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欧战发生前之国际形势
欧洲长期的平和
从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设,以至1914年欧洲大战爆发,其间40余年,欧洲(巴尔干方面以外)未有大战争。在此时期中,欧洲国家诚有在海外从事战争者,如西班牙之在1898年从事于西美战争,俄国之在1904年、1905年从事于日俄战争,意大利之在1911年从事于托里玻里战争,然而欧洲列强相互间则未尝以武力相对待。近世欧洲之享有如此长期的平和,此为第一次。然而在此平和之外观下,即伏有敌视暗斗之事实。法、德为阿尔沙斯罗连问题积怨既深,俄奥两国则因在巴尔干半岛之利益冲突互相敌视。加以德意志帝国之世界政策引起英国之嫉忌,而新增一英德冲突问题。至于20世纪开始,形势更险恶。于三国同盟之他方有三国协商之对立;双方势均力敌,不肯相下。在此时期中,欧洲之得维持平和,不是因为无发生冲突之原因,而是因为战争之危险太大,各方皆不敢轻于发难。换句话说,欧洲之平和不是基于列强情感利益之融洽,而是树立在均势之基础上。而此项平和之基础是极不巩固的;何时均势有变动,不可逆睹。在此局势之下,国际冲突原因繁多,危机四伏,战争随时皆有爆发之虞。
军备竞争
在此种情形之下,欧洲列强一般的扩张军备,自不足怪。各国民情感利益之相冲突至于此极,彼此无信任心;各国对于邻国宣言之平和政策不信其出自诚意,而视为欺人之手段。而以在现代战争动员之迅速,攻势之有利,则欲有抵抗敌军之机会,不可不预为戒备,以便随时可以应战。近世战术进步如此其快,各国欲不落敌国后,势不得不时常补充军需,增加人员。于是列强竞投掷巨额财富于军备上。法、德、俄、奥、意诸国既竞相扩充陆军,而以从19世纪末年以来,德国海军之急速的实行大扩张计划,英帝国为维持其海上地位,亦卷入军备竞争之漩涡中。至于1914年,欧洲列强分成两个武装的团结,其军备之发达,准备之充分,为前代所未见。欧洲国民继续于40余年之中享有平和,但是一个武装的平和,其负累较之前时代之战争更为繁重。
国际平和运动
在军备竞争运动中,同时在他方面起有对抗的运动,即国际平和运动。19世纪后半期民主势力发达,对于日增不已之军备负担,到处有抗议之声;而国际主义,人道主义渐影响于欧洲之舆论,造成一种确信认战争为不必要而且可免的害恶;平和运动渐露头角。国际社会渐承认有减除军备及平和处决国际争议之必要。仲裁方法渐多用以解决重大的国际争议。最后于1899年依俄皇尼古拉斯之提议,开国际会议于荷兰之海牙,以讨议裁减军备问题,是为第一次海牙会议(1899年5月18日至7月29日)。俄国虽提议于五年间不增加军队或军事预算,而以德国代表之反对,其议无成;海牙会议只通过一希望限制军费之空洞的决议案。但幸而在他方面,海牙会议立有陆战规例,减杀战祸痛苦。而最重要者是创设一常设仲裁法庭,以为处理国际争议之机关,于国际关系上开一新纪元。然而《海牙条约》虽于1899年7月29日经到会26国签字,而军备仍是继续的增加无已。
1907年有第二次海牙平和会议。此项会议原于1904年由美总统罗斯福倡议,曾以其意通知各国政府。但俄国为第一次海牙会议之提议者,彼时正在日俄战争中,主张待至战争结局而后开此国际会议。俄皇且示意愿由他自己召集第二次会议。罗斯福尊重俄皇之意思,让其为发起人。俄皇乃于1906年4月3日经由其驻外代表向各驻在国政府发通牒,发起会议。1907年5月,由荷兰政府正式发招待状于47国,平和会议又于6月15日开于海牙。到会者有44国。第二次海牙会议,虽然成就有改良战争法规,扩充国际争议平和解决方法及创设国际捕获审检所等立法事业,然而关于军备减除之运动,则其失败仍与1899年同。而最可异者,俄国在前次发起平和会议,以裁减军备为主眼,而此次发起会议,则将军备问题全然置之度外。而在第二次海牙会议提倡裁减海陆军备计划者,乃为英国,而以不得会议之赞同,海牙会议乃止于重申前次会议希望裁减军费之决议。
英、德妥协运动
在1907年海牙会议以后,英、德之竞争日烈,它们各竭其全力从事于扩充海军计划。在此等激烈的危险的竞争中,双方主张平和政策之人想求一妥协之途径。1912年2月英国大法官哈尔登(Haldane)带特别使命赴柏林,与德皇及其政府磋商两国妥协条件。德国政府提议英、德订结一约,约定彼此不相攻击,而在一方与第三国开战之时,缔约国之他方至少守友谊的中立。英国政府则不肯承受此无条件的中立义务,因为如此则在德国攻击法国之时,英国不能助法,而德国则可自由援助其同盟国。英国只允于德国非因自己的挑拨而受攻击(Unprovoked attack)之时,守友谊的中立,而德国政府不以为足。1912年哈尔登之使命未能达到妥协之目的。
1912年4月,英国之海军大臣查赤尔(Churchill)关于英国海军政策为重大的宣言,以期中止英、德两国海军竞争。他说,如在任何一年,德国海军造舰计划减缩或取消,英国计划亦当自动的减缩或取消。如是则德国不必依条约拘束其将来,而可减迟其造舰速率,减少海军经费,而其海军势力与英国势力之比例,将全如故。但德国对于此提议亦置之不理。如是则两次海牙会议既未能成立裁减军备之议案,而英德两国间之特殊的协定,亦不成功。其结果则欧洲继续生息于军备竞争之危险中。
近东危机
