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设立官字号
康熙壬午,科场中设立官字号,十名中分中一人,以为限制,专以供官员子弟应试而设。官卷之制:内官三品以上,及翰、詹、科、道,吏礼二部司官,外官藩臬以上,武官提镇以上之子孙,同胞兄弟,同胞兄弟之子,每举人进士十名,派中官卷一名,副榜如之,边省免。后来官卷未闻有中副榜者。江南乡试,俗名第十九名为官元,以官卷中式最高名数以第十九名为止。两主试以十八名内之魁卷归之寒士,使得一乡魁美名也。
汪琬语
长洲汪苕文太史琬尝语人云:「士大夫行己不可无本末,读书不可无师承,立论不可无依据。」云云。声木谨案:太史数语,最为包括,读书不可无师承,尤为扼要。汉儒最重师承,授受有序,源远流长,有传至十余代者,故其解经卓绝千古,确有依据。惟汉儒始能虚心求救,实心受教,不敢自逞臆见,所以最重师承,故能学问渊深,靡有涯涘。东汉□帝时,班昭续成《汉书》,马融在当时,亦博学者,请伏阁从班昭受句读,其识见过后人远矣伟矣。试问现在《清史稿》成,谁愿伏阁从人受句读耶?
俊秀主书院讲席
嵇文骏字步云,号春原,无锡人。年甫弱冠,即橐笔出游,当道荐主济南书院讲席。时以俊秀主讲,实罕有之事。娄县姚春木上舍椿,亦困于一衿,以俊秀历主夷山、荆南、景贤等书院讲席,士论尤为翕然。非道德文章冠绝流辈,焉能如此。嵇公后于道光壬辰,中顺天乡试,姚君则终于监生,论者尤为惋惜云。
学海堂
仪征阮文达公元,于道光六年,任两广总督,创立学海堂于广州城北粤秀山,专课经解诗古,声名文物,几于震天下。其实当时经费,每年收入,仅壹千伍百余两。堂中无山长,派学长八人,专司课事,每年仅四课,每课以贰百金为膏火。学长每人修金,年仅叁拾陆两。专课肄业生住院,以十名为限,三年为期。期满更换,以期普及。番禺林月亭孝廉伯桐,撰《学海堂志》一卷,纪载甚详,刊入《修本堂丛书》中,予略举其大略记之。
武生荐举博学宏词
邵岷字百峯,元和人,武生。乾隆元年,由太仆寺卿蒋涟荐举博学鸿词,为部所驳,不准与试。百峯虽武生,实文人。嘉兴李富孙鹤征后铭,言其学博才敏,其所为诗最工游览,如《五丁峡》、《鸡头关》等作,酷摹少陵云云。仁和杭世骏《词科掌录》,言其与秀水张庚皆工古诗,而百峯登览之作尤胜,云云。长洲沈文悫公德潜《国朝诗别裁集》,言其七言律诗最工,居然作手云云。据三家所言,百峯实当时之学人,而诗才卓绝,推为作手,不得仍以武生目之。蒋太仆荐举,确为学问而然,并非滥举。惜乎为部臣所纠,不得与试,诚为可惜。以武生工文学,荐举博学宏词,不特为我朝之盛事,亦千古所罕闻也。
潘义炳论诗语
潘义炳字蔚友,号念堂,桐城人,诸生。木崖□□江孙,渊源家学,工诗,撰有《念堂诗钞》□卷。其论诗之语曰:「一代有一代之风气,一人有一人之怀抱。蛾眉不同貌而俱动于魄,芳草不同气而皆悦于魂,其各抒性情,一也。」又曰:「学诗者,沉酣乎经史以裕其原,浸淫乎汉魏以厚其质,涵泳乎六朝唐宋以腴其华滋。」又曰:「诗贵立体而忌俗者五,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云云。声木谨案:茂才所论甚卓,惜袁简斋明府未见此论。明府之诗,俗意俗韵,集中尤多,未能见及此也。
方宗诚论文语
桐城方存之京卿宗诚《柏堂集外编》有《复胡伯良书》,言作文之法,甚简明,节录于此,文云:「夫文非一端,大抵以有本有用为贵,而其义法,则在古大家文中求之。辞宜质而不可俚,义宜正而不可迂,叙事宜详明而不可繁赘,记事宜简古而不可晦拙,是皆所当留意者。」云云。又有答某书云:「修辞立其诚。君子于人,毁不可,誉亦不可。立一言于此,千百世下,皆信吾言之不妄,而后为不朽之言。」云云。声木谨案:儒者立言,虽不能如此,而存心不能不如此。孝子不诬其亲,况他人乎!
