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以海棠、芭蕉作为怡红院的主要点缀,于芭蕉则略略带过,留待诗吟“绿腊”时才是正文,而于海棠则着意点染,在第十七回中就写的十分华赡了,原文云:
一边种几本芭蕉,那一边是一树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金缕,葩吐丹砂。众人都道:“好花,好花……”贾政道:“这叫做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出女儿国……”宝玉道:“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红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闺阁风度,故以女儿命名,世人以讹传讹,都未免认真了。”
这一段文字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后面许多文字,一直到高鹗后四十回续书中,还用这株海棠来渲染故事情节,说什么海棠荣枯关系到怡红院气数等等。在这点上,人们也许会产生疑问,能够暗示“红”色的花很多,为什么一定要用“海棠”呢?难道只是因为海棠红得十分娇艳吗?而且又想出什么“女儿棠”、“外国之种”、“女儿国”等等,是否都是作者的杜撰,还是有点什么历史根据的影子,或受到什么影响,而这样写呢?应该说这不是凭空杜撰,也不是偶然碰巧,而是作者着意安排的,而这种着意安排是有其历史根源和一代风土影响的。
海棠,在春花中,较之桃花、杏花、李花等等,的确红得更为娇嫩,着花也更为繁艳。但如单取这两点,则牡丹、芍药也可膺此选,不必单取海棠。而作者特别着重海棠,我想除此而外,也还有其他几点原因:其一是北京昔时于早春花事中,首重海棠,所谓“燕京此花驰声价”(明王崇简《看海棠行》,载《青箱堂诗集》),又道:“占断秾华别有情”(明高珩《韦公寺看海棠》,载《栖云阁诗集》),明、清二代中,北京的著名海棠代有兴替,绵延不断;其二是海棠花在传说中的确也曾和“女孩儿”、“外国”等扯得上关系。况且它的确“红若施脂”,既不像桃、杏那样淡,又不像玫瑰那样无深、无浅一般地浓,而海棠却真像胭脂一样,红得嫩艳正好,因此说怡红院取中海棠暗示“红”色,以配芭蕉的“绿”,是不无原因的了。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云:“海棠多品,贴梗、的 、口腊、西府,轻盈醉颊,木瓜、玉臂、妙单、垂丝,步摇风细,尚有紫棉,未得经目,味其标目,定有妙姿。”早在明代,品种即如此之多,而北京旧时海棠,一般最重三品,西府、铁梗(又名贴梗)、垂丝、西府单瓣,颜色最艳。铁梗、垂丝重瓣,其中垂丝着花最繁,很像日本的樱花。乾隆时大兴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云:
曰西府、曰铁梗、曰垂丝,海棠之妙,韦公祠、慈恩寺,可谓甲于天下矣。
这说的正是《红楼梦》时代的北京的名海棠,所说韦公祠,在左安门外,谈迁《北游录》记顺治十一年(公元一六五四)清明后至韦公祠看海棠云:
壬午,出左安门探韦公祠海棠。……有海棠二,各合抱,歧干丛条,尚未萼也。自甲申来,今百四十一年,木之寿有限,似易于见长。
这里的海棠,在谈迁时已“百四十一年”;至潘荣陛时,又要加上一百年,则二百四十多年了。慈恩寺又名报国寺,原在北京宣武门外下斜街,在清初是王渔洋、朱竹垞等人常去的地方,其中海棠,自从明代就很出名了。晚明王崇简《看海棠行》就曾写道:“凤城西南报国寺,海棠双树藏幽邃。……燕京此花驰声价,韦祠为最此为亚”,均可见明、清之际直到乾隆时北京海棠的盛况。在此之后,宣武门外崇效寺(又名枣花寺)的海棠也曾享盛名,龚定庵《枣花寺海棠下感春而作》诗云:
词流百辈花间尽,此是宣南掌故花。
大隐金门不归去,又来萧寺问年华。
按,崇效寺的海棠在乾隆、嘉庆之际,前后也出名了几十年,后来才为牡丹所代替。此外,还有右安门外花之寺(俗名三官庙),其庙内及庙外的海棠也极为繁盛,道光、咸丰之际,每到春日花开时,车马极盛。龚定庵《西郊落花歌》前面序言中道:“出丰宜门一里,海棠大十围者八九十本,花时车马太盛……”说的就是这里。总之,海棠在北京,从明代以来绵绵直到清末,历来就享有盛誉,桃、杏之类,是无法比拟的。当年私人园林以海棠出名的也不少,张远《隩志》记载:“京师多海棠,初以钟鼓楼东张中贵宅二株为最……万历中又尚解中贵宅所值,高明区中允大相诗:‘解家海棠帝苑边,开时车马日喧阗’是也。今旧本俱无存矣。”《红楼梦》中写怡红院,以海棠配芭蕉,并用重彩描绘之,恐怕不能不说受到上面所述诸情况的一些影响吧!
北京为什么海棠特别繁盛,而且西山一带特别多?据传说:辽圣主耶律隆绪的第十个女儿,小名“菩萨”,十分美丽,但在少女时就夭亡了,葬在西山。原来那里海棠很少,但自从她葬在那里之后,海棠却越来越繁盛,种植者亦越来越多,当地人就谥这位公主为“海棠公主”。龚定庵诗所谓:“菩萨葬龙沙,魂归玉帝家。余春照天地,私谥亦高华。……南朝人未识,拜杀断肠花。”而且说明这座公主坟就在西山无相寺。这个故事虽然不是什么“女儿国”等等,却的确与“女孩儿”有关,历代所传所谓“女儿棠”,自然也不是无因的了。
再有海棠是不是有外国品种呢?谈迁在《北游录》中记出左安门探韦公祠海棠时曾云:
记南都静海寺海棠,为永乐七年太监郑和舶上物,大不及此。或曰梨树接铁梗海棠则成西府,理或有之。
据此所记,则知早在明代初年,就曾从外国移植过海棠。但所有西府海棠却不一定都是外国种,谈迁就明说南京郑和从海船上带来的海棠,还没有韦公祠的大。而且人们对于各种“西府海棠”的说法也不一致,有人说是嫁接成功的等等,可见历来颇重“西府”名种,但传说并不一致,而说它是“外国种”,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就是贾政那几句话的历史背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