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的标准】 歌谣可用种种标准分类,兹列举如次:

一 音乐 歌谣本以声为主,曲调自然是最重要的,所以列为第一。古来徒歌、乐歌之别,近世小曲、自来腔之别,均以音乐为衡。《诗三百篇》和《乐府诗集》也都以音乐分类。

现在的小曲里也有不少的曲调如《满江红》、《银纽丝》、《梳妆台》、《侉侉调》、《泗州调》、《孟姜女》,《十杯酒》等,可惜还没有多少人收集这种材料,确切的分类一时怕还谈不到。

二 实质 这种分类法,下文将专论之。

三 形式 如《四季相思》、《五更调》、《十二月》、《十杯酒》、《二十四枝花》、《百花名》等;或“数字”“对字”“对句”“接字”“对山歌”“宝塔歌”等。

四 风格 第一章里曾引沈兼士先生“自然民谣”与“假作民谣”之说。他说这两者的命意属辞及调子,都不相同;又说后者没有前者“那么单纯直朴”。他的主要的标准似乎是风格;风格原可以概括命意属辞的。这种分法的结果,与小曲和自来腔的分法一样,只是从另一面看罢了。

五 作法 如吴康先生《诗经学大纲》(《国立广东大学文科学院季刊》)分《诗经》为四类:

(一)记叙类 如《七月》,《东山》,《大明》,《绵》,《嵩高》,《烝民》等是也。

(二)抒情类 如《关雎》,《桃夭》,《柏舟》,《谷风》,《野有蔓草》,《溱洧》,《蒹葭》,《小弁》等是也。

(三)状物类 如《君子偕老》,《硕人》,《小戎》等是也。

(四)议论类 如《祖鼠》,《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文王》,《板》,《荡》,《抑》等是也。

又如《简兮》,《良耜》等篇(此类诗篇至众,今不一一具举),语无专主,弗能厕为何类,在读者审之而已矣。

吴先生说这是就诗义分的,我看实是就作法分的。

六 母题 研究歌谣,有一个很有趣的法子,就是“比较的研究法”。有许多歌谣是大同小异的,大同的地方是他们的本旨,在文学的术语上叫做“母题(motif)”;小异的地方是随时随地添上的枝叶细节。(《胡适文存二集》卷四,三○九页)母题也可为分类的一种标准,如《看见她》、《孟姜女》、《月光光》等;但是现在材料太少,这种标准还不能大规模地运用。

七 语言 如近世歌谣可分为普通话,吴语,粤语三系。

八 韵脚 歌谣多有韵,但也有无韵的。《古谣谚·凡例》说谣谚“间有无韵者,大都因所引未全”。可是也未必尽然。如吴歌中的《一家人家》(数字)、《碰碰门》(对句)、《倷姓啥》(对字)、《头头利市》(接字)等,便都是全部或大部无韵的。兹举《一家人家》一首:

一家人家:两个人,三板桥;四峙牌楼,五斤甏头,陆家里来子七个客人,喊子八个戏子,点子九莲灯,做子十出戏。(《甲集》二四页)

这是通首无韵的。原来歌谣分为乐歌、徒歌,徒歌里又有歌、诵之别;诵与歌稍异,没有韵也无妨。上举各例,都是只能诵的歌谣。照以上所说,歌谣固可分有韵、无韵二类,但无韵的究竟甚少。

九 歌者 《古谣谚·凡例》所谓“以人为标题者”,便是此种;如“军中谣”、“诸军谣”、“民谣”、“百姓谣”、“童谣”、“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吴歌甲集》里所收歌谣,大别为儿歌、民歌二类。民歌中又分五类,如下:

(一)乡村妇女的歌——这是以她们的中心思想(爱情)发挥而成的歌;因为她们没有受过礼教的熏陶,所以敢做赤裸裸的叙述。

(二)闺阁妇女的歌——这类歌的结构比别类都茂密,说的人情世故也都刻画入细。在形式方面,固然独创的也很多,但给识字的妇女做了,便接近到诗及弹词上面去。在意义方面,说私情的不及说功名的多,大都希望夫婿以科第得官;或者说自己竭力整顿家事,求得丈夫面上的威光。这种情境,决不是乡村妇女所想得到的。

(三)男子(农、工、流氓)的歌——它们或有豪迈的气概,或有滑稽的情兴。(农工流氓以外的男子是没有歌的,程度高的就做诗,低的就唱戏了。)

(四)杂歌——如对于宇宙和人生求解答的对山歌,如佛婆们的劝善歌等。(七页)

儿歌、民歌的二分法,甚为有用,本章也将采用。

十 地域 《古谣谚·凡例》所谓“以地为标题者”,便是此种。如“长安谣”、“京师谣”、“王府中谣”、“邻郡谣”、“二郡谣”、“天下谣”等。近世曲调,常以地域标题,如“泗州调”,“扬州小调”之类;又“粤讴”也当属此。歌谣集亦多以地域名,如《北京歌谣》、《吴歌甲集》、《粤东之风》、《台湾情歌集》等。

十一 时代 《古谣谚·凡例》里所谓“以时为标题者”,便是此种。如“尧时谣”,“周时谣”,“秦时谣”,“汉时谣”等。又如“古代歌谣”与“近代歌谣”之分,也属此种(见傅振伦先生《歌谣分类问题的我见》,《歌谣周刊》八四号)。将来材料若够,还可按照历史或朝代分类。

十二 职业 如山歌、秧歌、樵歌、渔歌、船歌、牧歌、农歌、采茶歌等;或夯歌,厂歌,春歌,成相歌等。前者多为情歌,后者则是本地风光(见傅振伦先生文)。

十三 民族 如傜歌、俍歌、僮歌、客家歌谣、疍家歌谣、倮倮歌谣等。

十四 人数 如独歌与和歌。

十五 效用 如廉泉先生《国粹教科书·诗经读本》卷上,依据孔子的话,以“可兴”“可观”“可群”“可怨”四类为目;虽不是将《诗》三百篇整个地分类,但不失为一种分类法。这是以对于读者的影响为主的,所以我说是“效用”。

应用以上十五种分类标准,我们可以研究歌谣的各方面。就中前八项都是关于歌谣本身的,后六项是关于它们的背景的,末一项则是独立的。五、六、十四三项用处甚少;末一项则不易确定,所谓聊备一格而已。最有用的实在是一、二、三及九项里的民歌儿歌二分法。本章拟即以这种二分法为经,实质为纬,来讨论歌谣的分类。至于一、三两项,当别立专章研究。现在想先介绍中外几种实质分类法。

【Kidson的民歌分类法】 一 叙事歌 “最早的叙事歌是最古的民歌的遗形。”

二 情歌、神秘歌 “一切抒情诗里,爱情占第一位,民歌里自然不会是例外。”

“民间的歌者欢喜有神秘力的东西。”像《不安的坟墓》(The Unquiet Grave)便是这一种:

今天起了风,又有几点的小雨;我只有过一个真爱,伊已经睡在冰冷的坟里了。

我将同世上的少年人一般,去为我的真爱尽我的心;我将在伊坟上坐了哀悼,过十二个月零一日。

十二个月零一日已经过了,死人开口说道:“谁坐在我的坟上哭泣,不给我安睡呢?”