在武装平和之局面下,欧洲列强间之关系日益险恶。欧洲战祸随时皆有爆发之虞。而近东危机适为此不幸的灾祸之导火线。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结果,于列强均势欧洲政局发生有重大的变化。1912年之初,大斯拉夫主义运动之势力似在巴尔干已受挫折,而德、奥在此方面占优势。弱小之塞尔维亚及门的内哥罗亲俄,而恃之为后援;希腊则与法接近。而在他方面,则巴尔干最有力之罗马尼亚已与德奥有盟约,成为三国同盟之附属物;保加利则对于奥匈帝国极表亲善;土耳其在巴尔干诸国中犹视为最强之国,而与德帝国有密切的关系。但在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役后,不仅土耳其在欧洲之地位如此的降落,只留有君士坦丁堡附近地方及亚洲领地,而且向为奥大利仇敌之塞尔维亚,则从两次巴尔干战争扩张权力及土地,其威望亦大增;罗马尼亚虽原对德、奥亲善,现与它们的关系已不密切,而曾逆它们的意思以行动。就全体说来,在巴尔干方面,德奥之地位远不如前之优势。奥大利欲即时攻塞,使之一蹶不振,而以不能得意大利之赞同,未竟其志。彼时德意志究取何行动,不得明白,然大约亦劝阻奥大利,勿令轻举,可以想见;德国在1913年自觉其准备尚未完成。然而一个强大的敌意的塞尔维亚之立于巴尔干,总是于汉堡八各达铁路交通之计划,于德国近东政策之发展,是一大障碍物,因为此路线须贯通塞尔维亚。德、奥决计不许有独立的塞尔维亚阻其进路;而在他方面,则俄国若任塞尔维亚被打倒,则俄国支配近东之大希望亦将告终。
战争之准备
1913年德国之未助奥主战,因为准备尚不足。巴尔干形势之变更似减弱了德国的优势,而在1913年许多德国人宣言,如果德国欲免于俄国及大斯拉夫主义运动侵逼之危险,惟有忍受牺牲,大增军备。于是德国议会通过巨额的非常经费,用以扩充军备;陆军常备兵额新增17万人。德国之行动引起法国方面之反响;蒲立央(Briand)内阁提出之三年兵役案由巴道(Barthou)内阁执行之。德国军备之增加,同时增加了法国政策之国家主义的倾向。而在他方面,俄国亦有大扩张军备之举。在1914年之春季,俄国国会于秘密会可决巨额之军费,每年征兵新增13.5万人。
如是则双方之决心已经表明,战争之机运益迫切。在20世纪初头,欧洲遇着几次战争之危险逼近而卒以免。然至1914年,则国际情势已至如此田地,一有危机发生,很难望其不起战祸。德、奥两国决计执行其政策,尤其在巴尔干方面之政策,而协商国则亦决计准备抵御。1914年,德国自顾准备已足,如能不用战争而达其政策之目的固善,否则有必要时亦将决然一战。此次则只要一个口实即足,而此则得之于1914年6月奥国皇太子被暗杀之事变。
第二节 欧战之开始
塞拉甲洼事件
近东方面之暗杀事件,是为1914年欧洲大战之最近的起因。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之皇嗣菲地兰大公(Archduke Francis Ferdinand)及其妻在波斯尼亚之首府塞拉甲洼(Serajevo)市中,被人暗杀。暗杀者为波斯尼亚人,而奥大利则认为此阴谋发源于塞尔维亚之国都,而为塞国政府明知之事。奥大利之政治家,尤其倍希托尔得(Berchtold),即时决计利用此机会以行其久已准备的对待塞尔维亚之政策。奥皇佛兰西斯·若瑟夫(Francis Joseph)之取最后手段之决心,表示于其致德皇之亲书中;他说塞拉甲洼之暗杀事件为俄罗斯及塞尔维亚的大斯拉夫主义者运动之结果,他们唯一目的在减弱三国同盟而破坏奥匈帝国。德皇于7月5日接到此亲书,即对奥国特使说,奥国于此事可得德国全副助力,而劝奥大利对塞尔维亚从速动作。德皇在对奥皇之答书中,重申他的口头保证。
德国之政策
在1914年,维也纳政府固自有其独立的政策。然而德皇鼓励奥国之行动,其造祸之罪过亦不减于奥政府。德政府之为此,自有它的理由。德国不安于1913年巴尔干之协定,而久欲有所动作,以恢复其在近东之外交的威望及政治的商业的利益。塞尔维亚如果屈服,德国可对于塞尔维亚保护者之俄国获一外交的大胜利,减弱巴尔干之斯拉夫分子,而打通由柏林达君士坦丁堡及美索不达米亚之通路。德国为达其目的,似再未有如1914年机会之好者。它的同盟国奥大利之利益于此与德国利益一致。奥大利急欲打倒塞尔维亚,抑制巴尔干之斯拉夫分子,它原利于为塞拉甲洼之事件惩罚塞尔维亚,使之不敢再与奥为敌。德国不仅恃有奥大利之合作,而且信以为列强不至于起来干涉。奥国皇嗣之被暗杀,引起欧洲对于波斯尼亚阴谋党之嫉恶及对奥国之同情。即令奥大利之行动有过分之嫌,亦似不至引起协商国之干涉。自德国视之,在1908年之波、赫两州事件,协商国已屈服于德、奥之高压手段,而兹在1914年,亦或当任令塞尔维亚及俄国受屈辱。即令它们有所抗议,亦无效力,因为它们不能以武力来贯彻其主张。俄国之军事上财政上的实力尚不足以与德、奥抗衡。俄国既无力量动作,至于英、法更不能望其为反对德、奥压迫塞尔维亚及破坏在巴尔干的斯拉夫人的势力而取何行动;它们抵抗的实力,自德国视之,亦不足畏的。就全体上说,德国相信一般战争之可能甚少,因为协商国准备未成。即令俄国自己不肯受屈辱,亦不肯任令塞尔维亚忍受屈辱,德国亦已确有十分准备,而其依武力增强它的地位之时机再无好于此次者。在此种情势,此种信念之下,德国鼓励奥国实行取极端手段,而奥大利亦决然从事于冒险之举。
奥国之对塞通牒
奥大利政府既接得德政府回答之后,于7月7日开会议讨论政局,其时倍希托尔得发表他的意见,说一次灭绝塞尔维亚之阴谋,此其好时机。德国约定相助,而对塞之攻击不一定引起对俄战争。一切到会大臣,除逖札(Count Tisza,他以为奥国攻塞必引起世界战争)外,皆相信纯然外交的胜利是无用的,奥国必须对塞提出如此极端的要求,致其必拒绝。在第二次御前会议(7月19日),对塞通牒之文稿已经拟定,而议定于7月23日提出。
奥大利对于塞尔维亚之最后通牒卒于7月23日提出于倍尔格纳得(Belgrade)政府,限定于48小时内答复。奥大利之要求条件共为十条,其主要的条件如下:(一)禁止一切排奥出版物;(二)解散所谓Narodna Odbrana(大塞尔维亚主义的组织)之团体;(三)从学校屏除一切养成排奥宣传运动之教育;(四)凡有参加排奥运动之嫌疑之官吏概行免职,而许由奥大利指出此等官吏之名;(五)塞尔维亚承认许奥国官吏参加对于侵害奥帝国领土完整之禁制手段;(六)塞尔维亚当关于塞拉甲洼之阴谋事件,开司法的检举,而许奥国政府派员参加。后之两条尤为苛酷,非独立国家所能忍受。奥大利之提出此通牒,似自始即特意使塞尔维亚不能承受。英国外务大臣古雷读此通牒,即宣言他从未见有向一独立国家提出之文件如此的厉害者。如果塞尔维亚服从一切的要求,它的主权与独立行将告终,而将成为奥大利之属国。如其如是,奥国及德帝国将获得其所争的巴尔干之优势,打通柏林达君士坦丁堡之通路。
