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纪传本于春秋 二十四史之体例增损 史笔有二 史记汉书 史记与三国志 四史文章 晋书与晋略 梁书 魏书与西魏书 新唐书与五代 史附南唐书 金史 明史与明史稿 二十四史补志十四家补表七家 赵翼廿二史劄记远胜钱大昕廿二史考异[40]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两书 资治通鉴文献通考 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史学家与史家 章学诚史通义 现代史学之趋势 竹书纪年

汉刘氏向、歆父子叙录群书为《七略》,无四部之名,而《太史公》百三十篇、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悉以隶《春秋》。唐刘知幾《史通》论史六家,而统以二体,曰:“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盖《春秋》编年之体,《史记》纪传之祖也。而会稽章学诚实斋扬榷文史,撰论《通义》,独深有会于刘氏向、歆之意,而推原纪传本于《春秋》,盖纪编年以包举大端,《春秋》之经也;传列人以委曲细事,丘明之传也。一辨章流别,一考镜源流,谊各有当,不必此之为是,而彼之为非也。

太史公综合古今,发凡起例,创为百三十篇。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纪侯国,十表以谱年爵,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国故朝章,网罗一编,显隐必该,洪纤靡遗。历代作史者遂不出其范围,《汉书》以下二十三史,可考而知也。然而时移事易,体例增损,固亦有之。阳湖赵翼云崧撰《二十二史劄记》,勘比诸史,较其异同,条为五事,而参以鄙意,颇有可得而论者焉。其一曰本纪。古有《禹本纪》、《尚书》、《世纪》等书,太史公用其体以叙述帝王。惟楚义帝立自项氏,政非己出,不为立纪。项羽则宰制天下,封诸侯王,莫敢不听命,自当入本纪。《汉书》改为列传,则以断代为史,当王者贵。惟《周本纪》、《秦本纪》,自其先世为侯伯皆入之,颇失裁断。然不如是,则先后参差,不得不为变例。魏收作《魏书》,遂承用其例焉。《金史》于《太祖本纪》之前,先立《世纪》以叙其先世,此则仿《尚书》、《世纪》之名,而视太史公为典切矣。《三国志》但有《魏纪》,而吴、蜀二主,皆不立纪,以魏为正统故也。《后汉书》又立《皇后纪》,盖仿《史》、《汉·吕后纪》之例,不知太史公以政由后出,故《高纪》后即立《后纪》。至班固则先立《孝惠纪》,孝惠崩,始立《后纪》,其体例已截然,以少帝既废,所立者非刘氏子,故不得以伪主纪年,而归之于后也。若东汉则各有帝纪,即女后临朝,而用人行政,已皆编在帝纪内,何必又立后纪?《新唐书》武后已改唐为周,故朝政则编入《后纪》,而宫闱琐屑,仍立后传,似得体要。《宋史·度宗本纪》后,附瀛国公及二王,不曰帝,而曰瀛国公,曰二王,固以著其不成为君,而犹附于纪后,则以其正统绪余,已登极建号,不得而没其实也。至马令陆游《南唐书》作《李氏本纪》,吴任臣十国春秋》为僭大号者皆作纪,殊太滥矣。其时已有梁、唐、晋、汉、周称纪,诸国皆偏隅,何得亦称纪耶?其二曰世家。太史公《卫世家》赞“余读《世家》言”云云,是古来本有《世家》一体,太史公用之以记王侯诸国。刘知幾《史通·世家篇》曰:“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按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然孔子以一布衣,栖皇终老,未尝开国承家,而亦列之世家者,太史公见义于赞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殁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岂不以孔子开来继往,以六艺世其家,胜于天下君王开国承家,以爵土世其家邪?而宋儒王安石《读孔子世家》乃讥之曰:“进退无所据”,“自乱其例”。太史公所为致叹于“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者道也”。《汉书》则有列传而无世家,虽爵土弗替之王侯,亦以入列传。然传者,传一人之生平也。王侯开国,子孙世袭,故称世家,今一体改列传,而其子孙嗣爵者,又不能不如世家之次其世系。其体世家,其名列传,斯则进退无所据矣。然自《汉书》定例后,历代因之。《晋书》于僭伪诸国数代相传者,不曰世家,而曰载记,盖以刘、石、苻、姚诸君有称大号者,不得以侯国例之也。欧阳修《五代史》则于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楚、越、闽、南平皆称世家。《宋史》因之,亦作《十国世家》。《辽史》于高丽、西夏,则又变其名曰《外记》。此本纪之变体,而非世家之本然也。其三曰表。太史公作十表,昉于周之谱牒,曰:《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年表》,《高祖功臣侯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与纪传相为出入。纪传之所有者,则综以挈其纲;纪传之所无者,则该以拾其遗。作史体要,莫大于是。《汉书》因之,作七表,以《太史公书·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表》,皆无与于汉也,其余诸侯王,皆本太史公旧表,而增武帝以后沿革以续之,惟《外戚恩泽侯表》、《百官公卿表》则补太史公之所无。至《古今人物表》,则殊非宜。盖以汉为书,而表综古今,不知限断,刘知幾讥之,宜也。见《史通·表历第七》。《后汉书》、《三国志》、《宋》、《齐》、《梁》、《陈》、《魏》、《齐》、《周》、《隋》诸《书》及《南北史》皆无表,《旧唐书》亦无表,《新唐书》有《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以增旧书之所无。薛《五代史》无表,欧《五代史》亦无表,但有《十国世家年谱》。按谱之建名,起于周代;表之所作,因谱象形。故桓君山有云:“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上,并效《周谱》。”谱之于表,其实一也。《宋史》有《宰相》、《宗室》二表。而表之多者,《辽史》为最,有《世表》、《皇子表》、《公主表》、《皇族表》、《外戚表》、《游幸表》、《部属表》、《属国表》。表多,则传可省。如皇子、皇族、外戚之类,功名卓著者既为列传,此外无功过者,则传之不胜传,而又不容尽没其姓氏,惟列之于表,既著明其世系官位,而功罪则附书。内而各部族,外而各属国,亦列之为表,凡朝贡叛服征讨胜负之事,皆附书以省笔墨。故《辽史》列传不多,《辽史》列传四十六卷。而一代之事迹赅焉,此作史良法也。《金史》有《宗室》、《交聘》二表。《交聘表》数宋人三失,而惜不知守险,不能自强,而切中事机,卓然有良史之风。《元史》有《后妃》、《宗室世系》、《诸王》、《公主》、《三公》、《宰相》六表,而《明史》五表,则仍诸史之旧有者四,曰《诸王》,曰《功臣》,曰《外戚》,曰《宰辅》;创诸史之新例者一,曰《七卿》。盖明太祖废左右丞相,而分其政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而督察院纠核百司,为任亦重,故合而七也。其四曰书志。八书乃太史公所创,以纪朝章国典。《汉书》因之作十志:《律历志》则本于《律书》、《历书》也,《礼乐志》则本于《礼书》、《乐书》也,《食货志》则本于《平准书》也,《郊祀志》则本于《封禅书》也,《天文志》则本于《天官书》也,《沟洫志》则本于《河渠书》也。此外又增《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宋儒郑樵作《通志》,开宗明义,以为“书契以来,惟司马迁《史记》,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擅制作之规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会通之志。