“这是我坐在你的坟上,不给你安睡;因为我愿一接你土冷的嘴唇,这是我的唯一的愿心。”

“你愿一接我土冷的嘴唇;但是我的呼吸有土气息;倘若你一接我土冷的嘴唇,你的命便不久长。在那边绿的园里,我们先前散步的地方,见过的最美的花,已经干枯了剩了枝条了。枝条也干枯了,我们的心也一样的衰萎了;你且聊自消遣,等到神来叫你去罢。”(《新青年》八卷三号)

这是鬼歌。

三 牧歌 “它的主要的题目是乡村生活的快乐。”如剪羊毛歌、收获歌等。其中有少数是对唱的。

四 饮酒歌、滑稽歌。

五 剪径贼歌、小偷儿歌 “这些是他们入狱后,作以劝世的”;有些是职业的制歌人做出来的。

六 军士歌 逃军歌也包括在内。

七 海上歌 如《绿洲捕鲸谣》。

八 强募海军歌 “这些歌比前几种都富于戏剧性些。”强募海军是十八世纪的事。当时人民一夕数惊,留下极深的印象,所以有这种歌流传至今。歌中往往叙“女子上船找她的真心的爱人,用‘金子’将他赎回。”

九 猎歌、运动歌。

十 劳动歌 因各种工作而异,或以整齐工作、或以减轻劳苦:如船歌、水手歌等。

十一 流传的颂歌 有宗教颂歌、节日颂歌两种。

十二 儿童游戏歌 “最简单,最特别,容易记忆;历代相沿,传讹最少。”“这些公认为极古的歌。”“有人说在里面可以看出异教的婚丧祭礼。”(《英国民歌论》五三——七八页)

【Witham的叙事歌分类法】 她依据 Francis James Child的《英吉利苏格兰叙事歌》(English and Scottish Popular Ballads),分叙事歌为十类:

一 谜语

二 家庭悲剧歌 英吉利苏格兰叙事歌中此种最多。所叙有被劫的新娘、私奔、逐夫、弃妇、争吵的弟兄、阴谋的母亲、暴虐的继母、妒嫉的婆婆、不义的仆人等。

三 挽歌 一种是生者哀悼死者的,一种是死者与生者作别的。

四 迷信歌 所叙是超自然的世界,如仙情人、魔术的变形,死人的回来等。

五 神圣传说歌 叙耶稣的事。此种不多。

六 传奇歌 这是歌工们所作。

七 滑稽歌 颇少。

八 新闻歌 即事成歌属。此种也不多。

九 纪年歌 这是边地(Border)的叙事歌,颂扬英吉利苏格兰间的边地里的侵略与战争。这些歌是较重要的。

十 绿林歌 所叙是侠盗,Robin Hood最著。

witham说以上各类是依着论理的次序排列的;年代的先后,也可约略依此次序定之。(《英吉利苏格兰叙事歌选粹》的引论)

【民歌的其他分类法】 还有人是主张这样分的,在民歌这种总名之下,可以约略分作这几大类:

一 情歌

二 生活歌 包括各种职业劳动的歌,以及描写社会家庭生活者,如童养媳及姑妇的歌皆是。

三 滑稽歌 嘲弄讽刺及“没有意思”的歌皆属之,惟后者殊不多,大抵可以归到儿歌里去。

四 叙事歌 即韵文的故事,《孔雀东南飞》及《木兰行》是最好的例,但现在通行的似不多见。又有一种“即事的民歌”,叙述当代的事情,如北地通行的“不剃辫子没法混,剃了辫子怕张顺”便是。中国史书上所载有应验的“童谣”,有一部分是这些歌谣,其大多数原是普通的儿歌,经古人附会作荧惑的神示罢了。

五 仪式歌 如结婚的撒帐歌等,行禁厌时的祝语亦属之,占候歌诀也应该附在这里。谚语是理知的产物,本与主情的歌谣殊异,但因也用歌谣的形式,又与仪式占候歌有连带的关系,所以附在末尾,古代的诗的哲学书都归在诗里,这正是相同的例子。

六 儿歌 儿歌的性质与普通的民歌颇有不同,所以别立一类。也有本是大人的歌而儿童学唱者,虽然依照通行的范围可以当作儿歌,但严格的说来应归入民歌部门才对。欧洲编儿歌集的人普通分作母戏母歌与儿戏儿歌两部,以母亲或儿童自己主动为断,其次序先儿童本身,次及其关系者与熟习的事物,次及其他各事物。现在只就歌的性质上分作两项:

(一)事物歌

(二)游戏歌

事物歌包含一切抒情叙事的歌,谜语其实是一种咏物诗,所以也收在里边。唱歌而伴以动作者则为游戏歌,实即叙事的扮演,可以说是原始的戏曲——据现代民俗学的考据,这些游戏的确起源于先民的仪式。游戏时选定担任苦役的人,常用一种完全没有意思的歌词,这便称作抉择歌(Counting Out Song),也属游戏歌项下。还有一种只用作歌唱,虽亦没有意思而各句尚相连贯者,那是趁韵的滑稽歌,当属于第一项了。(见《歌谣》周刊中的《歌谣》一文)

顾颉刚先生儿歌民歌二分法,我想是根据这里的第六项的。

【儿歌与民歌】 本章采用儿歌民歌二分法为经,实质的分类为纬。民歌本只一义,今与儿歌对言,则与“成人的歌”相当,较原义狭得多(见钟敬文先生《孩子们的歌声》序)。至于儿歌,如前所说欧洲儿歌集通例,可分为母歌、儿歌两部。单言儿歌兼包两种,与母歌对举,则为儿童自作自唱之歌(亦见钟序)。一广一狭,正与民歌同。若将本是大人的歌而儿童学唱者,依照通行的范围,也当作儿歌,则儿歌的范围更广了。严格论之,这种是应归入民歌部门的。若像前说在滑稽歌项下“没有意思”的歌殊不多,大抵可以归到儿歌里去。那么,儿歌民歌的范围,有时是要相混的。所以这种二分法虽然有用,但要谨慎分析,才能周妥;不过有时虽谨慎分析,怕也未必能全然精确,那是只好做到那里是那里了。

