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课程底起源
四十一 课程底意义
《诗经》说:“奕奕寝庙,君子作之。”注疏说“教护课程必君子作之,乃得依法制”,课程两字已早见于中国经典。从字义讲,课、计也,程、式也,合之为定式授事。故凡有定式而可以试验稽核的,均可称作课程。此两字在英文为Curriculum,从拉丁文得来,义为民族经验(Race-course),表示幼年必须经历的事情。现在教育上所称为课程,是指各学校中系统排列的普遍科目。
有些人把课程与功课混为一事,实则二者有很大的区别。课程是根据教育政策所规定之论理的、全备的、统一的科目,这些科目通行于同性质的全国学校,内容概略,教学目的也都有最低限度的规定,而为全国所当遵行。至此种科目之排列方法,教授程序如何则完全不问。功课则为一校实行课程的计划,注重在排列与教授,虽然课程中规定的纲目当切实遵守,但细节却可以因各校的特殊情形而变更。例如初级小学课程规定国语占百分之三十,算术体育各占百分之十,社会占百分之二十,自然园艺占百分之十,音乐艺术占百分之十八,而不及各校实际授课时的排列方法;在课程标准纲要中只规定最低限度的内容与教授要旨,而不及每月每周的细目与教学程序。若各校功课则对于各科之排列及内容细目教学程序均有详细的计划。这是二者最显明的区别。
因为现在一般学校最重要的事情为上课,而上课的重要任务在教书与读书,于是一般人便以为课程底内容只是些书本的知识。书本的知识在课程中诚然有相当的重要,但课程决不只此而已,这有两种意思:一是课程不仅以知识为限,应及于锻行为、强身体、陶感情、练组织的德育、体育、美育、群育各事,一则课程为达教育目的之一种工具,教育目的又因人类生活底变迁而变迁,则生活变迁历程中之种种活知识也应为课程所容纳。所以课程不只是已成的固定知识,而是改进人类生活各部分的重要事项。
四十二 课程底发展及变迁
课程是人类生活缩形的代表,所以发展与变迁均以社会需要与心理要求为转移。初民时代的教育,只有生活的直接参加,当然无分科的课程,但心意的活动却自始即有感情、知识、意志等之区别,不过因往昔文字未发达。发表的工具不完备,及社会生活简单,分科需要不切的种种原因,所以一切教育的活动都是综合的、整统的。后来社会生活渐趋复杂,需要应付的知识与技能渐多,于是分科的课程始以心理要求,社会需要而产生。希腊往古强盛时代,斯巴达与雅典因自然环境的差异,生活上有尚武尚文的要求,斯巴达底课程专重体育与德育,智育与美育的课程几付阙如;雅典则特重理智之发育与美感之陶冶,故于体育重姿态之优美,于音乐重韵节之和谐,罗马社会务实际,以履行义务享受权利为其理想,故课程注重传记与法律条规。中世纪初期欧洲各国承希腊罗马之遗风与社会生活需要,而有七艺(Seven Arts)的课程,其最注重者为文法与音乐两科。近世科学发达,课程的门类极其复杂,而国语、算学、史地、理科、体育、音乐等几为各国小学一致的必修科。再以中国言,海通以前,士人所习的科目无非是些经典与诗词。明清以八股取士,士人之有志进取意图服务国家者,莫不精研《四书五经》与制艺帖括;而志在略识文字以便治生者则又专重《百家姓》《千字文》等。清朝变法而后,学校课程仿照日本与西洋,而有种种科学,但因初改学校,一般人对于尊经的旧观念不能去除,于是小学亦以《读经》为必修科,而专为训练忠孝的《圣谕广训》亦为各校的公共科目。民国成立,《圣谕广训》固然根本取消,读经一事,虽然在十五年中经过几次波折忽兴忽灭,但社会上至今却不曾迷信读经,强迫中小学生必习,故读经科目不存在于学校之内。由此可以知道课程是变动的不是固定的;其变迁的要件完全以社会生活的情形为转移。
四十三 中国现行的课程
中国自光绪二十八年张百熙奏定学堂章程以来,学制系统的改革已有四次,每次革改,各级学校的课程也因而大变动。课程变迁的详细情形,这里不能详说,惟有一条总原则可以贯通各时期,即课程底范围逐渐推广,而课程底内容逐渐与社会生活接近。你们初学教育,最当知道的是现在的情形,故将一九二二年颁布之新学制课程录后!
