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时代,什么人可以担任官吏呢?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担任官吏呢?有以下几种:科甲、捐纳、军功、荫功、钦赐、世袭、保举。
如第二回写贾雨村:
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
这就是“科甲”出身。林如海“前科的探花”,做巡盐御史,也是科甲出身。同回书介绍贾政“自幼酷爱读书……原要他从科甲出身”,也提到“科甲”二字,但贾政后来不是以“科甲”得官。
以“科甲”出身得官,谓之正途出身,是最正当的,最荣耀的。其时这样任用的官吏占绝大多数。
第四十五回写赖尚荣:
到二十岁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许你捐了前程在身上……如今乐了十年,不知怎么弄神弄鬼,求了主子,又选了出来。县官虽小,事情却大。
这就是“捐纳”得官,做了知县。“捐纳”是以钱得官,不是正途,意即歪门邪道,所以曹雪芹有意无意骂道:“不知怎么弄神弄鬼。”说来话长,待后文详加解说。第二回介绍贾琏:“这位琏爷身上,现捐了个同知。”也是捐纳。第十三回写贾蓉捐龙禁尉,更是细写捐纳。
第二回所写宁国公、荣国公,以及第十四回所写镇国公牛清、理国公柳彪、齐国公陈翼等等所谓“八公”,书中虽未详写,但可看出,这都立了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自然是最大的“军功”了。清代在各种战争中,都有因打仗立功,因军功得官、升官的官吏。但一般多武职,清代是“文”管“武”,同样品级,文官比武官权大的多,因此因军功得官的小武职,几乎不算什么官,《红楼梦》中也未多写到,所以不多说明。这是“军功”。
“荫功”是靠祖宗余荫得官,多出之于皇帝直接给,所谓“钦赐”。
如第二回写贾政的出身:
原要他从科甲出身,不料代善临终遗本一上,皇上怜念先臣,即叫长子袭了官,又问还有几个儿子,立刻引见,又将这政老爷赐了个额外主事职衔,叫他入部学习,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
贾政“原要他从科甲出身”,只是“要”,而他自己本事不济,未考中“举人”、“进士”。他老子的官,由长子贾赦承袭了,也轮不到他。他的官来自“不料”,皇上念他父亲一生,“赐”了他个官。作者写贾政在赞赏之中,每每暗含讽刺之意,他的这个官,来自“不料”,也似乎有皮里阳秋之意。主事六品,员外郎五品。
按“荫功”得官,意思就是祖上的功劳荫及后代。分恩荫、难荫、特荫三种。贾政得官,属于“特荫”。《清史稿》“选举志五”引乾隆三年诏曰:
皇考酬庸念旧,立贤良祠于京师。凡我朝宣劳辅治完全名节之臣,永享禋祀,垂誉无穷。其子孙登仕籍者固多,或有不能自振,渐就零落者,朕甚悯焉。其旁求贤良子孙无仕宦者,或品级卑微者;各都统、督、抚,择其嫡裔,品行材质可造就者,送部引见加恩。
这正是《红楼梦》同时代的“诏书”。如果贾政没有“不料”的际遇,那就既不能因科甲而得官,也没有条件袭官,那就如“诏书”所说“不能自振,渐就零落”了。
“世袭”得官,《红楼梦》中写到的很多:“宁国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只剩一个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别事一概不管。幸而早年留下一个儿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所写贾代化、贾敬、贾珍都是世袭得官。另外荣国公的后人贾代善、贾赦,也是世袭得官。
“世袭”一般是递减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侯、伯是“超品”,子是正一品,男是正二品。如宁国公生前是“公爵”,是比正一品还高的“超品”,传到贾珍,已世袭三代,只能是“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了。
