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一,蜀也。《廣雅》:蜀,弌也。《管子·形埶》曰:抱蜀不言。謂抱一也。蜀音市玉切,音小變則如束。〈《後漢書·鐂焉傳》:焉遣叜兵五千助之。注:漢代謂蜀爲叜。是漢時蜀本音叜。今時北方皆讀束,一音之轉。〉福州謂一爲蜀,一尺、一丈、一百、一千則云蜀尺、蜀丈、蜀百、蜀千,音皆如束。蘇、松、嘉興一、十諸名皆無所改,獨謂十五爲蜀五,音亦如束。

《方言》:𡚜,始也。𡚜,化也。郭璞音歡。𡚜即《爾雅》所謂權輿。《大戴禮·誥志》篇:百草權輿。謂始化生也。與胎同意。淮西蘄州謂婦人免乳爲𡚜,音如看。看與雚聲字通,若看亦作𥉏,《釋名》觀亦訓翰矣。

《方言》:鼃、律,始也。今通謂小兒爲小鼃子,吳、越之閒謂小兒爲小律子。俗或作娃作栗,皆無義。凡兒始生,即以訓始之義名之。故首、鼻皆訓始,而《方言》云:嘼之初生謂之鼻,人之初生謂之首。此可證鼃子、律子之義。

萌芽亦始也。古衹作牙。《後漢書·崔駰傳》:甘羅童牙而報趙。注:童牙,謂幼小也。《管子·海王》篇:吾子食鹽二升少半。以吾爲之。芽又變𤘅。故《類篇》云:吳人呼赤子曰𤘅子。今揚州、鎮江、杭州通謂小兒爲小𤘅。

《爾雅》:俶,始也。《説文》俶本訓善,埱本訓气出土,皆云:一曰:始也。此乃假借。俶、埱音皆近頭。《傷寒論》曰:初頭鞕,後必溏。今猶謂始爲頭。周世言俶,漢以來言頭,猶周世言尗,〈今作菽。〉漢以來言豆矣。〈《説文》:尗,豆也。此以漢語釋古語也。然尗、豆則以尗爲本字,俶、頭則以頭爲本字。〉

《説文》:𣥹,至也。昌六切。字亦作摵。《方言》:摵,到也。郭璞音縮。今人謂至極曰𣥹,音佗𠊱切,以透爲之。透本音式六反,《方言》訓驚,無至極義。《廣韵》乃轉爲佗𠊱切,〈《廣韵》透訓跳。曹憲《廣雅音》曰:世人以透爲跳透字,佗𠊱反,未是矣。案:今人言透過,義即跳過,此非古義。〉則𣥹、摵轉切佗𠊱,音例可知。

《説文》:埱,气出土也。昌六切。音轉作秀。《廣雅》:秀,出也。《周語》曰:贊陽秀也。今語謂通气爲埱气,穿出爲埱出,發越爲埱發。埱佗𠊱切,通以透字爲之。

《爾雅》:縱、縮,亂也。《説文》:縮,亂也。—曰:蹴也。摍,蹴引也。今浙江謂以散繩亂絮縱而引之曰摍,引之而亂曰摍亂。音竝作佗厚切,如𣥹、摵讀佗𠊱切矣。或稍侈如斗,亦舌頭音也。凡齒音多歸舌,流變之例如此。

《説文》:蹴,躡也。《廣韵》子六、七六二切。子六切者,今轉平聲如糟,俗字作蹧。凡事被蹴蹋則壞,故今謂損壞爲蹧,重言爲蹧皋,或言蹧蹋。又,《説文》:縮,亂也。一曰:蹴也。古縮、蹴同聲,〈《説文》:摍,蹴引也。蹴亦即縮。〉故今謂凌亂無敘爲縮,亦讀如蹧。蘄州正謂之縮,作所六切。

《説文》:肅,持事振敬也。《廣雅》:振,動也。〈震、娠、䟴皆有動義。〉持事振敬,所謂戰戰兢兢也。《豳風》:九月肅霜。傳:肅,縮也。今謂舉手振動失常曰手戰,亦曰手斗,〈廣州言手振。〉斗即肅字。肅音轉爲斗,若縮音轉爲斗矣。《通俗文》曰:斗藪謂之豰𣫎,〈《一切經音義》引。此與《方言》之斗藪訓索者義各有異。〉漢時已然。要之,皆假借也。

《爾雅》:夙,早也。亦通作宿。《論語》:子路無宿諾。《集解》:宿,猶豫也。今市井凡取利息賃資未及期豫取者謂之夙支。夙音佗𠊱切,與𣥹、埱轉音一例,通以透字爲之。

《詩·邶風·綠衣》,一章言曷維其已,二章言曷維其亡。亡亦已也。福州謂作事了爲作亡,若通語言言了言歇矣。

《詩·鄭風》:倡予要女。傳:要,成也。《爾雅》:止,待也。止爲待,待亦爲止。〈本同部假借。〉重慶謂終了爲要待,待讀如臺。

《詩·小雅》:夜如何其?夜未艾。箋云:芟末曰艾。今紹興謂事已畢爲艾哉。

《爾雅》:鞠,窮也。今湖北謂事至窮極爲鞠,音如匊。佗處多轉如告。

事盡爲究。《爾雅》:究,窮也。食飽爲𠣿。《説文》:𠣿,飽也。民祭祝曰厭𠣿。〈居祐切。〉埶滿爲彀。《説文》:彀,張弩也。物多爲夠。《方言》:凡物晠而多謂之寇。寇變作夠。《廣雅》:夠,多也。〈《文選》魏都賦注引,今脱。〉今人言此四者音盡如殼,惟事了爲究或呼如咎䌛之咎。究、鞠聲亦相轉。亦通作𥢑。《説文》:𥢑,𥢑䅓而止也。古老切。

《爾雅》:洋,多也。《匡謬正俗》曰:山東呼衆曰洋。今淮南、吳、越偉大其物則稱曰洋。

古人於大物輒冠馬字,馬藍、馬蓼、馬䪥、馬蜩、馬蚿是也。今淮南、山東謂大棗爲馬棗,廣東謂大豆爲馬豆,通言謂大蟻爲馬蟻。

《爾雅》:碩,大也。湖北嘉魚驚偉其大則曰好碩。

《説文》:幺,小也。《爾雅》:幺,幼。《漢書·敘傳》曰:幺䯢。今人謂冣幼小爲幺。

《説文》:茸,艸茸茸貌。案:茸爲小艸叢生。《傳》言狐袭尨茸,《詩》作𫎇戎。𫎇者,物之稚也,亦是小義。《漢書·司馬遷傳》:在闒茸之中。闒爲小户,茸爲小艸,故竝舉以狀微賤也。師古曰:茸,細毛也。鹿角小者爲鹿茸,故知茸爲小名。今福州謂小爲茸,讀如農。古無日母,茸本音農。〈古音日、娘二紐皆入泥,多有柔嘉、微劣之義。〉

《方言》:揫,細也。郭璞音遒。字亦作㾭。《廣雅》:㾭,縮也。曹憲音子就反。湖北謂縮小爲㾭。

《方言》:凡細貌謂之笙。今稱至微之物曰笙,音如星。重言曰零星。

《説文》:𠈈,小貌。斯氏切。字亦作佌。《毛詩·小雅》傳:佌佌,小也。今謂小少皆曰佌,通以些字爲之。

《方言》:杪,小也。木細枝謂之杪。江、淮、陳、楚之內謂之蔑。郭璞曰:蔑,小兒也。今杭州謂極小曰蔑,讀如彌;宜昌謂小兒爲蔑子。其餘或謂赤子爲茅頭,茅、蔑一聲之轉,茅亦小也。蟬之小者,《爾雅》謂之茅蜩,其證也。或作貓頭,非其義矣。茅、𫎇亦一聲之轉。〈如雺讀爲𫎇,可證。〉《方言》懱爵,《荀子》謂之𫎇鳩,又小蟲謂之蠛蠓,是蔑、𫎇皆有小義。《易》言童𫎇,即茅蔑,故曰物之稚。

《方言》:尐,小也。《説文》:尐,少也。讀若輟。今惠、潮、嘉應之客籍謂少爲尐,讀若屑。浙之紹興、寧波狀物之小及少皆曰一尐尐,讀若説。

《廣雅》:隑,長也。曹憲音牛哀反。《漢書·司馬相如傳》:臨曲江之隑州。浙東形狀物長曰隑隑長,轉以形狀物大曰隑隑大。隑亦孴也。《説文》:孴,盛貌。讀若薿。

《方言》:𠭴,短也。凡叕聲字皆有短義。《莊子·秋水》篇:掇而不跂。《淮南·人閒訓》:愚人之思叕。郭、高二注皆訓爲短。又,《説文》訓䆯爲短面,《聲類》訓惙爲短气貌,不止短柱稱棳也。今江、淮、浙西於物之短者稱爲短𠭴𠭴,或曰秃𠭴𠭴。

古人謂物圓可轉及形圓腰細者其音近於胡盧。如蟲名果蠃,艸名括蔞,榖名果蠃,李名接盧,汲具名鹿盧,是也。今人狀物之圓曰圓果盧都。

《説文》:㘣,規也。《廣韵》音火玄切。字通作梋。《通俗文》:書圓曰規,規模曰梋。〈《一切經音義》引。〉今人謂圓規形曰圓梋,規模亦曰梋子,音去玄切。世皆作圈。圈本養畜之閑,音渠篆切。〈今人猶言豬圈。〉《玉藻》杯圈已借爲梋,〈《方言》:椀木謂之梋㭈。〉今更借爲規梋也。

《説文》:翩,似小瓿,大口而卑。引伸凡體卑平者皆曰甂。相承作扁。《釋名》:厀頭曰膞。膞,團也。因形團圜而名之也。或曰蹁。蹁,扁也。亦因形而名之也。團、扁對言,是漢時語已然。〈扁爲户冊,縱陳横陳亦各不一,非必卑平也。故知由甂引伸。〉扁、庳聲轉。〈猶裨之爲偏,辯之爲俾。〉《説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庳。《唐韵》作便俾切,《説文》又讀若逋。〈此猶《方言》鋪、脾,止也,爲雙聲。〉故今揚州狀扁曰逋逋,逋音如巴。魚、模轉麻,若父今稱爸矣。

《説文》:竵,不正也。火鼃切。古衹作華。《夏官》:無有華離之地。注:華讀爲𠇗哨之𠇗。今江南謂不正爲竵,尚合本音。佗處皆讀如鼃,合口呼之。口戾不正爲咼,本苦媧切,今江南亦音華,佗處亦合口呼鼃。

《説文》:靡,披靡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敞罔靡徙。《索隱》曰:失正也。廣州謂邪曰靡。

《廣雅》:夕,衺也。《呂氏春秋·明理》篇曰:是正坐於夕室也。其所謂正,乃不正矣。高誘曰:言其室邪夕不正。《地官·保氏》注有夕桀。夕者,邪也。桀者,《字林》訓杙,《毛詩·國風》傳訓特立,是直物也。一邪一直爲磬折形,小別於句股也。今淮南、吳、越謂兩物相覆參差不正曰夕,音如鵲。〈夕、昔聲通。〉亦謂邪轉曰夕轉,吳、越如字,淮南音如鵲,猶回訓衺亦訓轉矣。〈夕轉去聲,《廣韵》禡部有笡,訓爲斜逆,音遷謝反。今人亦謂斜逆爲笡。若轉陽唐,則音遷宕切。俗字作戧,江船邪行御風爲打戧。〉

《説文》:𠁥,羊角也。工瓦切。今人謂街巷曲折之處爲𠁥角。圭角、乖角,亦一語也。俗書作拐角。杖首如角,故曰𠁥杖。〈《廣韵》作拐,云:老人拄杖也。此爲後出俗字。〉凡諸邪側皆曰𠁥。頭邪曰𠁥,別當作奊。《説文》:奊,頭衺骫奊態也。雖相承作胡結切,圭聲字自可讀𠁥。

《方言》:宛,蓄也。《爾雅》:宛中,宛丠。孫炎曰:中央下。蓋中窊可積蓄者爲宛,故盌亦從夗聲。淮南謂圈席蓄米爲宛,因名其物爲宛積,讀若窩。籮、簍之屬亦曰宛,蜃、蛤之屬亦曰宛,音在畏、彎之閒,皆以中央宛下得名。《考工記》恆當弓之畏,故書作威。杜子春云:威謂弓淵。《釋名》:淵,宛也。言曲宛也。宛、淵、畏、威、彎一音之轉。

《説文》:均,平徧也。《爾雅》:傭,均也。《小雅》曰:昊天不傭。今人謂均曰勻,均本從勻聲也。吳、越言均或爲傭。

《方言》:鈵,錮也。郭璞音柄。今人謂錮使不泄爲鈵住。

《説文》:𡧍,冥合也。讀若《書》若藥不眄眩。凡物冥合,淮西言𡧍,音如泯;浙江言𡧍縫,音亦如泯。〈𡧍聲在真部,以賓從𡧍聲知之,𡧍本音泯也。〉𡧍音轉爲㒼。《説文》:㒼,平也。《天官》鄭司農注:互物,謂有甲㒼胡,龜鼈之屬。今浙江謂物無竅穴爲㒼。又,通語謂置物覆器中不令泄气亦曰㒼,音如悶。直隸謂射覆爲猜㒼,音如悶。浙江謂錢背爲㒼,音如悶。《漢書·西域傳》曰:以金銀爲錢,文爲騎馬,幕爲人面。如淳曰:幕音漫。漫、㒼一語也。

釁,裂也。字亦作璺。《方言》:器破而未離謂之璺。今淮南謂器裂曰璺,音如悶。案:曹憲音《廣雅》璺字爲問,又鳧鷖在亹亦讀如門,皆聲類相近。此與㒼字音近而義相反;然釁器者在填其罅漏,則與𡧍縫之𡧍義合。

《説文》:襾,覆也。從冖,上下覆之。罅,裂也。二竝呼訝切。蓋相覆爲襾,覆未冥合爲罅。故揚州謂覆未冥合爲罅,音如蝦蟆之蝦。

《方言》:慭,傷也。《説文》:傷,創也。慭爲傷創,故引伸爲殘𦈫。《左傳》:兩君之士皆未慭也。杜解:慭,𦈫也。《釋文》:慭又魚轄反。《説文》:齾,𦈫齒也。五鎋切。歺,列骨之殘也。五割切。慭、齾、歺音義竝同。今人謂物𦈫處爲𦈫慭,正作魚轄反。又,凡有𦈫待充者今人即名爲𦈫,官𦈫、吏𦈫是也。亦名爲額,兵額、賦額是也。額字無義,乃以雙聲借爲慭字。額本音五陌切,然俗音多開口作五斫切,〈慧琳云:江東呼額爲訝。是唐時已有謓開口音者,今則不止江東矣。〉因强借爲慭字,當正。

《説文》:丵,叢生艸也。象丵嶽相竝出也。讀若浞。蘄州謂對構而起曰丵嶽。

《説文》:幵,平也。象二干對構上平也。案:《漢書·地理志》䍐幵,應劭音羌肩反;涇陽幵頭山,師古音牽。今通謂兩物對構取平曰和幵,正如應、顔所音。

《説文》:弗,撟也。今黃州謂撟强爲之爲弗。吳、越之閒亦然,謂回首爲弗轉頭,音皆如弻,弗之古音矣。《記》言獻鳥者佛其首,佛亦弗也。

《易·説卦》:坎爲矯輮。《釋文》:輮,又女九反。今語謂矯之爲輮,自戾亦曰輮,音正作女九反。俗字作扭。

《説文》:尢,㝿,曲脛也。從大,象偏曲之形。𡯪,古文尢。烏光切。杭州謂偏戾爲尢。

《説文》:紃,圜采也。《荀子·非十二子篇》:反紃察之。楊倞曰:紃與循同。《榮辱篇》作反鉛,《禮論篇》同。凡圜轉反覆,多致相戾,如紾字《説文》訓轉,亦可訓戾,是也。杭州謂戾爲紃,讀如訓,皆從川聲也。

《考工記》:轂雖敝不藃。注:藃,藃暴。《毛詩·國風》傳云:喬,上竦也。《爾雅》:句如羽,喬。上句曰喬。小枝上繚爲喬。今謂物不妥帖偏頗暴起爲藃,音如喬;小枝上竦而句曰喬,音如竅;須句如羽謂之喬胡髭。

《考工記》:倨句磬折。凡人立鞠躬向前亦得是名。《莊子·漁父》篇:夫子曲要磬折。今揚州謂器及人句僂向前皆曰磬出。

《説文》:哆,張口也。《廣韵》音敕加切。今杭州凡張皆曰哆,音陟加切。

《爾雅》:漮,虛也。《方言》:康,空也。古通以康爲之。江、淮閒謂蘆菔受凍中虛曰康。鄧廷楨説。〈凡鄧廷楨説皆見其所著《雙硯齋筆記》。〉通語謂罄盡爲光,亦康之音變也。

《説文》:綽,緩也。《爾雅》:寬,綽也。今謂屋及器寬大爲寬綽,人性奢泰爲闊綽。言寬綽者,或轉去聲如操。一曰,《説文》:窕,深肆極也。《荀子·賦篇》:充盈大宇而不窕。窕本音挑,音變如操。在人當書綽,在屋及器當書窕。