第三表
小学课程
第四表
初中必修课程
小学校授课以分数计,初级前二年每周一〇八〇分钟,后二年至少一二六〇分钟,高级至少一四四〇分钟。乡村小学各科,不能独设,得酌量合并,但国语、算术之授课分数不得减少。
初级中学授课以学分计:每半年度每周上课一小时为一学分,但无须课外预备,自修或预备自修时间较少者应酌量折算。初中毕业须修满一百八十学分,除第四表之必修科一百六十四学分外,所余学分得选他种科目或补习必修科目。
第五表
高中普通科第一组课程
第六表
高中普通科第二组课程
高中普通科系为升学预备,但亦得按地方情形临时加关于家事、图书馆管理、新闻业、书记业、统计业、学校实验室及工厂办事助否等项为选修科目,以谋不升学者职业上之便科。学分计算方法同初中,各项选修科目由各校按地方情形酌定。
第七表
六年师范学校课程
续表
师范学校学分计算法,仍以每半年度每周上课一小时为一学分,但艺术及体育二门须每上课两小学作一学分。选修学分反少于初中者,因此课程系专为设备较简、班次较少,不能多设选科之师范学校而订。
三年制师范以造就初级小学教员为目的,招收旧制高小与新制六年小学毕业及小学教员为学生。学分计算法同上。
第八表
三年制师范课程
第九表
二年制师范课程
第十表
一年制师范课程
续表
二年制与一年制师范,亦以养成初级小学教员为目的,一年师范收初中三年毕业与曾充小学教员而有相当学力者为学生,二年师范收与旧制高小毕业学生相等与小学教员为学生。学分计算法同上。
其他职业课程,因为学制系统之旁支不具录。
Ⅱ.课程底功用
四十四 保存社会文化
课程是达教育目的之一种工具,本身不能独立,但它却有其特殊的功用:第一为保存社会文化,第二为予学生以系统的训练增进生活的效率。兹先说第一种功用。
教育底目的原在改进人生,凡有益于人生的事实均可取为材料。不过自然界人事界的事象太多,不能一一取以为用,而人类现在的生活均为历史传衍而来,历史上可宝贵的东西,亦不能一一取以为用,于是不能不本教育目的所厘定的标准,对于往事与现势加以选择编入课程之中,使青年知社会文化上种种要事,藉以传衍于未来。
因为人类生存的时间有限,所占的空间亦有限,而现代交通便利,生活复杂,虽远隔数万里的事变,远在数千年前的史实都可以与现在生活发生关系。例如,孔孟底学说,在时间上相去已数千年,但现在中国人民多数的行为与思想至今还有形无形之间受其支配;共产革命的俄罗斯离中国亦数万里,然而其影响却及于中国内政乃至于一般人民底生活。因此课程底功用虽在保持社会文化,而社会文化底范围却至难确定,主张尊孔者以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在孔子底学说,而尊墨者则反之;主张共产者以为现在社会上最重要的文化是赤俄共产革命,而主张其他主义者反之。所以课程应保持之社会文化底内容应以教育目的为依归。今日的中国,内既迫于军匪之横行,外更屈于强邻之压逼,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国家亦将灭亡。教育最重要的责任在使国家独立以谋世界和平,所以社会文化底范围第一要有利于国家,第二要不妨世界的平和。课程底内容也当本此准则以实现其功用。
四十五 予学生以系统的训练
初民时代的教育无所谓特定的课程,现在的家庭教育也无系统的课程,然而初民曾生活下去了,就是现在不进学校的人也还可以生活。不过这种生活过于简单,一方面足以减少人生底愉快,他方面亦难于应付复杂的社会。学校底课程,则根据教育目的,对于学生生活的需要为全盘的筹算,设定若干科目,使之按部就班地学习。这些科目虽然不一定能适应各个学生底需要,但就社会需要与国民生活的要件讲却是不可少的。例如,中国国民都当明白中国语言文字,而且当有相当的使用技能,所以小学校国语科最为重要(日本为朝鲜人所设之学校便只有日语无朝鲜语,目的在使朝鲜人化为日本国民),其他各科亦如此。从事实上讲,小学儿童所习的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各种科目,在他们当时的生活上并无必然的需要,学校一定要他们学习是鉴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一切国民在职业上或公民活动上均用那些知识,所以要他们在学校受系统的训练,便其将来在社会上应用时能取携自如。其他如中学、大学之课程虽不尽与日常生活有直接的关系,而注意于学术的研究,但予学生以系统训练之功用则一。
Ⅲ.课程底组织
四十六 课程组织的原则
