜忧惶,战惧交集。今戒以为妇之道,申以执巾[8]之礼,并述经史正义,无复载乎浮词,总一十八章,各为篇目,名曰《女孝经》。上至皇后,下及庶人,不行孝而成名者,未之闻也。妾不敢自专,因以曹大家为主,虽不足藏诸岩石[9],亦可以少补闺庭。辄不揆量[10],敢兹闻达。轻触屏扆[11],伏待罪戾。妾郑氏诚惶诚恐,死罪死罪[12],谨言。

【注释】

[1]羔雁:亦作“羔鴈”。古代用作征召、婚聘、晋谒的礼物。

[2]抚躬:反躬自问。

[3]缅想:遥想。余芳:余留的香气,比喻身后留传的德行。

[4]躅〔zhú〕:踩踏,顿足。

[5]闺闱〔guī wéi〕:内室,特指妇女居住的地方。

[6]诰:〔gào〕告诫,劝勉。

[7]面墙:比喻不学而识见浅薄。

[8]执巾:同“执巾栉”,古时为人妻妾的谦辞。

[9]藏诸岩石:同“藏诸名山”,比喻著作极有价值,能传之后世。

[10]辄:立即,就。揆〔kuí〕量:审度。

[11]屏扆〔yǐ〕:古代宫廷内设在户牖间的屏风,上画斧形图案。

[12]死罪:旧时用于请罪、道歉的套语,表示有所冒犯。

【译文】我听说天地的本性,贵在阳刚而阴柔;夫妇相处之道,重在礼义。仁、义、礼、智、信,是所谓的“五常”,五常的教育,由来以久。总结其主要内容,本质是孝。孝能感动天地鬼神,贯通精气元神,无所不达。这是因为夫妇之道,是人伦关系的开始。推究夫妻关系的得失,可不是细微琐碎的小事。《周易》把乾坤两卦放在开篇的位置,说明男女不同、天地阴阳有别;《周礼》中讲羔雁作为馈赠的礼物,就把夫妻关系如实表达出来。我每次阅览先圣留传下来的经典,看前贤的所作所为,总是再三反躬自省,久久叹息。想缅怀古圣先贤的美好德行,追寻前辈的足迹。我的侄女特别受到皇上的恩典,被策封为永王妃。因为她从小生长在深闺内院,对诗书礼仪乃至经典训诫都不熟悉,遇到事情才知道自己见识浅薄,日夜忧愁惶恐,战战兢兢。现在告诫她做女人要尊崇的规矩,说明为人妻的礼节,并且叙述经典史书的正确含义,省去浮华的词藻,总共十八章,每章都有标题,起名为《女孝经》。上至尊贵的皇后,下到平民的妻子,不行孝道而留名于世的,从来没有听说过。我不敢一任己见,因此以曹大家为主讲人,本书虽然称不上传世经典,也可以作为家庭女教的补充。我就自不量力,斗胆向皇上呈报,打扰圣上,低头等待降罪。臣妾郑氏诚惶诚恐,多有冒犯,恭敬上表。

开宗明义章 第一

【题解】本章开篇讲明女子孝道的大义,要学习尧帝的两个女儿,既思尽妇道,又贤明多智,能助夫免难。女子尽孝要做到和柔贞顺、仁明孝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曹大家[1]闲居,诸女侍坐。

大家曰:“昔者圣帝〔唐尧帝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虞舜妃〕有孝道,降[2]于妫汭〔水名,舜所居。南曰妫,北曰汭。〕卑让恭俭,思尽妇道,贤明多智,免人之难,汝闻之乎?”诸女退位而辞曰:“女子愚昧,未尝接大人余论[3],曷得以闻之?”大家曰:“夫学以聚之,问以辩之[4],多闻阙疑[5]天下之事,惟欲多闻,而其疑者则阙之,可以为人之宗矣!〔宗,犹祖也。〕汝能听其言,行其事,吾为汝陈之。夫孝者,广天地,厚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者人之大伦也。〕动鬼神,感禽兽,〔飞曰禽,走曰兽。〕恭近于礼[6],三思后行,无施其劳,〔施,张大之意,劳谓有功。〕不伐其善[7],〔伐,恃功也。〕和柔贞顺,仁明孝慈,德行有成,可以无咎。〔咎,过也。〕《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8]。’〔《书·周书》君陈篇。〕此之谓也。”

【注释】

[1]大家:读音“太姑”,古代对女子的尊称。

[2]降:帝王之女下嫁。妫,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

[3]余论:识见广博之论,宏论。

[4]学以聚之,问以辩之: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出自《周易·上经·乾传》。

[5]多闻阙疑: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先予以保留。出自《论语·为政》。

[6]恭近于礼:恭敬、谨慎的态度符合于礼。出自《论语·学而》。

[7]无施其劳,不伐其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不夸耀自己的长处。出自《论语·公冶长》“愿无伐善,无施劳。”

[8]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孝就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最早取自《尚书》,《论语·为政》中也有:“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曹大家(班昭)避人独居,诸女子陪坐在旁。

曹大家说:“古时尧帝有两个女儿非常懂孝道(长女娥皇、次女女英,都成为舜帝的妃子),下嫁到舜居住的地方,她们谦卑礼让恭敬节俭,念念都想着恪守妇道,贤惠开明又有智慧,能帮舜脱离危难。你们听说过吗?”诸位女子起身回答说:“小女子愚昧无知,还未拥有您那样广博的学识。怎么有机会听到呢?”曹大家说:“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多听少说,保留有疑问的地方,就可以做别人的榜样了。你们要能听圣贤教诲,并在生活中力行,我就给你们讲一讲。孝能推广到天地之间,深入到五伦关系之中,孝能感动鬼神,感化飞禽走兽。恭敬、谨慎的态度符合于礼,三思而后行,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不夸耀自己的长处,宽和温柔专一婉顺,仁爱明察孝敬慈爱,品德行为有所成就,就可以没有大过错了。《尚书·周书》中说:‘孝啊!就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后妃章 第二

