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借书至日久遂藏匿不还,或室中所有之书,有所残缺失落,而不及早检点寻觅,均是读书人之病。
《五色线》〔1〕曰:“侯道华〔2〕好子史,手不释卷。尝曰:‘天上无愚懵仙人。’”予曰:不独此也!自非大智、大仁、大勇不能为仙,仙岂易言哉!
余二十岁外,批阅书籍,遇赏心怡情及不常经见者,辄笔之于书,名曰“随手录”。至五十时,得五帙,约计千篇有余。不意回禄〔3〕为灾,遂化为乌有,自后不复再录矣!天下事难成而易败,大抵如此也。
注释
〔1〕《五色线》:书名,书中多记录新颖奇怪之事。
〔2〕侯道华:唐代人,后成仙人。
〔3〕回禄:相传为火神之名,后代指失火,火灾。
《梦溪笔谈》〔1〕曰:“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今茶之美者,其质素良,而所植之又美,则新芽一发,便长寸余,其细如针,唯芽长为上品,以其质干土力皆有余故也。如雀舌、麦颗者,极下材耳〔2〕,乃北人不识,误为品题。《尝茶》诗云‘谁把嫩香名雀舌?定应北客未曾尝。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余性嗜茶,且蒙恩赐络绎,于各省最上之品,无不尝遍。每随俗呼嫩芽为“雀舌”,而不知其误也,特书之以志之。
李峤〔3〕平日卧青絁〔4〕帐,帝以为太俭,赐御用绣罗帐。峤寝其中,达晓不安,怪而生疾。此等事,人或以为矫,而以予素性论之,则知其必然。予蒙恩赐衣冠器具之华美者,对之实有局蹐不宁之意,惟有什袭〔5〕珍藏,以示子孙,不敢轻自服用也。
余幼年见妇有七出〔6〕之条,而恶疾与无子亦在应出之列,心窃疑焉。以为恶疾、无子,乃生人之不幸,非失德也。以此被出,殊非情理。只以载在《礼经》,不敢轻议。蓄志于心久矣!昨读刘诚意所著《郁离子》〔7〕,有曰:“或问于郁离子曰:‘在律妇有七出,圣人之言与?’曰:‘是后世薄夫之所云,非圣人意也。夫妇人从夫者也,淫也、妒也、不孝也、多言也、盗也,五者天下之恶德也。妇而有焉,出之,宜也。恶疾之与无子,岂人之所欲哉?非所欲而得之,其不幸也大矣,而出之忍矣哉?’夫妇,人伦之一也。妇以夫为天,不矜其不幸,而遂弃之,岂天理哉!而以是为典训,是教不仁,以贼人道也!仲尼殁而邪辞作,惧人之不信,而驾圣人以逞其说。呜呼!圣人之不幸而受诬也,甚矣哉!”诚意此论,仁至义尽,实获我心。览之为一大快,特命儿辈录出识之。
注释
〔1〕《梦溪笔谈》:笔记集。宋代沈括著。
〔2〕下材:下等的材料。
〔3〕李峤:唐高宗年间进士。
〔4〕絁(shī),粗绸。
〔5〕什袭:重重包裹。指郑重珍藏。
〔6〕七出:出自《孔子家语·本命解》:“妇有七出三不去。七出者: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妒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盗窃者。”古代遗弃妻子的七种条款。
〔7〕《郁离子》:明代刘伯温著。
凡人于极得意、极失意时,能检点言语,无过当之辞,其人之学问器量,必有大过人处。
欧阳文忠公出杜正献公〔1〕之门。欧阳和杜诗有曰:“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杜甚喜,一时传诵之。见《竹林诗话》。
予生平登山游览,只至半山,而不登其巅;入寺登塔,亦止于一二层,而不蹑其顶。盖身体羸弱,不敢为竭力事。且承先人训,时存知足之心,切凛〔2〕高危之戒也。不意中年,受国家厚恩,官阶荣显,超轶等伦,尝清夜自思,汗流浃背。叹曰:竟造浮图绝顶,高出云表矣!是岂予之初心哉。
“乐道人之善”,“恶称人之恶”,皆出于《论语》,可作书室对联,触目警心也。
