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研究任何一种学问,如无适当的方法,不但往往事倍功半,有时竟至全盘都错。研究国学也是如此。在大学文科国学系的课程表上,有“古书校读法”那么一种科目,就是为了应付这种需要。不过那是属于专门的学科,我们只要略知大意已经够了。

研究国学的方法,不外四端:一为辨真伪,二为知重轻,三为明地理,四为通人情。

为什么要辨别真伪呢?因为中国历史年代的过长,古代传下来的书籍,其中多杂伪作。如真伪不分,容易使我们走入歧途。四部的中间,集部的伪作较少;其余经、子、史三部,都包含着很多的伪书,而以子部中为尤多。经部如梅赜所献的《尚书》二十五篇,即系梅赜自作;称为子贡作的《诗传》,出自明人丰坊之手。注释经典的书也有后人伪托的,如孔安国《尚书传》、郑氏《孝经注》、《孟子》孙奭《疏》之类,都是晋代的产品。子部如《庄子》、《韩非子》、《管子》,大半经过后人窜改;伪作的著名者,有《吴子》、《文子》、《列子》、《关尹子》、《孔丛子》等。此外尚多,不胜枚举。以史部论,如《越绝书》为汉人袁康所作,托名子贡;《史记》中杂有褚少孙文字;《竹书纪年》为晋人所作,更为我们所必须知道。至于辨别的方法,全在酌斟文字人情的变更,名物制度的迁移,那才不至于以伪作真,上前人的大当。

为什么要知道轻重呢?因为国学浩如烟海,如果我们不分轻重,琐碎必讨,像汉学家解《尚书》中的五个字,至于二三万言;解释《毛诗》中的物类,必欲分明雌雄年岁;那么不但“玩物丧志”,而且毫无应用。我们“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以我们必须提纲挈领,分别缓急。凡是探赜索隐的工作,让专家去做;我们只要研究它的重且大者。

为什么要明白地理呢?因为凡一种学术思想的产生,必有他地理上的关系。如中国上古文明起于北部,所以典章文物,都盛于北方;中古以后,文化南渐,于是南方的风气亦渐改变。如井田制度,利于平原而不便于薮泽之区,故水乡的人不会崇扬;鱼盐的利,盛于斥卤而不宜于膏腴的地方,所以仅有管仲在他的书中提倡。北方政治具备,故有孔、孟倡礼、乐、仁、义之教;南方民智鄙塞,故有老、庄主清静无为之说。至如北魏郦道元注《水经》,于南方的水道多错误;南宋郑樵作《通志》,于北方的制度多失真。因了地理的阻隔,他们的成绩就分了优劣。所以我们要研求国学,第一宜熟知地理;正像司马迁作《史记》,必先遍游名山大川,然后叙事无舛,而文笔也加倍的生动呢!

为什么要通达人情呢?因为社会更迭地变换,物质生活继续地进步,那人情风俗也随着变迁。如若不明此理,就要产生种种谬误的观念。如上古国土分立,故君权不张。后来周代封建制度完成,秦代改设郡县制度,故至两汉以后,君权日益高涨。尧、舜禅让,本出于自然,如见于后代,则不能不称为圣德。因始皇为统一专制的第一人,便号为暴主,其实后来的人君,尽多像他一样的。三代时侯伯的地位很尊贵,但在汉、隋时则称为割据;纵横游说,不适于统一的局面,所以西汉时的诗赋称盛。像这种种,如不通达人情,而以此例彼,那么必误认为矛盾而受人笑话。

我们如真能应用这四种方法,那么它的结果,不特事半功倍,且必不至于有重大的差误。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自误误人,研究反逊于不研究了。

〔问题〕

(1)研究的方法有什么重要?

(2)研究国学的方法有哪几种?

(3)为什么要“辨真伪”?

(4)为什么要“知重轻”?

(5)为什么要“明地理”?

(6)为什么要“通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