撰述命名立异
词曲命名,有以新颖纤巧见者,尚属常有之事,若诗文集,则更罕见。若唐陆龟蒙名其诗文集曰《笠泽丛书》四卷、《补遗》一卷,南宋邓牧名其诗文集曰《伯牙琴》一卷、《附录》一卷,元杨维祯名其赋集曰《丽则遗音》四卷,明崔铣名其诗文集曰《洹词》十二卷,任环名其诗文集曰《山海漫谈》三卷、《附录》二卷,娄坚名其文集曰《学古绪言》廿五卷,国朝颜元名其文集曰《习斋记余》□□卷,徐倬《道贵堂类稿》中有名曰《耄余残渖》,上卷为诗,下卷为文,钱国珍名其文集曰《寄庐杂记》□卷,李象鹍名其文集、公牍等类曰《棣怀堂随笔》□卷,戴豪名其诗文集曰《赘言录》八卷、《附录》一卷,李士棻名其诗集曰《诗半》□卷,自谓古少今多,故名曰半。亦有名集而实非集者,如宋曾巩《隆平集》廿卷,收入《四库》史部别史类,宋陈埴《木钟集》十一卷,收入《四库》子部儒家类。国朝陈瑚撰《顽潭诗话》二卷,许丙椿撰《斆园诗谈》八卷、《续编》二卷,实系诗集,名之曰《诗话》。吴文溥撰《南野堂笔记》十二卷,实系诗话,名曰《笔记》。皆属有心立异,毫无意义,不足训也。
雁来红种类
吾乡秋日,只有雁来红一种,以之点缀秋光。据《习苦斋画絮》言,有雁来黄,异种也。近闻有雁来绿者,色如翡翠,又居黄上。他日乞得此种,当补画之云云。以天下之大,奇花异草何限,非《羣芳谱》所能备载,亦势理所当然也。
书灯
予自十一岁至廿八岁,在书房读晚书,每晚青灯一盏。先文庄公严禁点烛,并言从古至今,只有书灯而无书烛,如欲点烛纔念书,终身必不能念出书来。其事虽小,极为读书不读书之关系。后来声木以先文庄公之谕,验之他人,果然如此,始信先文庄公当日严禁之有由也。
甲子各省教会势力
甲子十一月廿九日,基督教徒谓之耶稣圣诞日,上海各教会发出传单,中云:「基督教自公历壹千捌百伍拾捌年,即南宋庆元肆年,中国政府允许各国传教后,现在中国之天主教有主教伍拾人,神父及女教士壹千叁百人,基督教有教士壹万捌千人,受圣餐教徒叁拾伍万人,受洗礼教徒柒拾万人,新旧大小教会捌千捌百捌拾陆所,教会小学伍千玖百贰拾捌所,教会小学生拾陆万零玖百玖拾壹人,教会中学玖百陆拾贰所,教会中学生贰万贰千伍百陆拾玖人,教会高等以上学校叁拾捌所,教会高等以上学生壹万壹千柒百玖拾人,教会医院叁百贰拾陆所,施医地点叁百肆拾肆所,教会看护学校壹百零陆所,看护学生壹千叁百捌拾人,青年会叁拾捌所,会员伍万捌千捌百拾贰人,学校青年会壹百捌拾叁所,会员贰万肆千贰百叁拾伍人,教会出版物甚多,但以《时兆月报》、《通问报》为最巨。」云云。据教会自己所说,现在耶稣教会,在中国势力仍非小也。
无名氏诗句
山东省城金波门,宋曾南丰祠、张勤果公曜专祠,皆在焉。有□□□□□□《济南纪事诗》中有云:「寿世文章胜功业,崇祠还欲傍南丰。」大足为文人吐气,意味颇耐人思索。
金农等字
钱塘金冬心□□农、泾县包慎伯明府世臣,字体皆太诡异,堕入恶道,虽各有所本,终非所宜。金习《谷郎》、《爨宝子》及《中岳庙》等碑,包专习唐武后所书《升仙太子碑》。明府《艺舟双楫》中,论书之语颇高,所书不逮所论,实不可以道里计。其所自书、自监人刻成之《小倦游阁法帖》全石,虽间有损字,尚未残缺,现存扬州江西富商□□萧怡丰家,久无拓本。光绪□□年,合肥蒯礼卿观察光典与怡丰家相识,曾借拓壹百分,今亦不知流落何所矣。