【题解】此章讲述后妃的孝道,后妃应该为皇上进贤、为国事分忧,同时为天下的百姓做出女子行孝的典范。

大家曰:“关雎〔《周南·国风》诗之首篇,宫人作此以诵文王之妃者。〕麟趾[1],后妃之德,忧在进贤,不淫其色,朝思夕念,至于忧勤[2]。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3],〔刑,法也。〕蓋后妃之孝也。《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4]。’”

【注释】

[1]麟趾:赞美贵族的子孙繁衍,后比喻子孙昌盛。出自《诗经·周南·麟之趾》。

[2]忧勤: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

[3]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民众遵从效法。出自《孝经》。加:施及,加以。刑:效法。

[4]鼓钟于宫,声闻于外:比喻后妃在后宫中生活做事,但她的美德却可传扬千里,教化一方百姓。出自《诗经·小雅·白华》。

【译文】曹大家说:“《关雎》(赞诵文王妃太姒的贤德)、《麟趾》(赞美贵族子孙繁衍)都是在歌颂后妃的德行。后妃担忧的是如何为皇上引进贤能,而不是过分地装扮自己的外表,日思夜想的是为皇帝和朝廷分忧。将德行教化施于黎民百姓,使天下人遵从效法,这就是后妃的孝道。《诗经》中说:后妃在后宫中生活做事,但她的美德却可传扬千里,教化一方百姓。”

夫人章 第三

【题解】此章讲诸侯夫人的孝道,地位尊贵却要节俭生活,没有私心,不贪功劳,勤学诗书礼乐,去除邪念保持诚敬,为天下人做表率。

居尊能约〔俭约也〕,守位无私,审其勤劳[1],明其视听。诗书之府可以习之,礼乐之道可以行之。故无贤而名昌,是谓积殃;德小而位大,是谓婴[2]害。岂不诫[3]欤!静专动直,不失其仪,然后能和其子孙,保其宗庙[4],蓋夫人之孝也。《易》曰:“闲邪存其诚[5],德博而化。”

【注释】

[1]审:慎重。勤劳:指功劳。

[2]婴:遭受,遇。

[3]诫:戒备,警惕。

[4]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

[5]闲邪存其诚:指防止邪恶,保持诚敬笃实。闲:防止,限制。

【译文】处于尊贵的地位却能俭约,用无私来安守自己的地位,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功劳,让所见所闻保持清明。诗书是道德教化的载体,可以去学习;礼乐之道,可以去践行。所以,没有贤德却拥有盛名,是在积攒祸患;德行低下却处在高位,就会遭受灾害。怎能不警戒呢?静的时候专心一致,动的时候正直果敢,不失自己的威仪,这样才能使子孙和睦,保全家族地位,这就是诸侯夫人的孝道。《周易》说:“去除邪念并保持诚敬,德行深厚能教化天下。”

邦君妻章 第四

【题解】此章讲贵族妻子的孝道,服饰、语言、行为都要符合礼法,言行要做百姓的榜样,这样才能保全家族地位。

非礼教之法服[1],不敢服;非诗书之法言[2],不敢道;〔道,言也。〕非信义之德行,不敢行。欲人不闻,勿若[3]勿言;欲人不知,勿若勿为;欲人不传,勿若勿行。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祭祀,蓋邦君妻之孝也。《诗》云:“于以采蘩[4],于沼于沚[5]。于以用之,公侯之事[6]。”〔《诗·召南》采蘩篇〕

【注释】

[1]法服:古代根据礼法规定的不同等级的服饰。

[2]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论。

[3]勿若:同“莫若”,不如。

[4]于以:往哪儿,在何处。蘩〔fán〕:白蒿。古代常用来祭祀。

[5]沼:沼泽。沚〔zhǐ〕:水中沙洲。

[6]事:此指祭祀。

【译文】不是礼法规定的服饰,不敢穿;不合(《诗经》《尚书》中道理)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合乎信义的行为,不敢做。要想不被人听到,不如不说;要想不被人知道,不如不做;要想不让人传言,不如不行。这三点都做到了之后,就能守住祭祀的宗庙了,这是贵族妻子的孝道。《诗经》说:“哪里可以采白蒿?那片池啊那片塘。哪里需要用白蒿?为了公侯要祭祀。”

庶人妻章 第五

【题解】此章讲述平民百姓妻子的孝道,要分清道义和利益,服侍公婆要先人后己,做好春秋祭祀和桑蚕纺织是妇人本分。

为妇之道,分义之利,先人后己,以事舅姑,纺绩[1]裳衣,社赋〔赋,与也,至若春日祭社之时,则各赋之以农桑之事。〕烝献〔冬祭曰烝,至若烝祭之时,又各献其谷粟多寡之功。〕,此庶人[2]妻之孝也。《诗》云:“妇无公事,休其蚕织[3]。”

【注释】

[1]纺绩:把丝麻等纤维纺成纱或线。古代纺指纺丝,绩指缉麻。

[2]庶人:平民,百姓。

[3]妇无公事,休其蚕织:指桑蚕纺织是妇人应尽的公事。出自《诗经·大雅·瞻卬》。

【译文】做女人的道理,就在于分清道义与利益。要以先想别人后想自己的态度来侍奉公婆,要做好纺线织布缝衣的家事。春天祭祀时做好种地养蚕的事,冬天祭祀时供上丰收的谷物。这是百姓妻子的孝道。《诗经》上说:“桑蚕纺织是妇人应尽的公事。”

事舅姑章 第六

【题解】此章介绍如何服侍公婆,对待公公要像对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婆婆要像对母亲一样爱戴,注重日常礼节,要恭敬守礼。

女子之事舅姑也,敬与父同〔如事父〕,爱与母同。守之者义也,执之者礼也。鸡初鸣,咸盥漱衣服以朝[1]焉。冬温夏凊[2],昏定晨省[3],敬以直内,义以方外[4],礼信立而后行。《诗》云:“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诗·卫风》竹竿之篇〕