《爾雅》法、則、㓝、範、矩、律、戛竝訓常,㓝、範、律、矩則又竝訓法。案:戛亦法也。《康誥》:不率大戛。《正義》曰:戛猶楷也。古字戛、楷雙聲,〈《爾雅》釋文:戛,郭苦八反。偕,《廣韵》苦駭切。〉而相通借。〈《皋陶謨》戛擊,《明堂位》作揩擊,是戛與皆聲字通。〉《儒行》:後世以爲楷。陸、孔皆訓楷爲法式,則戛亦法式矣。《晉書·衛恆傳》: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今人言楷書,皆知其義爲楷法;楷本作戛,則鮮知者。揚州猶謂木模攝麪成餅者曰麪戛子,作苦八反,合口呼之。

《士喪禮》注:形法定爲素。今杭州謂凡模可以攝物就形者爲素子。又,凡以土木模寫形象,通語亦謂之素。字變作塐,塐象是也。

《説文》:像,象也。讀若養。自唐至今皆誤讀像如象,遂別造㨾字,今皆言㨾。

《廣雅》:無慮,都凡也。《周髀算經》趙爽注:無慮者,粗計也。王念孫曰:《莊子·齊物論》:孟浪之言。李頤云:孟浪猶較略也。《吳都賦》鐂逵注:孟浪猶莫絡,不委細之意。莫絡、孟浪、無慮皆一聲之轉。總計物數謂之無慮,總度事情亦謂之無慮。今江、淮閒人謂揣度事宜曰母量,即無慮之轉。〈以上王説。〉驗今南北皆謂大數爲大母子,又謂粗率嫴量爲毛嫴,約舉大數曰約莫。蓋無慮疾呼成無,無古音模,母、毛、莫皆無之聲轉。

《廣雅》:嫴榷,都凡也。《孝經》孔傳:蓋者,辜較之辭。鐂炫《述義》曰:辜較猶梗㮣也。字亦作沽。《檀弓》:以爲沽也。注:沽猶略也。今人謂略揣梗㮣曰嫴,俗變作估;傷人者嫴計死期猶曰保嫴。

《爾雅》:塵,久也。《毛詩·大雅》傳:填,久也。填即塵字。〈填從真聲,在真部。〉久積則塵,《漢書》言陳陳相因是也。今人謂物久爲陳,積亦曰塵。直隸、山東、淮南、吳、越狀物之多曰塵千塵萬,或曰鎮千鎮萬,鎮即填也。〈皆從真聲。〉其訓久者則謂長夜不休爲塵夜,長日不休爲鎮日,鎮亦填也。

《説文》:逴,遠也。讀若掉苕之掉。今人謂相距絕遠曰逴遠,音正如掉。公牘譌作窵遠。《説文》云:窵窅,深也。非遠義。山西謂絕遠曰逴,絕長亦曰逴。

《説文》:迾,遮也。良薛切。今人謂遮爲迾,讀如剌。謂栅爲栅迾子,亦讀如剌。《廣雅》𢉨、幕皆訓庵,𢉨亦所以遮迾者也。案:《地官·山虞》、《澤虞》、《迹人》、《卝人》皆言厲禁,《山虞》注曰:物爲之厲,每物有蕃界也。鄭司農云:厲,遮列守之。彼所謂厲與今言剌正同。今人常文猶言厲禁,不知厲即今言剌矣。

《説文》:略,經略土地也。《小爾雅》:略,界也。相承以落爲之,諸有界域皆曰落,邨落、籬落、部落,皆古今通語也。兩物之閒亦曰落。遼東謂兩山之閒爲山落子,惠、潮、嘉應之客籍謂樹兩枝閒爲樹枝落,落皆讀羅斫切。俗書作岔,尋本乃是略字。樹枝落亦𠲱之音變。《説文》:𠲱,枝𠲱也。古百切。

《説文》:介,畫也。從八,從人。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今直隸、山東謂兩物根柢相連之閒曰介八,若兩指閒曰手介八、腳介八,樹兩枝閒曰樹介八是也。介讀古八切。揚州謂指兩節閒亦曰介八。尋《孟子》云:山徑之蹊閒介然。《長笛賦》云:閒介無蹊。今人言介八,若古人言閒介矣。

介,有所恃也。《左傳》曰:介恃楚衆。《漢書·南越傳》曰:欲介使者權。今江南運河而東至於浙江謂有所倚恃爲介。俗作戤,無以下筆。

《説文》:靠,相違也。今人謂相依爲靠,其義相反,猶亂爲治、徂爲存、苦爲𢘦矣。

《説文》:周,密也。《詩·小雅》傳:周,至也。《論語》:雖有周親。謂至密之親也。凡言比周,謂相密箸也。今人謂相比冣密曰倜,〈佗歷切。〉比鄰曰倜壁,倜即周字聲變耳。〈倜從周聲。〉俗書作貼。《新附》云:貼,以物爲質也。非密比義。又,凡人可信任謂之倜心,倜亦周字。《魯語》曰:忠信爲周。《公羊傳》謂可信任之狗爲周狗,是也。俗亦誤貼。又,同父母者爲周親,周今音轉如旳。〈旳本在宵、肴、豪部,周在幽部,通轉冣近。〉又,《周禮·地官》:五黨爲州,使之相賙。注:賙者,謂禮物不備,相給足也。今凡分卹貧人謂之倜補,亦曰幫倜,倜即賙字音變,古賙衹作周也。俗書亦誤作貼。

《説文》:黏,相箸也。從黍,占聲。古音占當讀佗廉切,〈沾變作添,形誤而紐不誤。〉故入聲則爲帖。今人以紙幅、布帛黏箸物上謂之帖,本黏字也。此與周呼倜者同紐,而韵絕遠,世多溷之。

《説文》:聑,安也。丁帖切。《長笛賦》曰:瓠巴聑柱。謂安柱也。今人謂物安隱不掉曰伏聑,讀如帖。凡言妥帖,亦聑字也。

《説文》:亭,民所安定也。今人謂物之安、事之定曰亭當,言𣲺定者亦曰旳當,旳、亭一聲之轉。旳之非聑猶周之非帖,皆聲類絕遠也。

《小爾雅》:傅,近也。《廣雅》:傅,就也。古言傅者猶今言附,今人謂黏近在上曰傅在上,音如巴,若逋轉爲巴矣。常言有趨傅結納,故今謂以諂事人爲傅結,音如巴結。《爾雅》:屋上薄謂之筄。《釋名》:搏壁,以席搏箸壁也。凡此竝有傅義,今語竝當爲巴。《曲禮》言帷薄,《晉語》言微薄,簾以薄名,竹籬似之,故稱籬笆矣。

《説文》:剴,摩也。〈《廣雅》作磨。〉《廣雅》:摩,近也。曹憲音剴爲五哀反。今人謂相切近爲剴,俗作捱。剴亦自近彼物之稱。直隸謂招朾爲剴朾,陝西謂招殺曰剴刀。

《説文》:㡪,𡎰地以巾𢵢之,讀若水溫㬮。一曰:箸也。《漢書·楊雄傳》:㡪人亡。韋昭、師古皆曰:㡪,乃回反。〈韋音見《莊子》釋文引。〉師古曰:㡪,抆拭也。今山西平陽謂見殺曰㡪刀子,㡪讀去聲如柰。㡪刀子者,謂拭刀子,或箸刀子,義得兩通。澤州謂足被泥沾亦曰㡪,義亦𢵢、箸兩通。山東、直隸言㡪,爲凡相沾箸被飾之稱。

《爾雅》:逮、及、暨,與也。暨亦訓及。今天津、德州謂物比校而劣者通言曰不及,別言曰不暨。佗處或謂追步弗及曰不迭。迭本逮字,聲轉如迭耳。

《説文》:迭,更迭也。今謂新故更代爲替,實即迭字,入轉爲去耳。《匡謬正俗》引《爾雅》:替,廢也。謂前人既廢,後人代之。説雖可通,然非其本。《方言》:庸、恣、比、侹、更、佚,代也。郭璞曰:佚音蹉跌。佚即迭字也。

《説文》:待,竢也。今謂竢爲待,音如等。等、待皆從寺聲,故音轉呼待如等。

《説文》:龓,兼有也。讀若聾。兼有,謂兼幷而有之。《周頌》:我龍受之。謂兼包幷有也。今稱兼包一切爲龓統,二物合幷爲龓,讀皆如隴。俗作攏。又,治河隄岸水門就時謂之合龍,龍亦龓也。毛傳訓龍受之龍爲和,即今合龍義矣。

《小雅》:如酌孔取。箋云:如飲老者,則當孔取。孔取,謂度其所勝多少。凡器之孔,其量大小不同。老者气力弱,故取義焉。今人謂度量多少弗令過劑爲扣,扣分、扣數是也。扣即孔字音轉,猶芤、吼皆入矦部矣。扣亦竘也。《廣雅》:竘,巧也。曹憲音口。適如其量,今言竘巧。至言扣定,則借爲𧥣。《説文》:𧥣,扣也。如求婦先𧥣叕之。苦后切。

《廣雅》:貳、福、〈即副字。〉䔏、倅,盈也。《西京賦》:屬車之䔏。薛綜注:䔏,副也。曹憲音䔏爲楚驟反。䔏訓爲盈爲副,故有充數之義。嵇康《琴賦》曰:承閒䔏乏。《列女傳》:津女娟願備持楫,𥳑子䔏之。謂䔏乏也。今人皆謂充數爲䔏數,又凡語副人意者亦云䔏佗旳意。世以湊字爲之,則義訓稍遠矣。

䔏之訓副,本由造舟引申。《爾雅》:天子造舟。造謂比次,故䔏本當音造。今凡物有數具者,完具曰一副,或曰一䔏,齒音歸舌頭作佗嘯切。鄙俗作套。

造、次雙聲。《論語》:造次必於是。是連語也。今人言一次者或言一造。〈七到切。〉一曰,《説文》:造,就也。一造猶一就矣。

《説文》:𠕓,檮帳之象。苦江切。引伸爲凡包覆之稱。今語有二音。一音如𣪊。凡物之皮則謂之𠕓,通以𣪊字爲之。一音如字,俗字作腔。本言𠕓韜,俗作腔套。《説文》:韜,劍衣也。引伸爲凡外廓之稱。

《説文》:羼,羊相廁也。初限切。今人謂糅襍調和爲羼,良家子入優人閒作戲爲羼戲。

《説文》:𠂤,小阜也。此即今堆字。官,從宀從𠂤。𠂤猶衆也。師,從帀,從𠂤。𠂤,四帀衆意也。今人謂衆共聚集曰一堆兒。《大雅》:敦彼行葦。傳:敦,聚貌。《廣雅》:屯,聚也。古敦、屯皆可讀𠂤。〈《爾雅》郭注:今江東呼地高堆者爲敦。是敦借爲𠂤也。《莊子·至樂》篇:生於陵屯。司馬彪曰:阜也。是屯借爲𠂤也。諄、文、魂與微、皆、灰相轉。〉

《豳風》:有敦瓜苦。傳:敦猶專專也。《大雅》傳:敦,聚貌。《釋文》亦讀徒端反。《管子·霸言》篇:摶國不在敦古。《史記·田完世家》馮因團三國之兵。摶、團皆聚也。故今有團聚、團練諸語。

《説文》:磊䇏,重聚也。今謂物之重、事之艱皆曰磊䇏,或爲絫墜,皆一語也。

《説文》:儹,冣也。作管切。僔,聚也。慈損切。今通謂積資爲儹錢,蘄州言僔。

《説文》:薀,積也。《春秋傳》曰:薀利生𡾤。於粉切。江南運河而東市井謂貨物積滯難渫爲薀,音烏困切。

《説文》:攎,挐持也。洛乎切。《廣韵》訓攎爲斂。自饒州、廣信以至浙江皆謂總持爲攎。盧聲字皆有積聚義,故籚訓積竹矜,䰕爲巤,纑爲縷,皆聚物也。

《説文》:饒,益也。江寧市閒買物欲其增益曰饒。鄧廷楨説。

《士冠禮》注:殺猶衰也。《地官·廪人》注:殺猶減也。舊皆音所界反。《廣雅》:殺,減也。曹憲不出音。今人謂水漿愈渴爲殺渴,薑蒜除腥爲殺腥气,義皆訓衰訓減,仍讀所八反,依曹憲也。

《説文》:㬎,衆微杪也。從日中視絲。古文以爲顯字。讀若唫唫。今浙西杭、湖之閒謂顯燿曰㬎亮。㬎讀如金,舆唫小殊。通語形狀顯燿曰亮㬎㬎,音本如金,稍變作子林切。

《説文》:晣,昭晣,明也。《易》釋文之世反。浙江謂明絜爲清晣。

《爾雅》:鑠,美也。古音讀鑠如燿,〈《漢書·藝文志》:燿金爲刃。師古曰:燿讀與鑠同。今直隸呼鑠近燿。〉故鑠爲光明之美。音變郭璞音舒灼反。《方言》:黸瞳之子,宋、衛、韓、鄭之閒曰鑠。注:言光明也。字亦作爍。今人謂甚明曰鑠亮,光不定曰閃爍。

《説文》:黨,不鮮也。黕、黨、黷、黵四字《説文》列爲一聯,黕訓滓垢也,黷訓握持垢也,黵訓大汙也,則黨亦爲汙垢之義,汙垢故不鮮也。今人謂汙垢曰黨,音如髒,借髒爲之。《後漢書·文苑傳》曰:抗髒倚門邊。注:抗髒,高亢婞直之貌。非汙垢義也。案:《説文》:坱,塵埃也。於亮切。今人單言曰黨,重言曰坱黨。坱黨連言,猶鞅掌也。世人誤書骯髒,單言黨者亦遂誤書髒矣。

《説文》:灒,汙灑也。則旰切。今通謂汙灑爲灒,讀如字。或直謂汙曰灒。俗字作臢。重言曰腌臢,猶坱黨也。

《爾雅》:𣬈鐂,暴樂也。郭璞曰:謂樹木葉𦈫落蔭疏。今人狀木葉果實之墮落曰𣬈鐂杷剌。又,今人謂以鐵器刮木爲暴,其器曰暴子。俗字作鑤。亦謂刮削木皮暴樂而下爾。葉落墮地則狼藉不潔,故常德謂不潔曰𣬈鐂,鐂音如來。移以言人,吳、揚之閒音如憊來。

暴字單言則當作𣗸。《説文》:𣗸,木葉陊也。從木,㲋聲。讀若薄。從㲋聲則當在藥部,漢時藥、鐸不甚分析,故言讀若薄矣。因以重言,《漢書·酈食其傳》家貧落魄,《王莽傳》如淳注言莽母洛薄嗜酒,落魄、洛薄皆謂疏散如木之疏蔭也。今語猶謂貧人疏放爲洛薄,本即𣗸字重語。

樂字單言,《荀子·君道篇》:狂生者不胥時而樂。〈從台州本改,作落者,義近字非。〉《詩·大雅》傳:鐂,爆爍而希也。是樂亦或作爍。《莊子·胠篋》云:下爍山川之精。語亦多言消爍。樂聲之字或讀爲爍,或讀爲𤻲。凡言洛薄,杭州亦言遼落,〈即牢落。〉遼本樂字。

《説文》:弸,弓彊貌。今人狀物之堅彊曰弸硬,讀如崩。

《方言》:馮,怒也。《左傳》:震電馮怒。《楚辭·天問》:康回馮怒。是也。亦或作朋。《吳語》奮其朋埶。以朋爲之。今謂凡事凡物怒力作埶者皆曰馮,讀鋪登切,與馮音皮冰切冣近。或轉爲鋪戎切,或轉爲鋪光切,皆一語也。

奮,振訊而起也。《爾雅》:絕有力,奮。今人謂振起爲奮起來,讀布運切。古無輕脣,則切布運者合於古音也。

《説文》:陊,落也。徒果切。相承以墮爲之。墮訓敗城阜,義亦相通。又云:紿,絲勞即紿。徒亥切。今杭州謂物漸陂陀曰墮,讀徒耶切,歌、戈轉麻也。又謂革器弛緩曰紿。蓋紿、墮本雙聲,台聲、隋聲古多用爲連語,如怠惰皆爲懈,詒䜏皆爲欺,是也。然則紿亦墮爾。

《周禮·地官·司市》注曰:物行苦。《九章算術》有行酒。行者,粗惡之義。今吳、越謂器物楛窳爲行貨。

《説文》:勩,勞也。凡物勞勮則損,故今謂器物磨損爲勩。段玉裁説。

凡事有始終期限,故曰一成,或曰一終。今公牘轉作一宗,通俗轉作一樁,皆終字也。凡物一層爲一重。《説文》:緟,增益也。古今相沿衹作重。音轉如撞。〈撞本從重得聲。〉今人謂一層爲一撞,本重字也。凡土相次比謂之一坒。《説文》:坒,地相次比也。𣬈至切。今人謂土相次比、物相次比皆曰一坒一坒,或言事有先後第次則曰一批一批,范寅説本坒字也。〈范寅説見其所作《越諺》。〉凡人及物一列爲一輩。《説文》:發車百兩爲一輩。今人謂一列爲一排,事有先後一列爲一伐,本輩字也。〈排、輩皆從非聲。排本訓擠,言排比者,亦輩之借。輕重脣相轉,故輩爲伐。〉