课程为达教育的一种工具,而以社会需要为变迁的标准,所以组织课程的第一原则要以训练实际生活为基础。讲到生活两字,一般人常误为专指物质生活,实则仅有物质生活不得为人—— 是物的生活—— 仅有精神生活亦不得为人—— 是神的生活。这里所谓生活,是合精神与物质两方面而言,故训练实际生活系训练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生活。例如,生产的能力为人类不可少的技艺,处今日各种产业不发达的中国,国民独立生活的能力尤其重要,故学校课程当首先注意于应用技能之训练。又国民对于国家的责任与奉公守法的习惯,捍卫国家的精神,在此时的中国极其重要,故学校课程当注意于爱国精神之培养。再如,个人不能离社会而独立,国家亦不能离世界而孤立,故学校课程当注意于社会常识与国际同情之养成。此为课程组织当注意的第一事。
其次当注意学生能力与个性。有许多科目虽然其本身极有价值,但学生因年龄上或学习时间上的关系不能学习,例如,高等数学在锻炼思想与研究自然科学均有很大的效用,但中等以下学生却无能力研究此种科目;又如,词曲在陶冶感情上亦有很大的价值,但小学生却无时间习此。故学校课程不得不以学生能力为标准以定科目的繁简。国民底生活虽然有公共的需要,应当规定公共的必修科目但亦有个人底个性当满足,所以于中等以上学校于公共课程之外另有选科的规定。小学儿童也与中等以上学生一样有个别的个性当设法满足,但因他们年龄幼稚,在校时间甚短,个性既不如中等以上学生那样显著,而人生的基本知识又不当为选择的学习,所以小学在课程上无选科的规定,但各科底分量则可由教师按照学生能力与其特殊倾向为相当之伸缩。此为课程组织的第二原则。
四十七 厘订课程标准的方法
组织课程的原则虽然可以支配课程底内容,但原则是抽象的理论,实际应用起来,还得有具体的标准。厘订具体标准的方法,第一是调查社会需要,第二是调查学生成绩,第三是研究历史衍嬗。课程要以社会需要为根据,始能显其功用,但所谓社会需要不只是专凭教育者主观为判断,应以客观的事实为根据。求得事实的根据又可有下列几种方法:第一本教育者底观察列为问题,制成调查表分发各种职业界的领袖与学生底家长,请其发表意见;第二从报纸杂志的言论研究一般人无意之间发表的意见,归纳为若干条件;第三从实际社会生活中研究其应改革与应保存的事项。再将各方面所得的结果汇列起来制成条目以为制订课程的目标,社会需要虽然可由调查而明白;但根据此需要制订的课程是否为学生能力所能胜任,非以学生底成绩为根据不可。倘使学生对于预定的课程标准不能达到,即在质上不能更改,量上亦当减轻;恰合则继续保持,有余则增加。有些科目虽然在社会生活上不见其需要,在学生能力上亦不见得能适合—— 如西洋之于拉丁文,中国之于《读经》—— 一旦要改革它又每至引起社会的反对,甚至于发生极大的阻力,废弃全功。但问持反对论者何以要如此维护,其理由大半是从前如此;再问从前何以如此,大概是不能再答复的。这完全是历史的习惯性在背后支配一切,所以要使课程的改革顺利进行,对于这种习惯性不可不为相当的研究,洞彻其症结之所在,先设法去其障碍,然后切实进行。
四十八 教材底选择与排列
课程科目既经规定大纲,便当选择材料以实其内容。从广义讲,宇宙间一切现象均可取为教材,但学者底时间有限,决不能兼收并蓄,所以教材选择最重要的原则是比较价值。因为教材底内容以教育目的为转移,故价值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判断价值的标准,视其能否达教育目的与达目的之效率大小以为衡。例如,骈文在文学上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但国民教育不以养成文学专家为目的,故骈文在小学教材中无地位。又如,文言文与国语文在现在的社会均很通行,但国语文之学习与发表均较文言文便利,二者虽都可达传达思想的教育目的,但为效率计,宁可弃文言文而采国语文。这不过一例而已,其他各科之选择教材均可利用此原则。至于选择教材要适合社会需要与学生需要,已在四十六节中说及,不再赘述。
教材选定之后应当为适当之排列,使其效用显著。排列的方法可有四种,即(1)归纳的排列;(2)演绎的排列;(3)问题的排列;(4)设计的排列。归纳的排列,是先列举具体的事实,使学生了解,然后再从事实中抽出原则,以应用于其他类似问题。演绎的排列法与此相反,先原则后事例。此二种排列法较适宜于数学、文法及物理、化学等,至何时宜用演绎法,何时宜用归纳法,则视学生底基本知识而定。倘学生对于某科为初学则宜先事例后原则使其观念精确,若有良好的基本知识,则宜先原则后事例,以节省时间。问题的排列法,即以问题为中心,连类及之,很宜于社会、史地等科;设计的排列法,亦以设计的单元为中心,不过范围更广,有时可将所有的课程编为一种设计,而且注意于实际的活动,很宜于公民、手工、语言、家事等科。普泛说来,任何科目都可釆用四种排列法之任何一种,如何使用,全在教师底自决。
