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与汉学 清初之倡汉学者不诋宋儒 方东树汉学商兑 宋学之流变 宋学之派别 朱一新无邪堂答问

陈氏《郑学篇》引王西庄云:“学者若能识得康成深处,方知程、朱义理之学,汉儒已见及。程、朱研精义理,仍即汉儒意趣,两家本一家。”《十七史商榷》卷六十四。以为:“昔之道学家,罕有知汉儒见及义理之学者,更罕有知程、朱即汉儒意趣者。”而此篇则引朱子《论语训蒙口义序》云:“本之《注疏》以通其训诂,参之《释文》以正其音读,然后会之诸老先生之说以发其精微。”《语孟集义序》云:“汉、魏诸儒正音读,通训诂,考制度,辨名物,其功博矣。学者苟不先涉其流,则亦何以用力于此。”遍举《文集》、《语类》之发此义者,以明朱子之守《注疏》,治训诂,由训诂以通义理。然朱子《答黄直卿书》:“为学直是先要立其本,文义却可且与说出正义,令其宽玩味,未可便令考校同异,研究纤密。恐其意思促迫,难得长进。”朱子好考证之学,而又极言考证之病。陈氏乃申论之曰:“读书,玩理与考证,自是两种工夫。朱子立大规模,故能兼之。学者不能兼,则不若专意于其近者也。朱子时为考证之学甚难,今则诸儒考证之书略备,几于见成事物矣。学者取见成之书而观之,不甚费力,不至于困矣。至专意于其近者,则尤为切要之学,而近百年来,为考证之学者多,专意于近者反少,则风气之偏也。”此则承汉学极炽之后,而为补偏救弊之谈,陈氏生平宗旨所在,而东塾读书之眼,学者不可不知。所谓“专意于其近者”,即在人伦日用之间。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71]之方也已。”《中庸》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之谓近,亦此之谓“立其本”也。

陈氏之指,在融通汉宋。然在清乾隆以前,未尝有标揭汉学以诋宋儒者。太原阎若璩百诗,甘泉江藩郑堂撰《汉学师承记》,尝揭举之为汉学开山之祖者也。然若璩以《古文尚书疏证》有大名,而古文二十九篇之伪,《朱子语录》已发其覆,特证佐未具,俟若璩出而蒐集,加以论定焉尔。若璩作《毛朱诗说》,右《集传》而左毛序,此其于汉学殆不仅有骑墙之见而已。至济阳张尔岐稷若、婺源江永慎修二人,则又笃信朱子,彰彰可考者也。张尔岐之《仪礼郑注句读》,江永之《礼经纲目》,咸用朱子《仪礼经传通解》之法,而江氏《近思录集注》尤理学之圭臬,张氏且尝以有明甲申之变,由于秉国成者菲薄程、朱之一念有以致之,语著《蒿庵闲话》,何尝以汉学标举乎?吴县惠周惕元龙,子士奇天牧及孙栋定宇,三世传经,栋所造尤邃,著《周易述》、《古文尚书考》、《春秋补注》、《九经古义》等书。论者拟之汉儒,在何邵公、服子慎之间。而惠氏红豆山斋楹帖云:“六经宗孔孟,百行法程朱。”亦何尝以汉学标举乎?休宁戴震东原为皖派开山,其学本出江永,作《原善》、《孟子字义疏证》,虽与朱子说经牴牾,采朱子说以撰《毛郑诗考正》,则亦未尝故立崖岸。金坛段玉裁若膺受学于震,议以震配享朱子祠,又《跋朱子小学》称:“或谓汉人言小学,谓六书,非朱子所云,此言尤悖。夫言各有当,汉人之小学,一艺也。朱子之《小学》,蒙养之全功也。”段氏以精研《说文》之人,而推朱子《小学》以崇之汉人小学之上,何尝标揭汉学以诋宋儒乎?江藩为惠定宇再传弟子,其师吴下余萧客古农,执贽于惠氏。辩生末学,始标揭汉学以撰《师承记》,门户角张。段氏外孙仁和龚自珍璱人即不谓然,诒笺诤曰:“大著读讫,其曰《汉学师承记》,名目有十不安焉。改为《国朝经学师承记》,敢贡其说。夫读书者实事求是,千古同之。此虽汉人语,非汉人所能夺。一不安也。本朝自有学,非汉学,有汉人稍开门径而近加邃密者,有汉人未开之门径。谓之汉学,不甚甘心。不安二也。琐碎饤饾,不可谓非学,不得为汉学!三也。汉人与汉人不同,家各一经,经各一师,孰为汉学?四也。若以汉与宋为对峙,尤非大方之言,汉人何尝不谈性道。五也。宋人何尝不谈名物训诂,不足概服宋儒之心。六也。近者有一类人,以名物训诂为尽圣人之道,经师收之,人师摈之。以诬汉人,汉人不受。七也。汉人有一种风气,与经无与,而附于经,谬以裨灶、梓慎之言为经,因以汩陈五行、矫诬上帝为说经。《大易》、《洪范》身无完肤,虽刘向亦不免,以及东京内学。本朝人何尝有此恶习,本朝人又不受矣。八也。本朝别有绝峙之士,涵泳白文,创获于经,非汉非宋,亦其是而已矣。方且为门户之见者所摈。九也。国初之学,与乾隆初年以来之学不同。国初即不专立汉学门户,大旨欠区别。十也。有此十者,改其名目,则浑浑圜圜,无一切语弊矣。”江藩不从,其乡人焦循理堂亦有异议。桐城方东树植之遂作《汉学商兑》,以为反唇之论,是为汉宋之争所由始也。