《説文》:朾,撞也。從木,丁聲。成,就也。從戊,丁聲。成字從戊,何緣訓就?竊謂成、朾一字。從戊者,謂以矛刺。〈戊即古文矛字。〉刺擊朾撞,古人多通言之。《呂氏春秋·長攻》篇云:反斗而擊之,一成匘塗地。注:一成,一下也。此則一成者謂朾一下耳。《論威》篇云:獨手舉劍,至而已矣,吳王壹成。壹成者,謂揨一下也。〈《廣雅》:揨,刺也。〉《書》言簫韶九成,撞鐘擊鼓,一終則爲一成。一成者,朾一次也。冣初古文,成、朾當衹作丁。《周南》:椓之丁丁。傳曰:丁丁,椓杙聲也。丁之本義當爲椓杙,字則象形,音則象聲。今人皆稱椓杙爲丁,椓亦擊也。〈《説文》。〉凡有所動作者,字多從殳從攴,故撞擊之義轉訓成就,猶攷本訓敂而轉訓成矣。〈《天官·𠣥宰》:設其攷。注:攷,成也。凡《周禮》作攷者,佗書多作考。父爲考,亦從又持杖,然則考者攷也。〉丁壯謂之成人,丁亦與成不異。〈《大雅》言老成人,通言則老亦成也。《急就章》言老復丁,析言則老非成也。〉今人言朾,轉入馬韵,鮮讀宅耕、都挺二切者。然義仍與古近,自訓撞擊而外,有所作爲,無不言朾,如言朾坐、朾躬、朾招呼,此猶有所作爲者字皆從殳從攴也。從某處過曰朾某處過,此朾即是丁字。《爾雅》:丁,當也。其以聲假借者,如言朾飯、朾酒,此朾乃借爲盛。《説文》:盛,黍、稷在器中也。占卜謂之朾卦,此朾乃借爲貞。《説文》:貞,卜問也。廉察謂之朾聽,此朾乃借爲偵。《史記·淮南王傳》:爲中詗長安。服虔曰:偵𠊱之也。然則音雖譌變,而上尋假借,韵部未遷,明其傳之自古矣。

丁爲椓杙,丁聲之朾訓刺,故引伸之今謂蟁蜹𡄋人曰丁。

《説文》:貞,卜問也。《周禮·天府》:陳玉以貞來歲之媺惡。《大卜》:凡國大貞。鄭司農曰:貞,問也。今人謂詰問窮柢曰貞,音如丁。古無舌上音,貞本讀丁也。凡貞,異於常問,以有固必審諦之意,故引伸爲貞實、貞固。今人音如丁者,亦有堅實義。《説文》丁訓丁實,義得兩通。

《爾雅》:丁,當也。字亦通鼎。《漢書·賈誼傳》曰:天子春秋鼎盛。《匡衡傳》曰:匡鼎來。鼎皆訓當。今市井以己所設坫肆迻貿於人謂之鼎坫。鼎者,謂其名實相當也。又,凡以是人充當彼人謂之鼎名,俗以頂字爲之。《爾雅》丁與昌、敵、彊、應皆訓爲當,故今用力抵拒、以言抵拒皆謂之鼎,俗亦以頂爲之。

《廣雅》:㞟、錪、鎮、珍,重也。㞟,曹憲音鼎。今人狀物之重曰重㞟㞟,與錪、鎮、珍,皆一聲之轉。㞟又同壬。《説文》:壬,善也。佗鼎切。重從壬,厚也。今人猶云壬好壬厚。

《説文》:鎮,博壓也。博壓者,如今赌者以物爲質,所謂鉒也。〈今亦謂質曰壓。〉鎮與錪、㞟本一聲之轉,凡質物謂之典,即鎮字也。㞟亦音堂練切,〈徐鉉依《唐韵》音如此。〉今人貿易先期出錢以爲質壓謂之㞟,㞟亦鎮字也。俗皆作墊,謬甚。〈墊本訓下,昏墊、墊隘皆此義也。今人乃謂河中積沙漸高爲淤墊,則義相反矣。此本當作填字耳。〉

《大雅》:上天之載。傳:載,事也。《詩》、《書》皆以載爲事,事、載本一聲之轉。今福州猶謂事爲載,讀如戴。古音載本如戴也。〈《詩》載弁即戴弁。説詳𩛥飯條。〉

《爾雅》:昌,當也。郭璞引《書》禹拜昌言,《孟子》注引《書》作禹拜讜言,《逸周書·祭公解》:王拜手稽首黨言。黨、讜皆即昌字。《典引》蔡邕注:讜,直言也。直亦訓當。《説文》云:當,田相直也。然則直是當直,不謂侃直。名當其實謂之昌。《申子》曰:名者,聖人之符。〈《羣書治要》引。〉《荀子·正名》曰: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合符得宜,是之謂名,是之謂昌。陝西、江南、浙江、江西皆謂名爲名昌,昌讀如堂。古音昌本在舌頭,故或字作讜也。

《説文》:侖,思也。力屯切。字通作論。《大雅》:於論鼓鐘。傳:論,思也。浙江令人自反省者曰肚裏侖一侖。或曰搉一搉。搉即校字,猶常言計校也。范寅説。

《説文》:帇,手之疌巧也。尼輒切。凡𥏚、肅、聿等字皆從帇。今浙東紹興謂作事爲帇,轉去聲爲女劍切。《爾雅》:業,事也。業本大版,訓爲事者亦帇之假借矣。〈《説文》、《釋名》皆以捷業説業,此以聲爲訓也。帇訓疌巧亦然。故帇、業相通。〉

《説文》:攪,亂也。《詩》曰:衹攪我心。今人謂亂之曰攪,其謂治之亦曰攪。此猶古訓以亂爲治矣。要之,今人言攪以代作爲等語。惟應人招飲,謙言曰𢺕,或曰打攪,是爲本義。

《漢書·汲黯傳》:好興事舞文法。注:舞猶弄也。廬之合肥、黃之蘄州皆謂作事爲舞。長沙及揚、越多言弄。弄亦轉佴。《墨經》:佴,自作也。〈佴、弄相轉,例如耳、茸相轉。〉

《説文》:故,使爲之也。相承以雇及顧爲之。今賃人爲之曰顧,本故字也。漢軍法曰:故行不行,奪勞二歲。〈《史記·馮唐傳》集解轉引如淳所述。〉司馬貞謂故與雇同,不悟雇當作故爾。

《爾雅》:將,請也。將音七羊反,與請一聲之轉。廣州謂請曰將。通語倩人爲之亦曰將,俗誤書槍,因傅會曹公捉刀之事,何其誣妄?

《説文》:檢,書署也。《韓非子·外儲説右》曰:田嬰令官具柙券斗石參升之計,俄而王已睡矣,吏盡揄刀削其柙券升石之計。柙義同檢,〈《説文》:梜,檢柙也。《法言序》云:蠢迪檢柙。〉亦謂書署也。今人謂署諾爲畫柙,亦曰檢柙,檢讀如僉。

《説文》:署,部署。有所网屬。今人部署佗人曰:箸某某去。箸者,署轉入聲。

《爾雅》:朕,我也。今北方音轉如簪,俗作偺。偺即朁字,本朕字耳。自秦以來文字無敢稱朕者,而語言不能禁也。〈朕本音在蒸部,《廣韵》入四十七寢,讀直稔切,則轉入侵部矣。朁、簪亦在侵部也。〉

《説文》:我,施身自謂也。義從我聲,故我音轉如儀。《韓詩》:如食儀饇。傳:儀,我也。今江南蘇、松之閒謂我爲儀。我轉爲吾。《説文》:吾,我,自稱也。吾亦音牙。《漢書·地理志》允吾,應劭曰:音鉛牙。〈我吾牙,則歌戈、魚模與麻相轉。〉又轉爲卬。〈魚模、陽唐對轉。〉《爾雅》:卬,我也。今徽州及江、浙閒言吾如牙,亦卬字也。俗用俺字爲之。卬變爲陽。〈疑、喻旁紐相變。〉《爾雅》:陽,予也。字亦作姎。《説文》:姎,女人自稱我也。今直隸、山東農婦皆自稱老姎們,聲在娘、牙之閒。或書作娘,非也。

《爾雅》:余,我也。明時北方人自稱洒家,洒即余也。余從舍聲,古音如舒。舍轉爲書野切,故余亦轉爲書野切。〈余聲之字多轉入麻部。《廣韵》:余,姓。音視遮切。斜、賒、荼、𡨀、塗亦皆入麻韵,魚、模生麻也。〉

《大雅》:予豈不知而作。箋云:而猶女也。音轉爲乃,爲若。《祭統》:若纂乃柤服。注:若、乃,猶女也。今蘇州謂女爲而,音如耐,〈耐從而聲,而古音耐。〉亦與今言乃近。浙東謂女爲若,音如諾。〈諾從若聲。〉音又轉爲戎。《大雅》戎雖小子,纘戎柤考,以佐戎辟,箋皆訓戎爲女。今江南、浙江濱海之地謂女爲戎,音如農。〈古音日紐歸泥,今此三音猶本於古。〉

《説文》:大,象人形。故知古語稱人曰大。今廬州鄙人謂都邑人曰奤子。奤音如夳,即大之俗字也。

華,中國也。《傳》曰:夷不亂華。古人以國稱其種族,今直隸、淮南皆謂山東人爲侉子,侉即華之聲借,若華亦作荂矣。蓋淮南古有徐戎、句吳,直隸亦襍山戎;南北相望,惟山東純爲諸夏,故獨被以華名。其語流傳至今,因謂山東音侉聲侉气。然國族命名本象其聲,夏、楚、吳、揚是也。

《晉陽秋》曰:吳人謂中州人爲傖人,俗又謂江、淮閒襍楚爲傖人。〈《一切經音義》引。〉尋《方言》壯、將皆訓大,將、倉聲通,〈如鸞聲將將、鳥獸蹌蹌是。〉傖人猶言壯夫耳。昔陸機謂左思爲傖父,蓋謂其粗勇也。今自鎮江而下至於海濱無賴相呼曰老傖。

《説文》:貉,北方豸種。凡相輕賤則駡貉子。晉時孫秀妻𦳋氏常呼秀曰貉子。今江南運河而東相輕賤則呼貉子,貉音如馬,若《肆師》、《甸祝》以表貉爲表禡矣。

胡、倭、蠻,四裔之國也。今謂行事無條理、語言無倫次曰胡。浙江別謂之倭。凡專擅自恣者通謂之蠻。

《説文》:孨,謹也。相承以孱爲之。《漢書·張耳傳》:吾王,孱王也。孟康曰:冀州人謂懦弱爲孱。今謂下劣怯弱爲孱頭。孨本旨兗切,今爲初鴈切。

《詩·鄭風》箋:魗,惡也。《正義》曰:魗、醜古今字。音轉爲鯫。《漢書·張良傳》:鲰生説我。服虔曰:鲰音士垢反。鲰,小人也。〈士垢多誤作七垢。案:師古音才垢,徐鉉音士垢,《廣韵》云:淺鲰,小人,仕垢切。説即本服,則服音士垢無疑。以小爲鲰,漢人常語。《釋名》:奏,鄒也,陿小之言也。又云:盾約脅而鄒者曰陷虜。鄒、鲰一也。然言鲰生,亦有猥鄙之意。〉今謂才能下劣者爲鲰頭。魗又同㥢。《方言》:㥢,惡也。郭璞音㥢爲遒。今杭州謂冣下劣爲㥢,江南運河而東音轉如丠,直隸、山東音如朽,或轉如宿,湖南亦如宿,或直言鲰。言丠者亦云婁丠,是曡韵連語也。凡小者曰部婁,醜者曰痀僂,凡小及少皆曰區區。杭州言區區音如摳,開封音如甌。凡此,聲義皆相類也。

《説文》:豎,豎立也。凡人初能立者謂之童豎,豎有短義。故《方言》曰:襜褕,短者謂之裋褕。豎猶裋也。在鳥,短羽則爲𰀫𰀫。音轉《韓非·説林下》曰:鳥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翢翢即𰀫𰀫。在人則曰侏儒,亦曰焦僥、周饒。〈《海外南經》:周饒國,其爲人短小。〉緯書言冠短周。周、朱聲通。〈如裯音侏大,可證。〉鐃歌有《朱鷺》,鷺無朱者,朱借爲翢。鷺本短尾,近韓非所謂翢翢矣。短人淺小,童子𫎇昏,故駡人昏愚謂之豎儒。《漢書·張良傳》曰:豎儒,幾敗乃公事!豎儒即侏儒也。豎從豆聲,或轉如斗。今淮西謂僮僕爲斗子,直隸、山東謂農夫無知者爲莊家老斗,即豎字也。

《漢書·息夫躬傳》:僕遬不足數。注:僕遬,凡短之貌也。僕音通附。〈《詩·既醉》:景命有僕。傳:附也。《考工記》:欲其樸屬。注:猶附箸也。〉附婁,《説文》訓小土山。井谷射鮒,虞翻訓小鮮。《方言》:東陽之閒謂短爲㾈。是菐聲、付聲字皆有短小義。《漢書·黥布傳》曰:腐儒!爲天下安用腐儒哉!腐即短小,儒亦本與侏儒同義。古人凡言短小,義兼愚陋。〈高祖駡人,一曰鲰生,二曰豎儒,三曰腐儒,皆同意。〉師古望文生訓,乃云腐者爛敗,失其旨矣。自稱曰僕,本是臣僕,亦兼短義。〈猶豎子爲短人,亦爲童僕。〉《爾雅》:卜,予也。卜即僕字。〈《檀弓》:卜人師扶右。注讀卜爲僕,是卜、僕通也。《爾雅》賚、畀、卜三字,賚即是台,如邰作斄,台者,我也;畀借爲鼻,鼻、自同文,畀即自字;皆與訓予之義相合。世見毛傳訓卜爲予,爲付予之義,因謂《雅》訓予爲付予而非自稱之予。然鼻訓引气自畀;舒字從予從舍,予爲推予,舍即是余;則古人自稱之言多與付予同義。〉王侯自稱不穀,不穀即僕之合音。〈《淮南·人閒訓》注:不穀,不祿也。此爲望文生訓。古人死言不祿,不應以此自稱。〉謙以自稱,亦表短淺之義。唐人自稱阿婆,婆即僕之轉音也。今廣信謂愚人爲僕子,亦猶言腐儒也。

《方言》:庸謂之倯,轉語也。郭璞音相容反。一曰保倯,一曰嬾倯。今傭保、慵嬾皆此庸字。廣信自謙稱倯郎子,猶稱僕稱賤子也。此保倯義。通語謂操作惰弛爲倯懈,凡物寬弛亦曰倯,以鬆爲之。此嬾倯義。

《史記·貨殖列傳》曰:呰窳偷生。今浙西海濱之人謂物楛窳亦曰呰,音子詭切,猶觜從此聲,今亦讀子詭切矣。又,《説文》:倠,仳倠,醜面。仳芳比切,倠許惟切。今黃州謂醜劣爲倠,讀上聲;或謂之仳。凡此,聲義皆相類也。

《説文》:伿,隋也。〈隋即惰。〉以豉切。《內經》有食亦病,亦即伿字。今浙西謂劣材從事爲伿,讀如蟹。〈支、佳本一部。〉又,《説文》:徯,待也。𧨍,待也。《廣韵》竝胡禮切。郭璞《爾雅注》曰:河北人以待爲徯。今人有所觀望畱待則謂之徯,轉讀爲胡懈切,或魚懈切。俗作捱。〈猶奚聲之鞵字亦作鞋而入佳韵也。〉徯、𧨍本一字,亦含伿惰之義。

《方言》:凡駡庸賤,或謂之辟。辟,商人醜稱也。今川東謂醜而庸賤者爲辟。

《説文》:愚,戆也。從心,從禺。禺,㺅屬,獸之愚者。今吳、楚、閩、廣皆謂愚爲禺,俗誤書牛。〈案《唐韵》,禺音牛具切。然偶、耦、蕅等字皆從禺聲,則禺古音如偶。郭璞《山海經注》曰:禺,今江南山中多有。説者不了,乃作牛字。是禺音近牛,晉代已有此誤。牛者,事也。多力任事,應與能獸齊稱,無愚義也。〉或言憃如禺,〈憃音丑江切,今以形近惷字,遂誤作蠢。義絕相遠,當正。〉亦讀如牛,誤爲戴角之牛久矣。

《廣雅》:銖,鈍也。字亦作朱。《莊子·庚桑楚》:人謂我朱愚。今四川謂愚爲朱,誤謂是豬。

《賈子·道術》篇:反慧爲童。《春秋》晉胥童字昧。《廣雅》:僮,癡也。蘄州謂騃不解事爲童,音如董,猶言懵懂矣。又,《方言》:董,錮也。陝西、河南謂以圅胡語使人不解爲錮董住。

《説文》:𪒠,忘而息也。於檻切。字變作憨。平陽謂癡爲憨,音胡檻切。

《方言》:杜,歰也。《廣雅》杜、遴皆訓歰。今通謂人行止遴難言語蹇歰爲杜,音如土,若桑杜爲桑土矣。

《説文》:遴,行難也。經典相承作吝。《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厚德掩息,遴柬布章。晉灼曰:許慎云:遴,難行也。柬,古𥳑字,少也。難行封,則得繼絕者少。案:遴、柬曡韵,猶連蹇耳。今江南、浙西多謂遴爲遴柬,遴轉如練。