通牒之效果
塞尔维亚登时诉诸俄国,求其援助,自为当然之事。塞尔维亚人可恃俄国之同情,而俄国当亦不能置身事外,坐视德、奥在巴尔干占优势,亦可想见。奥大利不得德国之助,不能敌俄国,然而奥国对塞通牒之拟定事先虽或未为柏林政府所与闻,而德国之约给奥大利以全副援助,则于7月5日已经确定。如俄助塞,而德助奥,则祸害且不止此。法国依其同盟关系,应当助俄。如果法国卷入战争漩涡中,英国随后亦势必起而助法。有心防止此大祸发生之政治家,乃须竭力调解,以谋平和解决危机之法。
英国政府之调停运动
奥、塞冲突发生之初,英国外务大臣古雷即深虑俄国必不能旁观,而奥、俄冲突必牵入德国,因而引起一般的战争。他于是示意于列强,说当在圣彼得堡、维也纳两方面尽力解劝,以便平和解决奥、塞争议。同时法国外交当局亦对德使有同样的示意。但为达此目的,德国之合作是必要的。而德国则拒绝此议,谓它不能干预此项仅关涉奥、塞两国之冲突。德国欲迫令俄国勿为塞国出来干涉,同时则愿奥大利有行动之自由。在7月26日,奥、塞外交关系决裂而尚未正式宣战之时期中,古雷再度为调停运动。他提议由彼不直接关涉此事之英、法、德、意四强大使开会议,求一妥协之法;而在此时期中,塞、奥、俄均不从事于何项军事动作。法、意两国赞成此提议,而俄国亦表同情,后者已向奥国提议开直接谈判(7月26日)。但德国拒绝此项会议之提案,它以为此举等于将俄、奥两国置诸一国际仲裁法庭之前,此则必须俄、奥自己请求方能召集者。其结果,调停之计划全然无成。
塞尔维亚之复牒
塞尔维亚此次对于奥大利之要求意外的发挥退让之精神,殆系受有协商国劝告之影响。塞尔维亚对奥复牒于7月25日提出,实际等于完全降伏。塞尔维亚几于完全承受奥国通牒所提出之要求,惟有两点附保留,即塞尔维亚只能于合于国际法原则、刑事诉讼规则及善邻关系之限度内,承认奥国官吏参加禁止排奥运动之手段,而至于奥大利之参加关于排奥阴谋事件之司法程序,则不可能,但塞尔维亚允将审问结果通知奥国官吏。最后塞尔维亚且声明如奥政府尚不以塞尔维亚所取之手段为满足,它愿将此事提交海牙法庭或列强公断。如是则即后之两点,塞尔维亚虽未完全承诺,然亦留有妥协之余地,可遂奥大利之要求。
奥大利之对塞宣战
奥大利似决计用兵于塞尔维亚,而贸然将塞尔维亚之复牒认为不满足。驻倍尔格纳得之奥国公使仅以40分钟之短时期审查塞政府之复牒,遂即宣告为不满足,而离开倍尔格纳得,以示外交关系之决裂。26日英国古雷提议之调停会议为德国所拒绝(7月27日)。28日奥国政府始发表其所以拒斥塞国复牒之理由,说是,塞国答复非真让步,而全是趋避性质。28日夜,奥国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奥军随即开始侵入塞境。欧洲大战从此开始。
德、奥对俄之开战
奥大利固决心打倒塞尔维亚,而俄国亦同样的决计履行约言,给塞尔维亚以援助。加之俄国军人派对于战争结果,占有君士坦丁堡之事,抱有大希望。在德、奥方面信以为塞尔维亚即被攻击,俄国将置身事外;实则此种假定是错误的。奥国对塞宣战之报达于圣彼得堡,俄政府下令动员于奥大利国境方面(7月29日)。而在7月31日,俄国下总动员令。数小时以后,奥大利亦下总动员令。奥大利似于俄国部分动员实行之际,已感知它的极端行动惹起危险之局面,奥国外务大臣倍希托尔得于30日忽表示允与俄国开直接谈判。而31日俄国之总动员,似更增加了奥国之平和倾向。奥政府允将23日致塞通牒付诸讨议。奥政府允承受英外务大臣古雷提议之列强调停案,于奥军占领倍尔格纳得以后,停止前进,以讨议一个协定,俄国则允停止军事准备之进行。
值俄、奥正在从事于妥协谈判之际,德国忽表示其挑战的态度。德政府似不愿奥国对俄妥协,而决计打断它们的平和谈判。在7月31日俄、奥皆行总动员之时,德国亦宣布所谓Drohende Kriegsgefahr(实际有动员之效果)。同日半夜,德政府经由驻俄大使向俄政府提出最后通牒,限令于12小时以内,对奥对德两方面概行解除动员,停止一切军事准备。而在8月1日德政府于预定的时限内,未接得俄国答复,乃正式对俄宣战。
德国之对法宣战
德国既经对俄开战,法国之加入战争,自不容疑。德国预期其势必至有此事,而先已为之备,它的动员同时在东西两方国境均已执行。7月31日德国政府训令驻巴黎大使探询法国政府在俄德战争之时是否愿守中立,且要求占领凡尔登(Verdun)及都耳(Toul)两要塞以为担保。而在8月1日法国总统魏汪理(Viviani)给以确切的答复说,法国“当依本国利益所命者以行”,此已表示决计助其同盟国抵御德国。在同日,法国为预防危险计,下令动员。但法国为表示此次战争在它为防御的性质,特别慎重,不使法国方面表示有挑斗之行为,而命令法军退至离德境十基罗米突之地。法国政府信以为表示它自己立于被攻击之地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盖为获得舆论的赞助,及确定意大利的中立,此为最好之手段。德国为执行其预定之计划,利于速向法国进攻,不能久待。8月2日德军越法境,3日夜德国大使向法政府要求护照回国,而提出宣战书。德国正式的宣战理由,说是法国飞行机已飞过德境内,开始敌对的行为;但其徒为一种口实,甚易明白,彼时亦无人重视之。
英国之加入战争
德国已准备与俄、法战争。但对于英国之战争,则确是德国所欲避免的。德国继续发展其世界政策,对英战争诚终有发生之一日,但德国希望此事不发生于它在大陆上完全打倒俄、法之前。德国不可同时与一切协商国开战。在奥、塞冲突之危机中,德政府已努力从事于确定英国之中立。德政府最初于7月29日利诱英国守中立。德国宰相倍特曼-和卫格(Bethmann-Hollweg)与英国驻德大使会谈,说,如英守中立,德国不剥夺法国本国土地,虽则对于其殖民地,则不敢说。荷兰之中立当尊重,至于比利时之中立,则德国非至法国计划披露之后不能给以保证,然如比利时不与德国为敌,它的领土完整,在战争结局当尊重之。最后德宰相说,他的政策始终着眼于英、德妥协而他有意订成英德一般中立协定,如果英国在此次战争能守中立,他的意思当可实现。一般中立之协定,诚可以动英国急进党人士之心,而德政府希望以此除去英国之障碍,俾勿加入俄法方面与德国为敌。但英国大使不肯对德为何等约诺以拘束英国之行动,而英国外务大臣古雷接到此提议,随即表示决然拒绝(7月30日)。
