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学校底起源
八 学校底意义
学校两字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明人伦也。”朱熹集注说:“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学,国学也;共之,无异名也。伦,序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学与校在三代时虽为两种教育场所,但教育目的则同为明伦;若用现在的名词解释,则当时的学校教育特别注重于社会秩序与个人德性之培养。五伦之说,现在固多视为迂腐,但从社会学上之观点看来,五伦云云,不过是适于当时社会秩序之公共信条而已;个人要能在社会上为一良好分子,自不得不尊重社会信条,也不能不修养德性以期能适合社会生存。所以学校两字在中国的本义是含有社会目的之教养场所,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已。
西洋则不然:学校两字,英语为School,德语为Schule,法语为École,均自拉丁语Schǒla转变而来,而拉丁语之Schǒla又出于希腊语Schole。希腊之Schole意为闲暇(Leisure)。以学校而称为闲暇之地,读者或者觉得奇异,实则希腊国民是有阶级的,非若中国国民在历史上即为平等,受教育者只限于自由民,奴隶不与。此种自由民在国内为贵族,平时一切劳役,均委奴隶,己则在学校优游度日,以受教育,所以学校称为闲暇之地。
现在所谓学校则参合两种意义而扩充之,其范围很广,凡一群人受教之地都可称为学校,如大学校、中学校、小学校、职业学校、平民学校等等;其正当的意义应为教育人的场所:凡知识、技能之传授,德性、人格之培养,均当负其责任。但实际上现在的学校大半只能负传授知识的责任,技能虽亦有注意者,不过多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至于人格与德性之陶铸则很少有人注意;而中等以上学校与一部分小学校之校役满堂,供学生教师使唤,很与希腊所谓优游闲暇之地相似。不过这种现象只是变态;从教育原则上讲,学校应为传衍社会文化于青年,使之能自存存种的场所。这样,学校不只是传衍知识与技能而已,并且要适应社会,创造环境;不只是陶铸人格与德性而已,而且要使群性与个性为协调的发展。
九 学校底由来
前章曾说初民的教育方法只是生活的直接参加,并无专司教育的人,更无专施教育的场所。学校何以成立,其间经过的阶段不少,据社会学及教育史家底意见,学校底构成,完全为社会生活的效率,而经过的步骤有四:1.伤验(Ordeal),2.训练(Drill),3.成人仪式(Initiatory rite),4.俗尚传授(Instruction in Tradition)。初民社会之人民为自存存种计,自然有相当之教育,不过负其责任者为父母,教育之场所只是家庭而已。但父母之生活不是孤独的,必与当时当地之他人有关系,而集合若干人在一处共同生存,便有共同的目的,便不可不为团体谋幸福。往时民智未启,无何种特殊发展团体生活的知能,所持以与自然抗者,惟强健之身体,于是对于加入团体活动之青年底身体特别重视,故儿童达成年或达某团体共同认定之年龄时即予以特殊的试验,如烙体、斗兽等以验其能否容受,而为断定其加入已有团体与否之标准。这种举动自然很残酷,但现在非洲的野蛮民族还是如此办理。训练则较文明:即一团体为生活而需渔猎,或与他团体战争,则驱青年于前锋,使之为实际的活动;渔猎有成,战争生还,便是团体中之优秀分子。成人仪式则含有宗教性质,即因各团体之信条对于青年之某时期举行某种仪式,予受者以种种试探或锻练以坚定其心志。此种仪式,大概由传说之迷信而成,既成之后,便在社会上有一种无形的势力足以支配社会上各分子之生活,而成为俗尚。凡生存于此社会之分子均当遵此习俗,于是便由长者特别教授,以使幼者模仿以适于生存。此种俗尚既经固定,传衍稍久,便非人人能知,不得不由特殊年长者司传授之责,教宗,牧师由是而出,雏形的学校亦由是而立:因牧师传播教义大概有一定时期而且听讲者不止一人,很与现在学校教育相似。后来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生活的知识与技能亦日渐发展,而有分工的需要;于是有权力与资产者以其权力使人或以资财雇人代为教育其子女,而专司教育的学校产生。文化日启,学问日丰,鸿儒硕彦为传播其思想而聚众讲学,如孔子之洙泗设教;或众人相集,聘请大儒讲学,亦为事实所常有,此为私立学校之滥觞。及国权发展,教育事业由国家办理,国家以其权力制定法律限制人民就学,以其财力设立学校或补助私人设立学校,于是有公立学校。此为学校形成与私立公立学校由来的大概情形。