《説文》:㥯,謹也。於靳切。蘇州謂謹爲㥯,音如殷。惲,重厚也。於粉切。通語謂重曰惲重,通以㥯字爲之。又,《説文》:殟,暴無知也。〈《一切經音義》引。〉徐鉉音烏沒切。今通謂暴厥無知爲殟死,音如暈。〈殟聲本在文魂部。〉《聲類》:烏殟,欲死也。〈《一切經音義》引。〉今人猶云烏頭暈矣。然《廣雅》殟、殙皆訓極,殙有瞀義,〈《説文》。〉則殟亦有瞀義。淮南、吳、越謂人性句瞀者爲殟孫,讀如溫。此曡韵連語也。

《説文》:顓,頭顓顓謹貌。頊,頭頊頊謹貌。今浙西嘉興謂人迂謹曰顓頊頊。

《左傳》渾敦,杜解謂不開通之貌。《莊子·應帝王》篇,中央之帝爲渾沌,無有七竅,亦此義也。今音轉謂人不開通者爲昏蜑。

《方言》:矝謂之杖。尋古音矝如鰥,故老而無妻者或書作矝,或書作鰥。今人謂杖爲棍,即矝字之變矣。又謂凶人爲光棍。尋《説文》:檮拙,〈亦作杌。〉斷木也。古謂凶人曰檮拙,今謂凶人曰光棍,其義同也。《左傳》檮杌,杜解以爲即鯀。古人即名表德,堯、舜、桀、紂皆是。然則鯀之言棍,即古矝字矣。《楚辭》云:鯀婞直以亡身。婞直亦與矝同義。矝爲直立之物,故古人謂直爲矝。《論語》:古之矝也廉,今之矝也忿戾。又云:君子矝而不爭。廉直爲矝,所謂婞也;忿戾爲矝,所謂檮拙、光棍也。古今語正自不異。又,今人亦謂無室家者爲光棍,則正無妻爲矝之義,訓詁聲音皆同。〈《説文》鯀、鰥二文相接,竝訓魚,疑本重文。〉或言光蜑,亦矝之切音也。

《左傳》云:不可敎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是嚚亦爲不知話言之稱,非徒不道忠信之言而已。今長沙謂甚不解爲嚚不解,嚚音如伶。又,《方言》云:凡相問而不知荅曰誺。誺、伶一聲之轉。來聲之猌讀若銀,慭讀魚覲切,皆與嚚聲同,足知嚚、誺本一語矣。

《方言》:黨,知也。今謂了解爲黨,音如董。俗作懂,非也。《廣韵》懂訓心亂,今猶有懵懂之語,其義絕異。

《説文》:諝,知也。張揖《上廣雅表》曰:令得用諝。今人謂了知爲清楚,即諝字也。《説文》:𤕟,通也。從爻。今人謂疏通有條爲清楚,即𤕟字也。魚、陽對轉,《夏小正》傳:爽也者,猶疏也。今人言清楚亦曰清爽。

《方言》:慧,晉謂之㦟。郭璞音悝。今謂小兒慧了曰㦟,音轉如乖,或如灰。《方言》:衇,慧也。郭璞曰:今名黠鬼衇。《説文》:諞,便巧言也。今通謂善欺者爲諞子,亦曰衇諞。衇讀如𧠨;〈同從𠂢聲。〉諞本音部田切,今音普麪切。

《説文》:諼,詐也。況袁切。今保定、真定、河閒、天津皆謂大言無實爲諼,讀去聲。

陶誕,詐也。《荀子·榮辱篇》:陶誕突盜。《彊國篇》:陶誕比周。今人謂欺詐爲陶誕,陶讀如掉。

《方言》:陂、傜,衺也。《廣雅》:佊,邪也。《孟子·公孫丑》篇詖辭,趙云:險詖之言。又,《周易》鄭注訓陂爲傾,陂古文同頗。是陂、頗、佊、詖本一語也。今人呼邪人爲佊子,俗誤書痞。又謂欺詐爲掉皮,即傜陂也。傜、陶同字。〈一曰:《説文》:娝,不肖也。匹才切。痞子即娝子。亦通。〉

《説文》:俄,行頃也。《廣雅》:俄,衺也。今自揚州至浙東西皆謂無賴訶人受錢者爲俄王。

《公羊》桓六年傳:化我也。《解詁》曰:行過無禮謂之化,齊人語也。哀六年傳云:願諸大夫之化我也。此化直訓行過。凡行過無禮者,非爲暴客,則多需求;故今人謂過人气貸爲募化,踵門气食者爲叫化子。

《説文》:詿,誤也。誤,謬也。詿誤爲漢人常語。今人謂失官爲詿誤,蓋謂己本無罪,被人所詿誤耳。此非本義。武昌、長沙謂錯誤爲詿,音如拐。此乃本義。又,通語謂以言迷誤人者爲詿子,音亦如拐。此亦本義。至略賣人者稱爲拐帶,此別一字。金人有拐子馬,謂相連帶者也。此於字義無取。若因其迷誤小兒,則仍是詿字。凡𠁥、乖、觟、觤、詭等,本義雖殊,用之一也。

《説文》:讕,抵讕也。今謂自食前言、自隱前事爲抵讕。本洛干切,今轉如賴。

《方言》:楚、鄭謂獪曰蔿。郭璞音指撝。案:蔿、蘤《廣韵》皆韋委切,古蓋一字。《古今字詁》曰:蘤,古花字。〈《後漢書·張衡傳》注引。〉《方言》郭注亦讀訓化之蔿爲花。今人謂人狡獪弄術曰起花頭,乾沒人財僞作計簿曰開花賬,即《方言》之蔿字也。其謂幻戲曰把戲,或曰花把戲,把即葩字,〈《一切經音義》引《聲類》云:秦人謂花爲葩。〉花即蔿字。一曰:《説文》援讀若撝,元、歌音轉,故知蝯、爲同文,蔿、諼同字。

《方言》:蔿、譌、譁、涅,化也。凡變詐者多轉化,是則蔿、譌、譁、涅皆可引伸得義。今人謂造作譌言爲涅造,俗以捏爲之。

《説文》:謾,欺也。今人謂欺隱爲謾,俗以瞞爲之。古或作滿。《漢書·谷永傳》曰:滿讕誣天。

《説文》:譸,詶也。《周書》曰:無或譸張爲幻。侜,有廱蔽也。《陳風》:誰侜予美?傳曰:侜張,誑也。譸、侜聲義同。今人謂妄語爲侜誑,或曰胡侜,俗作謅。

《説文》:𠑹,廱蔽也。從人,象左右皆蔽形。讀若瞽。今人言被廱蔽者曰謾在𠑹裏,猶言在術中、墮其調中耳。或云鞔在鼓裏,此即《釋名》以聲爲訓之例也。黃州謂以身蔽人、壅害其事爲𠑹住。

《説文》:訾,不思稱意也。今人謂語不稱實爲胡訾,音如柴,皆從此聲也。

《説文》:詑,沇州謂欺曰詑。託何切。吳、揚之閒謂以虛語欺人曰跳駝子,其虛巧甚者謂之飛駝,皆詑字也。焦循説。〈焦循説見其所箸《易餘籥錄》。〉漢中曰衝駝子。

《説文》:吳,大言也。何承天音胡化反。蘄州謂大言曰吳,音變作具化反。亦謂以大言震人爲誧。《説文》:誧,大言也。讀若逋。今讀若鋪。

《説文》:䛬,往來言也。一曰:小兒未能正言也。或作䛌。大牢切。往來傳言多致謬誤,小兒語尤妄。蘄州謂妄語爲䛌,讀如皰,從包聲也。

《廣雅》:丠,空也。《漢書·楚元王傳》有丠㛮,《息夫躬傳》有丠亭,謂空㛮、空亭也。今淮南謂空言無實爲丠里。尋《莊子·則陽》篇:何謂丠里之言?丠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爲風俗也。彼謂大言,此謂空言,義相引伸也。又,《荀子·大略》曰:言之信者,在乎區蓋之閒。《漢書·儒林傳》曰:疑者,丠蓋不言。區蓋即丠蓋,皆空闕義。凡事空莫不可定者,湖北謂之區盇夳。盇夳合音爲蓋。

《爾雅》:爽,差也。《方言》:爽,過也。郭璞《爾雅注》曰:謂用心差錯。湖北謂謀而不中爲爽,讀如㼽。〈初兩切。〉《書》曰:惟事其爽侮。

《史記·司馬相如傳》:子虛過詫烏有先生。《文選》作奼。張揖曰:奼,誇也。丑亞切。古乇聲皆讀丁故切,聲略近杜。〈《説文》:亳,京兆杜陵亭也。是亳本讀杜,杜陵字乃借杜爲亳耳。其讀薄者別是一語。〉杜以魚模、陽唐對轉爲唐。〈《秦本紀》:亳王奔戎,遂滅蕩社。徐廣曰:蕩一作湯,社一作杜。案:蕩杜爲雙聲,《左傳》唐杜亦然,皆以一字引爲兩音耳。〉《説文》:唐,大言也。轉訓爲空。〈《管子·地員》:黃唐無宜也。《莊子·田子方》篇:是求馬于唐肆也。唐皆訓空。〉詫訓爲誇,亦虛義。〈《呂氏春秋·本生》篇注:夸,虛也。夸、誇相通。〉今人謂虛造爲杜造,或曰杜撰,杜即唐字,亦詫字也。

《小雅》:垂帶而厲。傳云:厲,帶之垂者。今語謂人坐時陂陀垂下曰賴下去。賴即厲字,古厲、賴相通。〈《左傳春秋經》滅賴,《公羊經》作滅厲;《論語》則以爲厲己也,鄭讀厲爲賴,是其證。〉字亦作攋。《大玄》:大攋之階。《方言》:攋、隓,壞也。曹憲音賴。攋、隓同義,攋下去猶墮下去也。垂下必有所止,故厲亦訓止。字通作戾。《爾雅》:戾,止也。《詩》傳:戾,定也。《晉語》:戾久將底。今亦作賴,凡據地不起曰賴地,又小兒倦欲休學謂之賴學,賴亦嬾也。負債不償亦曰賴,賴者,攋字。《公羊》隱六年傳:輸平,猶墮成也。渝、墮、攋皆同義。或言抵賴、又曰抵讕矣。

《曲禮》:爲其拜而蓌拜。盧植本作蹲。然則蓌者蹲也。《釋文》:蓌音子臥反,又側嫁反。今人謂踞地不起曰賴蓌,因以有所要求亦曰賴蓌,皆音側嫁反。鄭君説《禮》,已以蓌爲詐矣。今凡踞地要求亦皆書作賴詐也。

《方言》:賴,取也。《莊子·讓王》云:其於富貴也,苟可得已,則必不賴。《方言》又曰:予、賴,讎也。則取予皆得賴名。郭璞曰:賴亦惡名。〈厲、剌皆通。〉今人謂以惡索取爲賴。

《説文》:剌,戾也。𣥠,足剌𣥠也。讀若撥。江寧謂人性很戾者爲剌子。通言曰𣥠剌貨,讀如潑。〈普活切。〉

《論語》:子溫而厲,聽其言也厲。鄭曰:厲,嚴正也。《左傳》:與其素厲。杜解:厲,猛也。厲古音同賴同剌,今人謂從事剛嚴猛烈者爲辣手,辣之言厲也。

《周書·呂刑》:奪攘矯虔。鄭注:矯虔,謂撓𢺕。《漢書·武帝紀》:撟虔吏因乘埶以侵蒸庶。韋昭曰:凡稱詐爲撟,强取爲虔。今人謂老嫗善强取及撓𢺕人者爲虔婆。〈婆字之義見後。〉虔亦黯也。《方言》:儇、虔,謾也。郭璞曰:謂慧黠也。

《書》言奪攘,《論語》其父攘羊而子證之,鄭及周氏皆云有因而盜曰攘。今人謂盜劫爲搶,搶攘古連語,知搶即攘也。

《説文》:屰而奪取曰篡。《爾雅》:篡,取也。字亦借䉵爲之。《方言》:凡取物而逆謂之䉵。郭璞音饌。今杭州謂俛拾爲篡,音正如饌。〈虛校《方言》謂篡當音初患反,幷謂今杭人音近撮。然今杭人正作饌音,不作撮音也。〉又,今通語謂爲人任用錢物而陰有所侵盜者爲篡錢,音亦如饌,俗借用趲,此正逆奪之義。〈浙音或如櫬,即初患切之轉音也。〉至汎稱得利爲篡錢者,則《爾雅》篡直訓取之義,《法言》所謂弋人何篡,無關於逆奪也。

《方言》:略,强取也。撈,取也。撈通作勞。《齊語》犧牲不略,《管子·小匡》作不勞,勞、略一聲之轉。今人謂摭取爲撈。其乾沒者,淮南謂之撈,吳、越謂之略,略音如洛。所乾沒者曰略頭,聲亦如洛。廣州索取亦曰略,聲亦如洛。

《説文》:討,治也。誅,討也。今人謂索取曰討,猶言誅求矣。《秦子》曰:有母病瘥,思食新麥。家無,乃盜鄰孰麥而進之。孔文舉聞之,特賞曰:無有來討,勿復盜也。〈《蓺文類聚》八十五引。〉明漢末已有是語。

《説文》:赣,賜也。《淮南·要略訓》:一朝用三千鐘赣。古音贛如紺,入聲如給。今以物與人曰給,四川猶曰赣,音古禁切。

《説文》:辥,辠也。私列切。今人謂罪惡爲罪辥,音如孼。

《説文》:佳,善也。岳州謂水清淑爲水佳,音如乖。佳從圭聲,音本如乖也。山東、直隸及淮南北凡與女子相憐愛者則呼曰小乖乖,乖亦佳之假借。《楚辭》云:與佳期兮夕張。佳人稱佳,若《詩》言予美矣。〈此湖南某氏説。余向以乖爲《方言》之嘳,今改正。〉

《説文》:僄,輕也。匹妙切。今謂人性情輕暴爲僄,姿容輕妙亦爲僄,音如標。

《説文》:暴,晞也。引伸爲箸明。今謂人物性顯明者爲暴亮,音如僄。〈暴古文作𣋴,故有僄音。〉

《説文》:姝,好也。昌朱切。松江、嘉興謂女子美好爲姝。

《方言》:釥,好也。郭璞音錯妙反。今人謂好曰釥,俗作俏。釥之言峭也。又,《説文》:㕊,石閒見也。《字林》:峬峭,好形也。〈《廣韵》引。〉今南人言波峭,北人言峭皮。

《方言》:𠐋、泡竝訓盛,《廣韵》二皆匹交切。浙江謂盛飾刻畫爲花泡。花即華之今字。

《説文》:婧,有才也。倩,人字。東齊壻謂之倩。案:人字爲倩,倩爲美稱;猶甫爲人字,亦男子美稱也。王念孫曰:壻、倩皆有才知之稱。壻之言胥也。鄭注《周官》云:胥,有才知之稱也。倩之言婧也。〈此王説。〉今湖北謂有才知爲倩。

《周書·謚法解》:博聞多能曰憲。《説文》:憲,敏也。《學記》曰:發慮憲。《秋官·朝士》慮刑貶。故書慮作憲。是憲爲思慮之敏。憲從害省聲,冣初古音如害。〈元寒、祭泰通轉冣近。〉今人謂病勮曰利害,以古人敗言成敗、失言得失、急言緩急例之可也。至於齊給便利,慮事輒中,亦美之曰利害,義不相應;害乃借爲憲字。讀憲如害,合於本音。利憲猶敏利也。

《爾雅》:般,樂也。亦作盤。《書》云:盤于游田。重言曰盤桓。《易》曰:雖磐桓,志行正也。其實般、桓本一語,般與桓古音相近。如譯佛書者涅槃或作泥洹,是其例也。今人謂游戲爲頑,本即桓字,實即般字也。〈頑本音五還切,桓則音胡官切,音紐不同。然今人讀疑母字多近喻母。〉又,《爾雅》:婆娑,舞也。婆字《説文》本作媻。《文選·神女賦》注:婆娑,猶媻姗也。今人亦謂游戲爲頑耍,耍即姗之譌俗;〈姗字作�,遂譌作耍。〉本當作媻姍,亦即婆娑。又謂小兒游戲無度爲頑皮,皮亦即婆之聲轉。

《説文》:傞,醉舞貌。《詩》曰:屢舞傞傞。素何切。案:今人謂清狂縱動爲傻,此字已見《廣韵》而訓有異。禡部所化切下云:傻,傻偢,不仁。尋傻字無以下筆,《廣韵》傻、誜同紐,則傻實從夋聲,本即俊字,誤變作傻耳。然俊訓材千人,何因轉爲不仁,復爲清狂縱動?明今義乃借爲傞。醉舞與清狂縱動義相引伸,歌、戈轉生麻部,故素何切轉爲所化切矣。〈夋聲之字,梭入戈韵,䈗、葰入果韵,尤可證。〉

