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英雄人物,她毕生干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是造人,二是补天,为人类立了大功。
说到造人,不能不想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娲”字的解释:“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这里的“化”字,自当作“化育”“化生”解,那么女娲就是化育、化生万物的人,不仅仅是创造人类了。不过根据古书明确的记载,女娲首要的工作,还是造人。
女娲造人,又有两种不大相同的说法,一是女娲与诸神共同造人,另一是女娲单独造人。
《淮南子·说林篇》说:“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高诱注:“上骈、桑林皆神名。”这就是女娲和诸神共同造人。这里的“化”字,仍当作“化育”“化生”解,说得更具体一点,那便是“孕育”。《吕氏春秋·过理篇》说:“纣剖孕妇而观其化。”即是此意。这段神话的大意是说,女娲在与诸神合作共同创造人类、一天孕育多次的过程中,有来助其生阴阳性性器官的,有来助其生耳目手足的……通过神话的折射,隐约反映了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早期以女性为中心的非血缘群婚的景象。然而这段神话由于记录过于简单隐晦,毕竟流布不广,后来终于沉湮了。
女娲单独造人见诸记载的是应劭的《风俗通义》(《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tuán)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 (gēng)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 人也。”分析起来,这段神话的中心只有“女娲抟黄土作人”一语,其余都是后来的附加,是神话流传到阶级社会以后,统治阶级给古代神话打上去的阶级烙印。所以才有富贵贫贱的议论,才有“黄土人”“引 人”的区别。
神创造人这样的神话,在世界上好些民族的古代神话中都是有的。例如希腊神话说,普罗米修斯把具有生命的小片黏土来做成各种爬虫、鱼类、飞禽、走兽……最后才仿照神的形状做成人。希伯来神话说,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北美洲迈都族印第安人神话说,地开创者用暗红色的泥土掺合了水,做成男女两个人像,再用脂木烧锻使他们都活了起来,男名古克苏,女名晨星女人,以后世间便有了人类,等等。这些记述,造人者多为男性的神,足见已是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传说。独女娲造人,乃是由一个女性的神来担负这项工作,不仅自然而亲切,更反映出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的遗迹,具有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认识价值。
女娲的功绩,另一件是补天。补天的记载也是始见于《淮南子》。《览冥篇》说: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 (là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这以下还有一些哲学意味的渲染和议论,就不多引了。这段神话,是我国古代神话中最奇伟壮丽、最动人心魄的神话之一。它描写的是:在洪荒时代,当宇宙发生大变动、天崩地裂的时候,大神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出于水火,毅然运用神力,与自然灾害做斗争,辛辛苦苦,做了许多工作,终于将灾祸平息,使沉溺在痛苦深渊中的人类得到苏生。它突出写的虽然是神,实际上还是歌颂古代敢于和自然威力做斗争而压倒自然威力的劳动人民。
女娲补天神话,看似情景纷繁,五花八门,而其中心内容,实际上只是一个洪水为灾、女娲用种种方法诛妖除怪、堙塞洪水的故事。女娲可说是神话中最早一个治理洪水的英雄。
当大雷雨来到的时候,引起原始森林炎炎的大火,兼以山洪暴发。恶禽猛兽无栖息处,纷纷从森林中逃奔出来,乱飞乱窜。洪波中还有大鼋巨蟒,随流而下。霖雨连月不息,洪水汪洋,惨淡的天空看来好像要坍塌,吼哮的大地听来好像要崩裂。在这种自然界的大灾变中,宇宙马上好像要毁灭——这就是女娲补天神话产生的背景。由于霖雨为灾,天色阴沉暗惨,看来像要崩塌,所以设想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其实石头正是堙塞洪水的最好工具,“五色”不过是神话的渲染。女娲做的四项工作的第一项,就有一半成分关系到治水。其余三项——“杀黑龙以济冀州,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说的就全是平息洪水的事了。巨鳌和黑龙,无非是当洪水暴发时出来兴涛作浪的水怪。鳌足撑天,极言其巨,杀黑龙而中原人民得到拯救,也足见其猛恶:二事皆关洪水。至于“积芦灰”,则明言“止淫水”,女娲补天神话的中心内容正在于此。
女娲补天,目的是在治水,从后世某些迷信行为和风俗习惯看,还可得到一些旁证。《论衡·顺鼓篇》说:“雨不霁,祭女娲。”为什么要祭女娲呢?因为女娲补天,霖雨就止住了,所以女娲便被当作是主晴霁之神。后世相沿的所谓“天穿节”,便是由此而来。明杨慎《词品》说:“宋以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日,言女娲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一“天穿节”条说它是“亦祝雨水无屋漏之意”,这是对的。足见女娲补天,正是为了治水,补天神话的中心内容也是治水。但治水神话在我国神话中比较普通,治水英雄人物如鲧、禹、鳖灵、李冰等也并不鲜见。而补天神话及其神话英雄,则不但在中国便在世界也是罕闻的。因而,单纯的女娲补天神话便流传开来,而在此神话掩盖下的真正的女娲治水行迹反倒湮没不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