十 学校底发展
学校之成立虽由社会的需要所趋使,但最初享受学校教育权利者只是特殊阶级,而不普及一切平民。自国家经营教育后,一切人民始有进学校受教育之权利,但大半只限于初等学校;中等教育在欧美教育者虽然亦曾倡言普及,但实际上还没有那国办到。所以现在学校教育仍不免有阶级的性质。当学校初成立时,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组织设备均无一定型范,不过以家庭之愿望为转移而已。迨后交通日繁,社会生活渐有定型,于是有固定型范之学校;及印刷术发明,文字传播便利,学校底组织、课程等等均有机械的形式,而学校教育亦普及各地,学校数量自随之而增。此为学校发展之大概情形。
中国立国最古,教育发展亦最早,即就文字记载之可考者,虞时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已有国家设立之学校。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商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皆承虞制而易其名。周时政教昌明,除中央之上庠、东序、瞽宗、成均、辟雍外,地方并有塾、庠、序各种学校。汉以后学校制度虽迭有变更,但国家不放弃学校教育,私人可经营教育事业则同。明清科举制盛,表面上似国家只有考试取士之责,但各学官与公立书院之设立仍为国家事业。甲午战后,中国改设世界通行之新式学校,光绪二十八九年间并曾由国家制定法律规定学校章程,各级学校之办法与课程均须遵守一定规章进行,而设立学校之地方与数目亦由国家规定,实为中国学校史上之大变动。自光绪二十九年以后,学校与学生数年有增加,据一九二三年之统计,除教会学校学生外(教会大学生在内),有学生六百六十一万九千七百四十二人,学校十七万八千九百七十二所,教育费五千九百四十二万四千五百六十七元。兹录两表如下:
第一表
学校,学生及各校学生平均数
第二表
学生,经费及各级学校每生所费平均数
Ⅱ.学校底职能
十一 一般职能
职能两字从英文之Function翻译而来,即一事或一物之特殊功用。学校之种类不同,其职能亦因之而异,然有一公共之职能,是为适应。适应有两义:一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二对于社会上及自然界各种材料加以选择使之适应教育底需要。社会组织复杂,生活技能与知识亦随之日趋复杂,昔日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便可诵“帝力于我何有”,现在则作息而外,一切生活均与各种社会有极大的关系。乡间农民、工厂工人之重要职务自然是务农与作工,然而一心一意地务农作工,完全不问外事,竟可以不能生存,因为农场作业、工厂工作之秩序,农产物与工业品之销售,均与政治经济有极重大的关系。倘若农民、工人不明本国乃至于世界政治经济情形,军事问题发生便可以有形破坏农业与工业,而世界经济有变化,亦可以无形致农产品、工艺品底死命。其他各国立国均有其特殊的精神,为国民者不论其职业如何,亦不问其所信仰之宗教如何,但决不可不知道此种特性,尊重此种特性,而且对于国家不可不爱敬。这种知识全恃学校传给,其他如生活技能、公民德性,亦莫不赖学校灌注陶铸,而社会文化之进步,更有赖于各分子之协调创造;创造力之养成,亦当由学校负责。故使学生适应社会有三种要件:第一要予受教育者以生活的能力,使之能为独立的个人;第二要予以国民常识,培养其公民德性,使之在国家中为一个良好的国民,在世界上为一个良好的人;第三要培植受教育者之创造能力,使之于继承社会文化上的遗产之余,并能创造新文化传之未来。