【注释】

[1]朝〔cháo〕:此处指晚辈问候长辈。

[2]凊〔qìng〕:凉。

[3]昏定晨省〔xǐng〕: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4]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内在的思想诚敬端正,外在行为以合宜得体。直:矫正。方:规范。出自《周易·坤·文言传》:“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译文】女子奉事公婆,恭敬公公要像恭敬自己的父亲一样,爱戴婆婆就如爱戴自己的母亲一样。坚守这样的妇道就是义,能把它落实在生活中就是礼。鸡刚叫就起床,里外都盥洗干净,衣服穿戴整齐去问候公婆。冬天让他们温暖,夏天让他们清凉;早上省视问安,夜晚服侍就寝。用诚敬心端正内在的思想,用仁义道德规范外在的行为,以礼仪和信义作为行为的标准。《诗经》上说:“女子出嫁后,就远离了父母兄弟。”

三才章 第七

【题解】此章以代表“天、地、人”的三才为名,讲述为妻应效法天地运行规律,以夫为遵从的天,并通过敬爱、德义、谦让、礼乐帮助丈夫成就德行。

诸女曰:“甚[1]哉!夫之大也。”大家曰:“夫者天也〔妇人之所天〕,可不务[2]乎!古者女子,出嫁曰归〔《诗·桃夭》篇‘之子于归’〕,移天事夫,其义远矣。天之经[3]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天地之性,而人是则[4]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防闲执礼[5],可以成家。然后先[6]之以泛爱,君子不忘其孝慈;陈[7]之以德义,君子兴行[8];先之以敬让,君子不争;导之以礼乐,君子和睦;示之以好恶,君子知禁[9]。《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10]。’”

【注释】

[1]甚:很,非常。

[2]务:从事,致力。

[3]经:常规,原则,永恒不变的道理和规律。

[4]则:效法,作为准则。

[5]闲:防止,限制。执礼:守礼,彬彬有礼。

[6]先:率先实行,带头去做。

[7]陈:广布,陈说。

[8]兴:倡导。行:实行。

[9]禁:禁止,不许做的事情。

[10]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既能明晓善恶,又能辨知是非,这样就能保全自身的品德不受污染。出自《诗经·大雅·烝民》。

【译文】诸位女子说:“丈夫是多么重要啊。”曹大家说:“丈夫是女人赖以生存的天,能不用心操持吗?古代的女子,出嫁叫找到了最终归宿,嫁到夫家时,把自己遵从的天从父亲变成了夫君,这个意义很深远。犹如天道运行恒常不变,如大地滋养万物,这是人最根本的德行,天地不变的规则,是人所要效法的。效法天的恒常光明,依照大地的利益万物,去除邪念遵循礼法,就可以建立好家庭了。然后,妻子率先敬事爱人,丈夫就不会忘记他的孝敬慈爱;向他说明道德仁义,丈夫就会乐意去做;妻子率先谦恭礼让,丈夫就不会相互争斗;用礼乐来引导他,丈夫就会与人和睦相处;表现自己的爱憎好恶,丈夫就明白禁忌的事。《诗经》上说:‘既能明晓善恶,又能辨明是非,这样就能保全自身的品德不受污染。’”

孝治章 第八

【题解】此章讲述为人妻以孝道作为处理家族关系的根本,对家族每个人都不能怠慢轻侮,这样才能得到长辈和丈夫的欢心,使得全家和睦。

大家曰:“古者淑女之以孝治九族〔高祖,曾祖,祖,父,身,子,孙,曾孙,玄孙,为九族。〕也,不敢遗[1]卑幼之妾,而况于娣侄[2]乎?故得六亲之欢心,以事其舅姑。治家者,不敢侮于鸡犬,而况于小人乎?故得上下之欢心,以事其夫。理〔治也〕闺者,不敢失于左右,而况于君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3],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4]之。是以九族和平,萋菲〔喻谗言〕不生,祸乱不作。故淑女之以孝治上下也如此。《诗》云:‘不愆[5]不忘,率由旧章[6]。’”〔《诗·大雅》假乐之篇〕

【注释】

[1]遗:遗留,漏掉。

[2]娣侄:古时诸侯的女儿出嫁,从嫁共事一夫的妹妹和侄女称“娣侄”。

[3]夫:发语词。然:如此,这样。

[4]享:鬼神享用的祭品。

[5]不愆:无过错,无过失。

[6]率:遵循。旧章:先王之法。

【译文】曹大家说:“古代的贤淑女子用孝道来管理九族关系(九族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身,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连卑下幼小的侍妾都不敢怠慢,更何况与自己共事一夫的妹妹或侄女呢?因此得到家中六亲的欢心,并以此侍奉公婆。管理家事的妻子,连鸡狗都不敢轻侮,更何况是子女呢?所以才得到全家上下的欢心,并以此来侍奉丈夫。主掌女眷的妻子,连身边的人都不敢疏忽,更何况是丈夫呢?所以才得到众人的欢心,从而来侍奉亲族。这样,才会让长辈在世时过着安乐的生活,去世后安享子孙的祭祀。这就使得九族家人和平相处,谗言不会出现,祸乱不会发生。所以贤淑的女子用孝道来管理全家也是如此。《诗经》上说:‘不犯过错不忘本,遵循旧制享太平。’”

贤明章 第九

【题解】此章举了楚庄王妃樊妃进贤的故事,樊妃以宽广的胸怀和善巧智慧的语言,帮助楚庄王称霸诸侯。讲述女子可以同时具备贤能和智慧。

诸女曰:“敢问妇人之德,无以加[1]于智乎?”大家曰:“人肖[2]天地,负阴而抱阳[3],有聪明贤哲之性,习之无不利,而况于用心乎?昔楚庄王晏朝〔退朝而晚〕,樊女〔楚王夫人樊姬也〕进曰:‘何罢朝之晚也,得无[4]倦乎?’王曰:‘今与贤者言乐,不觉日之晚也。’樊女曰:‘敢问贤者谁欤?’王曰:‘虞丘子〔楚相〕。’樊女掩口而笑。王怪〔惊异也〕问之。对曰:‘虞丘子贤则贤矣,然未忠也。妾幸得充后宫,尚汤沐[5]〔如尚衣尚食之尚〕,执巾栉,备扫除〔自谦之称〕,十有一年矣。妾乃进九女,今贤于妾者二人,与妾同列[6]者七人。妾知妨妾之爱,夺妾之宠,然不敢以私蔽公,欲王多见博闻也。今虞丘子居相十年,所荐者非其子孙,则宗族昆弟[7],未尝闻荐贤而退不肖,何谓贤哉?王以告之〔虞丘子,王以樊姬之言告之〕,虞丘子不知所为[8],〔谓所知其失,不知所为何如也。〕乃避舍〔出舍于外也〕露寝〔寝于外也〕,使人迎孙叔敖〔楚贤人〕而进之,遂立为相。夫以一言之智〔樊女激虞丘子进孙叔敖〕,诸侯不敢窥兵[9],终霸其国,樊女之力也。《诗》云:‘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又曰:‘辞之辑矣[10],人之洽矣。’”