方东树生乾嘉汉学极盛之日,撰为《汉学商兑》上中下三卷,其指在申宋学以诎汉学,急言极论,殚见洽闻。词笔既明快,足以达其所见;考据尤详该,足以证其不诬。汉学家每以考据傲宋学之不逮,而东树即以考据发汉学之覆。晰而不枝,核而能当,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实开后来陈东塾、朱无邪一派。博学明辨,未可以文章之士而少之也。其书仿朱子《杂学辨》例,摘录汉学家议论,各为辨正。而综其指要,大端有六:一曰宋儒明义理之不废训诂。昔宋周公谨有言曰:“伊洛之学行于世,至乾道、淳熙间盛矣。其能发明先贤旨意,溯流徂源,论著讲解,卓然自为一家者,新安朱氏元晦尤渊深精诣。盖其以至高之才,至博之学,而一切收敛,归诸义理,其上极于性命天人之微,而下至于训诂名数之末,未尝举一而废一。盖孔孟之道,至伊洛而始得其传,而伊洛之学,至朱氏而始无余蕴,必若是而后可言道学也已。”而汉学家议论,乃以宋儒废《注疏》,使学者空言穷理,启后学荒经蔑古空疏之陋。然此可以讥陆、王,而非所论于朱子。朱子教人为学,谆谆于汉魏诸儒,正音读,通训诂,考制度,释名物,学者不先涉其流,则亦何以用力,而所为《四书集注》,唯重发明义理者,以训诂名物,《注疏》已详,不复为解。故曰:“邢昺《论语疏》集汉、魏诸儒之说,其于章句训诂之际详矣。学者读是书,其文义名物之详,当求之《注疏》,有不可略者。”又曰:“秦、汉以来,圣学不传。儒者惟知训诂章句之为事,而不知复求圣人之意,以明夫性命道德之归。然或徒诵其言以为高,而不知深求其意,遂致脱略章句,陵藉训诂,坐谈空妙,而其为患反有甚于前日之陋者。”又曰:“自秦、汉以来,儒者不知反己潜心,而以记览诵说为事,是以有道君子,深以为忧。然亦未尝遂以束书不观,坐谈空妙,为可侥幸于有闻也。”又曰:“或遗弃事物,脱略章句,而相与驰于虚旷杳渺之中。”又曰:“其有志于己者,又直以为可以取足于心而无事外求也,是以堕于佛老空虚之邪见,而义理之正,法度之详,有不察也。”此指陆子。又引《说文》解《易·恒卦》;又于《大有》用享,以为亨享字,《易》中多互用,因言文字音韵,是经中浅事,故先儒得其大者,多不留意。然此等处不理会,却费无限辞说牵补,卒不得其意,亦甚害事。据此,朱子教人读书平实如此,可知朱子非废训诂名物不讲,如汉学诸人所訾谤也。又诸汉学家皆讥义理为凿空,亦是诐辞。须知孔子系《易传》及子夏、子贡、孟子、《礼记》、《大学》、《中庸》诸篇及《孝经》等,凡引《诗》、《书》,皆不拘求训诂,即汉儒如费直、匡衡亦然,不独程子也。然而朱子训诂诸经,一字一句无不根极典谟,每谓:“摆落传注,须是二程先生,方始开得此口。若后学未到此地位,便承虚接响,容易呵叱,恐属僭越气象。”特不如汉学家之泛引驳杂耳。一曰汉学言训诂之必衷义理。戴东原尝言:“训诂者,义理之所从出,非别有义理出乎训诂之外也。”又言:“吾自十七岁时,有志闻道,谓非求之六经孔孟不得。非从事字义名物制度,无由通其语言文字”云云。若是,则与朱子固为一家之学矣。顾所以斥朱儒者,则曰:“以理为学,以道为统,以心为宗,探之茫茫,索之冥冥,不如反而求之六经。”昔程子受学于周茂叔,亦曰“反而求之六经”,则程、朱固未尝舍六经而为学也。且所谓求于六经者,何也?非谓求其道,求其理,求其心耶?戴氏力禁言理,而所以反求之于六经者,仅在于形声训诂名物制度之末。譬如良农舂谷,尽取精凿以去,贫子不知,方持糠秕以傲之,何以异于是?古今学问大抵二端:一小学,一大学。训诂名物制度,只是小学内事。《大学》直从明新说起,《中庸》直从性道说起,此程、朱之教所主,为其已成就向上,非初学之比。如颜子问仁,问为邦,此时自不待与之言小学事矣。子夏固谓草木有区别,是也。汉学家昧于小学大学之分,混小学于大学,白首著书,毕生尽力,止以名物训诂典章制度,小学之事,成名立身,用以当大人之学之究竟,绝不复求明新至善之止,痛斥义理性道之教,不知本末也。夫谓义理即在训诂,是也。然训诂不得义理之真,致误解古经,实多有之。若不以义理为之主,则彼所谓训诂者,安可恃以无差谬也。古人一字异训,言各有当。汉学家说经,不顾当处上下文义,第执一以通,乖违悖戾,而曰义理本于训诂,其可信乎?言不问是非,人惟论时代,以为去圣未远,自有所受。不知汉儒所说,违误害理者甚众。如荀悦申鉴》云:“文有磨灭者,音有楚夏,出有先后。或学者先意有所措定。后世相仿,弥以滋伪。”朱国桢《涌幢小品》云:“古人古事古字,散见杂出,各不相同,见其一,不见其二,哄然纠驳,未免为古人所笑。”不明乎此,而强执异本异文,以训诂齐之,其可乎?