曾国藩论文语
曾文正公《致吴南屏书》中有云:「仆尝称古文之道无施不可,但不宜乎说理耳。」云云。吴挚甫京卿《致马通伯学部书》中亦有云:「文章不宜谈理,此前哲微言,执事最不信此语,究其谈理之作,实亦不能工也。」云云。声木谨案:桐城文家虽喜言宋儒之学,然义理、词章、考据三者并立,不偏重义理,所以能独立千古。桐城诸老以文学授受者,几徧天下,予别撰《桐城文学渊源考》十三卷、《引用书目》一卷、《名氏目录》一卷、《撰述考》四卷详言之,而传其义理者无人。道咸之间,方植之明经东树目见汉学流行,其焰甚炽,毅然欲兴复宋学,传授徒党,以与之抗,并撰《汉学商兑》□卷以攻之。卒之其文章一传而为戴存庄孝廉钧衡、方存之京卿宗诚,天下犹知其人。其理学一传而为苏厚子征君惇元、文锺甫茂才汉光,乡曲之间,尚不知其名氏,显分轩轾矣。
陈夔龙诗句
贵阳陈小石制府夔龙《咏怀》诗中有云:「一琴一鹤寻常事,清献当年浪得名。」云云。其生平甚以清廉自负,亦颇为一时所称,而诗之语意,亦有所本。宋刘章曰:「臣书生,无他长,惟菲俭自度。晏婴一狐裘,三十年不易,人以为难,臣以为易。」见于□□□□□□□是以清廉自负者,自宋已然矣。
曾国藩论吴汝纶
桐城吴挚甫京卿汝纶《吴先生尺牍》中有云:「某任冀州时,有三起盗案,逾期未获,实心愧。前任冀州李鉴堂中丞秉衡善于捕盗。」云云。自言之不讳,实为人所难。予在济南谋食时,闻王古愚孝廉振垚言,曾闻曾文正公当日论幕中人材,言及京卿,有「只宜读书作文,短于政事,材不宜为官」之语。知人则哲,曾文正公之言,所见远矣。
明邵宝学史
明人撰述迂谬,颇多可笑者。如邵宝撰《学史》十三卷,其以十二卷象十二月,多一卷以象闰,每卷或三十条,或廿九条,以象月之大小,且取日格一物之义。《四库提要》中,言其殊可不必如此,洵为卓见。古今撰述奚止千万,孰有如是之胶固鲜通者乎。至其书之佳恶,姑勿论也。
魏茂林撰述
魏笛生观察茂林□□人,□□□□进士,官直隶永定河道。向只见其《骈雅训纂》十六卷、《识语》一卷,注释甚为博洽,尝疑其撰述决不止此。后读钱塘戴文节公熙《习苦斋古文》,中有《房师魏笛生先生七十寿序》,言观察所撰,尚有《易贯》六卷、《别雅辑证》四十卷、《覃雅》□卷、《礼因》一卷、《文法一揆》六卷、《广腋》□卷、《天部类腋》四卷、《国朝四十七科同馆诗赋题解》十四卷、《天部二十九闻》□卷、《重校袁文笺补》四卷、《帐中编略》□卷,此书自秦汉六朝以来经史子集诸大部[书]荟萃(书)贯串,搜罗剔抉,丹黄甲乙,数十年迄未成书,盖类书也。复有《类海探源》□卷,内分廿九门,此少作,亦类书也云云。据戴文节公所述,信乎观察闻见宏富,撰述等身,惜乎多未刊行。予所见者,仅《骈雅训纂》、《别雅辑证》、《国朝四十七科同馆诗赋题解》三种。后二种虽刊,未见他家著录。
皇舆表
