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琴之道源远流长,古籍记载与出土文物均证明其确属有古可考,有古可稽,故“稽古”并非是托古的虚言。与骨笛、陶埙等相比,琴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发明需要有相当的智慧。青山在文中并未把琴的发明创造比附于伏羲神农或文王、武王,而是归于“至圣”。所谓“圣”者,《尚书·洪范》中载“聪作谋,睿作圣”,并称“于事无不通谓之圣”,也即有智慧之人。这种说法非常中肯。

有智慧的人对于天地自然的变化较普通人要敏感得多,例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样的民间谚语,必然是在对自然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后总结出来的。在古代,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远不及现代快捷和便利,对于了解自然变化的人,即“心通造化”者,通常会被推崇到神的位置上,所谓“德协神人”。

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使人民有教养,至天下人和,即所谓和谐社会。《礼记·乐记》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又有“唯乐不可以为伪”的说法,后人将之引申为“以礼教中,以乐教和”。青山认为圣人制琴就是期望通过“琴乐”来调理自身乃至天下人的性情。

“和”况为二十四况开篇第一况,篇幅亦最长,占了全文十分之一多,其中心内容可以分为“和之始”与“和之至”两部分。

本篇前半部分为“和之始”,主讲调弦定音,音准为和,失准则不和。正调定弦为琴最基本的定弦法,“循徽”是左手按弦,“叶声”则以他弦比较音高,这里描述的泛指各种调弦法。调弦时,首先要认清左手徽位,再听两弦音高以审验调弦准确度。用“和”的感觉来调音,最后令两弦音高一致,是为“和应”。从这个“循徽叶声”来看,这里所讲应是散按调弦法或泛音调弦法。“窽会”指的是两弦之音最后调至同高时,达到“和”的境况。从现代声学角度来看,两弦音高不同,会有拍音产生,音高相差越多,即音差越大,拍音越快;音高相差越少,音差越小,拍音越慢。当两音同高时,音差为零,没有拍音,两个音听起来感觉融合在了一起。拍音在听觉上会有波浪感,两音同高没有拍音听起来十分融洽平正,这应当就是青山所言的“窽会”,此时由听觉传达到内心的感受就是“优柔平中”。复用“橐籥”来形容“优柔平中”这种感觉,“橐”为口袋,“籥”为古时竖吹的管乐器,“橐籥”连用似乎是乐器中的风笛,实是风箱。“橐籥”出自《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推拉风箱产生的绵延不绝“中平”之意,与两音“窽会”的感觉是一致的。

青山认为以散音调弦法为上。散音调弦法,只以右手拨弦。“迭为宾主”指调弦中的基准弦为“主”,调整弦为“宾”。散音调弦法的具体操作是弹拨间隔两弦的任意两根弦(如一弦与四弦、三弦与六弦等)和一六、二七两组弦,多用撮音。前者调准后音高相差五度,后者调准后则相差八度。这种调弦方法在很多弦乐器上是通用的,同样是以听拍音为判断标准。

青山复言“按和”之法,九、十徽位对应律吕当为泛指,因为九、十两个徽位每个上面都有律吕。用“按和”之法,很容易按不准,即“按有不齐”,这是因为目测下指会产生误差。此外,如果徽位在斫制时没有安放到准确的位置,也会影响调弦准确度,此时则“必以泛音辨之”。徽位为泛音点,弹奏泛音时,手指根据徽位接触琴弦,即便有少许偏差,也还是能发出泛音,只是会影响泛音的质量,除非偏差极大,才会发不出泛音。如果琴上的徽位不准,“按和”调整两弦使音准一致后,用泛音复试,其音差立现。这样反复使用“按和”调弦与泛音调弦的方法进行调音,最后将弦完全调准。

古代琴书中多以散按调弦法为主,现代普遍以泛音调弦法调弦,这两种调弦法都是用同度音高来调弦的。一般来说,泛音调弦法比散按调弦法更容易做到准确,青山“以散和为上”的观点,也许是带有以散音为尊这一先入为主的想法在里面,琴坛前辈们也确有用散音调弦的先例。散音调弦法使用不同度(五度和八度)来调弦,因此辨音难度比泛音调弦法要高。

本篇后半部分的“和之至”,青山将其述为“三合”,即“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三合”从技术层面到心意境况,对琴乐演奏艺术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标准。