汉学诸人,释经解字,谓本之古义者,大率祖述汉儒之误,傅会左验,坚执穿凿,以为确不可易,如以“箕子”为“荄滋”,“枯杨”为“姑阳”,“蕃庶”为“蕃遮”。数百千条,迂晦难通。何义门云:“但通其训诂而不辨义理,汉儒之说,皆高子也。”信乎朱子有言“解经,一在以其左证之异同而证之,一在以其义理之是非而衷之,二者相须不可缺”,庶几得之!今汉学者全舍义理而求之左验,以专门训诂为尽得圣道之传,所以蔽也。总而言之,主义理者,断无有舍经废训诂之事!主训诂者,实不能皆当于义理。何以明之?盖义理实有时在语言文字之外者,故孟子曰:“以意逆志。不以文害辞,辞害意也。”宋儒义理,原未尝歧训诂为二而废之。有时废之者,乃正是求义理之真而去其谬妄穿凿、迂曲不可信者耳。若其不可易者,古今师师相传,如朱子《诗集传》训多用毛、郑,何遽能废之也。汉学之人,主张门户,专执《说文》、《尔雅》小学字书,穿凿坚僻,不顾文义之安,正坐斥义理之学,不穷理故也。考汉学诸公,大抵不识文义,故于义理多失。盖古人义理,往往即于语气见之,此文章妙旨,最精之说,汉学不解也。如臧氏琳说《孟子》“夫子之设科也”,“子”为“予”字之误。不知此句若作孟子自道,则不特文势弛缓不属,令人索然,且似孟子自承认门人为窃,大儒取友,乃收召无赖小人,污辱门墙,害义甚矣。汉儒之说,所以有不可从者,此类是也。按赵氏注称“孟子曰夫我设教授之科”云云,又《章旨》云“虽独窃屦,非己所绝”,是殆直作孟子自认也。又据唐《石经》谓《诗》“萧萧马鸣”当作“肃肃”,因引《毛传》为证。无论开成《石经》最劣,不足信据,而杜子美在前已用“萧萧”,非石刻作“肃”,后人妄改加“艸”也。即谓木版在大历之世,而子美读已如此,可知非后人刓改也。《毛传》言不讙哗,正形容得是时出师气象,及诗人措语之妙,言但耳闻马鸣,目见旆旌,肃然不闻人声,故不以讙哗双释二句。若肃专属马。则此传正当在马鸣一句,下旆旌是无知物,非有血气,岂亦可以不讙哗诂之乎?要之,此诗连下文皆有肃意,正不必独于马用本义,故朱子移《毛传》“不讙哗”于“徒御不惊”之下,而于下节“有闻无声”,亦以至肃解之也。刘勰云:“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随物宛转;属采附声,与心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态,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由勰此论,则肃肃状马声甚拙,不及萧萧字远甚,非但失义,并失情景之妙。臧氏谓萧凉萧条,并入近人辞气。不知风雨潇潇,亦非近人诗也。潇,《说文》水名。若诗人以状风雨声,则亦萧凉意。又如段氏玉裁说《左传》“人尽夫也”当为“天”字之说。不知此句紧对上文父与夫句作答,又以见其母为机速妇人,一时相绐,仓卒情事,不暇顾理,口角如绘之妙。若作“天”字,则是其母正告以三纲之义,分义至重,安得人尽云云而方教之以背其天乎?语不知偏正,理不知倒邪,而卤莽著书,真所谓痴符也。古人言各有当,汉学家每执一以解之,其意主于破宋人之说,其辞务博辨广征,案往旧造说以詟人而夺之,而遂不顾叛道离经矣。又陈见桃据《尔雅》切、磋、琢、磨四者,各为治器之名,非有浅深,朱子释为磋精于切,磨密于琢,殆强经以就己说云云。按《毛传》虽本《尔雅》,作四事解。然《尔雅》本以释《诗》。训诂之体,未暇释意。武公作《诗》,子贡赋《诗》,不据《尔雅》。况《毛传》云:“道其学而成也。听其规谏以自修,如玉之琢磨也。”亦本《大学》传作二义,不析切与琢、磋与磨分言者。古人无此行文法,故贵以意逆志也。朱子释之,至明而确,事理昭然,正合子贡之意。陈氏不谙文义,又不知说经与训诂体例不同,又昧于事物之理而妄讥之,谬矣。汉学说经,所讥于唐宋诸儒,谓经字曰讹、经义不合者,数百十条,大抵断截小文,媟黩微辞,皆若此类。虽非闳旨所关,而疑似乱真,姑举此数条以见例,学者推类以尽其余可也。至戴氏之讥程子曰:“《中庸》开卷说性即理也,如何说性即是理?”岂知程子此语,正用康成《乐记》注“理即性也”语。戴氏极诋程、朱,固奉康成为宗主矣,何又失检《礼》注,漫肆诋诃?若夫性即是理,此句与孟子性善同功,皆截断众流语,固非众贤小儒所能见及。考证、文章,皆欲为明义理也。汉学诸人,其蔽在立意蔑义理,所以千条万端,卒偏于谬妄不通,贻害人心学术也。戴氏后犹知悔之,其称天下有义理之源,有考核之源,有文章之源。既而曰:“义理即文章、考核之源,义理复何源哉!吾前言过矣。”及其临终则曰:“生平读书绝不复记,到此方知义理之学,可以养心。”