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子语自序

予少壮生子,不幸俱殇①,先人之绪②,几于不传。丧乱以后,忧病相寻③,虽复举子,已迫衰暮。大惧弗及教诲,使先人志事子孙罔得闻知,则予之重罪益不可赎,至痛益不可解矣。因于课读之暇,笔述数条,以示维恭,其敬识之。《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④又曰:“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⑤汝父念兹在兹,五十有余年矣,言尽于此,意犹不尽于此。呜呼!可不慎乎?乙巳孟秋,书于海盐何氏之遗安堂⑥。

┃ 今译 ┃

我少壮之时生的儿子,不幸都夭折了,祖宗留下的事业,几乎无法传承。时局动乱以后,忧患疾病接连不断,虽然又生育了儿子,但我已经逼近迟暮之年。特别担心来不及教诲子女,使先人的志向与事业不能被子孙们知晓,那么我的重大罪业不能弥补,我的最大痛苦也就不能解除了。于是在教学的闲暇,用笔来记述几条训语,给我的儿子张维恭,希望他能谨记。《诗经》上说:“怎能不去思念祖先,学习他们的德行。”又说:“早起晚睡,不要有愧于生你养你的父母。”你的父亲念念不忘这件事,已经有五十多年了,要说的话都在这里,但是心意还不全在这里。唉!怎能不小心谨慎呢?乙巳年孟秋,写于海盐何汝霖家的学馆遗安堂。

┃ 简注 ┃

①殇(shàng):未成年而死。

②绪:前人未完成的事业、功业。

③相寻:相继,接连不断。

④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此诗歌颂周文王姬昌。聿(yù):文言助词,无义,用于句首或句中。厥(jué):其,他。

⑤语出《诗经·小雅·小宛》。夙:早。兴:起来。寐:睡。忝(tiǎn):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所生:生育你的人、父母。

⑥乙巳:即康熙四年(1665)。遗安堂:海盐半逻作者友人何汝霖家的学馆,当时作者在此处教书。

┃ 实践要点 ┃

古人特别重视家族的延续,对子嗣问题特别看重。张履祥的妻子诸氏生有几子都夭折了,侄儿在十多岁的时候也夭折了,这些对他影响很大。长子张维恭出生时张履祥已经四十七岁,所谓衰暮之年生子,最担心的就是来不及加以教诲,因此而撰写《训子语》。此序作于康熙四年,是张履祥开始撰写《训子语》之时。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宋代的程颐说:“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明代的方孝孺说:“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家长是影响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人,作为家长一定要发挥好时空优势和情感优势,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七月中旬作也。下旬疾作,月余方间,又二十日而愈,幸也。若遂病不起,竟为绝笔矣!为抚卷歔欷①久之。重阳后十日又书。

┃ 今译 ┃

七月中旬写下这些。七月下旬,疾病发作,隔了一个多月才好点,又病了二十天总算痊愈了,真是幸运!如果就这样一病不起,这就成了绝笔了!抚摩着这卷书,唏嘘了很久。重阳节之后十日又补写。

┃ 简注 ┃

①歔欷(xūxī):哀叹抽泣。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的补记,其实是再次强调,人生在世,总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故而作为家长,一定要及时教育孩子,不可等待所谓的将来。家长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时刻学习各种教育方法和信息,思考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家长。

衔恤鸣序

衔恤①何?予幼而孤蹇②,长更丧乱,入也无归,出也无归,盖终其身衔恤之人也。癸巳冬病,自分沟壑③已矣。明年春,得起,其夏,兄子又丧。先人之绪,殆茫茫欲坠。后三年,而长子生,又越八年,而次子生。于是似续之心复切,式穀之望④不得不深。予乃年逾六九⑤矣,因以昔之所闻笔授厥长,将以继述之重,责之望之。

┃ 今译 ┃

为什么要心怀忧伤呢?我幼年之时就陷于孤独和困顿,长大后又经历了时局的动乱,在家没有安心的地方,外出也没有安心的地方,大概一生都是个心怀忧伤的人。癸巳(1653)那年的冬天生了一场大病,自以为将要死了。第二年春天,方才病愈起床;到了夏天,兄长的儿子却又夭折了。祖先留下的家业,大概就要茫茫然坠落不传了。三年以后,我的大儿子出生;又过了八年,我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于是似乎还能继续家业的心愿又急迫起来,所以教育儿子向善成长的期望不能不深远。我已经过 54 岁了,因此将我过去听说的道理,用笔记下来传授给儿子,以传承发展家业的重任要求他,期望他。

┃ 简注 ┃

①衔恤:含哀,心怀忧伤。《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②孤蹇(jiǎn):孤独而困顿。

③沟壑:即死亡,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④式穀之望:教育儿子向善成长的期望。穀,善。语出《诗经·小雅·小宛》:“螟岭有子,踝赢负之。教诲尔子,式穀似之。”

⑤六九:即五十四岁,《训子语》作于康熙四年,作者当年虚岁五十五。

┃ 实践要点 ┃

作者九岁丧父,成为孤儿;明崇祯十七年甲申,三十四岁时遭遇明亡清兴的易代之乱;顺治十年癸巳,四十三岁时又得了几死的大病,这些都使其心怀忧伤。他的妻子诸氏生有几子都夭折了,只有三个女儿长大嫁人;作者的侄儿在十多岁的时候也夭折了。四十岁时作者为了家族的延续而纳妾朱氏,长子张维恭出生时他已四十七岁,次子张与敬出生时生时他五十二岁。《训子语》寄托着年暮之父对于儿子承继家业的殷殷期望。此书又名《衔恤鸣》,此序作于康熙十一年壬子,作者时年六十二岁。三国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其中的殷切教诲与期望,成为后世家训的名篇,“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千古名句泽被后人。张履祥的《训子语》,其用意也是一样的。

鸣者何?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①衰疾之人,恻怛在心,靡从语语,托诸楮墨②,用传厥声。俾子若孙,永鉴勿谖③。求为可继,则余之责也夫。

┃ 今译 ┃

为什么要鸣叫呢?曾子说:“鸟将要死去时,它的叫声是悲哀的。”衰老患病的人,悲伤怜悯都在心里,却无从说起,所以托付于文字,用以留存他的心声。希望子孙们,长久鉴戒而不忘。谋求家业的传承,就是我的责任呀!

┃ 简注 ┃

①语出《论语·泰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②楮墨:纸与墨,借指诗文。

③谖(xuān):忘记。

┃ 实践要点 ┃

父母的伟大在于无私,总想着把自己一生最为宝贵的东西留给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房产。物质只能满足一时之需,若是因此养成孩子的惰性,则反成了坏事。父母能留给孩子的应该是其一生的经验教训,待人处世的人生智慧。张履祥因为担心自己不能言传身教,而将对孩子的告诫写成文字,这个办法值得学习。现代的父母,也应当随时总结,随时写下家教文字,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启诸同志先生暨伯兄

前年草稿方就,继以疾作,不及誊写。内禀正于伯兄,外求定于诸先生,未敢辄示稚子①。兹于疾疢②之余,心火易炽,弗克展读旧书,因之徐录成帙③,用尘明鉴,伏望别其可否,指其得失。兼复冗者汰之,漏者益之,庶乎乖谬减少,可以传示将来。亦使蒙幼无知,重以严师、伯父之命,乃勉率从已尔。丁未仲夏之望④,履祥敬启。

┃ 今译 ┃

前年把《训子语》的草稿刚写好,疾病就发作了,故来不及誊写。在内则向我的兄长禀明求正,在外则向诸先生请求改定,还不敢立刻出示于孩子。现在生病之后,心火容易激发,不能打开旧书来读,故趁此机会将《训子语》旧稿慢慢抄录成册,请教诸位,恭敬地盼望诸位同志之友,辨别《训子语》是否可行,指出其中的得与失。另外还要将繁琐的地方淘汰一些,将缺漏的地方增补一些,差不多就能使得错处减少,方可留传给子孙。也使我家那蒙昧、年幼无知的孩子,重视严师和伯父的命令,从而勉励遵从吧。丁未年仲夏,五月十五日,张履祥敬请收信人开启。

┃ 简注 ┃

①稚子:幼子,小孩。

②疾疢(chèn):泛指疾病。

③帙(zhì):书,书的卷册、卷次。

④丁未:即康熙六年(1667)。望: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仲夏之望,农历五月十五日。

┃ 实践要点 ┃

《训子语》初稿写于康熙四年,作者曾请其兄长张履祯与其早年的老师诸董威审定。到了康熙六年,再次修订、誊写,又请诸位同志之友帮助审定。在此书信之中,作者诚恳希望友人能够指出其中的得失,除去重复、冗长者,补充遗漏者。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会把父母的谆谆告诫当成啰嗦,张履祥也因此而希望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有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在大山里迷路了,突然夜空中传来一个声音:“年轻人,地上有石子,捡几颗,天亮会有用的!”这个声音不厌其烦地响起。年轻人将信将疑,心不在焉地弯腰捡了几颗石子攥在手心,渐渐走出了大山。天亮了,年轻人放开手心,看到自己攥着的竟然是闪闪发光的金子。此时他后悔了,早知道如此就该多捡些呀!年轻的时候,多听点长者的智慧之言,就能少走些弯路。

祖宗传贻积善二字

凡六条

(一)洪武①御制:“江南风土薄,只愿子孙贤。”此赐义门郑氏②语也。子孙何以贤?惟尊礼师傅以修身,继述祖宗以启后,是大节目。吾家数世以来,未尝显盛,只有“积善”二字,家门守之,乡里亦信之。此风可长,不可失也。

┃ 今译 ┃

明洪武皇帝的御制对联说:“江南风土薄,只愿子孙贤。”这是赏赐给浙江浦江郑氏的对联语。子孙凭什么贤能?只有尊敬老师、礼待老师从而修身,继承遵循祖宗的遗志从而为后人开辟道路,才是关键之处。我们家几代以来,不曾显赫隆盛,只有“积善”两个字,家族中人一直都遵守着,同乡中人也信奉着。这种风气只可以助长,不可以失去呀!

┃ 简注 ┃

①洪武(1368—1398):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明太祖给郑氏赐联原作:“江南风土薄,惟愿子孙贤。”

②义门郑氏:指浙江浦江郑氏,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自南宋至明代,合食义居十五世计三百多年,历代屡受旌表。明太祖朱元璋赐称“江南第一家”,人称“郑义门”。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与吕留良等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一样,都非常欣赏郑义门,因为能够世代合族而居,这是古代世家大族的共同向往。故而此条强调“尊礼师傅”与“继述祖宗”,个人的修身与家族的承先启后,自然都是从“积善”开始。

(二)《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①又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人之为善,修其孝弟②忠信,只是理所当为。其不为不善,亦由此心之良不敢自丧,以沦入禽兽,非欲徼③福庆于天也。然论其常理,吉凶祸福,恒亦由之。积之之势,不可不畏也。涓涓之流,积为江河;星星之灼,燎于原野。其始至微,其终至巨。父子兄弟,心术念虑之微④,夫妻子母幽室墙阴⑤之际,勿谓不足动天地感鬼神也。天地鬼神不在乎他,在吾身心而已。善则和气应,不善则乖气应,轻重迟速,等于桴鼓⑥,人自弗觉耳。古称:“明德馨闻,秽德腥闻。”总非朝夕之故,是在辨之于早。

┃ 今译 ┃

周易》里说:“修善积德的家庭,必然有更多的吉庆。作恶坏德的家庭,必定遭受更多的祸殃。”又说:“不能坚持不懈地做大量有益于人的事,就不能成为一个名声卓著的人;而一个落得身败名裂、自我毁灭的人,是他长期干坏事的结果。”人做好事,对孝、悌、忠、信的理念认真学习并付诸行动,这是按道理应当做的事情。人之所以不做坏事,也是因为不敢丧失自己的良心,以至于沦为禽兽,并不是想向上天求取福庆。然而按照通常的道理,吉凶祸福,也总是由心而起。其累积之势,不可不敬畏啊。细微而缓慢的流水,慢慢积蓄成江河;星星点点的火光,终于在原野上蔓延。它开始很细微,最终却特别巨大。父子兄弟,一念之间,夫妻子母在私人自处的地方,不能说不足以感动天地鬼神啊。天地鬼神不在其他地方,就在我的身心而已。善良,那么和谐之气就会相呼应;不善良,则乖戾之气就会相呼应。呼应轻重慢快,就像桴鼓之应一样,人自己感觉不到而已。古人说:“德性完美者声名美好,德行邪恶者臭名远扬。”总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而在于一开始就要明察。

┃ 简注 ┃

①余庆:前代人留下的恩泽。余殃:前代人留下的灾祸。语出《周易·坤卦·文言》。

②弟:通“悌”,友爱兄长。

③徼:求取。

④心术念虑之微:指一念之间。

⑤幽室墙阴:深闺卧房,代指阴暗的、私人自处的地方。

⑥桴鼓:桴,鼓槌。这是“桴鼓之应”的省文。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说,就常理而言,则“吉凶祸福,恒亦由之”,但还是强调“积”字。无论为善为恶,积累得多了久了,便会影响深远,不只是影响自己的一生,还会影响整个家族的世世代代,所以《周易》里才会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至于和气、乖气,也即为善为恶的一种气息、气象,细细琢磨总是有的,因为天理、良知自然影响着人的一言一行,所以不可不慎。

(三)唐①、虞②教人以“五典”③,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成周④教人以“六行”⑤,曰:“孝、友、睦、姻、任、恤。”人之善道备举矣。至洪武间,所颁《乡约》六言,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则又贤愚共晓,若能恪遵此训,即知为善之路。孔子所谓“正鹄”⑥,孟子所谓“安宅正路”⑦,无逾是。

┃ 今译 ┃

尧舜用“五典”(五常)教导人民,说:“父子之间要有亲情,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有区别,长幼之间要有次序,朋友之间要讲诚信。”周公用“六行”教导人民,说:“对父母孝顺,对朋友友好,能邻里和睦,对妻子以礼相待,对社会有责任感,体恤老百姓。”人们从善的道理都详细地列举了。到明朝洪武时期,颁发的《乡约》有六句话,说:“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上级,与同村的人和睦相处,教育训练好子孙,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要做不该做的事情。”那么贤能的人和愚昧的人就都能知晓,如果大家能够恭谨遵守这些训语,也就知道了做善事的方法。孔子所说的正确的目标,孟子所说的行仁义的正路,并没有超出这些道理之外。

┃ 简注 ┃

①唐:即陶唐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尧是这个部落的首领。

②虞:即有虞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居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镇),舜是这个部落的首领。

③五典:“五常”的一种说法,指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下》。

④成周:指西周。

⑤六行:西周大司徒教民的六项行为标准,《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⑥正鹄(gǔ):正、鹄,均指箭靶子。画在布上的叫正,画在皮上的叫鹄。箭靶的中心,后引申为正确的目标。语出《礼记·射义》“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

⑦安宅正路: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实践要点 ┃

此条详细列出“五典”“六行”以及洪武时期颁布的《乡约》六条等训语,教导子孙如何注意人伦关系,如何与人相处方才是善,方才是行仁义之路。

(四)《书》曰:“惟民生厚,因物有迁。”①概观世运②,厚则治,薄则乱。其在于家,祖宗以厚德启其后昆③,则浸昌浸炽④;子孙削薄其德,丧败随及。古今不易之道也。盖土薄则易崩,器薄则易坏,酒醴厚则能久藏,布帛厚则堪久服。存心厚薄,固寿夭祸福之分也。虽然,有本有末,厚于本,靡有不厚,本之薄,靡有不薄。不亲其亲,不长其长,而谓于他人厚者,未之闻也。《中庸》言:“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⑤厚之与否,要当察于用心之际。

┃ 今译 ┃

《尚书》上说:“天生之民本性宽厚,但因世俗中所见所做之事物的引诱,秉性也随之改变。”大略地观察世间治乱,百姓本性宽厚则天下安定,百姓本性刻薄则天下就会动乱不安。这个道理体现在家庭中就是:祖宗用深厚的恩德启发教育子孙,那么家族就会渐渐昌盛发达;子孙减损祖宗的德行,家族的破落随后就到了。这是从古到今不变的道理。土层薄了就容易崩坍,器壁薄了就容易被损坏,酒味醇厚则能保存长久,布帛厚实才能穿得久。心怀念头的宽厚与刻薄,本来就是长寿与短寿、享福与遭祸区分的依据。虽然如此,但是有根本有末节,根本宽厚,没有不宽厚的;根本刻薄,没有不刻薄的。不能亲近自己的父母,不能尊敬自己的长辈,却说对其他人宽厚,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中庸》说:“君子让人赶不上的德行,正是那些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为人处世是否敦厚,关键应当明察他的想法心思。

┃ 简注 ┃

①语出《尚书·君陈》。

②世运:世间盛衰治乱的气运。

③后昆:后裔、子孙。左思《吴都赋》:“虞、魏之昆,顾、陆之裔。”

④浸昌浸炽:渐渐昌盛发达。浸,渐渐。《易·遯》:“浸而长也。”孔颖达疏:“浸者,渐进之名。”

⑤语出《中庸》第三十三章。

┃ 实践要点 ┃

“存心厚薄,固寿夭祸福之分也”,也即做人要讲求其本心,为人到底是宽厚,还是刻薄,关系到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长寿或短寿、享福或遭祸。年少之人,容易自以为是,容易意气用事,不注意到他人的感受和利益,所以必须时时处处注意警醒自己,要宽容、厚道,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才是长久之计。

(五)凡做人,须有宽和之气。处家不论贫富,亦须有宽和之气。此是阳春景象,百物由以生长,所谓“天地之盛德,气也”①。若一向刻急烦细②,虽所执未为不是,不免秋杀气象,百物随以凋殒。感召之理有然,天道人事,常相依也。刻急烦细,与整齐严肃不同。整齐严肃,是就纲纪名分而言,凡尊卑、大小、亲疏、内外,截然不可假易是也。正如四时寒暑,节序各殊,而元气未尝不流行于其间也。

┃ 今译 ┃

凡是为人处世,必须有宽厚温和的气象。持家不论贫穷还是富贵,也必须有宽厚温和的气象。这就像是阳春三月融洽和谐温暖的气息,众多不同的生物依赖它生长,这就是所谓的“天地的深厚恩德,是仁厚之气”。如果为人处世一向苛刻严峻、繁杂琐碎,即使他做的事未必是不对的,也免不了有一种肃杀之气,各种生物就会随着它凋敝衰亡。感召的道理正是这样的,自然法则和人情事理常常彼此依赖。苛刻严峻、繁杂琐碎,与秩序井然、令人敬畏不一样。整齐严肃,是对国家社会的秩序与规律、所居地位的名义和所应有应尽的职分来说的,凡是地位高低、年龄大小、关系亲疏、家庭内外,必须界限分明,不可宽纵。正如四季之中寒冷与酷暑的变化,节气的顺序各有不同,可是元气未曾不流行在其中。

┃ 简注 ┃

①语出《礼记·乡饮酒义》:“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

②刻急烦细:苛刻严峻,繁杂琐碎。

┃ 实践要点 ┃

做人、持家都要有“宽和”之气,如同阳春三月,万物生长;反之,“刻急烦细”之气,则如同秋日之肃杀,百物凋零。任何时代,待人接物的态度与方法,都是需要特别讲求的。虽说各人都有各人的脾气、性情,此间的差别也得明白,但是还得尽力去寻求春天般的融洽与温暖。

(六)做人最忌是阴恶。处心尚阴刻,作事多阴谋,未有不殃及子孙者。语云:“有阴德者,必有阳报。”①德有凶有吉,吉报不当希望于天,凶报可不惧乎?先人有言:“存心常畏天知。”吾于斯语夙夜念之。

┃ 今译 ┃

做人最让人憎恨的是背后做坏事。心里阴险刻毒,做事情多阴谋诡计,没有不殃及子孙的。《淮南子·人间训》里说:“暗中做有德于人之事的人,在人世间就能得到好的报应。”品行有坏有好,好的报应不应该寄希望于天,不好的报应能够不畏惧吗?先人说:“心里怀有的念头常常担心天知道。”我在心里天天都会念叨这句话。

┃ 简注 ┃

①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

┃ 实践要点 ┃

作为儒者,张履祥一般不谈因果报应,但在其家训之中,特别是涉及“阴”之事件时,还是沿用了诸多传统说法。他父亲的书房有联语说“存心常畏天知”,这是他一辈子念念不忘的话。确实就所谓的报应而言,也就是对于天命、天知的一种敬畏,这其实与科学技术无关,因为在德与福之间,多有道理可循,即便不那么明显易懂。

子孙固守农士家风

凡九条

(一)子孙只守农士家风,求为可继,惟此而已。切不可流入倡优下贱,及市井罡棍①、衙役里胥一路。

┃ 今译 ┃

子孙只要坚守务农之人的家风,寻求家族可以传承下去的方法,如此罢了。切不可堕落为以表演歌舞技艺为业、出身卑贱或地位低下的人,以及街市上的恶棍无赖、衙门里的差役和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之类的人。

┃ 简注 ┃

①罡棍:恶棍,专门索诈官民的地痞无赖。罡,同“刚”。

┃ 实践要点 ┃

一家有一家的家风,其中也涉及职业的选择,即便说是“路径依赖”,也有依赖的道理,至少可以维系家族的体面。当然有大才能的后人,自然可以选择突破这个依赖,在开拓自己事业的同时,开拓家族事业。然而家风之精华却不可忽视,比如农士家风——耕田与读书、德与业交相促进的精神,则是做任何职业都应当懂得的。

(二)人须有恒业。无恒业之人,始于丧其本心,终至丧其身。然择术不可不慎,除耕读二事,无一可为者。商贾近利,易坏心术;工技役于人,近贱;医卜之类,又下工商一等;下此益贱,更无可言者矣。然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又不可虚有其名而无其实,耕焉而田畴就芜,读焉而诗书义塞。故家子弟坐①此通病,以至丧亡随之。古人耕必曰“力耕”,学必曰“力学”。天之生人,俱有心思智虑,俱有耳目手足,苟能尽力从事,何患恒心或失而世业弗永乎?

