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是这样的久长,中国的地域是这样的广袤,所以关于国学的书籍虽称“浩如烟海”,但从没有人嫌其过多。经过了前人许多次的分门别类,直到今日,经、史、子、集的四分制,还在广多的应用。这种分类法,在现代目录学家看来,自然是毫无意义。但在一般研究国学的人,却还以为没有打破的必要,因为有它的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存在。

中国书籍的分类,起源于六经。六经确已是六种性质不同的书籍。汉代刘歆校理秘书,分群书为“六略”,而冠以《辑略》,所以叫做“七略”。“六略”就是: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及方技略。其中所谓六艺,就是后来的经部;诗赋,就是后来的集部;诸子、兵书、术数及方技,便是后来的子部。至于后来属于史部的书,像《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汉著记》等,他却列入春秋类;《古封禅群祀》、《封禅议对》、《汉封禅群祀》等,却列入礼类;《高祖传》、《孝文传》等,却列入儒家类。稍后,班固作《汉书·艺文志》,便完全依据《七略》,不过删去了《辑略》罢了。

到了魏代,荀勖作《中经簿》,始分为甲、乙、丙、丁四部。他以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史记及其他记载为丙部,诗、赋、图、赞为丁部。晋李充为著作郎,重分四部,以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词赋为丁部,经、史、子、集的次序才确定。南朝宋王俭复作《七志》,分为经典史记、诸子、文翰、军书,技术、佛及道七类。梁阮孝绪作《七录》,把《七志》的经典史记分为二,诸子、兵书合为一,重分为经典、纪传、子兵、文集、技术、佛及道七类。但隋、唐以后,诸史的《经籍志》或《艺文志》以及私家著录的书目,大都采用李充的分类。至于正式采用经、史、子、集的部目,而每部更分细类,却始于《隋书·经籍志》。它把经部分为十类,为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图纬及小学。史部分为十三类,为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及簿录。子部分为十四类,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法、天文、历数、五行及医方。集部分为三类,为楚辞、别集及总集。此外道家的经、戒、符、箓,佛教的经、律、论、疏,都著为附录。自后诸史《艺文》或《经籍志》,一直到《四库全书总目》,都沿用他的分法;虽然子部的范围,时有增损,然大体没有很多的改变。

自古迄今,中国究有多少书籍?这也是个不能回答而又不能不问的问题。历来因《四库全书》的结集期较近,且所收较多,往往用他来代表中国所有一切的书籍的总量。其实,古书为《四库全书》所不收或失收的,不知尚有多少;即在《四库全书》结集后新著的,亦不知究有多少。到现在为止,如把他统计起来,其数目一定很可以惊人的。现在姑就《四库全书》所收,按类叙述他的部数及卷数,末了再叙他的总部数及总卷数,以见中国书籍数量的一斑。

《四库全书》分经部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及小学十类,凡著录八〇六部,九九一八卷。存目一六〇四部,一〇一一一卷。内无卷数一一六部;附录二四部,二九〇卷。共计二〇一〇部,二九三一九卷。分史部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及史评十五类,凡著录五五七部,二一八七九卷。存目一四八五部,一六〇二四卷。内无卷数七〇部;附录二部,九卷。共计二一一四部,三七九一二卷。分子部为儒、兵、法、农、医、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类书、小说、释及道十四类,凡著录九二六部,一七七九二卷。存目一九三七部,四一〇六〇卷。内无卷数九五部;附录三部,三四卷。共计二九六〇部,五八八八七卷。分集部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及词曲五类,凡一二七七部,二九八四九卷。存目二一二五部,二四三九一卷。内无卷数九九部。共计三五〇一部,五四二四〇卷。经、史、子、集合计,凡一〇五八五部,一七一五五八卷。

本书的分类,虽采用通行的四分法,而次序则依荀勖所定,以“史”次于“子”后,“集”部则改称“文学”,其中经、子、史三部的分类仍沿旧目;文学则完全改用新目。这种新旧兼用的方法,本来不甚妥当。但文学如用旧法分目,那么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也无从叙述。为便宜计,也只好贻人口舌了。

〔问题〕

(1)中国书籍最通行的分类法是哪一种?

(2)“四分法”为什么还没有打破的必要?

(3)中国书籍的分类起源于何书?

(4)刘歆《七略》和四部的分类有何不同?

(5)“四部分目”始于何人?

(6)经史子集的次序定于何人?

(7)王俭《七志》分为哪七类?

(8)阮孝绪《七录》分为哪七类?

(9)《隋书·经籍志》的分类怎样?

(10)《四库全书》分为哪几类?所收书籍有多少?

(11)本书的分类法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