由其断汉为书,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盖归狱于班书之断代,无以观其会通也。然其中亦自有别。固之断汉为书者,惟本纪、列传耳。至表则有《古今人物》,所载自秦而往,不言汉事。而志之《礼乐》、《刑法》、《食货》、《郊祀》、《五行》、《地理》、《沟洫》诸篇,尤皆上溯邃古,下迄当代,何尝断汉为书而不观其会通耶?盖人物可以间世而一出,不碍断代列传,而典章必有所因而制作,何能置前不论也。至于志《艺文》,则增损刘《略》,删七为六,通著六艺诸子,皆非汉人著述,更何得谓之断汉为书?《隋书·经籍志》虽变六略而为四部,然兼录古今载籍,则与班同,以为皆其时柱下之所藏也。唐宋《经籍》、《艺文》诸志因之。独《明史·艺文》第就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厘次成志,此则断代著录之创例耳,而班《书》不然。然则班《书》断代,只限纪传,而非所论于十志。其后《律历》、《礼乐》、《天文》、《地理》、《刑法》,历代史皆不能无。《后汉书》改《地理》为《郡国》,又增《礼仪》、《祭祀》、《百官》、《舆服》四志。《三国》无志。《晋宋》、《齐书》大概与前书同,惟《宋书》增《符瑞志》,不知何所取义?史公传《龟策》,以三代圣王重卜筮也。然且为《史通》所疑。见《史通·外篇·古今正史第二》。若东汉而后,图谶之学,直是妖言,篝火狐鸣,帛书牛腹,自昔觊觎非分者,莫不造为符命以摇惑人心。沈休文乃欲以挽力征逐鹿之风,何异扬汤而止沸也。《南齐书》亦分《祥瑞》于《五行》之外,萧子显特欲侈其先世受命,以掩其篡夺之迹耳,休文至此胡为乎?《梁》、《陈书》及《南史》无志,《魏书》改《天文》为《天象》,《地理》为《地形》,《祥瑞》为《灵征》,余皆相同,而增《官氏》、《释老》二志。《齐》、《周》及《北史》皆无志。《隋》、《唐》本亦无志,今志乃合《梁》、《陈》、《齐》、《周》、《隋》并撰者,其《艺文》则改为《经籍》。《新唐书》增《仪卫》、《选举》、《兵制》三志。薛《五代史》志类有减无增。欧《五代史》另立《司天》、《职方》二考,亦即《天文》、《地理》而变其名也。《宋史》诸志,与前史名目多同。惟《辽史》增《营卫》、《捺钵》、《部族》、《兵卫》诸志,其国俗然也。《金》、《元》二史志目,与《宋史》同,惟少《艺文》耳。《明史》志目与《宋史》同,其《艺文志》,著述以明人为断,斯为特例,盖长州尤侗之所草创也。侗有《明艺文志》五卷别行。然考其初载,亦有自来。《北史·宋隐传》载:“族裔世景从孙孝王为北平王文学,非毁朝士,撰《朝士别录》二十卷。会周武灭齐,改为《关东风俗传》,更广见闻,成三十卷。”而《史通·书志篇》则云:“《艺文》一体,古今是同。详求厥义,当变其体。近者宋孝王《关东风俗传》亦有《坟籍志》,其所录皆邺下文儒之士,雠校之司。所列书名,惟取当时撰者。习兹楷模,庶免讥嫌。”岂《明史·艺文志》者著录群籍,限断当代之例所自昉乎?其五曰列传。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所以诂经,非以叙人物也。而叙人物以为传,则自太史公始。又于传之中分公卿将相为列传,其《儒林》、《循吏》、《酷吏》、《刺客》、《游侠》、《佞幸》、《滑稽》、《日者》、《龟策》、《货殖》等,又别立名目,以类相从。自后作史者,各就[41]一朝所有人物传之,故不必尽拘太史公旧名也。《汉书》省《刺客》、《滑稽》、《日者》、《龟策》四传,而增《西域传》,盖无其人不妨缺,有其人不妨增。至《外夷传》则又随各朝之交兵、通贡者而载之,更不能尽同也。惟《货殖》一款本可不立传,而《汉书》所载《货殖》,又多秦时人,与汉何涉?《后汉书》于《列传》、《儒林》、《循吏》、《酷吏》外,又增《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等传,独《儒林传》最为后世所称,五经分类叙次,各先载班《书》所记之源流,而后以东汉习经者著为传,以征师法渊源之所自。列传则《卓茂传》叙当时与茂俱不仕莽者孔休、蔡勋、刘宣、龚胜、鲍宣等五人,《来历传》叙同谏废太子者祋讽、刘玮[42]、薛皓、闾丘弘、陈光、赵代、施延、朱伥、第五颉、曹成、李尤、张敬、龚调、孔显、徐崇、乐闱[43]、郑安世等十七人。此等既不能各立一传,而其事可传,又不忍没其姓氏,故立一人传,而同事者用类叙法,尽附见于此一人传内,其例盖仿于《三国志》。《三国志·仓慈传》后,历叙吴瓘、任燠、颜斐、令狐邵、孔乂等,以其皆良吏而类叙之;《王粲传》后,历叙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阮籍嵇康等,以其皆文士而类叙之。历官行事,随事附见,以省人人立传之烦,亦见其简而该也。《三国志》传目有减无增,《方术》则改为《方伎》,《方伎传》内,如华陀则叙其治一证,即效一证;管辂则序其占一事,即验一事,独于《朱建平传》总叙其所相者若干人,而又总叙各人之征验于后,盖仿太史公《扁鹊等传》而变通其意者也。《晋书》改《循吏》为《良吏》,《方伎》为《艺术》,不过稍易其名,又增《孝友》、《忠义》二传,其逆臣则附于卷末,不另立《逆臣》名目。《宋书》但改《佞幸》为《恩幸》,其二凶亦附卷末。而叙次则多带叙法,其人不必立传,而其事有附见于某人传内者,即于某人传内叙其履历以毕之,而下文仍叙某人之事,如此者甚多。盖人各一传,则不胜传;而不为立传,则其人又有事可传。有此带叙法,则既省多立传,又不没其人,此与《后汉》、《三国》之类叙,俱为作史良法。但《后汉》、《三国》于类聚者,多在本传后方缀履历,此则正在本传叙事中,而忽以带叙者履历入之。此则同而有不同者。其大兵刑,辄以始末备之一传,余文互见。端绪秩然,不克尚友孟坚,固已抗手蔚宗。《齐书》改《文苑》为《文学》,《良吏》为《良政》,《隐逸》为《高逸》,《孝友》、《忠义》为《孝义》,《恩倖》为《倖臣》,亦名异而实同。其敌国者亦附卷末,而类叙传孟坚意,带叙用休文法。《梁书》改《孝义》为《孝行》,又增《止足》一款,其《逆臣》亦附卷末。《陈书》及《南史》亦同。惟《南史》则侯景等另立《贼臣》名目。《魏书》改《孝行》为《孝感》,《忠义》为《节义》,《隐逸》为《隐士》,《宦者》为《阉宦》,亦名异而实同。其刘聪、石勒、晋、宋、齐、梁,俱入《外国传》。《北齐》各传名目无所增改。《周书》增《附庸》一款。《隋书》改《忠义》为《诚节》,《孝行》又为《孝义》,余皆与前史同,而以李密、杨玄感次列传后,宇文化及、王世充附于卷末。《北史》各传名目,与前史同,增《僭伪》一款。《旧唐书》诸传名目亦同前史,其安禄山则附卷末,不另立《逆臣》名目。《新唐书》增《公主》、《藩镇》、《奸臣》三款,《逆臣》中又分《叛臣》、《逆臣》为二,亦附卷末。薛《五代史》增《世袭》一款。欧《五代史》另立《家人》、《义儿》、《伶官》等传,其历仕各朝者谓之杂传,又分忠义为《死节》、《死事》二款,又立《唐六臣传》。盖五代时事多变局,故传名亦另创也。《宋史》增《道学》一款,以别出于《儒林》,又有《周三臣传》,余与前史同。《辽史》亦多同前史,惟改《良吏》为《能吏》,另有《国语解》。《金史》无《儒学》,但改《外戚》为《世戚》,《文苑》为《文艺》,余与前史同,而以金初灭辽取宋,中间与宋和战不一,末年又为蒙古所灭,故用兵之事,较他朝独多,其胜败之迹,若人人铺叙,徒滋繁冗。《金史》则详叙一人以为主,而诸将之同功一体者,旁见侧出,以类相从,有纲有纪,最得史法。亦有《国语解》。《元史》增《释老》,余亦与前史同。《明史》各传名目,亦多同前史,惟《阉党》、《流贼》及《土司》三传,则前史之所无。盖貂党之祸,虽汉唐以下皆有,而士大夫趋势附羶,则惟明人为最夥,其流毒天下亦至酷,别为一传,所以著乱亡之源,不但示斧钺之诛也。闯、献二寇,至于亡明,剿抚之失,足为炯鉴,非他小丑可比,故别立之。至于土司,古谓羁靡州也,不内不外,衅隙易萌。大抵多建制于元,而滋蔓于明。控驭之道,与牧民殊,与御敌国又殊,故自为一类焉。而其编纂之得当,如数十人共一事者,举一人立传,而同事者各附以小传;如同事者别有专传,而此一事不复详叙,但云语在某人传而已。