【儿歌】 《儿歌之研究》(《歌谣》三三、三四号转录)中说儿歌是“儿童歌讴之词,古言童谣”。但自来书史记录童谣者,多信望文生义的荧惑说,列之于五行妖异之中。故所录几全为占验的及政治的童谣,童谣的范围于是渐渐缩减,而与妖祥观念相联不解。这个错误应该改正。我们须知占验的及政治的童谣,只是童谣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

又说:儿童学语,先音节而后词意,此儿歌之所由发生。……西国学者搜集研究,排比成书,顺儿童自然发达之序,依次而进,大要分为前后两级:

一 母歌 儿未能言,母与儿戏,歌以侑之。其最初者即为:

(一)抚儿使睡之歌 以啴缓之音,作为歌词,反复重言,闻者身体舒懈,自然入睡。如北京之抚儿歌:

我儿子睡觉了,我花儿困觉了,我花儿把卜了。我花儿是个乖儿子,我花儿是个哄人精。

(二)弄儿之歌 先就儿童本身,指点为歌,渐及于身外之物。北京有十指、五官及足五趾之歌(见美国何德兰编译《孺子歌图》),越中持儿手,以食指相点,歌曰:

斗斗虫,虫虫飞,飞到何里去?飞到高山吃白米,吱吱哉!

又如《点点窝螺》,《车水吚哑》、《叉叉叉到外婆家》、《打荞麦》,亦是。

叉叉叉,叉到外婆家。外婆留吃茶。妗姆懒烧茶,茶钟茶匙别人家。水水水,水缸底里结莲花。(《越谚》)

(三)体物之歌 率就天然物象,即兴赋情,如越之《鸠鸣燕语》、《知了唶唶叫》、《火萤虫夜红》。杭州亦有之,又云:

火焰虫,的的飞;飞上来,飞下去。

或云“萤火萤火,你来照我”,甚有诗趣。北京歌有《喜儿喜儿买豆腐》、《小耗子上灯台》。《北齐书》引童谣《羊羊吃野草》,《隋书》之《可怜青雀子》,又《狐截尾》,《新唐书》之《燕燕飞上天》,皆其选也。复次为:

(四)人事之歌 原本世情而特多诡谲之趣。此类虽初为母歌,及儿童能言,渐亦歌之,则流为儿戏之歌。如越中之《喜子窠》、《月亮弯弯》、《山里果子联联串》,是也。

月亮弯弯,囡来望娘,娘话心肝肉居来哉,爹话一盆花居来哉,娘娘话穿针个肉居来哉,爷爷话拷背个肉居来哉。吾嬷见我归,裣起罗裙揩眼泪;爹爹见我归,拔起竹竿赶市去;娘娘见我归, 得拐枝后园赶雄鸡;爷爷见我归,挑开船篷外孙抱弗及;嫂嫂见我归,鏁笼鏁笼鏁弗及,哥哥见我归,关得书房假读书。

二 儿戏 儿童自戏自歌之词,然儿童闻母歌而识之,则亦自歌之。大较可分为三:

(一)游戏 儿童游戏,有歌以先之或和之者,与前弄儿之歌相似,但一为能动,一为所动为差耳。《北齐书》,“童戏者好以两手持绳拂地,而却上跳,且唱曰高末”,即近世之跳绳。又《旧唐书》“元和小儿谣云,打麦打麦三三三,乃转身曰,舞了也。”《明诗综》:“正统中京师群儿连臂呼于涂曰,正月里狼来咬猪未。一儿应曰,未也。循是至八月,则应曰来矣,皆散走。”皆古歌之仅存者。今北方犹有“拉大锯”“翻饼烙饼”“碾磨”“糊狗肉”“点牛眼”“敦老米”等戏,皆有歌佐之。越中虽有相当游戏,但失其词,故易散失,且令戏者少有兴会矣。其《铁脚斑斑》一歌,已见前章。看了那首歌的转变,就知儿童重在音节,多随韵接合,义不相贯,如《一颗星》及《天里一颗星树里一只鹰》、《夹雨夹雪冻杀老鳖》等,皆然。儿童闻之,但就一二名物,涉想成趣,自感愉悦,不求会通。童谣难解,多以此故。惟本于古代礼俗,流传及今者,则可以民俗学疏理,得其本意耳。

(二)谜语 古所谓“隐”,断竹续竹之谣,殆为最古。今之蛮荒民族犹多好之,即在欧亚列国,乡民妇孺,亦尚有谜语流传,其内容仿佛相似。菲律宾土人钓钩谜曰,“悬死肉,求生肉”,与“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之隐弹丸,同一思路。又犬谜曰,“坐时身高立时低”,乃与绍兴之谜同也。越中谜语之佳,如:

一园竹,细簇簇;开白花,结连肉。(稻)

天里一只 , 里一只蟹。(蜘蛛)

日里忙忙碌碌;夜里茅草盖屋。(眼)

皆体物入微,情思奇巧。幼儿知识初启,索隐推寻,足以开发其心思。且所述皆习见事物,象形疏状,深切著明,在幼稚时代,不啻一部天物志疏;言其效益,殆可比于近世所提倡之自然研究欤。

(三)叙事歌 有根于历史者,如上言史传所载之童谣,多属于此。其初由世人造作,寄其讽喻,而小儿歌之。及时代变易,则亦或存或亡,淘汰之馀,乃永流传;如越谣之“低叭低叭,新人留带”,范啸风以为系宋末元初之谣,即其一例。但亦当分别言之。凡占验之歌,不可尽信。如“千里草,何青青”之歌董卓,“小儿天上口”之歌吴元济,显然造作,本非童谣。又如“燕燕尾涎涎”,本为童谣,而后人傅会其事,皆篝火孤鸣之故智,不能据为正解。故叙事童歌者,事后咏叹之词,与谶纬别也。

次有传说之歌,以神话世说为本,特中国素少神话,则此类自鲜。越中《嚗嚗嚗》歌,其本事出于螺女之传说。

又次为人事之歌,其数最多。举凡人世情事,大抵具有,特化为单纯,故于童心不相背戾。如婚姻之事,在儿童歌谣游戏中,数见不鲜,而词致朴直,妙在自然。如北京谣云:

檐蝙蝠,穿花鞋;你是奶奶我是爷。

英国歌云:

白者百合红蔷薇,我为王时汝为妃。迷迭碧华芸草绿,汝念我时我念若。

皆其佳者。若淫词佚意,乃为下里歌讴,非童谣本色。盖童谣之中,虽间有俚词,而决无荡思也。(以上节录《儿歌之研究》)

褚东郊先生《中国儿歌的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的分类如下:

(一)催眠止哭的 二三岁小儿,所唱的大都是从他们母亲口里学来的催眠止哭之歌。如浙江杭县的:

又会哭,又会笑,三只黄狗来抬轿。一抬抬到城隍庙,城隍菩萨看见哈哈笑。

又中国家庭习惯,对于小儿,往往用食物以诱止其啼哭,因而儿歌里面也常有这种歌词。这虽是一种口惠而实不至的办法,但是在富于想像力的小儿听了,已经觉得津津有味。如黑龙江的《小孩小孩你别哭》歌,便是这个用意。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游戏应用的 儿童天性活泼,喜欢游戏。所以儿歌中关于游戏时应用的歌词很多。唱这种歌的儿童,年龄比较大一点,歌里面所含的意义,也比催眠止哭的要较深一点。有一人游戏时应用的,有二人游戏时应用的,也有三人以上游戏时应用的。如安徽合肥地方的小儿,常取柔软而且微细的鸡毛,用口吹之,使鸡毛上升,回旋空际,口中唱道:

鸡毛鸡毛上天去,你给老爷搬砖去。搬来金砖盖金殿,坐个天子万万年。

这是一人游戏时应用的儿歌。又如安徽绩溪地方的小儿,常以两人为一组,将手交叉握住,互相推来推去,作推磨的样子。他们一边推,一边口里唱道:

推车哥,磨车郎,打发哥哥进学堂。哥哥不曾念了三年书,一考考着秀才郎。前拜爹,后拜娘,一拜拜进老婆房。老婆不喜欢,一困困到床壁里。

这是二人游戏时应用的。又如云南昆明地方的儿童,常聚集十多个同伴,分为甲乙两队;甲队儿童两手高举,作城门状,乙队儿童鱼贯而前,与甲队互相问答而唱道:

“城门城门有多高?”“八十二丈高。”“三千马兵可过得去?”“有钱只管过,无钱耍大刀。”“什么刀”“春秋刀。”“什么春?”“草儿春。”“什么草?”“铁线草。”“什么铁?”“锅铁。”“什么锅?”“尺八锅。”“什么尺?”“官定尺。”“什么官?”“啄木官。”“什么啄?”“鸡屎两大撮。”“什么鸡?”“红冠大眼鸡。”“什么红?”“山红。”“什么山?”“泰华山。”“什么泰?”“波罗泰。”“什么波?”“池饭波。”“什么池?”“北门望着莲花池。”“什么连?”“衣裳裤子一把连。”

回答既毕,两队儿童即合唱道:

打鼓打鼓进城门。

于是乙队儿童便从甲队儿童的手下钻过去。这便是三人以上游戏时应用的。这种且演且歌的儿歌,也可以说是戏剧的起源。

三 练习发音 儿童初学语的时候,发音往往不能正确,非多加练习不可。练习的方法,最好是将声音相类似的事物,聚在一处,使之时加辨别。但是这种办法,很容易流于枯燥无味,不能得儿童的欢迎。惟有儿歌里有许多很美妙的歌词,不仅对于练习发音,非常注意;并且富有文学意味,迎合儿童心理,实在是儿童文学里不可多得的一种好材料。这类儿歌又叫做“急口令”或“绕口令”,在中国儿歌中很多。如浙江杭县的:

驼子挑了一担螺蛳,胡子骑了一匹骡子,驼子的螺蛳撞啦胡子的骡子,胡子的骡子踏啦驼子的螺蛳,驼子要胡子赔驼子的螺蛳,胡子又要驼子赔胡子的骡子。

全歌不过六十三字,而声音相类似的“驼子”“螺蛳”“胡子”“骡子”四个名词,竟互用至二十次之多。并且假设一桩故事,使文字不至于呆笨,全歌的趣味更加浓厚。和这首歌堪相伯仲的,尚有江苏六合县流行的《六合县歌》:

六合县有个六十六岁的陆老头,盖了六十六间楼,买了六十六篓油,堆在六十六间楼,栽了六十六株垂杨柳,养了六十六头牛,扣在六十六株垂杨柳。遇了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间楼,翻了六十六篓油,断了六十六株垂杨柳,打死了六十六头牛,急煞六合县的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四 知识的 (一)数的观念儿童的记忆,由听觉来的比由视觉来的强,所以有许多儿歌,便利用这一点,将儿童应具的知识灌输给他们。例如一至十的十个数目的名称和顺序,在成人看来并不觉得困难,但在儿童初学的时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引《一家人家》,可以为例。

(二)色彩的观念 儿童对于色彩的兴趣很强,有许多儿歌便利用这一点,将红、黄、蓝、白等字,用文艺的手段嵌在歌词里。如广东的:

芽菜煮虾公。芽菜白,虾公红,红白相间在碗中;还有几条韭菜绿葱葱。

(三)草木鸟兽之名 自然界中的草木鸟兽,是儿童日常耳目所接触的东西,因之有许多儿歌是将草木鸟兽之名联缀成的。这种联缀而成的歌词,论理是很容易失掉文艺的风趣,成为记帐式的文字;但是事实上却竟大出我们的意外,不仅思想新奇,并且句调流利。这种艺术手段真令人佩服。如江苏的:

一个大嫂上正东,碰着一园青菜成了精。青头萝卜坐宝殿,红头萝卜掌正宫。河南反了白莲藕,一封战表进京城。豆芽菜跪倒奏一本,胡萝卜挂印去出征。白菜打着黄罗伞,芥菜前部作先行;小葱使的银战杆,韭菜使的两刃锋;牛腿瓠子掌大炮,青豆角子掌火绳。只听得,古碌碌,三声大炮响隆隆,打得茄子满身青,打得黄瓜一包刺,打得扁豆扯成篷,打得豆腐尿黄尿,凉粉吓得战兢兢。藕王一见心害怕,一头钻进稀泥坑。

和这首歌的命意相同的儿歌很多,如河北的《隔河看见牡丹花儿开歌》,也是很好的一个例:

隔河看见牡丹花儿开,恨不能连枝带叶折将来。水仙花的姐,丁香化的郎,芍药牡丹进绣房,槐花枕头兰菊被,腊梅花的被子闹洋洋。清早起来赛芙蓉,梳上头油桂花香,玉珍簪子秋海棠,身穿石榴红大袄,鸡冠裙子扫地长,红缎小鞋扁豆花儿样,春布裹脚牡丹花儿长。

这两首歌是将草木之名联缀而成。此外又有将鸟兽之名联缀而成的,如广东梅县的:

白饭子,白珍珠,打扮小郎去读书。正月去,二月归,开担箩篙等嫂归。归来花缸磨点水,鹅开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猴哥偷食 巴载。

(四)(略)

(五)含教训意义的 这种大概是从谚语发展的。如湖北的:

慢慢耐,慢慢耐久也成功。哪有一锹掘成井?哪有一笔画成龙?