【注释】

[1]无以加:不能再增加;比不上。

[2]肖〔xiào〕:仿效。

[3]负阴而抱阳:万物背阴而向阳,指万物内涵着阴阳两种相反而又相成之气。《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得无:能不,岂不,莫非。

[5]尚:指主管、执掌帝王私人事务。汤沐:沐浴。

[6]同列:同一班列;同等地位。亦指地位相同者。

[7]昆弟:兄弟。

[8]不知所为:不知道该怎么办,犹言无计可施。

[9]窥兵:观兵,炫耀武力。

[10]辞:政教。辑:和悦,和睦。

【译文】诸位女子说:“冒昧地问一下,妇女的德行,不能再加上智慧吗?”曹大家说:“人仿效天地,具有阴阳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气质,女子也有聪明贤能智慧的本性,若把它用在生活实践中都能行得通,更何况用心去做呢?从前,有一次楚庄王退朝晚了,夫人樊姬进言说:‘为什么退朝晚了呢?您不疲倦吗?’王回答说:‘今天和贤明的人聊得高兴,不知不觉就晚了。’樊姬说:‘请问那位贤者是谁呢?’王说:‘虞丘子(时任宰相)。’樊姬捂着嘴笑起来,楚庄王好奇地问她为什么笑,她回答说:‘虞丘子有才能是有才能,但不够忠诚,我有幸召入后宫,侍奉大王沐浴盥洗,成为您的姬妾,已经有十一年了。我就举荐了九位女子给您,现在比我贤能的有二人,和我同等的有七人。我知道她们会阻碍您对我的爱,会夺去您对我的恩宠,但我不敢以自己的私心障碍公事,想让更多贤德女子来照顾大王啊。现在虞丘子做宰相已经十年,他所举荐的人不是他的子孙,就是宗族兄弟,没听说过他举荐贤才而辞退不贤的人。贤能的臣子会是这样的吗?’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了虞丘子,虞丘子知道自己有过失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就退避出门在外露宿,直到派人把贤能的孙叔敖迎请来,并举荐给楚庄王,楚庄王就封孙叔敖为宰相。樊姬用一句话的智慧激将虞丘子进荐孙叔敖,使诸侯国不敢对楚国虎视眈眈,楚庄王最终称霸,这是樊姬的功劳啊。《诗经》上说:‘得人心者昌盛,失人心者灭亡。’又说:‘政令协调,民心和睦。’”

纪德行章 第十

【题解】此章规范妇德的“五备三除”,与丈夫相处也要有如同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相处的道义,且要言行自律。还要戒除居上而骄、为下而乱、在丑而争。

大家曰:“女子之事夫也,纚笄[1]〔谓束发加簪〕而朝,则有君臣之严;沃盥〔浇水洗手〕馈食〔献熟食〕,则有父子之敬;报反〔受恩思报〕而行,则有兄弟之道;受期〔接受委托〕必诚,则有朋友之信;言行无玷[2],则有理家之度[3]。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夫。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4]不争。居上而骄则殆[5],为下而乱则辱,在丑而争则乖[6]。三者不除,虽和如琴瑟,犹为不妇[7]也。”

【注释】

[1]纚笄〔lí jī〕:束发加簪。

[2]无玷:没有瑕疵;不受玷污。

[3]理家:料理家事。度:事物所达到的境界。

[4]丑:众。

[5]殆〔dài〕危亡,危险。

[6]乖:不顺利,不和谐。

[7]不妇:不合为妇之道,违背妇德。

【译文】曹大家说:“女子侍奉丈夫,束发加簪后拜见丈夫,就有如君臣相见的庄严感;浇水洗手后献上食物,就有如父子般的恭敬;怀着感恩的心常想回报夫君,就有如兄弟般的道义;接受夫君委托之事竭诚去做,就有如朋友般的诚信;言行得体没有过失,就有料理家事的风范气度。这五方面具备,然后就能侍奉好丈夫。地位尊贵而不骄慢,身居下位而不任意随便,在大众中礼让不争。身居上位如果骄慢无理就会有危险,身居下位如果任性妄为就会受侮辱,在众人中如果与人争斗就常不顺心。这三方面不戒除,虽然与丈夫如琴瑟般和睦,仍旧是违背妇道啊。”

纪德行章 第十 版本二

【题解】此章以另一个版本来规范妇德的“五备三除”。对双亲要做到的五条:和颜悦色、尽心尽力、病时服侍、葬时至哀、祭祀至诚。要戒除居上而傲、居下而悖,在丑而争。

大家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常则和色柔声,必致[1]其亲爱;奉养则竭力营办,务得其欢心;疾病则供具汤药,及其忧早;丧葬则擗踊[2]哭泣,致〔尽其极也〕其哀痛;祭祀则以时思荐[3],尽其诚敬。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勿傲,为下勿悖[4],在丑勿争。居上而傲,则德不崇;居下而悖,则殃必及身;在丑而争,则声名乖戾[5]。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牛羊豕曰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注释】

[1]致:奉献,献纳。

[2]擗踊:擗,捶胸;踊,以脚顿地。形容极度悲哀。

[3]荐:祭祀时献牲。

[4]悖:违逆,违背。

[5]乖戾:抵触,不合情理。

【译文】曹大家说:“孝子侍奉双亲,平日里和颜悦色,柔声细语,一定时时表达亲近喜爱;奉养老人就尽心尽力,一定要得到长辈的欢心;倘若老人生病了,就呈供汤药,盼望早日好转;老人过世送丧时,就捶胸顿足地哭泣,极尽哀痛之情;祭祀已故先人时,就按春秋祭祀的时间进献祭品,极尽诚敬之心。这五方面具备,然后能侍奉双亲。侍奉双亲时,地位尊贵而不傲慢,身居下位而不违逆,在众人中礼让不争。身居尊位而骄慢就品德不佳;身居下位而违逆就必招灾祸;身处众人中却爱争抢就会名声不好。这三方面不戒除,虽然每日给双亲供养丰盛的饭菜,仍旧是不孝啊!”