史笔有二:有解偶为散以疏其气者,纪传则有司马迁之《史记》,陈寿之《三国志》,萧子显之《南齐书》,姚察之《梁书》,姚思廉之《陈书》,李延寿之《南北史》,宋祁等之《唐书》,欧阳修之《五代史》,托克托等之《宋史》、《辽史》、《金史》,宋濂等之《元史》,张廷玉等之《明史》;编年则有司马光之《通鉴》;记言则有《战国策》,此一体也。有寓偶于散以植其骨者,纪传则有班固之《汉书》,范晔之《后汉书》,房乔等之《晋书》,沈约之《宋书》,魏收之《魏书》,李百药之《北齐书》,令狐德芬之《周书》,魏徵等之《隋书》,刘昫等之《旧唐书》;编年则有左氏之《春秋传》;记言则有《国语》,此又一体也。大抵凝重多出于偶,流美多出于散,而其枢机之转,只看《国语》、《国策》二书便见。昔年李续川与余论文章,问《国语》、《国策》之异同?余告之曰:“《国语》、《国策》,记言体同,而文章攸殊。《国语》寓偶于散,以植其骨,《左传》之枝流也;《国策》解偶为散,以振其气,迁史之前茅也。”续川赞其了当。

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而《史记》、《汉书》不可不全部读,以其四通六辟,运而无所积,一为史学之开山,一为经部之枝流;一为子家之要删,一为文章之大宗。何以言之?史家二体,编年、纪传,《史记》则以纪传革编年之体,《汉书》又以纪传为断代之祖。故曰史学之开山。《史记·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儒林列传》、《汉书·律历志》及《艺文志》之《六艺略》又《儒林列传》,则群经之叙录也。《史记·五帝》、《夏》、《殷》、《周》诸本纪、《三代世表》,与《尚书》相表里,《十二诸侯年表》、《吴太伯》、《齐太公》、《鲁周公》、《燕召公》、《管蔡》、《陈杞》、《卫康叔》、《宋微子》、《晋》、《楚》、《越王句践》、《郑》十二世家,与《春秋左传》相表里。《礼书》、《乐书》,与《礼记》相表里。至《汉书·地理志》,推表山川,则《尚书·禹贡》之传,《五行志》征应五事,又《尚书·洪范》之传,而《礼乐志》为《戴礼》之支裔,《百官志》又《周官》之继别,故曰经部之枝流。《史记》列传管、晏、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商君、孟轲、驺衍、淳于髡、慎到、荀卿诸子,即叙次其生平,又推论其著书,于书即为叙录,于人遂为列传,而《太史公自序》要指六家,《汉书·艺文志》亦略诸子,纂言钩玄,若网之有纲。故曰子部之要删。《史记》积健为雄,疏纵而奇,以为唐宋八家行散之祢。《汉书》植骨以偶,密栗而整,以开魏晋六朝骈体之风。文章变化,不出二途。故曰文章之大宗也。读一书抵千百书。