《莊子·達生》:公反,誒詒爲病。李頤曰:誒詒,失魂魄也。誒一音哀。詒音臺。誒亦爲騃。《廣雅》:騃,癡也。《漢書·息夫躬傳》:內實騃不曉政事。《説文》有佁字,云:癡貌。讀若騃。詒亦爲儓。《方言》:儓,南楚凡駡庸賤謂之田儓。郭璞曰:㑣儓,駑鈍貌。儓音臺。駑駘亦此字也。今謂白癡爲誒詒,俗作呆獃。

《説文》:嫢,媞也。居隨切。媞,諦也。承旨切。今荆州謂女子言動審諦爲媞嫢。嫢讀如居,雙聲相轉。

《説文》:踼,跌踼也。徐鍇曰:過越不拘也。今淮南謂人之有才者曰跳踼,或曰亭丈,即跌踼之轉音。古語倜儻,亦此字也。江南、浙江謂人𢘦闊曰倜儻,其囁嚅不能應對者曰不倜儻。倜讀如出。〈凡周聲字得轉爲出。周聲字多訓爲短。《論語摘衰聖》云:鳳有九苞,六曰冠短周。《釋名》:𦩍,貂也;貂,短也。又,周饒即侏儒,亦短義也。出聲字亦多訓短。《天官書》:白虹屈短。《淮南》許注:屈,短也。《説文》:崛,山短高也。《方言》:襜褕,短者謂之䘪䘿。《周髀算經》:往者詘。注:日益短,故曰詘。《左氏傅》云: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使無黜嫚,謂之幅利。余以爲嫚借爲曼。《詩》傳:曼,長也。黜借爲詘,爲屈,短也。故曰幅利。是周聲、出聲相通也。朱、出亦通。《説文》:絑,絳也。絀,絳也。此一音之轉。朱、叕亦通。《釋名》曰:棳儒猶侏儒。《方言》鼄蝥,郭璞曰:江東呼蝃蝥。是也。今北方叕聲、出聲之字多呼近朱聲,蓋有由也。〉

《方言》:魏,能也。《周書·謚法解》曰:克威捷行曰魏。今謂不能曰不魏,聲小變如會,通以會字爲之。然作會實無義。凡言會心,或言領會,皆無能義。

《方言》:梱,就也。今揚州稱人無成就者曰不梱,浙西謂無規格曰沒成梱。

《方言》:盬,且也。《內則》注:姑猶且也。今人謂苟且成事曰糊,即盬、姑等字也。〈皆從古聲。〉

《方言》:抵,會也。凡心有所豫期,常言曰會當,今語曰抵莊,莊亦當也。《周書·謚法解》曰:勝敵志彊曰莊。《爾雅》敵、彊皆訓當。故抵莊者,會當也。

《説文》:念,常思也。引伸爲凡思之稱。《大雅》:殿屎,《説文》引作唸㕧。〈唸音都見切。〉今衡州謂隨意爲隨唸,唸本從念聲也。或作隨鈿,斯謬矣。通語曰隨便。

《説文》:覦,欲也。吳、越謂渴欲爲覦,音如矦,古韵俞本如矦也。〈《廣韵》:䞀𧷡,貪財之貌。䞀即覦之變耳。〉

《方言》:惃、𢠜、頓愍,惛也。江湘之閒或謂之氐惆。郭璞曰:氐惆,猶懊憹也。今江、浙、安徽皆謂小兒煩懣懊憹爲氐惆,舌音迆,齒聲如躋遭。

《説文》:馬,怒也,武也。今荆州謂面含怒色爲馬起臉。

《説文》:㖃,厚怒聲。呼后切。後變作吼。今通謂蓄怒爲㖃,或言㖃气,讀烏遘切。或言發吼。

《説文》:愾,大息也。詩曰:愾我寤歎。鎎,怒戰也。《春秋傳》曰:諸矦敵王所鎎。愾、鎎竝許既切,本實同字,故愾亦訓怒。今人謂怒爲气,實當作愾。

《説文》:豧,豕息也。芳無切。安慶、揚州皆謂發怒大息爲豧,讀如鋪。

《説文》:牟,牛鳴也。從牛,象其聲气從口出。古音牟如冒。〈《釋名》:牟追,牟,冒也,言其形冒髮追追然也。《淮南·時則訓》:毋或侵牟。《漢書·景帝紀》:侵牟萬民。此牟乃借爲冒。《左傳》云:冒於貨賄。《賈子·道術》篇云:厚人自薄謂之讓,反讓爲冒。故曰侵冒。説者誤以牟爲食苗之蛑。又,《楚辭·招魂》云:成䲷而牟。注:倍勝爲牟。此牟亦借爲𠔼。《説文》:𠔼,重覆也。重故引伸爲倍。〉今人謂發怒作气爲牟,音如冒;猶言㖃言豧矣。或言冒火。《説文》:冒,冡而前也。牟爲本義;冒火者,以聲爲訓。

《説文》:戆,愚也。陟絳切。今江南運河而東至浙江皆謂婞直爲戆,讀如渠絳切,依贛聲作㗋音也。或言莽戆,作直絳切。《説文》:莽,犬善逐兔艸中也。

《爾雅》:恫,痛也。瘝,病也。《書》:恫瘝乃身。鄭注:刑罰及己爲痛病。引伸凡愛憐曰痛,亦謂之瘝。瘝亦作矝。《方言》:㥄、憮、矝、悼、憐,哀也。今凡謂愛憐小兒者通言曰疼,江南運河而東曰肉痛,揚州、安慶曰瘝,讀如貫。或説卝字,非也。

《方言》:無寫,憐也。相見驩喜有得亡之意也。今蘇州相見存問則曰無寫,與古言無恙、無它同意。

《説文》:謂,報也。《齊策》:吾獨謂先王何乎?注:猶柰何也。案:凡言謂某何者多有難於酬對之意,是亦報也。今人謝人勞苦則曰難謂你,猶言難報也。

《説文》:悼,懼也。徒到切。今人言懼猶曰驚心悼膽,音正作徒到切。悼之言掉也。《莊子·山木》曰:振動悼慄。

《説文》:悑,惶也。或作怖。普故切。今人謂惶懼曰怖,轉入禡韵,以憺怕字爲之。唐義淨譯佛律已作怕懼。此當正者。

《説文》:悸,心動也。其季切。今人謂惶恐曰悸。以北音急讀去聲,遂誤書急字爲之。

《説文》:惶,恐也。今人謂恐爲惶,讀如荒。轉入爲赫。《莊子·外物》篇:憚赫千里。

《説文》:㜘,驕也。嵇康《幽憤詩》:恃愛肆姐。㜘,將預切;姐,兹也切。魚、模轉麻,故㜘爲姐。蘇州謂小兒恃愛而驕爲姐,齒音歸舌,爲丁也切。

《方言》:塞,安也。今杭州謂小兒安寧爲利塞,讀如邊塞之塞。

《方言》:中心不欲而由旁人之勸語曰聳。今通謂他人勸使爲聳。直隸或斂爲許踊切,謂受人勸使者爲聳人。

《方言》:鞅、侼,强也。《廣雅》:詇,告也。今謂人所不願而强請之爲詇求。詇之言鞅也。

《方言》:茫,遽也。吳、揚曰茫。今通謂作事悤遽爲茫。俗作忙。

《説文》:愒,息也。去例切。揚州謂惰慢廢事曰愒了不作。俗作憩。

《説文》:荒,蕪也。今山東謂事變壞曰荒,吳、揚謂事不可收拾曰荒,音並如黃。

《方言》:姡,嬒也。今直隸、山東謂小兒狡詐曰姡嬒,音如發壞,或如發費。四川謂小兒好游戲亦曰獪,音如費。

《説文》:訬,訬𢺕也。一曰:訬獪。讀若毚。儳,儳互不齊也。《周語》:戎狄冒沒輕儳。韋解:儳,進退上下無列也。案:輕狡譟𢺕謂之訬,亦謂之儳;𢺕與無列義相引伸。儳之言毚也。《小雅》:躍躍毚兔。傳:毚兔,狡兔也。〈儳、毚竝士咸切。〉訬之言㲋也。《説文》:㲋似兔,青色而大。〈㲋音丑略切,訬音楚交切,平入相轉。〉兔性狡獪,又進退輕剽無列,故儳、訬皆取其聲。今通謂小兒輕狡譟𢺕爲訬,讀上聲。浙西或別言㲋。湖北謂之亂儳,依《曲禮》音義作蒼陷反。然訬本應讀㲋,〈顧炎武、段玉裁皆有是説。〉而《説文》讀毚者,毚、㲋蓋一語二音;故凡枝格人言者,《曲禮》謂之儳言,今人謂之㲋觜,㲋即儳也。

《説文》:謦,欬也。《莊子·徐無鬼》篇:而況乎昆弟親戚之謦欬其側者乎?《釋文》:謦,苦頂反,又音罄。欬,苦愛反。謦、欬本雙聲。今通謂逆气爲欬,直隸、山東重言則曰謦,音苦定切。江南、浙江或謂不歐而吐曰謦,此本哯字。哯讀如謦,猶俔讀如磬矣。

《説文》:噫,飽食息也。字亦作餩。《廣雅》:餩,䭇也。〈䭇即噎字。〉曹憲音烏克反。今人謂飽食陷气曰餩,如曹憲音。此與詯異。凡飽食後旋气爲詯,陷气爲餩。

《説文》:詯,膽气滿,聲在人上。荒內切。今謂飽後气滿作聲曰朾詯,讀渠內切,猶自聲之洎、臮皆讀其冀切矣。若《説文》云心中滿該,該即餩,非詯也。

《方言》:極,𠯏也。《説文》:𠯏,言蹇難也。居乙切。通語謂言蹇難爲𠯏,淮南謂之極輔子。輔者,《毛詩·國風》傳曰好口輔,故今謂口爲輔,音如巴。魚、模轉麻,若傅爲巴、父爲爸矣。〈見㭰輔條。〉

《説文》:噱,大笑也。其虐切。今人形狀笑聲曰噱噱。

《方言》:龕、喊,聲也。今謂大聲呼唤爲喊。喊本音減,今依《廣韵》作呼覽切。

《説文》:讓,相責讓。今謂罵人曰讓,俗作嚷。其謂喧亂爲嚷者本是𤕦字。《説文》:𤕦,亂也。讀若穰。重言曰搶攘。

《説文》:𠣬,驚詞也。思允切。今人以大言虛赫人謂之𠣬。斂入牙音讀如熏。

《説文》:訇,騃言聲。籒文作𧥻。虎横切。案騃即佁字。今人謂騃人獨語不休爲訇,凡呻吟亦曰訇,俗字作哼。漢賦多以訇字形狀大聲,或書作輷。訇乃借爲轟字。《説文》:轟,羣車聲也。《韵會》妄改騃字爲駭,段氏從之,繆矣。

《説文》:敦,詆也。一曰:誰何也。今人謂反言訶人爲敦,讀如鈍。

《方言》:相難,秦、晉言相憚。今蘄州謂罵人曰憚,《方言》注所謂難而雄也。

《説文》:𥩭,語相訶歫也。五葛切。今蘄州謂以語歫止人言爲𥩭住,合口呼之。

《説文》:午,啎也。啎,逆也。午、啎本一字。午聲有御,義爲禁御。〈禦、篽皆從之。〉啎通作梧,則枝梧也。蘄州謂以惡言歫止人言爲午,音如杵。〈杵從午聲。〉或謂之䟫。《説文》:䟫,歫也。通語凡歫皆曰䟫,今字作撐。

《説文》:槍,歫也。今通謂語言相歫爲槍。倉聲字皆有逆義,如鶬爲逆毛之鳥。今謂逆气而欬亦曰槍,讀去聲。

《説文》:聶,附耳私小語也。蘄州謂附耳私語爲聶。

《説文》:咠,聶語也。《詩》曰:咠咠幡幡。七入切。今人狀私小語曰咠咠錯錯。

《説文》:肁,始開也。治矯切。蘄州謂事尚冥昧始宣發之曰肁,音如操。〈平去皆得。〉

《方言》:謰謱,拏也。蘄州謂支離牽引之言爲謱話,謂倚邪可詫之人爲謱人,音如鹿。淮南、吳、越謂人言煩絮爲謱𢯱,或曰謱疏,讀如字,或如羅。

《荀子·勸學篇》: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盧文弨曰:李善注《文賦》引《埤蒼》云:嘈㖕,聲貌。㖕與囋及囐同才曷反。今蘄州謂不問而告爲囋,杭州亦謂多言無節爲囋,通語謂多聲爲嘈囋,音竝作才曷反。又,呂靜《韵集》曰:咀噠,語不正也。〈《一切經音義》引。〉咀噠者,囋之長言。今亦謂多言無節爲咀噠。

《公羊解詁》曰:貶猶損也。《漢書·司馬相如傳》:𦥘君自損。師古曰:𦥘,古貶字。與揚名發譽對言,故有譏毁之義。今湖北謂譏毁爲貶。

《説文》:傿,引爲賈也。〈賈即今價字。〉於建切。《後漢書·崔駰傳》:崔烈入錢五百萬,得爲司徒。及拜日,帝顧謂親倖者曰:悔不小傿,可至千萬。今本傿作靳。今吳、越謂研磨作價爲傿,音如靳。〈元、寒轉諄、文、魂也。〉淮南謂研磨作價爲傿,音如奥。〈此如奥字本在元、寒,轉爲今音。〉

《説文》:該,軍中約也。約成則分定,故今人謂分所應爲曰該,該猶當也。

《爾雅》:俾,使也。今人音侈如派。凡使命曰派,正當作俾。又,《爾雅》:俾,職也。今亦音侈如派。謂分所應爲應有曰該派,正當作該俾也。

《説文》:𥄎,舉目使人也。火劣切。蘄州謂使人爲𥄎,音如越。

《説文》:曹,獄兩曹也。從曰,治事者也。兩曹,《尚書》作兩造,《史記》引作兩遭。其從曰者,當謂兩家對質。《説文》治字正作辭,云:辭,訟也。從𤔔辛;𤔔辛,猶理辜也。又云:辯,治也。則訟者對辯、罪人陳辭皆得謂之治事,非必獄吏也。曹之言詔也,造之言告也。今人謂罪人自吐情實爲招,正當作曹。詔、昭、曹本一語也,古但作昭。《詩》言昭兹來許,《傳》言昭大神,昭告皇祖文王,昭並即今詔字。古爲上下通稱;及秦,天子稱詔。至今上告下曰詔,平人相示曰照會,罪囚具辭曰曹,同爲一語而以尊卑分別爲三矣。

《説文》:楚人謂卜問吉凶曰𠭥。讀若贅。今從舌頭音如對。凡卜問吉凶視其䌛辭曰𠭥卦,音如對課。故常語荅非所問則笑之曰對課。一切占辭今皆謂之課者,支、佳轉歌,故呼卦如課也。

《説文》:倗,輔也。步崩切。此倗友正字。亦爲倗黨。朋聲今轉入東、江,故呼倗如幫。〈幫,正作䋽。〉凡工商游民無不稱幫,又凡相輔助亦曰幫,本倗字也。《説文》云:堋,喪葬下土也。《禮》謂之封,《周官》謂之窆;則朋聲、封聲自古相通轉矣。

《爾雅》:木族生爲灌。凡族類皆曰灌,字亦作權,作圈。《管子·七法》曰:故攻國救邑不恃權與之國。《幼官》曰:慎號審章,則其攻不待權與。《事語》曰:獨出獨入,莫之能禁止,不待權與。《輕重甲》曰:數欺諸矦者無權與。《幼官》曰:强國爲圈,弱國爲屬。《立政》曰:圈屬羣徒不順於常者。凡與國、朋黨皆稱權與,亦稱圈屬。專言宗親亦謂之卷。《春官·大司樂》:舞雲門、大卷。注:言其德如雲之所出,民得以有族類。釋典言眷屬者,即是圈屬。其義汎爲徒黨,則族類之大者也;今人言眷屬、家眷者獨施於宗親,則族類之細者也。

《方言》:臺,匹也。《廣雅》:臺,輩也。蘄州謂我輩曰我臺,爾輩曰你臺。臺本借爲等字。〈等古音如待,與臺俱在之咍部。〉《漢書·張良傳》曰:今諸將皆陛下故等夷。《急就章》曰:襐飾刻畫無等雙。是等亦訓匹訓輩。今書之紙帛者曰爾等、我等,皆從《廣韵》作多肎切矣;惟別語言臺,今不違古。匹、輩引伸,《方言》云:物力同者謂之臺。又云:臺,支也。今通謂同力舉物曰臺。臺亦持也。〈同從之聲。〉《淮南·俶真訓》:臺𥳑以游大清。注:臺猶持也。

《方言》:築娌,匹也。娌,耦也。此本非兄弟婦之專稱。今長沙人在道以手招其朋輩,呼曰阿娌,讀如牙來。蘇州謂我輩爲吾娌,謂彼輩曰娌築,築讀如篤。

《方言》:䫵、鑠、盱、揚、𥉋,雙也。郭璞曰:此本論雙耦,因廣其訓,復言目耳。尋《廣雅》膡〈即𥉋。〉訓二,《月令》注累、騰皆乘匹之名,《大雅》言對揚王休,《廣雅》對又訓揚,則𥉋、揚汎訓雙耦,信矣。今語有䫵、𥉋。《史通》言渠門,至今有你們、我們之語。們者,謂其曹耦,乃䫵之聲轉矣。〈䫵,郭音緜。〉正字當作芇。《説文》:芇,相當也。讀若宀。〈宀亦音緜。〉相當,故爲雙耦也。𥉋、騰即等即臺,之、蒸對轉,若幐、黱作帒、黛矣。