“弦与指合”指的是指法技术层面,青山此处所论及的是琴乐中按音演奏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准确地说就是左手技术。“顺逆”之说以绰注上下不可颠倒来解释,绰注上下均为左手的走手音。“实虚”之说提出“按未重”与“动未坚”两种不实之病,静止不动的按音下指要有一定的重量,否则出音不实。走手音是移动的按音,移动中须有坚劲之力,否则走手音不实。“指下过弦”指的是左手按音状态下,相邻或相近弦的过弦,左手手指不可松开琴弦。当左手需要越过琴弦去距离较远的弦按音时,须注意动作要尽量做到不着痕迹。对于左手按音走手的“往来动宕”,青山用“恰如胶漆”来形容“弦与指合”的状态。在“弦与指合”这部分内容里,青山只提及了对左手的要求,这与琴艺发展到明末更注重左手技术有一定关系。

“指与音合”指的是乐感上的要求,包括对音准节奏、旋律起伏的控制能力。青山指出对于音律所在的徽分位置,不可混淆分辨不清。琴有七弦,同一个音在不同弦上位置不同,需要熟悉每根弦上的音律位置,否则容易音准出错,就是失和。乐曲如文章,结构有法度,篇分章节,章节分句,句有长短,细分到每一词字,这些均需符合音乐的节奏,不能混乱没有章法,否则就是失和。音准和节奏是乐感的基础,用心于此并掌握自如,才能进一步通过吟猱绰注等各种手法来修饰乐音,通过轻重缓急来调整节奏,这样音乐才会婉转动听,乐曲才会听起来有感情。但是“指与音合”仍然不能算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说到底,这个层面所要求的对轻重缓急的控制能力仍然只是技术上的熟练,这种熟练类似于工艺产品的制作,是可以被量化的(或称为“处理”)。尽管量化之后的轻重缓急也同样可能产生动听的效果,甚至让很多听众为之感动,但对于演奏者本人来说,弹完一首乐曲却只是完成了一套规定的动作,其内心未必会产生任何波澜。

于是青山又进一步提出了“音与意合”的最高境界,此处涉及艺术上的唯心主义,即意念在乐音之前。例如弹《高山》,下指之前,心中须有高山,下指后奏出的乐音中亦有高山,这就是内在审美感觉与表达出来的音响效果相契合。然而心中先有高山,下指就一定能有高山吗?这当然未必。青山指出如果要在琴乐中表达自己的意念,必须先练习演奏技术,否则心里有,手上没有,也是枉然。对于右手的演奏能力,青山提出了音质和速度的要求。音量由轻重来控制,弹得过重乐音会紧张,过轻声音容易单薄。每种器乐都有一个正常音质下的音量幅度,除非是乐曲中特殊需要,绝大多数情况下,无论轻重幅度如何变化均须保证音质。对于右手速度,要求快速时清晰稳健,否则听起来急促,音乐会显得不够从容;慢速时要沉着连绵,否则节奏松弛,乐曲容易失去精气神。对于左手,青山要求吟猱圆转自如(后文中“圆”况与“溜”况另有细说),绰注在走手到位后仍然能做出变化。“纡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四句专指旋律的变化,若将这些归为一个标准,即是要求技术能够随心所欲。这部分内容对左右手技术的阐述似乎与前述之“指与音合”类似,只是前者更多止于对音准节奏和旋律变化的基本要求,此处对于技术的要求实则更进了一步。青山复言“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指出意念之区别变化是十分细微深妙的,在演奏中,必须让技术上的控制力具备相当程度的细节区分能力,如同工业标准所说的加工精度,所以说“音与意合”对技术的要求比“指与音合”上了一个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演奏技术的精度不仅要高于“指与音合”,且无法被量化,而是随着意念的微妙流动,相应呈现出种种鲜活的精细变化。青山之后用“其有得之弦外者……”,描述了这种契合的艺术效果,能以乐音展现高山流水的意境,以“暑可变也”“寒可回也”来描绘音乐在心中的无限意象,这种理念与西方音乐的浪漫主义乐派非常相似。