余于二十四史,《史记》外喜读陈寿《三国志》,以其工描写而别出机杼。史公笔意诙诡,寻常人物,亦描写不寻常,如《游侠》、《滑稽》、《货殖列传》是也。陈寿辞旨雅澹,极不寻常人物,而能描写其寻常,如袁绍、公孙瓒、诸葛亮等传是也。而明人归有光《震川文集》中之《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项脊轩志[44]》,只以寻常笔墨,写寻常细碎,却自风神疏澹,别饶意趣。姚惜抱每谓:“归震川之文,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话。”余谓史公能于不要紧之题,说要紧之话;陈寿乃于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话,各具一付本领。而震川只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话,后来人穷老尽气,尽自赶不上也。

三儿钟英问四史文章,孰为优劣?余告之曰:“马、迁短长相生,而出以雄肆。班、范奇偶错综,而求为雅练。陈寿《三国》,雄肆不如太史公,雅练又逊《前》、《后汉》,而清微淡远,妙造自然。柳子厚得其清简,而化以奥峭,其品峻。欧阳永叔似其淡远,而出以荡逸,其神暇。此中低昂,非汝钝根人所能会。”

唐太宗何法盛等前后晋史十有八家,制作虽多,未能尽善,命房乔等重加撰次,分类纂辑,以成《晋书》,借功众手,指归不一,详略失当。加之半出词臣,言多骈俪,不合史裁,诃讥者众。刘知幾《史通·杂说》则诋之曰:“近者宋临川王义庆著《世所新语》,上叙两汉三国及晋中朝江左事。刘峻注释,摘其瑕疵。伪迹昭然,理难文饰。而皇家撰《晋史》,多取此书,遂取康王之妄言,违孝标之正说。以此书事,奚其厚颜。”而清修《四库全书总目》尤相讥切,以为:“其所褒贬,略实行而奖浮华;其所采择,忽正典而取小说。宏奖风流,以资谈柄,是直裨官之体,安得目曰史传?”至道光间,荆溪周济止庵撰《晋略》一书,举《晋书》中之繁芜浮诞,及义所未安,言之不顺者,悉汰之,文省而事增,什七折衷,依于司马光《通鉴》;事以类附,例以义起,为本纪六,表五,列传三,十六国传十一,汇传七,宗室、笃行、清谈、任达、良吏、文学、隐逸。序目一,计六十六篇。事即前史,言成一家。其诸论赞中,于攻取防守地势,必反复曲折,确有指归,俾览者得所依据。自言“此书为一生精力所萃,实亦一生志略所寓也。”则以寓平生经世之学,借史事发挥之,遐识渺虑,非徒考订笔力过人。

南朝四书,《宋》、《齐》、《梁》、《陈》,其文章当以《梁书》称首,而为八家古文之前茅。赵翼《廿二史劄记》每极称之,以为:“行文自出炉锤,直欲远追马、班。盖以时争尚骈俪,即叙事之文,亦多四字为句,罕有用散文单行者。《梁书》则多以古文行之。如《韦睿传》叙合肥等处之功,《昌义之传》叙钟离之战,《康绚传》叙淮堰之作,皆劲气锐笔,曲折明畅,一洗六朝芜冗之习。《南史》虽称简净,然不能增损一字也。至诸传论,亦皆以散文行之。魏郑公《梁书总论》犹用骈偶,此独卓然杰出于骈四俪六之上,则姚察父子为不可及也。世但知六朝之后,古文自唐韩昌黎始,而岂知姚察父子已振于陈末唐初也哉?”所论精卓不磨。

北朝四书,《魏》、《齐》、《周》、《隋》,独《魏书》最被谤议,号称秽史,《北齐书》收本传具著其迹。独《四库全书总目》为之辨正,互考诸书,证其所著亦不甚远于是非,其辞甚备。而余读《北齐书》收本传曰“修史诸人,祖宗姻戚,多被书录,饰以美言”,寻所云“修史诸人”,收实总其成。而仁和谭献《复堂日记》则云:“阅《魏书·恩幸传》首列王睿,其子椿即收之姑夫,而传称:‘魏抚兄子收,情同己子。’乃不以旧恩曲回史笔。直道如此,犹蒙秽称。”此一事为《总目》所未及,足为古人雪谤。然魏收仕于北齐,修史正在齐宣文时,故凡涉齐神武在魏朝事,必曲为回护。而欲以齐继魏为正统,故自孝武后,即以东魏孝敬帝继之,而孝武西迁后诸帝,不复作纪。按齐神武起兵讨尔朱氏,废节闵,会朝臣议,佥谓孝文不可无后,故立孝武,天下共以为主已三年,寻与神武不协,乃走关中,依宇文泰。神武别立清河王亶子善见为帝,是为东魏。而孝武为西魏,是则魏统之所系。孝武崩,文帝立。文帝崩,废帝、恭帝继之,皆魏之正统也。魏澹作《魏书》,以西魏为正统,自是正论,惜其书不传。故西魏文帝等纪年纪事,转见于《周书·文帝即宇文泰纪》内,在《周书》为赘悬,在《魏书》为阙漏。让清嘉庆间,南康谢启昆蕴山乃撰《西魏书》,以续《魏书》,为纪一,表三,考四,传十二,载记一,凡二十四卷。著其兴衰治乱,详于因革损益。卷帙不广,条目悉具。编年纪月以经之,旁行斜上以纬之。辑北朝之遗闻,补《魏书》所未逮。其考纪象也,兼正光之推步,较《天象》而益精焉。其考疆域也,订大统之版图,较《地形》而更密焉。其考氏族也,厘代都之门望,较《官氏[45]》而尤详焉。其为《封爵》、《大事》诸表也,则于魏收所未备者,取法于迁、固而加核焉。特以周、隋两朝人物之曾仕西魏者凡三百余人,《周书》列传,非西魏臣者十无一二,势难废《周书》而改为西魏,其为列传,以宇文受禅为断,而下仕周、隋者,即不为立传,虽尉迟迥、独孤信之伦,勋业烂然,亦严立限断,听其入于《周书》。然《封爵表》载其爵秩大事,《异域表》载其勋略,《百官表》载其所为柱国大将军之官,以与列传互为补苴,但录其事,不载其人,以为方纽效绩于荆襄,究非魏之勋旧。而如尉迟建功于庸蜀,自属周之臣子也。他如孝武谋去彊臣,非为失德,而《周书》攸纪,横谓斛斯椿为群小,王思政为谄佞,皆是曲笔,岂为谠言?今一洗之,概从其实,斯尤明直道之公而以征良史之笔焉。