明儒吕叔简〔3〕先生坤曰:“家人之害,莫大于卑幼各恣其无厌之情,而上之人阿其意而不之禁;尤莫大于婢子造言〔4〕而妇人悦之,妇人附会〔5〕而丈夫信之。禁此二害,而家不和睦者,鲜矣!”又曰:“今人骨肉之好不终,只为看得‘尔我’二字太分晓。”此二段语虽浅近,实居家之药石也。
注释
〔1〕杜正献公:杜衍,字世昌。北宋初年大臣。
〔2〕凛:畏惧。
〔3〕吕叔简:吕坤,字叔简,号心吾。明代万历年间进士,明末大儒。
〔4〕造言:制造谣言。
〔5〕附会:附和。
吕叔简曰:“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圣贤胼手胝足〔1〕,劳心焦思,惟天下之安而后乐;众人快欲适情,身尊家润,惟富贵之得而后乐。”予爱其语,书一通于座右。
宋有日应百篇科,则一日作诗百首也。太宗〔2〕时,得赵国昌一人,然止成数十首,率无可观。帝命赐及第,后无继者。
明人《万历野获编》〔3〕云:“正德〔4〕三年戊辰科场届期,司天者言:‘荧惑守,文昌不移,闱中应为之备。’甫毕末场,火发于内,力救乃止,遂促出榜,期以二月二十七日揭晓。才毕事而至公堂被烬,星占之验如此。”又曰:“嘉靖〔5〕丙辰、巳未二科,不选庶常。至壬戌,已定议(选馆),至期诸进士入内候试。内阁拟题,进呈御览。久之,御札批曰:‘今年且罢。’盖诸进士贷金于中贵,以赂首揆分宜〔6〕,为其同侪密奏,故降旨中辍〔7〕耳。”
注释
〔1〕胼(pián)手胝(zhī)足:手掌和脚底都磨出了老茧。指极其辛劳。
〔2〕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北宋第二位皇帝。
〔3〕《万历野获编》:明代沈德符作。该书主要记载万历年间事情,取材广泛。万历,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4〕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年号。
〔6〕“盖诸进士”句:中贵,有权势的太监。首揆,明代的内阁首辅。分宜,严嵩乃江西分宜人,世人多以“分宜”代称。
〔7〕中辍:中止。
偶见明人记载,以人臣一典文衡〔1〕者,为遭逢之盛事。永乐〔2〕正统间,钱侍郎习礼三为会试同考官,两主乡试,三充廷试读卷官。又刘文靖健再主两京乡试,四为会试同考官,一主会试,六充廷试读卷官。李文正东阳再主两京乡试,两为会试同考官,两主会试,八充廷试读卷官。杨文敏荣一典京畿乡试,九为廷试读卷官。胡忠安瀅十知贡举。士林皆传为美谈。
余自通籍以来,康熙丙戌、壬辰、乙未〔3〕三科,为会试同考官。雍正癸卯,主顺天乡试。雍正癸卯、甲辰〔4〕,乾隆丁巳〔5〕,三主会试。康熙辛丑,雍正癸卯、甲辰、丁未、庚戌,乾隆壬戌〔6〕,六充廷试读卷官。其余廷试诸年,皆以弟子与试,引例回避。惟雍正癸卯年,胞弟廷瑑,堂弟廷珩,侄子若涵,同登甲榜,廷试时,余不应读卷,蒙世宗宪皇帝特降谕旨,破格简用,尤异数中之罕见者。
注释
〔1〕文衡:评判科举考试文章以取士。
〔3〕康熙丙戌、壬辰、乙未:1706年、1712年、1715年。
〔4〕雍正癸卯、甲辰:1723年、1724年。
〔5〕乾隆丁巳:1737年。
〔6〕康熙辛丑,雍正癸卯、甲辰、丁未、庚戌,乾隆壬戌:1721年、1723年、1724年、1727年、1730年、1742年。
董华亭宗伯〔1〕曰:“结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余曰:此长厚之言也!凡人居官理事,旌别淑慝〔2〕,乃其本职。人不能有善而无恶,则我不能有赏而无罚,即不能有感而无怨矣!乡愿之事,势不能为。如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无怨言;诸葛武侯废廖立为民,徙之汶山,武侯薨,立泣曰:“吾终为左祍矣。”如伯氏、廖立者,皆公平居心之贤人也。彼世俗之人,小不如己意,则衔之终身矣,若欲释怨非,枉道废法,其何以哉?
