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在“全面防御”“分区防御”均告失败后,又被迫采取所谓“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毛泽东纵观全局,抓住时机。毅然作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英明决策。从1948年9月12日起至1949年1月31日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接连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进行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被消灭,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英明的决策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作战,到1948年6月,共歼灭国民党军264万人,使双方力量对比发生重大的变化。

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从战争开始时的120余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正规军由61万人发展到149万人,数量虽仍少于国民党军,但机动兵力优于敌人。经过新式整军运动,部队的军政素质迅速提高,技术装备显著改善,有了较强大的炮兵和工兵部队积累了打阵地战的经验,提高了攻坚能力。各解放区相继连成一片,其总面积已达235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4,人口达1.68亿,占全国人口1/3以上。解放区土改已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人民群众革命热情空前高涨。在全国范围内,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加巩固和扩大。

国民党的总兵力由战争初期的430万人减少到365万人,其中正规军198万人,能用于第一线者174万人,在数量和技术装备上暂时仍占优势,并且还统治着全国3/4的地区,2/3的人口。但是它的五个战略集团:卫立煌集团、傅作义集团、刘峙集团、白崇禧集团、胡宗南集团被人民解放军分别牵制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原、西北五个战场上,守备后方的仅24万人,难于机动。由于战争的失败,士气更加低落,作战能力大大下降。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危机日益严重,内部派系矛盾日益尖锐,爱国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国民党反动政权已处于摇摇欲坠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被迫实行“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准备撤退东北,确保中原,企图收缩战线,集中兵力,依托战略要点的坚固阵地进行固守防御,同时组成强大兵团进行机动作战,以攻为守。蒋介石把中原战场视为全局的关键,为了确保华中,决定在南线实行“三角、四边、十三点”计划,即:集中兵力确保徐州、汉口、西安之间的三角地区;陇海全线、兖州以南之津浦线、郑州以南之平汉线、宝鸡至成都公路四条边;开封、郑州、济南、商丘、南阳、襄樊、确山、信阳、汉中、安康、钟祥、宜昌、合肥等13个重要据点。

中共中央军委曾于1948年7月制定军事计划,要求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三年歼敌正规军128个旅(师),并指示全国各战场发起秋季攻势。当国民党军实行重点防御,企图收缩战线时,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又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及时提出人民解放军要敢于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强大战略集团。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预定五年左右(从1946年7月算起)时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战争的第三年内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由于蒋军的70%集中在长江以北,会议决定“人民解放军第三年仍然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 这样,原来设想的打更大规模歼灭战的秋季攻势就发展为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

战略决战首先是从围歼东北卫立煌集团开始的。因为第一,国民党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48万人,加上地方部队共55万人,而东北人民解放军有正规军70万人,加上地方军共有百万之众,兵力上占有明显优势,是当时全国五大战场上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国民党军的唯一战场;第二,蒋介石当时正对东北的撤或守举棋不定,是人民解放军进攻的良好时机;第三,如果战略决战首先指向东北以外地区,都会使蒋介石迅速下决心从东北撤退,将兵力缩回关内,增加人民解放军尔后作战的困难,而首先解放东北,可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在工业上有相当基础的战略后方,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

辽沈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东北野战军南下攻克锦州。时间从1948年9月12日至10月19日。

战役前,东北蒋军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确保沈阳、锦州、长春,相机打通北宁线”的方针。其部署为: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集团率30万人防守沈阳地区作为防御中枢,以确保沈阳,并伺机增援长春、锦州;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15万人防守长春,以牵制解放军主力不得南下;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率15万人,防守义县至秦皇岛一线,重点在锦州、锦西地区,以确保东北与关内的陆、海联系。如形势不利,则撤进关内。

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决定集中兵力夺取锦州作为战役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北宁线是东北与华北敌人陆上联系的唯一通道,锦州则是这一通道的咽喉之地,又是东北敌军的供给基地。拿下了锦州,就切断了敌人关内外的陆上联系,把东北敌军关闭在东北,造成“关门打狗”之势。同时,锦州至山海关段各点的敌军孤立分散,锦州守敌又非蒋介石嫡系,战斗力不强,解放军取胜比较确实可靠;锦州之战一打响,沈阳敌人必来援,解放军攻锦打援亦较有希望。所以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先取锦州,是一个正确的方针。但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不主张南下北宁线,而把主力放在长春、沈阳两地之间,徘徊犹豫数月之久。中央军委严厉批评和纠正了林彪在南下北宁线问题上的犹豫。1948年9月7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林彪、罗荣桓等的电报中指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在中共中央督促下,10日,东北野战军决定南下北宁线,作战部署为:1个纵队加6个独立师继续包围长春之敌;以主力6个纵队另4个师攻歼锦州之敌;以5个纵队分别置于沈阳以西、以北地区,对付沈阳之敌,并阻止长春之敌突围。