《钦定皇舆表》十六卷,卷一、卷三、卷四、卷六、卷七、卷十一、卷十三、卷十四、卷十六各分上下二卷,实廿五卷,内府刊本。原装绽廿四本,四布函。康熙四十三年,礼部尚书喇沙里奉勅编辑。其书本表格体例,清晰易览,考证详明,洵非私家撰述所可比拟。惟有一弊,全书中空白太多,徒占篇幅,若改为直行,可省四之三。书仅六本,取携既便,价值亦廉,惜无人为之改制。诚能得稍明撰述体例者,即可从事,尚不难也。
谐声别部
南昌喻端士编辑新城王文简公士祯《皇华纪闻》、《陇蜀余闻》、《池北偶谈》、《居易录》、《香祖笔记》、《分甘余话》六种中论诗之语,分志趣、风雅、感概、考证、评论、汇编六门,每门一卷,《汇编》分上下二卷,乾隆己酉五月,信江枕山亭自刊本。一本名《谐声别部》,一本名《分类诗话》。一人所辑,同时所出,而序文、例言,两书一字不易,亦无一言言其更名,是真不可解矣。王文简公当日以避世宗宪皇帝庙讳,以前刻书者,皆改为「士正」,读者往往读「正」字为去声而不知非也。《汉书·律历志》「子为天正」,《王莽传》「人民正营不安」之意,「正」字皆音征。以「正」字代原名者,正取其音同耳,不然,何取以「正」字代用?自奉谕改名为「士祯」,益见王言之如纶矣。
史澄诗句
番禺史穆堂宫允澄,撰《趋庭琐语》八卷、《退思轩试帖》二卷、《诗存》一卷,光绪乙酉,继园自刊本,附于其父春林□□善长《味根山房全集》后。其诗存仅七言绝句一百首,皆以「七十老翁何所求」为起句,历叙自己生平,即自述诗,而又别开生面,文人狡狯,故无奇不有。然此种诗,年老之人以之为游戏则可,决无佳诗,更难传世行远也。
黄任诗注本
永福黄莘田明府任以诗名一世,后人颇有仿效其体制,所撰《香草笺》一卷、《秋江诗集》六卷。《秋江诗集》一名《香草斋诗集》。《香草笺》有云窗主人注,析分三卷,《补遗》一卷,后附明府之女黄淑畹、外孙女林羣玉《绮窗余事》一卷,嘉庆己巳,宝章堂原刊袖珍本。复有寄闻轩注《香草笺偶笺》二卷,甲寅,福州宏文阁石印袖珍本。陈应魁注有《香草斋诗注》六卷,嘉庆甲戌,永阳戆窝原刊写字本。王元麟注有《秋江诗集》六卷,道光癸卯,东山家塾原刊本。明府孙婿叶梦苓字景西,号松根,侯官人,乾隆壬午举人,官凤山县教谕,复有《香草斋诗注》□卷。声木搜求多年,迄未得见。后见□□□□□言,梦苓与其次子殿材字绍能,于乾隆五十一年,台湾匪人林爽文滋事,父子俱被执,骂贼而死云云,是不特博闻之士,其忠烈更堪与日月争光。明府之诗,笺注之本有五家之多,亦可见其脍炙人口,留垂天壤矣。
溆浦三贤诗文钞
向师棣字伯常,溆浦人,诸生。同治三年,入曾文正公幕府,任以支给,出入数百万,无丝毫紊乱。曾文正公甚器之,委署上元县知县,不就。后忽遘奇疾,曾文正公虽军书旁午,日必数视之。及卒,挽以联云:「与舒严并称溆浦三贤,同蹶妙年千里足;念吴楚尚有高堂二老,可怜孝子九原心。」云云。溆浦三贤之说,在曾文正公当日,不过偶尔一言,后人竟据为典要。□□朱□□光恒,编辑《溆浦三贤诗文钞》十三卷,□□□□□□楚善书局刊本。所谓三贤者,即舒焘《绿猗轩诗文钞》六卷,严咸《受葊诗文钞》五卷,向师棣《涵古楼诗文钞》二卷。舒焘字伯鲁,山东登莱青道舒梦龄长子。严咸字秋农,通政使严正基之子。三人皆年少,以才学鸣一时,亦皆妙年同死。故曾文正公云尔,盖深为惋惜之也。