而在他方面,法政府亦极力谋取得英国援助之保证。在7月30日,英国驻法大使报告英政府,法总统波安加雷(Poincaré)促英国表示助法之态度,说平和在英国手中,如果英政府宣言英国将助法国,可免战争,因为如此则德国将改变其态度。同日,法国驻英大使请英国外务大臣注意,英法之间有1912年之换文。但在7月31日,英国外务大臣答复法使,犹说不能给何保证。法国总统波安加雷亲致电英皇,乞其表示援助。
在英国不肯决然表示态度之中,欧战已经进行。奥、塞从7月28日起立于交战状态;8月1日以后,俄、德开战。同日法国拒绝对德守中立,下令动员,法、德开战即在目前。英国至此乃不能不决定它的态度;而在8月2日晨,外务大臣古雷受内阁之命,对法国约允附条件的给以海军助力;如果德国舰队来海峡攻击法国海岸或其船舶,英国舰队当以全力为之保护。英政府虽说它之为此约束,并未负着于德、法开战时对德宣战之义务,然而英国之实已决然进于助法抗德之政策,则不可否认。英内阁取上项决议之时,有反对党首领波那劳(Bonar Law)代表保守党诸领袖力主援助俄、法之公函以坚其志。而在内阁决议海军助法之后,平和派阁员两人摩芮(Morley)、庞士(Burns)即时辞职下野。可知英政府上项决议之性质重大。而在8月3日正午,伦敦传说比利时接得德国最后通牒要求自由通过比利时领土,更有以坚英国对德行动之意志,而给英政府以加入战争之一个好口实。
比利时中立之破坏
英国之拥护比利时中立,可说是它的传习的外交政策。而在德法战争中,比利时中立被破坏之危险极为明白。德国军事当局久决定,以从比利时进兵为其作战计划之重要部分。7月31日,伦敦接有俄、德两方动员形势危急之报,英外务大臣古雷即电告法、德两国政府,探询它们是否尊重比利时之中立,而且通告比利时,鼓励它极力防护中立。法国即时给予其所要求之保证,德国则支吾其词,而谓明白的回答不免暴露军事计划。古雷对于德国之答复,表示不满足。德国始终不肯给予尊重比利时中立之保证。8月2日德国驻比公使向比政府提出通牒,要求许德军过境,限以12小时内答复。比政府决计拒绝此要求。英、法两国驻比大使皆向比政府声明,他们愿履行《伦敦条约》保障中立之义务,而助比国防护中立。8月3日,英外务大臣古雷在议院发表外交政策,而特别注重于德国对比通牒之事情,暗示英国或有不得已而取非常手段之举。其时德国对法宣战。4日,伦敦接有德军侵入比境之报。英内阁此次开会不再踌躇,随即拟定最后通牒送于德政府。英国对德通牒重申要求遵守比利时中立之保证,而限于当夜12时回答。德国卒未给何回答,而此亦非英政府所期待者。于是从4日半夜以后,英、德立于战争状态。
两日以后,奥大利对俄宣战(6日),而英、法则答之以对奥宣战。于是奥、塞两国的冲突卒成欧洲一般的大战争。
意大利之宣布中立
欧洲大战爆发之始,三国同盟方面之意大利及罗马尼亚两国皆宣布中立;此虽属奇异之现象,然究是两方交战团所预期的事。罗马尼亚从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之时,已显然表示脱离德、奥羁束,恢复独立行动;它的政策渐倾向于接近协商国。于是在德、奥与俄冲突之时,势难望得罗马尼亚加入德、奥方面以攻俄国。加以罗马尼亚久认定在奥匈帝国治下的托兰叙维尼亚(Transylvania)及蒲科维那(Bukowina)之两地为其同胞所住之地,应取归罗马尼亚,以完成其民族的统一;因之罗马尼亚对于奥匈帝国更未尝不利其战败分裂。虽则罗马尼亚王室与德国王室有同宗关系,而罗王带亲德色彩,彼国国民政策则固不必与德、奥利益一致。德、奥固久已知罗马尼亚不可靠,后者之宣布中立,于它们不为出乎意外之事。
至于意大利之宣布中立,亦为极自然的事。在1896年,它已经通知它的同盟国,说,如果英国和法国一同与它们开战,它是不能助它们作战的。在1902年它已依条约约定不参加攻击法国之战争。在1909年,它约定助俄国实现其野心,以为俄国助它实现它自己的野心之交换条件。如是则在1914年,意大利对于三国协商之各国,均依条约或协商结有关系。而在他方面,虽则意大利与德国之关系尚好,而其对于所谓“未恢复的意大利”(Italia irredenta)之愿望及其支配亚得里亚海之野心,惟有牺牲奥大利的利益方能实现。奥、意两同盟国之间向无共同利益,而从接近法兰西以后,意大利于三国同盟已不是一个积极的分子。奥大利深知此同盟国之情感;它亦几于全不打算后者的援助。在此种情形之下,意大利的政治家势不能劝动意大利国民为助奥大利在巴尔干的野心而从事战争。1914年8月1日,英、法方面已知道意大利之态度,意大利外务大臣圣格里诺(San Giuliano)遇德政府之探询,曾明白答谓,奥大利所从事的战争,具有侵略的目的,此与三国同盟之纯粹的防御性质抵触;在此情势之下,意大利当守中立。8月3日意大利正式宣布中立。
战争区域之扩大
1914年的欧战之为空前的大战争,不仅在其战事规模之大,而且在其战争区域之广。战事进行中,交战国数增加,战争涉及于世界各部。日本于8月23日对德宣战;土耳其于11月加入战争,与德、奥合作。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对奥宣战,加入协商。同年10月保加利加入德、奥方面以攻塞尔维亚。1916年8月有罗马尼亚之加入协商方面以攻奥国。而至于1917年4月6日,则最重要的中立国之北美合众国对德宣战;同年8月14日中国亦对德宣战。其他加入战争之小国尚多。于是欧洲的战争,最后成为世界的大战争。
第三节 巴黎和议
战事之结局