山东曹县吕道人,不知其年,问之亦不以实告,大约在百龄内外。善养生修炼之术,鹤发童颜,步履矍铄〔3〕。终日不食亦不饥,顶心出香气,如麝檀〔4〕硫磺然,此予亲见者。以针砭〔5〕为人疗病,辄效〔6〕。赠以财物不受,曰:“天下之物,那一件是我的!”人曰:“聊以表吾心耳!”答曰:“天下之物,那一件是你的!”此二语,予最爱之,可以警觉天下之贪取妄求而不知止足者。
凡人度量广大,不嫉妒,不猜疑,乃己身享福之相,于人无所损益也。纵生性不能如此,亦当勉强而行之。彼幸灾乐祸之人,不过自成其薄福之相耳,于人又何损乎?不可不发深省。
明嘉靖自十三年乙未馆选〔7〕之后,遇丑未则选,遇辰戌则停,终世宗之朝。三十余年,遂为故事〔8〕。其后丙辰、己未、壬戌,连三科不选,至乙丑始复考。而穆宗〔9〕御极二年为戊辰,以龙飞首科〔10〕,特选三十人。至万历〔11〕二年,虽首科亦不选矣。此后庚辰亦如之。至丙戌,次揆〔12〕王太仓建议,始复每科馆选之例,盖自张永嘉〔13〕丙戌摧残以来,至是恰一周天,亦固运会〔14〕使然也。此载之《万历野获编》者。
注释
〔1〕董华亭宗伯:董其昌,字玄宰,别号香光居士,著名书画大家。万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别称“大宗伯”。
〔2〕旌别淑慝:辨别善恶。
〔3〕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4〕麝檀:麝香和檀香。
〔5〕针砭:古代的一种针刺疗法。砭是古代治病的石头针。
〔6〕辄效:即刻见效。
〔7〕馆选:明清翰林院人员在当年新晋进士中选任馆职,称为馆选。
〔8〕故事:先例,成例。
〔9〕穆宗:明隆庆皇帝,嘉靖皇帝之子。
〔10〕龙飞首科:新皇帝登基后第一次科举考试选士科目。
〔11〕万历:明神宗年号。
〔12〕次揆:明代内阁次辅。
〔13〕张永嘉:即张璁,明代永嘉人,正德年间进士,位至华盖殿大学士,明嘉靖时期重臣。
〔14〕运会:机运。
《宋史·王文正公〔1〕传》曰:“旦专称寇准〔2〕,而准数短旦。帝以语旦,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愈贤旦。后准以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3〕。入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以荐准者,准始愧叹,以为不可及。”予曰:文正公之圣德固已,然古今来与此相类者,未尝无之。惟遇莱公〔4〕其人,斯不负文正之盛德,而成史册之美谈矣!苟非其人则湮没而不彰者,岂少哉!
偶因奏事,小憩内监直房〔5〕。见壁间有祝枝山墨刻曰〔6〕:“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余叹曰:“此阅历之言也。”归语儿辈识之。
注释
〔1〕王文正公:即王旦,宋代太平兴国年间进士,宋真宗时期官知枢密院。
〔2〕称寇准:寇准,宋真宗时大臣,主张对辽国主战。称,称赞。
〔3〕同平章事:宋代宰相。
〔4〕寇莱公:即寇准。
〔5〕内监直房:太监值班之处所。
〔6〕祝枝山:祝允明,明代书法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明朝名器〔1〕之滥,始于武宗、世宗〔2〕。武宗宠用伶人臧贤〔3〕,至赐一等服。世宗加恩道士,如邵元节、陶仲文、徐可成、蒋守约等,皆赐至礼部尚书衔。又宪宗〔4〕时,有太常卿顾玒者,自陈显灵宫奉祀香火年久,今妻王氏病故,乞赐祭葬,竟许之。是道士之横,成化时已然矣。世宗末年,土木繁兴而期限迫急,不逾时刻。木匠徐杲以一人筹算经营,操斤指示,俄倾即出,而斫材长短大小,不爽锱铢〔5〕,大工两三月告竣。世宗眷注优异,加尚书衔,并赐金吾世荫,亦往事之罕见者。至唐庄宗入梁〔6〕,以伶人陈俊为景州刺史,王衍在蜀,以乐工严旭为蓬州刺史,尤为稗政矣〔7〕。
吾乡左忠毅公举乡试,谒本房〔8〕陈公大绶。陈勉以树立,却红柬〔9〕不受。谓曰:“今日行事节俭,即异日做官清。不就此站定脚跟,后难措手。”呜呼,“不矜细行,终累大德。”〔10〕前辈之谨小慎微如此,彼后生小子,生富贵之家,染纨绔〔11〕之习,何足以知之?