12日,正当卫立煌对于长春或撤或守尚在犹豫之时,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主力由长春附近及四平地区向锦州兼程疾进,发起了辽沈战役。至10月1日,解放军攻占北宁线上除锦州、锦西以外各点,完成了对锦州的包围。当解放军向北宁线攻击时,蒋介石急忙于9月24日,将卫立煌召至南京,令其出援锦州。30日和10月2日,蒋介石又先后飞往北平、沈阳,决定从华北及山东调7个师,连同锦西、葫芦岛4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第十七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火速向锦州增援;调沈阳地区11个师、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自沈阳地区西进援锦。这时林彪又提出不打锦州,回师长春。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纠正了林彪的动摇。东北野战军最后确定攻锦部署:以主力6个纵队加1个师攻歼锦州之敌;以2个纵队及2个独立师位于塔山地区阻击由锦西、葫芦岛北进援锦的敌“东进兵团”;以3个纵队位于新民以西、以北地区牵制由沈阳援锦的敌“西进兵团”;置1个纵队于高桥地区为总预备队;以1个纵队南下通江口地区,准备新民方面打援和截击长春可能突围之敌。10月9日起,解放军经5天激战,扫清了锦州外围阵地,20万大军直逼城下。14日总攻开始,经21个小时激战,至15日傍晚,全歼守敌10万余人,俘范汉杰,解放了锦州,封闭了东北国民党陆上唯一逃路。当锦州之敌危急时,15日晨,蒋介石再飞沈阳,严厉督促廖耀湘“西进兵团”和侯镜如“东进兵团”东西对进援锦,并派飞机到长春空投他的“手令”,令长春守敌立即突围南下,否则“以违抗命令论罪”。但由葫芦岛援锦之敌在塔山地区遭解放军顽强阻击,轮番攻击6昼夜而未能前进一步。廖耀湘兵团亦被阻于黑山、大虎山地区。锦州解放后,长春守敌突围希望破灭。17日,国民党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在解放军争取下拒绝执行蒋介石的突围命令,率部26000余人起义。18日,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被迫率部39000余人投诚。解放军兵不血刃解放了长春。

战役第二阶段,会战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时间自10月20日至28日。

锦州解放后,蒋介石于10月18日三次飞抵沈阳,部署总撤退,企图重占锦州,打通北宁线。东北野战军集中50万兵力,以围歼廖耀湘西进兵团为主要目标。21日,企图南进的廖耀湘兵团在黑山、大虎山遇解放军有力阻击,无法前进,而其后路又已被截断,慌忙改向营口,企图从海上逃跑,但终于未能逸出解放军的“天罗地网”,26日被团团围困于大虎山附近地区,28日被全歼,廖耀湘以下10万余人被俘,其中包括号称蒋介石“五大王牌军”的新一军和新六军。

战役第三阶段,解放东北全境,时间自10月29日至11月2日。

10月底,东北野战军先后解放了抚顺、本溪、鞍山、辽阳等城。11月1日,向沈阳发动总攻。次日下午结束战斗,歼敌14万余人,俘兵团司令周福成。东北蒋军除从营口上船逃跑的1万余人外,全数被歼灭或起义、投诚。总数达47万余人,其中俘虏306000人,反映了蒋军已普遍丧失作战意志。

在辽沈战役期间,关内人民解放军分别解放了包头、济南、郑州、开封等著名城市,歼灭大量蒋军。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也超过国民党军队。蒋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左右,而解放军总兵力则增至300万人以上。这一变化使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大缩短,毛泽东估计,再有一年左右即可将国民党政府从根本上打倒。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给国务卿马歇尔的报告中不禁哀叹道:“我们非常不愿意地得到这样的结论:国民党现政府之早日崩溃是不可避免的了。”

淮海战役

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国民党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拥有4个兵团,4个“绥靖”区,25个军,约60万人。辽沈战役结束后,蒋介石急忙部署在徐州地区收缩兵力,把军队集中在津浦线徐州至蚌埠段的两侧,确保徐州,屏障南京。为此,命令原驻在东海附近的黄伯韬兵团撤至运河西岸,向徐州靠拢,并命令华中“剿总”白崇禧所属黄维兵团东援徐州。淮海战场上的蒋军增至80万人。

