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著自唐桑苎翁,迄今千有余载,不独制作各殊[1],而烹饮迥异[2],即出产之处亦多不同。余性嗜茶,承乏崇安[3],适系武夷产茶之地。值制府满公[4],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曩以簿书鞅掌[5],有志未遑[6]。及蒙量移[7],奉文赴部,以多病家居,翻阅旧稿,不忍委弃[8],爰为序次第。恐学术久荒,见闻疏漏,为识者所鄙,谨质之高明,幸有以教之,幸甚。
【译文】
自唐陆羽著《茶经》,至今已有千年,不仅制作各不相同,烹饮方法也相差很远,即使出产茶叶的地方也多有不同。我生性喜好饮茶,曾任崇安县令,此地恰好出产武夷茶。遇上总督满公,郑重进献,他为了探明茶的源流,常向我垂询茶事。于是我查阅各种书籍,于武夷茶之外,还多有见闻,因而考虑收集撰为《续茶经》。以前公事繁忙,有此志向也没时间顾及。现在承蒙调迁近处任职,奉朝廷的文书到吏部报到,因多病在家居住,翻阅旧稿,不忍心丢弃,于是给它按顺序编排。恐怕学术荒废太久,见闻疏忽遗漏,为有识者所鄙视,谨慎询问智慧之士,希望有所指教,甚感荣幸。
《茶经》之后,有《茶记》及《茶谱》《茶录》《茶论》《茶疏》《茶解》等书,不可枚举[9],而其书亦多湮没无传。兹特采所见各书[10],依《茶经》之例,分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至其图无传,不敢臆补[11],以茶具、茶器图足之。
【译文】
《茶经》出版以后,又有《茶记》及《茶谱》《茶录》《茶论》《茶疏》《茶解》等书,不能够一个个地列举,然而这些书也多埋没没有流传下来。现在特别采集所见到的各种书籍,依照《茶经》体例,分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至于茶之图没有流传,不敢无根据地添补,以茶具、茶器图作为补充。
《茶经》所载,皆初唐以前之书。今自唐、宋、元、明以至本朝,凡有绪论[12],皆行采录[13]。有其书在前而《茶经》未录者,亦行补入。
【译文】
《茶经》中所记载,都是初唐以前的书。今自唐、宋、元、明以至本朝,所有关于茶事的言论,都进行采集并记录。有的书在前而《茶经》未收录的,也进行补充收入。
《茶经》原本止三卷[14],恐续者太繁,是以诸书所见[15],止摘要分录。
【译文】
《茶经》原本仅三卷,恐怕续书太繁琐,因此许多书中所见到的,只是摘录要点分别记录。
各书所引相同者,不取重复。偶有议论各殊者,姑两存之,以俟论定。至历代诗文暨当代名公钜卿著述甚多[16],因仿《茶经》之例,不敢备录,容俟另编,以为外集[17]。
【译文】
各书所引相同的,不重复取用。偶有议论各不相同的,暂且两种都保留,以等待编次确定。至于历代诗文及当代有名望的权贵著作太多,因仿照《茶经》体例,不敢一一收录,容另外编辑,作为正集以外的文稿汇编。
原本《茶经》[18],另列卷首。
【译文】
《茶经》的初刻本,另外排列在卷首。
历代茶法附后。
【译文】
历代茶法附于书后。
* * *
[1] 不独:不但,不仅。
[2] 迥异:相差很远。
[3] 承乏:承继空缺的职位。后多用作任官的谦词。
[4] 制府:宋代的安抚使、制置使,明清两代的总督,均尊称为“制府”。
[5] 簿书鞅掌:喻言公事繁忙。
[6] 未遑:没有时间顾及,来不及。
[7] 量移:多指官吏因罪远谪,遇赦酌情调迁近处任职。
[8] 委弃:弃置,丢弃。
[9] 不可枚举:不能够一个个地列举。形容数量、种类极多。枚,个。
[10] 兹:现在。
[11] 臆:无根据,主观地。
[12] 凡有:所有,一切。绪论:言论。
[13] 采录:采集并记录。
[14] 止:仅。
[15] 是以:所以,因此。
[16] 名公钜卿:同“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17] 外集:正集(传世的定本)以外的文稿汇编,多为后人编集遗缺、伪作或次要作品而成。
[18] 原本:第一次写成或刻成的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