“和”况的结尾,青山做了总结,并以“神闲气静,蔼然醉心,太和鼓鬯,心手自知”描述了“和”在身心上的感受。“神闲气静”指的是心境上首先要平和,即“中和”;“蔼然醉心”指心中所现之意象;“太和鼓鬯”为兴之所至,有感而发;“心手自知”即心手相应,得心应手。这种感受内在的深微奥妙,青山认为很难用几句话描述得清楚。青山最后指出“太音希声”是真正的古道。“希声”一语贯穿《溪山琴况》全文,在其后诸况中也多有提及。“希声”是一种境界,青山强调在追求这种境界的过程中,不能以为只是靠单纯的演奏技术就可达到,必须以“中正平和”为目标方法,才能与“希声”相遇,达到“希声”的境界。

稽古至圣①,心通造化②,德协神人③,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④,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⑤,循徽叶声⑥,辨之在指,审之在听⑦,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和也者,其众音之窽会⑧,而优柔平中之橐籥乎⑨?

【注释】

①稽(jī)古至圣:上古时代的圣人。《周易参同契》:“若夫至圣,不过伏羲。”稽,考察。

②心通造化:其心与天地自然相通。造化,天地自然。明张振渊撰《周易说统》引彦陵氏曰:“惟圣人心通造化,故默契夫终始之运。”

③德协神人:其德使神与人能够和洽。协,协和,和洽。神人,神与人。《尚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国语·周语》:“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于是乎道之以中德,咏之以中音,德音不愆,以合神人,神是以宁,民是以听。”

④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理,调理,整治。

⑤正调:古琴之正调为仲吕均,弦序为徵、羽、宫、商、角、徵、羽。品:定。

⑥循徽叶(xié)声:根据徽位来调节各弦的音高,从而使各弦的声音相互和谐。循,依照。叶,协和。

⑦审:观察探究。

⑧其:大概,或许。表揣测语气。窽(kuǎn)会:关键、枢要之处。窽,骨节空处。语出《庄子·养生主》:“批大郤,导大窽,因其固然。”明陈子龙辑《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九《送戚将军序》:“将军慷慨谈夷情,一一中窽会。”

⑨优柔平中:温厚从容,内心平和。明胡广撰《性理大全书·乐上第十七》:“优柔平中,德之盛也。”橐籥(tuó yuè):古代鼓风生火的器具。《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后喻指本源。《隋书·经籍志》:“其教有适,其用无穷,实仁义之陶钧,诚道德之橐籥也。”

【译文】

上古时代的圣人,其心与天地自然相通,其德使神与人都能和洽,他们为了调治自己的性情,并进而调治天下人的性情,于是创造了琴。对于琴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和”。而作为“和”的开始,则先要以正调调弦,根据徽位来调节各弦的音高,使各弦的声音相互和谐,在指下分辨各种音高,并用耳朵做出区分,这就是所谓的“和”感于心而应于手。“和”应当就是各种声音的关窍枢要,以及温厚平和之气的本源吧!

论和①,以散和为上②,按和为次③。散和者,不按而调,右指控弦④,迭为宾主⑤,刚柔相剂⑥,损益相加⑦,是谓至和⑧。按和者,左按右抚⑨,以九应律,以十应吕⑩,而音乃和于徽矣。设按有不齐⑪,徽有不准,得和之似,而非真和,必以泛音辨之⑫。如泛尚未和,则又用按复调。一按一泛,互相参究⑬,而弦始有真和。

【注释】

①和:此指调弦时声音相和。

②散:指空弦音,又称散音。

③按:右手弹弦时左手按弦,所出之音称为按音。

④控(qiānɡ):打。这里即指弹弦。

⑤迭(dié)为宾主:当指以某弦的音高为参照来调整另一弦。迭,交替,更迭。

⑥刚柔相剂:当指先调节手指的触弦部位,在音色刚柔适中并且相近的情况下来准备调整音高。《琴书大全·声分刚柔》:“每弦取声自有刚柔相应。指往上为刚,刚声清远;指往下为柔,柔声和润,句内参详而用,勿失刚柔之理。”又如《五知斋琴谱》:“故声有高朗雄壮则欲刚,轻扬淡荡则欲柔,融和温雅则欲中和。然未有直过五六徽而弹者,此琴之所禁也。”或以为是指下指的轻重,然本段主旨在于调弦,而下指轻重与调弦似乎关系不大。