在欧战之初头,德国比较协商国在军事上有两个长处:第一是它的军事准备完足,行动敏捷;第二是它的位置适中,居中策应,可收指臂之效。而在他方面,协商国的长处在资力无限,可以持久。开战以后,第一步的胜利属于德国。但德国利于速胜,而不利于久战,则以协商国方面之资力无限,如任其日久发展出来,于德为危险。所以德国对法开战而必假比利时之捷径以进兵,虽负违反中立之咎,至于授英国以加入战争之口实亦所不辞。但比、法抵抗之顽强,出乎德国意料之外;加以英国之赴援踊跃,更有以阻害德国之成功。德国预定在西方迅速结束对法战争,而转以全力打倒俄国之计划,乃未能达到目的,而战局延长下去。
从1914年8月德国与协商国开战,以至1918年春季德国大攻击之开始,其间四年,两方互有胜负,战局不能决定。德国的陆军战胜,但海军封锁在港内,不能发展;而协商国支配海上。德国在欧洲大陆占优势,而在其他世界各地之势力则落于协商国之手。德国在军事上足以自雄,而在经济上则协商国制其死命。及至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商国方面,从事于对德战争,形势大变,德国最后胜利之希望已觉极少。经济的压迫,国内民心的不安,使德国当局日益觉有不能支持之势。1918年春季之总攻击,于德国可说是孤注一掷,将以此打开一条生路,以了结此战争。然此最后之一次猛攻亦卒未能达到目的而停止;而协商国联军之反攻(7月18日开始)随后开始;从此德军节节败退,识者已逆料德国完全陷于绝望之地位,战争结局已在不远。适同时在东南方战线,德国之同盟国亦受协商联军压迫,不能支持。保加利遇英法联军从希腊方面之进攻,首先败退投降(9月末)。保加利之事变登时牵动土耳其之形势,后者亦随后降伏(10月31日)。保、土两国既相继降伏,德、奥两国支配巴尔干之政策完全破坏。而且因此奥大利之侧面空虚,随即有受协商国联军从几方面侵逼奥都之危险;奥大利乃亦于11月4日投降,而退出战争。
在此种情势之下,虽以德意志自负心最强之军人领袖,亦渐失其自信力,而德国人民之不满与绝望益甚。在基尔(Kiel)之海军中发生军士抗命之事(10月28日),此于德政府军事上的威信尤为致命伤。于是德政府乃不能不降伏,而此空前的大战,乃于1918年11月中全部终止。
对德停战条约之成立
在1918年10月4日德国政府于新总理巴登(Drince max of Baden)之下改组,而在5日,德政府请求美总统威尔逊依其宣布的所谓“十四条”(The Fourteen Points)以主持和局,而请求各交战国派出议和代表。威尔逊总统于10月8日要求德政府先回答三件事,而后他始答复德国通牒。第一,德国宰相是否承认他于1月8日宣布之十四条原则及其后他在各次演说中宣布之条件?第二,德、奥是否即时从其侵入之地域撤兵?第三,德国宰相是否仅代表迄今主持战事之帝国当局说话?后经德政府两度回答说明,威尔逊觉得满足之后,乃回复德政府,说,他已将德国的请求转达协商侧同盟各国,请其提出停战条件。11月5日,威尔逊通告协商国提出之议和条件;协商国表示愿依美总统在1月8日及其后演说中宣布之条件以议和,但对于1月8日十四条中之第2条关于海上自由之原则附保留,而于1月8日宣布关于占领地复元之项,则解释为包含有损害赔偿之义务。威尔逊并说他对于协商国之此项解释同意,而已委任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Marshal Foch)接受德国代表,通告以停战条件。福煦乃于召集联军统帅会议讨议之后,拟定停战条件,交由协商国最高会议(Supreme Council)裁可,而于11月8日通知德国代表。他们的条件是很苛酷的,其主要者如下:德国当即时退出所占领的一切土地,而且抛弃阿尔沙斯罗连,德军须退过莱茵河,在莱茵右岸设定中立区域;德国须取消在3月中与俄国所订之《布勒斯特-里多佛斯克和约》(Treaty of Brest-Litovski),及与罗马尼亚所订之和约;德国且须交出军械及舰队于协商国。德国代表于11月8日接得此等条件,已无容拒绝之余地。其时德国内部革命正发生,共和宣布,而在11月9日德皇退位,逃往荷兰。德国新政府承受此等停战条件,于是11月11日总停战条约签字。
威尔逊十四条
所谓威尔逊之十四条,双方交战国承受以为停战议和之基础者,是在1918年1月8日美总统对于国会所发表,而他认为世界平和之要件的:(一)公开的和好条约;(二)战时平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三)一切经济的障壁撤除;(四)裁减兵备;(五)公平的调节殖民地利益;(六)从俄国土地撤出敌军;(七)比利时撤兵而当复元;(八)一切法国土地当解放,而其被侵入之地方当复元,阿、罗两州亦当退还;(九)依民族境线以改正意大利国境;(十)对于奥、匈国治下之异民族当给以自治的发达之机会;(十一)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当撤兵,而其被占领之土地当复元,塞尔维亚当给以出海之口;(十二)土耳其帝国之本部地方当给以安全的主权;但其他民族当享有生命安全及自治发展之机会,而鞑靼雷斯海峡当依国际保障对一切国家的商务开放;(十三)波兰当建成一独立国,而具有出海之口;(十四)当组织一个国际联合会,对于大小国家之政治独立及领土保全,同样给以相互的保障。
巴黎和会之形势
1919年1月18日,协商侧27国之代表70人会集于法国巴黎之外交部内一室,是为巴黎和会之开幕。关于巴黎和会,有两个特点须注意的:其一是和会(Peace conference)一语,不足以代表此会议之真性质。美总统威尔逊及其他列国之进步思想的政治家之使命,不徒在对敌缔结和约,收束战局,而且将积极的藉此国际大会以树立世界永久平和之基础。自国际联盟之组织以至国际交通、劳工问题,均为该会之重要议题。当时威尔逊自谓巴黎之会不徒在提出条件迫德国画诺,而其责任有更大于此者,盖已道破巴黎和会之真性。其二是巴黎和会就其议和条件之决定上说,是一面独断的,而不是双方谈判的性质。换句话说,协商国于此不使德国与之立于平等地位;惟有协商侧之大小国家为和会之构成分子,德国及其同盟国则关于和约条件的拟定之讨议不得参加,而只在和约已议就之时,提出于它,听其承认或拒绝而已。