┃ 今译 ┃

每个人都必须有固定的产业。没有固定产业的人,从一开始就会丧失他的天生的善性,最终则会丧失他的性命。然而选择技艺不可不谨慎,除了从事农业劳动和读书教学两个行业之外,没有其他一个职业是值得从事的。商人追逐利益,容易使人心思败坏;各类工匠被别人役使,近乎卑贱;医生占卜这一类人,又在工匠商人下一等;在这些之下就越发卑贱了,更加没什么可说的。然而农业劳动与读书教学又应该兼顾,读书教学却荒废农业劳动,饥饿和寒冷就会一起来到;从事农业劳动却不读书教学,礼法道义就会失去。又不可以空有其名而没有实际行动,从事农业劳动可是田地荒芜,读书教学可是诗书义理不通晓。昔日官宦人家的子弟往往因为这些共同的毛病,而招致灭亡。古代人耕作时一定是“努力耕作”,学习时一定是“努力学习”。上天生下我们,都具有心思智虑,都具有耳目手足,如果能竭尽全力去做,怎么会担心没有恒心而使祖先遗留的产业不能永存呢?

┃ 简注 ┃

①坐:由于,因为。

┃ 实践要点 ┃

《孟子》之中说“有恒产者有恒心”,张履祥显然是认同这一点的。在他看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固定产业、职业。他反对商业,认为逐利容易败坏品德,这当然是历史的局限性。他强调从事农业(体力)劳动的重要性,以及读书(脑力)劳动也应当兼顾,所谓“耕读相兼”,这一点其实非常有现实意义。因为一定的体力付出,可以谋取衣食,一定的脑力付出,特别是为了知识与品德提升而读书,则是任何时代都应当注意的。做到“耕读相兼”,也即德与业的兼顾,方才能够使得祖先留下的产业传承下去。现代社会产业、职业发生了变化,然而德、业之兼顾则始终都是必需的。

(三)穷通寿夭,盛衰绝续,命也。做好人,可以长久不替。常言:“耕读俱好,学好便好;创守俱难,知难不难。”①若要做好人,只尊礼师傅、亲近贤人是第一事。

┃ 今译 ┃

穷困无助还是通达有为,寿长还是命短,家族的兴盛与衰亡、断绝与延续,都是命中注定的。做好人,可以(使得好的命运)长长久久而不被替代。常言说:“耕作读书都好,学习好的东西就是好;创业和守业都难,知道难的地方也就不难了。”如果要做个好人,只有尊敬礼待师傅、亲近贤能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简注 ┃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吴比张晚近百年,故此联当是“常言”,然文字略有异同。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其实讲求的是“修身俟命”,然而在家训类著作之中常讲如何改换命运,如何积福得报,这也是传统家训的特点之一。“尊礼师傅”与“亲近贤人”,方能在“夹持”之中努力做一个好人。这一点说得非常好,一个人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师友的帮助。

(四)士为四民之首①,从师受学,便有上达②之路,非谓富贵也。富贵、贫贱,一时之遇;丰约、通塞,定命不可为。若贤士君子,则人人可为。读圣贤书,愚者因之以智,不肖因之以贤。学之既成,处有可传之业,出有可见之功。天爵之贵,无逾于此。所以人自爱其身,惟有读书;爱其子弟,惟有教之读书。

人徒见近代游庠序③者至于饥寒,衣冠之子多有败行,遂以归咎读书。不知末世之习,攻浮文以资进取,未尝知读圣贤之书,是以失意斯滥,得志斯淫,为里俗羞称尔。安可因噎而废食乎?试思子孙既不读书,则不知义理,一传再传,蚩蚩④蠢蠢。有亲不知事,有身不知修,有子不知教。愚者安于冥顽,慧者习为黠诈。循是以往,虽违禽兽不远,弗耻也?一世废学,不知几世方能复之,足为寒心。然则诗书之业,何可不竭力世守哉?

┃ 今译 ┃

读书人为士、农、工、商四民之首,跟随老师接受教育,便是上达天理的路径,这说的不是有财富有地位。富裕、显贵,贫穷、卑贱,都是一时的际遇;丰盈与简约、通畅与阻塞,则是命中注定不可以改变的。假如说做一个贤能的人,做一个君子,那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研读圣贤的著作,愚昧的人会因此而智慧,品行不好的人会因此而贤能。学习有了一定的成就,处世也就有了可以传承的家业,外出也会有可以预见的功绩。高尚的道德修养是天然的爵位,没有什么能够超过它了。所以人若是爱惜自身,只有读书;若是爱惜自己的子弟,只有教他们读书。

人们只是看到近代曾有就读于府或州县学宫的人到了饥寒贫困的地步,名门世族家的子弟多有伤风败俗的恶行,于是就归罪于读书。却不知道一个朝代衰亡时期的恶习,便是攻读外表华丽却内容空泛的文章以谋求功名,从来不知道要读圣贤之书,因此一旦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就胡作非为,一旦实现志愿就贪婪骄纵,为乡里之人所羞于称道。怎么可以因为吃饭噎住就索性不吃饭了呢?因为有人读书而不成体统就不去读书了呢?试着想想,子孙既然不读书,就会不明白做人的道理,一代代地传下去,就会变得无知愚蠢。有亲人不知要奉养,有身心不知要修养,有子女不知要教育。愚蠢的人安于自己的冥顽孤陋,聪明的人习惯于奸诈狡猾。这样发展下去,即使是距离禽兽也不远了,不觉得可耻吗?一代人荒废了学业,不知要过几代才能恢复起来,实在是令人寒心呀!既然这样,诵诗、读书的事业,怎么可以不去竭力世代守护呢?

┃ 简注 ┃

①士为四民之首:中国古代职业主要分为士、农、工、商四类,读书人称为士,居于四民的首位。

②上达:语出《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③游庠(xiáng)序:就读于府或州县的学宫。庠序,古代的乡学,后泛称学校。

④蚩(chī):无知,痴愚。

┃ 实践要点 ┃

读书人在古代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向上则还可以懂得天理,成为圣贤。张履祥认为富贵、贫贱都是暂时的,能否成圣成贤也是由所谓命运决定。只有做一个贤人、君子,则是只要努力,就能够做到的,而实现的途径就是读圣贤之书。若是爱惜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弟,唯一的道路就是读书,养成高尚的品格,那么一旦有了机会,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这一点古今皆然。

(五)圣贤所言之理,无非天之理;圣贤之言,即天之言也。侮圣人之言,则逆天理;逆天理,则有天殃。自古及今,无有不然。子孙即不能通经学古,《四书》①《小学》②不可不通晓;即不能通《四书》,不可不将《小学》熟读详解,佩服终身。果能笃信此书而服行之,虽为农夫,足有君子之行矣。

┃ 今译 ┃

圣人与贤人讲的道理,无一不是自然的法则;圣人与贤人的话,就是上天的话。轻视、侮蔑圣人的话,就违逆自然法则;违背了自然法则,就会有天降的祸殃。从古到今,无不如此。子孙即使不能通晓儒家经典,学习古代典籍,《四书》与《小学》也不能不透彻地了解;即使不能透彻地了解《四书》,也不能不将《小学》熟读并详加理解,遵循终身。如果能够忠实地信从这本《小学》并且实行,那么即使是个农夫,也足以拥有君子的品行。

┃ 简注 ┃

①《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代以《孟子》升经,又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淳熙间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成为传统社会科举取士的主要参考用书。

②《小学》:中国旧时的儿童教育课本。宋朱熹、刘子澄编,辑录符合传统道德的言行,共六卷,分内、外篇。内篇包括《立敬》《明伦》《敬身》和《稽古》,外篇包括《嘉言》和《善行》。明朝陈选作《小学集注》,清朝张伯行作《小学集解》。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在这里强调圣贤所讲的道理都是符合自然法则的,而这些道理就在儒家经典之中,因此研习经典非常重要。此处又指出具体进修的阶梯:最低也要学习并践行《小学》,这样才能具有君子的品行;进一步则必须透彻了解《四书》与《小学》,成为贤人;再向上发展则是“通经学古”,成就圣人的智慧与德行。

(六)子弟七八岁,无论敏钝,俱宜就塾读书,使粗知义理。至十五六,然后观其质之所近,与其志尚,为农为士,始分其业。则自幼不习游闲,入于非慝①,易以为善。虽肄②诗书,不可不令知稼穑③之事;虽秉耒耜④,不可不令知诗书之义。

┃ 今译 ┃

七八岁的子弟,不论聪明还是愚钝,都应该到私塾读书,使他粗略知道做人的道理。到了十五六岁,然后观察他的资质禀赋和个人志向,做农民还是读书人,开始辨别他的职业发展方向。这样从幼年起就不会游手好闲,堕入不良、邪恶的境地,也就容易教育成为善良仁爱的人。即使研习诗书,也不可以不让他知道播种与收获的农事;即使拿着农具劳动,也不可以不让他知道诗书中的道义。

┃ 简注 ┃

①慝(tè):奸邪,邪恶。

②肄:研习、学习。

③稼穑(jiàsè):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④耒耜(lěisì):农具的总称。耜是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耒是耜上的弯木柄。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认为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就应该开始读书,知道伦理道德与行事准则。但不是一味强调只能做读书人,而是要根据孩子的资质和志向辨别孩子的职业方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之后开始对学生进行分层分流的教育教学,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高中,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一部分学生进入普通高中,进一步深造。根据社会需求,通过高考再次分流,分别进入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等等。张履祥一直强调耕与读的辩证统一,所谓耕读相兼。其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就曾躬耕于南阳,耕读以待明主;“耕读莫懒,起家之本;字纸莫弃,世间之宝”,则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家训。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农耕”发生了变化,与时俱进,便有了商读相兼、工读相兼,也即从事任何职业都不要废弃读书。

(七)近世以耕为耻,只缘制科文艺①取士,故竞趋浮末,遂至耻非所耻耳。若汉世孝悌力田②为科,人即以为荣矣。实论之,耕则无游惰之患,无饥寒之忧,无外慕失足之虞,无骄侈黠诈③之习。思无越畔,土物爱,厥心臧④,保世承家之本也。但因而废学,一任蚩顽,则不可耳。

┃ 今译 ┃

近代的人以耕田务农为耻,只因为朝廷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所以争先恐后地追逐科考功名这类浮名,而忘记了农耕之本,于是把不应引以为耻的事情视作耻辱。如汉朝把孝悌的德行和耕作的才能都作为选拔官员的科目,人们就会把耕田务农当作荣耀了。其实,耕田务农则不会有游荡懒惰的祸患,不会有饥饿寒冷的担忧,不会有向外羡慕他人而误入歧途的过虑,不会有骄纵奢侈、狡猾奸诈等等恶习。在思想上,则严守庄稼人的底线,爱惜庄稼,心地善良,就能保持宗族世代相传的家业根本。但是如果因此而荒废学业,任凭他愚昧顽固,则是不可以的。

┃ 简注 ┃

①制科文艺:即八股文。明清时期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主要依据八股文的写作水平。

②孝悌力田:汉代选拔官员的科目之一,始于汉惠帝时,名义上是奖励有孝悌德行和能努力耕作的人。中选者常受到赏赐,并免除一切徭役。到汉文帝时,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

③黠(xiá)诈:狡猾而奸诈。

④臧:善。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批判了古人读书的功利性:为了追逐科考上的浮名,就忘了农耕之本。在科举时代,大多数读书人的目的就是参加科举以求做官,因为做官了就能给读书人带来经济与地位的丰厚回报。在现代社会中,同样不能只为考试而读书,而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懂得道义。他认为时人引以为耻的耕田务农能让人免受饥饿,免入歧途,爱惜庄稼,心地善良,这些才是保持祖宗家业的根本。

(八)文武本无二道。古者农人为卒伍,公卿为将帅。兵亦儒者当知,安可不学?但目前所见,人家子弟才习兵矢,便有犯上作乱之事。戾①傲施于父兄,恣睢②行于同列。小则败行危身,大则流为盗贼。又似武事决不可学,何也?由其始初未尝教以孝悌忠信,使知礼义,而所训习之人,率皆嚣悍无赖。故其血气心知之险导其端,而迸发如决溃堤,泛滥四出也。须看子弟年三十左右,德性驯良,学粗有得,志趣远大,才足干济者,乃延笃学名儒,本其平日所肄经史大纲,益加详究。若朝廷邦国、礼乐刑政、天文律数、屯田水利、边方险要之类,事事讲求,则兵法亦是一种学问。或能负笈远游,博学无方,固皆分内当为,不可自限。然此等子弟,自是不易得,非可一概论也。若方幼少,启以搏击战斗,使不仁之机先动于气志,而得善其终者寡矣。

┃ 今译 ┃

学文与学武,原本不是两个不相干的发展方向。古代农夫可以成为士兵,朝中的公卿也可以成为将领统帅。兵法、武艺也是读书人应该知道的,怎么可以不学习呢?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个家族里的子弟才开始练习兵器,就会有犯上作乱的事情发生。对待父亲、兄长性情乖张傲慢,对待同辈放纵暴戾。往小的方面说会败坏品行危及自身,往大的方面说就会成为盗贼。似乎武艺又是决不可学习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开始的时候不曾用孝悌忠信教育子弟,使他们知道礼法道义,而那些练习武艺的人,大多强悍而蛮不讲理。所以就会因为他们的血气之勇、心理智力之粗浅,而引发道德败坏的危险,爆发出来就如同河流决堤,以致泛滥四出无法控制。必须等到子弟三十岁左右,道德品行和顺善良,学业大略有所领会,志向和兴趣长远而广阔,才能也足以济世,就聘请专心好学、颇有名望的儒者做老师,根据他平时学习的经史大纲,进行更加详细地探究。如国家的礼乐制度、刑法政教、天文历算、屯田水利、边防险要之类,每一件事都能有所讲求,那么兵法也是一种学问。有的人能够背着书箱到外地求学,学识广博且不限定在某一个方向,这本来就是学者分内的事,不可自我限制。然而这样的子弟,自然是不容易得到的,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子弟正当年少,用搏击、战斗来开导启发,使得他们不太仁慈的一面比正当的志向更早被开发出来,那么将来能够得到善终的人就很少了。

┃ 简注 ┃

①戾(lì):性情乖张。

②恣睢(suī):放纵、暴戾的样子。

┃ 实践要点 ┃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品行端庄、体格健壮、知识渊博、文武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英才的至高要求。张履祥强调“文武本无二道”一条,就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期待。在中国历史上文韬武略双全的人不在少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十五好剑术”的诗仙李白,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唐书魂”颜真卿,率领抗金义军的豪放词人辛弃疾,平定叛乱的心学大师王守仁,等等。现代教育也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其实道理都是相同的,关键在于德育为先。

(九)盗贼、倡优①、人奴之类,辱家门,蹈刑戮②,父不欲以为子,祖不欲以为孙,兄弟、族人不欲其为兄弟、族人,世所知也。若夫不孝敬于父兄,不率从于师长,不顾是非,不畏刑宪,豪横无耻,与游惰无业、市侩徒隶之类,其流实有甚于盗贼。种种者与众绝之,岂云过乎?

┃ 今译 ┃

盗贼、戏子、奴仆这一类人,常使家族蒙羞,遭受各种刑罚,父亲不想把他当作子女,祖父不想把他当作子孙,兄弟、族人不想把他当作兄弟、族人,这是世人都知道的。至于对父母兄长不孝顺、尊敬,对老师长辈不顺从,不考虑是非,不畏惧刑法,强暴蛮横而没有羞耻之心,以及无业游民、贪图私利的人、服劳役的犯人等,他们的等级实在比盗贼还要低下。老百姓想要与这些各色各样的人断绝往来,怎么能说是过分呢?

┃ 简注 ┃

①倡优:古代称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

②刑戮:受刑罚或被处死,亦指各种刑罚。

┃ 实践要点 ┃

古代是农业社会,认为戏子、奴仆以及做生意的人等等,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不从事耕作劳动,要靠别人来养活,与乞讨无异,因此被人看不起而地位低下。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达,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长,故而从事表演、服务、商业等活动都是社会所必需的。那么张履祥的话就不太符合当下实际了,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不能因此苛求古人的认知局限性。张履祥在此强调的其实还是子孙对父母兄长的孝顺、尊敬,对老师长辈的顺从,以及做事考虑是非曲直,要能自力更生,要有羞耻之心。

立身四要:曰爱,曰敬,曰勤,曰俭

凡十一条

(一)“立爱自亲始”,爱身爱之本也;①“立敬自长始”,敬身敬之本也。以爱敬存心②,而入于邪慝者希③矣。

┃ 今译 ┃

树立仁爱的观念要从自己的父母开始,爱惜自身是仁爱的根本;树立恭敬的观念要从自己的长辈开始,敬重自身是恭敬的根本。心里怀有仁爱与恭敬的意念,却堕入邪恶境地的人是很少的。

┃ 简注 ┃

①亲:父母。身:自身、自己。《礼记·祭义》:“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

②存心:犹居心,谓心里怀有的意念。《孟子·离娄下》:“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希:现写作“稀”,少。

┃ 实践要点 ┃

爱的培育,要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爱心首先表现为孝心;恭敬之心的培养,要从尊敬自己的长辈开始,其他的一切,都是从孝悌之心推广出去的。所以说,教育孩子,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第一课堂就是家庭。

(二)人有此生,当思不虚此生之意。在门内①,勉②任门内之事;在宗族,勉任宗族之事,不可辄③起较量④、推卸之私心。充较量一念,势必一钱尺帛,兄弟叔侄不相通;充推卸一念,必至父母养生送死有不顾。门内如此,况宗族乎?即父母不若无此子,即祖宗不若少此子孙,又况其余?安有一步推得去?人家譬如屋室也,有栋梁,然后有椽檐、榱⑤槛,然后有墙壁、门户,大小长短各效⑥其能以为用,便可成室。若各各自私,毋论不足成室,究竟一无所用而已。抑思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而仁为己任者,独非人乎?乃不求为柱石栋梁,甘自弃为沟中之断⑦,哀已!

┃ 今译 ┃

一个人只拥有这一辈子,应当时刻想着不要虚度此生。在家里,就努力承担家里的事务;在宗族之中,就努力承担宗族里的事务,不可总有计较利害、推卸责任只为自己打算的念头。一旦内心充斥计较利害的念头,必然就会导致因为一点钱财、一尺布帛,兄弟叔侄之间不相互来往;内心充斥推卸责任的念头,必然就会导致子女对父母生前的奉养与死后的安葬都不考虑。家里都是这样,更何况宗族呢?父母不如没有这个子女,祖宗不如少了这个子孙,更何况其他的事情呢?怎么凭这一点就类推得出来的呢?一个家就好像是房屋,先有栋梁,之后有椽子屋檐、木条栏杆,之后有墙壁、门户,虽然大小长短不一,但是能够发挥各自不同的功用,方才可以成为房屋。如果各种物件只为自己打算,不用说不能成为房屋,最终将会毫无用处。想着天下人是一家人,中国人是一个整体,把实现仁爱看作是自己使命的,难道不正是人吗?竟然不求成为房屋的柱石栋梁,甘愿自我放弃而成为水沟里没有用处的废料,悲哀呀!