第二种职能亦可谓之为选择。自然界、人事界的现象极复杂,虽然都可以取为生活上应用之资,但实际上却不能尽取为应用之资,于此不能不有决择。学校以施教育为要务,对于社会生活,学生个性有相当的了解,对于自然界、人事界之各种现象也有相当的研究,社会与学生之需要如何,自然界、人事界某种现象能适应某种需要,均可预为决定而为之配置。选择之各种要件,课程中将再论及,此处不再详述。我们所当知道者:一切选择要以发展生活(合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为标准。
十二 小学校底职能
小学教育亦称国民教育或义务教育,重在普及。义务教育何以要普及?在使国民同受国家规定的共同教育,以增进国民底能力,巩固国家底基础。无论何种国家,其国民教育均由国家办理,不容私人违法经营。教育目的固然是全国一致的,人民就学并由法律强迫之,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一国在历史上有其立国的特点,也有其立国的理想,要此特点能继续传衍,此理想能逐次实现,非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不可,更非全国人民明白此特点与理想不可。负传播与灌输之责者为小学,故小学最重要的职能为使全国民对于国家有一致的理想而共同努力实现。简言之,可称为统一职能。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生活状况不同,教材之选择,教授之方式,自然不能一致,而且也不当一致。然而这种不一致只是实施之节目的变更,不是宗旨的差异。中国国民之居于北方者食麦,居于南方者食米,教材之关于饮食者自当米麦分授,但无论其食米、食麦或食其他种种物品,其为黄帝子孙则同,其受外国不平等条约之拘束受资本主义之侵蚀则一。处现在半殖民地之时代,谁也不能不承认向外求国家的独立,向内求国家的统一是必要的。可是现在中国的小学校形式上虽以施行国家根本教育为宗旨,但外人在国内各地设立初等学校甚至于少用本国语言与不用本国语言教授者随地皆是。为教育原则与国家前途计,国民对此均当特别努力。
十三 中学校底职能
中学校底职能为鉴别与分化。中学教育在世界上尚只有普及的理论,中国数十年间更难有普及中学教育的事实,故不能视为高级的国民教育。而中学生正为青年期,身心方面的变化很大,对于职业之趋向亦渐显明,学校教育应当因势利导,一面注意学生个性的倾向,一面设法适应其个性。前者谓之鉴别,后者谓之分化。我国中学校最初即以施以较深之普通教育为宗旨(清光绪二十九年张之洞等奏定学堂章程)。民国改革,中学校亦以完足普通教育,养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后来因其不适社会需要,一九一七年有增设二部之令,十年以后,选科制逐渐发展,一九二二年颁布之新学制。虽未明白规定中学校底宗旨,但就其纵横活动的精神看来,中学校分科日繁,分化的职能亦随之而显,而欲施行分化则对于学生个性不可不先加以鉴别。此为事实之要求与理论相应的实证。
十四 大学校底职能
大学校底职能为专攻与导率。大学教育虽然亦有人倡言普及,但实际却难于实现,即将经济限制的问题置之不问,在人性上亦未见得人人宜于受大学教育,故大学校底学生总是人数较少,而其责任却极大:因为现在社会组织极其复杂,一切重要或关系复杂之事业,无论其属于政治、经济、社会,均非有专门的学识不能措置裕如,亦非经专门的训练不能应付恰当。大学校对于固有的文化负选择保存之责,对于未来的文化负开创之责,对于社会专门事业负供给人材之责。故大学校最重要的职务一面为不计近功孜孜研究学问,一面为指导督率社会改进各种事业。我国大学清朝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材为宗旨,民国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体上无甚变化,惟实际上还未能尽量发挥专攻与导率的职能。
Ⅲ.学校底组织
十五 行政组织