五刑章 第十一

【题解】此章讲到女人最大的过错是妒忌,因此平和温柔没有妒忌心,是很重要的德行。

大家曰:“五刑之属三千[1],而罪莫大于妒忌,故七出[2]之状标其首焉。贞顺正直,和柔无妒,理于幽闺[3],不通于外,目不狥[4]色,耳不留声,耳目之欲,不越[5]其事,蓋圣人之教也,汝其行之。《诗》[6]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篇。〕”

【注释】

[1]五刑:五种轻重不等的刑法。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2]七出:规定夫妻离婚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这七种条件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口多言”、“窃盗”。

[3]理:谓治理得好,秩序安定。幽闺:深闺,多指女子的卧室。

[4]狥〔xùn〕:同“徇”,顺从,曲从。

[5]越:远,背离,违背。

[6]诗:《诗·大雅·烝民》。

【译文】曹大家说:“古代的刑法有五大类,归属的犯罪条目有三千种之多。其中没有比妒忌更大的罪行。所以休妻的“七出”〔七种过失〕中“妒忌”被记为首位。女子应该贞洁顺从正直,平和温柔没有妒忌心,把家中的事治理好,不与外面的人多往来,眼睛不随便看东西,耳朵不流连于好听的声音,节制耳目的欲望,不背离自己的本分,这是圣人的教诲啊,你们要按此去做。《诗经》上说:‘仪表端庄脸带笑,小心谨慎不出格,遵循古训无差错,尽力做事合礼节。’”

四德章 第十一 版本二

【题解】此章讲述了女子德行的四个方面:妇德、妇容、妇言和妇工,并详细说明四方面所包含的内容。

大家曰:“女有四德之誉〔声闻也〕。四德者,一曰妇德,二曰妇容,三曰妇言,四曰妇工也。妇德者,不必才明绝异。妇容者,不必颜色美丽。妇言者,不必辩口利辞。妇工者,不必技巧智能〔技艺之巧过人也〕。其妇德者,清贞廉节,守分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此为妇德也。妇言者,择辞而说〔非礼勿言也〕,时然后言,此为妇言也。妇容者,洗浣尘垢,衣服鲜洁,沐〔浣头也〕浴〔洗身也〕及时,一身无秽,此为妇容也。妇工者,专勤纺绩,不务口腹,供其甘旨[1],以奉宾客,此为妇工也。

【注释】

[1]甘旨:美味的食品。

【译文】曹大家说:“女子有四德的美誉。四德包括:一妇德,二妇容,三妇言,四妇工。妇德,不必才华出众聪明绝顶。妇容,不必容貌美好姿色艳丽。妇言,不必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妇工,不必技艺精良灵巧过人。所谓妇德,是清白忠贞廉明守节,安分守己整齐有序,经常自省有羞耻心,劳作休息都符合礼法规范,这就是妇德。所谓妇言,说话的措辞与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说不合礼法的话,该说话时才开口说,这就是妇言。所谓妇容,要洗去身上的灰尘和污垢,衣服要干净整洁,按时洗头洗澡,全身没有污秽,这就是妇容。所谓妇工,专心勤劳地纺织,不追求口腹之欲,做出美味的食物供奉给来访的宾客,这就是妇工。”

广要道章 第十二

【题解】此章讲述女子的孝行,除了对公婆尽礼外,如何对待妯娌、孩子、夫君等,以及待人接物应注意的事项。

大家曰:“女子之事舅姑也,竭力而尽礼,奉娣姒[1]也,倾心而罄义[2]。抚诸孤以仁,佐君子以智,与娣姒之言信,对宾侣[3]之容敬,临财廉,取与让,不为苟得[4]。动必有方,贞顺勤劳,勉其荒怠[5]。然后慎言语,省嗜欲。出门必掩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送兄弟不踰于阈[6]。此妇人之要道,汝其念之。”

【注释】

[1]娣姒〔dì sì〕:妯娌。兄妻为姒,弟妻为娣。

[2]倾心:尽心,诚心诚意。罄〔qìng〕:引申为尽、竭。

[3]宾侣:宾客朋友。

[4]苟得:不当得而得。

[5]荒怠:纵逸怠惰。

[6]踰:同“逾”,越过。阈〔yù〕:门坎。

【译文】曹大家说:“女子侍奉公婆,要竭尽全力并恪守礼节,侍奉妯娌(兄弟的妻子),要诚心诚意并竭尽道义。用仁爱之心来抚养后代,用智慧来辅佐丈夫,与妯娌要讲诚信,对待宾客朋友要宽容恭敬,面对钱财廉洁,获取或给予之间能够谦让给他人,不贪小便宜。做事一定要守规矩,要贞洁柔顺勤劳,避免贪图安逸而懒惰。然后注意言语谨慎,节制物质欲望。出门一定把脸遮蔽住,晚上出行要点火烛,没有火烛就不出去,送兄弟不跨出门槛(只送到门口)。这是做妇人至关重要的规范,你们要记住啊!”

广要道章 第十二 版本二

【题解】此章讲述如何让人学会孝悌忠敬,核心就在一个“敬”字,做到待人诚敬,就可以令众人喜悦。

诸女曰:“欲人之孝悌忠敬,而上下治安,化行[1]闺阃,将何德以施之?”大家曰:“欲人之孝,教以亲爱。欲人之悌,教以礼顺。欲人之忠,施之以德。欲人之敬,先之以庄。欲上下治安而化行闺阃,必乐以和之,礼以一[2]之。此数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长则幼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注释】

[1]化行:教化施行。

[2]一:统一。

【译文】诸位女子问:“想要让人力行孝悌忠信,让全家上下和乐安宁,施行德育于闺门之中,该用什么德行来教化呢?”曹大家说:“想要人孝顺,用亲爱来教导他;想要人友爱兄弟,用礼仪和顺来教他;想要人忠诚,用德行来感化他;想让人恭敬,自己要率先庄重有威仪;想要上下安宁并施行德育于闺门之中,一定用音乐来使人和谐,用礼仪统一大家的行为。综上所述,就是一个“敬”字。所以尊敬别人的父亲,子女就会喜悦;尊敬别人的兄长,弟弟就会高兴;尊敬别人的长辈,晚辈就会开心;尊敬一个人而使千万人感到喜悦,所敬的人少,而欢喜的人却很多,这就是重要的道理啊!”

