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本《红楼梦》第十六回在“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段活水”句下,有“夹批”二:

园中诸景最要紧是水,亦必写明为妙。

余最鄙近之修改园亭者,徒以顽石土堆为佳,不知引泉一道。甚至丹青,唯知乱作山石树木,不知画泉之法,亦是误事。脂砚斋。

这两条中,一条不能确指为谁氏所批;一条则有署名,的确为“脂批”。两篇的观点是一致的,“脂批”则更强调些:就是“水”!造园必先考虑到“水源”;有了水源,才能构思“水脉”;理清水脉,才能布置“水局”;布置好“水局”,才能显示出“水趣”,这样才有气氛、有境界、有意趣。

论语》中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又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都是有关“水”的,而且阐明“水”的哲理的语言。山是静的,水是动的;山是浑厚的,水是清明的;山造成朴实感,水造成娟秀感……有山有水,才能构成园林风景。而山随处可堆,水却不是到处都可得,所以前引两条批语中,第一条说“园中诸景最要紧是水”,这是造园艺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高凤翰《人境园腹稿记》中,用的是井水,详细地构思了取水方法,引用渠道,何处明走,何处暗走,何处储水,何处绕行,何处筑池,最重要的是使水“可常活活不绝”,这就是说明造园第一要紧是“水”,第二要紧是“活水”、“活活不绝”。当时皇家最著名“圆明园”在各书记载中,也都特别强调以“水局”胜。

曹雪芹写大观园,不重在写山,而重在写水,也就是掌握了园林艺术的灵魂。

在建园之初,先写明“水源”:“会芳园本是从北墙角下引了来的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树木石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山树木石是造园必须的,但更重要的却是“活水”,所以一样“水”与几样山树木石是对等的。而水在前。

一进园门,诸人虽夸“好山!好山!”而山的好,却全在“水趣”。走在山路上,但见:

佳木茏葱,奇花烂熳,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但见青溪泻玉,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沼,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大观园进门后,一览处便与水结成佳趣,“清流”、“青溪”、“池沼”、桥港,无一不是水。宝玉给沁芳亭题的联语是: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此联第一句“庚辰本”有“脂批”云:“要紧贴切水字。”正是说明:园林建筑构思,显示了利用水的各种情致,人工引导,成为种种艺术布局。所题诗文,又要贴切此点。这就把诗情、画意、水趣,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同样是利用水,但也有各种不同的布局,不同的意趣。有的清浅,有的深邃,有的坦荡,有的萦回,有的赏秋荷,有的浮落花……在设计时都要想象其景、其情,在思维中先要有境界出来,然后才能笔之于书,绘之以图。如建成园林,那要求就复杂了。因文字描绘,绘事渲染,不大受物质的限制,写“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是想得出,便写得出。要会画呢,也画得出。但要建成实景,那就困难多了。“石隙”还好办,堆石就可以了;花木就困难了,要长出来,而且要显示“深处”,就非一花一木所能办到。“一带清流”更难些,要有“水源”,还要束成清溪,而且还有个“泻”字,水位高低、溪流宽狭,如何表现出“泻”字,这比曹雪芹信笔所之,写这个“泻”字,其难何只百十倍呢?

明代计成园冶》一书中,特别强调造园时之“取势”。所谓“取势”,就是利用地形,利用原有条件,高低向背、就势取势,也就是顺乎自然之理,使主观与客观得到最好的结合,这就是造园艺术稍异于诗文、绘画艺术之处。

大观园中水局,变化很多,各有不同的情趣。如第十七回写潇湘馆:

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尺许,灌入墙内,绕阶沿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去。

这里设计,要得水的清浅之趣,“绕阶缘屋”、“盘旋竹下”,都要能看得潺潺流水,与竹丛照映成趣,才是成功的设计。因而开沟要浅,水面接近地平,沟两面不能有东西挡住水面,沟底最好铺些鹅卵石,以形成浅浅溪水之趣。这同“泻”于“石隙”中的溪流,意境完全两样。北京新建大观园在潇湘馆的流水上,布置不够理想,未能显示“水趣”。

第四十回写蘅芜院水趣云:

说着已到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兴……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

这里没有明写水,却写出潭影深邃之“水趣”。水位低而深,岸高,而且岩石参差,苔藓斑驳,薜苈倒垂,水影清澈,给人一种寒意,所以说是“阴森透骨”。水的利用不同,造成的园林艺术效果也不一样,这里的“水趣”同潇湘馆的设计就迥乎不同。

第二十三回写沁芳闸一带的“水趣”云:

只见一阵风过,树上桃花吹下一大斗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儿,走到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儿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这段写的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那样美,这又是一种“水趣”,是池水春涨,落英缤纷的水趣。这里第一水面要有适当的宽广度,尺许小沟,自达不到这样的意境。第二水岸要低些,要可以远望流势,才能显出“春水才添四五尺”的情趣,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以及蘅芜院外照人“阴森透骨”的水趣又是两样的。

大观园中写到水趣的地方是很多的,这里只举了三点不同情趣的水的设计,以见曹雪芹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