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不倦,仁也。”①须善教,乃有济。故又曰:“成物,智也。”②

今译

“教人不知道疲倦,这是有仁爱心。”必须善于教人,才能有用。所以又说:“成就别人,这是智慧。”

简注

①《孟子·公孙丑》:“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②《礼记·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实践要点

1. 分开说,仁和智是并列的;合着说,仁则涵盖智,所谓“仁包四德”,即是说,仁涵盖仁义礼智四种德行。

一个真正有仁爱心的人,他发现自己教得不好,他发现学生学得不顺利,必然会去琢磨改进教法。如果他连花心思琢磨教法的意愿都没有,那说明他的仁爱心还不够。这就是仁涵盖智的面向。

2. 很多家长非常希望孩子学业好,他也很用心地去教孩子。但是孩子有一点错误,他就缺乏耐心,粗暴地责罚孩子。他明明是不够爱孩子,他的仁不足以让他耐着性子教育孩子,却要说:“我打你都是为了你好,是因为我爱你,我对你负责。”这明明是仁爱心不足,反倒说成是出于仁爱心。这是自己骗自己。

3. 心斋说,不善教,那是不智。要是不去钻研教法,没有足够耐心,再怎么仁爱,也无济于事。另一个方面,从仁包四德的角度看,如果我们不善教,必然是我们的那个仁不足。仁不足,那么我们教人必定容易厌倦。

4. 虽然说仁是根本,但是我们实际做功夫的时候,只想着仁,很容易认不仁为仁。比如第二点中,那个自己骗自己的家长,明明是没有耐心,仁心不足,却错认自己为仁。有时候,我们专注于教法,专注于怎么样把孩子教好,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想到仁,但每一个念头、每一个专注用心的眼神,都是满满的仁爱。这就是心斋先生把教学的态度(教不倦,仁)和教学的方法(善教,智)分开说的意义。

二、学讲而后明,“明则诚矣”①。若不诚,则是不明。

今译

学问讲了之后,人才能明白;“人明白了,才能做到诚”。如果做不到诚,那就是不明白。

简注

①《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实践要点

1. 讲学,是发明本心,让人真实地把握自己。孩提都知道依恋父母,这是人的本性。后来,人执迷不悟,通过讲学,可以让人找到赤子之心,让人体会到孩提时父慈子孝的感受。这时候,你不让人行孝,人也要行孝。这个行孝是极为真诚的,这就是明则诚矣。

2. 如果我知道要行孝,但是我行孝的时候始终觉得窒碍,觉得不能表里如一。我行孝是刻意为之的,而不是自然而然、发自我的诚心的,这就说明我还没有真的“明”。真的“明”了,那么人心就仿佛回到孩提时候,那种与父母的亲密、对父母的信赖是沛然莫之能御的。所以心斋先生说:“若不诚,只是不明。”孟子说:“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大孝之人,一辈子爱慕父母,五十岁还爱慕父母的,我在大舜身上看到了。大舜终身不失去赤子之心,其爱慕父母,是诚心所发、自然而然的。

3. 《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人如果由天生的本性而行,依赤子之心而行,人生会活得很明白,这就是“性”;如果通过讲学而明白,进而言行合于道义并且完全真诚,这就是“教”。无论是由本性而达到的诚明,还是由讲学而达到的诚明,其结果都是一致的,即:人合于本性地、毫无遮掩地展开其生命。

三、容得天下人,然后能教得天下人。《易》曰:“包蒙,吉。”①

今译

能容得下天下的人,然后才能教得了天下的人。《周易·蒙卦》讲:“包含蒙昧之人,这是吉兆。”

简注

①《周易·蒙卦》九二爻:“ 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实践要点

1. 我们与世人并立在天地之间,有一些人看不到人生的真相,找不到生命的正道,所以活得非常痛苦。他们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是可悲可悯的。梁漱溟先生说过,人有“机械性”,人由于其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道德环境,变成他现在这个样子,就仿佛是机器中的一个零部件。人作恶有其不由自主的一面,这是非常可悲的。体认到人的这种机械性后,我们便会对世人有一种巨大的悲悯。他越是深陷于恶,我们越是想拉他一把。如果我们持这样的态度,那么我们的一言一行,对他来说都是善意的,我们会增加他对善的信心、减低他对恶的“机械性”的依赖。这样教人,那么我们起心动念全是仁心。