庐州江防同知衙署
粤匪未兆乱以前,民物殷富,士大夫提倡风雅,争筑园亭,以为燕游之所。衙署中尤数见不鲜,虽官小如郡丞,亦有自得之乐。据东乡吴兰雪刺史嵩梁《香苏山馆诗集》自注谓:「吾郡江防同知驻扎无为州,署中有梅花壹百贰拾树,南楼可眺望九华诸山。」云云。系当时送薛画水司马之官无为州而作,令人有缅想太平之盛。
春雨堂丛书
北宋黄庭坚刊集,集后附其父黄庶《伐檀集》二卷,久为名教所不容。《四库提要》极为诋斥,析出别录于前,最为允协。不谓后来刊集,仍有遵行之者。同治元年二月,宝应朱百臻畐卿、百和炳卿、百禄宜卿兄弟刊其父铨甫□□士端《春雨堂丛书》七种。其高祖朱之玑怀堂,撰《枣花书屋诗集》一卷,附于其父《吉金乐石山房诗集》后,且并未列目。其祖父朱毓楷幼则,撰《读书解义》一卷、《附》一卷,列目第四种,在其父撰述三种之后,又在《吉金乐[石]山房文集》之前。此等不伦不类编置刊本,不知何所取义。朱百臻等刊于同治元年,不应不知黄庭坚附刊其父《伐檀集》于集后之谬而仍踵行,殊不可解,或亦未曾读《四库提要》之过欤。
生香花蕴合集
海宁俞俨字生香,撰诗集廿四卷。娶妇乌程徐静安,字花蕴,撰诗集四卷。妇归生香十四年卒,生香合刊其夫妇诗,名其集曰《生香花蕴合集》,道光丁亥刊本,亦集部别开生面者也。虽云锺于情,然于古今撰述体裁全未看见,故有此等奇异命名,真乡曲士之尤者也。
姚莹行述
姚慕庭明府浚昌,撰其父石甫廉访莹行述,多至万余言,专言居官政绩,于文学概置之不道,殊为乖谬。他人无文学可纪,□言事功可也。若廉访文学,未必无可纪之价值,行述中无一字言及。明府深知撰述体例,不知其何以如此,殊不可解。
文廷式大考第一
光绪廿年,岁在甲午,翰詹大考,萍乡文芸阁学士廷式得一等第一名。合肥蒯礼卿京卿光典炯知其源委,心不能平,语人曰:「某年玉皇大帝考十二属,兔子取了第一,大众莫测究竟,那知月里嫦娥在玉皇大帝处递了条子。」闻者咸为之喷饭。草野传闻,说者谓考试之日,德宗景皇帝亲书一条,交阅卷官,文云:「文廷式不许入二等,崔国因不许列三等。」国因亦果于是考革职。德宗景皇帝瑾妃、珍妃,原系同胞姊妹,他他拉氏,满州镶黄旗人□□侍郎长叙女,志文贞公锐之妹。瑾妃于宫内屡有乞请,珍妃尤有宠于德宗景皇帝。学士馆于志文贞公家,两妃从之读书,因是代为请求,推此屋乌之爱。本年十月,两妃特奉孝钦显皇后懿旨,以近来习尚浮华,屡有乞请之事,均着降为贵人,云云。海内人士,益信当时之事,人言啧啧,确有原因,非齐东野语可比也。
明七子等名氏
明王世贞字符美,太仓州人,嘉靖丁未进士,历官至刑部尚书,为嘉靖七子之领袖。初,元美以结诗社,定社中诗友为七子,曰□□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廷相□□□□王九思□□□□康海□□后又改为前七子,又称宏治七子。后七子曰□□李攀龙□□□□王世贞□□□□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谢榛□□又称嘉靖七子。