为求办事的便利与效率计,学校有一定人员负执行校务之责,有一定场所为执行校务机关,此人员与机关在办事上均有亠定系统,谓之为学校行政之组织。中国旧日的学校如书院、私塾等,一切事情均由山长或塾师处理,固无特殊的组织,现代学校制度因受工业社会组织的影响,一切均趋于分工。乡村较小的学校如为单级则只有一教师,一切责任均为一人担负,有二三教师的学校,各种行政上之职务即渐有分工的分配。现在大中小学行政组织上的普通情形,大概分为三部分,即1.教务,2.训育,3.事务。教务专处理关于教科的事情,如功课表之配置,教科书采用等事属之;训育处理学生课外行为上的事情,如课外活动之指导,寄宿生之管理等事属之;事务处理关于学校日常生活的事情,如银钱收支,校舍修理,饮食配置等事属之。各校因特殊情形,设立其他机关负行政之责,虽名目稍有不同,但性质则不出上述三种范围之外。各部分有特设的人员或由教师中指定专员负专责,并有辅助人员分理其事。通例,校长为全校行政领袖,对外代表全校负责。
学校行政组织中有几个重要问题我们不可不知道:1.学校大小,2.合议制与独裁制的利弊,3.教职员职责之分配。所谓学校的大小,即学校以容纳若干学生为度。中国私塾与书院收纳学生,本无一定规则,但因为系个别教学之故,学生为数常只数十人。现在的学校则仿照工厂大批制造的方法,一校常容收数百人以至数千人。此种人数众多的学校,在学校行政上似乎是很经济(因为一校长,一教务,训育,事务主任可以处理数千人的事情,若学校只有二三百学生,亦需这些职员);但教育之要点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尤重在人格的陶铸。一校数千人,同学固无由相识,教师除直接教授之若干学生外更难与其他学生发生关系,即教职员之间除在职务上有必然关系而有往来外最多只能在同学录上识姓名而已。校长对于教职员或者能完全认识,对于学生则绝难人人相识。同事、同学以及师生之关系如此,当然难于发生深挚的感情,无怪一般人视学校为贩卖知识之商场,师生为店东与顾客,而叹私塾时代师生如家人之情谊不可复得!至于学校较小者,同学、同事与师生之间接触的机会多,彼此易于了解,人格也易发生影响,虽然在行政是小的学校,效率上不及大的但质却优良多多,我们宜加意提倡。至若小的学校标准如何?亦一难解决之问题:就团体生活与个人能力两方估计,中小学校,学生以一百至二百人为度;至大学因分科设备上之便利可多至数百人,以大学生年龄较大,知识较丰,学问行为不必如中小学生之事事赖师长扶育,可随其性向自由发展。合议制与独裁制的区别,即前者关于学校事务由若干重要人员集议决定而后执行,后者则由一人裁决施行。照我国学校现在的组织完全为独裁制,因校长受委于官厅(江浙等省系聘任),有全权进退教员支配校务,教师与校长为西宾与东家之关系,校长纵欲采合议的精神将事权分隶多人,或遇重要事件咨询多人而后施行,但在法制上仍为校长之便利而非必然的规定。此为法制引出的事实问题。至理论上则独裁制完全靠人治,校长得人,校务可以不受束缚而有长足的进步,不得人亦可以败坏不堪。合议制若植基于法律之上,则为法制的,校长得人与否之影响较小,校事可以按部就班进行下去。此又我们所当提倡者。教职员权责分配亦是行政中一大问题。照现在情形,教员与职员几截然两途:通例,教员只负教学甚至于只有上讲堂讲功课的责任,对于校中行政一概不问;职员则专理行政上的事情,彼此不谋。同事既易生隔阂,学生对于职员因其不任教课或督责而有轻视与敌视之念,对于教员因其不明学校情形或无权处理关于操行上之事情而有蒙混或放纵之弊。由此发生的流弊既足以使学校少敦厚诚挚的精神,教育上之效率亦随之而减。较好的办法是使教师于教课外对于学校行政负一部分责任,职员于担任行政事务外,并教若干功课,虽职责各有偏重但同事师生间之隔阂可以减少。不过国内中等以上学校(小学职教员不分者为最多数)实行此种办法者为数甚少。
十六 学级编制
