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道教的祖师,也是仙话(神话)中一个很有名的人物。老子的仙话(神话),大概是三国魏晋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先有东汉三国的分裂,后有两晋十六国的扰乱和破坏,士大夫逃避现实,崇尚虚无,老庄玄学之风大畅。影响及于民间,加上道士们的渲染,传说人物的老子自然便成了神话人物。记载老子神话事迹最完备的,自然首推葛洪神仙传》卷一的《老子》一篇,但也正如同卷《彭祖》篇一样,其中糟粕太多,所可录的,只有开头一段:

老子者,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也。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或云老子先天地生。或云天地之精魄,盖神灵之属。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或云其母无夫,老子是母家之姓,或云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即使是这一段,也看得出来,是谬悠之谈,异说纷纭,不过倒也还符合神话因素附会在一个传说人物身上时它自身的规律。本来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所记叙的老子,就每多游移之辞,常将他和老莱子与周太史儋相混,记得并不那么踏实,似乎只是一个传说人物。到葛洪《神仙传》,所以单讲老子的出生,就有这么多纷纭的异说了。其实还没有包罗尽致,例如《古小说钩沈》辑《小说》说:“老子始下生,乘白鹿入母胎中。”便是遗漏的一条。至于老子之所以名叫“老子”,《神仙传》有很好的解释。“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这是一条。“时俗见其久寿,故号之为老子。”这又是一条。有此二条:老子先天的“老”和后天的“老”,就派定了这个人物本身具有的合乎神仙条件的神话性质。

但除了一些伪妄迷信、辗转抄袭的言谈而外,真正称得上是老子神话的,检点起来,其实并不太多,并且主要集中在和另一个名叫“关令尹喜”的人物的关系上:

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其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车而过。(《古小说钩沈》辑《列异传》)

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今为青羊观是也。(《太平御览》卷一九一引《蜀本纪》)

老子乘青羊降,其地有台存。(《蜀中名胜记》引《古今集记》)

《列异传》旧传为三国魏曹丕撰,《蜀本纪》则是三国蜀谯周撰,二人生同时,谯周略后,如果前一段神话零片撰人无问题,那么老子神话的主体在那个时代可说便定下来了。至于末段《古今集记》所云,只不过是神话的一点补充,说明老子在成都青羊肆度关令尹喜升仙时,是“乘青羊降”的,已经无关紧要。而且明眼人不难看出,这个补充其实有些拙劣,近于蛇足,因为在老子来前,成都已有“青羊肆”,此复“乘青羊降”,岂不是重复啰嗦么?为其意境较高,故亦录而存之。

关令尹喜这个人物,他的名字,有几种说法。通常的一种,是说函谷关的关令名叫尹喜的(《列仙传》卷上),还有是说函谷关的关令尹名叫喜的,也有说喜是动词,剩下只是无名无姓的关令尹。寻绎《老庄申韩列传》语意,“老子……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喜字确该是动词。一切后来的仙话都是以此为据,所以尹喜或喜这样的名称恐怕都属附会,这个人物实际不过是个没有名姓、只有官职称谓的传说人物。在这个人物的身上,后来也附会了一些神话的因素。如《太平御览》卷五六引《关令内传》说:“关令尹喜生时,其家堂陆地自生莲花,光色鲜盛。”《列仙传》卷上说:“喜内学,常服精华,隐德修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至于尹喜怎样“物色而遮之”,则以《太平御览》卷六六一引《三一经》说得最形象具体:“及老子度关,喜先诫官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过,止以白之。’果至,喜带印绶,设师事之礼,老子重辞之。喜曰:‘愿为我著书,说大道之意,得而奉行焉。’于是著《道德经》上下二篇。”这就是说,老子未至关时,尹喜已由望气知道其将至,说明他本身已先具备了学道的根基。

老子这个神话人物与关令尹喜这个神话人物在函谷关(或说散关)相遇后,照前面所引《蜀本纪》的说法,是老子叫关令尹喜去“成都青羊肆”上相晤;而照《列仙传》的说法,则是(尹喜)后与老子俱游流沙化胡”。都是传说,当有歧异,自不必去辨其孰是孰非。而据后说,则还说“老子入胡,作樗(chū)蒲”(《艺文类聚》卷七四引《博物志》),大约所作樗蒲就是他“化胡”的初阶,是以游戏而传道了。

而前说可谓是“老子度人说”。老子除在成都青羊肆上度过首先和他相遇的关令尹喜外,还在焦山(在今湖北省镇江市)度过一个名叫“傅先生”的学道人。这个故事,似乎更有意思:

傅先生入焦山七年,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石,厚五尺,云穿此便当得道。其人昼夜钻之,积四十七年,钻尽石穿,遂得仙丹升天。(《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引《真诰》)

这段记叙原见陶弘景《真诰·甄命授》,文较繁,故引此节文。从以上所引可见,它穿的虽是仙话外衣,骨子里却是有着神话的精神实质。它教人研求真理,当如木钻钻磐石,既须苦钻,也得巧干,持之以恒,操之以韧,不管时间多长,木钻终能钻穿磐石。像老子这样的度人,还是“有足多者”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