2. 我们起心动念一旦不由仁爱,而由私心,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服一个人了。我们必是要如同“去除自己身上的毛病”一般去教别人去“去除身上的毛病”,才能真正教会一个人。我教一个人,这就意味着我和你一起变好,我和你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我和你的差别不是一个好、一个不好,只是一个先变好,一个后变好。

弟子学不好,那是老师的功夫还有欠缺。教一个人,不能是一副“我自己在岸上稳稳站着,把你从水里捞出来”的样子。这副样子绝对无法教好一个人。

3. 包蒙,包涵天下需要教化之人,这不是居高临下的一种“我不和你计较”,而是与他在“同舟共济”的关系下的一种宽和的态度。这个包容,不是忍耐、不发火,而是带着巨大的仁爱心与耐心去帮助别人,“诲人不倦”,“人不知而不愠”,“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与天下人不是面对面的,而是面朝一个方向。全世界都往一个方向前进。这是《礼记》中所说的:“欲民之有一也。”希望人民有同一个去向(去向至善)。先知先觉者和后知后觉者,都是通向至善道路上的同路人。

心斋先生的弟子王一庵先生说:“古人好善恶恶,皆在自己身上做功夫;今人好善恶恶,皆在人身上作障碍。”古人好善恶恶,是天下人一同远离恶、去往善。现在人好善恶恶,则是相互指责,而不知道自反,于是彼此隔膜。原本是至善路上的同行者,而今却成了彼此障碍者。

4. 心斋讲自尊自重、尊道尊身,讲“出为帝王师,处为天下万世师”,又讲“容得天下人才能教得天下人”。所以心斋展现出来的气象是温柔敦厚、涵洪包容的,绝非是盛气凌人的。

四、善者与之,则善益长;恶者容之,则恶自化。

今译

善的方面去认可它,那么善就会更为增长;恶的方面去包容它,那么恶就会自己化解。

实践要点

1. 这段话的前提是自己对自己有个高的要求,凡事以道义要求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我去认可一个人的善,对他才有鼓励作用;我去包容一个人的恶,他才能够知耻而后勇,努力改过。

2. 教一个人,只是在唤醒这个人的良知。归根结底,只是每个人的良知发挥作用,自发地去为善去恶。如果一个人的内在良知没有被激发起来,这时候为善便是做给别人看,按照别人的要求做。这样为善,并不会积累德行(所谓“集义”),还有可能在积累埋怨。所以说:“有意为善亦是恶。”

五、教子无他法,但令日亲君子而已。涵育薰陶①,久当自别。

今译

教育孩子没有别的办法,只是让他每天和君子亲近而已。每天受到君子的涵养熏陶,久而久之,自然和寻常孩子有差别了。

简注

①朱子《孟子集注》:“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

实践要点

1. “日亲君子”,是感应之道。君子,对道义有感触,对小聪明没有兴趣。当一个人与君子相处的时候,他看到一个低俗的笑话,讲出来,君子不会觉得好笑,不会和他一起笑。这就是“有感无应”,这个“感应”就不能实现。当一个人听到邻居彩票中了两千万,心中或是跃跃欲试,或是后悔惋惜,或是愤愤不平……总之百感交集。如果别人和他一同百感交集,那么他们之间的气息就在这个频率上“相感应”。而当他和一个君子在一起,君子对彩票中奖的事情毫不关心,心中不起一点波澜,那么他和这个君子的气息就不会在那个频率上“相感应”。

人如果总在人欲上感应,一言一行便会透露出人欲的气息;人如果总在君子之道上感应,那么言行自然合于道义。这是“日亲君子”能变化气质的原因——日亲君子可以影响自己的感应。

2. 儒家讲的教育,总是让人自己变化。涵养薰陶是外力,其目的也还是让人自己转化。朱子在解释“中也养不中”的时候说:“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中也养不中”,即言行合于中道的人去涵养不合中道的人。朱子的注解,意思是:“养的意思就是涵育熏陶,等待人自发地变化气质。”)