┃ 简注 ┃

①门内:家庭。

②勉:尽力、努力。

③辄:总是。

④较量:计较。

⑤榱(cuī):即椽,放在檩上支持屋面和瓦片的木条。《说文》:“榱,秦名为屋椽,周谓之榱,齐鲁谓之桷。”

⑥效:献出。

⑦断:也作“簖”,插在河中拦捕鱼蟹的竹栅,指没有多大用处之物。

┃ 实践要点 ┃

《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个人不可以没有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着重大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仁看作自己的理想,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遥远吗?张履祥其实把曾子的话加以发展了,强调一个人不虚此生,就不要计较利害得失,而要承担责任,将“仁爱”作为自己的使命,其实是任何人、任何时代都需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个人最大的潜力。

(三)人不可孤立,孤立则危。天子之尊,至于一夫而亡,况其下乎?一家之亲而外,在宗族当不失宗族之心,在亲戚当不失亲戚之心,以至乡党朋友亦如之,以至朝廷邦国亦如之。欲得其心,非他,忠信以存心,敬慎以行己,平怨以接物而已。人情不远,一人可处,则人人可处,独病在我有所不尽耳。贤者与之,不贤者去之,何伤?久而不贤者终将服之。匪人昵之,正人弃之,殆已,究则匪人亦将离之。是以君子不求人,求己;不责人,责己。

┃ 今译 ┃

人不可以独自生存,独自生存就危险了。最为尊贵的君王,到了成为孤家寡人的时候他的天下也就灭亡了,更何况君王之下的人呢?一家的亲人之外,在宗族中应当不失去仁爱宗族的念头,在亲戚中应当不失去仁爱亲戚的念头,到了乡亲、朋友之中也要像这样,到了朝廷、国家也要像这样。想要做到这样,没有其他办法,就是要怀着忠诚信实的念头,恭敬谨慎地立身行事,平等宽容地待人接物罢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分并不遥远,可以与另一个人相处,就可以与任何人相处,只需担心我有不够尽心尽力的地方而已。和贤能的人交往,远离不贤能的人,会有什么妨碍呢?时间长了之后,不贤能的人终究也会信服你。如果亲近行为不端的人,远离正直的人,那就危险了,最终就会连行为不端的人也远离他。因此正人君子不会去责求别人,而是责求自己;不会要求别人,而是要求自己。

┃ 实践要点 ┃

如何立身行事?张履祥告诉我们:要有仁爱之心,即怀着忠诚信实的念头,恭敬谨慎地立身行事,平等宽容地待人接物。张履祥特别强调,求己不求人,责己不责人,做最好的自己,不去苛求他人,这就是儒家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一个有德行的人,就像春风一样,吹过大地,万物生长,普通人都会受到影响而被感化。

(四)作家①以勤、俭为主,做人以“孝、友、睦、姻、任、恤”②为主。

┃ 今译 ┃

治理家庭以勤劳、节俭为主,为人处世以对父母孝顺、对朋友友爱、与邻里和睦、夫妻以礼相待、对社会有责任感、体恤老百姓为主。

┃ 简注 ┃

①作家:治家,理家。

②孝、友、睦、姻、任、恤:即古之“六行”,语出《周礼》。

┃ 实践要点 ┃

儒家的“六行”概括了六种主要善行,其目标是成为德行高尚的人。对父母孝顺,夫妻以礼相待,家庭内部和睦,就能家道昌盛;对朋友友爱,与邻里和睦,与外面的人和谐共处,就能事业成功。对社会有责任感,体恤老百姓,就能造福社会、造福百姓。这些传统的思想,其实可以转化为现代文明建设的理念,究其根本都是一样的家、国、天下,一步一步推广开来。

(五)凡读史传,至世德之门,孝义之里,或乡闾所称,或朝廷所表,未尝不甚慕之。谓子孙何幸得生其家?乃终不知反求诸身,岂非惑乎?夫彼非有异道也,父子笃,兄弟和,尊卑得其序,内外大小得其常而已。吾犹是,父子犹是,兄弟犹是,尊卑大小内外不能如彼,何也?得非①身之不修,彼怀仁义,而爱敬敦让以化之,我则怀利,而傲慢贪戾以败之与?美恶之习,始于一人二人,其流必及数世,诚之所感,不言而喻。故意向不可不端,立身不可不正。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实遂②。前人植基③,职惟修德;后人踵武④,庶其式穀⑤哉。

┃ 今译 ┃

每次阅读历史传记,读到具有累世功德的家族,行孝重义的乡里,有的被同乡称道,有的被朝廷表彰,没有不非常羡慕的。有人说,他们的子孙怎么那么幸运,出生在他们家?而不知道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难道不是糊涂吗?他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父母与子女之间心意诚厚,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地位高的人与地位低的人有一定的次序,家里家外、大事小事按照人伦道理去处理罢了。我是这个样子,父母与子女是这个样子,兄弟之间也是这个样子,地位高的人与地位低的人、大事与小事、家内与家外,都不能像他们那样,为什么呢?莫非是没有修养身心,他人具有仁爱和正义的念头,用仁爱、恭敬、谦让来感化人,我却怀有自私自利的念头,用傲慢、贪婪、乖张来败坏人?好的或者坏的习性,从一两个人开始,它的风气一定会影响到几代人,以诚心待人就会使人感动,这不用说就可以明白。所以意愿、志向不可以不端正,立身处世不可以不正直。江河源头很远就会流程很长,树木根系发达就会果实丰硕。前人建立根基,只是因为行善积德;后人能够继承前人的事业,不就是因为前人赐予的福禄吗?

┃ 简注 ┃

①得非:得无,莫非是。

②语出韩愈《答李翊书》:“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③植基:建立根基。

④踵武:踩着前人的足迹走,比喻效法或继承前人的事业。

⑤式穀:赐以福禄。

┃ 实践要点 ┃

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与其羡慕他人家业发达,不如自己做好身心的修养,踏实做好家内家外的每一件事情,只有行善积德,才能渐渐建立起可以传之后世的家业。现代社会,往往都是小家庭,但是也要想着让子子孙孙传承优良家风,那么就从个人自己的品行修炼开始吧。

(六)古者选士于乡,以乡党耳目至近至众,其为贤不肖如鉴之照物,不可掩也。盖一人之爱憎喜怒则莫不私,众人之是非好恶则莫不公。吾人立身,欲考①在己之得失,借鉴于乡党;其观人取友,采听②之乡党,可以鲜失。要以善者好、不善者恶为准。

┃ 今译 ┃

古时候在乡里选拔人才,因为乡里乡亲的都知道,并且距离近而人数多,人才贤能、不贤能,就像镜子照出来的一样清清楚楚,无法掩盖。因为一个人的爱憎、喜怒,没有不是自私的,而大多数人的是非、好恶,没有不是公正的。我们立身处世,想要考察自己的得与失,就应该在乡里乡亲之中得到借鉴,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观察他人选择朋友,采纳、听取乡里乡亲的意见,就可以减少失误。要将好人所喜欢的、坏人所厌恶的作为标准。

┃ 简注 ┃

①考:审察,察考。

②采听:收集听取。

┃ 实践要点 ┃

评判一个人的时候,应该综合更多人的意见,才能趋于客观公正。乡里乡亲距离近而人数多,对于所评判的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所以说口碑非常重要。当然口碑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一乡之人中有善人,也有恶人,有君子,也有小人,他们的标准也是不同的,所以既要看“数量”,也要看“质量”。现在已经不是乡土社会,传统的乡里乡亲转化为身边的同事、同学以及邻居,通过熟悉的人多了解一些信息,总是没错的。

(七)处人伦事物之间,有顺有逆,即不能无德怨。曾子曰:“出乎尔者反乎尔。”①《诗》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②盖言施报也,然微有不同。自处之道,有树德,无树怨,固然也。人情则不可知。处之之道,我有德于人,无大小不可不忘;人有德于我,虽小不可忘也。若夫怨出于己,当反己而与人平之;其自人施于我,则当权其轻重大小。轻且小者可忘,忘之;重而大者,报之为直,不能报为耻。要之,作事当慎谋其始。德不可轻受于人,怨须有预远之道。施德,当体上天栽者培之之心,处人则念“怨不在大,期于伤心”之义。小如陵侮侵夺等类,大则义关伦纪者也。

┃ 今译 ┃

身处不同的人伦关系以及各种事物之间,有顺境,也有逆境,就不能没有感恩与抱怨。曾子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诗经》说:“把桃子送出去,用李子来报答。”说的就是要知恩图报,但是稍微有点不同。自己的立身处世之道,是尽量树立美德,而不要结下怨恨,本来就应该这样。人与人之间相处就难说了。相处之道是,我对别人有恩惠,无论大小都不可以不忘记;别人对我有恩惠,即使很小也不可以忘记。如果怨恨出于自己,就应当反省自己,并和他人平息怨恨;如果别人有施加于我的怨恨,那么就应当衡量其中的轻重大小。轻而小的怨恨可以忘记的,就忘掉它;重而大的怨恨,就以正直公道来对待它,不能报复就是耻辱。总之,做事情应当谨慎地谋划它的开始。不要轻易接受他人的恩惠,对于怨恨,必须要有所预备,并且寻求远离的方法。施加恩惠,应当体会上天栽培人才的心理,与人相处就要想到“怨恨不在有多大,而在于是否伤了他人的心”的道理。小的怨恨,比如凌辱、侵占、抢夺等,大的怨恨,就关乎伦理纲常了。

┃ 简注 ┃

①语出《孟子·梁惠王下》。

②语出《诗经·大雅·抑》。

┃ 实践要点 ┃

面对恩怨该怎么做?张履祥强调要树立美德而不要结怨,我对别人有了恩惠,无论大小都要忘记;别人对我有了恩惠,即使很小也要记住;来自他人的怨恨,小的尽量忘掉;重而大的就要以正直公道来对待,不可使之成为耻辱。面对仇怨,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以忍报怨,以怨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以忍报怨:面对仇怨没有据理力争的抗争意识,对所遭受的不公习以为常地忍耐,这其实是一种妥协。以怨报怨:有怨就报怨,有仇就报仇,这会导致循环往复的积聚仇恨、冤冤相报,最终酿成灾难。以直报怨:以正直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有错论错,就事论事,在法治社会可以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德报怨:用包容精神、宽容意识去面对不公正遭遇,这是一种圣人情怀,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张履祥的意见,其实就是以忍报小怨,以直报大怨,值得我们参考。至于“怨不在大,期于伤心”一句,其实很关键。不可以伤害人,更不可以使人伤心,维护他人的自尊心,格外重要。

(八)有田亩便当尽力开垦,有子孙便当尽力教诲。田畴不垦,宁免饥寒?子孙不教,能无败亡?疏沟导渠以备旱涝,蓄粪完器以乘①时令,治田畴之急务也;择业授事以戒惰游,延师肄②经以远非慝③,教子孙之急务也。人生无一事可不尽力,此其大者。

┃ 今译 ┃

有田地就应当尽力开垦耕种,有子孙就应当尽力教导训戒。有田地而不开垦耕种,难道能免除饥饿寒冷吗?有子孙而不教导训戒,怎么会不失败和灭亡呢?疏导沟渠用来预防干旱洪涝,储蓄家肥用来顺应农事的节令,这是从事田地耕种的紧急事务;选择职业、安排工作用来戒除游手好闲,聘请老师、学习经典用来远离错误与邪恶,这是教育子孙的紧急事务。人的一生没有一件事可以不竭尽全力,而这是人生中的重大事情呀!

┃ 简注 ┃

①乘:顺应。

②肄:学习,练习。

③非慝:疑惑烦恼的问题和恶念。

┃ 实践要点 ┃

“人生无一事可不尽力,此其大者。”张履祥认为,人生最应该尽力的事情,一是耕种田地,二是教诲子孙,即耕读相兼。凡事都尽力,是一种奋斗者的姿态。喜欢读张履祥之书的曾国藩也说:“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尽性就是尽量发挥出自己天赋的个性,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未知的事物,无法解决的问题,知命就是一种生命的豁达:心存敬畏,遵循生命的自然规律。面对现实的人生,鼓起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也有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做好能够做到的,也直面那些无法做到的。

(九)男子服用固宜俭素,妇人尤戒华侈。妇人只宜勤纺织、供馈食,簪珥①衣裳简质而已。若金珠绮绣求其所无,“慢藏诲盗,冶容诲淫”②,一事两害,莫过于此。况妇德③无极,闲④家之道,当以为先。稚子侈心,益当豫戒。

┃ 今译 ┃

男人的穿着、用度本来就应该俭约朴素,妇女更应该戒除豪华奢侈。妇女只应辛勤地纺纱织布、供应食物,首饰、衣服简单质朴就可以了。至于金银、珠宝以及有纹饰的丝织衣服等,宁可没有,“社会疏于治理,就会诱人盗窃;女子修饰得很妖媚,就会引诱别人产生淫欲”,一件事情产生两样害处,没有比这件事情更典型的了。况且妇女德行的培养是没有止境的,约束家人的方法,应该把这个作为首要事务。幼小的孩子有了奢侈之心,也应当预先有所防备。

┃ 简注 ┃

①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珥:耳环。

②语出《周易·系辞上》。

③妇德:妇女贞顺的德行,为妇女四德之一。《礼记·昏义》:“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④闲:限制,约束。《易·家人》:“闲有家”。孔颖达疏:“治家之道,在初即须严正立法防闲。”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强调男人应该俭约朴素,妇女更应该戒除豪华奢侈,幼小的孩子也应该从小养成俭省朴素的习惯。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有志于探求真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生活不如别人为羞耻的读书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司马光在《俭训示康》中写道:“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裕,仍不可以铺张浪费。现代管理学教授斯科特·索南史恩在其著作《俭省:释放少的潜能,取得多的成就》一书中写道,俭省不等于吝啬,俭省思维有几个好处:第一,俭省者关注长远目标;第二,俭省者的攀比心理比较弱,不会陷入追逐者绝境;第三,俭省者总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资源;第四,俭省者更具有创造性。

(十)凡人用度不足,率因心侈。心侈,则非分以入,旋非分以出,贫固不足,富亦不足。若计口以给衣食,量入以准日用,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富贵不忘艰难,所需自有分限,不俟求多也。若能于膳养之余,节省繁冗,用广祭产,与置赡族公田,非惟可以上慰祖宗之心,即下及子孙得以永久不替,理甚易明。世之亟于自私,缓于公义,侈于奉己,啬于亲亲者,吾每亲见其立覆矣。

┃ 今译 ┃

凡是一个人的费用开支不够的,大概是因为有了奢侈之心。心若奢侈,他的钱财往往来自不正当的途径,很快也会在不应支出的地方挥霍掉,这样的话,贫困的本来就不够用,富裕的也会不够用。如果按照人口来供给衣服食物,根据收入的多少来确定日常生活的支出,向来贫穷、卑贱的人所作所为符合其贫贱的身份,向来有钱又有地位的人不要忘记曾经的艰难,自己所需要的自己定一个界限,不可要求得太多。如果能够在赡养父母之外,节省繁琐庞杂的开支,扩充用于祭祀的产业,设立供给宗族的公有的“族田”,不仅向上可以抚慰祖宗的心灵,向下也使得子孙后代能够永不衰败,这道理很容易明白啊!世间只顾汲汲于个人利益,对于公家宗族的事情漠不关心,奢侈地奉养自己,对于父母双亲却吝啬的人,我常常亲眼见到他们即刻覆灭。

┃ 实践要点 ┃

“心侈,则非分以入,旋非分以出。”这句话真是能够警醒世人啊!《增广贤文》中有一句“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但它还有下半句“横财不富穷人命,夜草不肥痨病马”。横财这种东西,过惯了穷日子的人往往消受不起。不管这个横财有多少,对于那些贪婪的人,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张履祥告诉我们,关于如何进行家庭收支的分配,提出“节俭”与“量人为出”,这也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持家传统。

(十一)予平生居家,非祭祀不割牲,非客至不设肉,然蔬食为多。惟农人、工人,不免以酒肉饷。虽佳辰令节,未尝觞酒豆肉,无故,夫妇同之也。幼少之日,寒一帛,暑一绢,非敝①尽不更制。壬午以后,则布衣布裳终焉而已。固缘贫穷孤蹇②,情事莫伸,有痛于心而然;亦由壮岁经凶经乱,见饥死者父子兄弟不能保,罹兵者城邑村落为邱墟。同兹覆载③之人,孰非尽人之子?一念及之,恻恻于怀,栗栗④于肤。幸兹布衣蔬食以延先祀,于分过矣,于赐厚矣,敢萌侈心?后人虽遇太平,处丰乐⑤,愿勿忘此意也。

┃ 今译 ┃

我平时在家,不是祭祀不会宰杀牲畜,没有客人到家不会上肉食,还是以蔬菜为主。只是来家里干活的农夫、工匠,免不了要用酒肉款待。即使是美好的时节,也不曾喝酒吃肉,没有别的原因,夫妻一起过着简单的生活。幼年的时候,天冷一身衣服,天热一身衣服,不到破旧得不能再穿是不会更换的。壬午年之后,就这一身布衣穿到了现在。固然是因为贫困孤单,心中的情感无处诉说,心里有痛苦才会这样;也是因为壮年之时经历了乱世和人生的不幸,看到饥饿的人连父母子女兄弟的性命都不能保全,遭受战乱之后城市村落成为废墟。同在这片天地之间的人,谁不是别人的子女呢?一想到这些,就会心里悲悯,浑身颤抖。幸亏现在还有这些布衣疏食用来延续对于祖先的祭祀,就本分来说已经过头了,就恩赐来说也很厚重了,哪里还敢萌发奢侈的想法?后来的人虽然得享太平,岁丰熟、民安乐,但愿不要忘了忧患意识。

┃ 简注 ┃

①敝:破旧。

②孤蹇:孤单、困难。

③覆载:天地。

④栗栗:战栗,畏惧貌。

⑤丰乐:岁丰熟、民安乐。

┃ 实践要点 ┃

从个人立身来说,俭以养德;从家庭生计来说,治家当以勤俭为主;就国计民生来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张履祥平生居家,“非祭祀不割牲,非客至不设肉,然蔬食为多”,严格履行着俭朴的美德。他还强调居安思危的观念:太平岁月,也要有忧患意识,特别是培养子弟,更要坚持俭朴的生活作风;奢侈不但丧志,而且丧身。所谓“富不过三代”,无非奢侈而败亡。张履祥讲“勤俭”,将“治生”与“修身”相结合,也即“德业交养”。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时时现身说法,借助自己的亲身实践来阐明高深枯燥的哲理,因不流于说教,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易于接受。

居家四要:曰亲亲,曰尊贤,曰敦本,曰尚实

凡十七条

(一)三纲五常①,礼之大体,百世不能变易。古谓之道,后世谓之名教。命之自天,率之自性,人人具有,人人当为。全之则人,失之则入于异类。不可不敬求其义,不可不力行其事。“君子修之吉”,修此也;“小人悖之凶”,悖此也。②

┃ 今译 ┃

三纲五常,是最重要的礼教准则,千百世以来都不能改变。古代称它为道,后世称它为名教——名分与伦常的道德准则。它是上天之所命,顺应人的本性,人人都具有,人人都应当做到。保全它就是人,失掉它就是禽兽。不可以不恭敬地探求它的含义,不可以不尽力按照它的要求去做事。君子修习这些就会吉祥,修习的就是这些礼;小人背离这些就会凶险,违背的就是这些礼。

┃ 简注 ┃

①三纲:指我国传统社会所提倡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一指五种道德观念:仁、义、礼、智、信。一指五种伦常道德: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②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语出周敦颐太极图说》。

┃ 实践要点 ┃

“三纲五常”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确立了家庭和社会的秩序,家庭和社会才能良性发展。当然“三纲五常”也有禁锢思想、压抑人性的消极一面。所以在新的时代,就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现代社会需要激发人的创造力,也要加强道德教育。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道德准则,依旧是人人都需要遵守的,所谓做人的根本,是千百年都不变的,故而实现“三纲五常”的创造性转化,也是时代的要求。

(二)父子、兄弟、夫妇,人伦之大。一家之中,惟此三亲而已,不可稍有乖张,父子尤其本也。一处乖张,即处处乖张,安有缺于此而全于彼者?自古人伦之变,祸败所贻,常及数世,无或免者,天道然也。

┃ 今译 ┃

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丈夫与妻子,这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一个家庭里面,只有这三类关系,他们之间不可以稍有背离,父母与子女更是这种关系的根本。有一处关系背离,就会处处关系背离,怎么会有此处残缺而彼处还能保全的呢?从古至今,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所产生的祸患,常常会影响到几代人,没有谁能够幸免,天理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啊。

┃ 实践要点 ┃

“五伦”是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五种基本的道德关系,即父子、君臣(今天泛指职场上下级关系)、夫妇、兄弟、朋友。张履祥强调,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丈夫与妻子是最重要的关系,而父母与子女更是根本。也有人认为“夫妇,人伦之始”,意思是指夫妻关系是人间伦常的基础,因为有了夫妻关系,才有父子、兄弟以及各种家庭、亲戚关系,人伦道德才得以出现。在现代家庭关系中,核心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只有夫妻形成坚强而亲密的共同体,才能给双方的原生家庭提供强有力的、长期稳定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家族和谐、团结、稳定、幸福。

(三)一族之人有贤有不肖①,正如一体之中有心志耳目,即有足趾爪发。在贤者,当体祖宗均爱之心,曲②加扶持保护,不使一人至于失所。毋论富贵贫贱,无不如之。孟子所谓“亲爱之而已矣”③。若专己自私,不相顾恤④,有伤一体之谊,是为得罪祖宗,不孝孰大焉!葛藟⑤犹能庇其本根,可以人而不如草木乎?

或疑贫贱易至失所,富贵何待扶持保护?不知富贵之失所,盖有甚于贫贱者。教其不知而正其过失,所以安全之也。自好者,每因族人富贵即与之疏。其富贵者,亦不知其可忧,疏远族人,以蹈危亡。故及此。

┃ 今译 ┃

一个家族里的人有贤能的也有品行不好的,正像身体中有心、耳朵、眼睛,也有脚趾、指甲、毛发。作为贤能的人,应当体察祖宗平等爱护每一个族人的念头,多方面加以扶助保护,不使一个人失去他的安身之处。无论富贵还是贫贱,没有人不应该这样去做。正像孟子说的“只是亲近他爱护他罢了”。如果独断专行自私自利,不能相互照顾、相互体贴,以致损害作为一个整体的感情,这就是在得罪祖宗,还有比这更大的不孝吗?葛的藤蔓还知道要保护它的根,身为人难道连草木都不如吗?

有的人会有疑惑,贫苦而卑贱的人,本来就容易失去安身之处,有钱财有地位的人,又何必去扶持保护呢?他不知道,其实有钱财有地位的人失去安身之处,比贫贱的人更容易发生。教给他不知道的东西并且改正他的过错,这是用来保全他的方法。洁身自好的人,常常因为族人有钱有地位就与他疏远。而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却不知道自身的忧患,从而疏远族人,以至于面临覆亡的危险。所以必须要提一提这些话。

┃ 简注 ┃

①不肖:品行不好,没有出息。

②曲:周遍,多方面。

③语出《孟子·万章上》。

④顾恤(xù):照顾体贴。

⑤藟(lěi):藤蔓。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把一个家族比喻成身体,家族里的每个成员都代表身体的不同部位。每个部位的作用不同,就如每个人才能、品行不同一样,共同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族人之间紧密关联,相互体恤、协助,共同承担着家族的命运。张履祥特别强调有钱财有地位的人比贫苦而卑微的人更容易失去安身之处,这是发出一种警示。家族也是有生命、需要成长的,人类社会也是命运的共同体。一个家族,以书香为环境,以道德为灵魂,以技艺、学术的传承与创新为生命力。家族的使命和目标,与民族的使命和目标相统一,与国家的使命和目标相统一,乃至与人类的使命和目标相统一,这个家族就会成为一个人才辈出、可持续发展的大家族。

(四)宗族亲戚之人,或贤或否①,此由天定,无可取舍。贤者自当爱而敬之,否者无失其亲而已。至于师友,一入家门,子弟志尚因之以变,术业因之以成,贤则数世赖之,否亦害匪②朝夕,不可谓非家之所由存亡也。择之又择,慎之又慎,夫岂不宜,而可随人上下乎?