《廣雅》:㕢、侑、儷、諧,耦也。㕢,曹憲音下邁反。今人謂耦俱爲兩㕢,㕢開口呼。〈凡去聲泰、怪、叏等韵,今人多開口呼之,與卦韵同,亦與禡韵相亂,此冣殽溷者。如話本音下𢘦反,今音則與華嶽不殊。餘皆準此。〉遂誤書作兩下。

《説文》:雔,雙鳥也。讀若醻。古多借醜爲之。《爾雅》:醜,衆也。轉訓爲類,經典或借疇字爲之,〈如醜變爲魗。〉後變作儔。今人謂—羣人曰一儔人,謂同類曰儔㚘,〈《説文》:㚘,竝行也。讀若伴侶之伴。案:伴侶爲借字,㚘旅爲正字。〉或曰儔火,音皆如濤。

朋輩謂之火計,此合語也。元魏時軍人同食者稱火伴,漢時吏民被徵詣長安者令與計偕,故今合語爲火計。

《大雅》:帝作邦作對。傳:對,配也。《士昏禮》:設對醬。總言相配爲對,別言相敵爲憝。《方言》:諄、憎,所疾也。《説文》:憝,怨也。徒對切。諄、憝同字。今人謂相惡曰作對,所疾曰對頭,對亦憝也。若耦爲仇,怨耦亦爲仇矣。

《爾雅》:蹶,嘉也。居月、居衛二切。郝懿行曰:東齊里俗見人有善誇美之曰蹶蹶,即作厥音。佗方或如括括;江寧曰蹶蹶,依居衛切而作平聲,亦爲驚歎之詞。或曰:此當作傀。《説文》:傀,偉也。《春官》:大傀異烖。《釋文》引《字林》公回反,今江寧正作此音。

《漢書·王莽傳》:莽欲以厭凶。又曰:國有大災,則哭以厭之。師古曰:厭,當也。音一葉反。《文選·西京賦》:建章是經,用厭火祥。善曰:厭,於冉切。蓋二音通讀也。今杭州人私作厭勝謂之厭祥,祥讀如羊,厭讀於冉切。

《説文》:謯,娽也。側加切。案:娽訓隨從,引伸有鈍遲義。〈《説文》:逯,行謹逯逯也。《漢書·蕭何曹參傳》:當時錄錄未有奇節。師古曰:錄錄猶鹿鹿,言在凡庶之中也。錄、逯皆與娽同。〉謯亦此義。今廣信謂愚爲謯,蘇州亦爾。

《説文》:嬈,苛也。奴鳥切。《淮南·俶真訓》:傷死者其鬼嬈。注:善行病祟人。苛亦病也。《呂覽·審時》篇:身無苛狹。注:苛,病。〈苛,《説文》訓尤勮也。見《一切經音義》引。則苛、疴聲義通,故爲病也。〉今蘄州謂以藥毒人使病爲嬈人。

《荀子·非相篇》:仲尼之狀,面如𫎇倛。楊倞曰:其首𫎇茸然。𫎇茸《説文》作髶,云:亂髮也。《東京賦》曰:髶髦被繡。髶亦作鬆。《廣韵》:髼鬆,髪亂貌。私宗切。在獸爲𫎇頌。《爾雅》:𫎇頌,猱狀。今廣信謂貌醜爲鬆,猶言𫎇倛矣。

《説文》:奡,嫚也。從𦣻從夰。讀若傲。〈𦣻即首字。〉今淮南、吳、越謂仰首曰奡起頭。

《説文》:頫,低頭也。俛,頫或從人免。案:今音俛皆方矩切。《表記》:俛焉日有孳孳。《釋文》:俛音勉。是俛本從免聲,其作方矩切者自是俯字。《古今字詁》曰:頫府,今俯俛也。〈《匡謬正俗》引。〉此則古府今俯,古頫今俛,俯、俛本非一字。俯依《説文》正作㾈,云:俛病也。世人皆誤以俯音俛,〈據《文選·上林賦》注,則《聲類》已以頫爲古文俯字。〉尚賴《表記》釋文存其本音。今吳、越謂低頭曰俛倒頭,俛音如悶,正是古音。〈此猶免之音問,元、諄相轉。〉

《説文》:顉,低頭也。《春秋傳》曰:迎于門,顉之而已。趛,低頭疾行也。《唐韵》顉,乎感切;趛,牛錦切。古金聲在侵部,顉、趛竝牛錦切。今吳、越謂低頭曰顉倒頭,淮南曰顉住,音渠錦切。〈疑紐轉入羣纽也。〉顉又通欽。〈《漢書·楊雄傳》顉頤,《後漢書·周燮傳》作欽頤,是其證。〉故成都、蘇州亦謂顉倒頭曰欽倒頭。《爾雅》欽訓敬,盡人所知,不知本從低頭引伸也。

《毛詩·國風》傳:齊,敬也。《祭義》:齊齊乎其敬也。字通作濟。《小雅》傳:濟濟,言有容也。《大雅》傳:濟濟,多威儀也。今廣信謂婦人斂手爲禮曰作齊,讀如齏。

《方言》:凡相竊視謂之䁓,或謂之䀡,或謂之占。今音轉如張。

《爾雅》:胥,相也。《詩·大雅》曰:聿來胥宇。今四川謂竊視曰胥,音轉如梭,俗作睃。漢中亦如之。

《説文》:督,察也。《漢書·王襃傳》曰:離婁督繩。在目爲督,在言爲譙。《史記·萬石張叔傳》:不譙訶。《索隱》謂即誰何。〈此非字形之誤。誰字音轉爲𠷎,爲孰,皆與譙同在幽部,亦猶氐惆、袛裯,脂、幽二部相合爲音。〉譙亦爲望。《漢書·陳勝傳》:戰譙門中。《趙充國傳》:爲壍壘木樵。師古皆曰:樵,謂爲高樓以望者。督、譙聲轉義近。督從叔聲,在幽部;椒字亦從叔聲,音即與譙相近。又,《漢書·高帝紀》:聞將軍有意督過之。督即譙讓之譙。}}順天謂視曰譙,不分近察遠望,俗字作瞧。又謂旁睞微察曰督,音如秋,俗字作瞅;若𪀖亦作鶖,夫椒亦作夫湫矣。秋、譙聲亦近,若𩏷亦作揫也。

《説文》:隶,及也。從又,從尾省。又持尾者,從後及之也。案:從後持尾,謂追及禽獲之。漢時言捕曰逮。《漢書·王莽傳》:逮治黨與。正此隶字。今謂捕得爲隶住,字從聲變作帶。又,《史記·秦始皇本紀》:以罪過連逮。今凡相連及皆曰逮,攜人同行亦曰逮,並變作帶。

《説文》:𨔣,𨔣互,令不得行也。古牙切。今謂强止人行曰𨔣住,音去駕切。又,凡關津置木水中以禦舟行,古曰水衡,今謂之迦,讀苦野切。俗字作卡,無以下筆。𨔣轉爲抲。〈歌、麻本一部。𨔣之與抲猶茄之與荷。〉《説文》引《周書》曰:盡執抲。今《書》作拘,義同字異。抲借爲𨔣。今江南、浙江皆謂執曰𨔣,音去駕切,即執抲之義也。抲聲古與猗同,《毛詩·國風》傳曰:角而束之曰猗,亦此義也。𨔣又轉苛。《説文序》曰:苛人受錢。今人猶謂勒人出錢曰𨔣,音去牙切。

《説文》:侈,掩脅也。尺氏切。字亦作㢋。《吳語》:將夾溝而㢋我。韋解:傍擊曰㢋。案:《説文》:掩,斂也。則侈謂斂手持脅。今人謂斂手持腰曰叉腰,叉爲通詞,侈爲別詞。歌、戈生麻,侈亦可切尺遮。《廣韵》九麻有哆、䐒等字,是其例也。

《説文》:抯,挹也。側加切。今謂手挹曰抯。音轉亦謂之掫。《廣雅》:掫,持也。

《説文》:丮,持也。讀若𢧢。豦,鬬相丮不解也。豦、丮曡韵,分平入耳。今人謂鬬棋相持不解爲朾丮,相承作劫,其誤久矣。〈《鹽鐵論·擊之》篇:虎兕相據,而螻蟻得志。《羣書治要》作相搏,據即豦字。〉

玉篇》:𩌊,呼角切,急束也。今山西謂急束髮捽之爲𩌊頭髮,轉去聲音如秏。

《説文》:搦,按也。《埤蒼》:捏、𭡠,搦治也。《通俗文》:手捏曰撚。〈皆《一切經音義》引。〉今撚與搦治竝曰捏。按之曰𭡠,持之曰搦,引緜作線揉紙使緊曰撚。又,《方言》:撚,續也。《周書》曰:後動撚之。孔晁訓從。今揚州、安慶謂盜賊既去接踵相追爲撚。撚俗作捻。至河南言捻匪,則當作㚔。《説文》曰:盜不止爲㚔。讀若籋。今以雙聲轉爲撚字,亦古之遺語也。

《説文》:𢫦,拊也。普百切。音轉爲𢃳。𢃳,𢃳擊也。博下切。今人謂以手{{!|𢱧|⿰扌𣬉}]擊爲𢫦𢃳掌,𢃳讀如巴。

《漢書·百官公卿表》挏馬,晉灼曰:挏音挺挏。《顔氏家訓》云:謂撞檮挺挏之。今杭州謂以物遥擊爲挺,音如釘。福州謂自上擲下曰挏。

《説文》:撲,挨也。挨,擊背也。撲音蒲角切。《廣雅》:擽,擊也。曹憲音歷。杭州謂拳擊爲擽撲。

《説文》:攷,敂也。敂,擊也。今人謂以笞箠訊囚爲攷打,俗作拷。音轉爲𣪊爲㪙。《説文》:𣪊,從上擊下也。苦角切。《廣雅》:㪙,椎也。苦果反。蘄州振物擊人曰㪙。

《説文》:投,擿也。度矦切。今爲丁矦切。俗書作丢。又,《説文》:盩,引擊也。張流切。古音無舌上,盩正作丁流切,故今語自遠引而擊之亦曰盩,俗亦作丢。山東、遼東謂㮄掠捶擊曰盩,乃正作張流切,而稍變爲去聲。

《爾雅》:振,訊也。《廣雅》振、投竝訓棄,則訊亦有投棄之義。今人謂振物投之爲洒。洒即訊字,若古洒埽作汛埽矣。西聲本在真部,故得相通。

《方言》:拌,棄也。今謂棄身爲拌命。拌轉爲甹。《説文》:三輔謂輕財者爲甹。普丁切。今語猶然。

《通俗文》:縱失曰蘭。〈《一切經音義》引。〉今市井謂債不可復收者爲爛帳,爛即蘭矣。凡人縱弛無檢亦曰蘭。《列子·説符》篇:宋有蘭子者。注:應劭曰:闌,妄也。蘭與闌同。今人謂舒縱不節曰爛,爛亦蘭字也。

《方言》:佻,縣也。丁小切。王延壽《王孫賦》作了。今通謂縣物曰佻,讀如弔。

《説文》:紡,網絲也。妃兩切。紡、縛古雙聲,故或以紡爲縛義。《晉語》:獻子執董叔而紡於庭之槐。叔向曰:求繫,既繫矣;求援,既援矣。〈韋解:纺,縣也。此即今人所謂佻者。〉亦或作方。《孫子·九地篇》:方馬貍輪。曹公曰:方,縛馬也。今人謂縛爲紡,讀重脣爲百兩切,亦古音也。

《説文》:約,纏束也。江寧謂以艸索束物爲艸約,約讀如要。古音約如要。《釋名》:要,約也。鄧廷楨説。

《地官·大司徒》:屬其六引。鄭司農曰:謂引喪車索也。《襍記》:執引者三百人。注:在塗曰引。古字引訓爲陳,〈《爾雅》。〉引樂小鼓稱田。〈《説文》:𣍃,擊小鼓引樂聲也。《廣韵》引、𣍃皆羊晉切,《周頌》𣍃字作田。〉陳、田古本一聲,引音如之。故揚州謂棺柩屬引發塗爲出田,田即引也。或説爲奠,非也。

《説文》:嫠,引也。從又,𠩺聲。里之切。今謂提引爲嫠,俗作捚。或音轉如陵。

《説文》:揭,高舉也。江南以手抱物爲揭。《説文》:克,肩也。江南、浙西謂以單肩任物爲克。《小雅》:大侯既抗。傳:抗,舉也。戴物於上亦曰亢,字通作康。《明堂位》崇坫康圭,是也。淮南謂以肩任物曰抗,淮西謂戴物頭上舉之曰亢。

《説文》:勃,排也。今江南運河而東至於浙江謂推排重物曰勃,若通語言般矣。《説文》:般,辟也。象舟之旋。般、勃雙聲而義相近也。

《説文》:㔣,推也。今四川、浙江皆謂推轉圓物爲㔣。㔣之言靁也,古文靁從回。

《穀梁傳》:邾人戕繒子於繒,挩殺也。范訓挩爲捶朾。今揚州謂朾人爲靁捶,是重語耳。

《方言》:凡相推搏或曰攩。今人猶謂支格曰攩。又,《廣雅》:當,直也。今人謂以帷幕遮蔽曰攩,亦兼取當直義。〈《方言》攩字郭璞音晃,曹憲亦音《廣雅》攩字爲幌,《廣韵》訓幌爲帷幔,是知今所謂攩即彼時所名爲幌。然攩本音多朗切,今音無誤。〉

《説文》:𢾅,閉也。讀若杜。《書》言杜乃擭,《大雅》度之薨薨。《韓詩》説:度,填也。度即𢾅字。《晉語》:狐突杜門不出。賈侍中云:杜,塞也。〈《一切經音義》引。〉塞門者,若《吳志》云:孫權恨張昭,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土封之。是也。今,浙江謂垜積木石以塞門曰𢾅門,音待陌切。〈《釋文》度本音待洛反,今爲待陌;陌、鐸本一部。〉凡防堵、堵塞語通字當作杜,本字當作𢾅。

《説文》:閼,遮𢹬也。從門,於聲。古音當讀如烏,〈於即烏字。〉故隖從烏聲,訓爲小障。《漢書·召信臣傳》:起水門提閼。閼即隖字,所謂小障矣。今人謂以手掩口曰閼,以被掩身亦曰閼,皆讀如隖。直隸亦謂掩口曰堵。堵即杜字,本𢾅字也。

《説文》:竁,穿地也。充芮切。今人謂鉤歫穿之爲竁,俗作橇。以《廣韵》橇字誤讀爲起嚻切。〈《夏本紀》、《河渠書》説禹所乘四載,橇、橋各異。橇亦作毳,如淳音茅蕝之蕝。修《廣韵》者誤謂橇即是橋,遂以起囂之音切橇字,不審何以缪亂至是。〉今亦誤讀竁音如轎,所謂貤繆者也。

《説文》:掀,舉出也。《春秋傳》曰:掀公出於淖。虛言切。今人謂發𫎇爲掀。或讀作虛尹切,謂推爲掀。一曰:《説文》:搑,推檮也。當作搑字。本而隴切,今誤虛尹。

《廣雅》:撦,開也。《廣韵》:撦,裂開。昌者切。今人通謂裂物曰撦,俗字作扯。

《爾雅》:斯,離也。《方言》:𤺊,散也。《廣雅》:斯,分也。《陳風》曰:斧以斯之。此斫物使析也。今則引裂曰斯,與撦同義。

《説文》:撝,裂也。許歸切。音轉爲華,若華、蘤相通也。《曲禮》:爲天子削瓜者副之,爲國君者華之。注:華,中裂之,不四析也。今謂以刀分物爲華開。

《説文》:婁,空也。《論語》曰婁空。字亦作屢。《大雅》:削屢馮馮。傳曰:削牆鍛屢之聲馮馮然。蓋牆閒穿網,〈此制近人多有之。古人户牖皆穿網。《説文》:𦌬,牖中網也。《招魂》云:網户朱綴。王逸曰:綺文鏤也。非獨在牆。〉有刻削彫鏤椎朾之功,是爲鍛屢。樓亦取義於屢。《釋名》:樓,謂牖户之閒有射孔樓樓然也。今人謂以刀刳物中閒使空爲屢空,屢亦鏤也。

《説文》:捪,撫也。撫,一曰:循也。捪音武巾切。今人謂循髮拭之爲捪,聲如泯。

《説文》:捼,兩手相切摩也。奴禾切。歌、寒對轉,《廣雅》:攤,按也。曹憲音乃旦反。今謂按摩曰捼,音奴禾切。俗誤用挪,非也。

《説文》:𠜵,齘𠜵,刮也。從㓞,夬聲。今天津、河閒皆謂搔癢曰𠜵癢癢,音如𢘦。

《內則》:桃曰膽之。《正義》:拭治去毛令色青滑如膽也。今通謂拭治爲膽。

《説文》:摡,滌也。《詩》曰:摡之釜鬵。《廣韵》:摡,拭也。則拭洗之曰摡。又,《説文》:塈,仰涂也。摡,古代切;塈,其冀切。今人謂拭滌曰摡,涂之曰塈,音皆小變如揩。《廣雅》:揩,磨也。曹憲音看皆反,義亦相似,然非本字。