《新唐书》本纪、志、表题欧阳修撰,列传题宋祁撰。论者无不右欧阳而议宋氏,其实皆一孔之士,不足与论古。独谭献《复堂日记》谓:“《唐书》文体宏远,亦云史才。好用新字,更改旧文,多可笑吲。如‘师老’为‘师耄’,‘不可忍’为‘叵可忍’,‘不敢动’为‘不可摇’,直儿童语。宋祁亦雅才,何以有此弊?究其师法,殆退之作佣耳。宋与欧阳,皆崇信退之,乃学焉而各得其性之所近。”其弟子余杭章炳麟太炎遂申其意曰:“退之石刻,转益瑰怒。而宋世效韩氏为文章者,宋子京得其辞,欧阳永叔得其势。”《天放楼文言序》。辞尤明析。而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则尤力为子京张目,以为:“《新唐书》实远过《旧唐书》。子京之文,虽未追踪班、马,亦足陵跨六代。宋人多讥之,贵远忽近之见耳。范、陈而后,自欧《五代》、李《北史》与《隋书》外,未有及《新唐书》者。然欧《五代》过求简严,多所刊略。《新唐书》则无此失,虽用字间有生窜,此学古而未纯熟,然亦不至轧茁以为古。刘刘昫撰《旧唐书》。薛薛居正撰《旧五代史》。以下诸史,文词冗沓,正当以此救之。未有不简奥而可为古文者。欧《五代史》疏漏诚有之,而近人吹垢索瘢,殊多苛论。即如钱大昕《养新录》讥‘契丹立晋’之文,谓袭《春秋》‘卫人立晋’而误。不知欧意,谓晋恃契丹以立国,甚其辞以丑敬瑭耳。《晋纪》徐徐无党注甚明。曾谓欧公不悟《春秋》之晋为人名乎?昔人言以字字有来历求杜诗,而杜诗反晦,汉学家亦往往有此。陈寿《三国志》以上,作史者莫不有微旨存焉。史之芜,自沈约、魏收始。故《新五代史》为足贵。特其词旨甚明,而无微显志晦之意,故去三史尚远,要亦时代为之。至近世之史,乃长编耳。”此为得实之论。其后马令、陆游《南唐书》,皆有意仿欧《五代》,而马令雅赡,陆游简洁,又以不同。然陆《书》后出,说者多以为马所不及。而谭献《复堂日记》独以为:“陆游《南唐书》简而失之略,不如马令书详赡雅令,独持正统之说为陋。徐氏于中原,岂有君臣之义哉?此则不如陆《书》,而有类族辨物之义,亦远胜陆之合传不伦。惟其前后序赞,辄冠以呜呼。欧《五代》创为此体,已有讥议,顾乃扬其波呼?”其论颇极核也。

元修《宋》、《辽》、《金》三史,论者所不贵,然余谓文章放笔为直干,赡而得老,约而能肆,得太史公之意者,二十四史中,当以《金史》为最。不为宋子京之轧茁为古,亦异欧《五代》之摇曳弄姿,其宣、哀以后诸将列传尤佳,以取材元好问手笔者为多也。自宋而后,由退之而学史公者,得二人焉:曰欧阳修,曰元好问。欧阳南士力薄,故为萧闲,摹退之之韵,以得史公之逸。元氏北人气厚,力能健举,学退之之肆,以得史公之劲。降而让清姚姬传摹史公,取径欧阳,故纾徐为妍,而多弱笔。曾湘乡学退之,不由遗山,斯矫怒作势,而有冗词。亦文章得失之林也。