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下令在东起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至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参加这一战役的有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加上华东、中原两军区和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总兵力少于这一战场上的蒋军。11月16日,中央军委决定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

淮海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歼灭黄伯韬兵团,时间自1948年11月6日至22日。

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提出战役第一阶段的中心是集中力量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遵照这一方针,华东野战军于11月6日夜,以7个纵队从山东南下,分割围歼黄伯韬兵团。8日,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所部23000人起义。华东野战军遂从该部防地穿过,直插徐州东侧,截断了黄伯韬兵团逃向徐州的退路,将其整个兵团合围于碾庄地区。22日全歼该敌10万人,黄伯韬兵败自杀。

在黄伯韬兵团被歼前,中原野战军已于11月16日攻占宿县,切断了徐州、蚌埠间的联系。

战役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包围杜聿明集团,时间自11月23日至12月15日。

黄伯韬兵团被歼后,蒋介石命令邱清泉、孙元良两兵团自徐州南下,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自蚌埠北上,会同西来的黄维兵团会攻宿县,企图打通徐、蚌联系。中原野战军采取“围三阙一,虚留生路”的战术,在浍河以北设下口袋形阵地,诱敌入彀。11月24日,黄维兵团12万人钻进了解放军预设的口袋,仓皇突围,回头逃过浍河以南,25日又被围在双堆集地区。蒋介石见状,急命杜聿明放弃徐州,从永城绕道南下,侧击中原野战军,以解黄维之围,尔后结伴南逃。11月30日,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共近30万人马弃徐州南下,第二天即被早有准备的华东野战军扭住。12月4日,蒋军3个兵团被合围在永城东北青龙集、陈官庄地区。6日,孙元良兵团奉命突围,当即被全数歼灭。这时,刘峙从南京飞抵蚌埠,亲率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北上救援。12日,以中原野战军为主的解放军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至15日,全歼该敌,黄维被活捉。

北援之李、刘兵团,遭到人民解放军节节阻击,伤亡极大,走了整整13天,前进不到50里,离黄维兵团所在的双堆集地区还有60多里。当他们得知黄维兵团被歼灭的消息后,连夜南逃,一天跑了100多里。

战役第三阶段,歼灭杜聿明集团。时间从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

此时,平津战役亦已发起。中共中央军委为抑留平津蒋军,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将该部海运南逃,令淮海战场解放军进行战场休整,对已被合围的杜聿明集团两周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据此,总前委决定自12月16日起部队转入休整。

杜聿明集团20万人马被紧紧包围在东西不到20里,南北不到10里的陈官庄地区,他们把一切可吃的东西都吃光,把一切可烧的东西都烧光,陷入了绝境。蒋介石派飞机空投物资,但为数寥寥,终不能济。蒋军各部之间为抢夺空投物资,竟刀枪相向。且飞机不敢低飞,不少空投物资落到了解放军阵地上。由于连日雨雪纷飞,天寒地冻,空投不易,国民党士兵吃光了战马,烧尽了门板,不少人冻饿而死。为了最后给敌一条生路,12月17日,毛泽东为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代拟了广播稿《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陈毅、粟裕也写了劝降书。在战场休整的解放军向敌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并向饿得发慌的蒋军士兵扔馒头。不愿继续为蒋介石卖命的国民党官兵,成连成营地向解放军投降。至1949年1月5日,向解放军投降的国民党官兵达14000余人。

由于杜聿明等拒不投降,人民解放军遂于1月6日起向陈官庄之敌发起总攻,至10日上午全歼该敌,邱清泉被当场击毙,杜聿明剃掉小胡子,改名“高文明”,冒充“军需官”,企图潜逃,结果仍被解放军活捉。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65天,共歼敌555000余人,其中包括蒋介石自诩为“五大主力”中的第五军、第十八军,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及上海、武汉处于人民解放军直接威胁之下,为尔后渡江作战创造了条件。

淮海战役期间,鲁、苏、豫、皖、冀五省解放区人民,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前线。据不完全统计,支前的民工达225万人,担架73900多副,大小车413900多辆,挑子42400副,牲畜6300头,船只13630只,粮食5.7亿多斤。10万子弟参加解放军,130多个民兵团直接参战,或维护地方治安。1948年冬陈毅曾作诗《记淮海前线见闻》,热情讴歌解放区人民群众的支援,他在诗中写道:“九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运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淮海战役结束后,战争形势有了更大发展,原来各野战军冠以地区名称已不适应尔后向全国进军的作战需要,为此,中共中央军委于1949年1月15日作出决定,各野战军均按序数排列,原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依次改称为第一、二、三、四野战军,此外,仍设立五个一级军区(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华中 )。