和会之程序
巴黎和会会议之组织分为三部:第一为英、美、法、意、日五强代表主脑所组成之会议,每国代表二人,每日开会两次,通称为“十人会”(Council of Ten ),关于和会议题之采列及大政方针之决定,皆于此会议行之。第二为委员会,通常由五强各出委员二人,其他各国共选五人组成之,以审查和会特别问题,例如国际联盟委员会,讨论联盟组织方案;欧战责任委员会,审查欧战祸首以定责任;赔款委员会,审查协商国损失以定德国赔偿程度等。委员会审查之问题经“十人会”议决,而后提出于所谓总会(Plenary session),正式表决。总会为和会本体,各国代表全体出席(法总理克雷曼索被举为会长),自表面上观之,觉得最关重要,实则不过履行形式上一种手续;问题均先经“十人会”议决,只于总会取得全体国家之画诺而已。从3月25日起,“十人会”减成为“四人会”(Council of Four),以英,法,意、美四国代表团首领组成。而从4月20日意大利代表团首领俄南陀(Orlando)为阜姆(Fiume)问题与威尔逊意见冲突,愤而离开巴黎以后,和会之主脑更减缩为美总统威尔逊、法总理克雷曼索(Clemanceau)及英总理鲁意·佐治之三头会议。
一般的说来,在巴黎和会中之重大决议,不是公开的议就或经和会全体与闻者。重要的事务,均先经五强代表议定,而后通知其他各国代表,实则主持和会最有力之人物,还是美之威尔逊、法之克雷曼索及英之鲁意·佐治三人。此三人有两个相同之点:他们皆不是外交家,皆缺乏外务经验;而在他方面,则三人各代表协商侧三个最重要国家之一,皆为其国中当时最有势力的人物。
和会之人物政见
巴黎和会三个主脑人物中之两个,即威尔逊与克雷曼索,对于和议所抱之政见似极端的反对。威尔逊怀抱自由思想,主张正义,相信以宽大的条件成立和议,为树立平和之好方法。他思利用此机会设立国际联盟之组织,以为增进国际平和,防止战争之要件。而在他方面,则法兰西之老政治家克雷曼索,在欧洲政治上饱尝忧患,注重法国实际利害问题。他对于国际联盟无大信任心,他不以为此即可以保障法兰西将来之安全,而主张对于德国加以极严厉的制裁手段,以免其再为法国之危害。立于此两极端之中间者,有英之鲁意·佐治,他一方面赞成威尔逊之联盟思想,同时亦愿使德国受处罚,而使法国对于德国方面有防备危险之保障;鲁意·佐治于此常须调停法美两国首领之主张。
和会之障碍
11月11日停战条约签字,双方皆有一个默契,以美总统之十四条原则为议和之基础。美总统不顾其国务员之劝阻,躬自远赴巴黎,代表美国出席和会,亦即为欲实行其理想之主张。然而事势有令他不能无失望者。威尔逊之理想的和局究竟在1919年是否是可能的,兹且不论,然而至少有两个事实,致其实现之机会减少,则是不可否认的。第一,和会开设于巴黎之战争空气中,其决议不免受环境之压迫,不能如理想以行。第二,协商国相互间在战争进行中已有种种协定之拘束,而失其行动之自由。例如阜姆问题及山东问题均受有此项拘束。美总统虽力言,他们承认十四条之原则即是废止以前一切与此等原则相抵触之协定,但他不能说服他的同盟国;其结果则彼此争执之时期延长,而终于采定不彻底的调和解决以了事。
和会的重要问题
欧战牵动全世界关系,需待于巴黎和会处决之大问题至为繁多,其最重要者如下:
一、国际联盟之创设
巴黎和会最大的建设事业,首推国际联盟设立之一事,而在会中遇着困难较少者,亦为此问题。将世界国家组成一个联盟,以维持世界平和,本属于威尔逊十四条之一,而威尔逊赴巴黎议和,自始即决志将此项国际组织及早促成,列入和约。他的此项理想的主张得着举世的同情,而有英国之赞助。虽则法国之执政者如克雷曼索、辟勋(Pichon)之流,自始即对于联盟组织之功用怀疑,不热心赞助,然而大势所趋,在和会中对此世界新组织之原则,亦不容独持异议。于是在1919年1月25日,和会第二次总会,依威尔逊之动议,决议设立联盟,而任命一委员会起草组织案;威尔逊自己为此委员会之主席。在2月14日和会之第三次总会,国际联盟规约草案提出于大会,交各国审议;而在4月28日,和会之第五次总会,威尔逊说明草案修改之处,将草案付大会表决。草案修正最重要之点,为应付美国方面之批评,《联盟规约》声明孟罗主义不因此受影响。日本在总会上随即动议,说联盟各国应承认人种平等之原则,而以无通过之可能,卒自行撤退。法国代表白齐洼(Bourgeois)请求和会设立联盟军事监督机关,以监督军备之裁减,并请求设立联盟之陆海军参谋部,而其议亦不为和会所采纳。如此改正之《联盟规约》,卒经大会正式通过;虽则国际联盟至1920年1月始正式成立,而此前途多望的国际新组织,实于1919年4月28日产生。
二、莱茵境界
和会最难解决之事业为法兰西东境之防备问题。1917年,俄帝国政府与法兰西政府之间已依换文、协定,从德国夺取莱茵左岸之地,建为中立国,而暂由法国军队占领;及俄国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将此秘密协定发表,英国政府随即否认之。然而莱茵左岸之与德国分离,自多数法兰西人视之,似于防备未来的侵略为唯一强固确实的保障,停战条约签字以后,法军总司令福煦随即促克雷曼索坚持要求莱茵为界;而在1月,他以同一的要求诉于协商联军诸帅。法国总理乃命法国代表达狄阿(Tardieu)拟一说帖,主张法国权利。法国代表说,法国无意于合并莱茵左岸,但愿以莱茵河为法国东方境界,而由联军占据其桥头要塞。英国代表极力反对法国此项要求。在3月14日,美总统由美返巴黎,他与鲁意·佐治共同提出“联合的军事保障”之案,以代法国的要求。法国则要求此项保障不作占领之替代,而为占领之补助。英美两国代表于此与法国代表意见不一致,威尔逊不认于联合保障之外再有取何手段之必要。威尔逊一时至命美国军舰准备载他回国,以示谈判决裂。法国于此孤立无援,克雷曼索乃不得已而撤退其分离莱茵左岸之要求。在4月20日,美总统允许联军占领莱茵左岸,以15年为期,而在22日鲁意·佐治亦赞成之。他们且约定,如果对于法国安全之保障在期满后觉其不充分,则此占领期尚可延长,而如德国未能偿付它的债务,协商国亦可再占此地。