此与王弇洲临殁服膺震川同为回光返照,盖其天姿聪明本绝人,平日特为风力阴识所鼓,不能自克,临殁之际,风力阴识之妄渐退,而孤明炯焉。乃焦循作《申戴》,又从而为之辞也。汉学惠、戴开山,惠栋虽标汉帜,尚未厉禁言理,而厉禁言理,则自戴氏始。一曰穷理必以明心。戴震禁言理,诋程、朱不当别言有理具于心,而其先黄震顾炎武禁言心,以理流行于天地古今,特具于心,而不当以心为主,皆边见邪见,非正知见也。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古今神圣一切智愚动作云为,皆心之用也。今为学欲明圣人之道,而拔本塞源,力禁言心,不知果有当于尧、舜、禹之意否邪?《黄氏日钞》说《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四语云:“此本尧命舜之辞。舜申之以命禹,加危微精一于允执厥中之上,所以使之审择而执其中耳。此训之之辞也,皆主于尧之执中一语而发,岂为心设哉!近世喜言心学,舍全章本旨而独论人心道心,甚者单摭道心,而直谓心即是道。蔡九峰作《书传》,乃因以三圣传心为说,指十六字为传心之要,而禅学者借以为据矣。”唐虞之世,未有禅病。今以梁以后禅学,豫代古帝防之,动欲改避经文,抑何可笑。汉学之徒,益推而极之,以为《荀子》引“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道经》,直证以为出于《道藏》,而快朱子传心之说,见斥于其徒。愚以为此二语,既为《荀子》所引,下文又曰:“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则荀子视此二语亦不轻矣。夫所恶于禅学即心是道者,谓其专事明心,断知见,绝义理,用心如墙壁,以侥幸于一旦之洒然证悟。若夫圣人之教,兢业以持心,又精择明善以要于执中,尚有何病。盖单提危微二语,虽警惕提撕,意犹引而不发,至合下精一执中,则所以区处下手功夫至密,道理直盛得水住,而犹妄议之,可谓昧矣。或又谓心一而已,安有人心道心?孟子曰“仁,人心也”,是人心不可指为欲心。不知孟子此言,探其本始言之,即性善之旨,所谓道心也,然固不可谓一切人之心,皆全于仁而无欲也。故又尝曰“失其本心”,“陷溺其心”,夫陷溺而失之者,即欲心人心也。若谓人皆无欲心,则《记》所称“易慢之心”,“非僻之心”,果何心也?试令夫人自扪其心,果皆仁而无欲乎?惟夫人心本仁,而易堕于人欲之危,是以圣人既自择而守之以执其中,又推以为教于天下万世。千言万语,欲使同归于仁而已。然固不能人人皆自觉悟以返于人,则赖有此四言之教,相传不刊,以为迷途之宝炬慧灯,所以历代帝王,兢兢守之,不敢失坠,此所谓传心者也。尝试论之,以为禅家即心是道,与阳明本心良知,大略亦皆是道心一边,所以差失作病痛,正为少精一为执中耳。初学之士,欲审善恶邪正,全在察人心道心危微二端之几。懋修之儒,欲误认道心堕禅之失,全在精一执中之学。黄氏乃畏病而不识病源,转欲去其药,浸假而并欲去其躯体,轻于立论,真妄庸也。顾亭林乃益推衍黄氏之意曰:“心不待传也。流行天地,贯彻古今而无不同者,理也。理具于吾心而验于事物。心者,所以统宗此理而别白其是非。人之贤否,事之得失,天下之治乱,皆于此判。此圣人所以致察于危微精一之间,而相传以执中之道,使无一事之不合于理,而无有过不及之偏者也。禅学以理为障,而独指其心,曰不立文字,独传心印。圣贤之学,自一心而达之家国之用,无非至理之流行。明白洞达,人人所同,历千载而无间者,何传之云。”其辞甚辨。但如顾氏所云“心者,所以统宗此理,圣人所以致察于微危精一,相传以执中,使无不合于理”,是顾氏不能舍心以言理。又云:“圣贤之学,自一心达之家国之用,无非至理,历千载而无间。”是顾氏已自明言圣人以其心统具此理以传于千载。夫理具于心,无古今一也。今言理而不许言心,譬如言世人但取于米,不必言禾,此不为童昏之见耶?考朱子作《记疑》一卷,中有论传心一条,实为宋明之季诸儒所宗,今录以正黄氏、顾氏之辨为不得其理。其辞曰:“先圣后圣,若合符节。非传圣人之心,传己之心也。己之心,无异圣人之心,广大无垠,万善皆备。欲传圣人之道,扩充此心而已。”朱子辨曰:“学圣人之道,乃能知圣人之心。知圣人之心以治其心,而至于与圣人之心无以异焉,是乃所谓传心者也。岂曰不传其道而传心,不传其心而传己之心哉?且既曰己之心矣,则又何传之有?”按此言传心非传圣人之道,固为大谬,黄氏、顾氏又以第传圣人之道而不当言心,益为鹘突。孟子论见知闻知,又曰:“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夫其所以知者何也,非以其心知之耶?