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不少地方都写到轿,那是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本世纪初以及再往前数,直到《红楼梦》成书的年代中,轿子是到处都有的,看书的人都知道,原用不着多说。但是时代在不断地变化着,有的事物仍旧流传到今天,有的则已淹没无闻了。因而现在《红楼梦》虽然还是一部大家都爱看的书,而轿子则早已没有了。几十年前,还有新娘子坐的“花轿”,现在则连“花轿”恐怕也没有了吧?随着时代的前进,各种落后的东西,遭到淘汰,这原是必然的规律,但作为历史实物,有意地加以保存一些,却似乎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而各处历史博物馆,似乎很少注意。连有名的故宫博物院等等大单位,也摆不出一套完整的“銮驾”。什么“五辂”、“步辇”等等,以及什么蓝呢、绿呢等轿子,虽然为时代淘汰,也不过七十来年的事。但今天看来,也只是文字上,或偶然图画上看到,对于实物,一般人则已是茫然无所知了。因而现在看《红楼梦》,对于写到轿子的地方,则只能从字面上理解。具体如何,各种不同的轿子又如何区别,这些恐怕大多数人都是说不清楚的。下面先不妨举几个例子,如第二回写贾雨村娶娇杏:

当夜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衙去了。

第六十五回写贾琏偷娶尤二姐:

至次日五更天,一乘素轿,将二姐儿抬来……

第三回写黛玉到京:

便有荣府打发轿子、并拉行李车辆侍候。

第十三回写秦可卿办丧事太监戴权来上祭:

次后坐了大轿,打道鸣锣,亲来上祭。

第十四回写宁国府大出殡:

堂客也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顶小轿。

第十八回写元春省亲:

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一顶金顶、鹅黄绣凤銮舆,缓缓行来。

第二十九回写荣、宁二府去清虚观打醮:

贾母坐一乘八人大轿,李氏、凤姐、薛姨妈每人一乘四人轿。

从以上所引《红楼梦》原文可以看出,同样一个人抬的轿,有许许多多名称:什么小轿、素轿、轿子、大轿、銮舆,还有大轿、小轿对称,八人大轿、四人轿对称,这么许多名称,如何区分呢?因此在谈轿子之先,先要把它简单地分分类。

一是以抬轿的人数分,有二人轿、四人轿、八人轿。在一般概念上,二人抬俗叫“二人小轿”,是江南旧时最普通的轿子。四人轿,是最普通的轿。八人轿,叫“八抬大轿”,就是比较高级的了。还有什么十二人抬的,那是特殊豪侈的大吏违制的东西,不足为例。另皇帝轿三十六人、二十八人、十六人抬,那就更特殊,不是常见的了。

二是以轿的用途分:步舆、凤舆、仪舆、翟舆等,这是皇家的轿。八抬官轿、四抬官轿,这是各级官吏的轿。花轿,各地娶亲的轿。一般轿子,民间所用。

三是以轿的设备装饰分:皇家明黄轿,官吏蓝呢、绿呢轿,娶亲的花轿,也叫彩轿。送殡的、守孝的素轿。像贾琏在贾敬的丧礼之后,偷娶尤二姐,而且是偏房,因而用素轿,偷偷的把她抬到花枝巷。

四是以上帷子、不上帷子来分:上帷子的叫暖轿、暗轿,不上帷子叫亮轿、显轿。另外还有简便的椅子轿,江南叫竹椅显轿(类似四川的滑杆)。

从上面的简单分类中可以看出,笼统地是一个“轿”,而稍一区分,便有这些不同的种类和差别。当时都是具体的实物,而今天则都成为历史的名称了。考证“轿”的历史,俞正燮的《癸巳类稿》中收有一篇《轿释名》的文章,考证极为详尽。但他并未讲当时轿子的形状、材料、制作方法等,因为这些在那时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习见的,不必多说;而今天则又成了历史事物,有必要加以解说了。在《天水冰山录》“一应变价竹丝骨花等轿”项下云:

凉、暖官轿,八乘,内轿板二副;藤竹丝卧轿,十三乘;骨花、竹丝女轿,十乘;竹丝女轿,四乘。以上轿三十五乘,每乘估价银二两,共银七十两。

这里所估的价钱,即在当时,也是极为便宜的,不过这个我们先不管它。只根据这项实际的记载,谈谈那时轿子的制造情况,所用材料及尺寸形状等等。现在的车辆基本材料是钢铁,而当年车轿的基本材料是竹、木,自然也要用一点铜铁等金属,但那只是一些小饰件,而主要的则是竹、木、藤之属。轿的部分,简单地分是轿杆、轿底、轿厢——又叫轿帮、轿顶。其使用竹或木,大抵是江南一般用竹最多,北方及皇家所规定之格式,则多用木。但用竹制的,也少不了木,用木制的,也少不了竹篾藤丝。

