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序,也称“叙”,有时也称作“序言”“序文”“题记”“弁言”“前言”。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序以建言,首引情本。”序一般用来陈述作品的主旨、著作的经过等,如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汉以前,序在书末,直到《说文解字叙》,仍然放在全书的最后。而将序列于书首的,《释名》即使不是最早的一本,也应该是最早的著作之一。

《释名序》原文不分段。为了明晰,根据内容分为三段。第一段概述名称的产生与流传过程,第二段说明编撰《释名》的原因和目的,第三段则表示欢迎“智者”查缺补漏,以类相求,举一反三。

熙以为:自古造化①,制器立象②。有物以来,迄于近代③,或典礼所制④,或出自民庶⑤,名号雅俗,各方多殊⑥。圣人于时就而弗改⑦,以成其器,著于既往⑧;哲夫巧士以为之名,故兴于其用而不易其旧⑨,所以崇易简、省事功也⑩。

【注释】

①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又指创造化育。

②立象:以类设立名称。

③迄(qì)于:至于,到于。

④典礼:制度礼仪。

⑤民庶(shù):庶民,百姓。

⑥多:原作“名”,据吴志忠本校改。

⑦于时:其时,当时。

⑧著(zhuó):贴近,接近。

⑨兴(xìng):譬喻,比喻。

⑩事功:做事的功夫。

【译文】

我认为:从古以来的创造化育者,在制造器物时都按照类别设立名称。万物产生以来,直到较近的时代,有的属于制度礼仪规定,有的出自庶民百姓,名称的文雅或粗俗,各个地方多有不同。品德和智慧最高的人当时顺应而不改变,因而成就了那些器物,以贴近以往的实际;足智多谋和擅长技艺的人从而为它们制定名称,即使类推比喻使用也不改换旧名,是为了推崇平易简约、节省做事的功夫。

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①,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②。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③,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④。

【注释】

①义类:事物的比义推类,即名称的词源义类别。

②以:依凭,根据。意:意义,道理。

③阴阳:指日月、昼夜、寒暑、雷电、雨雪等自然事物和现象。都(dū)鄙:京城和边邑。

④凡二十七篇:篆字疏证本曰:“此非其原书篇数也。据韦昭之辞、唐宋人书所引,则《释名》实有《释爵位》篇。今二十七篇具在,而无《爵位》之目,则明明有亡篇,不止二十七矣。兹云‘二十七篇’者,乃后人据其见存之篇数以改之,其原叙必不云尔也。”凡,总计,总共。

【译文】

那些事物的名称对于实际事物,各有它们的词源之义的类别,老百姓每天称呼它们却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叫的道理。为此我编撰了有关天地、日月昼夜寒暑雷电雨雪、四季、国家、京城和边邑、车舆服饰、丧事,以及百姓适应需要以供使用的器物等名称解释的书,叫作《释名》,共有二十七篇。

至于事类未能究备①,凡所不载,亦欲智者以类求之。博物君子②,其于答难解惑③,王父幼孙④,朝夕侍问⑤,以塞“可谓”之士⑥,聊可省诸⑦?

【注释】

①究备:穷尽,完备。

②博物:通晓众物。君子: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③其:通“期”。期望,要求。一说通“基”。谋虑。答难(nàn):答辩疑难问题。难,疑问,疑难。

④王父:祖父。泛指老者。幼孙:泛指小孩。

⑤朝夕:时时,经常。侍:通“待”。等候,等待。

⑥塞(sè):答,回报。可:通“何”。士:通“事”。事务,事情。此指提问之事。

⑦聊:姑且,勉强。省(xǐng):明白,醒悟。此指使人明白。诸:代词“之”和疑问语气词“乎”的合音。

【译文】

对于事物的类别及同类事物其实没能推究完备,凡是本书没有记载的,希望有智慧的先生们能够根据义类和事类推求。通晓众多事物的才德出众之人,期望能够答辩疑问解除困惑,老人和小孩,时常等着提出问题,用这本书来应付这些询问“为什么是这样”的事情,勉强能让他们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