注释
〔1〕名器:官员名号和车服仪制。
〔2〕武宗、世宗:明武宗正德皇帝、明世宗嘉靖皇帝。
〔3〕伶人臧贤:戏剧、歌舞艺人。
〔4〕宪宗:明宪宗成化皇帝。
〔5〕不爽锱铢:丝毫没有差错。
〔6〕唐庄宗入梁:后唐君王李存勖灭后梁。
〔7〕稗政:混乱的政策。
〔8〕本房:明清科举考试乡试、会试考官分房批阅考卷,称考官所在的那一房为本房。
〔9〕红柬:红色的帖子。用以介绍自己身份。
〔10〕“不矜细行”句:出自《尚书·旅獒》。
〔11〕纨绔:用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美衣着。后借指富家子弟。
姚端恪公曰:“夫子云:‘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圣人不轻下此等语。”予曰:“老而不死,是为贼。”〔2〕亦《论语》中所仅见者,学者当悉心理会之。
朱子曰:“《口铭》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此语人人知之。且病与祸人人所恶也!而能致谨于入口出口之际者,盖寡。则能忍之难也。《书》曰:“必有忍,其乃有济。”〔3〕武王《书铭》曰:“忍之须臾,乃全汝躯。”昔人诗曰:“忍过事堪喜。”忍之时义大矣哉!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4〕吾愿购求古玩者,深思此语。
自有书契以来,以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象,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5〕者。是书也,康熙年间,圣祖仁皇帝广命儒臣,宏开书局,搜罗经史、诸子百家,别类分门,自天象地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以至昆虫草木之微,无不备具。诚册府之钜观〔6〕,为群书之渊海,历十有余年而未就。世宗宪皇帝复诏虞山蒋文肃,督率在馆诸臣,重加编校,正其伪讹,补其阙略,经三载而始厘定成书。图绘精详,考定切当。御制序文弁其首,以内府铜字联缀成版。计印六十余部,未有刻本也。比时玉蒙恩颁赐一部。雍正十年,给假南归,又赐一部。另织造送至桐城,收藏于家。其书为编有六;为典三十有二;为部六千一百有九;为卷一万;装订为五千本,汇为五百一十套,外目录二套计二十本。实古今未有之奇书!宇内读书人求一见不可得,而玉竟得两部以贻子孙,亦古今未有之幸事也!自明时有《永乐大典》〔7〕一书,乃姚广孝、解缙、王景等,督率一时博洽淹雅之儒,殚力编摩。书成,凡二万二千九百余卷,共一万一千九十五本,藏之秘阁。此书体例,按《洪武正韵》〔8〕排比成帙,以多为尚,非有剪裁厘正之功,当时即有讥其冗滥者。以《古今图书集成》较之,有霄壤之别矣!此书原贮皇史宬〔9〕,雍正年间,移至翰林院。予掌院事,因得寓目焉。书乃写本,字画端楷,装饰工致,纸墨皆发古香。明世宗当日酷嗜之,旃夏乙览〔10〕,必有数十帙在案头。一日大内火灾,世宗夜三四传旨移出,始得无恙。后命重录一部,以备不虞〔11〕。此见之明人记载者。
注释
〔1〕“至于犬马”句:出自《论语·为政》。
〔2〕“老而不死”句:出自《论语·宪问》。
〔3〕“必有忍”句:出自《尚书·君陈》。
〔4〕“匹夫无罪”句:出自《左传·桓公十年》。
〔5〕《古今图书集成》:清代康熙年间陈梦雷等编修。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6〕册府之钜观:册府,古代帝王藏书之地。钜观,宏伟。
〔7〕《永乐大典》: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明成祖时期由解缙主持编修而成。
〔8〕《洪武正韵》:韵书名。明代洪武年间乐少凤、宋濂等编撰。