说的简单一些,轿子像一个木头做的小的有窗户的亭子,左右有两根杆子,抬上好走。但这个小木亭子,这两根杆子也颇复杂。先说轿杆,左右两根穿在轿帮上的叫“直杆”,前后直杆头上,包铁、包铜,甚至镀金、真金等,架“横杆”。四人抬,横杆上再架一“肩杆”,如八抬轿,便要架两个肩杆。前后还各有一根“撑杆”,如果轿子停住,抬轿人便可用撑杆把轿子撑住,不要让重量再压在肩上。一般四人官轿,轿厢约二尺五寸见方,八抬大轿三尺以上见方,左右直杆,前后都伸出三尺不到,四人抬。轿前二人,一前一后,后面那个人后背正对着坐轿人;轿后二人,也一前一后,前面那个人的视线正被轿子挡住,往前看不到什么,只能低头看路面走。所以清代中叶北京流行四句谚语,以抬轿比喻京官。这四句话对京官讽刺极为尖锐,其词云:

前一为军机,扬眉吐气;前二为御史,不敢放屁;后一为翰林,混天黑地;后二为部曹,全无主意。

军机处在清代是最高权力机构,不论大臣还是小军机,都是大权在握,受人奉承的,因而像头一名轿夫,扬眉吐气,可以趾高气扬地乱撞。御史是负责监察,职在言路,应该不畏强暴,弹劾贪官污吏。但他们都怕大官,不敢说话,所以叫不敢放屁。翰林院的翰林,一般不了解中枢内情,只是在大官中乱钻,所以叫混天黑地。部曹,就是各部具体办事的小官,全听上官的指挥,自己没有主张,像最后一名轿夫,只能跟着前面的走。这就是当年最普通的四人轿的抬法,和四个人的位置、情况。

八抬轿,轿厢大,前面直杆用轿绳横穿,此杆两头穿两根肩杆,抬轿人在轿杆外。轿厢前四人、后四人。二人小轿,是最轻便的,不用肩杆,只是把横杆搭在肩上,抬了就好跑,就像现在抬担架一样。宋人王明清挥麈录》三辑云:

宣和中,苏叔党游京师,寓居景德寺僧房,忽见快行家者同一小轿至,传旨宣召,亟令登车。叔党不知所以,然不敢拒。才入,则以物障其前,惟不设顶,上以小凉年蔽之,二人肩之,其疾如飞。

明清以后,南北各地的二人轿,也都是最轻便的。从历史上讲,北宋时轿子也很普遍。京城汴梁有专门出赁轿子的铺子,这同清代北京的喜轿铺已一样了。轿杆是轿子主要承荷重量部分,一要其坚固,二要其轻而有弹性。按《明史》、《清史稿》之《舆服志》所记,一切舆轿,均为“木质”,轿杆自然也都是选用质地坚韧的木质。江南所制,常常更为轻巧。晚明文震亨长物志》云:

今之“肩舆”……出闽、广者精丽,且轻便;楚中有以藤为杠者,亦佳;近金陵所制缠藤者,颇俗。

文震亨是从美观、雅俗上考虑,实际轿杆缠藤,是防止竹或木裂缝断折,是从坚固实用上考虑的。轿子是用人抬的,《道光都门纪略》记云:

轿夫俱系年青力壮,腿健如飞,上身不动,稳而且快。陋习,一遇前后来轿,与人群拥挤处,更要加紧直走,上轿时尤勇,以人马赶不上者为能。

那时抬轿的轿夫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轿杆一上肩,有一种特殊的走法,右肩抬,左手叉腰,右手大幅度摆动;反之亦如是。左右脚交叉速进,脚印在一条线上。要换肩,由最前面轿夫发出信号,同时一低头,右肩即换到左肩,或左肩换到右肩。轿子要讲究抬得稳,走得快。走起来,上身不动,“索索”前行,讲究一杯茶放在轿杆上不落下来。走的姿势,俗名“一炷香”。要停轿,用挂在轿杆上的“撑杆”一支,抬的人便可“息肩”。要落轿,把轿子放在地上,抬的人退出,轿中的人坐在轿中便可同立在轿门前的人谈话,扶持。如第十四回写宝玉在途中见北静王:

便换了素服,坐着大轿,鸣锣张伞而来,到了棚前,落轿……贾珍急命前面执事扎住,同贾赦、贾政三人连忙迎上来,以国礼相见。北静王轿内欠身,含笑答礼……宝玉忙抢上来参见,世荣从轿内伸手搀住。

这是落轿而未下轿,抬轿的人立在轿杆外,宝玉抢在轿杆内轿门前打躬参见,就要下跪,世荣从轿内探身弯腰搀住。不然,稍微一远,就没有那么长的臂膀了。世荣是王爵,坐的是八抬暖轿。按《清史稿·舆服志》,亲王、郡王的轿是:

明轿一,木质,洒金,不施幰。盖、辕、杆皆髹朱饰金。暖轿一,银顶,金黄盖幨,红帏,缎、毡各惟其时……广三尺三寸,地平广与轿面同。俱施羊肝漆洒金,上下雕玲珑花卉。直杆、横杆、撑杆各二,肩杆四,俱朱髹贴金饰。红布幰衣、油绸雨衣各一。……八人舁之。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想见北静王世荣轿子的样子。当时冬天,是坐暖轿。再“红布幰衣”是“轿罩”,不出门时,轿子放在马号车轿库中,用罩子罩起。这种轿前面好像房门口一样,帘子不放下来。如是女眷,便放下轿帘。第三回中写黛玉初到荣国府下轿时:

那小厮俱肃然退出,众婆子上前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这就说明女眷的轿子是放下帘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