集多数学生于一校,因其年龄知识上之各种差异不能集合在―处施同一之教育,亦不能不问其程度如何以同一的教材教之,于是为教授与学习便利计,有学级的编制。中国学校通行的编级方法有单级制、二部制、年级制、学科制、道尔顿制几种。单级制是合多级学生于一教室教授:例如全体学生四十人,就程度与年龄之差异有一年生十五人,二年生十人,三年生九人,四年生六人,但全校只有一教师,势不能分教,而各学生又均系日间就学,不能用二部制,于是将四级学生合在一个教室教授。一教师同时要顾到四级学生之教课,只有多使学生自动,而将复习与新授的功课配合适当,使各级学生得相当时间的直接指导。此方法多行于乡村小学,间亦有于主任教师外延请助教或指定年长学生相助者。二部制是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上午上课,一部分在下午上课,其所以如此编制是为学生就学之便,即有些学生上午无时间就学,有些下午无时间。此制大概行于都市工商业发达之地,但在中国不甚多。年级制是将学生于入学时将其各科程度加以试验编定年级,以后即按照各年规定的课程逐次学习,年限完足即行毕业,其中虽因程度低劣而有留级者(即留一年),但超越升级者则无有。此为现在最普通的编级方法,其弊在过于机械,不能适应优等生与劣等生之需求。学科制以学生对于某科之成绩为单位:如国文有二年级之程度,算学有三年级程度,国文即在二年级授课,算学即在三年级授课,其他各科如之;但大概有一定限制,即各科年级之距度不能超过二年或三年。此方法大概行于较优良之中小学校。道尔顿制为近数年来之新方法,曾于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四年之间风行一时。此制为美国柏克赫司特女士所创,盛行于英国。其编级方法以个人程度为准标,可以随时伸缩,例如某生之国文程度甚优,算学甚劣,他可把学习国文的时间改习算学,各科在一定期间内(一星期或一个月)可以自由支配各科学习时间,但各科之进程却要一致。此制重个别学习,故班级教学减去一部分;通行于江浙等交通省份之一部分小学及极少数中学。其精神很有许多与中国旧日的书院制与私塾制相通,方法则较单级制便利,乡村小学很可采用。
Ⅳ.学校与教育
十七 学校与教育之关系
一般人以为进了学校便是受教育,否则便不是受教育。学校为施教育的一种重要场所,进学校的人自然不能说他不是受教育,但以进学校等于受教育却不免错误:第一因为教育的机关不只有学校,受教育的机会也不只有在学校,例如剧场与图书馆固系有组织之社会教育机关,而人民参加政治社会种种活动亦可得相当之教育。第二因为现在的学校在形式上虽为施教育之重要机关,但实际上却不能尽能发挥学校应有的职能而予学生以人格的陶铸。所以学校与教育之关系虽很密切,但教育不尽在学校之中,这条原则我们不可不知道。因此,在国家法律上既经规定义务教育为强迫的,一切人民均当尊重国法而入小学校,中等以上之学校固然也有可进的权利,当进的义务,但处此教育不曾普及之中国,为经济及境遇之限制而不能进中等以上之学校,亦无庸悔恨,更不必自侪于不受教育之列,只要努力自学,其成就也难限量。世界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如克罗泡特金(P.A.Kropotkin)、法勒第(M.Faraday)固不曾受完全的学校教育,其学术上之成就,更不曾由学校得来;中国旧教育素重自学,历代大学问家之造诣,更多由自学而来,此种精神实有保存发挥之必要。故我们一面固当努力求学校教育之扩充增加一般人民受教育之机会,而在过渡时代因各种原因不能受完全的学校教育,亦可自学以冀成功,而不必自馁。
十八 学校教育之利弊
现在学校管理组织等等均有工业化的性质,对于团体的训练,治事的效率均优于旧日的学校制度。分析言之,有下列几点为私塾制与书院制所不及:
1.团体训练方面:书院与私塾虽亦集若干学生于一堂,但学生在校相处只是散漫的个人而无团体的组织,现在学校的学生则各依其学力或兴趣之所近而为分团的组织,学校生活有一定的规律,实是一种团体的训练;学生在校过惯团体生活,出校易于适应社会。
2.效率方面:教师可在同一时间教授数十或数百学生(大学讲演),在教育者之时间上既很经济,而设备可以公用,金钱亦较节省;其他校务亦因行政上有一定系统而易于处理。财力精力既省,教育较易普及。
3.高级小学以上的教师大概为专任,教师可就其性之所近的学科专门研究,以其结果分施学生,学生可以得专家指导,而省去试误学习的时间与精力。
4.学校组织有一定系统,国家公共的教育目的可易实现。
“凡事有利必有弊”,是一切事业之通例,学校教育亦不能外此原则。现在学校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不能使学生个性得尽量发展,其次则团体活动有限于机械性的危险。兹分析言之。