广守信章 第十三

【题解】此章讲妇德的一志和守信,男子可以再娶,女子要从一而终。并以“贞姜待符”的故事勉励女子如何守信。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阴阳刚柔,天地之始[1];男女夫妇,人伦之始。故乾坤交泰[2],谁能间之。妇地夫天,废一不可。然则丈夫百行,妇人一志。男有重婚之义,女无再醮[3]之文。是以芣苡[4]兴歌,蔡人作诫[5]。匪石[6]为叹,卫主知惭[7]。昔楚昭王出游,留姜氏于渐台,江水暴至,王约迎夫人必以符合,使者仓卒,遂不请行。姜氏曰:“妾闻贞女义不犯约,勇士不畏其死。妾知不去必死,然无符,不敢犯约。虽行之必生,无信而生,不如守义而死。”会使者还取符,则水高台没矣!其守信也如此,汝其勉之。《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注释】

[1]始:根本,本源。

[2]交泰:指天地之气和祥,万物通泰。出自《易·泰》:“天地交,泰。”

[3]醮〔jiào〕:古代行婚礼时,父母给子女酌酒的仪式称“醮”。因称男子再娶或女子再嫁为“再醮”。

[4]芣苡(fú yǐ):即车前草,《芣苡》是《诗经·国风·周南》中一篇,当时人们采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表达了“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

[5]蔡人作诫:出自《列女传·贞顺》中的故事,蔡人之妻,宋人之女嫁于蔡,而其夫有恶疾,其母欲改嫁之。该女认为嫁人之道,一旦结婚,则终身不改。今夫不幸染上恶疾,正应细心照料,以情相慰,怎么可以弃之而再嫁呢?终不听其母,乃作芣苡之诗。

[6]匪石:非石,不象石头那样可以转动。形容坚定不移。出自《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7]卫主知惭:周时卫世子共伯之妻共姜,因共伯早死﹐父母(公婆)让她再嫁,她发誓不嫁,因此作了《柏舟》以明志。

【译文】构成天的因素,是阴和阳;构成地的因素,是柔与刚。阴阳刚柔,是天地的本源,男女夫妇,是人伦的根本,所以天地之气祥和,万物通泰,夫妻和睦相处,上下同心,谁能离间他们呢?妇为地,夫为天,缺一不可。然而男子要有多种品行,女子要一心一意。男子有再婚的道理,女子没有再嫁的礼节,所以《诗经》中的《芣苡》,是蔡人之妻以贞顺守一告诫后人,共姜以坚定不再嫁的决心,令卫共伯父母感到惭愧。还有一个“贞姜待符”的故事,楚昭王出游,把姜氏留在渐台。江水暴涨,楚昭王曾与她相约,派人来接她时一定要拿符作凭证,使者仓促间忘了带符,姜氏便不跟他走。姜氏说:“我听说坚贞的女子要守信义,不违反约定,勇敢的兵士将生死置之度外。我知道不跟你走一定会死,然而没有大王的信符,我不敢违反约定。虽然跟你走一定会活下来,但没有信义的活着,不如坚守信义的死去。”来接她的使者取符返回时,大水把高台淹没了。姜氏守信到如此地步,你们要以她来勉励自己,《周易》上说:“雌鹤在北山鸣叫,小鹤就同声附和。”

节行章 第十三 版本二

【题解】此章讲女子应注重的节操品行,不因为生死存亡而变心,不因为盛衰而改变气节,这样的美德是可以流传千古的。

大家曰:“女子之所重者身也。身也者,百行之源也。善修身者,正其意,慎其虑。常德固持,一丝不累[1],立心正静,丝毫不差。不以存亡易心,不以盛衰改节。故柏舟之诗[2],〔卫共伯蚤死,其妻共姜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共姜作柏舟之诗,以死自誓。〕节行千古。断鼻之誓,〔曹文叔妻,夏侯令女,文叔蚤死,父母欲嫁之。令女窃入寝室,以刀断鼻,誓不再嫁。〕令名[3]无穷。《诗》云:‘上帝临女,无贰尔心[4]。’有节行也夫!又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5]。’有令名也夫!”

【注释】

[1]常德:始终不变的品德。累:过失。

[2]柏舟之诗:指《诗经·邶风·柏舟》,传说共姜所作,表不再嫁之决心。

[3]令名:美好的声誉。

[4]上帝临女,无贰尔心:出自《诗经·大雅·大明》。

[5]乐只君子,邦家之光: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译文】曹大家说:“女子所看重的,是身体。身体是各种品行的源头。善于修身的人,修正自己的念头,谨慎对待自己的想法。固守基本的道德,一点过失也没有,内心贞正安静,丝毫不偏差。不因为存亡而改变心志,不因为盛衰而改变气节。所以共姜作《柏舟》这首诗,丧夫后以死发誓不再嫁,她的节操品行流传千古;曹文叔妻夏侯令女以刀断鼻誓不再嫁,美好的声誉传诵不朽。《诗经》上说:‘上天关注着女子,休要怀着二心。’这是要有节操品行啊!又说:‘快乐美好的君子,你是国家的荣光。’这是要有美好的声誉啊!”

广扬名章 第十四

【题解】此章讲述女子在家中尽好孝道和悌道,可以推移到夫君家,还可以扬名于后世。

大家曰:“女子之事父母也孝,故忠可移于舅姑;事姊妹也义,故顺可移于娣姒;居家理[1]也和,故理可闻于六亲。是以行成[2]于内,而名立[3]于后世矣。”

【注释】

[1]理:治理得好,秩序安定。

[2]行成:德行养成,美行修成。行:行为;成:成效,成功。

[3]立:树立,流传。

【译文】曹大家说:“女子侍奉自己的父母极尽孝道,这样的忠心才可以推移到公婆;侍奉姊妹有情义,这样的恭顺才可以推移给妯娌;把家治理得安定和睦,所以善持家的名声会在六亲中传播。这就是德行在家里养成,而名声流传于后世啊!”