这首歌含有作事须具坚忍不拔的教训。又如四川的:

星宿子,密又稀,莫笑穷人穿破衣。十个指头有长短,山林树木有高低。苏家嫂,朱家妻,爱富嫌贫后悔迟。

这首歌含有反对爱富嫌贫的意义。和这首歌的意义相反的歌也很多,有一首《清明汤团歌》,是浙江杭县地方流行的,可以做一个例:

清明汤团绿汪汪,苏秦看见泪汪汪,有朝一日高官做,买些吃吃买些藏。

儿童幼时的见闻,影响于将来成人后的行为很大。儿歌为儿童日常所耳闻口习,其关系之重要,自不待言。所以一社会中流行的儿歌,富于冒险性质的,其国民亦多冒险精神;偏于利乐主义的,国民亦多利己思想。中国含有教训意义的儿歌,其教训究竟趋向于何方面,作者虽没有仔细统计过,但是大概看起来,恐怕是缺乏冒险精神吧。

(六)滑稽的 滑稽意义的儿歌也很多,如湖北的《倒唱歌》歌,内容非常诙谐:

倒唱歌,顺唱歌;河里石头滚上坡。先养我,后生哥;爹讨妈,我打锣。家公抓周我捧盒;我走舅爷门前过,舅爷在摇我家婆。

江苏有一首《反唱歌》歌,和这首歌的意义大约相同:

反唱歌,倒起头。我家园里菜吃牛,芦花公鸡咬毛狗。姐在房中头梳手,老鼠刁着狸猫走。李家厨子杀螃蟹,鲜血淹死王三姐。

滑稽过分,很容易流于轻薄,往往嘲笑他人以为乐事。儿歌中这种不道德的歌词也很多。儿童们以其歌词俏皮可喜,都乐以互相传授,为父母者,亦以游戏之辞,无伤大雅,不加禁止。如南京嘲笑鬎鬁的歌,便是这个例:

鬎鬁姐,鬎鬁郎;鬎鬁公婆来拜见,鬎鬁嫂嫂搀进房。拜堂不用点蜡烛,一堂鬎鬁放毫光。

这类的歌各地都有,今略举几首,以见一斑。如湖北嘲笑矮子的《矮子矮》歌:

矮子矮,摸螃蟹。螃蟹上了坡,矮子还在河里摸。螃蟹上了岸,矮子还在河里站。

又如浙江杭县嘲笑娘舅的《娘舅娘舅》歌:

娘舅娘舅,朝朝空手。喝酒像漏斗,吃饭像饿狗。吃得不够,还要向我姆妈借当头。

(七)其他 (以上大部分系褚先生原文。)

何德兰《孺子歌图》序里说,他所搜集的中国儿歌中,有许多事情是与英美的相通的;他举出的是以下九种题材:一、昆虫;二、动物;三、鸟;四、人;五、儿童;六、食物;七、身体各部;八、动作,如拍、拧、呵痒等;九、职业、买卖、事务。——这个虽不完全,也可作一种分类论。

【游戏歌与谜语】 弄儿之歌及游戏歌,又可分为多种。兹据《孺子歌图》及钟敬文先生《儿童游戏的歌谣》(《民间文艺丛话》)述其概略:

一 面戏歌 《孺子歌图》载北京歌云:

排门儿。见人儿。闻味儿。听声儿。食饭儿。下扒壳儿。胳肢胳儿。

何德兰在《中国儿童》(The Chinese Boy and Girl)里说父母或乳母唱此歌时,先以手点儿前额,次眼、鼻、耳、口、颊;至末二语,则呵儿之颈云。(二十八页)

二 手戏歌 前举《虫虫飞》,兹再举北京一歌:

大拇哥。二拇弟。钟鼓楼。护国寺。小妞妞,爱听戏。

何德兰说父母等唱此歌时,执儿手指,依次数之。又如:

一抓金儿。二抓银儿。三不笑,是好人儿。

是呵痒的歌,也当属此。

三 足戏歌 《孺子歌图·足五趾歌》云:

这个小牛儿吃草。这个小牛儿吃料。这个小牛儿喝水儿。这个小牛儿打滚儿。这个小牛儿竟卧着,我们打他。

钟先生举黄朴所录的汉阳的一首云:

点点脚,鞋不落。乌龙麦,种荞麦,荞麦开花一望白。金脚,银脚,莲蓬,骨颈。葱花,皮条。叫大哥,叫三哥,拿手来,砍小脚!

原注云:群儿伸足列坐,其一人手持条,唱一句即点一脚,至砍小脚之句,则该脚即拟制的为被砍,须屈着。如是反复,至剩一足时,则主游戏者以双手掩斯儿之目,其他各儿自躲藏,同时主游戏者唱《躲紧躲》一首。

四 动作歌 如北京歌谣云:

嘁得嘁。喀得喀。你追我,我追他。(《孺子歌图》)

这是捉迷藏的歌。又钟先生引高要的歌谣云:

戒莲子,戒莲蓬,戒开莲子把何方?何方何便去,东方东便来;九月九,齐齐树起菊花手,请个雷公来劈金斗!

辑者原注云:这首歌的戏法,比较是有秩序和灵活些,今述其情况如次:比方有六七个孩子们,要做这个玩意时,则几个孩儿,站在一列,一人发起拈手指,选定一个当指挥,一个当雷公,其馀四五个孩儿,齐齐整整,横作一列。当指挥的站在队后,当雷公的,站在队前。横列的孩子们,都背着手,踏着足,一齐唱起歌来。唱到“戒开莲子”句,当指挥的暗以纸球或别物,投诸横列孩子们的手里。因为指挥在队后,雷公在队前,故雷公看不见指挥将物件放入谁人的手里。及大家唱到“齐齐树起菊花手”之时,一齐举两手立正(有时是一律举起一手的,看先前如何订定)。于唱“请个雷公来劈金斗”那一句,雷公近来审视,看察哪一只手上有指挥所给予的物品。审视妥当,一手捉去。如果是没有错,雷公的责任完了,被捉中的那一个就做了雷公,重复这个玩耍意。如果指挥不耐烦,辞职,可以由众再行推选。做雷公的,则不能辞职,要劈中物品,才可卸责。这首有唤起并整齐动作之用。

五 抉择歌 见前。

六 仿效人事的游戏的歌 钟先生说:“儿童仿学人事的游戏,在中国比较普通的,如摇船、进城门等,类多附有歌词。摇船的,如:

摇大船,摆渡过。大哥船上讨新妇。讨个新妇会打面,打个面来细绢细。下拉锅里团团转;捞拉锅里荷花片;吃拉嘴里香窜窜;撒拉坑里乌深深。乡下人弗晓得,捞起来,晒晒干;拿转去,骗骗小囝囝!”