⑦损益相加:当指调节各弦的音高。损益,(音高的)增减。损,减少。益,增加。加,施加,对各弦的音高施加影响,即调弦。

⑧“以散和为上”至“是谓至和”几句:古代琴书多以散按结合法调弦,此独以散和为上者,或与南宋朱熹《琴律说》有关:“散声,阳也,通体之全声也,无所受命而受命于天者也。……但以全声自然,无形数之可见,故今人不察,反以中徽为重,而不知散声之为尊,甚矣其惑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六十六)以散声为尊的观念在明代一些琴谱中也得到了延续。如《太古遗音·三声论》:“天道发生于地,人道长养于地,犹泛声按声生于散声也。”

⑨左按右抚:用左手按弦,右手弹弦。抚,弹。

⑩以九应律,以十应吕:九、十,指琴面上的徽位。律、吕,古代以黄钟、大吕等统称十二律,其中阳声为律,阴声为吕。按《西麓堂琴统·调弦法》:“先散挑七弦,大指按九徽打四弦应是也。……次散挑六弦,名指按十徽勾四弦应是也。”从三分损益法而言,律三分损一则生吕,吕三分益一则生律。故用四弦九徽按音应七弦散音为应律(从岳山到九徽的琴弦长度相当于空弦长度的三分之二),用六弦散音应四弦十徽按音为应吕(从岳山到十徽的琴弦长度相当于空弦长度的四分之三)。清代蒋文勋《二香琴谱》认为“九应律,十应吕,文章分对之法,并非九徽皆阳律,十徽尽阴吕也”。较为通达,亦可从。

⑪不齐:即“不准”,指没有按准徽位。

⑫泛音:琴面有十三徽,其徽位的位置与弦长有特定的比例关系,如七徽在空弦弦长的二分之一处、六徽在空弦弦长的五分之二处等等。弹琴时以左手手指轻点于徽位、右手手指触弦发声,所得清亮之声即为泛音。《万峰阁指法笺》:“右弹,左指点弦上(徽位处),取音轻清,名曰‘天音’。手法又名‘蜻蜓点水势’。右弹欲重,左点欲轻,此其诀也。”为了确保乐曲进行中音量不至变化太突兀,弹奏泛音时右手下指力度往往需要有意略为加重;而为了保证泛音本身的音色清亮而无阻滞,弹奏泛音时左手当如蜻蜓点水一般,于右手下指的同时在相应的徽位上轻点即起。

⑬参究:参验考究。

【译文】

要论到调弦之“和”,最好是采用“散和”的方法,“按和”调弦则居其次。所谓“散和”,就是左手不按弦,调弦只靠右手手指的弹拨,以各弦的音高交替作为参照的标准,调整手指的触弦部位,在音色相近的情况下来调节各弦音高——这是调弦之“和”的最高境界。而所谓“按和”,就是用左手按弦,右手弹弦,调节各弦九徽和十徽上的按音高低,使之应于乐律,这样各弦的音高就能合于徽位了。倘若没有按准徽位,那么只能接近应和,而不是真正的应和,这时一定要用泛音来分辨调节。如果用泛音还不能达到应和,就再用按音进行调节。按音和泛音相互交替参验,由此弦才会真正达到“和”。

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

【译文】

我再要探求获得“和”的三种方法,即: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如果能够做到这几点,就能达到至高的和谐境界了。

夫弦有性,欲顺而忌逆,欲实而忌虚。若绰者注之①,上者下之②,则不顺;按未重,动未坚③,则不实。故指下过弦,慎勿松起;弦上递指,尤欲无迹④。往来动宕⑤,恰如胶漆,则弦与指和矣。

【注释】

①绰者注之:本来应该用“绰”的地方却用了“注”。绰,左手上滑音。注,左手下滑音。《万峰阁指法笺》:“指自下绰上按弦曰绰,指自上注下按弦曰注。徽有阴阳,弦有顺逆,非绰注,则音不和也。又有用绰注稍过于徽而音始和者,此正阴阳之谓也。知此则无虑其音不和矣。”