┃ 今译 ┃

宗族亲戚中的人,有的贤能有的不贤能,这是由上天注定的,没有办法选择和舍弃。对贤能的人,自然应该喜爱并且尊敬他;对不贤能的人,不要疏忽他的父母双亲也就罢了。至于老师、学友,一旦进入家门,子弟的理想、志向因此而改变,技术、学业因此而成就,若是贤能的人,后世几代人都可以倚靠他,若是不贤能的人,其祸害也不限于短时间之内,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家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选择又选择,慎重再慎重,难道不应该吗?怎么可以盲目听信他人?

┃ 简注 ┃

①否(pǐ):坏,恶,不贤。

②匪:通“非”,不,不是。

┃ 实践要点 ┃

如何对待家族和亲戚中贤能与不贤能的人?首先要接纳他们,因为这是上天注定,没有办法选择和舍弃的。然后要区别对待:对于贤能的人,要亲近、尊敬他;对于不贤能的人,要照顾好他的父母双亲。因为一个人不贤能,首要表现就是不能孝顺父母。他的父母深受其害,族人无法教导、影响不贤能的人,就只能照顾好他的父母。对于子弟,则需要挑选有理想、有学术、有技艺的老师、学友来教导。良师益友,是会影响几代人的。至于祸害人的,其影响也不是暂时的,同样也会影响几代人,甚至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存亡。张履祥这种对于家人的态度,也值得现代人学习,无论贤与不贤,亲戚之间如何相处,确实还是一个难题。

(五)人无论贵贱,总不可不知人。知人则能亲贤远不肖,而身安家可保;不知人则贤否倒置,亲疏乖反①,而身危家败,不易之理也。然知人实难,亲之疏之亦殊不易。贤者易疏而难亲,不肖者易亲而难疏。贤者宜亲,骤亲或反见疑②;不肖者宜疏,因疏或至取怨。所以辨之宜早。略举其要,约有数端:

┃ 今译 ┃

人不管高贵还是卑贱,总不可以不知人(体察人的品性才能)。能知人就能亲近贤能的人,远离不贤能的人,那么自身能够安定,而家庭也可以保全;不能知人,则贤能的人与不贤能的人就会颠倒位置,亲近与疏远就会背反,以致自身危险、家庭衰败,这是不变的道理呀!可是知人实在太难了,亲近一个人或疏远一个人,也很不容易。贤能的人容易疏远而难以亲近,不贤能的人容易亲近而难以疏远。贤能的人应该亲近,突然亲近则可能反而会被怀疑;不贤能的人应该疏远,又因为疏远则可能会招致怨恨。所以,对贤能与不贤能,应该早一点分辨清楚。大略而言,分辨的要点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 简注 ┃

①乖反:相反,违背。

②见疑:被怀疑。见,表被动。

┃ 实践要点 ┃

如何知人,也即如何体察人的品行才能,这关乎自身和家庭的安定。可是知人又没有确定的方法,亲近一个人或疏远一个人,都很不容易。贤能的人容易疏远而难以亲近,不贤能的人容易亲近而难以疏远。贤能应该亲近,但突然亲近则会被怀疑;不贤能的人应该疏远,但因为疏远又会招致怨恨。因此,知人应该提前分辨贤能与不贤能,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无论古今,人际交往都极难,张履祥此条点出,最难的就是知人,非常有见地。

贤者必刚直,不肖者必柔佞①;

贤者必平正,不肖者必偏僻②;

贤者必虚公③,不肖必私系④;

贤者必谦恭,不肖必骄慢;

贤者必敬慎,不肖必恣肆;

贤者必让,不肖必争;

贤者必开诚,不肖必险诈;

贤者必特立⑤,不肖必附和;

贤者必持重,不肖必轻捷⑥;

贤者必乐成,不肖必喜败;

贤者必韬晦,不肖必裱襮⑦;

贤者必宽厚慈良,不肖必苛刻残忍;

贤者嗜欲必淡,不肖势利必热;

贤者持身必严,不肖律人必甚;

贤者必从容有常,不肖必急猝更变;

贤者必见其远大,不肖必见其近小;

贤者必厚其所亲,不肖必薄其所亲;

贤者必行浮于言,不肖必言过其实;

贤者必后己先人,不肖必先己后人;

贤者必见善如不及,乐道人善,不肖必妒贤嫉能,好称人恶;

贤者必不虐无告⑧,不畏强御⑨,不肖必柔则茹之、刚则吐之⑩。

┃ 今译 ┃

贤能的人一定刚强正直,不贤的人一定阴柔谄媚;

贤能的人一定公平端正,不贤的人一定偏颇不正;

贤能的人一定大公无私,不贤的人一定关心私事;

贤能的人一定谦恭有礼,不贤的人一定骄傲怠慢;

贤能的人一定恭敬谨慎,不贤的人一定放肆无忌;

贤能的人一定谦让,不贤的人一定互争;

贤能的人一定开诚布公,不贤的人一定阴险狡诈;

贤能的人一定有独立的见解主张,不贤的人一定毫无定见随声附和;

贤能的人一定行事稳重,不贤的人一定为人轻浮;

贤能的人一定乐于成全别人,不贤的人一定将别人的失败作为自己的快乐;贤能的人一定韬光养晦,不贤的人一定自我夸耀;

贤能的人一定宽容厚道、孝慈善良,不贤的人一定苛刻刁难、暴虐狠毒;

贤能的人对于嗜好、欲望必定较为淡泊,不贤的人对于权势、利益必定非常热衷;

贤能的人要求自己必定严格,不贤的人要求别人必定过分;

贤能的人一定举止从容、经久不变,不贤的人一定遇事急迫、反复无常;

贤能的人一定能看到长远而广大的事情,不贤的人一定只看到近期而琐碎的事情;

贤能的人一定重视与他亲近的人,不贤的人一定轻视与他亲近的人;

贤能的人一定行动重于言语,不贤的人一定言过其实;

贤能的人一定优先考虑他人的利益,不贤的人一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贤能的人见到善人一定会生怕自己赶不上,就会努力去做得像别人一样好,乐于称道别人的优点,不贤的人一定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嫉妒,喜欢说别人的缺点;

贤能的人一定不侵害有苦无处诉、处境不幸的人,不惧怕有权势的人,不贤的人一定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欺软怕硬。

┃ 简注 ┃

①柔佞:阴柔、伪善、谄媚。

②偏僻:偏颇,不公正。

③虚公:无私而公正。

④私系:为私事所系。

⑤特立:有独自见解主张,不附和于人。

⑥轻捷:为人轻浮。

⑦裱(biǎo)襮(bó):亦作表襮,指自炫。

⑧无告:有苦而无处可倾诉,现形容处境极为不幸,古时常特指鳏、寡、孤、独之类的人。

⑨ 强御:豪强,有权势的人。

⑩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语出《诗经·大雅·烝民》。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列举了二十一种“贤者”与“不肖”的特征,以便知人、识人。他对贤与不贤的各种特征的提炼、概括,贤与不贤的比较,每一条讲述一个方面的问题,从性格、品行到言行举止,细致入微,极有见地。

若此等类,正如白黑冰炭,昭然不同,举之不尽,总不外公私、义利而已。世谓知人之明不可学,予谓虽不能学,实则不可不学也。《中庸》言知人“不可以不修身”①,而修身又“不可不知人”,二者相因,得则均得,失则均失。人苟能为知人之学,庶其无殆矣乎!

┃ 今译 ┃

像这些类别,正如同白色与黑色、冰块与炭火,明显不一样,也列举不完,不过总不外乎公与私、义与利罢了。世人总说识别人的品行才能,其方法不可学,我认为虽然不容易学,实际上却是不可不学的。《中庸》里说知人“不可以不修养身心”,可是修养身心又“不可以不知人”,这两个方面互为因果,一得俱得,一失俱失。人们如果能够懂得知人的学问,大概也就没有危险了!

┃ 简注 ┃

①语出《中庸》:“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 实践要点 ┃

最后,又从根本处加以总结,“贤者”与“不肖”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待公与私、义与利的态度。知人,关键在于个人的自我修养,也即自知,自己先要成为一个贤能的人。知人、自知两个方面互为因果。

(六)古人为家惟尚礼义,今人为家惟尚货财。不知货财多寡有无,自有定分,非人所能为也。《论语》“富不可求”,《大学》“悖入悖出”①,《孟子》“为富不仁”,言之非不甚明,人不之信耳。凡物得之难,失之亦难;不义得之,即不义失之,真若影响也。农人终岁勤动,丰年所得已无几何。无田者以半输租,有田者供赋役三之一,衣食之计,不免称贷典质②之苦,故曰“稼穑艰难也”。然养生送死,思无越畔,世世恒于斯。仕宦而入厚禄,商贾而拥丰赀,非但子孙再世将不可问,身命之不保者众矣。子孙苟能视货财轻,则自能视礼义重。圣贤以非有而取,同于御与穿窬③。呜呼!几见杀越人以货、穿窬之盗,得长保所有以没齿乎?

┃ 今译 ┃

古人治理家庭只崇尚礼法道义,现在的人治理家庭只崇尚钱财。不知道钱财的多与少、有与无,都是命里注定的,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论语》中说“财富不可以谋求而得”,《大学》说“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物,又被别人以不正当手段夺去”,《孟子》说“要聚敛财富便会不讲仁慈”,说的不是不明白,只是有人不相信而已。凡是财物得到它难,失去它也难;用不义之道得到的,就会以不义之道而失去,真的就是像这样感应迅捷呀!农夫整年辛勤劳动,丰收的年份收成也没有多少。自己没有田地,租种地主田地的农夫,还要将一半的收成交纳租税;有田地的农夫,交纳赋税和徭役也要花去收成的三分之一。为了穿衣吃饭等方面的用度,免不了遭受向人告贷和典押的痛苦,所以说:“从事农业劳动,艰辛困难呀!”然而一家人生前的奉养与死后的安葬,所想的事情不能超过这个界限,世世代代都是这样。做官的享有丰厚的俸禄,商人也拥有丰厚的资产,不但子孙两代无法追问,就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保不住的人也很多呢!子孙如果能够将钱财看得轻一些,自然就能将礼法道义看得重一些。圣明贤能的人,把谋取不是自己所应得的东西的人,视同大盗与窃贼。唉!何曾见过害人性命、抢人东西的窃贼强盗,能够一直保有他的钱财直到生命的终了?

┃ 简注 ┃

①悖入悖出: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物,又被别人以不正当手段夺去。

②称贷:举债,向人告贷。典质:即典押。

③穿窬(yú):挖墙洞和爬墙头,指偷窃行为。

┃ 实践要点 ┃

如何治理家庭?张履祥对比古今,说古人治理家庭只崇尚礼法道义,批判现在的人治理家庭只崇尚钱财。因为只崇尚钱财,就会想尽办法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大学》说:“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用违背情理的话去责备别人,别人也会用违背情理的话去来报复你;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财物,也会以不正当的方式散失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必然带来灾难。君子有了德行这一根本,财富的获得才能水到渠成。此条讲如何看待财富,许多话都令人警醒。

(七)事无大小,必有成法①。循之为力既易,终焉无敝②;违之为力虽劳③,终必失之。是以不可不学也。然欲务学,必先求师。稼穑必于老农,诗书必于宿儒,下至巫医百工,各有所传所受,况为人之道而可无所受教乎?予幼少不学,颠沛屡经,以至居丧弗能如礼,葬埋不知尽道,苟且徇俗④,痛悔终身,已无可及,他无论已。周子曰:“师道立则善人多。”⑤国不崇学,家不隆师,乱亡之征莫过此矣。

┃ 今译 ┃

事情不论大小,一定有既定的法则。依照既定的法则出力做事就容易,最终也没有弊端;违背既定的法则,即便辛苦费力,最终也一定会失败。因此不可不学习既定的法则。可是想要致力于学习,必须先找到老师。从事农作必须要找经验丰富的老农夫,学习诗书必须要找学养高深的老先生,即便是巫师、医生以及各种工匠,也都有各自能够传授的技艺,更何况为人处世的道理,难道可以不找人传授教导吗?我年少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屡次经受困顿颠沛,以至于亲人死后在家守丧不能依照礼法,埋葬亲人不能竭力做到符合道义,只能敷衍了事顺随时俗,这是终身痛苦后悔的事,却已经没有办法回到以前,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周敦颐说:“为师之道确立,好人就会多起来了。”一个国家不崇尚学习,一个家庭不尊重老师,败乱衰亡的征兆没有超过这个的。

┃ 简注 ┃

①成法:既定之法。

②敝:同“弊”。

③劳:辛苦,费力。

④苟且:随便,敷衍了事。徇俗:顺随时俗。

⑤周子: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学者称濂溪先生。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的奠基人,其哲学思想主要见于《太极图说》和《通书》。师道立则善人多:语出《通书·师第七》。

┃ 实践要点 ┃

“事无大小,必有成法。”成法就是道,天地有运行之道,人类也有生存之道。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即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相应的方法,找到方法,才能把事情做成。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只有掌握了科学可行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思考其中的规律,才能想到解决的方法。张履祥认为掌握既定的法则,就需要致力于学习;致力于学习,必须先要找到老师。所以说,尊师重道,就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关键。

(八)古者易子而教,后世负笈①从师,近代延师教子。世变虽殊,要无不教其子者。天子之子,特重师傅之选,为国家根本在是也。下自公卿大夫,以逮士庶,显晦贫富不同,其为身家根本,一而已。虽有美质,不教胡成?即使至愚,父母之心安可不尽?中等之人,得教则从而上,失教则流而下。

子孙贤,子以及子,孙以及孙;子孙弗肖,倾覆立见,可畏已。近日师道不立,为子孙计者,孰知尊师崇傅之道?甚之生子不复延师。盍思为人父母,将以田宅金钱遗子之为爱其子乎?抑以德义遗子之为爱其子乎?不肖之子遗以田宅,转盻②属之他人;遗以多金,适资丧身之具。孰若遗以德义之可以永世不替?夫贤师世未尝少,求则得之,存乎诚敬而已。司马温公③虽谓“积阴德于冥冥之中”,然何若求贤师教之于昭昭之际乎?古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世人但知不可生而无父,岂知尤不可生而无师乎!

子弟三十以前,心志血气未有所定,虽贫且贱,不可辄离师傅。贤智者可使义理日进,愚不肖者可使非慝日远,全身保世,无出于此。师必择其刚毅正直、老成有德业者,事之终身。

┃ 今译 ┃

古代的人相互交换孩子来进行教育,后来则子弟背着书箱到外地去跟从老师学习,近代的人又聘请教师教育孩子。时代变了,求学的方式也不一样了,但重要的是,从来没有不教育子弟的。君王的子弟,特别重视老师的选择,因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就在这里呀!往下从朝廷中的高官,以至于读书人和普通百姓,虽有显赫与低下、贫困与富贵的区别,但教育作为修养身心、治理家庭的根本则是相同的。即使有了良好的素质,不接受教育怎么能够成才?即使子弟非常愚蠢,父母教育子弟的心意怎么能够不尽到呢?才智中等的人,受到教育就能够提升才智,失去教育就会沦为才智下等的人。

子孙贤能,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孙辈以及孙辈的孙辈就都贤能;子孙不贤能,覆亡立刻就能看到,令人畏惧呀!近代尊师重道的风尚没有树立起来,为子孙考虑的人,哪里知道尊崇老师的道理?过分的是,生养了孩子,却不为其聘请老师。何不想想,作为父母,将来把田地、房产、钱财给予孩子,是真爱孩子吗?还是把德行道义传给孩子,才是真爱孩子?不贤能的子孙,把田地房产给他,转眼就归了别人;把很多钱财给他,正好成为资助他丧失性命的工具。怎么比得上把德行道义传给孩子,可以永世都不衰败呢?世上贤能的老师并不稀少,只要去找就能找到,只要有诚意与恭敬即可。司马光虽然说“对于人力无法控制的事情,多多积累阴德”,然而为什么不去寻求贤能的老师,光明正大地教育子孙呢?古人所说的人民生计有三个方面——父母生养、师长教导和君主给食,以同样的态度侍奉他们,世人只知道成长不能没有父母,哪里知道成长更不能没有老师呀!

子弟三十岁之前,心意志向勇气还没有稳定,即使贫苦而卑贱,也不可立刻离开老师。贤能智慧的人,可以使得心中的义理一天天地长进;愚昧、不太贤能的人,也可以使得过错、邪念一天天地远离,保全身家性命以及家族之世代相传,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一定要选择刚毅正直、老练成熟、有德行与功业的老师,并且一生都师从于他。

┃ 简注 ┃

①负笈:背着书箱,指游学外地。

②转盻(xì):转眼。

③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卒后被追封为太师温国公,北宋著名思想家、史学家。

┃ 实践要点 ┃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是指君子的品行和风范经过几代人之后,就不复存在了;也指先辈积累的家产经过几代人就会败光。古语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一个家族,凭着仁义道德,可以延续十代以上不衰败;如果凭借勤劳地耕种来延续家族,可能要比十代少;如果凭借着出文人、吟诗作赋来延续家族,可能比农耕还要少几代;如果凭借着财富来延续家族,最多不过三代就会衰败。第一代人挣下了巨额的财富,到第三代,因为从小就享受着富足的物质生活,容易滋生腐败,骄奢淫逸,并失去创业的初心和拼搏的勇气,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财富积累得再多也有败光的一天。想要延续家族,靠的就是德行,而不是财富。

一个家族的仁义道德如何传承呢?靠教育!由谁来教?孟子说:“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古时候的人互相易子而教,父子之间不求全责备,否则就会导致亲情淡薄,日益疏离就是更大的不幸了。张履祥也主张应延请贤能的老师来教导,而且一定要选择刚毅正直、老练成熟、有德行与功业的老师来教育子弟,以维持父子的亲情,保持家庭和谐,也使家业得以传承。

(九)自天子至于庶人,各有职分当为之事。早作夜思,不离职分之内,为君便是圣明,为臣便是忠良,士则为良士,民则为良民。自幼至老,为子弟有子弟之职分,为父兄有父兄之职分,世无无职分之人,人无无职分之日。求尽其职分,自不容不朝夕乾惕①。古人不敢怠荒②,日有孳孳③,不知年数之不足,凡以此耳。人不安本分,正如鱼脱于水,不免死亡及之。程子亟称“要不闷,守本分”④之言,其示人切矣。

┃ 今译 ┃

从帝王到平民百姓,各自都有自己本分之内应当做的事情。如果一大早就开始工作,到了晚上还在思考问题,而不离开自己的职分之内,做帝王就是英明圣哲的帝王,做臣子就是忠诚正直的臣子,做读书人就是贤良的读书人,做百姓就是贤良的百姓。从年幼到年老,做子弟有子弟的职分,做父母兄长有父母兄长的职分,这个世上没有无职分的人,任何一个人也没有无职分的日子。想要尽到自己的职分,自然就不容许不勤奋谨慎。古代的人不敢偷懒放荡,每天都能不懈努力,以至于忘掉余日无多,大多都是这样子的。一个人若是不安于自己的本分,就像是鱼离开了水,免不了死亡。程颢、程颐两位先生极力赞扬“一个人想要不郁闷,就要守着自己本分之内的事”这样的说法,他们告诉世人的这句话很真切呀!

┃ 简注 ┃

①朝夕乾惕:亦作朝乾夕惕,是说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②怠荒:懒惰放荡。

③孳孳(zī):同“孜孜”,勤勉,努力不懈。

④程子:指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河南洛阳人。要不闷,守本分:语出《程氏外书》卷十二祁宽所记《尹和靖语》。

┃ 实践要点 ┃

“守本分”就是守住做人的道德底线,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守本分的前提是要勤劳谨慎。张履祥说的“朝夕乾惕”,出自《周易》乾卦:“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品德高尚的人应该整日自强不息,夜晚小心谨慎如临险境,不能懈怠,这样就没有灾难了。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人才,但坚守本分、勤劳谨慎,仍然是应该提倡的优良品质,也是改革与创新的前提。

(十)大凡人之心,想多只向好底一边,希望至于老死不已。贫想富,贱想贵,劳想逸,苦想乐,转转憧憧①,无所纪极②。且思天下岂有人人富贵逸乐之理?亦岂有在我尽受富贵逸乐,在人尽受贫贱劳苦之理?妄想如此,是以分内全不思省,宜其祸患猝来不意③也。天地间人,各有分内当修之业,当修而不修,缺失不知几何?念及分内所缺、所失,自不得不忧,自不得不惧。知忧知惧,尚何敢肆意恣行,以取祸败?故曰:“君子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也。”④此心自幼至老,何可一日不栗栗持之乎?

┃ 今译 ┃

大概人的心里,多数都是向着好的一面想,满怀希望直到年老死去都不停止。贫穷的人想要富有,低贱的人想要高贵,劳累的人想要安逸,辛苦的人想要快乐,兜兜转转来往不断,没有尽头。想一想,天下哪有人人都富有、高贵、安逸、快乐的道理?又哪有我享尽一切富有、高贵、安逸、快乐,而他人则只能遭受贫穷、低贱、劳累、辛苦的道理?总像这样妄想,以致本分之内的事情完全不去思量、反省,那么祸患突然临头也就不意外了。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各自都有本分之内应当建立的功业,应当建立却没有建立,失去的不知有多少?想到本分之内缺少的、失去的,自然不能不忧虑,自然不能不畏惧。懂得忧虑,知道畏惧,还怎么敢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妄行,以至于招致祸患与败亡呢?所以说:“君子安定的时候不要忘记可能遭遇的危险,国家太平的时候不要忘记可能遭遇的祸乱,生存的时候不要忘记可能遭遇的败亡。”从幼年到老年,怎么可以有一天不战战兢兢地怀有这样的想法呢?