六、爱人直到人亦爱,敬人直到人亦敬,信人直到人亦信①,方是学无止法。

今译

对别人仁爱,直到别人也仁爱;对别人有敬意,直到别人也充满敬意;对别人忠信,直到别人也忠信。这才是学无止境之道。

简注

①《孟子·离娄》:“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实践要点

1. 这是自反之道。如果我对别人仁爱,他却对我满心的意见。那很有可能我的仁爱心还不纯。在我对他好的时候或许还有一个彰显自我、表现自己的德行的心。这一点或许让人反感。在我对别人仁爱,得不到别人的回应时,我们便可以自反。爱人直到人亦爱为止。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我的仁爱得不到他人的回应,这就是行有不得;返回自身找原因,这就是反求诸己。

2. 这是超越人我界限的功夫。我爱人,固然是在发挥自己的仁爱心,固然有利于自己德行的成长;但是还须明白,我真的对别人好、真的爱人,那一定要让他也变得有仁爱心。我们孝顺父母,不是所有事情都顺着他,一切老人家的坏毛病都惯着他——这不会让他们幸福。真正孝顺父母,是要让父母也有好的品性、好的人生态度,这才能活得幸福。所以“爱人直到人亦爱”是一种感化的功夫,而不是只为了自己的修身。爱人、敬人、信人,直到别人也成为一个爱、敬、信之人。这就是传道。这里没有人我之别,只有让道义充满整个宇宙,充斥每个人心中。

3. 因为这是自反的功夫,这也是传道。所以天下有一人不得其所,这个功夫就不会停下。这是终身行之的事情。如曾子所说的“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者爱人,仁以为己任,便是去爱人,并且爱人直到人亦爱。

七、君子之道,“以人治人,改而止”①;其有未改,吾宁止之矣?若夫讲说之不明,是己之责也;引导之不时,亦己之责也;见人有过而不能容,是己之过也;能容其过而不能使之改正,亦己之过也。欲物正,而不先正己者,非大人之学也。故“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②是故君子“学不厌而教不倦”③,如斯而已矣。

今译

君子之道,是“以自己作为榜样,去治理别人,直到他改正为止”。如果别人还没有改正,我又怎么能放弃呢?道理没有讲解明白,是我的责任;引导没有顺应时机,也是我的责任;看到别人有错而不能包容,是我的过错;包容他的错误却不能使他改正,也是我的过错。如果想要别人改正,不先去端正自己,这不是大人之学。所以“‘诚’不止是成就自己,也是通过成就自己来成就他人。成就自己是仁爱心的表现,成就他人是智慧的表现。仁爱心和智慧是人本性所具备的德行,是涵盖了内在的自修之道和外在的教人之道的。所以我们时时刻刻做这样的功夫是很合宜的。”所以君子“学习永远不会觉得满足,教人永远不会觉得疲倦”,正是这个原因。

简注

①《礼记·中庸》:“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②《礼记·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③《孟子·公孙丑》:“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实践要点

1. 这段话是心斋先生五十四岁时所写。当时,心斋先生的东淘精舍刚建成(在今天的东台安丰镇),四方学者聚在一起学习。当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学诸友气未相下”。按照孔子的说法,儒者应该是“相下不厌”的(相互谦虚,相互讨教学习,不会觉得自满厌倦)。于是心斋先生就写了一篇《勉仁方》,贴在墙壁上。这段文字正是节选自《勉仁方》。

2. 这段话,文字浅白,但是意味深厚,值得长久玩味。这段话可以作为学友相处的准则,可以作为老师的自我要求。学者反复朗读以至于成诵,便能在无形之中影响自己的气息。

八、不面斥朋友之失,而以他事动其机,亦是成物之智①处。

今译

不当面指责朋友的过失,而是在其他的事情上触动他心中的机关,这也是成就别人的智巧之处。

简注

①《礼记·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实践要点

1. “不面斥”,不当面指责,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如果我对一个人不那么关心,他的德行好坏,我不太在意。这种情况下,不当面指责一个人很容易。但这显然不是这里要讨论的问题。如果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犯了错误,我们能够“不面斥”,这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