《金史》简老,《明史》赡该,于近代史皆称良笔。而《明史》即以王鸿绪《明史稿》为蓝本,乾隆四年,大学士[46]张廷玉等成书表进,中有云“惟旧臣王鸿绪之史稿,经名人三十载之用心,首尾略具,事实颇详,爰即成编,用为初稿”者也。鸿绪《明史列传稿》二百八十卷,别出为书,实出鄞县万斯同季野手笔。斯同世娴明故,萃毕生精力为之,世有博综之目,而论者谓馆臣轻于改窜,不免点铁之讥,然余读汪由敦《松泉文集》中有《答明史馆某论史事书》曰:“王本列传,聚数十辈之精华,费数十年之精力,后来何能追躅万一?若存诋诽之见,非愚则妄。但就其中如韩林儿四人为一传,张士诚四人为一传,似耑以卷帙[47]多寡而定,非别有义例也。去冬高安先生朱轼谓韩林儿、郭子兴不应同传。退而思之,太祖曾用龙凤年号,似不必为讳。且用龙凤年号,称宋后,亦何损于太祖得天下之正。今议其不当用,可也;以为不足存而删之,则事之非义者当概删耶?似非所以传信也。昨因重费商量,谬擬群雄混合之说,亦因王本韩、郭与徐寿辉、陈友谅同传,亦无不可,与张士诚、方国珍诸人同传,虽曰调停,实仍旧贯。今若以韩林儿与群雄同列,而子兴独为一传,或与高安意允协。盖滁阳封王立庙,原与林儿不同,亦有义例,非敢模棱也。”按今《明史》,郭子兴、韩林儿同传,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同传,不同王稿,亦不用汪议。盖以郭、韩为太祖之所事,陈、张四人为太祖之所敌,亦各从其类也。揆之事例,实为允治。汪氏书又曰:“杨宪艰险小人,王本以官爵列《李善长傅》后,然人实不伦。应否别附,均裁定。”又曰:“王稿视《名山藏》、《明书》诸本,不啻远胜。明邓元锡撰《明书》四十五卷,清初傅维鳞撰《明书》一百七十一卷,《名山藏》不知何人所作。今若无所据依,信笔增损,则其行文疵谬颇少,读至终篇,一无可议。然但略改文法,益足形其浅陋。惟有考证事实,或有脱落互异及前后倒乱之处,补其不逮,庶为王氏功臣。但稗官野史,脞说丛谈,无足征信,而《实录》编年系月,事迹厘然,虽是非褒贬,不足为凭,而一人之出处,及所建之言,所任之事,首尾具在,明白无疑。故查《实录》以改原文,视臆断较有把握。外间推崇王本太过,遂谓不可增损。今即以行文而论,《江陵传》自是神宗朝第一大传,而王稿竟就《史料·首辅传》删节成文,其中描写热闹处,皆弇州笔。弇州逞才使气,抑扬轩轾之间,往往过情,平心观之自见。且私书不妨装点,而乃据为信史,即令弇州知之,恐亦未免失笑。神、光以后,此类甚多”云云。据此,则知当日馆臣窜改王稿,原极矜慎,而匡正其失,亦非故为索瘢之论。至嘉庆间,礼亲王昭梿为《啸廷续录》,中有论《明史稿》一条曰:“向闻王横云《明史稿》笔法精善,有胜于馆臣改录者。近日读之,其大端与《明史》无甚出入,其不及使馆定者,有数端焉。惠宗逊国,事本在疑似之间。今王本力断为无,凡涉逊国之事,皆为删削,不及史臣留《程济》一传以存疑。永乐以藩臣夺国,今古大变。王本于燕多恕辞,是以成败论人,殊非直笔。然则吴濞、刘安辈亦足褒耶?不及史臣厚责之为愈。至于李廷机与沈、沈一贯,毕自严与陈新甲同传,未免鸾枭并栖,殊无分析,不如史臣之分传也。周延儒温体仁二相为削国脉之人,乃不入《奸臣》,而以顾秉谦辈龌龊当之,亦未及史臣本也。其他谬戾处,不可胜纪,史臣皆为改正。盖首创者难工,继述者易善也。惟《三王福、唐、桂三王。本纪》,较史本为详。至于奏牍多于辞令,奇迹罕于庸行,则二史病处正同,殊有愧于龙门,惟视《宋》、《元》二史为差胜也。”论颇持平。又推本《春秋》诛心之律,以为:“王尚书鸿绪左袒廉王,康熙之子。以谋夺嫡。读《明史稿》,于永乐篡逆,及姚广孝、茹瑺诸传,每多恕辞,而于惠帝,则指责无完肤。盖其心有所阴蓄,不觉流露于书。故古人不使奸人著史以此。王司徒允之言,未可厚非也。”则尤辞严而义正矣。

昔刘知幾撰《史通》,述史有六家,而归于二体。然编年之体,只具人事得失,而纪传攸作,兼详典章因革。若其举一朝之将相除拜、封爵袭替,而丝联绳贯以为之表,罗一代之兵刑礼乐、文物制度,而原始要终以为之志,此则纪传之所独,而为编年有未逮也。独怪后之为纪传者,马、班而还,徒萃精于纪传,如陈寿、李延寿书,皆无表、志。沈约、萧子显、魏收书,及唐初所修各史,皆有志无表。《旧唐书》、《五代史》亦如之。其有志有表者,又或详略失宜,读史者病焉。至宋熊方、钱文子乃有补志、补表之作。爰及前清,踵出者众,网罗放矢,开卷厘然。上海姚文枬尝仿《史》、《汉·叙传》之体,叙录其书,然而未尽。辄为补其阙遗,著目于左。

西汉郡国、兵制,孟坚附入《刑法志》。京师卫士,见于《百官表》。不立兵制,非疏阙也。录钱文子补汉兵志》一卷。搜采本书,使散者必萃,虽云借抒胸臆,于史学亦有功矣。

宋以前十七史,自《史记》、《汉书》外,惟《新唐书》有表,余盖阙如。录万斯同《补历代史表》五十九卷[48]。娲皇之石,厥功伟哉。

史之无表,自后汉始。录熊方《补后汉书年表》十卷,盖补表之筚路蓝缕矣。然海昏、不其、寿亭各条,《四库全书总目》纠之。后有作者,削其瑕疵,摭其未备,以成一书,抑亦熊氏之功臣也。录钱大昭《后汉书补表》八卷。

艺文有志,昉于班《书》,所以辨章学术。而隋唐宋明,亦有著录。或称经籍,名异实同。而《后汉书》以下,多阙不为者。嘉定钱氏,史学世家,考镜群籍,补其放阙。继起有作,亦复不鲜。录钱大昭《补续汉书艺文志》二卷,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四卷、《补三国艺文志》四卷,姚振宗《补后汉艺文志》四卷、《三国艺文志》四卷,曾朴《补后汉书艺文志》一卷、《考》十卷,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四卷,顾怀三《补五代史艺文志》二卷,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四卷,倪璠《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一卷。

郝冀公《续后汉书》,有《职官录》,然杂《史记》前后《汉书》、《晋书》之文,纪载冗沓,未可据为三国典要。况《班书·百官表》实承《史记·将相大臣年表》之例。后世史臣,但为之志,失初意矣。录洪孙《三国职官表》三卷。

兵之有志,始于《新唐书》。自是乐清钱氏文子遂起而补《汉书》之阙。越数百年,乃复有钱氏者,起而补《晋书》之阙,若有渊源者然。录钱仪吉《补晋兵制》一卷。

崔鸿作《十六国春秋》,并为《年表》,今久佚矣。录张庭硕《十六国年表》一卷,以太史公《十二诸侯》、《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例之,虽补入《晋书》可也。

自汉以来,言地理者宗班《志》。司马彪《续汉书·志》,差可继武。嗣后群雄纠纷,疆域割裂,志之也愈难,而志之疏且阙也弥甚。然为其所难,正当于群雄纠纷时见之。有能究心于此而为其所难,岂不可珍也哉!录洪亮吉《三国疆域志》二卷、《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

今《隋书》十志,乃梁、陈、齐、周、隋五代史志,《史通·古今正史篇》可证,则谓《梁书》无《地理志》不可也。然《晋书》有《地理志》,而洪亮吉《东晋》一种,史学家珍之,况梁固未有专志乎?录洪孙《补梁疆域志》八卷。