又后五子,则南昌余曰德德甫、蒲圻魏裳顺甫、歙县汪道昆伯玉、铜梁张佳允肖甫、新蔡张九一助甫。广五子,则昆山俞允文仲蔚、浚县卢柟次楩、濮阳李先芳伯承、孝丰吴维岳峻伯、南海欧大任桢伯。续五子,则阳曲王道行明甫、东明石星拱辰、从化黎民表维敬、豫章朱多煃用晦、常熟赵用贤汝师。末五子,则□□□用贤□□京山利瓦伊桢本宁、鄞县屠隆纬真、南乐魏允中懋权、兰溪胡应麟元瑞。其又广为四十子,皆元美一人所主持。其当时奔走天下士,一时诗流皆望其品题,得其一言以为轻重,非高才博学,焉能如此。惟恩怨过于分明,临清谢榛茂秦诗本极工,本在七子结社之列,乃因兴国吴国伦诋明卿为粪土小嫌,遽摈之,不得与于七子、五子之列,而《四溟山人集》□卷,终在天壤。
长元吴三县地丁钱粮
国朝定制:各省首府及外府附郭州县,大半皆两县同城。江苏省城苏州府属首县为长洲、元和、吴县三县,初不解其故。后闻人言,长、元、吴三县,每县地丁钱粮各伍拾万两。吾皖亦江南大省,全省几于仅比长、元、吴三县。当日分治,未尝不由于此。吾皖最大州县为宣城县,每年地丁钱粮仅拾万两,县小者仅数万两,外间已有金宣城、银六安之谣。江苏洵财赋之区,非天下所能及,即皖赣同列江南三省中,亦傥乎后矣。
王又朴不讳过
天津王介山司马又朴《自订年谱》一卷中有云:「当年十四五时,余情窦甫开,欲心甚炽。曾欲盗一婢,为其母所觉而止。又有所悦一妇,已乘醉钻穴以就之,忽悔悟。父母知之,急为娶妇。」又云:「余信道不笃,偶为人诱,得非分财百金,以致丧志,弃馆走山左求富,幸不得。」云云。声木谨案:司马夙从桐城方望溪侍郎苞游,立身行事,以宋儒为依归,侍郎甚赏异之。自记往事如此,不文过,自不吝改过。《左传》有云:「过而能改,善孰大焉。」能不文过,自是君子之用心,较之以文过为宗旨者,其用心相去远矣。司马不惜自书之,以告后之人,声木更不惜重录之,以告后之人。
明陈耀文正杨
明陈耀文撰《正杨》四卷,专纠杨慎《丹铅四录》之伪谬。其中肆意毒詈,如云「不通」,「太横」,「髫鬌之见」,「无目之人」等语,千古著书,向无此例。《四库提要》谓其衅起争名,语多吹索,丑词恶谑,无所不加,殊乖撰述之体,洵属公论不刊。徐文靖《管城硕记》中,复驳正陈耀文十余条,考证益为精密。大抵考证之学,推勘益精,如筑室然,后来者居上,亦理势使之然也。
李元度驳方苞语
蠡县李刚主□□塨之子长人夭死,方望溪侍郎与之书谓:「吾兄著书,多訾謷朱子。自阳明以来,凡极诋朱子者,多绝世不祀,仆所见闻,俱可指数。若习斋、西河,又吾兄所目击也。」云云。平江李次青方伯元度《天岳山馆文钞》中着论驳之,所言诚是。但侍郎书中又有云:「泰伯无子,伯鱼早丧,况吾兄子姓甚殷。固知所陈理弱情鄙,不足移有道之胸。」云云。是侍郎早己自言理弱情鄙,并非谓颠扑不破之理。在当时不过劝慰中之一语,虽有语病,已自言之,固未尝坚护己见也。
词家比诗家
词家之有柳永、周邦彦,犹诗家之有李杜也。苏轼、辛弃疾,犹诗家之韩苏也。吴文英、张炎,犹诗家之有温李也。晏殊、欧阳修、秦观、晏几道,犹诗家之有王、孟、韦、柳也。葛立方、赵师使,犹诗家之有元白也。姜夔、史达祖、高观国等专言格律,后人易于学步,是以三家词,习之者最多,以有规矩可寻,不难照式摹拟之故。因现在时人多喜言词,聊记其大略如此。