〔9〕皇史宬(chéng):明代宫廷中收藏典籍和档案的地方。宬,藏书室。
〔10〕旃(zhān)夏乙览:旃夏,夏通“厦”,帝王读书之所。皇帝阅览文书称为乙览。
〔11〕不虞:预料不到的事情。
胥吏〔1〕作奸,自古有之,然除之亦殊不易。予初为吏部侍郎时,访知有巨蠹张姓者,舞文弄法,人受其毒,呼为张老虎。其人却有为恶之才,僚属皆信用而庇护之。予出其不意,宣言于众,令所司重责递还原籍。比时颇有营救者,予不听。及归寓,则知交中致书为之解免者,接踵至矣。予答曰:“既已出示,难于中止。”次日入朝,有相契数人,向予称快。曰:“君竟有伏虎力耶!”又一日,在部批阅文书,司官持一文来,曰“此文内,元氏县误写先民县,当驳问该抚。”予笑曰:“不必问该抚,但问汝司书吏〔2〕便知之。”司官请问故,予曰:“若先民写元氏,则系外省之错。今元氏写先民,不过书吏一举笔之劳,略添笔画,为需索钱财计耳!汝何不悟耶?”司官恍然,将书吏责而逐之。
明神宗时,孙公丕扬为太宰〔3〕。患内廷〔4〕要人请托,难于从违。于大选外官,立为掣签之法〔5〕。一时舆论以为公。而讥之者则以为铨衡重地,一吏人为之足矣,何必太宰。余曰:“进退人才,果能至公至当,自无暗中摸索之理。苟不其然,则掣签亦救时之策,未可以为非。”故至今相沿不改也。
偶读明人《谷山于文定笔麈》〔6〕,有曰:“求治不可太速;疾恶不可太严;革弊不可太尽;用人不可太骤;听言不可太轻;处己不可太峻。”予持此论久矣。不意前人已先我言之,为之一快。
注释
〔1〕胥吏:明清官府中的小官吏。
〔2〕书吏:为官员抄录文书的小官。
〔3〕太宰:明清时代指吏部尚书。
〔4〕内廷:宫廷之内。
〔5〕掣签之法:抽签。
〔6〕《谷山于文定笔麈》:明代于慎行著,书中多记录明代政事。
《周礼·大司徒》〔1〕:“以乡八刑纠万民。”造言之刑,次于不孝不悌。古圣人之立法如此其严,而《青蝇》、“贝锦”之诗〔2〕,又何如之痛恨切骨也。后世风俗日漓,人心益薄,造言之人,比比皆是。诛之不可胜诛,漏网者既多,而此辈益无忌惮矣!然余五十年来,留心默识,彼语言不实之辈,一时可以欺世,而究竟飘荡终身。凤鉴书〔3〕所谓“到老终无结果也”。若怀私挟怨,捏造蜚语〔4〕,害人名节身家者,厥后〔5〕必有恶报。以予所见,屈指而数,未可以为天道渺茫,在可知不可知之间也。
伊川先生晚年作《易传》成〔6〕,门人请授梓〔7〕。先生曰:“更俟学有所进。”呜呼!古人之虚怀若谷。今之学者,偶有著作甫脱稿,而即付剞劂〔8〕,亦知古贤人之用心否耶?
放翁诗曰:“志士栖山恐不深,人知先已负初心。不须更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此诗虽云翻案,却是确论。至今思之,许由之洗耳,子陵之共卧,未免蛇足。三复兹篇,想见此老胸中,天空海阔,气象高人数百等。若巢、许、子陵〔9〕有知,未必不莞尔而笑,以为实获我心也。
注释
〔1〕《周礼》:原名《周官》。西汉末年列为经,为古文儒家重要经典。
〔2〕《青蝇》、“贝锦”之诗:指《诗经·小雅·青蝇》和《诗经·小雅·巷伯》。
〔3〕凤鉴书:关于相面的书。
〔4〕捏造蜚语:制造谣言。
〔5〕厥后:以后。
〔6〕伊川先生晚年作《易传》成:指北宋大儒程颐晚年作成《周易程氏传》。
〔7〕授梓:交付印刻。
〔8〕剞劂(jí jué):刻镂的工具,指雕版,刻书。
〔9〕巢、许、子陵:巢、许,指巢父和许由,尧舜时代隐士,不接受尧的让位。子陵指严光,字子陵,汉代人,少年与刘秀为同窗,后隐居而不受刘秀所予的官职。
魏叔子〔1〕曰:“予少禀憨直,多效忠于人而颇自好其文。凡书牍必录于稿。吾友彭躬庵〔2〕曰:‘人有听言而过己改者,子文幸传于世,则其过与之俱传。子不忍没一篇好文字,而忍令朋友已改之过千载常新乎?’予愧服汗下,此语与古人焚谏草〔3〕更自不同。”叔子集中载此一则,余展读再过,叹服躬安之箴规,可谓忠厚之至矣!以此施于朋友之间且不可,何况君父之前?有所敷陈,辄宣播于外,以博骨鲠之誉,是何异几谏父母而私以语人?自诩为直,自诩为孝,此何等肺肠耶?