┃ 简注 ┃

①憧憧(chōng):摇曳不定的样子。

②纪极:终极,限度。

③猝来不意:意想不到地突然到来。

④语出《周易·系辞下》。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强调“君子安而不忘危”,即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随时有应对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居安思危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忧患意识。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充裕,不用担心饥饿和寒冷,生活圈舒适。但是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所以要教育子女做一个有远见的智者,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仅要懂得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要在现实生活中训练处理危机的智慧和能力。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对于家族的发展,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十一)人生饥渴不能无饮食,寒暑不能无衣裳,以及冠婚丧祭、岁时伏腊、馈问庆吊,俱不能无资于货财。然其源不可不清,其流不可不治。源则问其所自来,义乎?不义乎?流则问其所自往,称乎?抑①过与不及乎?果其取之天地,成之筋力,如君子之劳心,禄入是也;小人之劳力,稼穑、桑麻、畜牧是也。下此则百工执艺之类,又下则商贾负担之类,皆义,外是非义也。果其量入为出,权轻重,审缓急、先后,宜丰不俭,宜寡不多,斯为称。否则非当用而不用,即不当用而用矣。世人不治其流,求其源清固不可得;其源不清,欲其流治亦不可得也。以是二患成其百恶。明有视听,幽有鬼神,君子赢得为义,不言利而利存;小人赢得为利,利未得而害伏,愚哉!

┃ 今译 ┃

人活着,饥饿、口渴不能没有饮食,冷天、热天不能没有衣服,以及冠礼、婚礼、葬礼、祭礼,一年四季时节更替,馈赠慰问、喜事庆贺、丧事吊慰,都不能不依靠钱财、货物的供给。但是钱财的来源不可以不清楚,钱财的去向不可以不管理。所谓来源,就是要问钱财从哪里来,是正义的?还是不正义的?所谓去向,就是要问钱财用到什么地方了,是恰当的?或是用得过多还是过少了?钱财如果是从天地之中得来的,在体力中生成的,像地位高的人费心思,依靠俸禄所得就是这样;地位低的人从事体力劳动,依靠春耕秋收、种桑养蚕、饲养牲畜所得就是这样。在这之下的就是各种工匠之类,再之下的就是商人小贩之类,这些都是符合正义的收入,除此之外就是不符合正义的。如果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权衡开销的轻重,仔细考虑支出的紧急程度和先后顺序,应该丰厚的不能节省,应该少的不能多,这就是恰当。否则不是应当支出的却没有支出,就是不应当支出的却支出了。世上的人不去管理钱财的去向,想要钱财来源清楚当然办不到;钱财的来源不够清楚,想要将钱财的去向管理到位也难以做到。因此这两种祸患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恶果。在人世间有看得到和听得到的人,在幽暗的阴间有亡魂与神灵,君子得到的符合道义,不说利益可是利益已来;小人得到的是利益,利益还没有得到而危害的种子就已经埋下,真是愚昧啊!

┃ 简注 ┃

①抑:或是,还是。

┃ 实践要点 ┃

人生于世,处处时时都需要钱财。张履祥认为钱财的来源要符合正义,钱财的使用要量入为出,权衡轻重缓急,恰到好处地管理、支出钱财。传统的财富观认为面对财富要“重义轻利”。财富的获取必须有正当合法的途径,要恪守礼法,坚持仁义。这种传统的财富观,包含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底蕴,具有中国哲学的智慧。有人归纳了十种“不义之财”,足以引以为鉴:顺手牵羊之财、违法乱纪之财、抵赖债务、寄存款、共有钱财、公共财产、借势苟得钱财、非法经营钱财、诈骗投机钱财、赌博钱财。在现代以创造财富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中,财富的创造、分配、使用等过程中会出现新的问题,如贫富差距的悬殊。因此就需要我们借鉴中国传统的财富观念,处理好源和流、义和利的关系。

(十二)一方有一方之物产,天地生此以养人,在人为财货。(如山之竹木、海之鱼盐、泽国芰芡①、斥卤②木棉、莽乡③羊豕之类。吾乡则蚕桑、米麦是也。)但能反求诸己,竭力从事,不闭塞其利源,养生送死可以无憾。何事妄求,以为心害哉?

┃ 今译 ┃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出产的物品,天地生长这些物品用来养育人民,到了人民的手上就成为钱财。(比如山中的竹子树木、大海里的鱼与食盐、沼泽里的菱芡、盐碱地的木棉、草原的羊与猪之类。在我的家乡就是养蚕与种桑、大米和小麦。)只要能够反过来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不堵塞钱财的来源,子女对父母生前的奉养与死后的安葬就可以没有遗憾了。为什么要非分地要求,以致成为心中的祸害呢?

┃ 简注 ┃

①芰(jì):菱。芡(qiàn):一年生水草,茎叶有刺,亦称“鸡头”。

②斥卤:盐碱地。

③莽乡:草丛、草原。

┃ 实践要点 ┃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象》说:“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食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天地生长万物,就是用来养育人民的。所以那些可以食用的东西用来养护身体,那些使人有尊严的东西可以用来穿衣打扮,礼仪于是就建立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民只要勤劳,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从天地间获得钱财,就可以赡养父母,在父母死后办好丧事。如果有什么非分的想法,就会带来祸害,张履祥想说的其实是这一句。

(十三)天地间人各一心,心有万殊,何能疑贰①不生,始终若一?所仗忠信而已。以忠信为心,出言行事,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久而家庭信之,乡国渐信之,甚至蛮貊②且敬服之。由其平生之积然也。故曰:“诚能动鬼神。”若怀欺挟诈,言不由中,行无专一,欺一二人,将至人人疑之;一二事不实,事事以为不实。凡所接对,莫不猜防怨恶,将何以自立于天地之间?每见年少之日,自谓智能,虽在父子兄弟间,说不从实,举动诡秘,见恶亲长,取贱乡邻,虽至老死,后人犹引以为戒。哀哉!

┃ 今译 ┃

天地之间的人,各自都有自己的思想,思想各不相同,怎么能够不生因猜忌而引发的异心,始终一个想法呢?依靠的就是忠诚信实罢了。把忠实、诚信作为根本,说话做事,对内不欺骗自己,对外不欺骗别人,久而久之家里的人就会相信他,家乡的人也会渐渐相信他,甚至四方未开化的蛮族也会恭敬佩服他。这是因为他向来所积累的诚信才能这样的。所以说:“诚信能够感动鬼神。”如果怀有欺诈别人的念头,言不由衷,做事不一心一意,欺骗了一两个人,就会导致人人都怀疑他;在一两件事上不诚实,就会被认为在所有事情上都不诚实。凡是接待应对,没有人不会猜忌、防范、抱怨、厌恶,自己又凭什么在天地之间立足呢?每次看到有人年轻的时候,自认为智慧贤能,即使在父子兄弟之间,也从来不说实话,行为举止隐秘不易捉摸,被亲友长辈厌恶,被家乡人轻视,这样的人即便是死后,后来的人也会把他作为警戒。真是悲哀啊!

┃ 简注 ┃

①疑贰:亦作“疑二”,因猜忌而生异心。

②蛮貊(mò):亦作“蛮貉”“蛮貃”,古代称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亦泛指四方落后部族。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强调为人处世要讲“忠信”,忠实诚信为道德之本。“忠”从心从中,内忠于心;“信”从人从言,外信于人。说话,做事,最终都归结于有什么样的心。“信”以“忠”为基础,从“尽心”出发。“忠”来自人的内心,是人的内心品质,体现的是内在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信”体现的是外在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实践。忠信是个人立身处事的基础,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忠信也是交往之道的核心,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沟通与合作的重要前提,还是社会政治制度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与保障。

(十四)子孙于祖父,奉养之日多少不可期,甚乃一日不逮①养者。昊天罔极②,惟追远③一事得以终身行之。不只终其身而已,子孙服未尽,犹得以尽其心也。若祠墓之祭,则又不可以世计,故礼以祭为重。古人之所以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凡门中小大男女,不可不知此义。

┃ 今译 ┃

子孙对于祖辈父辈,奉养的时间有多少是无法预计的,甚至有一天都来不及奉养的。父母尊长的养育恩德如此深广,总觉得无可报答,只有虔诚祭祀以追念先人这件事可以终身奉行。不只是自己的一生而已,子孙也要一直实施下去,而且还要他们能够尽心。至于在祠堂与墓地的祭祀,又不能完全按照世代来计算,所以说礼仪中把祭祀作为最重要的事。这就是古代人说的侍奉已经去世的先人,就像侍奉他们还在世的时候一样的原因。凡是家族中的小孩与大人、男人与女人,不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 简注 ┃

①不逮:不及。

②昊天罔极:形容父母尊长的养育恩德极大。

③追远:祭祀尽虔诚,以追念先人。

┃ 实践要点 ┃

“子孙于祖父,奉养之日多少不可期,甚乃一日不逮养者。”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生死存亡,并不随个人意愿而转移。子女希望为双亲尽孝时,父母可能都已亡故,所以说行孝必须及时,不要等到父母去世之后。至于祭祀先人,张履祥强调“事死如事生”,好像先人还没有离开,这就是孝顺、诚敬精神的体现。

(十五)墓祭饮馂①,以子弟之师为宾,妣族②一人为客,务尽诚敬之道,使子孙观法,永为可继。若妣党或因道远不能邀致,犹当馈以祭肉,勿令渐成遗忘。师则别燕③为宜。但族人长少不得咸在,故欲于祭之日以礼相示。若有祠堂,则于祠祭之日行之。

┃ 今译 ┃

在墓地祭祀后吃喝祭品,要把子弟的老师作为贵宾,将已故母亲的亲属中的一个人作为客人,务必做到诚恳恭敬,让子孙观看祭祀的礼仪,使之永远继承下去。如果已故母亲的亲属有时因为路途遥远而不能受邀前来,也应当将祭肉送给他们,不要让后人渐渐遗忘了。老师则另外设宴较为合适。但是家族里年长者、年少者不可能都在场,所以需要在祭祀的时候将礼法演练给他们看。如果有祠堂,就在祠祭的那一天举行祭祀的各种礼仪。

┃ 简注 ┃

①饮馂(jùn):祭祀后吃喝祭品。

②妣(bǐ)族:妣,已故的母亲。妣族,已故的母亲的亲属。下文“妣党”意同。

③燕:同“宴”,宴饮。

┃ 实践要点 ┃

古人“事死如事生”,在墓地为逝者摆设丰富的供品用于祭奠逝者,祭品有酒有肉有果盘。墓祭之礼结束后,参与祭祀的人当场吃掉、喝掉,意为“饮福”,希望逝者能保佑生者,给亲人朋友带来福气。如期举行祭祀之礼,并让子孙观看、学习祭祀之礼,从而传承文化、传承孝道,现代的中国人依旧需要弘扬。虽然许多传统的做法多有改变,但是其中的恭敬之意,诸如如何对待孩子的老师、已故母亲的亲属等等,都值得现代人学习。

(十六)报本之义,豺獭皆知,而况于人?笾豆①之实,牲殽粢醴②之将,自古未有飨③之者也。孝子孝孙,尽心以格祖考④,庶几⑤飨之而已。诚敬之不至,尚何祭祀之有?是不知其本始者也。本始之不知,犹云有子孙乎?

┃ 今译 ┃

知恩图报的道理,连豺和獭都知道,更何况人呢?盛于笾豆之内的祭品,牛、羊、猪以及谷物、甜酒等,自古以来没有人用这些来祭祀的。这是后来的孝顺子孙,想用丰厚的祭品来感动祖先,或许也能这样祭祀吧?没有诚恳恭敬的态度,即使有了丰厚的祭品,又怎么能算祭祀呢?这是不知道祭祀的根本所在。不知道根本所在,又怎能说得上有了孝顺的子孙呢?

┃ 简注 ┃

①笾(biān)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借指祭仪。

②牲: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殽:同“肴”。粢(zī):泛指谷物。醴(lǐ):甜酒。牲殽粢醴,泛指祭品。

③飨(xiǎng):祭祀。

④格:感通,感动。祖考:祖先。

⑤庶几:差不多,近似。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认为祭祀不在于祭品如何丰厚,而在于祭祀的人内心诚敬。祭祀是为了追思逝去的先人,出于对先人的敬畏。一个家族的传承有赖于祖先的血脉,作为一个家族之源,祖先不能被忘记。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祀在于感恩,教育后人传承一代代先人的优秀品质,并启发子孙后代的孝心。

(十七)亲友庆吊,称情量力,以诚为主,不以文①为先。世俗浮奢,非礼之礼,不足循也。称情者,亲亲则有杀②,尊贤则有等。厚其所宜薄,薄其所宜厚,逆情倒施,小人之道也。量力则称家之有无,富而吝财非礼也,贫而求备亦非礼也。

┃ 今译 ┃

亲戚、朋友之间喜事的庆贺与丧事的吊唁,要衡量情感的亲疏量力而为,以诚心为主,不要把礼仪作为首要的事情。世间的习俗浮夸奢侈,不是真正符合礼法的礼仪,不值得遵循。所谓衡量情感的亲疏,意思是亲戚与亲戚之间有差别,尊者与贤者之间有等第。重视那些应该轻视的,轻视那些应该重视的,做事违反常理,这是小人的做法。量力而为就是要考虑自己家中的情况,富有但是吝啬钱财是不合礼法的,贫困但是事事要求做到完美无缺也是不合礼法的。

┃ 简注 ┃

①文:礼节仪式。

②杀(shài):差,等差。

┃ 实践要点 ┃

中国自古就是人情社会,形成了一套礼尚往来的礼俗,主要表现在拜贺庆吊。拜贺庆吊需要通过财物等来体现,有人以财物的多少来衡量感情的深浅,张履祥却认为要根据情感的亲疏并衡量自己的财力,以诚心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日益充裕,礼节和仪式则渐趋简化,以金钱和物品来承载情感成为趋势,人情礼俗呈现出“简化”和“物化”的特点。然而具有传统“人情味”的礼俗,“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辩证地继承和发扬。

正伦理

凡二十七条

(一)礼本诸天地,莫大于名分①之际。尊卑上下,名分所以定也。名分一乱,未有不亡,家国一也。其端多始于嫡庶②、主仆之际,小加大,淫破义,祸乱随之以生。至于夫妻、父子、兄弟爰及③宗族,衅隙④既成,萧墙祸稔⑤,纵不灭绝无后,鲜不数世崩离。《记》曰:“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弃其礼。”古今一辙。

┃ 今译 ┃

礼源自天和地,没有什么是比名分之间的差别更为重大的。尊卑、上下,名分就是用这些来确定的。名分一旦混乱,没有不因此而败亡的,家庭和国家都是一样。名分的开端多起始于嫡与庶、主人与仆人之间,地位低的凌驾于地位高的,淫乱破坏礼义,灾祸和变乱就会随之发生。以至于夫妻、父子、兄弟以及宗族之间,裂痕既已形成,内部祸乱也已发生,即使还没有灭绝,也很少不是几代以后就分崩离析了。《礼记》说:“要使一个国家衰败,一个家族瓦解,一个人灭亡,必定要先废除礼仪。”从古到今都是一样。

┃ 简注 ┃

①名分: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称为“名”,相应的责任、义务称为“分”。

②嫡(dí):系统最近的、正统的,传统宗法制度中指正妻,正妻所生的孩子。庶(shù):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非嫡配所生的孩子。

③爰(yuán)及:与。爰,助词,无义。及,与,和。

④衅隙(xìnxì):裂缝,意见不合,感情有裂痕。

⑤萧墙祸稔:祸乱发生在内部。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稔(rěn),事物积久养成。

┃ 实践要点 ┃

礼是维系国家和家族的纽带,也是人的立身之本。礼出自周朝,被儒家广泛推崇;法兴起于战国。礼是用于社会活动的指南,法是社会运行的规范,都是用以维护社会安定繁荣、长治久安的。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倡导继承传统礼治的精神,并非是要取代法治,而是要着眼于人的心理需要,挖掘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建立一种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社会秩序机制。

(二)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为其有纲常伦理也。若废纲常、败伦理,与禽兽无异,即使人不及诛,天必诛之。故乱臣贼子,内乱萧墙之变,与夫挟持左道,毁蔑圣贤,未有不杀身戮尸,洿宫潴室①,灭门殄类②者。盖禽兽之道固然也。自天子至于庶人,一而已,《大学》教人以修身为本,夫岂迂哉?

┃ 今译 ┃

人类之所以与禽兽不同,在于人类有三纲五常等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如果废弃三纲五常,败坏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以致与禽兽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即使这个人还不到被诛杀的程度,上天也一定会诛杀他。所以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在内部引发祸乱,以及依靠邪门歪道,诋毁蔑视圣人和贤人,没有不被杀害并陈尸示众,家室被毁坏,家族被灭绝的。因为禽兽的相处之道本来就是这样的。从帝王到平民百姓,原本就是一个道理,《大学》教导人们把修养自己的身心作为一切的根本,这难道是不合时宜的话吗?

┃ 简注 ┃

①洿(wū)宫:掘毁的宅第。潴(zhū)室:聚积水的房屋。此处指被毁的家室。

②殄(tiǎn)类:灭绝族类,意指株连九族。殄,尽,绝。类,族类。

┃ 实践要点 ┃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人和禽兽的差别其实很小,普通百姓抛弃了它,君子保持了它。舜明白事物的道理,了解人伦常情,因而是以仁义为出发点行事的,不是为行仁义而行仁义。三纲五常等道德准则都是以仁义为基础的,而人与禽兽的差别就是仁义。有人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会劳动,会制造劳动工具,但这并没有解释清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差别。因为人会劳动,会制造劳动工具,只是能得到比禽兽更多的物质需求、更多的安全需求,这只是数量上的差别,不是本质上的差别。人只有具备了仁义,才会变成没有禽兽特征,本性高尚的人类,所以必须要强调修身为本。

(三)家之六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如是则父父子子①、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反是为逆。顺则兴,逆则废,必然之理。人人言作家②,而不知务③此,惑甚矣!父慈以善教为大,子孝以承志为大。贻金不慈之大,自贤不孝之大。

┃ 今译 ┃

家庭之中的“六顺”: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长友爱,弟弟恭敬,丈夫倡导、妻子顺从,像这样的话就会父亲像个父亲的样子,儿子像个儿子的样子,兄长像个兄长样子,弟弟像个弟弟的样子,丈夫像个丈夫的样子,妻子像个妻子的样子,那么家庭的发展就走上正路了。反之就是邪路。顺应这些就家庭兴盛,违反这些就家庭废败,这是必然的道理。人人都说要治理好家庭,却不知道致力于这些,真是太糊涂了!父亲的慈爱,以善于教育子女最为重大;子女的孝顺,以继承父辈的志向最为重大。遗留钱财给子女,是对子女不慈爱的重大表现,自以为贤能而妄自尊大,是对父母不孝顺的重大表现。

┃ 简注 ┃

①父父:父行父道。行父道,就是按照父亲的守则去做。第一个“父”是名词,父亲;第二个“父”是动词,遵守做父亲的法则。后面的“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结构与此相同。

②作家:治家,理家。如《晋书·食货志》:“桓帝不能作家,曾无私蓄。”

③务:致力,从事。

┃ 实践要点 ┃

《左传》中记载,石碏谏卫庄公提出了六种顺应之道,即“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国君行事合乎道义,臣子奉命行事,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长友爱,弟弟恭敬。后人据此而提出家庭中的六种顺应之道,表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规范。正确理解“六顺”,不仅可以维系人际关系,也是家庭和谐、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所以在现代依旧有其实践意义。张履祥还特别指出,“父慈”不是留给子女钱财,而是善于教育子女;“子孝”不是妄自尊大,而是继承父辈的志向。

(四)有子不教,不独在己薄①其后嗣,兼使他人之女配非其人,终身受苦。有女失教,不特自贻②他日之忧,亦使他人之子娶非其偶,累及家门。《诗》云:“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③凡为父母,莫不如是,故劬劳④也。婿之与妇,夫非尽人之子与?坐令失所,夫何忍!

┃ 今译 ┃

有儿子不好好教育,不只是自己轻视自己的子孙后代,还会使得别人的女儿嫁给一个不适合的人,一生遭受苦难。有女儿不好好教育,不只是自己给自己在日后留下隐患,也会使得别人的儿子娶到一个不适合的配偶,连累别人的家族。《诗经》上说:“爱子护子勤于照料,养育子女的操劳,令人怜悯。”凡是身为父母,没有不是这样的,所以劳累呀!女婿与儿媳妇,不都是别人的子女吗?因此让他们失去安身之处,怎么忍心呢!

┃ 简注 ┃

①薄(bó):轻视,看不起。

②贻(yí):遗留,留下。

③语出《诗经·豳(bīn)风·鸱鸮(chīxiāo)》。该诗以一只失去幼鸟的母鸟的口吻诉说自己过去遭受的迫害,经营巢窠的辛劳与目前处境的艰难。恩,爱,爱护。勤,辛勤,劳苦。鬻(yù),同“育”,养育。闵,通“悯”,怜悯,可怜。

④劬(qú)劳:劳累,劳苦。《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提醒我们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这不仅关乎子女的幸福,还关乎子女配偶的幸福,关乎两个家庭及其后代的幸福,推而广之关乎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尽其所能,把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作为人生的一项重要事业来做,这是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五)人子事亲多方,只“生事尽力,死事尽思”二语蔽①之。总以爱身为本。爱其身则能修其身,修其身,然后可以承先,可以启后。“哀哀父母,生我劳瘁。”②所望于子者,岂有他哉?身之不惜,尚何孝之可言!

┃ 今译 ┃

子女侍奉父母双亲,包括多个方面,只用“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心尽力地赡养父母,父母逝世之后能够全心全意思念父母”两句话就能概括了。总的原则是把爱惜身体作为根本。爱惜身体就能够修养身心,修养身心,然后就可以继承前人的事业,就可以为后人开辟道路。“可怜我的父母,抚养我长大,因为辛劳过度而导致身体衰弱。”父母对子女的期望,难道还有其他什么吗?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还要说什么孝顺父母呢?