则后圣心之所知,即前圣心之所传也。大抵考证家用心尚粗疏,故不喜言心言性,言理言道,又会有禅学、心学之歧为其借口。此中是非杂糅,如油着面,本不易明。黄氏、顾氏以言心为堕禅,论虽灭裂,犹实有其害。近汉学家以致知穷理为堕禅,直是乱道。不知禅之失,正在不求心穷理;而禅之妙,亦正在不许求心穷理。才一求心穷理,便非禅。故其说曰:“汝他日做得一把茅盖屋,止成得一个知解宗徒。”又曰:“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又曰:“不涉思议。”又曰:“心无所住。”又曰:“将心用心,却成大错。”夹山三桨,汾洲正闹,皆切切严禁用心,以理为障,以断知见为宗,离想为宗。六祖五宗相传秘密皆如此。今汉学家咎程、朱以言心言理堕禅,岂知程、朱是深知禅之害在不致知穷理,故以致知穷理破彼学而正吾学之趣耶?惟圣人吾儒之学,无不求心穷理,而禅家则切禁求心穷理,其事正相反。汉学者标训诂名物为宗,无以破程、朱言理之正,则一借禅以诬之。不知程、朱言人心道心,精一执中,致知穷理,正是破禅。又不知己之禁不许言心言理,乃是用罔,正与禅同病。而又或居身行己,湛溺忿欲,卑惑苟妄,且为禅之所呵弃,鄙薄不屑。不此之念,而反咎程、朱救堕禅之病为堕禅,颠倒迷谬,悖者以不悖为悖,究之儒、禅两边皆不曾用功,徒取门面字样,纸上文句,耳食程、朱辟禅绪论,反以噬之,混以诬之。世俗不学无闻者众,惊闻其说,不辨涯涘,因附和之以为信然云尔。一曰《说文》非可证经,语详《小学篇》;一曰宋儒以力行为实事求是,汉学以考证为实事求是,所以号于天下一也,而归趣大异。朱子曰:“圣贤说性命,皆是就实事上。言尽性,便是尽得三纲五常之道。言养性,便是养得此道而不害。至微之理,至著之事,一以贯之,非虚语也。”陆子曰:“古人自得之,故有其实。言理则是实理,言事则是实事。德则实德,行则实行。”又曰:“宇宙间自有实理。所贵乎学者,为能明此理耳。此理苟明,则自有实行实事。”又曰:“千虚不博一实。吾生平学问无他,只是一实。”又曰:“古人皆是明实理,做实事。”又曰:“做得功夫实,则所说即实事,不说闲话。所指人病,即是实病。”袁絜斋燮言:“尝见象山读《康诰》,有所感悟,反己切责,若无所容。”据此,则是宋儒穷理尽性而所以反求之六经,其实如此。汉学家皆以高谈性命为便于空疏,无补经术,争为实事求是之学,衍为笃论,万口一辞,牢不可破。以愚论:实事求是,莫如程、朱,以其理信而足可推行,不误于民之兴行,然则虽虚理而乃实事矣。汉学诸人,言言有据,字字有考,只向纸上与古人争训诂形声传注,驳杂援据群籍证佐数百千条,反之身己心行,推之民人家国,了无益处,徒使人狂惑失守,不得所用,然则虽实事求是,而乃虚之至者也。一曰宋儒穷理,汉学言礼。阮氏元曰:“朱子中年讲理,晚年讲礼,诚有见于理必出于礼也。如殷尚白,周尚赤,礼也。使居周而有尚白者,以非礼折之,则人不能争;以非理折之,则不能无争矣。故理必附于礼以行。空言理,则可彼可此之邪说矣。然则《三礼注疏》,学者不可不读。”其说盖本顾亭林。亭林在关中论学曰:“诸君,关学之余也。横渠蓝田之教,以礼为先。孔子教颜子博文约礼,而刘康公亦云民受天地之中,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然则君子为学,舍礼何由。某年过五十,始知不学礼无以立。”然亭林论率履之礼,阮氏主注疏训诂名物之礼。亭林[72]以孔门执礼约礼,斥明儒心学纵恣之失;阮氏以注疏名物制度,砭宋儒格物穷理之学。宗旨各有在也。不知礼是四端五常之一,理则万事万物咸成。所谓“礼者理也,官于天也”,“礼者,天理之节文”,天叙天敕云云,皆是就体一端,言其出于天理,非谓天理尽于礼之一端,而万事万物之理,举不必穷也。周子言理曰:“礼者,是就四德分布者言,非以一体尽四德之理也。”盖分言之,则理属礼;合论之,仁义智信皆是理。理斡是非,礼是节文。若不穷理,何以能隆礼由礼而识礼之意也?子夏曰礼后,则是礼者为迹,在外居后;理是礼之所以然,在内居先,而凡事凡物之所以然处皆有理,不尽属礼也。今汉学家厉禁穷理,第以礼为教,又所以称礼者,惟在后儒注疏名物制度之际,益失其本矣。至其援朱子晚年修《礼经》诸说,此乃诬朱子中年言理、晚始悔而返之于礼者,与阳明《朱子晚年定论》,其事恰相反,而其用意之私,为说之巧,伎俩则适相同。斯其辨核汉宋之学,剖析疑似之际,箴废起疾,议论凿凿。自来汉学家深疾其言,而无有针锋相对以为驳难者,岂不以言有据依,洞中肯会,阴实无可措辞,阳为不足重轻,姑以为不值一辨,而置之不论不议之列云尔。