平津战役

当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鏖战正酣之际,人民解放军又发起了战略决战的第三大战役——平津战役,求歼华北傅作义集团。参加这个战役的是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两个兵团),连同地方武装,共约100万人。

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的主力有4个兵团12个军,其中蒋系9个军,傅系3个军,连同游杂武装,共60万人。东北解放后,这个集团既已失却南、北两面的依托,又面临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联合打击的威胁之中,因而军心动摇,成了惊弓之鸟。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傅作义集团或守或退,尚举棋不定。1948年11月4日,傅作义飞南京同何应钦、顾祝同、白崇禧等人商议。何应钦转达蒋介石意见,要他放弃平、津、张(家口)、塘(沽)等地南撤。傅作义则主张固守,不同意南撤。最后他们共同确定了“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的方针。但实际上他们仍然各有打算。蒋介石为了增援华东战场,确保京沪,固然想令傅作义集团南下,但他知道傅作义不愿意。即使同意南撤亦有不少实际困难:海运则船只不足,且海港即将封冻;陆上则需经过辽阔的解放区,危险极大。而将傅作义集团留在平、津、张、塘地区,或可迟滞东北、华北两野战军于华北地区,以利蒋军在黄河以南作战,并经营华南。美国方面眼看蒋介石大势已去,便从援蒋武器中拿出一部分,直接供给傅系军队使用,使其固守平津,以维护美国在华利益。傅作义既想固守平津,又怕重蹈卫立煌集团的覆辙。因此他脚踏两只船,想看看形势再说。平津能守则守,不能守就沿平绥路西撤绥远老家,自据一隅;只在西逃不得时,才考虑向南逃跑。据此,傅作义一面加紧扩兵,争取美援,一面收缩防区,调整部署。他把蒋系各部置于北平以东及天津、唐山一线,一旦东北野战军入关,蒋系各部首当其冲;把自己嫡系各部置于平绥线的北平至张家口段,如形势不利,即沿平绥线向绥远方向逃跑。这样,傅作义集团几十万兵力就在东起北宁线的滦县,西至平绥线的柴沟堡,约1200多里的狭长地带摆下了“一字长蛇阵”,形成既可防守,又可西窜绥远或从海上南逃的态势。

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原来打算从1949年1月起用6个月时间歼灭傅作义集团。鉴于全国战局的急剧发展,尤其是淮海战役的胜利发展,傅作义放弃平津西撤或南逃的可能性增大,遂决定提早发动平津战役,作出将傅作义集团抑留华北,分割包围,就地全歼的战略计划。中央军委决定东北野战军主力立即结束休整,迅速隐蔽入关,与华北野战军一起,完成对敌战略包围与战役分割;指示新华社及东北各广播电台多发沈阳等地东北野战军大规模庆功祝捷、整训练兵和开会的消息,造成东北野战军主力仍在东北的印象;决定华北野战军缓攻太原,撤围归绥,使傅作义不致太紧张,随后迅速包围张家口,诱使傅作义派兵西援,以掩护东北野战军入关。

平津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平、津、张、塘诸敌实施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时间自1948年11月29日至12月20日。

战役一开始,中共中央军委首先采取抓住西线,稳住东线,对西线之敌围而不打,对东线之敌隔而不围的方针,由西向东实施对敌合围。11月23日至26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先后南下。29日,华北第三兵团进入张家口附近地区,形成对张家口、宣化之敌的包围态势,揭开了平津战役的序幕。傅作义最怕西逃之路被切断,急令其嫡系第三十五军由丰台,第一〇四师由怀来分别增援张家口,以保持其西窜的通道。这样,傅作义嫡系各部就大部分被钳制在平绥线上。傅作义本来估计东北解放军至少需要休息三个月才能入关,但此时东北野战军已秘密、神速地南下,先遣兵团一部在行进途中歼灭了密云守敌一个师,傅作义这才发觉东北野战军已经入关,但又错误判断解放军将直取北平,于是急忙收缩兵力。敌三十五军奉命返回北平途中,被华北解放军第二兵团紧紧包围在保安地区,暂不加以歼灭。接着东北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又先后歼灭企图救援的敌第十六军和第一〇四师。至此,傅作义西逃之路被切断。