┃ 简注 ┃

①蔽(bì):概括。

②语出《诗经·小雅·蓼莪》。劳瘁(cuì),因辛劳过度而导致身体衰弱。

┃ 实践要点 ┃

张氏家族是桐乡当地的望族,张履祥的祖父和父亲在当地都是小有名气的人,尤其是他的祖父酷爱学问,举凡经史、传记、医卜杂家,无不通晓。然而在明朝走向覆灭的时候,他的家族渐渐衰落。在他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留下幼儿弱母,仅靠祖产度日。他的母亲是个有见识并且坚强的女人,曾说:“孔孟亦两家无父儿,只因有志,便做到圣贤。”在母亲和祖父的教育下,张履祥勤奋好学,虽然体弱多病但能爱惜身体,活到六十多岁,还成了一代大儒。由他的成长故事可以看出,做父母的必须对子女有所期望,而做子女的则首先必须爱惜身体。

(六)兄弟手足之义,人人所闻,其实未尝深体力求①,故泛泛然若萍之偶合也,纷纷然若鸟兽之各散也。盍②思手足二休,持必均持,行必均行,适必皆适,痛必皆痛,偏废必弗宁,骈枝③必两碍,不言而喻,无所期而然。是以为分形连气④也。方其幼时,无不相好,及其长也,渐至乖离⑤。古人谓:“孝衰于妻子。”⑥孝衰,悌因以俱衰。人能长保幼时之心,勿令外人得以伤吾肢体,庶⑦可永好矣。世人尝言一人不能独好,意将归恶兄弟也。即此一言,不好情形尽见。果然一人独好,同父母之人安有不好之理乎?

┃ 今译 ┃

兄弟手足的情义,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而它的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人都不曾深切体验、尽力追求的,所以泛泛地像浮萍一样偶然相遇,又纷纷地像飞禽和走兽一样各自逃散。何不想一想,手与脚这两个器官,持有时必定同时持有,行动时必定一起行动,舒适的时候一定都舒适,疼痛的时候一定都疼痛。只重视某一个器官而忽视或废弃另一个器官,一定会都不得安宁;多余无用的骈枝,又必定会对双方都有妨碍。这是不用说就可以明白的自然而然的浅显道理,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这是因为形体虽有分别,而气息其实相连。正当兄弟年幼之时,彼此之间关系良好,感情融洽,等到他们长大后,就逐渐相互背离。古人说:“孝道在娶妻生子之后就会衰退。”对父母的孝顺衰退,对兄长的敬重也会因此而衰退。人们能够长期葆有年幼时候的念头,不要让外人伤害我们的兄弟之情,差不多就能永远好好相处了。世人曾说一个人不能只是自己好,意思是说将恶的一面归于自己的兄弟。就是这一句话,兄弟之间相处得不好的情形就彻底显露出来了。如果真的一个人只是自己好,同一个父母的兄弟怎么会有不好的道理呢?

┃ 简注 ┃

①深体力求:深刻体验,尽力追求。体,亲身经验,体验,体察。求,追求,谋求。

②盍(hé):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

③骈(pián)枝:骈拇枝指,当大拇指与食指相连时,大拇指或无名指旁所长出来的一个多余的手指;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

④分形连气: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后来也用于兄弟间。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⑤乖离:抵触,背离。

⑥语出《增广贤文》:“病加于小愈,孝衰于妻子。”是说疾病总是在快要痊愈的时候加重,病没彻底好就不吃药;孝道在娶妻生子后就会衰退,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妻子,妻子和孩子。

⑦庶:差不多,也许。

┃ 实践要点 ┃

宋代苏辙《为兄苏轼下狱上书》说:“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苏辙在其兄长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逮捕入狱后,给宋神宗写了一封信,抒写自己与兄长相依为命的手足之情,并请求神宗免除自己的官职为其兄赎罪。张履祥和他的兄长张履祯也是情同手足,康熙十一年,他筑成新房“务本堂”,迁入家庙神主供奉,又接其兄长张履祯同住。此条关于兄弟之情的讲述,可以推广到朋友之情等等,任何情谊都不可以因为诸如娶妻生子之类而渐渐疏远,善始善终总是值得称颂的。这个道理对于当今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七)古人有言:“难得者兄弟,易得者财产。”人家每因财产伤败彝伦,疏薄骨肉。子孙当学克让,永保家世,勉思此言。

┃ 今译 ┃

古人有一句话:“难以得到的是兄弟,容易得到的是财产。”有些人家常常因为财产而败坏伦常,疏远淡薄父子兄弟之间的骨肉亲情。作为子孙,应当学会克制谦让,永远保全家道、世业,好好体会这句话。

┃ 实践要点 ┃

“难得者兄弟,易得者财产。”这是说兄弟之间的情谊比财产更加重要。重孝悌,轻财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再强调的。“钱财乃身外之物”,可贪恋荣华富贵又是人的本性,有的人为了钱财背弃情义,有的人为了钱财与亲人反目成仇。特别是兄弟姐妹之间,父母在世时,彼此还能和睦相处;一旦父母离世,往往因为财产的继承问题而对簿公堂,有的大打出手,有的互相揭短,令去世的父母蒙羞。如果能看轻钱财,重视情义,相互克制谦让,那么家族就会永葆和谐安宁了。

(八)古者父母在,不有私财,盖私财有无,所系孝弟之道不小。无则不欺于亲,不欺于兄弟,大段已是和顺。若是好货财、私妻子,便将不顾父母,而况兄弟。不孝不弟,每从此始。近世人子,多有父母在而蓄私财,及父母在而结私债,均是不肖所为。甚或父母以偏私之心,阴厚以财,与不恤①其苦,启其手足之衅②,为害尤大。

┃ 今译 ┃

古时候父母在世的话,子女不能拥有私人财产,因为私人财产的有无,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道理关系很大。没有私财就不会欺骗父母,不会欺骗兄弟,大体上已经是平和恭顺了。如果是喜好钱财,偏爱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就会不顾父母,更何况兄弟。不孝顺父母,不友爱兄弟,常常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近代以来做子女的,经常会父母仍在世就积蓄私财,以及父母仍在世就欠下私人所负的债务,这都是品行不好、没出息的行为。甚至有的人,由于父母的偏爱,而暗中得到财物上的优待;还有的人,不顾惜父母的辛苦,使兄弟之间出现感情上的裂痕,为害更大。

┃ 简注 ┃

①不恤:不忧悯,不顾惜。

②衅:缝隙,感情上的裂痕。

┃ 实践要点 ┃

《礼记》中说:“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孝子不在冥暗之中做事,不行险以侥幸,怕给双亲带来不善教子的恶名;双亲健在,不应承诺为朋友报仇、卖命,也不应该有私人财产。家庭必定强调一体之感,财物私有就是妨害大家庭一体感的重要因素。财物公有也是为了伦理的需要,父母掌控着家庭财物,也有利于子女依顺父母。子女如果有了私人财物,对父母的依赖就会减少,孝顺之心也会减退。现代社会,子女难以管教的原因之一,不正是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取了太多的钱财,反而生出了叛逆之心吗?

(九)骨肉构难,同室操戈,天必两弃,从无独全之理。盖天之生物,使之一本①。本立则道生,根伤则枝槁,未有根本既伤而枝叶如故者。其有或全,必其弱弗克竞②,而深受侮虐者也。

┃ 今译 ┃

父母兄弟等骨肉之亲结成怨仇,一家人操起刀枪自相残杀,上天一定会把结怨的双方都抛弃,从来没有只保全一方的道理。因为天地创生万物,其根本都是相同的。根本确立了,道就产生了;树根受伤了,树枝就会干枯,没有树根已经受伤而树枝树叶还像原来一样的。有的之所以还能保全,一定是因为太弱小而不能竞争,从而深受欺凌残害的一方。

┃ 简注 ┃

①语出《孟子·滕文公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一本,同一根本。

②弗(fú):不。克:能够。

┃ 实践要点 ┃

骨肉构难、同室操戈的事件,在历史上不计其数,有的为名利,有的为权势……根本原因是没有遵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孝悌之道。“君子务本”,此本就是孝悌,做到了孝悌,才能齐家治国。所以张履祥强调,父子、兄弟之间互相帮助扶持,才能成就幸福的家庭和成功的事业。

(十)典礼,兄弟无子,以兄弟之子为嗣①,所以继绝世,笃亲亲也。世俗利于赀产,不顾天伦,因之富则争,而贫则避,迹虽不同,其为不仁一也。兄弟同父之人,从兄弟同祖之人,虽至服绝杀及袒免②,推本而言,一人之身而已。何忍利其无子而得财,与薄其无财而莫嗣乎?吾家宗支衰少,先世以来绝嗣者众,往往赘婿为后,兄弟逊让亦弗与争,似于他族为愈。然族姓参乱,祭祀坟墓不复可问。事不由乎礼义,难以久长。今本礼制,约为定例:

凡兄弟无子,以兄弟之子应为后者,嗣不得越序而继,与应继而诡辞以避。其膳产,即于本生之产,随其厚薄,兄弟均分。而嗣父母与所生父母,存则同养,没则合葬。其无子,赀产俟③本人夫妇没后,以半归之祖墓,以益祭产,慰其奉先之心;以半为本人夫妇及其本生墓产,供子孙祭祀之费。如是则争端寝息④,利心莫生,族姓不杂。存无忧失养而亲亲之道敦,没无忧不祀而血食之计永。虽为家门私则,苟能世守,亦仁义之一事也。

或疑嗣父母贫而本生富,与嗣父母富而本生贫,嗣子兄弟之际,保无嫌隙之生乎?曰:“存乎其人而已。人之无良,无所不争。如其贤也,无不克善。且此亦未尝非均道也。”

┃ 今译 ┃

礼制规定,兄弟没有儿子,把他的兄弟的儿子作为后代,用来延续断了后的家族,使得亲人更加亲近。世俗的人为了钱财,不顾及父子兄弟等伦常关系,因此富有就争夺,贫困就躲避,做法虽然不一样,他们的不仁却是一样的。同胞兄弟是同一个父亲,堂兄弟是同一个祖父,即使到了五服以外的远亲,若推究其根本而言,还是从同一个人的生命开始的。怎么忍心利用他没有儿子而侵夺他的钱财,或者轻视他没有钱财而不给他过继后代呢?我们家族支派一直在减少,从前几代直到现在,断绝后代的家庭很多,常常招女婿做后代,兄弟之间因为谦让也不去争执,似乎比其他的家族要好。然而家族中的姓氏杂乱,墓地上的祭祀如何进行,也无法过问了。做事情不遵照礼法道义,就难以长久。如今依据礼仪制度,定为惯例:

凡是兄弟没有后代,把兄弟的儿子过继为后代的,嗣子不能越过次序而过继,应该过继却用假话搪塞的要避免。过继父母的财产,就是亲生父母的财产,根据财产的多少,兄弟平均分配。过继父母与亲生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一同赡养,去世之后则同葬一穴。没有儿子的,他的财产就等他们夫妻都过世后,将其中的一半归入祖先的墓地,用来增加家族祭祀的财产,以告慰他奉养祖先的心意;另一半财产归于他们夫妻本人以及他的亲生父母的墓地,作为子孙后代祭祀他们的费用。这样一来,争执就会止息,贪心也不会生起,家族的姓氏也不会杂乱。在世的时候不必担忧无人赡养,从而使得爱自己亲人的风尚变得笃厚;也不用担心死后无人祭祀,从而牲牢祭祀的享受可以永远持续下去。这虽然是我们自己家族私定的规则,如果能够世世代代坚守,也会是一件仁义的事情。

有的人会怀疑:如果过继的父母贫困而亲生的父母富有,或过继的父母富有而亲生的父母贫困,嗣子和他的兄弟之间能保证不产生隔阂吗?我的回答是:“这要看每个人自己。如果不是品性贤良的人,就会什么都要争。如果是品性贤良的人,没有不会善待的。况且争执也未尝不是一种获得公平的方法。”

┃ 简注 ┃

①嗣(sì):后代,子孙。

②袒免:袒衣免冠。古代丧礼,凡五服以外的远亲,无丧服之制,唯脱上衣,露左臂,脱冠扎发,用宽一寸布从颈下前部交于额上,又向后绕于髻,以示哀思。

③俟(sì):等待,等到。

④寝息:停息,搁置。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详细解说了继嗣的制度。继嗣,也即过继、过嗣,即没有儿子的家庭以兄弟、宗族或亲戚之子为嗣,这是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和宗族制度的一种风俗,从汉唐时期就开始流行。过继仪式一般由宗族中辈分较高、德高望重者主持,由中人公证,立下过继文书,具备法律效用。过继关系确定后,嗣子延续香火,享有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继承家庭财产,承担祭祀等相应事宜。继嗣习俗主要受到孝道、养老、财产等方面的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乏嗣绝户,人前人后将会抬不起头,受人排挤欺侮。没有子嗣的家庭为了避免老无所依,受人欺负,必然要考虑解决方案。一旦这个家庭中的男丁去世,经常出现“吃绝户”的事情,遗孺将生存艰难,更会面临家产被族人、乡邻霸占的结果。一旦确定收养关系,立下过继文书,继子就成为入嗣家庭的正式成员,明确继子理应继承家产,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张履祥针对过继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虽说现代社会一般不再有继嗣之说,但就如何处理收养子女或绝嗣亲属的财产问题而言,他的方案还是值得借鉴的。

(十一)古人耻为人后。为夫舍其所生而谓他人父,谓他人昆①者耳。观秦时谪②及赘婿,可推也。若宗支无子,伦序当立而为之后,仁义之道也,奚耻焉③?但此心为义、为利,不可不辨。吾以两言决之:若继嗣不继产,义也,非利也,义则父子有亲,长幼有序;若重产不重嗣,利也,非义也,利则不夺不餍④,夺则不尽不止。义利之分,祸福之阶也。

有谓本生之服不宜降,非也。天之生物,使之一本,斩衰⑤三年而有二,是二本也。有谓子为兄弟后,则所生父母,没其父母之名,而称叔父、伯父,亦非也。非从天降,非从地出,实生我而谓非父母,其谁欺?欺天乎?然则如之何?曰:“为嗣父母服斩衰,恩以义重也。为所生父母之服降,不得,不可以为悦也。”或疑人子无以自尽于所生,如之何?曰:“嗣父母与父母一体也,父母之心弗忍兄弟之无后,故命其子为之后。人子能行父母之心,斯孝矣。义不得复私所生,而私之,非礼也。若夫孝养,则存乎兄弟已,复又奚憾焉⑥?况心亦何不可尽之有?”

┃ 今译 ┃

古代的人以排在别人后面为耻。这是说作为男人,舍弃生他的父亲,却称呼别人的父亲为父亲,称呼别人的兄长为兄长。考察秦朝时如何指责入赘的女婿,就可以推知了。如果同宗族的支派没有儿子,按照次序应当立一个作为他的后代,这是仁义之道,羞愧什么呢?但是这个念头是为了利益,还是为了道义,不可以不辨别。我用两句话来作判定:如果是传宗接代而不继承财产,则是为了道义,不是为了利益,道义就是父子之间要有亲情,长辈与晚辈要有次序;如果看重财产而不看重传宗接代,则是为了利益,不是为了道义,为了利益不抢夺就不会满足,一旦抢夺不抢完就不会停止。道义与利益的区分,就是走向祸或福的台阶。

有人说出嗣之后,对亲生父母死后的丧服不应该降低等级,这是不对的。上天生养万物,使万物归于一个根本。丧服之中最重的一种,守丧三年又加两年,这是片面地理解了这个根本。有人说儿子成为自己兄弟的后人,那么亲生的父母,没了父母的称呼,而是改称叔父或伯父,这也是不对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确实是生了我却不称作父母,难道是要欺骗谁吗?欺骗天吗?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的看法是:“为过继的父母穿最重的丧服,从恩情上考虑则以道义为重。为亲生父母服丧则降一个等级,不合乎这个规定,那就不能称心如意。”有的人疑惑:作为儿子,没有尽到对亲生父母的孝道,怎么办呢?我的看法是:“过继父母和亲生父母是一体的,亲生父母不忍心自己的兄弟没有后代,所以命令自己的儿子做了兄弟的后人。作为儿子能够奉行父母的心意,这是孝顺啊。按照道义,不能再偏私而去爱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果偏私去爱,就不符合礼法了。至于孝顺、赡养亲生父母,还可以通过兄弟,又遗憾什么呢?况且有孝心在,还有什么不能尽到呢?”

┃ 简注 ┃

①昆:哥哥。

②谪(zhé):指摘,责备。

③奚耻焉:羞愧什么呢?奚,疑问代词,什么。耻,羞愧。

④餍(yàn):满足。

⑤斩衰:旧时五种丧服中最重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左右和下边不缝。服制三年。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为公婆,嫡孙为祖父母或高、曾祖父母,妻妾为夫,均服斩衰。先秦诸侯为天子、臣为君亦服斩衰。

⑥复又奚憾焉:又遗憾什么呢?憾,遗憾。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说:“义利之分,祸福之阶也。”朱熹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此条继续讲继嗣制度。张履祥认为,继嗣,不继承财产,就是为了道义,而不是为了利益;过继之后应该为继父母服最重的丧,这也是出于道义。因为过继父母和亲生父母原本就是一体的,顺从亲生父母而过继,所以这些做法原本就是为了孝顺。至于不得已而为亲生父母服丧减了等级,是因为已经出嗣他人,便不可再有偏私。

(十二)天之生物,使之一本。人为万物之灵①,恶②可反失此义?不幸无子女,兄弟之子犹子也。无兄弟,则从兄弟以及再从、三从之子,亦犹兄弟之子也。若必无其人,袒免以往,终为一本,不失水木之义③。薄俗愚民,乃有舍其所亲,而以他人之子女为子女。非其种者,锄而去之,于义岂为过乎?然女犹可,子必不可,以将乱及宗祧④也。若已有子,贫乏不能存,出继异姓,谓他人父,不孝莫大焉。与其继于人也,毋宁赘于人。惟赘于人,因冒其姓,必不可。

┃ 今译 ┃

上天生养万物,使万物归于一个根本。人作为万物之中最具灵性的,怎么可以反过来失去这个道义呢?如果不幸而没有子女,兄弟的儿子就如同自己的儿子。如果没有兄弟,那么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以及同一曾祖但不同祖父的同辈兄弟、同一高祖但不同曾祖父的同辈兄弟的儿子,也当如同自己兄弟的儿子。如果确实没有合适的人过继,五服以外的远亲,终究是同一个根本,没有失去水生木的情义。违反人情的愚昧民众,才会抛弃自己亲生的子女,却把别人的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不是他播种的,就铲除并且抛弃,对于道义而言,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女儿还可以,儿子则一定不可以,因为将来会使宗祠混乱。如果已经有了儿子,因为贫困不能养活,而过继给不同姓氏的人家,称别人为父亲,没有比这更大的不孝了。与其过继给别人,不如入赘给别人做女婿。只是入赘给别人做女婿,而冒充对方的姓氏,则必定不可以。

┃ 简注 ┃

①万物之灵:世上一切物种中最有灵性的,指人而言。《尚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②恶(wū):表示疑问,相当于“怎么”“何”。

③水木之义:水生木的情义。水生木,五行学说相生规律之一。水能促进木的生长。

④宗祧(tiāo):宗庙。祧,远祖之庙。

┃ 实践要点 ┃

此条也是讲过继的问题。张履祥强调应从自己的宗族之中过继,反对收养异姓子女为嗣,也反对异姓入赘后改姓为嗣,因为这样子会乱了宗祠。事实上,明清时期以异姓为嗣的情形很多。宗族之间,有的放任不管,有的则有所限制,在族谱编纂之中发展出一套针对立嗣异姓的规则和安排异姓子孙的方法。现代社会主张男女平等,没有子女则会把财产捐献出去,所以过继的问题已经大不相同了。张履祥的观点,对于理解传统宗族制度,则仍有其意义。

(十三)凡人年寿修短,举子迟早,均不可期。子孙成立,祖父寿终,实为家门之庆。不幸幼弱遭丧,孤嫠①在室,固存亡绝续之所系也。国家每因六尺之孤②,祸乱四起,下逮③臣庶,大小虽殊,其势一也。命不可知,修其人事④。古人有言曰:“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商祚⑤几危,保衡是安。周室漂摇,叔父⑥实定。”宗支戚属之中,岂无贤者能者?必不得已,执友世交可以倚托,夹持左右,以俟其长,足以无虞⑦。是在平居,慎择其人,寄之心腹,不至变作张皇,颠倒失措。语云:“百足之虫,至死不僵⑧。”信夫!

┃ 今译 ┃

凡是人的寿命长短,生子早晚,都无法预期。子孙成长到可以自立,祖父享尽天年自然死亡,实在是家族的福泽。如若不幸幼时就遭遇失去父亲的丧痛,只有孤儿寡妇在家,确实是处于或存或亡、或绝或续的关键时刻。一个国家常常因为君王幼小,祸患叛乱四处发生,下至臣民,权位的大小虽然不一样,他们的形势却是一样的。命运不可预知,只能努力做好个人的事情。古人有一句话说:“关系百年的长远考虑,没有比培养人才更重要的。商代的皇位几近危殆,名臣伊尹却能使之平安。周初王室动荡,叔父周公旦却能使之稳定。”同一宗族的支派、亲属之中,难道没有贤能的人吗?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世交可以仰仗依靠,请他们在孩子身边匡助教育,等他长大以后,也完全可以太平无事。所以要在平时谨慎地选择这样的人,将自己想要托付孩子的心思告诉他们,就不至于变故来临的时候惊慌失措,本末倒置,不知怎么办才好了。有句老话说:“百足之虫,至死不僵。”确实就是如此啊!