夜合花
幼时读唐诗,有「夜合花开香满庭」之句,意谓凡花之香者,无逾于此,颇欲得见此花以为快。及年廿岁,姊婿李伯行侍郎经方赠先文庄公两盆,并言出产岭南,则更大喜过望,终日摩挲花下,以待其开。及至开时,花色白,宛如野百合,全无香味,近嗅之,且有微臭。始悟唐人作诗,未必得见此花,姑以「夜合」三字起首耳,诗人之言不可信如此。
高宗挽朱轼四字
朱文端公轼之卒,高宗纯皇帝就坐地御书「帝师元辅」四字,以为挽额。戴可亭相国□□尝为陈硕士侍郎用光言之,见侍郎《太乙舟诗集》自注。
尹洙河南集
尹师鲁在北宋以古文负盛名,所撰《河南集》廿七卷,自宋以来,久已淹没,各家所藏,仅有传钞本。至干嘉年间,长洲陈贞白□□善为古文,于北宋独好《河南集》,谓其简古质实,自班孟坚以下,未有能及之者。后得葛氏本及同里吴君仲伊善本,复博考诸书,校定同异,勒为一本,刊于嘉庆十三年正月。自有此刊本,世间始能复得见《河南集》,其有益于文苑甚大。尹师鲁在当时,与欧阳修同以古文驰名,时人称为欧尹。今欧集徧天下,家喻户晓,《河南集》几于失传,非陈贞白一刻,后世竟无有知其人、读其集者。文之显晦亦有时,深可骇异,此所以赖有后世扬子云也。
石韫玉藏书语
吴县石琢堂方伯韫玉《独学庐文稿》中,有《凌波阁藏书目录序》,文末云:「古人云:积金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然积金既多,贤者损其智,愚者益其过。积书者,子孙即不能读,亦不致损其智,益其过而为之累也。」云云。语意甚善,不妨作如是观念。但积书虽不致如积金之有损,子孙不贤,论斤秤卖,依然与积金等耳。
林瀚训子诗
闽县林亨大□□瀚《训子》诗有云:「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云云。真达人之见。记得光绪□□年,邑人某氏有占予家屋基数尺者,先叔考资政公函告先文庄公。时先文庄公任川督,以此诗寄回,先叔考资政公亦悟,遂听之。今其家已无髫龄,徒为他人占耳。
北宋苏轼读书法
苏东坡云:「以我观书,则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掩卷茫然。」云云。声木谨案:藏书而不能读,读而不能用,何以异是。
受宜堂宦游笔记
纳兰常履坦中丞安遭际休明,宦辙所至,数十年间,几徧天下。乃荟萃其见闻所获,名曰《受宜堂宦游笔记》四十六卷,乾隆十一年八月,男珉、琇、琦等同校刊,圈点写字本,用单宣纸印。字既工整,圈点分明,刷印如新,洵属贵人之游记,贵人家之刊本。《笔记》四十六卷,中分十四省,计京畿八卷、盛京二卷、山东二卷、山西二卷、河南一卷、江南三卷、浙江十卷、江西三卷、湖广一卷、广东一卷、广西一卷、云南一卷、贵州三卷、西陲二卷、北路六卷。其中所缺者,仅川、陕、闽三省。洵属笔记中之创格,绝无而仅有者。中丞又编有《二十二史文钞》一百零九卷,久已风行海内,固满洲之撰述家也。