②上者下之:按,在青山同时代的琴谱中,“上下”一般都是指左手的上下移动。青山本人也主要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上下”,如《大还阁琴谱·抚弦七忌》:“一忌不论徽间分数,率意上下,走音俱不得叶和,自始至终,曲虽完而不成调,可发一噱。”但是这里的“上者下之”并不应该牵涉到音位的变动,似当指吟猱之上下,即《万峰阁指法笺》所谓“上吟者,上到某徽吟也。……下吟者,下到某徽吟也。……此弦性有阴阳,故吟猱有上下也。”除了这两种解释之外,在早期的琴学论著中“上下”亦有弦序之义,即以从一到七为从上到下。如《琴书大全·唐陈拙指法·指分上下》:“如指往上,一弦用单剔,两弦用双剔,作如一声……如指往下,一弦用单勾,有并勾两弦或至六弦者,有双勾两弦作如一声。”这里如果从弦序的角度来理解“上者下之”为不顺,也可以将这句话阐发出新的含义,即应该注意右手向外指法和向内指法的顺逆。这层含义对我们学琴也很有启发意义。

③坚:运指的坚劲。“坚”况中有:“坚之本,全凭筋力。必一指卓然立于弦中,重如山岳,动如风发,清响如击金石,而始至音出焉。至音出,则坚实之功到矣。”

④“故指下过弦”几句:整段“弦与指合”都主要指向左手的指法。所以前一句当指左手指法的“过弦”,即从某一弦的按音过渡到其上下弦的按音;在过渡时手指一旦松开弦,余音即止,乐句气脉就易中断。后一句当指左手在运指时要尽量做到不露痕迹,即“清”况所言“傍弦绝无客声”。此外,“弦与指合”对于右手也同样有启发意义,如《琴苑要录》有言:“凡下指先落指在弦上方用力,不可自空中下指。又不可弹出,只得寄指在次弦上。”可见右手同样要尽量做到指不离弦,而“不宜飞舞作势,轻薄之态”(《风宣玄品·鼓琴训论》)。递,运。

⑤往来动宕(dànɡ):左手手指在弦上的运动。

【译文】

弦有其本性,要顺而不能逆,要实而不能虚。倘若该绰的地方用了注,该上的地方用了下,就会不顺;按弦不够重,运指不够劲,就会不实。所以指下过弦时,要小心不要让手松起离弦;在弦上运指,更是要尽量不露痕迹。手指在弦上的运动往来,要如胶漆一般合而不分,这样就能做到弦与指合了。

音有律①,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②。若混而不明,和于何出?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③,音理甚微。若紊而无序,和又何生?究心于此者④,细辨其吟猱以叶之⑤,绰注以适之,轻重缓急以节之。务令宛转成韵⑥,曲得其情⑦,则指与音和矣。

【注释】

①律:此指符合乐律的按音音位。

②固有分数以定位:都有确定的分数来定位。分数,徽分。即两徽之间划为十等分,各有一定的音准。《万峰阁指法笺》:“凡指按徽,必须取准,而徽之分数尤为要。少差一分,则不和矣。”

③“篇中有度”几句:大意为整曲中有章节法度,乐句中有节奏时值,乐音中有关窍。度,篇章结构的法度。候,乐句节奏。肯,原指肯綮,语出《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后指问题的关键之处,有成语“切中肯綮”。这里指音字表现中的关键窍要。

④究心:专心研究。

⑤吟猱(náo):吟、猱皆为左手指法。《万峰阁指法笺》:“吟者,按弦取音,在指按处往来摇动,上下不出三四分。先大后小,一转一收。约四五余转,即收于本位而止。少则亏缺,多则过繁,故有恰好之理,以圆活完满为度。吟之缓急,俱要圆满,若吟哦然,致有音韵。”“猱,指于按处往来摇动,约过本位五六分,大于吟而多急烈。音取阔大苍老,亦以恰好圆满为度。大都小者为吟,大者为猱。吟取韵致,猱取古劲,各有所宜。”

⑥务:务必,一定。令:使。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⑦曲:周遍,详尽。

【译文】

按音有其合律的音位,有的在徽上,有的不在徽上,都有确定的分数来定位。如果含混不清,又哪会生出“和”来呢?整曲中有章节法度,乐句中有节奏时值,音字中有关键窍要,音乐之理是相当微妙的。倘若紊乱无序,“和”又能从哪里产生?专心研究琴理的人,会细细辨明指下的吟猱来配合乐曲的需要,区分运指的绰注以适应乐曲的要求,并用各种轻重缓急的表现来对音乐加以调节。一定要使乐曲悠扬动听多有韵味,并详尽地把乐曲的情致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做到指与音合了。

