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四人小轿,八人大轿之外,还有“驮轿”。第五十九回写贾母等人要给老太妃去送灵,要出远门,记其准备及登程情况云:
跟随的一共大小六个丫环,十个老婆媳妇子,男人不算。连日收拾驮轿器械。
临日,贾母带着贾蓉媳妇坐一乘驮轿,王夫人在后,亦坐一乘驮轿,贾珍骑马,率领众家丁围护;又有几辆大车,与婆子、丫环坐,并放些随换的衣包等件。
这里把驮轿写的很具体,很明确。一是收拾驮轿器械,二是二人合坐一乘驮轿,三是一人坐一乘驮轿,有此三点,即可说明驮轿的几个特征了。“驮轿”又叫“骡驮轿”,简单说,就是用骡子驮着一顶轿子。因为它是用骡子驮而不是用人抬,所以又有它的特征,不同于一般的轿子。特征之一,是它体积大,比一般八抬官轿还要宽大些。因为宽大,所以轿杆也比一般轿子为粗,更结实些。其长度是前三、后四、中五尺,即中间轿厢部分,长约五尺,伸在轿厢前面的轿杆长约三尺,伸出后面的轿杆长约四尺。特征之二,是可以坐两个人,一般人抬的轿子,只能坐一个人,如果多一个小孩,那小孩不是抱在大人怀中,就得盘腿坐在大人脚下轿板上。驮轿之轿厢宽大,便可坐两个人,挤一挤,并排坐也可以。两边架板,斜身交错坐也可以。自然都是比较狭窄的。两边架板当坐位,那个板就很窄,有似乎坐狭板凳了。特征之三,它不同于一般轿子处,是没有“横杆”、“肩杆”等,驮轿的轿杆,前后两面杆头上,有四五寸长的地方,都用铁包起来,有很粗很牢的铁环,用粗绳子把轿杆绑在驮骡的驮架上,那是用很粗的柳木弯成的两个半圆圈,用横档连在一起,架在驮骡背上时,架子正好嵌在驮鞍鞍槽中。所以驮轿在使用时,必须把轿杆两头都绑在架子上,这样驮骡才能驮。所谓“收拾驮轿器械”,就是把平日不出远门、不常使用的驮轿的轿厢、轿杆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松铆的地方,轿厢松动否?轿杆坚固否?铁环勾子等有否锈损,该掉换的掉换,该加固的加固,要准备好架子和绳索。把驮轿帷子上好,把前后轿杆绑在架子上。轿厢内坐板放好、垫好等等。
驮轿也要上帷子,冬天棉帷子、呢帷子等,布制棉帷子、夹帷最普通。棉帷子有里有面,中间絮棉花,像做夹板棉门帘一样,都要用线密密地衲过,而且衲成各种花纹,如像眼块、贯圈、云头、回文万字,再高级如什么“八仙过海”、“狮子滚绣球”等。也要开窗,一般在帷子左右两面,各有一尺许见方的小窗,或装玻璃,或嵌纱,四周也有阔边。轿门是小夹板帘子。如夏天行路,轿门前还要撑起遮阳幔子。前后两匹骡子驮着走,骡子驮载力在三百斤左右,合力当超过六百斤。一乘驮轿,如坐两个人,再加轿子本身以及所带物品,总重量也不过三四百斤,两匹健骡驮来是十分轻松稳妥的。
乘坐的时候,轿中坐板上坐垫铺好,撩起轿帘,人坐进去,扶住两边窗棂扶手。上驮的时候,先上后面的架子。把备好驮鞍的骡子拉过来,两个人抬起架子腿,骡子一低头钻进架子去,当骡头快要碰到轿子后壁时,抬的人对准鞍槽,往下一放,正好稳嵌在鞍槽中。后面驮好,马上过来抬起前面的架子,再让前面那匹骡子驮好。同时驮好后,一乘驮轿便可款款地上路了,前面的骡子也挂着大串铃,大红踢胸,迎着朝阳烟霭,或冒着料峭晨风,驮着客商,开始了一天的旅程。
驮驮轿的骡子,是经过特殊训练的。首先,前后两匹走路,要保持一致性,不但快慢要一致,而且步伐节奏要一致,尤其在转弯、过河、上山、下山时,两个骡子的动作要配合好。因为两个骡子驮着一个沉重的东西,而且是庞然大物,又是硬的,这就势必要求熟练于这种驮载的骡子来驮,所以都是一对对配好的,高低一样,步伐、性格都适应,拆开来使用一般都不行。两个骡子,前面一个走起来方便,因为没有东西妨碍它的视线,但它上驮时,要退着上,像拉车驾辕一样。后面骡子头正碰在轿子后壁,前面的路一点也看不见,好像蒙头闭眼走路一样,是要很驯良的、能耐劳负重的牲口担任。后面先上驮,当骡倌把架子放在它鞍槽上后,前面尚未上驮,这时驮轿后高前低,成四十度左右倾斜着,在这片刻时间里,它要默默地、一动也不动地站着,等着。