三、萨尔煤区
对于莱茵河左岸永久占领之主要的反对来自英国,而萨尔区域之合并则为美国所极力反对。各方面皆承认法国在它自己的煤矿不能足用之期中,当享用萨尔之煤;但鲁意·佐治允于此地建造一自治国家,置于法国保护之下,而美总统则起初除许法国取有与其所损失的同量之煤外,不肯承认他项处置。法国卒乃抛弃其合并此项德国土地之要求,而仅要求于此区域设一特殊的政治组织,包括煤矿区全部在内。和会卒乃采一个调和的方案,设一行政委员会,以五人组织之(三人由国际联盟任命,一人由本地住民举出,一人由法国任命),而于15年之后,举行人民总投票,以决定此区域之是否合并于法国,或继续既存的制度,或返归于德国。在后之场合,则德国当照彼时煤矿之估价偿付法国金额。
四、德皇之惩罚
英国代表关于莱茵河左岸及萨尔区域问题主张稳健之解决,而关于其他两个问题,则自其他同盟国视之,亦似为过分,而甚至显示有徒事报复之嫌。德皇威廉二世之付惩罚,原为1918年英国总选举中鲁意·佐治对于选民之誓约;虽以日美之反对,而德皇引渡之要求,卒向荷兰提出,但其要求无效。而关于赔偿问题,则英国之要求,自美国人视之,似不仅为过分,而且无理由。威尔逊第14条之宣言,包含着占领地之复元;而德国所援据之11月5日通牒,则言及“德国在陆上海上空中之侵犯举动,对于协商侧同盟各国住民之生命财产所加之损害之赔偿”。然英法的政治家后来忽主张德国应偿付全部战费。克雷曼索及鲁意·佐治均不肯定出一定的赔偿数额。美国代表则全体一致主张定一确数,以便恢复确定的状态而鼓励德国工作。
五、赔偿问题
何项要求可纳入赔偿之项,此为久经争论之问题。美国代表团说战费不能纳于赔偿之项下。美总统于3月由美回法之途中接有关于此事之报告,而答谓,战费之加入,显然与他对于敌方表明之政策不相容。而在他方面,则鲁意·佐治声明必履行选举运动之约言,要求德国偿付全部战费。最后调和的方案是,赔偿项下包含战争抚恤金、年金在内,而要求于两年内先交付200亿金马克,即约10亿金镑;而在此时期中,由同盟国联合赔偿委员会定出一个赔款偿付计划,将偿付期限展为30年。
六、阜姆问题
关于阜姆、山东及波兰问题之协定,亦殊困难,而其关系之重大不让于莱茵河左岸、萨尔区域及赔偿之问题。依1915年之协约,意大利经协商国承认,取得对于北达尔玛逖(North Dalmatia)之权利,大违反民族自决之原则;然而在巴黎和会中,它却即以此原则之名义,提出其对于阜姆(Fiume)之要求,虽则意大利人在阜姆与其附近地方,合计起来究居少数。英法虽愿意履行条约,然劝意大利放弃其对于达尔玛逖之权利,而谓如它坚持执行1915年之条件,即不能获有阜姆。威尔逊深信意大利既承受了其十四条之宣言,则当抛弃一切与此宣言抵触之要求,而值塞尔维亚请求他出来仲裁之时,他主张南斯拉夫人须取得一个有效的出口。在4月之末,值德国代表将抵巴黎之时,意国代表俄南陀(Orlando)坚持和会须即时考虑阜姆问题,虽则此问题并不构成对德和议之一部分。英美诸强代表劝他待至对德和议之一切问题解决后再议。在“四人会议”中,经过长久的讨论而无结果;威尔逊与俄南陀争持,两不相下。4月20日,美总统对英法代表提出一说帖,他提议于意大利拒绝一切调停方案之时即发表之。他说平和必树立于若干确定的原则之上;如此原则遵守,则阜姆当为匈牙利、波赫米亚及南斯拉夫诸国之商务出入口,而不当为意大利之商务出入口。此说帖为鲁意·佐治及克雷曼索所赞成,美总统觉得他们两人皆赞成发表。后来再经会议讨论,仍无结果;而俄南陀声明,在此问题未依意大利之利益以解决之前,他不再参加“四人会议”。美总统于是将他的宣言送于新闻发表。同夜,意大利代表团宣言他们将于次夜离巴黎,而俄南陀发表一答复,主张意大利对于阜姆之正当权利,说阜姆旧为意大利城市。他们在罗马大受欢迎;但在5月4日,英、法、美三代表仍招请他们赴会,5月6日他们又复回到巴黎。在后来的会议,意大利表示让步。阜姆问题之解决卒延搁下去。
七、山东问题
意大利代表之愤然离去巴黎,不无影响于山东问题之处决。意大利之加入战争,是因为有北达尔玛逖让与之约,日本参战之功则亦于1917年2月得有报偿,时则英、法、意、俄和日本秘密约定,允在讲和会议赞助日本对于山东之权利。美总统到巴黎后始闻知有此项秘密协定,不肯认为受其拘束;他公然对中国的要求表同情。日本代表则取胁迫态度,表示如其不能贯彻要求,保留其战利品,则他们将离开和会。美国国务卿蓝辛(Lansing)视日本此种态度不过是虚声恫喝,而美国代表团全体欲辞职,以表抗议。但威尔逊信以为如意大利及日本皆不签和约,则构成和约一部分之国际联盟的命运将陷于危险;而他的态度因为日本有交还青岛主权于中国,而只保有德国固有的经济的利益之口头约束而渐软化。美总统在和会主张之失败未有甚于山东问题之处决者,而其授反对党在攻击国际联盟及他自己之时以极好的武器,亦无逾于此事者。
八、波兰问题
无论在阜姆问题,抑在山东问题,美总统从英国代表处皆未得有何项有效的助力;鲁意·佐治则独力抵抗波兰之过分的要求。法国代表辟勋宣言,必将波兰组成强大的国家,他意欲扩张其领土。同盟国联合委员会提议给波兰以普鲁士的波仙(Posen)及西普鲁士两省之将近全部,包含着维斯逖那(Vistula)河两岸及但泽(Danzig)港,并给以玛林维德区域(District of Marienwerde)以便支配由瓦萨通但泽之铁路。委员会且提议将上叙列色(Upper Sileisa)之大部分划归波兰。鲁意·佐治极力反对将200万德意志人移归波兰治下;于是决定在玛林维德区域举行人民总投票,而将但泽组成一个自由市,置于国际联盟之保护下,但关于税关及处务,则隶属波兰。波兰且可使用其船渠、河流及铁路。
《巴黎和约》之签字