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①。故欲用其意,必先练其音;练其音,而后能洽其意。如右之抚也弦②,欲重而不虐,轻而不鄙③,疾而不促,缓而不弛④;左之按弦也,若吟若猱,圆而无碍;吟猱欲恰好,而中无阻滞。以绰以注,定而可伸⑤。言绰注甫定,而或再引伸。纡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其有得之弦外者,与山相映发⑥,而巍巍影现⑦;与水相涵濡⑧,而洋洋徜恍⑨。暑可变也,虚堂疑雪;寒可回也,草阁流春。其无尽藏⑩,不可思议⑪。则音与意合,莫知其然而然矣。

【注释】

①众妙:各种妙处。《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原指妙要。焉:于此。

②抚也弦:当作“抚弦也”。

③鄙:薄。此指声音因过薄而发飘。

④弛:此指曲调弹奏过慢而流于疏慵。青山《大还阁琴谱·抚弦七忌》:“若无法者,惟知弹慢而无节奏,则意味索然,何堪入耳。”

⑤定而可伸:在绰注到达音位之后再加以变化。

⑥映发:辉映。《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⑦巍巍:形容山高之貌。

⑧涵濡(rú):浸润。宋苏辙《墨竹赋》:“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

⑨洋洋:形容水盛之貌。徜恍(chánɡ huǎnɡ):仿佛可见。

⑩无尽藏(zànɡ):佛教用语,指事物之无穷无尽。《维摩诘经》:“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因以劝导之,令发菩提心。”宋苏轼《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⑪不可思议: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无法想象。《维摩诘经》:“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译文】

音乐是随着人的意绪变动的。如果能够做到意先乎音,音随乎意的话,那么各种妙处都将尽汇于此。所以如果想要将心意表现出来,必须先磨炼音乐技巧;音乐技巧磨炼到位了,然后才能与自己的心意相谐。比如说,右手在弹弦时,要做到厚重而不粗暴,轻灵而不虚飘,快速而不急促,迟缓而不松弛;而左手按弦则在吟猱时要圆转无碍;吟猱要恰到好处,中间没有任何滞碍。绰注到音位定音之后也还要能再有所变化。就是说绰注刚到音位定音之时,可能需要再加引伸。曲调要迂回曲折,听起来似乎很松散但实际上却很紧凑;也要抑扬起伏,听起来似乎有所中断却又承联而下。这些都是用最精细的音理来表现出最深微的心绪。这样的音乐还能体现弦外之趣:演奏者的内心如果和高山相辉映,则音乐中仿佛就显现出了巍巍之影;如果与流水相浸润,则洋洋之状也依稀可见。夏天的时候似乎酷暑也能被改变,空堂之上疑有飞雪飘零;冬天的时候似乎严寒也能被融化,草阁之内仿佛春意盎然。其表现力无穷无尽,不可思议。达到这一步的时候,就自然而然能够音与意合了。

要之,神闲气静,蔼然醉心①,太和鼓鬯②,心手自知,未可一二而为言也③。太音希声④,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⑤,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传矣。

【注释】

①蔼然:和蔼、温和貌。宋释道潜《赠天竺聪道人》:“心闲气自和,眉宇常蔼然。”

②太和:天地之间的冲和之气。《周易·乾·彖》:“保合大和,乃利贞。”鼓鬯(chànɡ):鼓动、发扬并(使之)和畅、畅达。鬯,同“畅”。明鲍应鳌《贺郡大夫梁公祖奏最封序》:“和风鼓鬯,玄鹤来翔。”

③一二:逐一。《墨子·尚同》:“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

④太音希声:出自《老子》:“大音希声。”原指“不可得闻之音”。青山在“静”况中有进一步的说明:“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而游神于羲皇之上者也。”

⑤性情中和:性与情中正平和的状态。明季本《说理会编·性情中和》:“中者,不近四旁之名也。不近四旁,则不偏不倚,纯乎天而不杂于气者也。故四端随感而应,自然中节,无所乖戾,则谓之和。感者情也,节者性也,是情以性节,本乎静体者也。盖中和之德,性情之正也。”遇:对待。

【译文】

总之,气定神闲,温和舒心,太和之气鼓荡宣畅,心中指下悠然自得——这些意趣是无法逐一地用语言将其表述出来的。大音希声的道理现在很少有人能够理解,琴学的正道已然很难恢复,如果不以中正平和的性情状态来对待弹琴,只把弹琴看作是一门技术,这样的话,时间越久琴道也会越近于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