《红楼梦》时代,也就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之际,“国公”封号在宗族“贝子”之后,有“镇国公”、“辅国公”二种。《红楼梦》十四回所写“八公”,只“镇国公牛清”之封号,见《清史稿》及《会典》。其他“荣、宁、理、齐、治、修”等等,盖皆“假语村言”,小说渲染耳。
“将军”又在辅国公之后,也有“镇国将军”,同武官一品;“辅国将军”,同武官二品;“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同武官三品。贾珍的品位约同这一等。贾赦则是“一等将军”,比贾珍长一辈,高二品。
“世袭”有所谓“世袭罔替”者,都是因为得官爵的那一代,功劳特别大,这样经过特许,后代不减等,袭官仍袭原来的“官爵”。第十四回写北静王道:
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最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现今北静王世荣年未弱冠,生得美秀异常。
祖上封王,子孙犹袭王爵,不减等,这就是“世袭罔替”。
“世袭”得官之外,尚有“保举”,就是由外省大吏总督、巡抚、布政使(俗称“藩台”)、按察使(俗称“臬台”,并巡抚、藩台合称“三大宪”)专折向皇帝密保,某人可以担任什么官。京中大僚如大学士、九卿、尚书、侍郎也有此权。“密保”的人,有时不经科举考试,也无军功、世袭,也未向国家缴纳巨额银两,便经皇帝召见,面奏称旨,授于科名官职。这种人大都是学问特别好,平日已有了声名,便偶逢此“奇遇”,是不大容易得到的。《红楼梦》时代,有名的保举史实是康熙四十五年,大学士李光地荐直隶生员(就是“秀才”,只是府考得中,如进一步考不中举人、进士,那只能在乡间教书,或去“学幕”做“师爷”,是没有资格作官的)。王兰生入值内廷,皇上面见赏识,便赐予举人,进士,授予翰林院编修,后来做到一、二品大官。不过《红楼梦》中没有写到这种情况,所以不必多说。但多少也有一点关系。第三回写贾雨村道:
雨村先整了衣冠,带着童仆,拿了“宗侄”的名帖,至荣府门上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像貌魁伟、言谈不俗……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极力帮助,题奏之日,谋了一个复职,不上两月,便选了金陵应天府。
贾雨村被上司所参,革了职,丢了官。又因“都中奏准起复旧员”,复了官。“奏准”要有大官给皇帝上奏折,保荐或保举他复官,才能复职。不过“保举”、“保荐”的权限,内官侍郎以上的大官才能给皇帝上这样的奏折,贾政只不过是一个工部员外郎,只不过是五品(侍郎在部中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郎中相当司长,员外郎尚在郎中之下),离侍郎差着一大截呢。所以书中写贾政“便极力帮助”,而不写“他极力题奏”,“帮助”是多种方式,可能转请朝中有声望的大学士、尚书之类的大官,为之延誉,题奏保荐了。
《红楼梦》时代,满人做官,还有一个特别的途径,就是“笔帖式”。这是满人的特殊出身,汉人无此途径。《红楼梦》是“真事隐”、“假语村言”,这种明显显示清代特征的东西,自然要回避了。当然也有无意中显露出来的。如“北静王世荣”,这“世荣”二字,不是标准的满洲旗人的名字吗?
贾雨村做金陵应天府知府,不说“授”,不说“升”,也不说“放”,而说“选”。先是“复职”,后是“选”。复职易于理解,“选”则是清代特殊的叫法,已经取得出任知县、知府资格的人,并不是马上就可到某县、某府去上任。而是到吏部按期抽签选定省份,领了凭证去上任。有资格的人多,而实际的职位少,用抽签的办法,谁先抽到谁先去。谓之“选”,就是“选”中意的省份和县份。国家“选”良好的官吏。“选”的花样很多,一时也说不全,说不清楚。引几句《清史稿》“选举志”的原文,以见一斑:
凡选缺分即选、正选、插选、并选、抵选、坐选,各辨其积缺不积缺,到班者选之。选班有服满、假满、俸满、开复、应补、降补、散馆庶吉士、进士、举、贡、荫生、议叙、捐纳、推升。大选双月,急选单月。……应选者悉赴部投供点卯,为永制。
贾雨村“选”应天府,是“开复”,第四十五回赖尚荣做县官,“求了主子,又选出来了”。这是“捐纳”。