《廣雅》:汏,洒也。江南運河而東至於浙西多謂洒爲汏。本徒蓋切,〈音如大。〉今徒卦切。〈今人言大亦多作此音。〉《説文》:湔,一曰:手𤃬之。子仙切。浙西謂煩𤃬曰湔,淮南頮面亦曰湔臉。《説文》:濯,𤃬也。直隸謂𤃬衣爲濯衣,音如抽。濯之爲抽,猶擢之爲抽矣。〈《説文》擢、抽皆訓引,此一聲之轉。〉此洗滌之殊名也。

《通俗文》:淅米謂之洮汏。〈《一切经音義》引。〉《淮南·要略訓》:所以洮汏滌蕩至意。高誘曰:挑汏,𤄒也。凡淅米者所以𥳑擇之,故凡𥳑擇皆云洮汏。今人謂𥳑擇曰挑,本是洮字;惟洮米作本字耳。〈𥳑擇之挑,一云導字。《顔氏家訓》云:導,擇也。引光武詔豫養導擇爲説。《百官公卿表》有導官,師古曰:主擇米。導轉爲挑,幽、宵合音冣近也。〉

《説文》瀝、漉皆訓浚,今人漉則曰瀝,音如詈。

《通俗文》:去汁曰潷。〈《一切經音義》引。〉《廣韵》音鄙密切。古字無潷,故醫經但作分泌。今人皆謂去汁曰泌,引伸之謂甚清曰泌清,皆讀鄙密切。

《説文》:抈,折也。魚厥切。今人謂以手折物爲抈,開口呼之。

《説文》:擸,理持也。今謂理須髪爲擸。俗誤書掠,非也。

《釋名》:爪,紹也。此明古音爪、紹相同。今衣工謂袂端接袖爲爪袖,爪即紹也,今人又謂以錢沽物有餘而返其錢爲爪,或謂之繳。尋《説文》:繳,生絲縷也。之若切。引伸爲繳繞。《漢書·司馬遷傳》:名家苛察繳繞。如淳曰:繳繞猶纏繞也。纏繞則有返歸之義,故謂返錢爲繳。之若切轉爲上聲,正當讀爪。相承皆讀繳爲古了切,遂若與爪異語,其實一也。

《說文》指爪字本作㕚,云手足甲也。今人謂尋𧠨爲爪,蓋取捾𱟰之意。

《方言》:受,盛也。齒音轉舌,〈《廣韵》受訓姓者音都導切。〉今以手以裳承接者通謂之兜,兜即受也。

《説文》:𠏮,市也。都隊切。今人謂以銀易錢曰𠏮,通以兑字爲之。

《方言》:撟捎,選也。凡取物之上謂之撟捎。今江、浙皆謂物之上選者爲捎貨,音如峭。

《爾雅》:隱,占也。《廣雅》:隱,度也。今浙江謂以身及手比絜物之高下長短爲偃。偃、隱古通。《齊語》隱五刃,《管子·小匡》作偃五兵,《古今人表》徐隱王即徐偃王。

《説文》:𢪇,扶也。七良切。今浙江謂小兒相扶曰𢪇,音如將。《詩》言福履將之,無將大車,箋皆訓將爲扶,則古衹作將也。直隸謂引導小兒行爲將,則將率之義也。又,《廣雅》:將,養也。《小雅》:不皇將父。《莊子·庚桑楚》:備物以將形。今人猶謂持養曰將養。作𢪇亦得。

《方言》:搪,張也。郭璞曰:謂彀張也。今謂彀張爲撐開,撐即搪矣。

《説文》:舀,抒臼也。以沼切。今謂以器抒水爲舀水。

《廣雅》:戽,抒也。抒出亦曰抒。〈《詩》釋文引《倉頡篇》。〉今謂傾水爲戽水。曹、兗、沂之閒謂投棄爲戽。又,《説文》:斜,抒也。今浙江謂自壺口注酒抒之佗器曰斜酒,讀如賖。〈斜、賖皆從余聲。〉又,《説文》:涒,食已而復吐之。佗昆切。《爾雅》孫炎注:涒灘,萬物吐秀傾垂之貌也。今浙江謂傾水爲涒水,音正作佗昆切,此傾注之殊名也。

《説文》:㘝,下取物縮臧之。讀若聶。今治水田者下取川谷淤泥縮臧之以上壅田,謂之㘝泥。轉上聲爲女檢切,字變作罱。

《廣雅》:扱,插也。今人謂搢裳於帶爲扱。本楚洽切;今北方音如帀,南方音如馺。〈蘇合切。〉

《説文》:𢻱,𢾭也。經典相承作施。古音𢻱、施皆如拕。歌、寒音轉,今變作攤。攤本訓按,音乃旦切,音義皆無所取。《廣韵》二十五寒佗干切下已有攤字,訓爲開也,則其變轉已久。尋討語根,實當作𢻱。〈王叔和《脈經》曰:滑而浮散者攤緩風。今人猶言風攤,俗字作癱。攤乃借爲弛字。弛、施古通。〉

《廣雅》:廢、措、寘、奠,置也。凡置物曰廢,與措、寘、奠同意。《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曰廢居,《貨殖列傳》曰廢箸。古無輕脣,廢讀如拜。今謂置物爲廢,其音由拜轉擺,俗遂用擺字爲之。《廣韵》擺訓擺撥,未詳其義。《後漢書·馬融傳》云:擺牲班禽。案:《春官·大宗伯》疈辜,故書疈爲罷。鄭司農云:罷辜,披磔牲以祭。則擺牲之擺即是罷字,本訓披磔,無置義也。

《説文》:圮,毁也。《虞書》曰:方命圮族。䤏,圮或從手從非,配省聲。今廬州謂物漸傾穨曰圮下去,讀如擺。案:徐鉉音圮爲符鄙切,古無輕脣,則圮正當讀擺。〈圮從配省聲,非從己聲,切以符鄙,亦未密合切符美者得之。〉或字兼從非聲,與排、裵、悲等字聲尤近。又,廢、圮、敗音義皆近,廢訓屋頓,敗訓毁,圮亦訓毁。凡物傾頓則摇動,今亦云擺,實即圮字。

《説文》:奐,取奐也。《詩·大雅》:伴奐爾游矣。箋云:伴奐,自縱弛之意也。今江、浙謂狗摇尾自縱弛曰奐尾,又凡用拂子、繩索之屬縱弛摇之亦曰奐。又,奐、換聲義相近。《説文》:換,易也。古言掉尾,今言換尾;猶今謂易曰換,亦曰掉矣。

《説文》:冤,屈也。從兔,在冖下不得走。蘄州謂手在袖中屈不得舒爲冤。

《説文》:踦區,臧匿也。或借彄、摳爲之。《春秋》魯公子彄字子臧,是也。引伸爲探臧。《列子·黃帝》篇:以瓦摳者巧,以黃金摳者惛。殷敬順曰:摳,探也。《荀子·君道篇》:探籌投鉤者,所以爲公也。《慎子》曰:投鉤分財,投策分馬,非鉤策爲均也。又曰:分馬者用策,分田者用鉤。〈《慎子》引見《羣書治要》。〉鉤亦摳也。今言拈鬮,即此鉤字。廣信謂隱度探索爲彄。凡此,皆本區字也。

《方言》:揜,臧也。引伸爲射覆。《賈子·匈奴》篇:或薄或揜。〈薄即博。孫詒讓説。〉《漢書·貨殖傳》:掘𠣥搏掩。師古曰:掩,意錢之屬也。掩即揜字。《纂文》:撲掩,俗謂之射數,或云射意也。濟南謂以隱語相射爲調揜子。本衣檢切,今苦敢切。

《漢書·佞幸傳》:縣官㡿賣董氏財凡四十三萬萬。《貨殖傳》:及衆㡿賣。㡿者,度也。〈《史記·李將軍傳》索隱引許慎《淮南》注:㡿,度也。㡿、度古同聲。〉今人謂㡿賣爲𢫦賣,音之轉,猶𩑒顱呼百顱矣。《天官》注云:占賣國中之㡿幣。占、度同義,《漢書》言自占、占租,是也。

《説文》:操,把持也。《史記·酷吏列傳》:操下如束溼薪。沂州謂持止小兒妄動爲操,作上聲。

《説文》:東,動也。動,作也。自西安以至四川皆謂自作不靖曰東亂子,亦曰東禍。佗處多言撞禍,撞從東聲也。

《墨經》:佴,自作也。字從聲轉作茸。《漢書·司馬遷傳》:而僕又茸以蠶室。《文選》正作佴。廣信謂隨意自恣出入曰佴進佴出,即自作義。音如茸。〈佴、茸皆耳聲。〉

《説文》:𢆉,㨖也。如審切。音變從韵作椹。《史記·荆軻傳》:右手椹其匈。又爲戡。《爾雅》:戡,殺也。今稱殺曰戡,俗作砍,無以下筆。音變從紐作刵。〈仍吏切。與𢆉雙聲。〉《廣雅》:刵,斷也。字亦作珥。《秋官·司約》:則珥而辟臧。注:珥讀曰刵,謂殺雞取血釁其户。杭州謂殺曰刵。恆言曰殺,殊語曰刵。

《説文》:刏,劃傷也。一曰:斷也。讀若㱯。㱯音五來切。《中山經》:刏一牝羊。注:刏猶刲也。《周禮》或言刏珥、幾珥、祈珥,皆一語也。廣州謂殺曰刏。恆言曰殺,殊語曰刏。

《爾雅》:鐂,殺也。淮南謂殺曰澑刀子,澑之言鐂也。凡今語以拳朾曰朾拳,以杖〈俗作仗。〉朾曰朾杖,故以刀殺曰鐂刀子,其詞例同矣。

《説文》:副,判也。《周禮》曰:副辜。〈今作疈,是籒文。〉芳逼切。今蘄州謂宰殺犧牲曰伏,伏雞、伏豬是也。伏即借爲疈字。〈伏、疈今爲雙聲,古音又同在職德部。《説文》畐讀若伏;《考工記》不伏其轅,故書伏作偪;是伏與畐聲字通之證。〉《封禪書》言秦德公作伏祠,磔狗邑四門以禦蠱菑。是伏正因磔狗得名,伏即疈辜之疈明甚。伏爲祭名,與膢、臘等。膢、臘主於用肉,伏則主於磔狗;而漢以來皆釋爲伏閉伏臧,不知其即疈字。服虔云:周時無伏,秦始作之。亦不憶疈辜也。

《説文》:㱠,枯也。古但作辜。《春官·大宗伯》:以疈辜祭四方百物。鄭司農曰:罷辜,披磔牲以祭,若今時磔狗祭以止風。《秋官·掌戮》:殺王之親者辜之。注:謂磔之。剖腹張之曰辜,𩮜肉置骨曰冎,〈《説文》。〉辜、冎雙聲相轉。今時極刑剖腹支解復𩮜其肉,但謂之冎。

《説文》:夌,一曰:夌𢕌也。亦作陵遲、陵夷。古語陵遲爲漸下,陵遲者,猶言夷也。〈《説文》:𢓡,行平易也。古但作夷。〉今語陵遲爲剖腹支解,陵遲者,猶言夷也。秦法有夷三族。《漢書·刑法志》曰:大辟有夷三族之令,令曰:當三族者,皆先黥劓,斬左右趾,笞殺之,䲷其首,菹其骨肉於市。夷本訓傷,訓殺,〈《易·序卦》:夷者傷也。《左傳》:芟夷薀崇之。杜解:夷,殺也。〉亦訓爲尸;〈《周禮·天官》:共夷槃冰。注:夷之言尸也。〉陵遲爲夷,亦猶尸諸市也。夷、尸、易、施古音同。〈《爾雅》:夷,易也。弛,易也。顧、謝本弛作施。《毛詩·小雅》我心易也,《韓詩》作我心施也。夷、易、施古一聲。〉易聲有𩮜。《説文》云:冎,𩮜人肉置其骨。施聲有胣。《莊子·胠篋》篇云:萇弘胣。崔譔作施,云:裂也。司馬彪云:胣,剔也。古但作施。《晉語》:施邢矦氏。《左氏傳》:國人施公孫有山氏。施其家者,即所謂夷三族也。〈韋訓劾捕,杜訓行罪,皆非。〉施其身者,即今陵遲爲夷也。古今兩言陵遲,所指各異,然其爲夷一矣。

《左傳》:五雉爲五工正,夷民者也。古雉、夷同聲,故辛夷亦作新雉,《秋官·雉氏》掌殺艸,雉即夷也。字亦作薙。《説文》:薙,除艸也。佗計切。今福州謂殺爲薙,開口呼之。〈凡福州音支多如佳,脂、微、齊多如灰,之多如咍。此與江、河閒異。〉薙本夷也。

《説文》:辟,法也。從卪,從辛,節制其辠也。從口,用法者也。𨐨,治也。《周書》曰:我之不𨐨。今經典但作辟。《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今諸會黨皆謂殺爲辟。

《説文》:半,物中分也。從八,從牛。解,判也。從刀,判牛角。今廣西屠牛者行賕吏役謂之牛判錢。鄧廷楨説。

《説文》:簎,刺也。士革切。今謂刺爲簎,讀如錯襍之錯。俗作戳。

《説文》:耏,罪不至髡也。或作耐。奴代切。《漢書·高帝紀》應劭注:完其耏鬢,故曰耐。黃生説:徽州婦人治去面毛曰耐面。

《説文》:薅,拔去田艸也。從蓐,好省聲。茠,薅或從休。《詩》曰:既茠荼寥。呼毛切。今山西、淮西、淮南皆謂刈艸爲薅艸,讀呼到切。

《説文》:穮,耕禾閒也。《春秋傳》曰:是穮是袞。甫嬌切。今山東、江蘇皆謂耕禾閒曰穮,音如暴。

《説文》:漢令解衣耕謂之襄。《鄘風》:牆有茨,不可襄也。傳曰:襄,除也。則去艸亦曰襄。音轉字變,芸艸後摩田曰場。《説文》:場,治穀田也。今江南、浙江櫌摩曰場,讀如盪。〈佗浪切。〉引伸謂平滑修潔爲光場,場亦讀如盪。

《説文》:居,蹲也。此即今踞字。黃州謂踞地曰踞倒,讀若枯。惠、潮、嘉應之客籍曰踞下去,讀如古。

《淮南·道應訓》:方倦龜𣪊而食蛤梨。注:楚人謂倨爲倦。倨即踞字,倦之言拳拳也。今四川謂踞地曰倦在地,倦讀如捲。

《説文》:久,從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歫也。《周禮》曰:久諸牆以觀其橈。久古音如己,〈《説文》玖讀若芑。凡《詩》久、玖等字皆與之咍部字爲韵。〉兩脛後有所歫,正象跽形,故字變作跽,作㠱。《説文》:㠱,長踞也。暨已切。跽,長跪也。渠几切。蘄州謂跪曰跽,讀如㠱。

《方言》:企,立也。今福州、廣州謂立爲企。

《詩·大雅》傳:疑,定也。《士昏禮》疑立,注:疑,止立自定之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佁儗,注云:不前。儗亦疑字。今浙東紹興謂立爲疑,讀如礙。疑音小變爲隑。《方言》:隑,立也。隑,陭也。《廣雅》隑、倚皆訓立,陭即倚也。曹憲音隑爲巨代反;浙西謂負牆立曰隑,仰胡牀而坐亦曰隑,音正作巨代反。直隸、山東言陭。

《方言》:䠆𨂣,立也。今淮南謂立爲䠆,音如撐。

《説文》:眙,直視也。今轉作瞪,通語也。浙人謂目大而直視曰眼精眙出,讀若殆。又,《方言》:眙,逗也。今淮南謂久立不前曰站眙,注意晞視曰望眙,亦讀如殆。

《説文》:厃,仰也。從人在厂上。舊皆讀魚毁切,此蓋誤從危音。〈危音魚爲切。〉厃下又云:屋梠也。秦謂之楣,齊謂之厃。木部曰:屋Template:!𣝼聯,秦謂之楣,齊謂之檐。此則厃、檐同字。厃、檐古音竝如詹,故《廣韵》厃、詹竝職廉切。詹下云:多言也。從言,從八,從厃。段玉裁曰:當從厃聲。其説甚是。今人謂危立曰厃,音如贍,俗作站。凡訓仰者多與立同義,故《通俗文》企訓爲望,〈《一切經音義》引。〉而《方言》企訓爲立矣。

《周易》:朋盇簪。京作撍;虞作戠,云:叢合也。《廣雅》:𨅔,止也。今直隸、山東謂車行所至小有宿畱曰打兓,〈俗作尖。〉即撍、𨅔等字也。《爾雅》、《方言》皆云:詹,至也。兓、詹聲相類,義亦相引伸矣。

《説文》:去,人相違也。丠據切。朅,去也。丠竭切。今南方多言去,北方多言朅,或音如鎧,〈苦蓋切。〉然猶書作去者,以去、朅本雙聲耳。

《説文》:儦,行貌。《詩》曰:行人儦儦。《釋文》:表驕反。今通謂疾走曰儦,音如麃,〈蒲交反。〉俗書作跑。案:《廣雅》:跑,趵也。《玉篇》:跑,蹴也。非行義。〈所在有虎跑泉,則是掊字。〉

