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碑撰人为金钟,最近拓本,犹约略可辨。金钟为一赐乐业教人,正德七年,其人尚存。《正德碑》所称“金钟修撰碑亭”者,即弘治碑亭也。一赐乐业初来者,有李、俺、艾、高、穆、赵、金、周、张、石、黄、李、聂、金、张、左、白七十姓。今拓本尚有李、艾、金三姓可辨,馀均捶琢,则同治间回乱及光绪间拳乱,一赐乐业子孙所毁灭以为避祸者也。今可据康熙间拓本,一一补足之。七十姓或疑为十七姓之讹,因碑中所列适十七姓,而教众之知名者,又无在此十七姓之外也。且原碑“牟尼”二字,既可倒置作“尼牟”,则十七姓之倒置为七十,亦或似之,然不可考矣。十七姓中两李、两金、两张,姓同而族异,今汴人犹有七姓八家之说。
此碑及《正德碑》,均有“出自天竺”一语;今拓本“天竺”二字皆阙,似访碑者以为谬而捶落之者也。夫此碑所谓天竺者,不过以旧有名词,拟西域极远之处,犹之以盘古二字比阿耽,令人易明。否则弘治以前,未闻有犹太,苟以为出自犹太,人且不知为何地。撰者既未能创造新名,又不知元世已有术忽、斡脱之译,则用天竺拟犹太,在当日未为大谬。《正德碑》于“天竺”之下,加“西域”二字,较允当矣。
此碑之最谬者,谓阿无罗汉(亚伯拉罕) 在周之一百四十六年,乜摄(摩西) 在周之六百十三年。此则中西历比儗之讹,亦非根本错误。且谓乜摄后于阿无罗汉四百余年,并未为谬。
惟此碑谓寺建于宋孝隆兴元年癸未,考南宋孝宗隆兴元年,即金世宗之大定三年,是时金人据汴,已三十八年。以汴人叙述当时汴事,应用金历,而不用者,或犹有正统之成见。然今人叙述中国古事,援用西历,亦所恒有,不足为异。故正德、康熙碑,均相沿不改也。今拓本天顺五年河水淹寺,“天顺”二字阙,应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