辑者原注云:凡儿歌言摇船者,均系手接手推挽若摇船之状时所唱。进城门的戏法,各地很不相同,但其所唱的歌谣,似乎多一种互相问答的形式。云南昆明的一种,已见前。这类儿歌大约最多。

这类儿歌,若不知其用法,往往会当作普通儿歌。现在的普通儿歌中,必有从前是游戏歌,今天失去意义的。

谜语是“用韵语隐射事物,儿童以及乡民多喜互猜,以角胜负”。但在古代原始社会里,却更有重大的意义:“谜语解答的能否,于个人有极大的关系,生命自由与幸福之存亡,往往因此而定。”“在有史前的社会里,谜语大约是一种智力测量的标准,裁判人运命的指针。”(以上杂引《歌谣》一文)

《歌谣》中说,谜有三种:

一 事物谜 此类最多,物谜尤多。前已有此种例,兹另举如下:

大官有嘴勿肯响。(茶壶) 二官无嘴关关响。 (锣)三官有脚勿肯走。(桌) 四官无脚到杭州。(船)

又如:

叫糖吃勿得。(家堂)叫锣敲勿响。(饭箩)叫米勿烧饭。(冻米)叫刀勿切菜。(剪刀)

事谜如:

水对竹家亲,浮家做媒人,钉家转了脚,害了吴家一家门。(钓鱼)(嘉兴俗读“吴”和“鱼”同音。)

二 字谜 如《说文序》所骂的“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便是此种。又如北方流行的“亚”字谜云:

哑子没有口,恶人没有心,中有十字路,四面不能行。(《歌谣》九四号)

三 难问 钟先生《广州谜语序》称为“诘难体”。他说:这本来是山歌的一种,严格点说。也许应当把它归入纯歌谣范围,但考其一问一答的情态,实是谜语的一种。我以为要恰切点,可以把它称为“谜歌”。因为它不但押韵,而且是具有韵律可唱的。这种谜歌,吾国东南各省如江苏、广东、云南等,民间都很为盛行;西北部各省,则似乎很少见到。我颇怀疑它与南部各种特殊民族的风俗有关。现拈出江苏、云南两省所流行的二首作例:

一 啥人数得清天上星?啥人数得清鳜鱼鳞?啥人数得清江里浪?啥人数得清世上人?——唱。太白金星数得清天上星。姜太公数得清鳜鱼鳞。河白水三官数得清长江里浪,阎罗王数得清世上人。——答。

二 什么团团团上天?什么团团海中间?什么团团街前卖?什么团团姊面前?——唱。月亮团团团上天。螺蛳团团海中间。簸箕团团街上卖。粉盒团团姊面前。——答。

中国的谜语有与他国相同的,前已举过。钟先生又举出《广州谜语》第一首:

细时四只脚,大来两只脚,老来三只脚。(人)

说这“分明是把希腊古代传说中司芬克斯拦路困难行人的谜改削成的”(见《歌谣》)。但这也很难说;“此心同,此理同”的事情,究竟也能有的。

【民歌】 兹以《歌谣》一文中的分类为主。

一 情歌 亦名恋歌。农歌、山歌、秧歌、牧歌、船歌、渔歌、樵歌、采茶歌等,凡和职业上无关系而只描写男女爱情者,也可归入此类。如吴歌云:

结识私情东海东,路程遥远信难通。刚要路通花要谢,路通花谢一场空!

结识私情恩对恩,做双快鞋送郎君;薄薄哩个底来密密哩扎,情哥郎着子脚头轻!(《甲集》七三页)

又如《她的意中人》女唱云:

嫁郎莫嫁读书郎!暮暮朝朝叹冷床。日夜相思郎唔转;只见一堆秽衣裳。

男答云:

嫁郎爱嫁读书郎!有理无理先生娘。有日丈夫高中转,好好歪歪官人娘。(丘峻《情歌唱答》)

又如河南的《思夫梦醒歌》,用了许多的地名,是一首特殊的歌:

绡窗外,月正东,小奴房中冷清清;两块铁马丁当响,小奴房中点着灯。一更一点梦中情,我往河南找永成。虞城有鱼虞城过,路打柘城问汝宁。好商城,到商城,向项城;归德府久几不见面,陈州伤心到二更。二更哩,到永宁,雪插牌坊到偃城;相爷府,东西行,东京城里听三更。三更哩,到磁州,俺家卫辉泪交流,钧州许下四更头。四更哩,到光山,西京路上共浙川,西里有个娘娘庙,黄河两沿缺载船。五更哩,明了天,河南八方找个遍,没见丈夫什么面。(《歌谣》十四)

又如《江阴船歌》云:

今朝天上满天星,明朝落雨勿该应。我情哥出门分带顶雨伞,一身细皮白肉也伤心。(《歌谣》二四)

二 生活歌(一)家庭生活歌 这种歌大抵是咏妇女的,殆多为妇女所自作。刘经菴先生有《歌谣与妇女》一书,专论此种。其范围颇广,兹举其重要者论之。如婚姻、姑妇、姑嫂、妻妾、继母、童养媳,都是常有的例子。吴歌《太太长》云:

“太太”长,“太太”短,“替嗯笃小姐做媒人。”问“便笃男家哪光景?”“开爿粮食店,标标致致小官人,一笔写算甚聪明。”八月廿四来送盘,十二月廿四来讨小姐去。前头一顶破凉伞,后头两盏破甏灯,抬到男家冷冰冰。一拜天,二拜地,三拜家堂和合神,四拜夫妻同到老。红绿牵巾进房门,坐床,撒帐,挑方巾。新娘娘偷眼看看新官人:新剃头来黑沉沉,眉毛好像板刷能,髭须好像甘蔗能,头颈里生满子栗子筋。细细能一打听,就是隔壁打米师父无锡人。害得小姐一生一世弗称心。(《甲集》六三页)

这是婚姻的歌。武清姑妇的歌云:

小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老娘要吃焦烧饼,靡有闲钱补笊篱;媳妇要吃大秋梨,明儿后儿去赶集。打了把,削了皮,梨核儿扔在灶火里,“老娘看见了不的”。

北京姑嫂的歌云:

红葫芦轧腰儿,我是爷爷的爱娇儿,我是哥哥的亲妹子,我是嫂子的气包儿。“爷爷,爷爷陪什么?”“大箱子、大柜陪姑娘。”“奶奶,奶奶陪什么?”“针钱笸箩陪姑娘。”“嫂子,嫂子陪什么?”“破坛子,烂罐子,打发那丫头嫁汉子!”(《歌谣》八)