有了做官的资格,选了官,才能去“上任”,真到某地做官。不然,只能等着。各省府、州、县官,有了缺额,谓之“出缺”。选了官,走马上任,谓之“实官”。有资格而无实官,为“候补”。如候补知县、候补知州等等。有的候补很多年,才轮到“候选”,因为轮到候选就可到吏部报到依次抽签,得官就有望了。《清史稿》记“乾隆间,举人知县铨补,有迟至三十年者”。选班首重科目正途,有优先权。进士知县双月选五人,单月选四人,如二百人候选,两三年才能得官。但官场之中,弊端太多,贾雨村正途出身,选官已有优先权,又走了门路,所以快上加快,不上两月,便得了应天府了。
赖尚荣捐纳出身,一般虽然捐得了做知县的资格,但想选得实官,那是很不容易的。要花更多的钱,要等很长的时间,要走很多的门路。所以二十岁捐官,到三十岁上才“求了主子”,选了实缺。如果他二十岁考中进士,那一两年便可得实官,所谓“选班首重科目正途”,这是封建的不合理社会中的比较“合理”处。
《红楼梦》中写到官制的地方很多,以上所谈,只不过就荣、宁二府“爷们”得官的情况,作一个约略的说明。说完“爷们”,再说说“娘儿们”。《红楼梦》时代,女人不能做官,有点知识、抱负的女人,不禁发出像三姑娘探春那样的牢骚:“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偏我是个女孩儿家。”这样三姑娘也无可奈何了。那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叫作“妻因夫贵,母以子荣”,妇女在官场中的地位,是跟着男人“走”的。秦可卿大出殡,想要风光些,先要贾蓉捐个官衔,才能用“五品宜人”的执事、排场。
《红楼梦》时代的官品:王、公是超品,即皇帝下最高的品位。其次一、二、三、四品往下排,一直到八品、九品、未入流。也是中间小,两头大,九品、未入流官职太小,也很少列入“职官志”的,如“仓大使”、“盐大使”等,都是正式列入国家职官编制的官吏,但是很少。
随丈夫官品妻子有封号。《红楼梦》时代:一、二品官以上,和镇国、辅国公及将军的妻子,都称“夫人”。三品官和奉国将军妻子称“淑人”。四品官和奉恩将军妻子称“恭人”。五品官妻子称“宜人”。六品官妻子称“安人”。七品官妻子称“孺人”。以上封号,均按封建规定,统称“命妇”。由吏部、礼部给予“诰命”。八品以下小官的妻子不再有封号。但一般官职虽小,或可请一个比较高的衔。如虽是八品官职,因上司保举或花钱捐一个七品或六品“顶戴”,他的妻子便也可以称“命妇”了。
所谓“命妇”,是因了自己丈夫或儿子做了够上品位的官,由朝廷给予诏令。《明会典》:
洪武十七年,奏定有封爵者,给诰如一品之制。二十六年定一品至六品,皆授以诰命,诰用“制诰之宝”。
清代继承了明代的制度,又将授予“诰命”的范围扩大到了“七品”。男的因官品而得“诰命”,女的或因夫、因子而称“诰命”。第十三回写贾珍“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等等,就指各品官的命妇。
《红楼梦》中,贾母因丈夫贾代善,袭荣国公之官,降一级如贾代化之“一等神威将军”,这样贾母便是“诰命一品夫人”。贾赦“袭一等将军”,因此邢夫人也是“诰命一品夫人”。贾政是工部员外郎,实官只是“从五品”,因而王夫人只能像秦可卿一样,称“诰命五品宜人”,不能称夫人,但她女儿是“妃子”,从这个角度,另请“诰命”,也可以称“夫人”了。贾珍是“世袭三品爵”,因而尤氏是“诰命三品淑人”。贾琏“身上,现捐了个同州”,加“身上”二字,是说明他身上的“诰命前程”,即他有了这样的“出身”了。“同知”是知府下面的副职,俗称“二府”。官品“正五品”。因而凤姐也是“诰命五品宜人”。以上都是宁、荣二府的“命妇”,也就是“诰命”了。
“诰命”是印好的固定词句的诏书,要发给谁,用空白的临时填上姓名、官职、官品及三代(曾祖、祖、父)的官职姓名。
《红楼梦》时代,官品不同,服饰、用具、仪仗都不同。所以秦可卿办丧事,一定要贾蓉捐了“五品衔”,灵牌疏上才能写“诰授贾门秦氏宜人之灵位”,大摆五品排场。不然,纵然有钱,也不能摆同样的排场。这就是封建时代官场中严格的等级制度。
第十六回写贾元春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母、邢、王二夫人并尤氏“都按品大妆起来”,进宫贺喜谢恩。这“按品大妆”,就是指按照诰命品位,穿上不同的朝见皇妃的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