《説文》:憂,和之行也。從夊,𢝊聲。〈憂愁本作𢝊。〉《詩》曰:布政憂憂。今浙江謂輕步曰憂憂。

《説文》:𧠊,突前也。莫紅、亡沃二切。今吳、越閒小兒捉迷臧爲戲突出曰𧠊,讀莫夭切。鄧廷楨説。

《説文》達字得聲於大,或從大作达。达下云:或曰迭。迭下云:一曰达。是达、迭義本相近。故《鄭風》挑兮達兮傳云:挑達,往來相見貌。往來即更迭義。今凡往返一周,浙江云來一達去一達,達讀如大;〈徒蓋切。〉湖北謂之一道,道、挑聲亦相近。《説文》引《詩》𠬢兮達兮,訓𠬢爲滑,亦謂往來滑利也。〈《詩》釋文:挑,佗羔反。〉

《説文》:𠣘,帀,徧也。經典相承用周爲之。今或音轉如遭,謂走一周曰走一遭。或音轉如招,謂周轉曰招轉。幽、蕭與宵、肴、豪合音冣近也。

《莊子·繕性》篇:物之黨來寄也。《荀子·天論》:怪星之黨見。黨猶適也,亦或作儻。今吳、楚皆謂不意得之者爲儻來。

《説文》:夆,啎也。逢,遇也。今人謂相啎曰夆,相遇曰逢,皆音普用切。古無輕脣,從重脣也。不意得之亦曰逢,音轉字變作䰃。《説文》:䰃,忽見也。蒲浪切。俗作碰。

《左傳》:距躍三百,曲踊三百。《釋文》:百音陌。今字作𧻙。《文選·江賦》:𧻙漲𢧵泂。善曰:𧻙音陌,猶越也。𢧵,直度也。案:𢧵、𧻙對言,𢧵爲直度,則𧻙爲邪越。凡從百者皆有邪義。《問喪》注云:邪巾貊頭。故《釋名》曰:鹿、兔之道曰亢,行不由正,亢陌山谷艸野而過也。今人行道方折者曰轉彎,邪越者曰𧻙角。

《廣雅》:跐,蹋也。曹憲音昃買反。今人謂蹋爲跐,讀初買反。俗用踹字爲之。

《莊子·秋水》曰:跳梁乎井榦之上。梁今字作踉。《廣韵》:踉,跳踉也。今蘄州謂跳爲梁。梁、陸雙聲,故梁音轉爲陸。《莊子·馬蹏》云:翹足而陸。司馬彪訓跳。𡴆亦跳也。〈力竹切。〉《説文》鼀下云:其行𡴆 𡴆。狀蟾蜍之跳也。夌訓爲越,字亦從𡴆,謂跳高也。《史記·秦本紀》:略陸梁地,以爲南海、鬱林、象郡。陸梁即𡴆梁,謂蠻人輕暴善跳踉耳。今南自夏口而東謂不舉足而𧻙越數尺爲𡴆,轉去聲讀如澑;北至天津、德州謂之𡴆厲;𡴆讀如鼀,〈七宿切。〉厲者,《雅》訓以衣涉水,今通爲在陸之名。

《月令》:征鳥厲疾。《樂記》:發揚蹈厲之已蚤。王肅曰:厲,疾也。孳乳作𩢾。《説文》:𩢾,次第馳也。《廣雅》:𩢾,奔也。曹憲音例。今廣信謂奔走追逐爲𩢾,音如烈。

《夏官》:馮弱犯寡。注:馮謂乘陵也。《左傳》:馮陵我城郭。杜解:馮,迫也。廣信謂追迫人爲馮,音鋪登切。

《説文》:倉,倉黃取而臧之,故謂之倉。㐭,倉黃㐭而取之,故謂之㐭。倉有倉猝義,㐭義亦同。今人多謂出不意乍至爲㐭,俗誤書冷。又,《説文》:𤎭,侵火也。從炎,㐭聲。力荏切。漢中謂好出不意侵損人者爲𤎭蟲,又言𤎭狗。

《説文》:𦒶,老人行才相逮。讀若樹。今所在謂行才相逮曰慢慢旳奔。

《説文》:辵,乍行乍止也。讀若《春秋公羊傳》曰辵階而走。丑略切。今本《公羊傳》辵作躇,《釋文》:躇與踱同。案:古無舌上,丑略切歸舌頭,即作度音。今人謂乍行乍止曰辵,書作踱。凡峙䠧、踟躕、蹢躅皆一音之轉。

《説文》:匍,手行也。魚、模轉麻,今謂手行曰爬,本匍字也。若父爲爸,傅爲巴矣。

《説文》:旋,周旋。今通謂轉爲旋。直隸謂轉爲朾磨。磨,磨石,亦旋物也。

《方言》:逭,轉也。郭璞音換,又管。今謂物轉於地、人在地轉皆曰逭。由管音轉如袞,俗作滾。〈滾本水沸之涫字。〉奔逃亦曰滾,或曰滾蜑,借爲逭遯。《説文》:逭,逃也。遯,逃也。

凡逃或謂之㔷。《説文》:㔷,側逃也。盧𠊱切。今謂乘𨻶脱走爲㔷,微弇如澑。或謂之乍。《説文》:乍,一曰:亡也。今吳、越謂乘𨻶脱走爲乍,音如斫。

《説文》:泰,滑也。臣鉉等曰:本音佗達切。今人謂滑爲滑泰,移以言人逃去亦曰滑泰,俗作澾。滑泰者,往來便利,猶𠬢達矣。

《説文》:臩,驚走也。《廣韵》俱往、俱永二音。福州謂走曰臩。又,《説文》:臩,一曰:往來也。具往切。《廣韵》又音俱往切。今通謂往來山水閒曰臩,讀居況切。字亦通俇。《説文》:俇,遠行也。居況切。《魯頌》傳:憬,遠行貌。《釋文》:憬,九永反。憬借爲俇。

《説文》:踶,躗也。特計切。今人謂以足擿人爲踶,音如惕,俗作踢。

《説文》:尥,行脛相交也。力弔切。直隸謂角力者以脛互踶爲尥骽子。

《説文》:跳,蹶也。蹶,僵也。今謂失足傾堕爲跳,音如弔。俗誤書掉,非也。或謂之跌。《方言》:跌,蹶也。傾足旁墮爲踒。《説文》:踒,足跌也。烏過切,今爲烏拐切。向前墮爲仆。《説文》:仆,頓也。江南運河而東至於浙江謂墜地俛者爲合仆,仆音如朴。〈兩物俛仰合爲合覆,亦作朴音。〉向後偃爲逿。《漢書·儒林傳》:陽醉逿地。今謂失據後偃爲逿倒,逿音如儻。行有所疐爲跋。《説文》:𣥠,足剌𣥠也。讀若撥。跋,蹎跋也。𣥠、跋聲義同。今謂舉足獵跋欲躓曰跋。轉入元、寒,音如絆,若跋扈作畔援矣。

《説文》:𥄉,到首也。〈到即今倒字。〉賈侍中説:此斷首到縣𥄉字。古堯切。𥄉首字相承借䲷爲之。𥄉、䲷《廣韵》皆古堯切,今乃誤讀如囂矣。然縣首是引伸義;汎言倒首,乃是本義。今人謂前仆曰跌一𥄉。前仆者首必倒下,俗言倒栽,或言跌顉頭,〈俗作跟頭,誤。〉是也;故以𥄉言。相戲倒植曰勃𥄉。

《説文》:沒,沈也。黃勃切。今人皆讀沒如末,浙江謂人溺死爲沒殺,猶作黃勃切。

《説文》:窋,物在穴中貌。丁滑切。今謂臧在穴中爲窋,音如朶。窋轉平當音堆;今音朶者,脂、歌相轉,猶堆亦稱垜矣。〈《説文》垜訓堂塾;今言垜積者,非本字,乃堆字雙聲假借爾。〉

《説文》:藩,屏也。屏爲屏蔽,亦爲屏臧。《地官》蕃樂,杜子春讀蕃樂爲藩樂,謂閉臧樂器而不作。今浙西嘉興、湖州謂逃隱屏臧爲藩,音如畔。古無輕脣音,藩音如盤,盤、畔亦相代也。

《廣雅》:亢,遮也。《左傳》: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杜解:亢,蔽也。案:《爾雅》蔽訓微,謂隱匿之也,則亢亦有遮使隱匿之義。今淮西、淮南、吳越皆謂臧物爲亢,讀如抗。

《説文》:困,故廬也。《易》言困于石,困于葛藟,傳曰:非所困而困焉。則困亦有居處之義,故古文困作𣏔,字從止也。《方言》:困、胎,逃也。蓋謂遁世隱居爾。今直隸、淮西、江南、浙江皆謂寢曰困,亦取從止之義。

《説文》:寐,臥也。今廣信謂臥爲寐,倦極思臥曰朾默寐,寐讀如𫎇救切。本脂部字,今轉近幽。若韋昭云急疾呼茅蒐成𩎟,𩎟亦轉幽部矣。

《莊子·外物》篇:螴蜳不得成。《釋文》:郭音陳惇;司馬讀曰沖融,言怖畏之气沖融兩溢,不安定也。案:螴蜳猶言佂伀。淮南謂假寐暫覺爲螴蜳,上音如沖,下音如惇。吳、越曰朾礚螴,音如沖。直隸曰朾蜳兒,音如堆,猶敦丠即堆丠矣。

《説文》:㞒,臥息也。通作塈。《邶風》伊余來塈,傳:塈,息也。《釋文》音許器反。今紹興、杭州勸小兒臥,則語之曰㞒。

《説文》:寣,臥驚也。火滑切。引伸爲覺寤。《廣雅》:寣,覺也。今人謂睡至醒一期之閒曰睡一覺,或曰睡一寣。

《曲禮》正義:火灼曰炙。凡熏火亦曰炙。惠、潮、嘉應之客籍謂熏火爲炙火,常德亦如之。炙讀如側。

《説文》:𢢞,𢟡也。苦計切。今人謂勞𢟡爲𢢞力。揚州謂之羸。凡气盡穨喪通謂之喙。《晉語》:余病喙。韋解:喙,短气貌。《方言》作𣨶,云:𠉮也。今轉作平聲,讀如虺,俗誤書灰。

《説文》:姘,《漢律》:齊民與妻婢姦曰姘。今謂姦爲姘。

《説文》:䢒,會也。經典相承作交。《月令》:虎始交。《莊子·齊物論》:與接爲構。司馬彪曰:人道交接,構結驩愛也。今人謂人道曰交,音如攪。〈或云是滿洲語,非也。〉或謂之尼。《説文》:尼,從後近之。《爾雅》舍人注曰:尼者,私之定也。音轉爲昵。《説文》:暱,日近也。亦作昵。昵又通䵒。《左傳》不義不暱,《説文》引作不䵒。今謂交會爲尼,音如日,䵒得聲於日也。〈仲尼亦作仲屔、仲泥,則古尼本音泥。𢓴字從日。亦作𢓇,從內,則古日本音納。尼、昵、䵒、古竝泥母,今则竝在娘母,而俗音又在日母。要之,古音祇有泥母,娘、日二母,皆後人紛岐之音耳。〉古言親昵,〈娘母。〉今語亦變爲親熱,〈日母。〉惟江南猶正言親昵耳。或謂之㞏。《説文》:㞏,㞚㞏也。㞚,從後相臿也。㞚音楚洽切,㞏音直立切。今浙江謂交會爲㞏。〈《廣雅》㞚㞏又與歉、減、劣、虧等字竝訓爲少,今市井亦謂折閲爲㞚㞏。〉范寅説:雞、鵞、鴨孳尾,紹興謂之打埶。

《爾雅》:介,右也。《秋官·大行人》注:介,輔也。江南、浙江謂與人相耦爲介,讀渠八切。

《説文》:豖,豕絆足行豖豖。從豕,繫二足。亦借作招。《孟子·盡心》篇:既入其苙,又從而招之。注:招,罥也。今江寧、杭州于珍重之物欲其弗失曰招得住,招即豖也。

《説文》:既,小食也。《論語》曰:不使勝食既。今《論語》作氣。氣,《説文》云:饋客芻米也。從米,气聲。《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侯。或作䊠,作餼。然則在物曰氣,啗之曰既。唐人言喫飯,今人言𠯏飯。𠯏本口𠯏字,今音如气。《晏子·內篇襍下》曰,免粟之食飽,士之一气也。炙三弋,士之二气也。五卵,士之三气也。嬰無倍人之行,而有參士之食。彼气即今所謂𠯏飯,皆借爲既。食言亦謂之既。《史記·太史公自序》曰:不既信,不倍言,義者有取焉。既信即食言,今人亦曰𠯏。借气、𠯏爲既者,猶借氣爲既也。《新附》別出喫,乃不悟《説文》本有既字。〈今以氣爲雲气之气,而以气爲气食字。然气食正當作氣。《傳》言齊人來氣諸侯,與之曰氣,求之亦曰氣也。〉

《説文》:啜,嘗也。昌説切。今南方謂食之爲𠯏,北方謂食之爲尺。𠯏即既字,尺即啜字;然猶書作𠯏者,韵近相亂耳。揚州訶責兒食曰啜飯,音如揣。

《説文》:𩛥,設食也。〈從宋本及《玉篇》。〉讀若載。《石鼓》以𩛥爲載。今人畱賓爲設酒食謂之待。雖相承作待,其字當作𩛥矣。載本音戴,《周頌》載弁俅俅,以載爲戴,可證也。𩛥爲設食,引伸亦爲食之;猶饌爲具食,引伸亦爲食之。〈《論語》:先生饌。馬融曰:先生,謂父兄也。饌,㱃食也。是先生饌者,謂父兄㱃之食之。〉今直隸、山東、淮南、湖北別語謂食曰𩛥飯,讀如戴。

《説文》:𦤘,用也。從亯,從自。自,知臭香所食也。讀若庸。今人相謁而食𠯏飯𠯏茶則曰用飯用茶,本當作𦤘。段玉裁説。

《説文》:𪗟,齧也。閩、廣謂食曰𪗟飯,或曰齧飯。〈𪗟,户骨切。齧,五結切。〉《説文》:噍,齧也。或作嚼。廣之潮州謂食曰嚼飯。天津訶責人食曰噍飯,音如蹙。《説文》:啗,食也。長沙謂食曰啗飯,字從聲變作噉飯。〈啗本徒濫切,噉本徒敢切。《説文》無噉,噉即啗字也。今乃音變如闞。〉《説文》:𪗽,噍聲。古活切。江南謂獨食曰𠯏𪗽,淮南謂會食曰𠯏𪗽,獨食曰啗𪗽。《説文》:嚌,嘗也。浙西訶責人食曰食嚌。《荀子·榮辱篇》曰:𠯍 𠯍而噍。楊倞曰:𠯍,如鹽反。通語訶責人食曰𠯍飯,音轉如曩,俗作嚷。〈猶佛典南無作曩謨。〉此食之殊名也。

《説文》:具,供置也。《內則》:佐長者視具。注:具,饌也。《漢書·竇田灌韓列傳》:請語魏其具。又曰:嬰與夫人益市牛酒,夜灑掃張具。《何武傳》:爲具召武弟顯。江南、浙江言有宴集則曰有𠯏具,具音如局,若《説文》㮂字,《周語》、《漢書》作梮矣。

《説文》:齦,齧也。康很切。今人謂噬剛物曰齦。廣信別言齧音如丯。〈古拜切。〉《説文》:齰,齧也。側革切。鄧廷楨曰:江寧謂寐後切齒爲齰牙,音如錯。

《説文》:汝南謂㱃酒習之不醉爲漊。力主切。今淮西謂嗜酒無厭爲酒漊子。

《説文》:欱,歠也。呼合切。今人謂大歠曰欱。《説文》:渳,㱃也。緜婢切。今人謂小歠曰渳。《春官》杜子春注讀渳爲泯,渳、泯雙聲,故浙江亦謂渳曰泯。《説文》:吮,欶也。徂沇切。今人謂促口取汁曰欶,浙之杭州謂之吮。此㱃之殊名也。

《爾雅》:亹亹、蠠沒、孟、茂、勔,勉也。皆音之轉。《方言》: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欒肇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亦皆一音之轉。今又音轉爲麻。浙江謂勉力爲麻力,湖北謂敏捷爲麻力,皆一語也。

《説文》:縵,繒無文也。《晉語》韋解:縵,車無文也。《説文》:慢,惰也。䟂,行遲也。曼聲得轉如墓。〈如曼訓無,曼丠作毋丠。〉四川謂色不颺曰縵,音如墓;遲鈍曰慢,音如墓。浙江謂遲鈍曰慢,音如莫。陝西謂遲鈍曰慢誕,音如麻達,或轉如磨朗。

《説文》:苛,尤勮也。〈《一切經音義》引。〉乎哥切。四川謂事難尤勮、人很尤勮皆曰老苛,轉上如火。

《爾雅》:䇓,待也。相承作須。《楚辭·離騷》𦕼逍遥以相羊,逍遥一作須臾。《漢書·禮樂志》:神奄畱,臨須遥。晉灼謂即須臾,亦即消摇。故今人從雙聲謂不須曰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