又妻妾的歌云:

南山顶上草一棵,为人不说两老婆;说的多了光打仗,打起仗来闹呵呵。有心待把大的打,大的来得年数多;有心待把小的打,点胭脂搽粉儿来哄我。大的小的一齐打,满家孩子乱吵窠;大的小的都不打,街坊邻居笑话我。(同上)

又继母的歌云:

小白菜,地里黄,三岁两岁离了娘。好好跟着爹爹过,又怕爹爹娶后娘。娶了后娘三年整,养了个弟弟比我强:他吃饭,我泡汤,哭哭啼啼想亲娘。(同上)

又童养媳歌云:

有个大姐正十七,过了四年二十一;寻个丈夫才十岁,她比丈夫大十一。一天井台去打水,一头高来一头低,不看公婆待我好,把你推到井里去。(同上)

此外,如湖南华容的《裹脚》也属此类:

裹脚呀,裹脚,裹打脚,难过活。脚儿裹得小,做事不得了;脚儿裹得尖,走路只喊天;一走,一蹩,只把男人做靠身砖。

(二)社会生活歌 如北京歌谣云:

出了门儿,阴了天儿;抱着肩儿,进茶馆儿;靠炉台儿,找个朋友寻俩钱儿。出茶馆儿,飞雪花儿;老天爷,竟和穷人闹着玩儿!(韦大列《北京歌唱》)

江苏涟水有《卖货郎》歌云:

卖货郎,无事不到我大庄。今儿到我庄,买你篦子七八张;买你大针衲大底,买你二号针擖樱桃,买你三号针洒翠花;买你膏粉搽白脸,买你胭脂淡嘴唇。七买七件小红袄,八买飘罗带,九买小罗裙,十买十根小花针。(《歌谣》二二)

这都是咏社会上或一种人的。又咏风俗的歌也当属此,如北京的婚姻歌云:

娶媳妇儿的门口儿过:宫灯、戳灯十二个,旗、锣、伞、扇站两旁,八个鼓手作细乐。轿子抬着姑娘走,抬到婆家大门口;进门儿,入洞房,去会小新郎。过了三年并二载,丫头、小子没处儿摆!(《歌谣》五七)

又如朱天民《各省童谣集》所载《新年》云:

新年来到,糖糕祭灶。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子要戴新呢帽,老婆子要吃大花糕。

(三)职业歌 兹举数例于下,以涉及职业的为主:

甲 农歌 《豳风七月》即是此种。安福十二月歌云:

正月冬冬乓。二月满陇青。三月细细过。四月有麦熟。……六月有登圃。七月检棉花。八月朝菩萨。九月收荞麦。十月有豆吃。十一月做整钱。十二月好过年。(《歌谣》二二)

乙 渔歌 如云南的:

爹爹呀,拿着小鱼锅中煎,拿着大鱼街前卖;卖了买两条好篾带点老草烟。(《歌谣》四九)

丙 船歌 如江阴船歌:

新打大船出大荡,大荡河里好风光。船要风光双支橹。姐要风光结识两个郎。(《歌谣》二四)

丁 樵歌 如嘉应樵歌:

碟子种葱绿分浅,匾柴烧火炭摩圆;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歌谣》十四)

戊 采茶歌 如贵州鳛水《采茶歌》云:

三月采茶茶叶青,奴在家中织手巾;中间织起茶花朵,两头织起采茶人。(《歌谣》五)

己 商人歌 如云南的:

行商做贾,卖点水豆腐。哪日时运来?银子不用等福,铜元锢钱不使手数。(《歌谣》四九)

庚 军人歌 如云南的:

当兵好,当兵乐,出出进进奏军乐。一下一下升大了,全靠我家祖宗三代保佑着。(同上)

三 滑稽歌 可分嘲笑的、颠倒的、趁韵的三种;儿歌中尚有咒骂的一种。儿歌中颇多滑稽歌,前已述及。大约因为儿童们没有什么顾忌,所以多一四两种;又因为他们思想不发达,所以也多二三两种吧。兹取不类儿歌者为例:

(一)嘲笑的 吴立模先生有《苏州的嘲笑诅骂的歌谣》一文(《歌谣》五三),其中的分类我觉得有些可以一般地应用。现在参酌用之,暂定嘲笑的歌谣为三类:

甲 关于形貌方面的 如吴歌嘲面麻云:

鸡啄西瓜皮。翻转石榴皮。雨落灰堆里。钉鞋踏烂泥。(见吴先生文中,下同。)

又嘲瞎子云:

瞎子瞎连牵,拾着一个小铜细,买对瞎蜡烛,点拉瞎门前,拨拉瞎风吹隐子,瞎得勿能点。

又嘲肥人云:

肥,虚气,臭肚皮。容易出蛆。马怕,狗欢喜。施棺材压脱底。拖坏牢洞重新砌。

这是一首通俗的宝塔诗。

乙 关于职业的 如嘲笑卖青盐豆腐干的云:

青盐豆腐干,今年卖勿完;卖到开年二月半,还剩一担豆腐干。

这是模仿卖青盐豆腐干的叫卖的声调。

丙 关于家庭的 如陕西的《红缨桃》云:

这山更比那山高,那山一树红樱桃。哥哥担水妹妹浇,卖下钱了娶嫂嫂。娶下嫂嫂巧的太,三天上一裤子腰。(《歌谣》六)

又如河南邓县《懒婆娘》云:

懒婆娘,懒的惯,成日不做针和线。针线筐,鸡下蛋;锅台蚂蚁连成串。(《歌谣》十七)

(二)颠倒的 如湖南龙山的《扯谎歌》云:

自从未唱扯谎歌,风吹石头滚上坡。去时看见牛生蛋,转来看见马长角。四两棉花沉了水,一副磨子泅过河。(《歌谣》二一)

(三)趁韵的 如《各省童谣集》所载《麻野雀》云:

麻野雀,就地滚,打的丈夫去买粉。买上粉来她不搽,打的丈夫去买麻。买上麻来她不搓,打的丈夫去买锅。买上锅来她嫌小,打的丈夫去买枣。买上枣来她嫌红,打的丈夫去买绳。买上绳来她上吊,急的丈夫双脚跳。

这一首文字上虽有联络,论理上却无联络,所以只是一首滑稽的趁韵歌。

四 叙事歌 (一)故事歌 口传的歌谣中,这种极少,正如中国诗歌缺少叙事诗一样。但唱本中却有。兹引河南唱本《孟姜女哭宛城》为例,其第一段云:

说贤良来道贤良,欲知贤良住哪方。有一人姓许称员外,江宁县的有家乡。老员外骡马成群牛羊广,楼房瓦舍明晃晃。他田地千顷无儿子,缺少坟前拜孝郎。老员外济福好行善,修桥补路舍药方,五黄六月舍茶水,冬舍棉衣夏舍单。老员外行善多许久,天生一女占了房。三天抱出起名讳,他与小姐认干娘,他爹姓许来娘姓孟,认了个干娘本姓姜,按着三姓起名讳,取名就叫许孟姜。(《歌谣》七六)

孟姜女的故事是个极大的故事;叙述它的唱本怕不在少。

(二)即事歌 前章所举《电车十怕》,即属此种。又如民国初元,有关于剪发的三种歌,其一云:

宣统番烧,小秃子要挨刀。(《歌谣》四七,下同)

这是一种愚顽的保守的心理的表现。同时有一首相反的歌:

宣统退位,家家都有和尚睡。

这是另一面的开通的心理。那时这两种心理都有相当的势力。后来大局定了,剪发已不成问题了,却仍有歌云:

大总统,瞎胡闹,一帮和尚没有庙。

这只是嘲笑剪发的人,聊以泄愤而已。

(三)景致歌 这种虽与叙事略有分别,但性质仍可说是相同的。小曲中多此种,如《民歌研究的片面》中所举《杭州景致》第一段云:

闲暇无正经呀,唱支杭州景。杭州格景致多得无淘成呀。目今没,不比格是前清呀。诸公那的先听没杭州十城门。

五 仪式歌

(一)嘏辞 这是魏建功先生定的名字。他说他们家乡如皋“有一种风俗,凡在每件喜事——嫁娶、建筑,……和特别的时节——当然是新年——都有说‘嘏辞’的习惯。说‘嘏辞’的人都是男女佣工、喜娘、‘盘头’、匠人,其意在说几句吉利话,讨主人的欢喜,好得几个赏钱。但是人们有时单独的也说,那不过是为自己的吉祥。‘嘏辞’的语句,自然是叶韵的,随口说出,滔滔不绝……其内容不外发财、多子孙、做官、长生不死”(《歌谣》七二)。他说的情形,大概各处都有的。如结婚时“撒帐”的仪式本“是为避煞而有的,也是为多子与长命的祝祷而有的”(《吴歌甲集》一四二)。刘策奇先生述广西象县的撒帐仪式云:新娘进新房后,就同新郎在新房窗前“拜米斗”(以一斗盛米,上置铜钱一吊〔千文〕,插尺子一枝,红烛一对,线香九枝),“交拜”,“食交杯酒”,新郎扯米斗上之尺,掀开新娘盖头之红布置床顶,顺手打新娘三下,众人拥他和她去“坐床”。拜米斗时之祭品,食交杯酒之下酒物,就是女家备来的一个“全盒”,内装瓜子、落花生、龙眼、荔枝……。坐床后,由一好命的(有钱、有子孙、夫妇尚成双的)妇人,将全盒内之瓜子撒播于新床四面,引诱一班小孩上床抢夺,以增热闹。当播撒时,也要说些嘏辞(即是吉利语),如:

撒帐东,床头一对好芙蓉。撒帐西,床头一对好金鸡。撒帐北,儿孙容易得。撒帐南,儿孙不打难。……五男二女,七子团圆;床上睡不了,床下打铺连;床上撒尿,床下撑船。

这“完全是多子的祝祷了”(同上一四二、一四三)。又如魏先生所说,旧历元旦女工扫地,起初三下都向门里扫,诵歌云:

一扫金,二扫银,三扫聚宝盆。

(二)诀术歌 这似乎是钟敬文先生定的名字。以禁厌歌为多,尤以关于儿童的流行最多。如黄诏年先生《孩子们的歌声》里所载的:

拍拍胸,三年不伤风。拍拍背,十年不生瘰。摩摩头,保养脑子想理由。

又如南阳的一首:

揉揉疙疸散,别教老娘见。老娘见了一大片。(《歌谣》六五)

这是小孩子摔了跟头,跌起疙疸,给他揉的人口里说的。又如刘策奇先生所引治鱼骨歌及说明云:“小儿食鱼,每每被鱼刺(即鱼骨)卡喉(即梗塞)。倘遇此不幸之事,可将饭一团,以食指在上面画一井字,一边画一边唱(即画一笔唱一句):

横画,直画;即食,即下。

将它给患者食,可把鱼刺一齐吞下,灵验非常。”(《歌谣》七四)

这是附带着一种方术的。还有写在纸上的,也当属此。又如小儿夜啼,家里人就用红纸写上下面一歌,待至更深夜静,乘人不知,贴在通忂大道的树上或墙上。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哭夜郎。行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歌谣》七四)

此外不关儿童的,如魏建功先生所举的,患伤风者在纸上写下下面两句,让人看了,他便会好了:

上洋新到重伤风,一看就成功。(《歌谣》六五)

又如阴历五月五日,人往往在纸上写上下面两句,贴在墙上,以为禁厌:

五月五日午时送百虫,一送影无踪。(同上)

这一类的歌谣,或名为“医事的歌谣”,或名为“迷信的术语”,或名为“奶母经”;末一种是专指关于儿童的那些而言。

六 猥亵歌 民国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版的《歌谣纪念增刊》上有《猥亵歌谣》一文,说“算作搜集这类歌谣的一张广告”。又说:“非习惯地说及性的事实者为猥亵。在这范围内,包有四个项目,即一、私情,二、性交,三、肢体,四、排泄。有些学者如德国的福克斯(Fuchs),把前三者称为‘色情的’,而以第四专属于‘猥亵的’,以为这正与原义密合。但平常总是不分,因为普通对于排泄作用的观念,也大抵带有色情的分子,并不只是污秽。”第一种可入情歌类,馀下还有三类;据现在所知,大概只有小曲里有这些:

(一)关于性交的歌 如《民歌研究的片面》中所举《打牙牌》、《洗菜心》、《摘黄瓜》,《姑娘卖花鞋》等。

(二)关于肢体的歌 如《十八摸》。

(三)关于排泄的歌 如《民歌研究的片面》里所举的《踖蹋五更调》。

七 劝戒歌 如前所举褚东郊先生文中,“含教训意义的”歌,即应入此类。又第二章中说及的“佛偈子”,有些也当属此。

以上的分类是以近代歌谣为准。因为古歌谣留存的太少;而且往往是为了适合历史的和占验的目的,才被收录的。但这些分类法,也只能做一种参考;常惠先生说得好,“我们研究歌谣,要就歌谣来论歌谣”(《歌谣》十七)。现在已经搜集、整理的歌谣还不多,完密的分类是还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