尝怪司马彪志《舆服》,沈约、萧子显志《符瑞》、《祥瑞》,而《食货》、《兵刑》之大阙焉。轻重颠倒,莫此为甚。《后汉》、《南齐》,未有为之补辑者,录郝懿行《宋书刑法志》一卷、《食货志》一卷。

李延寿《南北史》无表、志。录汪士铎《南北史补志》十四卷。然沈约、萧子显、魏收及唐之史臣,既各为之志矣,虽阙有间,则志固可以缓补,而表则不可不补者也。录周嘉猷《南北史表》六卷。

魏收作《魏书》,立《官氏志》。托克托修《金史》,立《部族表》。有元起自北方,宜同斯例,而史臣阙焉,是安可以不补?录钱大昕《元史氏族表》三卷。

凡补志十四家,成书八十八卷,补表七家,成书九十卷,斯诚稽古之渊薮,而为史家之别录也。

读史当知史例史意。刘知幾《史通》明史例,章学诚《文史通义籀史意,而赵翼《廿二史劄记》每一史融贯全书,而类族辨物,出以互勘,极《春秋》属辞比事之能事,史例史意,互发交明,远胜钱大昕《廿二[49]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之琐碎考证。钱氏《考异》、王氏《商榷》,咸主考证,而有不同。谭献《复堂日记》谓:“钱氏《考异》,体例尤严。论著述,则钱托体高;论启发,则王为功多。”诚哉是言。

读史尤贵贯串。编年之史,莫如司马光《资治通鉴》、毕沅续资治通鉴》。纪事则有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皆贯串群史之书。掌故则《三通》并称。然郑樵《通志》,惟《二十略》为精义独辟,余皆杂钞史文,故应不如《通典》之义蕴宏深。杜佑《通典》通经义以贯史实,与章学诚《文史通义》推史义以穷经学,疏通致远,则《书》教也,皆振古奇作。而论典制详赡,莫如马端临《文献通考》,宜与司马《通鉴》同读。《通鉴》编年系月,以通贯历代之事实;《通考》博学详说,以通贯历代之典章。《通鉴》为二十四史纪传之总会,《通考》为二十四史书志之总会,相为经纬,可改称为二通也。

读史尤当知地理。而太仓陆桴亭世仪每教人“欲知地理,须是熟看《通鉴》,将古今来许多战争攻守去处,一一按图细阅。天下虽大,其大形势所在,亦不过数项。如秦、蜀为首,中原为脊,东南为尾。又如守秦、蜀者,必以潼关、剑阁、夔门为险。守东南者,必以长江上流荆、襄为险。此等处,俱有古人说过做过,只要用心理会。其或因事远游,经过山川险易,则又留心审视,以证吾平日书传之所得,久之贯通,胸中自然有个成局”。然而托之空言,未及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吾乡顾祖禹景范为《读史方舆纪要》一百三十卷,中《历代州域形势》九卷,《南北直隶十三省封域山川险要》一百十四卷,《川渎异同》六卷,《天文分野》一卷,而开方绘图以冠于编,贯穿诸史,出以己所独见,征引浩博,考证详明,于山川形势险易、古今战守攻取成败得失之迹,皆得其要领。以古今之方舆,衷之于史,即以古今之史,征之于方舆。《职方》、《广舆》诸书,袭讹踵谬,名实乖错,悉据正史考订折衷之。其后清高宗敕撰《通鉴辑览》,而地理之志,多采其说焉。此真数千百年所绝无而仅有之书也。然有开必先,未尝无所本。宋儒王应麟为《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其书以《通鉴》所载地名异同沿革,最为纠纷,而险要厄塞所在,其措置得失,亦足为有国者成败之鉴,因各为条例,首历代州域,次历代都邑,次十道山川,次历代形势,而终以唐河湟十一州、石晋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旁征博引,有本有末,虽不及《读史方舆纪要》之博该,而规模粗具,叙列朝分据战攻,陈古监今,倘为顾氏之大辂椎轮焉。

有史学家,有史家。史家记事述言,次第其文,左丘明、太史公是也。史学家发凡起例,籀明其义,刘知幾、章学诚是也。刘知幾作《史通》,章学诚纂《文史通义》,千载相望,骈称绝学。然而有不同者。刘知幾别出经生,而自成史家。章学诚综该经学,而贯以史例。刘知幾著书言史法,章学诚发凡籀史意。刘知幾议馆局撰修之制,章学诚明一家著述之法。其大较然也。