谏诤章 第十五

【题解】此章讲述真正贤良的妻子,是看到丈夫有过失时,直言规谏,以成就丈夫的德行和事业。

诸女曰:“若夫[1]廉贞、孝义、事姑、敬夫,扬名,则闻命[2]矣。敢问妇从夫之令,可谓贤乎?”大家曰:“是何言与[3]!是何言与!昔者周宣王〔名静,厉王之子〕晚朝,姜后〔宣王后〕脱簪珥[4]〔耳冠之饰〕待罪〔谓待王加之罪,姜后本无罪而云云者,欲以谏王之故也〕于永巷〔宫中狱名,后改为掖庭巷〕,宣王为之夙兴[5]。汉成帝〔名骜,元帝太子〕命班婕妤[6]〔女官,班姬,左曹越骑班况之女〕同辇[7],婕妤辞曰:‘妾闻三代〔夏商周〕明王皆有贤臣在侧,不闻与嬖女[8]同乘。’成帝为之改容。楚庄王耽〔酷奢也〕于游畋〔猎也〕,樊女乃不食野味,庄王感焉,为之罢猎。由是观之,天子有诤臣[9],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夫有诤妻,则身不入于非道。是以卫女矫[10]齐桓公不听淫乐,齐姜遣晋文公而成霸业。故夫非道则谏之,从夫之令,又焉得为贤乎!《诗》云:‘猷之未远,是用大谏[11]。’”

【注释】

[1]若夫:至于。用于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

[2]闻命:接受命令或教导。

[3]是何言与:是:指示代词。何言与:什么话,表示否定语气。

[4]簪〔zān〕珥〔ěr〕:发簪和耳饰。古代多为高贵妇女的首饰。

[5]夙〔sù〕兴:早起。

[6]婕〔jié〕妤〔yú〕:宫中女官名。汉武帝时始置,位视上卿,秩比列侯。自魏晋至明多沿设。

[7]同辇:指与天子同车。辇,天子之车。

[8]嬖〔bì〕女:受宠爱的姬妾。

[9]诤臣:谏诤之臣。引申指能指正先辈缺失的后辈。

[10]矫:匡正;纠正。

[11]猷之未远,是用大谏:出自《诗经·大雅·板》。猷:谋划。大谏:竭力规劝。

【译文】诸位女子问:“关于清廉贞顺、忠孝节义、侍奉公婆、礼敬丈夫、扬名后世的道理,我们已经听到您的教导了。请问妇女只要听从丈夫的命令,就算贤良了吗?”曹大家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从前周宣王未按时上朝听政,姜后脱下首饰,到永巷狱中等待大王降罪,周宣王因此而早起上朝。汉成帝命令班婕妤与他同车而行,班婕妤推辞说:‘我听说夏、商、周三代明王都有贤臣在旁,没听说和宠爱的姬妾同车的。’汉成帝为此深受感动。楚庄王过分沉湎于巡游打猎,樊姬于是不吃野味,楚庄王受到感化,因此停止打猎。从这些事上看,天子有直言谏诤的臣子,即使天子无道,还不至于失去天下;诸侯有直言谏诤的臣子,即使诸侯无道,还不至于失掉他的诸侯国;卿大夫有直言谏诤的臣子,即使自己无道,还不至于失掉家;士人有直言谏诤的朋友,就不会失掉美好的名声;父亲有直言谏诤的儿子,就不会陷自己于不义;丈夫有直言谏诤的妻子,就不会做出不合道义的事。所以齐桓公夫人卫姬提醒齐桓公,使他不听淫乱的音乐;齐姜把晋文公灌醉送走,才成就他的霸业。所以丈夫不合道义就应该劝谏指正他,盲目顺从丈夫的要求,又怎么能算贤良呢!《诗经》上说:‘我王执政没远见,所以作诗来劝谏。’”

胎教章 第十六

【题解】此章讲述了妇人怀孕时的胎教对孩子一生的相貌才德有重要的影响。并详细说明怀孕期间行住坐卧、言行举止应该如何做。

大家曰:“人受五常之理,生而有性习[1]也,感善则善,感恶则恶,虽在胎养,岂无教乎?古者妇人妊[2]子也,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3];不食邪味,不履左道,割不正不食[4],席不正不坐,目不视恶色[5],耳不听靡声〔靡之乐,淫乐也〕,口不出傲言,手不执邪器;夜则诵经书,朝则讲礼乐。其生子也,形容端正,才德过人,其胎教如此。”

【注释】

[1]性习:习性,习惯。

[2]姙〔rèn〕:同“妊”,怀孕。

[3]跛〔bǒ〕:站立时重心偏于某一足上。古时认为是一种不恭敬的举止。

[4]割不正不食:用不人道的方式宰杀的食物不吃。

[5]恶色:邪恶的事物。

【译文】曹大家说:“人们接受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教育,生来就有习性,受善影响就善,受恶影响就恶。虽然是母腹中的胎儿,难道没有教育吗?古代的女人身怀六甲时,睡觉不随便侧身,坐姿端正,站立正直,不吃味道不正的食物,不走旁门左道。食物用不人道方式宰杀的食物不吃,座位摆得不正不坐,眼睛不看邪恶的事物,耳朵不听靡乱的乐声,嘴里不说傲慢的话,手里不拿邪僻的器具;夜晚诵读经典,早晨习讲礼乐。这样生出的孩子,相貌庄严端正,才学德行过人,这是胎教的结果。”

母仪章 第十七

【题解】此章讲述为人母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自己要明礼,之后介绍男孩女孩教育的不同次第,最后举孟母教子的事例。