陈氏引黄梨洲云:“自周元公以主静立人极开宗,明道以静字稍偏,不若专主于敬。伊川则以敬字未尽,益之以穷理之说,而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宋元学案》卷十六。而推论之,以为:“朱子又益之以读书之说,而曰:‘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盖三变而愈平愈实,愈无弊矣。”此可作《理学宗传》一则提要读。

朱子之学,极高明而道中庸,道问学以尊德性。而在当日,别出朱子以自名家者,不出两派:有尊德性而不道问学者,象山是也;有崇事功而耻言尊德性者,永嘉、永康是也。朱子《答敬夫论中庸章句书》云:“大率摆落章句,谈说玄妙,惯了心性。”《答吴伯丰书》云:“元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却工夫,乃是下面元无根脚。”《答陈安卿书》云:“不可一向如此向无形处追寻。”《答许顺之书》云:“不要说得太高,妙无形影,非惟教他人理会不得,自家亦理会不得。”此朱子之所以殊象山也。陈同甫亮言于孝宗曰:“今世之儒士,自以为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痺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父之仇,方且低头拱手,高谈性命之学,不知何者谓之性命乎?”此永康、永嘉之所为讥朱学也。亦论朱学者所不可不知。

朱一新与陈氏同时,而为《无邪堂答问》五卷,表章朱子,商兑汉学,则尤与陈氏若合符契,而有足以相发者。其论以为汉学家喜称师法,而不许宋学之言宗旨;喜言训诂,而不许宋学之言心性;喜谭考据,而不许宋学之明义理;喜议礼,而不许宋学之说理,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古者多言礼而少言理,以礼乐之事,童而习之,有迹象之可循。圣门以下学之功示人,故不空言理。宋儒则言理居多,仍与约礼之旨无异。盖礼经残阙,古今异宜,大而朝聘燕飨,小而宫室器服,多非后人耳目之所习,与之言礼,虽老师宿儒,或不能尽通其义。古人制礼之精意,何莫不由天理而来,故曰:“礼也者,理之不可易也。”《礼·乐记》语。礼有文有本,其文之委曲繁重者,非后世所能行,亦非愚夫所能喻,则不得不举礼之精意言之。汉学家以是攻宋儒,未之思也。惟其即博文,即约礼,故无后世过高之弊与泛滥之失。朱子教人读书,而读书必归于穷理,读书穷理即博文约礼,语虽殊而意则一。于二陆之直指本心者,则虑其过高而失下学上达之旨;于东莱之多治史学者,则虑其泛滥而贻玩物丧志之讥。至明季及乾、嘉以来,而其言无一不验,故择术不可不慎,程、朱所以为圣学正宗者,此也。宋学书甚多,先择其要者读之。《近思录》为《四子书》之阶梯。《朱子语类》、《文集》,精博无匹,学者最宜致力。《性理大全》,近人束诸高阁。不知宋五子书,布帛菽粟!性理中如《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正蒙》,探性道之原,抉阴阳之秘,浅人自不解,乃以空虚斥之!《大全》博采宋、元儒说,发明其义,研穷秒忽,足以羽翼六经。诸儒之言,精实渊深,岂容一毫粗心浮气于其间耶?宋学以阐发义理为主。义理者,从考证中透进一层,而非精于考证,则义理恐或不确,故朱子终身从事于此,非遗弃考证之谓也。朱子言:“考证别是一种工夫,某向来不曾做此。”自谦之词。今读《语类》,随举一事,无不通贯,而考证之粗迹,悉融其精义以入之,斯其文初无饾饤之习,莫非经籍之光。宋五子尚已。若汉之董江都、刘中垒、匡稚圭、扬子云诸人,皆有此意。西汉之学,所以高出东汉也。西汉大儒最重微言,宋儒则多明大义,然精微要眇之说,宋儒固亦甚多。其言心言性,乃大义之所从出,微言之所寓。汉学家独禁人言之,则无论《周易》一书,专明性道,即《四子书》中言心性何限。古书言性;有以性命言者,即宋儒所云义理之性也。有以才质言者,即宋儒所云气质之性也。疏家每不甚分析,然此不足为孔、贾病,彼时常解如此。性命道德之说,至宋儒始精。宋儒之有宗旨,犹汉学之有家法。拘于家法者非,然不知家法,不可以治经。好立宗旨者非,然不知宗旨,不可与言学术。学术者,心术之见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圣贤无不于此致慎焉。《论语》一书多言仁,仁即圣门之宗旨。《孟子》七篇言性善,言仁义,仁义、性善即孟子之宗旨。其他诸子百家亦皆有之。惟其有心得,而后有宗旨,故学虽极博,必有至约者以为之主,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六经无一无宗旨也。