及至1919年5月,和会对于一切重要问题已经议就,对德和约全文拟成;其次之一步即在将和约全文交由德国承认。德国代表团于4月29日抵法国巴黎郊外之凡尔赛(Versailles),而于5月7日在凡尔赛宫领受和约全文。从5月9日和约稿之交付德国代表,以至6月28日和约签字之日为止,德国曾竭力促“四人会”改正其苛酷的条件;为此目的,在德国代表团领袖布洛克道夫(Brockdorff-Bantzau)与和会议长克雷曼索之间为数度之交涉。5月29日德国代表团提出反驳案,在此通牒中,德国声言,德国所依以停战之原则被侵犯;德国惟保留上叙列色乃能履行它的义务;德国当承受阿罗两州人民投票之结果;德国当即时加入国际联盟,享受平等权利;裁减军备须是一般的,而非片面的。德国且反对但泽之分离,而提议于委托形式下保留其殖民地。协商国对于德国反驳案意见不一致。鲁意·佐治主张改提温和条件,而克雷曼索反对对德让步。美国代表团虽一般对于鲁意·佐治之态度表同情,然而威尔逊自身急于睹和约之签字,不要求变更根本原则,不坚持其专门顾问对于财政条款修正之主张。其结果则和会采定一调和案,而改订和约,于6月16日提出于德国代表团,但其让步于德国亦殊重要。在上叙列色许举行人民总投票;波兰之西境略为改正;对东普鲁士之交通改善,减兵之速率减迟;而偿付赔款之方法须与德国委员会商议。德国代表团全体仍不愿承受此改正之条件。和会限德国于6月23日以前表示签字之意思,否则即将取消停战条约,而进兵德境。德国内阁意见不一致,但国民议会多数表示赞成签字,组织一新内阁,负着签字之使命。德国旧代表团辞职,而由新任外务总长米勒(Müller)代表德国,于6月28日在凡尔赛宫与协商国代表签订和约(7月9日,此和约在德国国民议会批准)。惟中国一国因为山东问题,对于此和约不肯签字。
英、法、美保障条约
在《巴黎和约》签字之同一日,代表英国之鲁意·佐治与代表法国之克雷曼索签一协约,约定如德国无端攻击法国,英国起来援助法国;同样的协约,亦签定于克雷曼索与威尔逊之间。此等协约,盖为反对莱茵左岸分立之结果,对于法国给予之一种保障。
《巴黎和约》之内容
简括起来,《巴黎和约》(《凡尔赛和约》)之主要规定大致如下。在西方则德国割让阿尔沙斯、罗连两州于法国,而割让普鲁士国境上几个小区域于比国。后项区域当于移转后举行人民总投票。萨尔区域以15年之期限交出,卢森堡退出德国关税同盟,而莱茵左岸解除武装。而在丹麦国境,则北叙列色维格及中部叙列色维格之所属问题,当取决于人民总投票。最重大的领土牺牲是在东方,则以波仙及西普鲁士两省之大部分割让于波兰。在上叙列色当举行人民总投票。但泽当于国际联盟之保障下建为自由市,而圈入于波兰之税关区域内。德国在海外之殖民地概行抛弃。德国陆军至1920年3月当减成10万人;德国的参谋本部当取消;军器之种类立有限制;莱茵东岸30哩以内之地带解除武装。海军舰队之数大加限制。而潜水艇不许建造,在波罗的海上不许建造要塞,海里果南德(Heligoland)岛之要塞当破毁。军用飞艇不许保留或建造。赔偿之总数当于1921年5月1日以前由同盟国联合委员会核定之以通知德政府;但截至那日为止,德国须先行交出200亿金马克(10亿金镑);其余的赔款则分作30年付清。德国当交出所有1600吨以上之商船,而800~1600吨之商船则交出其半数。对于法国须交出多量煤炭,以10年为期。基尔运河(Kiel Canal)对一切国家之军舰商船开放。德皇威廉当由五强推出之裁判官审判,而其他违反战争规例之犯人则由德国交出,由特别军事法庭裁判。
和约执行之保障在由联军于15年间占据莱茵左岸。如果德国在15年内或15年以后不履行其赔偿之义务,则此地域可再行占据。
对奥和约
对德和约签字以后,英美之主脑人物鲁意·佐治与威尔逊均离巴黎;在巴黎仅留有次重要的代表与其他敌国缔结和约。对奥和约始于6月2日交付奥国代表,嗣于7月20日交付改正的全文;及至9月10日始签字于巴黎郊外之圣泽门(St. Germain),通称为《圣泽门和约》(Treaty of St. Germain)。奥大利帝国在战争结局,已经是四分五裂,《圣泽门和约》不过是登记已成之事实。奥大利承认捷克斯拉夫(Czecho-Slovakia)、南斯拉夫(Jugo-Slavia)、波兰及匈牙利之独立;此等国家皆自认保护国内之少数人种。东加里叙亚(Eastern Galicia)让渡于同盟国;而托连逖洛(Trentino)、南逖洛耳(South Tyrol)、托里斯特(Trieste)、伊斯托里(Istria)则割让于意大利。陆军减至3万人,海军及空中飞行艇队概行废除。奥大利当引渡战事犯,而从1921年起,于30年内付清赔款。一切商船当交出。非经国际联盟之执行部许可,奥国不得与德国合并。
其他和约
对保和约于11月27日签字于法国郊外之涅宜(Neuilly);对匈牙利和约于1920年6月4日签字于托里亚垅(Trianon)。最后对土和约则于1920年8月10日签字于塞洼尔(Sèvres)。
在此等和约中,《国际联盟规约》均列于约文首部,与对德和约同。此等条约,除对土和约外,皆经批准执行。对土和约之条件最苛酷,而其所遇着之反抗亦最大。依此和约,土耳其丧失其领土之大部分。君士坦丁堡只于名义上保留于土皇,而鞑靼雷斯海峡及玻斯佛拉斯海峡化为国际共管;欧洲之土耳其领土大都给予希腊,而其在亚洲之领土则分配于英、法、意及希腊诸国之间。然以土耳其之国民党首领凯末耳(Nustapha Kemal)之极力的反抗,此和约始终未执行,而卒代以1923年7月24日之《洛桑条约》(Treaty of Lausanne)。
世界之新局面
欧战结果,破坏了三个大帝国,而产生了许多新国家,欧洲地图大部分为之改色。然而以收束欧洲战祸改造世界政局为使命之巴黎和会,究竟未能完全履行其使命。不仅是协商国对敌和约之条件太苛,事实上难于执行,即使对于其他许多国际问题亦尚未给以满足之解决。欧洲战事虽于1919年结束,然而平和之基础仍是动摇。巴黎和会唯一的前途有望的建设大业,在国际联盟之创立。此项新国际组织之成立,确于国际政治上开一新纪元;而此后之国际社会生活将于此新国际组织之保障下以进于国际互助联治之途径,则是1919年抱平和人道主义之思想家、政治家所共希望的。他们的希望能实现乎?此为今后国际政治上最有兴味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