┃ 简注 ┃

①孤嫠(lí):孤儿寡妇。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人。嫠,寡妇。

②六尺之孤:此指幼小的君王。六尺指十五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

③逮(dài):到。

④人事:此处指人力所及之事。

⑤祚:皇位,帝位。

⑥叔父:指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周公旦的功德大致有三:一是辅助武王得天下,二是代理成王治天下,三是参与了制定周礼。

⑦无虞:没有忧患,太平无事。《尚书·毕命》:“四方无虞,予一人以宁。”

⑧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仆到。

┃ 实践要点 ┃

《论语·泰伯第六》中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托孤,指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托孤的对象一定是贤德的忠臣。对于普通父母而言,因年老或疾病不能将子女养大成人,也只能将其托付给挚友或世交,让他们来帮助教育子女健康成长,从而使家族得以保全。张履祥自己九岁丧父,又是晚年得子,所以对于“托孤”一事非常在意。他生前就让其子师事于屠安道、何汝霖、邱云、凌克贞等友人,并在家书中详细交待,故此条可以结合《示儿一》一起体会“托孤”之意。

(十四)女子既嫁,若是夫家贫乏,父母兄弟当量力周恤,不可坐视。其有贤行,当令子女媳妇敬事之。其或不幸夫死无依,归养于家可也。俗于亲戚,富盛则加亲,衰落遂疏远。斯风最薄,所宜切戒。

┃ 今译 ┃

女儿出嫁以后,如果丈夫家贫穷匮乏,父母兄弟应当根据自己的能力予以周济,不可坐视不管。女儿若有美善的德行,应当让子女媳妇恭敬地侍候她。她如果不幸死了丈夫没有依靠,回娘家奉养父母也是可以的。一般人对待亲戚的态度是,如果亲戚家富裕昌盛就更加亲近,如果亲戚家由盛转衰就远离而不亲近。这种风气最不厚道,一定要避免。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主张婚嫁不要贪荣求利,必须要考虑对方的家教,而不可贪图对方的家财。女儿如果嫁到家贫的婆家,父母兄弟也要照顾这样的女儿。现代社会,重新审视张履祥所说的择偶标准和婚姻观念,还有如何对待出嫁的女儿,依旧有其参考意义。过于势利,其实是害了孩子,无论古今都是如此。

(十五)子女不幸处后母、嫡庶之间,自非为之母者天性慈良,子固苦,女尤苦。在子女,惟有敬畏小心,求当母意,免于罪戾。实在其父能明且刚,弗令得肆其虐,则善矣。若子女方幼,未有知识,与为父者自度刚明不足,又身不克时时顾察,托于兄弟、姑姊妹及其母氏之党,抚育至长,可以无患。盖阴性刻深,不得不虑也。苟母实贤淑,则又不宜妄生猜嫌,有伤慈孝之道。此际正难审处,惟有德者为能孚①而化之。若女子或因许嫁愆期②,有为后母与有庶出子女,父母兄弟当勉以慈爱,不异所生。

┃ 今译 ┃

子女如果不幸而处在后母以及嫡子与庶子之间,倘若作为继母的人不是本性慈爱善良,做儿子的固然会受苦,做女儿的则尤其会受苦。作为子女,只有既恭敬又畏惧,小心谨慎行事,力求符合继母的心意,避免过失的发生。作为父亲,能够明察并且刚直方正,不要让继母肆意虐待子女,那就是好事啊。如果子女还年幼,没有什么知识经验,做父亲的自我揣度不能做到刚直方正以及明察,自己又不能常常照顾到的话,把子女托付给兄弟、父亲的姐妹、自己的姐妹以及子女母亲的家族,抚养成人,也就可以不用担心了。女性一般比较刻薄严酷,不能不考虑到。如果继母确实贤能善良,那就不应该妄生猜疑,以至于伤害慈爱孝敬之道。这正是难以辨别清楚的地方,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使别人信服并且感化别人。像有的女子,因为许配嫁人错过了时间,做了别人的继母,或有了妾所生的子女,父母兄弟应当鼓励她用温柔怜爱的态度对待他们,视同己出。

┃ 简注 ┃

①孚(fú):为人所信服,使信任。

②愆期(qiānqī):误期,失期。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列举了未成年的子女亲生母亲去世之后,该怎么办的几种情形:其一,继母不是本性贤良的人,子女只有既恭敬又畏惧,力求符合继母的心意;其二,父亲能够明察、刚正,不让继母虐待子女;其三,父亲不能明察、刚正,不能常常照顾,就应该把幼小的子女托付给亲人;其四,如果继母贤良,那就不应该胡乱猜疑。同时,张履祥也提醒做继母的妇女,要用温柔怜爱的态度对待继子、继女,要与自己所生的子女没有不同。如此细致的分析,其实是每个做父亲的人都应当学习的。

(十六)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其婚姻之订,多在临时。近世嫁娶已早,不能不通变从时。男女订婚,大约十岁上下,便须留意,不得过迟,过迟则难选择。选择当始自旧亲,以及通家①故旧,与里中②名德古旧之门,切不可有所贪慕,攀附非偶。

┃ 今译 ┃

古时候男子在三十岁时娶妻,女子在二十岁时出嫁,男人和女人订下婚姻之约,大多是在临近这个年纪的时候。近代出嫁、娶妻的时间已经提早了,不能不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男子与女子订立婚约,大概在十岁上下之时,就必须留意,不能太迟,太迟就很难选择配偶了。选择配偶的时候,应当从结为亲戚较久的家族开始,以及彼此世代交谊的故旧之家,和在家乡有名望、有德行的旧家族,不可有贪慕的心理,攀附不适当的配偶。

┃ 简注 ┃

①通家:指彼此世代交谊深厚,如同一家。

②里中:指同里的人。里,居住的地方、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认为男女在十岁左右就应该订婚,这有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社会相对封闭,早日订婚有利于维护家族的稳固。订婚对象的家庭从老亲戚开始,再到世交的家族,有名望、有德行的家族,也即讲究“门当户对”。家庭地位相当,价值观差距小,彼此之间容易产生认同感。“门当户对”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内涵,如果夫妻二人家庭背景、经济实力、学识学历、思想观念较为相当,那么生活习惯、生活圈子更加适配,家庭生活就会更和谐。据调查,大多数年轻人认为门当户对的婚姻在结婚后更幸福,这说明这个观念仍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十七)古人有言:“妇者,家之所由废兴也。”今人订婚既早,妇之性行未可豫知①。世教久衰,闺门气习复难深察。娶妇贤孝,固为幸事。若其失教,在为夫者,谆复教导之;为舅姑②者,详言正色以训诫之;妯娌③先至者,亦宜款曲④开谕,使其知所趋向,久而服习,与之俱化矣。不可遽尔⑤弃疾⑥,坐成其失也。教妇初来,今日新妇,他日母姑,如何忽诸?

┃ 今译 ┃

古人有句话说:“妇女,是决定一个家庭兴旺、衰败的人。”现在的人订立婚约已经很早,女子的本性与行为无法事先知道。世代相传的礼教久已衰微,女子起居之所的风气和习俗又难以深入考察。娶到的女子贤惠孝顺,固然是幸运的事。如果女子缺乏教养,对于丈夫来说,就要反复叮咛教育开导;作为公婆,就要言语审慎、神色严肃地训诫她;先嫁来的兄弟的妻子,也应当心意殷勤、真诚地启发劝告她,使她知道如何行事待人,久而久之就能习惯适应,与大家保持一致了。不可仓促轻率地放弃,冷眼旁观任她造成过错。教导媳妇要在她刚来的时候,现在是新媳妇,以后要做母亲、做婆婆,怎么能够忽视这件事呢?

┃ 简注 ┃

①豫(yù)知:事先知道。豫,通“预”,预先、事先。

②舅姑:称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③妯娌(zhóu·li):兄弟的妻子的合称。

④款曲:衷情,殷勤诚挚的心意。

⑤遽尔(jù, ěr):仓促,轻率。

⑥弃疾:放弃、疾恶。

┃ 实践要点 ┃

好女人并不是天生的,也是教导、培育的结果。因此张履祥反复强调,女子嫁到婆家之后,丈夫、公婆、妯娌都应该尽力教导、训诫、启发,使她成为贤惠、孝顺的人。现代人也说妻子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妻子斤斤计较、无事生非,家庭就永无宁日;妻子大方得体、通情达理,家庭就兴旺发达。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虽然多有变化,但是如何成为一个好妻子,如何培养一个好媳妇,其实还是一个家庭发展的关键,需要家庭成员一起努力。张履祥的这些叮咛,其实还是值得参考的。

(十八)妇之于夫,终身攸托①,甘苦同之,安危与共,故曰:“得意一人,失意一人。”②舍父母兄弟而托终身于我,斯情亦可念也。事父母,奉祭祀,继后世,更其大者矣。有过失宜含容,不宜辄怒;有不知宜教导,不宜薄待。《诗》曰“如宾”“如友”。宾则有相敬之道,友则有滋益之义。狎侮③可乎?惟夫骄恣妒悍,不顺义理,欲专家政,祸败门风者,为不可容恕尔。

┃ 今译 ┃

丈夫对于妻子而言,是寄托终身的人,同享甘甜,共度艰苦,安乐、危难都要共同承担,所以说:“得到丈夫的喜爱,妻子就可以终生有靠;失去丈夫的欢爱,妻子就一切都完了。”妻子舍弃父母、兄弟而把终身托付给我,这种感情也值得怜惜。侍奉父母,供奉祭祀,使男方家族后继有人,这是更重要的方面。妻子有了过错应该宽容忍让,不应该总是对她发怒;妻子有不知道的地方应该教育指导,不应该总是对她刻薄。《诗经》里说“像对待宾客一样”“像对待朋友一样”。像对待宾客一样,夫妻就会互相尊敬;像对待朋友一样,夫妻之间就会相互滋养补益。丈夫怎么可以轻慢戏弄妻子呢?只有那些傲慢任性、嫉妒凶悍,不顺应道义、公理,想要独自掌控家中的事务,败坏家族之中世代相传的准则和风气的人,是不可以被包容宽恕的。

┃ 简注 ┃

①攸(yōu)托:寄托的人。攸,相当于“所”。

②司马光《家范》卷九《妻下》:“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

③狎侮(xiáwǔ):轻慢,戏弄,常用以形容人物言行举止。

┃ 实践要点 ┃

夫妻之间应如何相处?张履祥强调要同甘共苦,还要相敬如宾,相成如友。无论什么年代,夫妻之间必须求同存异,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最终达到情感上、心灵上的交融。现代的夫妻,彼此更加独立,还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更加注重共同成长。

(十九)贞良之妇,固是不易。其为顽钝无耻,必不可化诲者,要亦无几。乃至专肆不肯顺承,多因丈夫先有失德,为其所轻,甚或短长反为所持,故敢放恣耳。所以古人于家室之际,致美肃雍①。盖肃敬则无媟慢②之端,雍和又无寡恩之节。家室宁有不宜乎?然则修身何可不急?

┃ 今译 ┃

贞节贤良的女子,确实不容易娶到。至于顽固愚钝、不知耻辱,一定不能被感化教诲的人,大概也没有多少。再至于专权肆行,不肯顺从承受,多半是因为丈夫犯下过错在先,被妻子轻视,或许是丈夫的缺点、把柄被妻子掌握,所以才敢放纵任性。所以古代人对于家眷,各尽其美,庄严雍容,整齐和谐。严肃恭敬,就不会出现轻薄无礼的情形,和谐雍穆,就不会出现刻薄寡恩的情形。家庭之中难道还怕发生不适宜的事情吗?既然如此,那么修养身心怎么可以不急切呢?

┃ 简注 ┃

①肃雍:庄严雍容、整齐和谐,称颂妇德之辞。

②媟(xiè)慢:亦作“媟嫚”,轻薄,不庄重。

┃ 实践要点 ┃

家庭生活不和谐,夫妻之间有矛盾,原因何在?张履祥认为不太会因为是女子愚笨无耻,不能被感化教诲。女子专权肆行,不肯顺从,多半是因为丈夫犯下过错在先。现代社会夫妻之间关系不和,家庭矛盾重重也不在少数,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有婚恋专家指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彼此看不到对方的难处,只顾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好;二、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责怪对方不认错,还强词夺理;三、看待问题不全面,只看到一个点或一面,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夫妻之间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会和分歧,应该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认识问题,看到对方的不容易,并体贴这份辛苦,就会顾及对方的感受了。丈夫与妻子都应该注意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从改变自己开始!

(二十)古人有言:“牝鸡司晨,惟家之索。”①妇人专家政,鲜不骨肉乖离,六亲②疏弃。是以主权不可旁挠③,内命不得擅出。木有蠹则枝瘁④,心失职则体乱。始于微,成于著,往昔覆辙,足为鉴戒也。

┃ 今译 ┃

古人有句话说:“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妇人独自掌控家中的事务,很少有父子兄弟不背离的,六种亲属也会疏远嫌弃。因此应该属于丈夫支配的权力,妻子不可从旁阻挠,也不能擅自发号施令。树木如果有蛀虫,枝条就会被毁坏;头脑未能尽责,身体就会出现紊乱。问题的形成,往往都是从细微的地方开始逐渐显著起来的,过去失败的做法,足以成为后人引以为戒的教训。

┃ 简注 ┃

①语出《尚书·牧誓》。牝(pìn),雌性的。索,尽。

②六亲:六种亲属,一般指父、母、兄、弟、妻、子。

③旁挠(náo):从旁阻挠。

④蠹(dù):蛀虫。瘁(cuì):毁,损坏。

┃ 实践要点 ┃

周武王姬发讨伐商纣王,最后决战动员时说:“牝鸡无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商纣王宠信妲己,朝政落于妲己之手,所以才导致了商朝的败亡,这是把“女人干政”当作首要的罪恶加以谴责,“牝鸡司晨”自此成为对女人干政的一种贬称。儒家继承了这种歧视女性的传统观念:女性不仅没有与男人平等的政治权利,连平等的人格也没有。“三纲”和“三从”等社会规范也体现了对女性的歧视,这当然是农业社会的规则。工业社会之后产生了变化,女人逐步取得了话语权,现代则女性基本获得了与男性各方面的平等权利。张履祥的话,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也不必苛求。

(二十一)无家教之族,切不可与为婚姻,娶妇固不可,嫁女亦不可。此虽吾惩往失痛心之言,然正理古今不异。记礼者云,为子孙娶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仁义者。如是,则子孙慈孝,不敢淫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曰:“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狼虎生而有暴戾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呜呼!慎戒哉!

┃ 今译 ┃

没有良好家教的家族,一定不要和他们相互通婚,娶媳妇本来就不可以,嫁女儿给他们也不可以。这虽然是我鉴于自己以前过失的悲愤之言,但是正确的道理在过去和现在是没有差别的。记录孔子礼学的《大戴礼记》中说,为子孙娶媳妇、嫁女儿,一定要选择孝敬父母、友爱兄长、世世代代践行仁义的人家。像这样去做,子孙就会慈爱、孝敬,不敢放纵暴戾,结交的人也没有不心地善良的,父族﹑母族﹑妻族三个家族的人也都来帮助他。所以说:“凤凰生的子女有仁爱正义之心,狼虎生的子女有凶暴残忍之心。”这两类人完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母亲不同。要谨慎戒惧呀!

┃ 实践要点 ┃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孩子朝夕相处,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早,也最直接。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女教,出现过许多贤母。教子有方,最著名的莫过于中国“四大贤母”——孟母、陶母、欧母、岳母。把孩子教育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不取决于母亲拥有多少知识,而是取决于母亲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和道德操守。张履祥非常重视女教,重视娶妻嫁女,一是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位贤母,二是因为他嫁女于尤介锡而遭毒害一事。特别是后者,他一直认为这是自己的过失,因而悲愤不已。确实,女教应当引起重视。

(二十二)女子小人之言不可听。非必其人处心积虑欲为人患也,由其所见浅小,或其性习偏乖,虽欲效忠,适足偾事①。若更主人偏听,不免曲意逢迎,为害遂大。所以家庭造次之言,最当慎听。

┃ 今译 ┃

女子与小人的话不能听信。不一定是他们蓄谋已久想要干坏事,而是因为见识浅薄,或性情偏执乖张,即使想要竭尽忠心,也只会把事情搞坏。如果加上主人听信一面之词,他们就免不了想方设法奉承讨好主人,造成的祸害就更大了。因此家庭之中粗鲁、轻率的言论,最应当谨慎地听取。

┃ 简注 ┃

①偾(fèn)事:败事。《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 实践要点 ┃

《论语·阳货》:“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是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实际上孔子并不一定有歧视女性的看法,同样张履祥也不一定是歧视女性,他接着指出了原因——见识浅薄,或者是性情偏执乖张。在传统社会之中,女子与小人,地位低下,且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现象。现代社会当然不能这样看待女子或是地位较低的人,有时候反而这样的人更有见地,因此当以兼听为上。

(二十三)妻亡续娶,及娶妾生子,俱不幸之事。若中年丧偶,有子,即宜不娶。不得已则买一妾可也。若近四十,无子,方娶妾。前后嫡庶之间,非能立身行道,鲜有不至乖离,酿成家祸。

┃ 今译 ┃

妻子逝世之后再娶,以及娶妾并生育子女,都是不幸的事情。如果中年丧偶,而且有子女,就不应该再娶。没有办法的话,买一个小妾也就可以了。如果年近四十岁,且没有子女,才可以娶个小妾。嫡子与庶子、正妻与小妾之间,如果不能修养自身,遵行正道,很少有不导致家人相互背离,甚至酿成家庭大祸的。

┃ 实践要点 ┃

中年丧妻是人生一大不幸,幼儿稚女无人照顾,饮食衣服也无人料理。中年人丧妻后,如果娶黄花闺女为妻,那么她的心思难以捉摸;如果娶寡妇为妻,若带有前夫之子,则爱子之情萦挂于怀,嫁过来后又生孩子,如何能确保不生二心!张履祥很注重配偶的选择,建议如果已有子女,中年丧妻之后最好不要再娶。现代社会虽没有娶妾之说,但丧妻续弦及离婚再婚的情况却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父母离婚难免会伤害孩子,使得他们失去安全感和幸福感,甚至导致性格障碍;至于再婚之后,孩子内心的隔阂,以及其他心理问题,也是难免的。所以离婚、再婚都要慎重。张履祥所说的,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比如不得已而离婚、再婚,那么立身行道就应当更加注意起来。

(二十四)人无贵贱,各有贤愚。妾媵①之中,岂尽无良?但因出于微贱,即甘自菲薄;素无教训,即不识礼义。是以求其贤者,十恒不得一二也。母既如是,子女之生,气习便异?吾于亲党验之熟矣。此辈不畜②为上,或无子及他不得已而畜之,要使难进易退,严之以礼,督之以勤,宁过毋不及。若委以事权,假以名分,鲜有不生祸败者。语云:“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慎鉴哉!

┃ 今译 ┃

人无论地位高低,都有贤能的或愚昧的。侍妾之中,难道都是不善良的人?只是因为出身卑微,就过分看轻自己;平时没有受过教育训练,就不知道礼法道义。因此寻求其中贤良的人,十个人里面也找不出一两个。母亲已经是这样,生出的子女,气质习性还能不一样吗?这样的情况我在亲戚中早就见多了。这一辈子不娶小妾当是最好的选择,或者由于没有子女以及其他原因,迫不得已要娶小妾,那就要使她娶进来难而退回去容易,用礼法来严格要求她,用勤劳来督促她,宁愿督责得过严一点也不要不够。如果把处理家务的职权交给她,把名位与身份给她,很少有不生出祸患的。有句话说:“腐朽的木料不能用做支柱,地位低下的人不能担任要职或委以重任。”要谨慎借鉴呀!

┃ 简注 ┃

①妾媵(yìng):古代诸侯贵族女子出嫁,以侄娣从嫁,称媵。后来以“妾媵”泛指侍妾。

②畜:收容。如畜妾,娶小老婆。

┃ 实践要点 ┃

子女从小到大常跟随在母亲的身旁,一切言行举止、胸襟气质都受到母亲的深远影响。如果子女得到母亲良好的言传身教,养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品德,走上社会之后就自然会懂得如何与领导、同事、朋友乃至陌生人交往。张履祥重视母教的重要作用,反对娶妾,因为做妾的人,地位低下,又没有受过教育,不知礼法道义,很难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二十五)再醮①之妇,取以配身,古人以为己之失节,自好者宜所不为。若中年以往,或子女幼小,父母待养,或未有子嗣,家贫不能买妾、置婢,不得已收一人,执井臼薪水②之役,终不可假之名分,上以卑其亲,下以辱其子。死不得附茔兆③,祭不得从先妣。有子,则听其所生别祀。比有子,妾而已。至如门内寡妇,有不安其室以去者,不许复返。虽其子成立,不得蒙面招养,以败家声。如女子适人,更二夫者,绝之。

┃ 今译 ┃

再嫁的妇女,和她婚配,古人认为这是违背礼节的,洁身自爱的人不应该这样做。如果是中年以后,或者子女年幼,有父母等待侍养;或者没有子女,家里贫困买不起小妾、婢女,迫不得已而再婚,可以让她操持家务,但不可给予她名位与身份,否则就会对上轻视男方的亲人,对下侮辱男方的子女。死后不能埋葬在家族的墓地,祭祀时不能依照祭亡母的礼仪。如果她有儿子,就听任她生的儿子另立门户举行祭祀。等到再娶的女子有了儿子,给她小妾的地位也就罢了。倘若家族中的寡妇不能安心留下,一旦再嫁出去,就不许她再回来。即使她的儿子成家立业,也不能厚颜无耻地接回来赡养,以致败坏家庭名声。如果女子嫁人,前后嫁了两个丈夫,就要和她断绝关系。

┃ 简注 ┃

①再醮(jiào):古代行婚礼时,父母给子女酌酒的仪式称“醮”。因称男子再娶或女子再嫁为“再醮”。元、明以后专指妇女再嫁。

②井臼(jiù)薪水:泛指操持家务。井臼,水井和石臼,汲水舂米。薪水,打柴汲水,泛指日常生活的必需条件。

③茔兆(yíngzhào):墓地,坟墓。

┃ 实践要点 ┃

传统社会,妇女再醮多数发生在男方去世后。一女嫁了两夫,被认为是妇女的耻辱,有损德行。明清时期“不娶再醮之妇”的观念,当为时代的局限性,其实在宋代以及之前,都没有这样的观念。至于现代社会,离婚、再婚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并不与妇女本人的德行相关,只是由此而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则是父母必须谨慎对待的。

(二十六)《会典》:“再醮之妇与婢所生子,虽贵,母不得受封。”古礼:庶子、庶女不与嫡等,所以定尊卑,明贵贱也。今日无论民庶之家,不顾斯义,即士大夫,往往昧于等威,以至酿成祸本。总由心志迷惑,不知礼义之不可犯也。上不念祖宗为不孝,下不念子孙为不慈,家门何不幸而生若人?