章学诚尝以世士以博稽言史,则史考也。以文笔言史,则史选也。以故实言史,则史纂也。以议论言史,则史评也。以体裁言史,则史例也。唐宋至今,积学之士,不过史纂史考史例。能文之士,不过史选史评,其间独推刘知幾、曾巩、郑樵皆良史才,生史学废绝之后,能推明古人大体。然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幾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故欲遍察其中得失利病,为一家之学,上探《尚书》、《春秋》,下该迁《史》班《书》,甄别名实,品藻流别,约为科律,为《文史通义》一书。窃尝隐括其意,以明史法,必备三书,具三物,历二程,参二法,而后可以成家。就类例言,当备三书,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纪传》,仿律令典礼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徵》。三书相辅而行,阙一不可。合而为一,尤不可也。而要其原本于六经。六经皆史也,后世袭用而莫之废者,惟《春秋》、《诗》、《礼》三家之流别耳。《纪传》正史,《春秋》之流别也;《掌故》典要,《官礼》之流别也;《文徵》诸选,《风诗》之流别也。获麟绝笔以还,后学鲜能全识古人之大体,必积久而后渐推以著也。马《史》班《书》以来,已演《春秋》之绪矣。刘氏《政典》、杜氏《通典》,始演《官礼》之绪焉。吕氏祖谦《文鉴》、苏氏天爵《文类》,乃演《风诗》之绪焉。并取括代为书,互相资证,无空言也。就组织言,当具三物,孟子曰“其事”“其文”“其义”,《春秋》之所取也。夫史之为道,文士雅言,与胥吏案牍皆不可用,然舍是二者,则无以为史。即簿牍之事,而润以尔雅之文,而断之以义。譬之人身,事者其骨,文者其肤,义者其精神也。必断之以义,而书始成家。故史之大原,本乎《春秋》。《春秋》之义,昭乎笔削。笔削之义,不仅事具始末,文成规矩。以夫子“义则窃取”之言观之,固将纲纪天人,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者,必有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而忽人之所谨,绳墨之所不可得而拘,类例之所不可得而泥,而后微茫秒忽之际,有以独断于一心。及其书之成也,自然可以参天地而质鬼神,契前修而俟后圣,此一家之学所以可贵也。就程序言,当历二程。由比类而著述。班氏撰《汉书》,为一家著述矣。刘歆、贾护之《汉记》,其比类也。司马撰《通鉴》,为一家著述矣。二刘、范氏之《长编》,其比类也。比次之书,则掌故令史之孔目,簿书记注之成格,不名家学,不立识解,以之整齐故事,而待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之裁定。其事虽本柱下之所藏,其用止于备稽检而供采择,初无他奇也。然而独断之学,非是不为取裁。就述作言,当参二法。一曰文集而参纪传之法,二曰纪传而参本末之法。史之纪传,事不复出,蕲于互见。如《史记》、《汉书》,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曰事具《高纪》。如此者多。匪惟纪传为然。古人之文,一集之中,亦无重复。且如称人之善,见于祭文,则不复见于志,见于志,不复见于他文,后之人读其全集,可以互见也。又有互见于他人之文者。刘梦得作《柳子厚文集序》曰:“凡子厚名氏,与仕,与年暨行己之大方,有退之之志若祭文在。”欧阳公作《尹师鲁志》,不言近日古文自师鲁始,以为范公祭文已言之,可以互见。事无重复,文相牝牡,此之所略,彼之所详。此文集而参纪传之法者也。特是纪传苦于篇分,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司马光《通鉴》病纪传之分,而合之以编年。袁枢《纪事本末》又病《通鉴》之合,而分之以事类。纪事本末之作,本无深意,而因事命篇,不为成法,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则引而伸之,扩而充之,遂觉穷变通久,以复于《尚书》之因事裁篇,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而诸史有作,人有同功一体,传以类聚群分。以人为经,以事为纬,《金史》、《明史》,厥例尤夥。盖承袁氏《本末》之体,而会其意者也。此纪传而参本末之法者也。逊清作者,代不乏人。文集而参纪传之法者,余姚邵廷宷念鲁《思复堂文集》是也。纪传而参本末之法者,邵阳魏源默深《元史稿》是也。邵氏之集,章学诚之所及见者也。《思复堂文》,多为明人传记,以存一代掌故,与四明全氏祖望《鲒埼亭集》同指,而全氏著书尝排诋之。然论文章,则不如思复堂远甚。盖全氏修辞饰句,芜累甚多,不如思复堂辞洁气清。若其泛滥驰骤,不免蔓衍冗长,不如《思复堂集》雄健谨严,语无枝剩。至于数人共为一事,全氏各为其人传状碑志,叙所共之事,复见叠出,不知古人文集,同在一集之中,必使前后虚实,分合之间,互相趋避,乃成家法。而全氏不然。以视《思复堂集》全书止如一篇,一篇止为一句,百十万言,若可运于掌者,相去又不可以道里计矣。魏氏之史,章学诚之所未及见也。其书大体以《开国功臣》、《平金功臣》、《平蜀功臣》、《平宋功臣》、《某朝相臣》、《某朝文臣》、《治历治水功臣》等名,为列传标题,然后以一人为主,而与之有关者,胥以类叙入,每篇之首,先提纲挈领,为之叙述,以清眉目,原始要终,主从分明。是则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神明其意,为从此百千年后史学开山。章学诚别出心裁,而语欠融贯,为条其凡如此。

一生问:“现代史学之趋势若何?”余告之曰:现代治国史者不外两派:大抵言史例史意者一派,绍明章学诚之绪论,如张尔田、何炳松,是也。一派考证上古,以疑经者疑史,扬康有为之唾余,顾颉刚为此中健者。张尔田著《史微》,顾颉刚著《古史考》,皆为后生所喜诵说。然而语多凿空,意图骋臆。独严复每劝人读宋元明史,以为“吾侪今日思想风俗政治,直接间接,可于宋元明史籀其因果律”。顾独无为之者。不过宋元明事证确凿,时代相接,不如上古荒渺之便于凿空、史例史意之可骋臆谈耳。

丁生学贤来,谈上古史,涉《竹书纪年》。余告之曰:君子治学,总须不囿于风气,而卒为风气所囿者,俗学也。即以上古史而论,《竹书纪年》岂可为典要,而世论偏疑太史公而信《纪年》,又或执以难《尚书》,此真大惑不解。第一,世所传《竹书纪年》,不必即出西晋人所见。第二,作者原书,必出西晋忿世疾俗士,所谓“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以寄其慨。《晋书·束皙传》:“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按之,三家分晋,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其中经传大略,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申杀伊尹,文丁杀季历”云云。世传《纪年》起自黄帝,而不止记夏以来,至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则又今本之所无。盖今本《纪年》夏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商、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则是夏年不多于殷也。又云:“禹立四十五年[50],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丧毕,天下归启。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二年,费侯伯益出就国。六年,伯益薨,祠[51]之。”则是益不干启位,亦无启杀之之事也。既与《晋书》所称大异,而黄伯思东观余论》历引杜预以为驳难,谓:“预云《纪年》起自夏、商、周,而此自唐、虞以降皆录之。预云《纪年》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而此皆有诸国。预云《纪年》特记晋国起殇叔,次文侯、昭侯,而此记晋国世次自唐叔始,是二者又与《纪年》异矣。及观其纪岁星事,有杜征南洞晓阴阳之语,即此可征世所传《纪年》,匪西晋人所云《汲冢书》明也。”作者必出当日畸士,如嵇康之辈,目睹曹魏、司马氏借禅让以行篡弑,意有所郁结不得摅,托古讽今,故为谬异其说。陈寿《魏志·文帝丕传》叙受汉禅,“乃为坛于繁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帝升坛礼毕,顾谓群臣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王粲传》附嵇康,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山涛选曹郎,举康自代。康答书拒绝,因自说不堪流俗,而菲薄汤、武。大将军司马昭闻而怒焉。”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自称:“每非汤、武而薄周、孔,会显世教所不容。”而《纪年》云:“益干启位,启杀之。”又云:“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王潜出自桐,杀伊尹。”与孟轲称说不同。此真所谓“非汤、武而薄周、孔,会显世教之不容”者也。特干忌讳,故托出汲冢,以避世罔耳。在作者别识心裁,特以发慨。而必据为典要,以疑《尚书》,则甚矣人之好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