Ⅳ.课程与教育
四十九 课程底改选
课程在教育中诚然很重要,然而其本身决不就是教育。某学校底课程在论理系统上或特殊应用上极其完备,但不能说某校所施的教育即是良好的教育。甚且因为过于注重课程而忽略教育目的之故,课程组织愈完备者,教育反而愈不良。日本人在南满设立的学校,其课程未尝不井井有条,但因其特别注意于殖民化,中国国民在那些学校受教多年亦与国家无关,而不能谓之受教育。所以课程为教育的工具,其本身非教育的观念,我们应当明白了解,庶不致混为一事。
课程底组织,虽然以适应社会需要与学生能力及个性为原则,但实际上却不能完全适合。最大的原因,是社会与个人时时变迁,当制定课程标准时,虽然注意于实际调查,等到调查结果发达,社会各种情形,又已发生变动,个人能力与个性也有改变,而课程底内容,又以文字的知识居最大部,文字的记述,无论如何,都不能恰合实际情形,而无缺憾,教育者所视为最重要的材料,实际上或已不甚需要。所以课程无论怎样经过严密的研究而后规定,终当因生活的变迁而变迁。故任何学校的课程,都当时时力求改进,在不能达到最完善的途中,求实现较完善的希望。
五十 对于现行课程的批评
中国现行课程纲要,至一九二五年,始有大体的规定,为时未几,又言改革,不是过于好言变动吗?在原则上课程固当时时改进,但中国现行课程之当改革更有其他原因,此原因之最重要者:第一无统一的理想,第二无严密的标准。一九二二年公布之新学制系统,除几条学制标准外,始终不及教育目的。照一九一九年教育调查会拟定批准的“发展健全人格,养成共和精神”的宗旨,则纯系一种教育学说,根本与中国教育宗旨无关系。课程纲要虽然经若干所谓学者规定,但各种科目与各级课程均无一贯的宗旨互相灌注,所以课程底内容也漫无系统。这是当特别改进之第一点。国家教育既无确切的宗旨,而课程纲要又不以客观的事实为根据,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标准,既然过于匆率(编者亦为参加人之一)而有偏于一地之嫌(江浙部分),师范课程纲要经过的时间虽然较久,但标准所根据的事实仍只是一小部的。以此通行全国,固难适合各地之需要,推行久远,更有以谬传谬之危险。此现行课程应当特别改进之第二点。
Ⅴ.撮要
1.课程为各学校中系统排列的普遍科目,与学校底功课有别,即前者为根据教育政策所规定之论理的、全备的、统一的科目,后者指各校对于各科之排列,及教学细目、教授程序等。
2.课程不只以书本的知识为限,应包含德育、体育、群育、美育各事。而且因为它是达教育目的之一工具,所以常随人类生活的变迁而变迁。
3.课程的发展以社会需要与心理要求为根据,故各时代各国家底课程互相差异。中国三十年来课程的变迁都是由简而繁,其内容逐渐与社会生活接近。
4.课程底功用有二:一在保持社会文化,一在予学生以系统的训练;社会文化之保持,应以有利于国家及不妨世界和平为前提。
5.组织课程的原则有二:一是训练实际生活,二是注意学生能力与个性。厘订课程标准的方法有三:一是调查社会需要,二是调查学生成绩,三是研究历史衍嬗。
6.选择教材,以取其价值最大者为原则,排列教材的方法有四:一是归纳的,二是演绎的,三是问题的,四是设计的。
7.在原则上,课程应时加改进,中国现行课程以无统一理想与客观的事实根据,尤当特别改革。
Ⅵ.名词释义
七艺 欧洲中世纪初以文法、修辞学、辩论为三艺,算学、几何、天文学、音乐为四艺,合称七艺。
赤俄共产革命 1917年十月俄国革命,组织劳农政府,革命时以赤色为标帜,故称赤俄共产革命。
Ⅶ.问题
1.课程与功课之区别何在?规定课程的原则如何?
2.课程何以跟着社会生活变迁而变迁?乡村小学底课程何以他科可以酌量合并,国语与算术科底授课分数不能减少?
3.课程底功用有几?日本人为朝鲜人所设的学校何以不教朝鲜语?
4.课程组织何以要注意学生底能力与个性?怎样适应学生底个性?
5.厘订课程标准的方法如何?
6.判断教材价值的标准如何?
7.试就初级小学第一年第一学期之国语课程为设计与问题排列,将算术为归纳与演绎的排列。
8.课程何以当时时改造?中国现行课程何以要特别改造?
Ⅷ.参考书
1.余家菊:《教育原理》第四章
2.郑宗海:《教育之科学的研究》第十一、第十四、第十五章
3.程湘帆:《小学课程概论》(商务)
4.Ruediger: 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Chapter X
5.Sleight W.G.: The Organization and Curricula of Schools ,ChapterⅣ,Ⅵ,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