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谈到车围子时,谈到车檐前面的帘子。车有车帘,轿有轿帘,这些都是同车围子、轿围子一齐配套制作的。至于家中房舍,门有门帘,窗有窗帘,这些都是按季节随时挂上去的。清代早期北京的房屋,一般连后来的所谓“风门”也没有,全是对开门,少不了个帘子;虽然好坏大相悬殊,但帘子的名称总是一样的。在诗词中,前人写到帘子的诗句,是数也数不清的,什么“朱帘暮卷西山雨”,什么“罗幌卷,翠帘垂”,什么“梦后楼台高锁、酒醉帘幕低垂”等等,例子要多少有多少。这就是因为帘子在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中关系太密切了,而且总是构成美好的形象,所以经常作为文学作品的描写材料。《红楼梦》中写到帘子的地方很多。如第八回写宝钗房间道:
宝玉听了,忙下炕来到了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绸软帘。
如第十九回写宝玉到黛玉房间时道:
宝玉揭起绣线软帘,进入里间……
又如第四十一回写到刘姥姥到了怡红院宝玉房间时道:
一转身,方得了个小门,门上挂着葱绿撒花软帘。
这三处都写到很漂亮的帘子。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奇怪,只是每处为什么都要加个“软”字,这是什么意思。有软必有硬,“硬帘”又是什么?这里先简单说明:“硬帘”就是带夹板的帘子,不过习惯上没有“硬帘”的叫法;“软帘”则是没有夹板的帘子。过去挂在堂屋通院子的房门上的帘子,不管竹帘子、夹帘子、呢帘子、棉帘子,都要用有夹板的帘子,增加重量,贴紧门框,避免风吹。一挂帘子一般都是三处夹板,即头上挂处、中腰、下面及地处。每处两块木条把帘子夹牢,上面用五个铜垫圈和铜钉钉住。钉子腿是两片铜在反面对分开。帘子坏了,夹板及铜饰件还可以拆下来重新使用。大院子的正房,中门十分高大,夹板帘子自然也很宽大,分量也重。如一个人进屋,从侧面把中间夹板轻轻一掀,人就可侧身而进了。如果打帘子让客,客人多时,一个人打,就不能把帘子举得很高,因而便要两个人打。如第四十二回写请太医院王太医给贾母看病时道:
一时只见贾珍、贾琏、贾蓉三个人将王太医请来。王太医不敢走甬路,只走旁阶……早有两个婆子在两边打起帘子,两个婆子在前导引进去。
这就是贾母正屋正门上,宽大的夹板帘子便要两个人来打了。至于一般房舍的里屋,也就是套间里,都挂着没有夹板的帘子,夏天挂各种细竹帘,春、秋、冬挂丝绸一类料子做的里外两层的帘子,都不钉木板,很柔软,出入方便,所以叫做“软帘”。
《红楼梦》中有个地方集中写到帘子,就是第十七回。写贾政带着清客和宝玉到刚修好的大观园中“试才题对额”时,忽然问到帐幔帘子的事,叫来贾琏,贾琏回道:
妆、蟒、洒、堆、刻丝、弹墨……帘子二百挂,昨日俱得了。外有猩猩毡帘二百挂,湘妃竹帘一百挂,金丝藤红漆竹帘一百挂,黑漆竹帘一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二百挂,每样得了一半,也不过秋天都全了。
这张帘子的账单子写得十分热闹,但数字上都似乎有个小漏洞,即夏天的帘子多,春秋和冬天的帘子少。按道理,一个房门,最少要三挂帘子,一挂竹的夏天用,一挂妆、蟒等缎料的春、秋用,一挂毡的或棉的冬天用。这个单子中竹帘总数五百挂,而绸缎或毡的都各只有二百挂,即使包括夏天廊子上用的竹帘,似乎数字也差着一大截。
这张账单中的帘子,在后面各回书中都曾写到。如第四十回写贾母和刘姥姥到了潇湘馆道:“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进来坐下……”这湘帘就是前面账单中的“湘妃竹帘”。又如第五十回写贾母同大家到了惜春住的“暖香坞”时道:“早有几个人打起猩红毡帘,已觉暖气拂脸。”这猩红毡帘,就是前面账单中的猩猩毡帘。
过去传说猩猩血染东西不褪色,所以把鲜红色叫猩猩红。北京冬季寒冷,那时毡帘是冬天防寒挡风的恩物。清代道光皇帝旻宁的《养正书屋全集》中还收了一首他写的毡帘诗,开头四句道:
御冬良具孰为先?掩映帘帷制以毡。
蔽影无妨遮璧月,留看时复锁炉烟。
……
诗并不是好诗,只不过告诉我们一件事,即那时宫廷中也十分重视毡帘。不过一般的毡子都是白的,制成毡帘,也不过装上夹板,沿上大宽黑绒边,上下两块中间,再钉上“五蝠捧寿”或“延年益寿”的乌绒图案花纹,但底子还是白毡,不好看。所以高级毡帘,都是猩猩红的。当然这种红毡帘,也都要装木夹板,沿黑缎子或黑大绒边,甚至要绣上平金花纹。大观园中冬天各处都是用这种毡帘的。第五十一回写怡红院中袭人不在家,麝月半夜里到院中去时的情况说:“麝月便开了后房门,揭起毡帘一看,果然好月色。”这就是在数九寒天里,怡红院前后屋门挂的都是毡帘,这里虽未写明“猩红”,但可以肯定必然也是猩猩毡,怡红院中绝不会挂白毡帘子的。
关于帘子,《红楼梦》中有不少处很有诗意的描写。如第二十七回中,写黛玉与宝玉闹了误会,宝玉来到潇湘馆,黛玉不睬他,回头却吩咐紫鹃道:
把屋子收拾了,下一扇纱屉子,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这几句写得完全是晏殊《踏莎行》的词意,晏词后半阕是: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这在意境上和黛玉的几句话该是多么相像啊?这回书写的本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大观园中的风物。暮春时候,闺阁闲情,在词家是以典雅形象的语言表现的,而在小说家则以最朴素的白描手法表现出来,包括节令物侯、环境情况、情节气氛、人物胸襟、感情变化,所有一切要表现的东西,都从淡淡的几句话中,极为强烈地显示出来,这是曹雪芹作为语言大师的“撒手锏”,是最伟大的地方,古代任何大家在这一点上都是无法和他比拟的。这里所写的“把帘子放下来”,这是挂在窗子上的遮阳竹帘。什么竹的?没有写明,是湘妃,还是漆竹,就无法猜测了。
另外,说到帘子,还联系到清代的礼节,那就是“打帘子”。“打帘子”在清代是一种重要的礼节。一同进门,主人给客人打帘子,下级给上级打帘子,晚辈给长辈打帘子,都是有讲究的。据说清代军机大臣每天进宫见皇上时,太监要回避,各军机依次前行,将到什么南书房、养心殿等参见房舍门前时,五六名中走在最后的一名资格最浅,要快走几步,抢在领班军机的前面,赶到门前躬身把帘子打起,让别人进去后,自己再进去。因此这名军机大臣别名就叫“打帘子军机”。所以《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写到平儿不给凤姐打帘子时,凤姐说道:“平儿丫头疯魔了,这蹄子认真要降伏起我来了”等等,这是很生动的符合当时社会生活的描写。
帘子虽属小物,但在《红楼梦》的文字中,却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