1.发展个性方面:现在的学校因为组织一律,课程与训育方法均采“一致”的精神,特殊学生无论其为天才或低能均不得不按部就班做去,天才既因不能按其能力前进,低能又不得不勉强追进,二者均受牺牲;而且师生之间多为团体的接触,少有机会互相了解各个人之心性,人格的相互影响(学生人格对于教师亦有影响,不只是教师人格影响及于学生而已)薄弱。
2.团体活动的机械性:照现在学校的组织情形,同学与师生几无不为团体的接触(上课),但实际上很机械。因为师生或同学之接触,都为机械的规定所支配,而非岀于自然的要求,故公共意识不明了,团体动作难坚固,而且易于互生冲突。
学校既利弊均有,我们决不能因其有弊而将现行学校制度完全破坏之,只问怎样去弊。换言之,即提倡小组织的学校与旧日讲学的精神,使师生同学同事之间有共同的理想,诚挚的感情,而将学校教育植基于人格感召之上,以收群性与个性交互协调发展之效。
Ⅴ.撮要
1.学校两字中国义为教养之地,西文意为闲暇之所,现在则视为传衍社会文化于青年,使之能自存存种的地方。
2.学校底起源由于社会的需要;首宗教学校,次私立,次公立;现在各国学校教育,大半为国家经营。中国学校发达甚早,但至今则初级小学尚多为外人经营。
3.学校底一般职能为适应与选择,小学校之特殊职能为统一,中学校为鉴别与分化,大学校为专攻与导率。
4.行政组织之重要问题有三:(1)学校的大小,(2)合议制与独裁制的利弊,(3)教职员职责之分配。实际上中国现时的学校组织为大规模的,行政为独裁的,教职员对于教课与行政事务为截然划分的,在原则上则组织以小规模,行政以合议,教职员职责以混合为宜。
5.现在中国学校学级的编制有单级、二部、年级、学科、道尔顿制诸方法,以年级制为最通行,学科制次之,单级只行于乡村小学,二部行于极少数都市学校,道尔顿制行于少数优良中小学校。
6.学校为施教育之重要场所,但教育之施受不只以学校为限,家庭及社会上之各种机关均有机会施受教育。现行的学校制度虽然优于团体训练与办事效率,但对于个性不能有充分之发展,尚有改良之必要。
Ⅵ.名词释义
朱熹 宋人,字元晦,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与居敬为主,著有关于易理、小学、性理之书甚多。
学校,学堂 清朝称学堂,民国改元称学校,二者含义无差异。
山长 书院中之掌教者,约等于现在学校底校长。
不平等条约 国际条约有单务、双务之分,单务即一国负特殊义务,他国享权利;双务则权利义务互相对等。中国自一八四二年鸦片战争至今与外国所订条约均为单务的,此单务的条约即不平等条约。
半殖民地 离去母国移居他方从事垦辟,而仍服从本国法律之人民,谓之殖民,其所在地为殖民地。母国对于殖民地遣官治理,并强土著服从其法律;半殖民地即国家主权之一部分落于外人之手。中国内政外交常为不平等条约所束缚而不能自由施行主权,故称为半殖民地。
克罗泡特金 俄国人,倡互助论。
法勒第 法国人,发明电解量定律(Quantative Law of Electrolysis)。
Ⅶ.问题
1.学校两字之中西意义如何?以何者为较适当?现在的含义如何?
2.述中国现在学校发达的情形。
3.小学校何以以统一为最重要之职能?对于外人经营小学校有何方法使之实现此种机能?外人何以不可代营国民教育?
4.假如你是小学毕业生,对于小学校之实际经验如何?述其优劣点与改进之方。
5.现在的行政组织何以当改进?学校经济不分开是否与独裁制有关系?怎样改革?
6.学级编制以那种方法最适宜于小学校?那种最宜于中学及大学?
7.述你在学校所得的益处与所感的苦痛。
Ⅷ.参考书
1.余家菊:《教育原理》第七章(中华)
2.郑宗海译:《教育之科学的研究》第七、第十、第二十一章(商务)
3.李步青:《新制教育史》第二、第四章(中华)
4.张荫麟译:《葛兰坚论学校与教育》(《学衡》四十二期,中华)
5.Henderson: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Chapter XV,XVI
6.Ruediger: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Chapter X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