驮轿被健骡驮着,负重至远,在不到一百年前,还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尤其走远路,走山路,更是非常实惠的。坐驮轿走长途的实际情况,现在已经看不到,当然也就更难体会了,只好依靠旧时的文献,来想象一下驮轿行旅的况味。八十多年前,庚子时,那拉氏和光绪狼狈地逃出北京,经延庆州向怀来、宣化逃去,路上就坐的是官轿和驮轿。下面摘引一点当时怀来知县吴永(字渔川)《庚子西狩丛谈》七月二十二日的记录:
出城八九里间,忽大雨如注……幸俄顷而雨止。适见近面有一驮轿,迤逦而来,一骑为前导……即高声问曰:“来者其怀来县耶?”予应之曰:“然。”曰:“此即军机赵大人,”而舆行已至身畔,予方拟下马,赵公即搴帘止之……
俄见肃亲王乘马先至……语曰:“皇太后乘延庆州肩舆,其后驮轿四乘,皇上与伦贝子共一乘……旋见导骑十余驰骋而来,前骑传呼驾到,遥见四人舁蓝呢大轿前行,将至店门,予跪唱怀来县知县臣吴永跪接皇太后圣驾;接连一驮轿,见其中对坐二人,复高唱“怀来县知县臣吴永跪接皇上圣驾”……
从吴渔川的记载中,不但可以看出当时那拉氏出走时的慌张情况,什么皇太后的“龙凤舆”、全份銮驾都没有法子摆了,只坐了个延庆州的四人官轿就不错了。延庆州即现在的延庆县,在北京北面远郊山中。当时是“直隶州”,比县高一级,比府低一级。四人蓝呢轿,是知州的轿子。“赵公即搴帘”,看得出驮轿上是放下轿帘的。当时正下过雨,旧时驮轿、轿子等都随行带有油布、或油绸雨罩,是能防雨的。当时吴渔川骑在马上,轿中人搴帘谈话,近在身边,高度一样。“而舆已至身畔”数句,写的十分逼真。“其中对坐二人”,其一就是光绪,不让他一个人坐,而让伦贝子和他同坐,又对面坐,自然座位很狭窄,十分局促了。《红楼梦》写贾母带着贾蓉媳妇坐,按情理是不会对面坐的。因为驮轿虽然宽大,两人对面坐,随便怎么也坐不舒服。如何才能使贾母舒服一些呢?一是并排坐,贾母宽敞一些,贾蓉媳妇侧着身子稍坐一些。再不然贾母坐正面,贾蓉媳妇盘腿坐在前面轿底上。至于为什么别人不带,单带贾蓉媳妇呢?因为这在宗法社会的礼仪中,“长房长孙”是最重要的,分家产他要单独得一大股,参加各种典礼活动也要有他。“长孙”重要,自然长孙媳即所谓“孙妇”也就处处少不了啦。
驮轿过去主要是秦、晋山区行旅的特殊交通工具,后来在北方许多地方普遍使用。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说:“天下有九福……秦垄鞍马福”,这也该包括驮轿在内吧。乾隆时秦朝 《消寒诗话》中有一则道:
余壬辰春游晋,暮春自晋入都,乘马舆行正定道中,山坞桃李盛开,夹道绿杨如画。如此数十里不绝,得句云:“轻雷小雨涨山泉,净洗桃花彻骨妍。一枕软舆蝴蝶梦,春魂飞绕绿杨烟。”孰谓北方风景遽逊江南也。
这里所说“马舆”就是驮轿。因为“驮轿”、“轿”等都是俗称,不能入诗。文人总不免要酸溜溜地换个雅言,如轿子叫“肩舆”,八抬大轿叫“八座”,驮轿虽是骡子驮的,但为了“雅”,也只能叫“马舆”了。这就是昔时写文、写诗的窍门。不过这一段文字写得的确不差,真可以说是为山乡行旅之乐传神,堪称有关驮轿的风流诗话了。小诗也极清丽,所说“一枕软舆”,也是有真实体会的。驮轿轿厢宽大,靠后壁横放近二尺宽的坐板,摆个靠枕,人可以斜着身子半躺下,打起轿帘,一边行路,一边看风景,缓缓而来,深得“卧游”之乐。如果是春秋佳日,行走在风景优美的山区中,那真比现在坐旅游车旅行还舒服呢。当然,有乐也有苦,遇上天气不好,大风大雨,发大水,那就要十分狼狈了。《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年五月十八日记云:
黎明行,积水甚多,车已没髁,幸未颠复。遇台湾都司骡轿落水,众人拯而起之。
在这种情况之下,驮轿就没骡车稳妥,弄不好就要翻轿,能落水而救起,那还是小小的不幸。在过去,驮轿掉崖,把人摔死;发山水,连轿带人一起冲走,也都是数见不鲜的事。
再有,在清朝关里人下关东,山西人大多是去做生意,山东人大多是去种田,河北人则很多都是逃荒去的。几年之后,山西人赚钱最多,可以坐驮轿回乡;山东人次之,可以骑牲口回家;河北人则又次之了。所以当时流传民间谚语道:
山西人,骡驮轿;山东人,大褥套;河北人,瞎胡闹。
这又是有关驮轿的民间文学资料,可供关心“民俗学”的人采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