苟徒支离曼衍以为博,捃摭琐碎以为工,斯渺不知其宗旨之所在耳。夫乐之旨在和,礼之旨在敬。《礼记》开卷即言敬,《大小戴》之所述者,莫不以是为宗,此礼经之大义。汉儒谓之大义,宋儒谓之宗旨,其揆一也。故不合于六经大义者,不可以之为宗旨。六经大义,心之所同然者也。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义理之学,宋儒以之为教,孔、孟曷尝不以为教?汉学家惟恶言理,故与宋儒为仇。理义之悦我心,犹芻豢之悦我口,岂苦人以所难哉?先王本理以制礼,以禁慝也。有礼斯有乐,以导和也。古乐既亡,礼亦为文饰之具,宋儒因亟以理明之,又恐人矜持拘苦,而屡以从容乐易导之。今读其遗书,以理为教,实多以礼为教。而戴东原则曰“程、朱凭在己之意而执之曰理,以祸斯民”,且谓“圣人以体民情、遂民欲为得理”。见《东原文集》、《孟子字义疏证》。夫程、朱正恐人之误于意见,故有穷理之功,东原乃谓其认意见为理。汉学家略涉宋学藩篱,而以之攻宋儒,首推戴东原。乾、嘉诸儒,东原与钱竹汀并推巨擘,一精于经,一精于史。竹汀博洽过东原,湛深不逮,而弊亦较少,其言名物制度历算音韵,固足津逮来学。至东原《孟子字义疏证》语多支离,谬不胜究。大率以人欲为性之本然,当顺而导之,不当逆而制之,此惟圣人所欲不逾矩者乃可,岂中人以下之欲,皆能如是乎?欲仁,欲也。欲利,亦欲也。使徒欲遂其欲,而不以义理为闲,将人皆纵其欲而滔滔不返,不几于率兽而食人乎?欲本兼善恶言,宋儒曷尝谓欲有恶而无善。特理欲对言,则理为善而欲为恶,故《乐记》言天理人欲,《易》言惩忿窒欲,《论语》言克伐怨欲,经典中此类甚多,东原概置之,而但援欲立欲达以为说。不知《说文》欲训贪欲,《论语·宪问章》马注同。贪之为义,恶多而善少。东原精研训诂,岂独不明乎此?古书凡言欲者,皆有善有恶。程、朱语录亦然,其教人遏欲存理,特恐欲之易纵,故专举恶者,乌可以辞害意?惠定宇为汉学大宗,东原等群相应和。惠氏经学虽深,未免寡识,其言庞杂无绪,未得汉儒家法。《九经古义》摭拾前人弃置不用之说,其所推衍,亦罕精要,与臧氏庸《拜经日记》略同。《史通·补注篇》谓刘昭注《汉书》,如人有吐果之核,弃药之渣,愚者重加捃拾,洁以登荐,惠、臧之书,殆亦类此。然而惠、臧尚无恶于朱子。国初诸儒宗朱子而得其精意者,在上则李文贞,在下则陆桴亭,皆非占毕与空疏可比。桴亭学问淹贯,于宋儒中兼取东莱、永嘉之长。《思辨》一录,言经济甚多,而不为迂远难行之论,天文、舆地、律吕、礼乐、河漕、兵制、农田、水利,无不究心,而一归于儒术,盖朱子为学之方,本自如此。天算、音韵、律吕之学,桴亭虽不及文贞之深,而操履纯懿尤过之。陆清献论学之正,律己之严,致用之纯实,固不待言,至研穷义理,剖毫析芒,则诸儒皆不能逮。其学专宗程、朱,即濂溪、明道亦不甚取,盖有鉴于明末心学流弊,故辨别至严。此乃其时为之,后人不得以是为疑也。张杨园宗旨纯正,践履甚粹,《经正》、《备忘》诸录,多自得之言,集中与何商隐、屠子高、沈德孚诸书,议论皆透辟,惟精博稍不逮二陆。顾亭林敦尚风节,与孙夏峰同,论学颇重事功,略与永嘉相近,生平史学深于经学,而刚介之节,得诸孟子者尤多。其书沾溉艺林,为功甚大,但持论间有粗疏偏激处,读者亦不可不知。后来汉学家重其书,但取其能考订耳。此则叶公之好龙,郑人之买椟。特是校雠之学,则汉学家阐扬亭林之考订,若于此独有偏胜。其最精者,若高邮王氏父子之于经,嘉定钱氏兄弟之于史,皆陵跨前人。竹汀史学绝精,即偶有疏误,视王西庄辈固远胜之。第此为读史之始事,史之大端,不尽于此也。王文肃、文简之治经亦然,其精审无匹,视卢召弓辈亦远胜之。子者经之绪余,周秦诸子文字训诂,又多与经相出入,故王氏并治之。其订《国策》、《史》、《汉》,亦用此例,顾往往据类书以改本书。则通人之病。若《北堂书钞》、《太平御览》之类,世无善本,又其书初非为经训而作,事出众手,其来历已不可恃,而以改数千年来汉唐诸儒龂龂考订之本,不已傎乎?然王氏犹必据有数证而后敢改,尚不失慎重之意。若其徒则求异前人,单文孤证,务为穿凿,以改本文。不知古人同述一事,同引一书,字句多有异同,非如今之校勘家,一字不敢窜易也。今人动以此律彼,专辄改订,使古书皆失真面目,此甚陋习,不可从。凡本义可通者,即有他书显证,亦不得轻改。大抵为此学者,于己甚劳,而为人则甚忠,竭毕生之精力,皆以供后人之取携,为惠大矣。故此学终古不废,亦不可不从事其间,第以此为登峰造极之事,遽欲以傲宋儒,则所见甚陋。汉学家诃佛骂祖,不但离文与行而二之,直欲离经与道而二之,斯其所以为蔽。朱氏《答问》,数年数过,其学汉宋兼权,六通四辟,闳通精实,兼而有之,卓荦为桀,以汉学治宋学,以宋学通汉学,足与陈氏此《记》相发,通方而不为拘虚,蔚成风气,以结逊清儒之局。而近见梁任公为《清代学术概论》,乃置之不论不议之列,多见其不知类也。故以卒于篇。