大家曰:“夫为人母者,明其礼也。和之以恩爱,示之以严毅[1],动而合礼,言必有经。男子六岁教之数与方名[2],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岁习之以小学[3],十岁从以师焉。出必告,反必面,所游[4]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居不主奥,〔室西南北隅,为尊处也。)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5],不苟笑,不有私财。立必正方,耳不倾听,使男女有别,远嫌避疑,不同巾栉[6]。女子七岁教之以四德,其母仪之道如此。皇甫士安[7]叔母有言,曰:‘孟母〔邹孟轲之母也〕三徙,〔三迁也,详见《列女传》中。〕以教成人,买肉[8]以教存信,居不卜邻[9],令汝鲁钝之甚。’《诗》云:‘教诲尔子,式榖似之[10]。’”

【注释】

[1]严毅:严厉刚毅。

[2]方名:四方之名,指辨识方向。

[3]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小学先学文字,故名。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4]游:外出求学,出仕。

[5]苟:随便,马虎,不审慎。訾〔zǐ〕:诋毁,指责。

[6]巾栉〔zhì〕:巾和梳篦。泛指盥洗用具。

[7]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市彭阳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他自幼丧母,过继给叔父,因此叔母如母亲般教导他。

[8]买肉:孟母“买肉啖子”的故事。孟子少年时,有一次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居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

[9]卜邻:选择邻居。

[10]教诲尔子,式榖〔gǔ〕似之:出自《诗经·小雅·小宛》。式:句首语气词。榖:善。似:同“嗣”,继承。

【译文】曹大家说:“为人母,要了解礼仪。以恩情慈爱与儿女和睦相处,同时显示严厉刚毅的一面。一举一动要合礼仪,言语要符合经典教诲。男孩子六岁要教他学习数字和方位,七岁时男女不同席而坐,不一起吃饭,八岁让他读书识字,十岁送他拜师学习。教导孩子,出门前要告知一声,返回要通报一声。外出求学做官要有固定的场所,研习的是稳定的职业。不居于尊长所住之处,不坐在席子中央,不行走于道路中央,不站在门的中间,不攀爬高处、不临近深渊,不随便指责,不轻易嬉笑,不拥有私房钱。站要正直,不侧耳探听,男女有分别,远远避开嫌疑,不一起梳头洗脸。女孩子七岁开始教她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四德,这些都是做母亲的义务。皇甫士安的叔母说:‘孟母三迁,把孩子教成德才兼备的人。通过“买肉啖子”这件事,教孩子要守信义。居住不选择邻居,会让你粗鲁迟钝至极。’《诗经》上说:‘教育好孩子,让他继续为善!’”

举恶章 第十八

【题解】此章讲述历史上不善女子祸国殃民的事例,夏商周三代都是因妖女而灭亡。还举了骊女、南风、夏氏的反面事例作为告诫。

诸女曰:“妇道之善,敬闻命矣。小子不敏[1],愿终身以行之。敢问古者亦有不令[2]之妇乎?”大家曰:“夏之兴也以涂山,其灭也以妹喜;妹喜所言,桀皆听从,卒以亡国。殷之兴也以有莘氏〔汤之妃〕,其灭也以妲己;〔纣嬖妲己,为酒池、肉林、炮烙,武王克之。〕周之兴也以太任,〔王季妃,文王母。〕其灭也以褒姒。〔周幽王宠于褒姒,黜申后,废太子。褒姒不笑,王尝悦之万端,终不得一笑。戏举烽火,诸侯至,至而无故,褒姒笑。后大戎攻王,王举烽火,而诸侯不至,大戎杀王而虏褒姒。〕此三代之王,皆以妇人失天下,身死国亡,而况于诸侯乎!况于卿大夫乎!况于庶人乎!故申生[3]之亡,祸由骊女[4]。愍怀之废[5],釁起南风[6]。由是观之,妇人起家者有之,祸于家者亦有之。至于陈御叔之妻夏氏[7],杀三夫,戮一子,弒一君,走[8]两卿,丧一国,蓋恶之极也。夫以一女子之身,破六家之产,吁,可畏哉!若行善道,则不及于此矣。”

【注释】

[1]小子:学生,晚辈。不敏:谦词,不才。

[2]不令:不善,不肖。

[3]申生:春秋时代晋献公之嫡长子,夫人齐姜所生,本是晋国太子。后被骊姬陷害,不愿作乱,自杀而死。

[4]骊女:史称骊姬,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被晋献公虏入晋国成为献公的妃子,她使计离间了献公与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并设计杀死了太子申生。

[5]愍怀:太子司马遹〔yù〕,字熙祖,西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晋惠帝司马衷之子。皇后贾南风以其非己出,乃设计谋害,诬愍怀太子谋反,并将他杀害。

[6]釁〔xìn〕:祸患,祸乱。南风:贾南风,西晋时期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貌丑而性妒。

[7]陈御叔之妻夏氏:史称夏姬,嫁给陈国的夏御叔为妻,貌美非常,但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8]走:驱逐,使溃逃。

【译文】诸位女子说:“妇道的善行善事,我们敬听了您的教导。晚辈不才,愿终身奉行您的教诲。请问古代也有不遵从妇道的女子吗?”曹大家说:“夏朝的兴盛是因为涂山氏(夏禹妻),它的灭亡是因为妹喜(夏桀对妹喜言听计从,最后亡国)。殷商的兴盛是因为有莘氏(商汤的王妃),它的灭亡是因为妲己(商纣王宠妾妲己,爱好酒池肉林,兴炮烙刑罚,后来周武王灭了商纣)。周朝的兴盛是因为太任(周文王的母亲),它的灭亡是因为褒姒(周幽王宠妾,曾为博她一笑而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最终被犬戎军队所杀)。这三代君王,都是因为女人而失去天下,身死国亡,更何况诸侯呢?更何况卿大夫呢?更何况普通百姓呢?所以申生之死,是骊姬引发的灾祸。愍怀太子被废黜,祸乱起自皇后贾南风。由此可见,妇人之中有兴家立业的人,也有祸国败家的人。至于陈国夏御叔的妻子夏姬,杀了三个丈夫、一个儿子、一个君主,驱逐了两个卿大夫,毁灭了一个国家,罪大恶极啊。这是以一个女子之身,破坏了六家的产业,唉,多可怕啊!如果能多做善事,就不至于如此了。”

【女孝经全文终】

〔备注:《女孝经》第十章至第十三章有两种不同版本,一同提供给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