东北野战军主力已陆续开进关内,但对平、津、塘诸敌尚未完全隔断。这时如果先将张家口、新保安之敌打掉,就会迫使南口以东诸敌决策狂跑,使解放军失去包围歼灭敌人的机会。12月11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指出:为了吸引敌人不好下从海上逃走的决心,两周内对张家口、新保安诸敌“围而不打”;东北野战军取神速动作,同时隔断天津、塘沽和北平、天津敌人间的联系,形成“隔而不围”的战略态势,即只作战略包围而不作战役包围;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淮海战场在歼灭黄维兵团后,留下杜聿明集团之余部,两周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为着不使敌人向青岛逃跑,山东方面集中若干兵力控制济南附近一段黄河,并在胶济线上预作准备。

至12月21日,东北野战军主力80万人全部进关,到达平津前线,提前完成对平津诸敌的战略包围,封闭了敌人由海上南逃之路。这样傅作义集团的傅系和蒋系军队就全部被分别围困在北平、天津、新保安、张家口、塘沽五个孤立的据点中。

战役第二阶段,歼灭新保安、张家口、天津之敌。时间从1948年12月22日至1949年1月15日。

人民解放军在完成对敌人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之后,遵照中央军委、毛泽东关于先打两头、孤立中间的指示,各个歼灭被围被隔之敌。12月22日,华北第二兵团向新保安发起总攻,全歼敌第三十五军。张家口守敌闻风丧胆,仓皇向西北方向突围。24日,该敌5万余人被华北第三兵团和东北野战军一部围歼于张家口以北地区。1949年1月上旬,人民解放军在肃清天津外围据点,完成攻城准备之后,向敌发出放下武器,实行和平解决的劝告。但敌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拒绝投降。东北野战军遂于1月14日向天津守敌发起总攻,经29小时激战,至15日下午3时,全歼该敌13万余人,活捉陈长捷,解放天津。塘沽之敌慌忙由海上逃跑。这样,北平之敌就完全孤立了。

在此期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对平津战役的领导和指挥。

战役第三阶段,和平解放北平。时间从1949年1月16日至31日。

天津、塘沽解放时,北平已处于东北野战军第十二、十三兵团,华北第二、三兵团严密包围之中。在此以前,为使北平这座文化古都免遭战火破坏,平津战役总前委罗荣桓、聂荣臻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通过北平地下党的关系,向傅作义提出双方谈判和平解决北平问题。傅作义亦曾派代表来谈,但仍在犹豫之中。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和平谈判八项条件。16日,中央军委命令北平前线解放军积极准备攻城,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同时,平津前线司令部向傅作义发出最后通牒,指出或是放下武器,或是和平改编,两条出路任其选择,并规定1月21日下午12时为截止时间,否则“我军将以精确战术攻城”。在人民解放军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傅作义派全权代表邓宝珊到通县平津战役指挥部谈判,达成初步协议。人民解放军方面派了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陶铸进北平谈判,研究和平接管北平事宜。1月20日,傅作义接受了人民解放军提出的条件,令所属2个兵团8个军共20多万人,于1月22日起陆续出城,到达指定地点接受解放军改编。31日改编工作完成,解放军先头部队进入北平,接管国民党军政机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

北平地下党对北平的和平解放起了重要的作用。北平地下党负责人刘仁和他领导下的地下工作人员,利用各种关系,获得大量情报,使人民解放军战役指挥部得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敌情。他们通过傅作义的女儿,中共地下党员傅冬了解傅作义的动态,劝她父亲不要跟蒋介石走。因此战役指挥部甚至对傅作义的神态、言谈、情绪变化也了如指掌。敌在东单修建临时飞机场,解放军根据地下党的报告和指示目标,严密封锁了这个机场。后来,聂荣臻每忆及此就赞叹不已,他说:“几十年来,我打过许多仗,能够如此及时了解对方最高指挥官的动态,还是不多的。这对我们做出正确判断,下定正确决心,进行正确部署,具有重要的作用。刘仁和他领导的地下工作的同志,确实是可钦可敬的。”

平津战役从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平津战役结束后,绥远国民党军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经傅作义斡旋,接受人民解放军提出的以和平方式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1949年3月双方达成划界驻守、平绥通车、使用人民币和互派联络员的协议。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前后4个月零19天,共歼灭国民党军154万人。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成定局。

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研究和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会后不久,中共中央迁入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