注解:

[1] 据世界书局一九三三年版校印。

[2] 元,原作“玄”,今改正。

[3] 谓,原作“为”,据《荀子》改。

[4] 子贡,原作“子夏”,据《礼记》改。

[5] 立,原作“五”,据《孝经》改。

[6] 耦,原作“偶”,据《左传》改。

[7] 汉,原作“郑”,今改正。

[8] 谊,原作“义”,据《汉书·儒林传》改。

[9] 释,原作“说”,今改正。

[10] 药,原作“乐”,今改正。

[11] 以后望,原作“望以后”,据《太平御览》改。

[12] 甲,原作“音”,据《朱子语类》卷六十五改。

[13] 八,原作“人”,据《尚书注疏》改。

[14] 元,原作“源”,今改正。

[15] “少”字原缺,据文意补。

[16] 楚辞下原有“问”字。

[17] 故,原作“诂”,据《经典释文》改。

[18] 侐,原作“恤”,据《诗经》改。

[19] “名”字原缺,据《四库提要》“吕氏家塾读诗记”条补。

[20] 裁,原作“栽”,据《四库提要》改。

[21] 后汉书,原作“汉书”,据文意补,此当指《后汉书·郑玄传》。

[22] 编,原作“篇”,据陈奂《诗毛氏传疏》改正。

[23] 义,原作“则”,今改正。

[24] 符,原作“附”,据《周礼正义》序改。

[25] 化,原作“代”,据《周礼汉读考》序改。

[26] “外”字原缺,据《周礼正义》序补。

[27] 囟,原作“胸”,据《周礼正义》序改。

[28] 褚,原作“诸”,今改正。

[29] 经,原作“记”,据文意改。

[30] 法,原作“德”,据《荀子》改。子贡问贵玉贱珉见《法行篇》,《荀子》无《德行篇》。

[31] 义,原作“仪”,下“燕仪”同,据《礼记》改。

[32] 之子,原作“子之”,据《东塾读书记》卷九改。

[33] “约”字据《史记》补。

[34] 辞下原有“也”字,据《史记》删。

[35] “实”字原缺,据《汉书》补。

[36] 失,原作“说”,据《礼记·经解》改。

[37] 既,原作“即”,据《无邪堂答问》改。

[38] 天,原作“夫”,据《无邪堂答问》改。

[39] 儒,原作“传”,据《无邪堂答问》改。

[40] 原文作“廿一史考异”,今改正。

[41] 各就,原作“就各”,据《廿二史劄记》卷一改。

[42] 玮,原作“袆”,据《后汉书·来历传》改。

[43] 闱,原作“阐”,据《后汉书·来历传》改。

[44] 志,原作“记”,今改正。

[45] 氏,原作“民”,据《魏书·官氏志》改。

[46] “士”字原缺,据文意补。

[47] 帙,原误作“轶”。

[48] 据《中国丛书综录》,万斯同《历代史表》有五十三卷、五十九卷两种版本,《补历代史表》十四卷。

[49] 二,原作“一”,今改正。

[50] 年字原缺,据《竹书纪年》补。

[51] 祠,原作“词”,据《竹书纪年》改。

[52] 各字原缺,据《六书音均表》卷二补。

[53] 布,原作“币”,据《汉书·翼奉传》改。

[54] 改,原作“政”,据《汉书》注改。

[55] 器,原作“纪”,据《礼记·礼运》改。

[56] 及,原作“反”,据《史记集解》改。

[57] 复,原作“覆”,据《论文杂记》改。

[58] 志,原作“制”,今改正。

[59] 物字原缺,据《论文杂记》补。

[60] 古字原缺,据《论文杂记》补。

[61] 一,原作“亦”,据《唐诗品汇》卷二十四改。

[62] 稹,原作“杨”,据文意改。

[63] 原作“蕃”,今改正。

[64] “让”字原缺,据《汉书·楚元王传》补。

[65] 梦,原作“蒙”,据《西京杂记》卷二改。

[66] 第三十五下原衍“实性三十六”五字,据《深察名号》删。

[67] 之,原作“子”,据《十七史商榷》卷六改。

[68] 说,原作“就”,据《汉书·艺文志》改。

[69] 湖,原作“胡”,今改正。

[70] 祫,原误作“给”,今改正。

[71] 仁,原作“人”,据《论语·雍也》改。

[72] 亭林下原有“礼”字,据文意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