余藏有恽香山〔4〕山水一幅,墨笔淡远,非近今人所及。香山自题曰:“画,贵曲,贵深,贵著笔于人所不见处;而又有于直中见曲者,于浅处见深者,于人所最见为人之所不能见者。石脾〔5〕入水即干,出水即湿。独活〔6〕有风不动,无风自摇。天下事不可以理求,上智乃能知道。”此数语,大有禅意。尝观古来文人墨士,未有不兼通禅学者。
孙退谷〔7〕宗伯《益有录》有曰:“孔明读书,略得大意。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皆其善读书处,非经生占毕〔8〕所能知。孔明自比管乐,谦词耳!杜少陵曰:‘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乃千古定论。”予向来管见如此,不意与退谷先生吻合。
注释
〔1〕魏叔子:即魏禧,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
〔2〕彭躬安:即彭士望,明末清初人,从事经世之学,清入关后,与魏禧隐居翠微峰。
〔3〕谏草:奏事的底稿。
〔4〕恽香山:即恽本初,明末清初画家。
〔5〕石脾:含有大量矿物质的咸水蒸发后凝结成的石状物质。
〔6〕独活:草名,又名羌活、独摇草,根可入药。
〔7〕孙退谷:即孙承泽,明末进士,后入仕清廷。
〔8〕占毕:诵读,指经学博士不通经义,直接将竹简上的文字诵读以教给学生。
武侯〔1〕《诫子书》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2〕予尝以“静”字训子弟,今再益以“静以修身,学须静也”二语。其中义蕴〔3〕精微,非大有识见人不能领会。
柳诚悬〔4〕性晓音律,不好奏乐。人问之,答曰:“闻乐令人骄怠。”此一语耐人千日思。
东坡精于禅理,为古今文人之所罕见。即如《赤壁赋》有云:“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此二句,释迦牟尼佛见之,亦应莞尔而笑。下文云:“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此则文人语气,佛家所不道。
贾长沙〔5〕一生学问经济〔6〕,具载《治安策》中。而太史公作传,只载其《吊屈原》《伤鵩鸟》二赋。古人用意当细思之,不可忽过。至于贾生之为人,则东坡所谓“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数语尽之矣。
注释
〔1〕武侯:三国时期诸葛亮,死后谥为忠武侯,后世称为武侯。
〔2〕理性:在此指调理性情。
〔3〕义蕴:指蕴含的道理。
〔4〕柳诚悬:即柳公权,唐代书法家。
〔5〕贾长沙:即贾谊,后谪为长江王太傅,世称“贾长沙”。汉代政治家、思想家。
〔6〕学问经济:经世致用之学。
今人于旧人著作,往往好为指摘〔1〕,以自夸其学问,其意盖欲求名也!不知指摘不当,转贻后人指摘之柄。似此者甚多,是求名而适以败名矣!又如注解古人之书,往往于不能解者强解之,究非古人之本意。夫子云:“多闻阙疑。〔2〕”奈何不以为法哉!
友人云:“君相造命〔3〕,此战国游说之士欺人语耳!富贵穷通,升沉得失,皆天为之,君相何能为哉!”予笑曰:“天又何能为哉!”
偶与僚友闲谈,佥〔4〕曰:“刻薄人不可为刑官。”余曰:“固〔5〕也。聪明人亦不可为刑官。”众徐思之以为然。
注释
〔1〕指摘:指挑古人书中的差错。
〔2〕“多闻阙疑”句:出自《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指把疑难问题留着暂时不做判断。
〔3〕造命:主宰命运。
〔4〕佥(qiān):皆、都。
〔5〕固:的确、确实。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1〕吾人必深知孟子不得已之苦衷,方可以读《孟子》。不然,则书中可疑可议者,不可胜数矣。
坡公〔2〕《与滕达道书》曰:“近得筠州舍弟书,教以省事。若能省之又省,使终日无一语一事,则其中自有至乐,殆不可名。”坡公此意,予深知之,而无知所处之境不能行耳,言之惘然。
坡公《迩英进读故事八说》,其一则“张九龄不肯用张守珪、牛仙客”〔3〕事,古今来有执政之责者,不可不深思之。
注释
〔1〕“予岂好辩哉”句: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3〕张九龄不肯用张守珪、牛仙客:指唐玄宗时期大臣张九龄因不任用李林甫推荐的张守珪、牛仙客而被唐玄宗罢官。
明王弇州〔1〕纪父子得谥者,以为盛世;而三世得之,尤为仅见。惟余姚孙氏,第一世副都御使〔2〕,赠礼部尚书,谥忠烈(燧)。第二世南京礼部尚书〔3〕,赠太子少保,谥文恪(升)。第三世吏部尚书〔4〕,赠太子太保,谥清简。有明三百年,仅此一家耳!
