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票友,都隶属一家票房,一方面爱好京剧的朋友们,聚在一块儿可以互相切磋,二来票房可以多请几位教师,生旦净末丑,各种把子,文武场面,想学哪一行哪一样都有人教,不但省事而且经济。至于您打算精益求精,用点私工,那就另说另讲啦!

有人说,举凡票友唱戏,总得大把大把地扬钞票,所以叫玩票。要知当年票友彩爨还没发行钞票,当然此票非现在的钞票了。票友粉墨登台爨演京剧,名为走票,是其来有自的。最初票友登台彩唱全凭自己兴趣,如本家儿喜庆寿筵,不但自备车马,茶水不扰,如果跟本家儿有点渊源,还得赔上一个份子。至于有人把票友形容成神仙(来时神气活灵活现,唱旦的技压梅尚程荀,唱生的艺高余言谭马)、老虎(一开酒席,坐上桌后风卷残云,如同老虎)、狗(等到登台之后荒腔走板不搭调,举手投足,都是笑语,卸装就溜,有如丧家之狗),那都是刻薄嘴过甚其词。事实上,没有那样不堪的票友。

北方票友通常叫走票,南方叫票戏,很少有人说玩票的。当年侯宝林有相声里问对方是干什么的,对方回答是票友,再反问他贵行业,他说是玩票的,其中隐然含有占便宜的成分。所以老一辈的人都说是走票,很少有人说玩票的,就是怕人误会占别人便宜。

谈到龙票,齐如山先生说是内务府核准成立票房发给的执照,盖有正式大印,纸上印有龙纹,因此大家叫它龙票。龙票是发给团体而非个人的。清代自康熙以迄乾隆承平日久,八旗子弟士饱马肥,如果整天游游荡荡,难免志气消沉,趋向于不良嗜好。于是有些巨室豪族,极力提倡组织票房,让子弟们有点正当娱乐。想有一条好嗓筒,必须天天早起吊嗓子,禁忌烟酒,少近女色,不吃辛辣生冷,上台之后,才能有个样儿。所以八旗世家都不反对自己子弟进票房,就是这个道理。

凡是经官奉准领有龙票的票房,出外走票清音桌上,左右边可以陈列一对朱黻鹢首的锦幡,装响器的圆笼也要加上藻绘复杂票房的堂号。当年麻花胡同继家、松柏庵金家,都是历史悠久名票辈出的票房。月牙胡同铨燕平的票房,资金、组织、人头整齐、排戏认真都在继、金两处之上,可就是拿不到龙票。因为铨大爷尊人奎乐器(俊)正是内务府大臣,如果先给自己儿子票房批准龙票,恐怕别人说闲话。后来成立的正乙祠票房、春阳友会、春雪联吟几处大票房,受了月牙胡同票房的影响,都没能领到龙票。至于茶楼酒肆收茶钱的清音桌儿,营业登记上属于清唱,不算票房,当然跟龙票更扯不上边儿啦。

故友孙道南,对于京剧的文件,收藏极富,他从大陆来台带有一张道光年间内务府批给畅音轩票房的龙票。可惜孙兄英年早逝,那张龙票恐怕也去向不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