红豆树
明嘉靖中,顾耿光自海南移红豆树,植于虞山之芙蓉庄,大可合抱。庄废,树在田中,为萑苻所毁。乾隆元年,复长孙枝,后又盈把云云。见王梦楼太史文治《梦楼诗集》常熟顾镇注中。声木谨案:此言红豆故实,最为简明,因录之于此。
菘字解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本□□□□□□二语流传甚广,几于尽人皆知。韭固无不知之者,惟菘究不知为何菜。虽历翻典故本,言之详细,终不敢指为何菜。惟明陆容《菽园杂记》云菘即白菜,可谓简洁痛快,固可家喻而户晓矣。
小琉球漫志
建宁朱筠园明府仕玠,梅崖广文仕琇之兄,(兄)[广文]以古文名一世,明府亦以工诗闻。当其任凤山县教谕时,撰《小琉球漫志》十卷,分目有六,曰《泛海纪程》一卷、《海东纪胜》二卷、《瀛涯渔唱》二卷、《海东剩语》三卷、《海东月令》一卷、《下淡水社寄语》一卷。门人吴声炜写定,乾隆三十年仲秋,女壻徐家泰刊本。写刊甚精,传世颇罕。独惜其中自载其歌诗甚多,颇非地志所宜有。明府工诗,自刊诗集可也,溷之于地志中,虽咏凤山县之事,亦宜去之。台湾一省,于康熙廿二年,始收入版图。凤山县故实无多,不得不添凑以成卷帙,亦编辑时不得已之苦衷耳。
春秋经筌
南宋诸儒中,有未读《春秋三传》即侈言著书,意欲传之后世者。赵鹏飞撰《春秋经筌》十六卷,书中不知成风为庄公之妾,僖公之妾,作疑词以虚悬之。目不睹《三传》,所以如此,见于《四库提要》中。声木谨案:宋儒空疏,虽久为后人所诟病,然如赵氏之卤莽轻易著书,宋儒中亦不多见,未可举一而废百也。
尹继善文端公诗集
尹文端公继善撰《尹文端公诗集》十卷,嘉庆庚申秋月,其第十三男庆保□□温陵□署刊本,袁枚编辑,曾承基校字。前有袁简斋明府枚四六文序,字系恭楷,连史纸印,摹刻甚工。《随园诗话》谓尹文端公诗多系迭韵,有迭至十次八次者。观刊本诗集,虽间亦有之,殊不尽然。当时盖偶一为此,明府误以为全诗皆然。尹文端公联姻帝室,勋业烂然,本不藉诗以传,与文人争短长,其家盖因其素好吟咏而刻之耳。
王峻论水经注
常熟王次山侍御峻,乾隆二年,授江西道监察御史。拜命甫三日,即劾罢左都御史彭维新,当时直声震京都,天下仰望丰采。旋以丁母忧,在任仅半月。后遂杜门不出,历主扬州、安定、徐州、云龙、苏州、紫阳等书院。以高才直节,自甘暴弃于休明之时,吾知其意果何在也。所撰《艮斋诗集》四卷、《病中自述》一卷,乾隆癸酉夏月,长洲蒋棨诵先校刊写字本,极工致,惟传本甚罕,殊为憾事。惟《病中自述》谓:「《水经》正文为后世所乱,与注混淆,然其书实古今水道之准绳,病中尝厘正经文。至郦注精核,惜旧笺但注古事,于是书水道之变迁,名号之异同,未经考及。欲合唐宋以来诸书,参以近时府州县志,勒成一书,名曰《水经广注》。」云云。声木谨案:近世宜都杨守敬于《水经》用力甚勤,自谓《水经》经注混淆,为伊一人独得之见,发千古未发之秘,不知侍御早已言之于百余年前,守敬之言真无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