2. 有一种流俗的见解:正是因为我太爱孩子了,爱之深,责之切,所以见到孩子有问题,我常常不能顾及方式方法,往往忍不住自己的气愤,在不恰当的时候当场训斥孩子。怎么做呢?可以忍耐忍耐,不那么急,憋憋气,事缓则圆。在这种见地之下,对孩子的仁爱和做事情的智慧(或者说情和理)就成了对立的东西。为了做到合理,我就要压抑对孩子的感情。这其实是对仁爱心和智慧的双重误解。

3. 正是因为我的仁爱心不够,我才不能看到孩子的整个人生,才只看到孩子的一个片面——这个片面不合我的心意,我便忍不住做出不合时宜的训斥;正是因为我的仁爱心不够,我才没有充分的耐心,和孩子站在一起,花很大力气解决他眼下的问题;正是因为我的仁爱心不够,遇到问题我才总是只去归咎孩子,不去自反自省。

4. 一个有担当的人,他对自己的一切都有个掌握,他做事情的时候会考虑到一切可能的闪失。一旦出现问题,他可以冷静迅速地应对、调整,而不会手足无措、埋怨别人、大发雷霆。他是个运筹帷幄的首领,而不是气急败坏的暴君。很多人,在工作中是运筹帷幄的样子,而在家中,简直如同暴君一般。他整个担起了工作,却没有整个担起家庭。心斋先生说:“以天地万物依于己,不以己依于天地万物。”而担起天地万物,恰恰是要先做好父母,做好子女,担起家庭。或者说,先做好泰州学派所强调的“孝、悌、慈”。

九、有别先生者,以远师教为言。先生曰:“涂之人皆明师也。”①得深省。

今译

有和王心斋先生分开的人,临走的时候说起以后就要远离老师的指教了。心斋先生说:“路上的人都是明师。”那个人得到了很深的启示。

简注

①《孟子·告子》:“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实践要点

1. 孟子说:“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儒家的道,不是曲折深邃的小路,而是一条坦荡的大路。泰州学派的功夫,就在百姓日用中做。所以道像大路一样,人人都知道。问题在于,很多人不愿意在这条大路上走。曹交想要拜孟子为师,孟子则说:“你回去,有的是老师。”差的并不是老师,而是一颗向学的心。如果有一颗向学的心,天地万物无一不在教育着我们。

2. 和师友在一起,便有个修身的氛围,在这个氛围中,人自然对自己要求高一些。离开师友的辅佐,自己的气象、功夫,都有可能下降。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如果自己不把修身当一回事,即便在师友身边,也如同在众人之中;如果随时随地都对自己有个要求,拿孔子的教训规范自己,那么一辈子都如同在孔子身边。

有人在讲会结束之后问罗近溪先生:“我离开了您,该怎么提振自己呢?”罗近溪回答说:“如果你每天都如同在讲会中那么要求自己,每次讲会都如同这次一样,那么你就相当于一辈子都在参加我的讲会了。”这个故事亦是此意。

十、有学者问“放心难求”①,先生呼之,即起而应。先生曰:“尔心见在,更求何心乎?”

今译

有学生问心斋一个问题:心总会放驰,很难找回来。心斋先生叫了一声这位学生的名字,这位学生随即站起来答应。心斋先生说:“你的心现现成成的就在眼前,还要去哪里找回来呢?”

简注

①《孟子·告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实践要点

人心总在奔驰,做学问就是要找回那颗放逸奔驰的心。理解这个问题,关键不在思辨,而在于体认。心斋先生不去就道理本身分析,而是直接给学生揭示出,要求的心不在其他地方,正是现在问问题的这颗心。这就是心斋先生常用的“当机指点”。《礼记·学记》说:“当其可之谓‘时’。”这个“时”,也就是当机,或者叫“对机”。在当机的时候,学生的心恰好和所问的问题在同一个频道上,这时候给学生指出,便能事半功倍;否则学生的学习将“勤苦难成”,将“只知其难,不知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