明弘治〔5〕时,庶吉士薛格阁试〔6〕《中秋不见月》诗,考居第一。中一联云:“关山有恨空闻笛,乌雀无声倦倚楼。”一时传诵之,予亦爱其有逸致也。
苏子由〔7〕曰:“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孟郊耿介之士,虽天地之大,无以容其身,卒穷以死。李翱〔8〕、韩退之皆极称之。甚矣!唐人之不闻道也。”朱考亭曰:“李长吉诗巧。”二公之论若此,世之善学诗者,不可不知。
李义山〔9〕《马嵬驿》诗,古今来脍炙人口,余亦极爱之。但记二十余岁时,读结句:“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微有不慊〔10〕于心,以为未免强弩之末,然未敢轻以语人也!及老年见胡苕溪〔11〕《诗话》以二语为浅近。不觉掩卷而笑,命儿辈识之。
注释
〔1〕王弇(yǎn)州:即王世贞,明代嘉靖年间进士,曾任南京刑部尚书;文学家。
〔2〕第一世副都御使:即孙燧,明代弘治年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河西右布政、右副都御使。
〔3〕第二世南京礼部尚书:指孙升,孙燧之子,明代嘉靖年间进士。
〔4〕第三世吏部尚书:指孙鑨,孙升之子,明代嘉靖年间进士。
〔5〕弘治:明孝宗朱祐樘年号。
〔6〕阁试:明代翰林院对庶吉士的考试。
〔7〕苏子由:即苏辙,字子由,北宋文学家。
〔8〕李翱:字习之。唐代文学家。
〔9〕李义山:即李商隐,唐代大诗人。
〔10〕慊(qiè):满足。
〔11〕胡苕溪:即胡仔,宋代人。曾任知县,后隐居。
沈佺期〔1〕诗:“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2〕。”刘梦得〔3〕云:“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春来不见饧’,尝疑‘饧’字,因读《毛诗·郑笺》说吹箫云:‘即今卖饧人家物。’《六经》惟此注中有‘饧’字。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学常人率尔而道也。”
《桐江诗话》:“秦少游〔4〕《咏牵牛花》诗曰:‘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倚玉栏杆。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此少游汝南作教官时,于程文通会间席上所赋,真佳作也。咏物诗有澹永之味,不即不离,所以为佳。”曹松〔5〕诗曰:“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落樵渔。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刘贡父〔6〕诗曰:“自古边功缘底事,多因嬖倖欲封侯。不如直与黄金印,惜取沙场万髑髅〔7〕。”曹刘二诗,相为表里,读之而不动心者,非人情也。刘诗所云,古多有之,当以为儆戒。
黄山谷《题李伯时画〈严子陵钓滩〉诗》曰:“平生久要刘文叔,不肯为渠作三公。能令汉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丝风。”任天社云:“‘能令汉家重九鼎’,本汲黯〔8〕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耶’,此句盖用此意也。东汉多名节之士,赖以久存。迹其本原,政在子陵钓竿上来耳。”
注释
〔1〕沈佺期:字云卿。唐代诗人。
〔2〕饧(xíng):麦芽或谷芽熬制的怡糖。
〔3〕刘梦得: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4〕秦少游:宋代词人秦观。
〔5〕曹松:唐代诗人。
〔6〕刘贡父:即刘攽,北宋史学家,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
〔7〕髑(dú)髅:骷髅。
〔8〕汲黯:西汉景帝、武帝时期大臣。
邵康节诗曰:“静处乾坤大,闲中日月长。”“闲中日月长”人所知也,“静处乾坤大”则人或未知也。予一生好静,于此中颇有领会。奈此身牵〔1〕于职守,日在红尘扰攘中。常为设想曰:“若能改‘静处’为‘闹处’,则有进步矣!”惜乎其不能也。
明永乐时,清江俞行之〔2〕有能诗名,其《题清慎勤》句有曰:“夜门无客敢怀金,秋屋有情甘饮水。”一时传诵之,惜其不多见。
韦苏州〔3〕《滁州西涧》诗曰:“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寇莱公《春日登楼怀归》诗曰:“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是化七言一句为五言两句也。当捉笔时,或有意耶,抑无意耶!不能起古人而问之矣。
注释
〔1〕牵:指牵制、牵绊。
〔2〕俞行之:字文辅,江西清江人,明代著名书法家。
〔3〕韦苏州:即韦应物,唐代诗人。
司马温公〔1〕曰:“受人恩而不忍负者,其为子必孝,为臣必忠。”又曰:“言不可不重也。夫钟鼓叩之而后鸣,铿訇镗鎝〔2〕,人不以为异;若不叩自鸣,人孰不谓之妖耶?可以言而不言,犹之叩而不鸣也,亦为废钟鼓矣!”又《无为赞》曰:“治心以正,保躬以静;进退有义,得失有命;守道在己,功成在天。夫复何为?莫非自然?”此数则皆格言中之浅近可行者,当书之座右。惟是“受人恩而不忍负”一语,其中正自有道。当受恩之时,必审视其人,可受而后受之;若不可受而亦受,而时存不忍负之心,必至牵缠局蹐,身败名裂,载胥及溺〔3〕,不可不慎也。
温公曰:“人情苦厌其所有,羡其所不可得。未得则羡,已得则厌。厌而求新,则为恶无不至矣。”涑水此训,何切中人情至于此耶!
乾隆十一年四月,楚抚题报〔4〕:江夏县民汤云山,现享年一百四十岁。圣心嘉悦,于定例赏赐外,加赏帑金、文绮。又特赐“再阅古稀”四字,命尚书汪由敦书匾额,以旌人瑞〔5〕。诚史册罕闻之盛事也!
注释
〔1〕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山西夏县涑水人,又称涑水。北宋名臣,史学家,编著《资治通鉴》。
〔2〕铿訇镗鎝:拟声词,形容钟鼓并作的声音。
〔3〕载胥及溺:出自《诗经·大雅·桑柔》,指相继沉没。
〔4〕楚抚题报:湖北巡抚奏报。
〔5〕人瑞:人间的吉祥之兆,亦称有德行的人或年寿特高者。
明人言方正学〔1〕之忠至矣!独惜其不死于金川,不守之初,宫中自焚之际,与周是修〔2〕为伍,斯忠成而不累其族也。余曰:此论固在情理中。然十族之祸,乃劫数使然,岂正学所能计及,人力所能趋避哉?
有客问予曰:“士大夫好言学问、经济,而往往失之偏,其为患孰甚?”予曰:学问失之偏,不过一胶柱鼓瑟〔3〕之人耳,其患在一己;若经济失之偏,苟得志,则民生吏治皆受其病,为患甚大,不可同日语也。然经济之偏,亦自学问之失来。
明人记载有曰:宪宗皇帝玉音微吃〔4〕,而临朝宣旨,则琅琅然如贯珠。后来许文穆国〔5〕头岑岑摇,遇进讲承旨,则屹然不动,出即复然。君相皆有异禀,非常理可测也!
方正学《题严子陵》诗曰:“敬贤当远色,治国须齐家。如何废郭后,宠此阴丽华。糟糠之妻尚如此,贫贱之交奚足倚?羊裘〔6〕老子早见机,独向桐江钓烟水。”此诗思致绵邈,音节浏亮,乃吊古篇中之最佳者。
明时廷杖言官,实属稗政,至有毙于阙下〔7〕者,尤为残虐。其时直言敢谏之士,冒死陈词,三木囊头〔8〕,填尸牢户,亦所不恤,何有于杖?然其中矫伪立名者,忠爱本不出于至诚。或极论细故,或纷争门户,以致激怒受杖,而末流遂有以此为荣者。只以好名一念动于中,一二人倡之,因相习为固,然此最人心风俗之害。夫朝有直臣,奋扬风采,遇事敢言,至于亏体受辱,原非盛朝美事。若卖直沽名,戕父母之遗体,成国家之虐政,忠孝大节,两有所损。圣人所称“杀身成仁者”,固如是乎?
注释
〔1〕方正学:即方孝孺,明初儒学家,为建文帝时期重臣,后被明成祖诛灭十族。
〔2〕周是修:明代建文帝时期大臣,明成祖攻入南京时,他自尽尽忠。
〔3〕胶柱鼓瑟: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4〕玉音微吃:玉音,帝王的言语。微吃,有点口吃。
〔5〕许文穆国:许国,明代嘉靖年间进士,万历时官至吏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
〔6〕羊裘:汉代严光在其同窗刘秀成为皇帝时,隐居不仕,披羊裘在湖边垂钓,后用此称指隐士。
〔7〕阙下:宫阙之下。
〔8〕三木囊头:酷刑。三木,古代加在颈、手、足上的刑具。囊头,以物蒙盖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