┃ 今译 ┃

《会典》中说:“再嫁的妇女以及小妾生的子女,即使后来地位高贵,母亲也不能接受皇帝的封赏。”古代的礼仪:妾所生的儿子、女儿不能和正妻所生的子女地位一样高,这是为了确定身份的高与低,区分地位的贵与贱。现在不用说普通百姓的家庭不顾及这个道义,即使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也常常违背与身份地位相应的威仪,以至于逐渐酿成祸害。总的来说是因为心志迷乱不辨是非,不知道礼法道义是不可以违反的。向上不顾念祖宗是不孝顺,对下不顾念子孙是不慈爱,这些家族是何等不幸,竟然生出了这样的人?

┃ 实践要点 ┃

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正妻生的孩子叫嫡子,小妾生的孩子叫庶子。为了防止儿子们内斗,保障爵位和财产的和平传递,经过经验教训制定出“嫡长子继承制”:嫡子的地位高过其他的兄弟,拥有最大的继承权,继承家中的绝大部分祖产、家产以及爵位功名。这种宗法制度,可以维护家族的和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家族的纷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代社会中,每个子女都享有共同的权利,财产的继承若发生纷争,应当通过法律来解决。

(二十七)妇有七出①之罪,出之可也。近世出妻之义不行,其祸每至妻弑夫而夫杀妻。寡妇不能安其室,再适可也。世人必欲强之不嫁,其弊甚至污风俗而败彝伦。圣人之待下流,固有宽路以处之,不立一概之格求全滋弊。

┃ 今译 ┃

妇女若有不孕无子、红杏出墙、不孝父母、饶舌多话、偷盗行窃、妒忌无量、身患恶疾七种错误,丈夫休掉她是可以的。近代休妻的制度没有实行,其祸患甚至到了妻子杀丈夫或者丈夫杀妻子的地步。寡妇不能安心在家守寡,再嫁是可以的。世人一定想要强迫寡妇不要再嫁,可能甚至会导致玷污风俗、败坏伦常的害处。圣人对待地位卑微的人,本来就可以用宽容的方式来处理,不做一概而论的要求,以免因追求完美而滋生弊端。

┃ 简注 ┃

①七出:亦作“七去”。语出《仪礼·丧服》:“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

┃ 实践要点 ┃

“七出之罪”是中国古代法制规定的男子休妻的七种条件,妻子只要触犯其中一种,丈夫或夫家就可以提出休妻。不孕无子被休的理由是“绝嗣”,红杏出墙被休的理由是“乱族”,不孝顺父母被休的理由是“逆德”,饶舌多话被休的理由是“离亲”,偷盗行窃被休的理由是“反义”,妒忌无量被休的理由是“乱家”,身患恶疾被休的理由是“不可共粢盛”(即不能一同参与祭祀)。“七出”保证了女性不会被随意休弃,与之相对还有“三不去”:“有所取(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对那些娘家无人、与夫守孝三年和与夫共历贫贱患难的妻子给予“豁免”,但对于犯淫的除外。“七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女性的基本利益,但从根本上来看则对女性不公正。现代社会,女性可以为了自己的权益,主动地与丈夫离婚,而不是任凭男性摆布。

笃恩谊

凡十七条

(一)家之兴替,只宗族辑睦①。尊长成其尊长,能教率卑幼;卑幼安其卑幼,能听顺尊长。虽目前衰落,已有勃兴之势。若其反此,目前虽隆,替可待也。然欲使卑幼听从,先须尊长正身以率其下。宽以教之,严以督之,一以祖宗爱子孙之心为心,而毫无偏私。虽幼辈无知,鲜有顽不率从②者矣。

┃ 今译 ┃

家族的兴盛与衰废,只在于宗族是否和睦。尊者、长辈像一个尊者、长辈的样子,能够教育引导卑微者、幼小者;卑微者、幼小者安于自己的卑微与幼小,能够听信、顺从尊者、长辈。即使现在衰败零落,也已经有了蓬勃兴起的势头。如果和这种情形相反,现在即使兴隆昌盛,衰落也是可以预见的。然而要让卑微者、幼小者听信、顺从,先必须要尊者、长辈端正自身来引导下面的人。宽厚地教育他们,严格地督促他们,完全用祖宗爱护子孙的念头作为念头,一点都不偏袒徇私。即使年幼的晚辈没有知识,不明事理,也少有顽劣而不愿顺从的人。

┃ 简注 ┃

①辑睦:和睦。

②率(shuài)从:顺从,遵循。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提出的人与人之间恩谊深厚的第一点建议,就是家族内部的和睦,而和睦的前提则是各安其位,长辈有长辈的样子,晚辈有晚辈的样子。特别是长辈,必须表现出应有的道德与才能,端正自身来引导晚辈。《格言联璧》说:“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无不爱之民物。”长辈对晚辈,宽严相济,以爱相待,晚辈自然明事理、懂顺从。

(二)人情乖异不在乎大,多因积小而成。如“干糇之愆”①,言语之伤,最足酿隙。若更以小人间②之,彼此谗构,遂至不解。故谨言语,接燕好③,古人于此盖有深意也。

┃ 今译 ┃

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特异反常,不在于发生了大的矛盾纠纷,大多是因为小的矛盾积累导致的。如待客时饮食安排上的考虑不周,以及言语上的伤害,最容易逐渐形成感情上的裂痕。如果再加上人格卑下的人挑拨,使得彼此不和,互相谗害构陷,于是到了不能和解的地步。所以言语谨慎,做好宴饮聚会的接待,古代的人对于这些的安排是有深刻用意的。

┃ 简注 ┃

①干糇(hóu)之愆(qiān):饮食上的过错。语出《诗经·小雅·伐木》:“民之失德,干糇以愆。”糇,干粮,也泛指普通的食品。愆,过错、过失。

②间(jiàn):挑拨使人不和。

③燕好:古代指设宴招待并馈赠礼品,后泛指宴饮聚会。

┃ 实践要点 ┃

《增广贤文》里有一句俗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同情理解的话,能给人安慰,使人增添勇气;可是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难免刺伤别人。言语的伤害是最大的伤害,言语之伤触及心灵,都是暗伤。张履祥认为,大的矛盾纠纷,多是因为小矛盾的积累,而起因可能是礼节不够、言语伤害。说话,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尊长的事,多听少说;夫妻的事,商量着说;孩子们的事,开导着说。

(三)人于兄弟叔侄以及婚姻亲党之间,犹以私意行之,阴谋诡计,求利于己,罔恤①彝伦,得祸最速,视之他人为尤酷。盖人之不仁,至是益甚也。世人只利害、人我之私牢不可破,所以更无挽救。抑思利人者人恒利之,害人者人恒害之。曾子曰:“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②他人尚尔,况所亲乎?吾见亦多矣。非独人事,亦天道也。

┃ 今译 ┃

如果在兄弟叔侄以及和自己有姻亲及其他关系的亲戚之间,还用私心去做事情,耍阴谋诡计,只为自己谋求利益,不顾及伦理道德,就会很快遭受祸患,相对其他人而言后果也更加严酷。因为人的不仁义,到这个地步就严重了。世人只顾及个人利害的自私观念牢固而不可动摇,所以更加没有办法可以挽救。还是想一想,一个人做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别人也做对他有利的事情;一个人做对别人有害的事情,别人也做对他有害的事情。曾子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对待他人尚且这样,更何况对待亲人呢?这种情况我见得多了。不只是人情事理是这样,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也是这样。

┃ 简注 ┃

①罔(wǎng)恤:不顾及。罔,无、没有。恤,顾及、顾念。

②语出《孟子·梁惠王下》。

┃ 实践要点 ┃

邹国与鲁国发生军事冲突,损失惨重。邹穆公认为这是百姓不支持自己造成的,于是想杀一儆百。可是一旦追究起来,牵扯的人又太多,他怕造成动乱,于是找孟子来商量。孟子引用曾子的话说:“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任用的都是对上怠慢对下残暴的小人,百姓们受这些人的欺压,怎么会对他们效命呢?多行善事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必有后福,多行恶事的人必有后祸。在生活中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存善念,行善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际关系自然和谐,家庭也会幸福!

(四)凡同姓之人,婚姻固不可与通,虽僮仆及女婢、仆人妻,俱不宜畜及同姓。今虽世系源流不可以考,恶①知厥②初以来非一本乎?何忍役辱之也!凡遇同姓之人,亦当加意。

或疑姓至今日多不可信,况同姓至多,岂能概及?曰:“固然。但存此意,不失为厚。若尽以为不可信,何所不至?况亲亲之杀,与尊贤之等,并行不悖,虽在同宗,岂无差等乎?”

┃ 今译 ┃

凡是同一个姓氏的人,本来就不可以相互通婚,即使僮仆、女婢和仆人的妻子,都不应该收容同姓的人。现在虽然姓氏的世系源流已无法推究,怎么知道他人的祖先和自己的祖先最初不是同一个世系呢?怎么忍心役使他,使他蒙受耻辱呢?凡是遇到同一个姓氏的人,也应当特别留意。

有的人疑惑说,姓氏到现在大多不值得相信,况且同姓的人太多,哪里能够一概这样对待呢?我回答说:“确实这样。但是存有这样的心思,也不失为厚道。如果都认为不可以相信,那么一个人什么坏事干不出来?况且亲戚间关系的远近,以及尊卑、贤不肖的高下等级,并行不悖,即使是同一个祖宗,难道没有差别、等级吗?”

┃ 简注 ┃

①恶(wū):表示疑问的代词,哪里,怎么。

②厥(jué):其。

┃ 实践要点 ┃

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这是中国传统的婚姻禁忌,如果违反这一规定,轻则受到舆论谴责,重则受到法律惩处。其原因大致是:一、不利遗传基因,同姓结婚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近亲繁殖,生出的后代不健康,据说周代就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二、禁止同姓成婚,促进与异姓家族的联姻,扩大和加强联盟;三、崇尚伦理,古时大多把同姓看成血亲,把同姓成婚与嫡亲兄弟姐妹通婚等同看待,视为乱伦。张履祥之所以强调同一个姓氏的人不可以相互通婚等,更多的是出于同姓同宗情义与伦理道德的考虑。

(五)亲戚虽与本支不同,推其所自,母之党、祖妣及曾高祖妣之党,于吾身皆有一本之义。其姑姊妹及祖姑曾高祖姑之属,皆由一本而分,远近虽殊,其宜亲厚一也。世人厚其新者,情好尽于妻及子女之亲,以为至戚不求旧姻,再世而后同于路人,薄已。

┃ 今译 ┃

亲戚虽然和同一家族本来的支系不同,不过推究其来源,母亲的亲族、已故的祖母和曾高祖母的亲族,对于我自身来说都是同一个根源。姑姊妹及祖姑、曾高祖姑的亲属,也都是同一个根源的分支,关系的远与近虽然不同,但应该一样亲近与厚待。世人厚待新的亲戚,深厚的感情都给予与妻子和子女有关的亲戚,如果认为有了最亲近的亲戚,就不必求助原先的姻亲,再过一代就如路人,成了彼此无关的人,真是不厚道啊。

┃ 实践要点 ┃

“亲戚”通常用于称呼与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亲属,最初是指“内亲外戚”。“亲”是指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属,“至亲”就是父母,扩大之后就是族亲、宗亲。“戚”是指因婚姻而结成的家庭之外的关系。张履祥所说的“亲戚”主要指外戚。亲戚是构成中国式人情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俗语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意思是刚开始关系亲密的亲戚到后来就如同陌生人了。张履祥认为亲戚本是同宗同源、血脉相连,所以不论远近,都应该厚待。自古以来,人与人只要有血缘牵连,就应该互相扶持依靠。

(六)朋友之交,皆以义合,故曰:“友也者,友其德也。”①有远者,百里一士,千里一贤是也;有近者,塾舍同学及师之子、父执②之子是也。至如《小雅·伐木》之篇,燕朋友也,而云“以速③诸父”“以速诸舅”。可知宗族亲戚之中,志同道合,则亦相与为友。总以道义为取舍,以久要为指归。然究竟远不如近,新不如故。语曰:“朋友以世亲。”不易之论也。若夫酒食征逐④,燕僻⑤狎邪,为害匪细,则远之犹恐不及矣。

┃ 今译 ┃

朋友之间的交往,都是凭借道义相互结合,所以说:“交朋友,是以朋友的好德行为友。”有遥远的朋友,方圆百里有一个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方圆千里有一个贤能的人,就是这样的朋友;有附近的朋友,私塾里的同学和老师的儿子、父亲朋友的儿子,就是这样的朋友。至于像《小雅·伐木》篇中宴请朋友,说“来邀请父亲的兄弟们”“来邀请母亲的弟兄们”。据此可知,宗族亲戚之中志同道合的人,也可以相互之间结为朋友。总之,把道义作为取舍的标准,把以前的约定作为意旨的归向。然而终究远的朋友比不上近的朋友,新的朋友比不上老的朋友。有句话说:“朋友因为世交而更亲近。”这是不可改变的定论。如果朋友频繁酒食宴请,一起做偏邪不正经的事,行为放荡品行不端,造成不小祸害,那么远离他都怕来不及啊!

┃ 简注 ┃

①语出《孟子·万章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挟(xié),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

②父执:父亲的朋友。

③速:邀请。

④征逐:频繁交往、相互宴请,不务正业,唯在吃喝玩乐上的往来。

⑤燕僻:偏邪不正经的事。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说,朋友之间的交往,都是凭借道义相结合的。《论语》中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孟子也说:“友也者,友其德也。”张履祥对友道的重视,也是在学问道德的层面。朋友交往应以仁义道德为归宿,看重的是志同道合,以朋友的学问道德作为自己的榜样,辅助自己进德修业。借着吃喝玩乐结交朋友,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应该趁早远离。

(七)家之有故旧世好,犹国之有勋旧巨室也。典型①于是乎示,休戚②于是乎关,缓急于是乎赖藉,善败于是乎劝救,不可不笃。虽然,言其常理则有之。若乃时移势异,己或富贵,故人贫贱,遗忘,薄也;己则贫贱,故人富贵,趋附,谄也。行己有耻者,能不守其介介乎?

┃ 今译 ┃

家族有世代交谊往来的故交旧友,就好像是国家有功勋卓著的旧臣和名望高势力大的世家大族。旧法常规于是得到体现,喜乐和忧虑因而相互关联,缓慢与急切的事情因此有了依赖,好的与坏的因而得到劝勉与救助,不可不忠实。虽然这样,这说的只是通常的道理。如果时代情势等都已发生变化,比如自己富贵,老朋友贫贱,而遗忘老朋友,就是薄情;自己贫贱,老朋友富贵,自己去迎合依附老朋友,就是谄媚。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怎么能不守住自己孤高耿直的节操呢?

┃ 简注 ┃

①典型:也作“典刑”,谓旧法,常规。

②休戚:喜乐和忧虑,也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休,吉庆,美善,福禄,喜悦,欢乐。戚,忧愁,悲哀。

┃ 实践要点 ┃

凭借道义相结合的朋友,就是君子之交;不尚虚华的贤者之间的交情,就是莫逆之交。还有世交,父子两代或几代都相互往来。张履祥非常推崇世交,比如他本人与颜士凤、颜孝嘉父子的情谊。世交感情深厚,互帮互助,一如既往。朋友交往必须坚守道义,无论朋友贫贱富贵。他的这些话,对于现代社会的交友观也有其指导价值。

(八)宗族乡邻不和、不一,必是在我处之不尽其道。但可责己,不可尤①人。

┃ 今译 ┃

宗族乡里邻居之间不和睦,没能团结成一个整体,一定是我没有完全按照道义处理事情。只可以责备自己,不可以责怪别人。

┃ 简注 ┃

①尤:责怪,归罪,埋怨。

┃ 实践要点 ┃

遇事不要抱怨,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增广贤文》中说:“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一个人只有懂得自省,才能看清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使问题得到积极解决。面对宗族乡里邻居之间的不和睦、不团结,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清自己的缺点。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就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引导大家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我反省,就能够一起解决家族中的矛盾和问题。

(九)鳏寡孤独废疾之人,皆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①他人遇此,犹将恻然动念,思有以矜恤②之,况在宗族,而可漠不相关?若吾族人幸而无此,固为可喜,不幸有之,自应加意。损衣衣之,损食食之,③衣食不足,曲为之所。凡有可为,勿惜余力。均为祖宗遗体④,苦乐何忍绝异?养其肩背而断其一指,能无痛乎?

┃ 今译 ┃

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少儿无父、老而无子、身患残疾等等这类人,都是穷苦却无处诉说的普通人。别人遇到这类人,都会哀怜地生起同情的念头,想去怜悯抚恤他们,何况是宗族之中如果有这类人,怎么可以看做与自己毫无关联呢?如果我的宗族里很幸运没有这类人,固然可喜,如果很不幸有这类人,自然应该特别注意。减少自己的衣服使他有衣服穿,减少自己的食物给他吃,如果衣服和食物不够,就要想办法妥善安排。凡是有可以做的事情,就不要顾惜自己剩下的精力。都是祖先的子孙,祖宗怎么忍心有的人辛苦、有的人安乐如此全然不同?保养他的肩背却切断他的一根手指,能没有痛苦吗?

┃ 简注 ┃

①语出《礼记·王制》:“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矜,古同“鳏”。无告,有疾苦而无处诉说。天民,人民、普通人。

②矜恤(jīnxù):怜悯抚恤。

③损衣(yī)衣(yì)之,损食(shí)食(sì)之:衣(yì),穿。食(sì),拿东西给人吃。

④遗体:子女的身体为父母所生,于是称子女的身体为父母的“遗体”。《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认为全族人都是出自同一祖先,宗族本来就是一体的。对于宗族中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少儿无父、老而无子、身患残疾这类人,应该给予救助。救助的方式包括济贫、解困和相助,具体表现为给钱、给物、出力,一般发生在亲戚、朋友、邻里、主佃、贫富、陌生人之间。宗族尽其所能地设立义塾,置办族田或者义田。如义塾是宗族为家境贫寒或者父死不能读书的族人子弟开办的免费学校,有的不但不收取学费,反而为其免费提供书籍、伙食、笔砚、参加考试等方面的费用。族田是用来赡养本宗族没有子孙的孤寡老人的。宗族对其成员的救助是为了维护宗族利益,不只是简单地给钱给物,还带有道德教育的色彩。

(十)邻里乡党,与吾先世室庐相接,行辈相差,婚姻庆吊世世弗绝,谊本厚也。其有强盛,情固乐之,益宜内惧而思自勉。其有忧患,即不能恤,忍利之乎?儋石①升斗以通有无,不可虚也。或以田宅来售者,劝止之,不得已则宜厚其价值而受之,以寓相周之意。然田可也,宅终不可。宅售,则将舍兹而他适,何以为情?若其后人,或其同宗兄弟欲复此产,仍受原值归之,永以为好,岂不甚快?《书》曰“人惟求旧”,旧可怀也。薄俗之习,穷约则耽耽思攫②,恶人所有;贵盛则势陵利诱,曲肆并兼。贻谋弗臧③,无往不复④,天道殊不爽也。

┃ 今译 ┃

乡里乡亲的人,和我祖先的房舍相连,排行与辈分彼此或有差别,婚姻相通、喜事庆贺与丧事吊慰世代没有断绝,情谊本来就深厚。一乡之人有强大兴盛的,情感上固然替对方高兴,但更加应该内心有敬畏之心,并且自我勉励。一乡之人有遭受祸患的,即使不能救济,又怎么忍心从他身上获利呢?用少量米粟等粮食互通有无去救济对方,不可只讲空话。有的人拿田地住宅来售卖,要劝导阻止他,没有办法阻止就应该加价买下来,用以体现接济之意。然而田地可以买,买住宅终究是不可以的。住宅卖了,就要舍弃这个住宅到其他地方去居住,把什么作为情感的寄托呢?如果他的后代或者是同一个宗族的兄弟想要买回这个住宅,仍然按照原来的价钱归还他,永远都这样相互交好,难道不会特别开心吗?《尚书》上说“结交相处的人还是要找旧的”,因为旧的更值得怀念。有一种坏风气,穷困的人会贪婪地想尽办法夺取别人的钱财,憎恶别人拥有的东西;高贵显赫的人就用权力侵犯用利益引诱,趁着乡邻困苦患难的时候兼并他人的土地房产。父祖对子孙的教导不好就危险了,事物的运动循环反复,自然规律是丝毫没有差错的。

┃ 简注 ┃

①儋石(dāndàn):容器名,用以计量谷物,十斗为一石,二石为儋。这里指少量米粟等粮食。

②耽耽:贪婪地注视。思攫(jué):动歪脑筋来夺取。

③贻(yí)谋弗臧(zāng):父祖对子孙的教导不好。贻谋,指父祖对子孙的教导。贻,遗留,留下。臧,善,好。

④无往不复:语出《周易·泰卦》爻辞,指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

┃ 实践要点 ┃

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有着很重的乡土情结,体现出浓浓的人情味,注重邻里关系的道德调节。俗话说:“挑箩夹担望远亲,急难来时靠近邻。”尽管亲情血浓于水,可是空间的阻隔使得远水解不了近渴,邻里乡情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张履祥看重以邻为伴的美德,重视处理好与邻里的关系,强调家人要与邻里乡党和睦相处;如果邻里中有人遭受祸患,就要救济他,不能趁机从他身上获利。现代社会,城市拆迁、异地安置,以及住房多为高层单元楼等外在因素,影响了传统的街坊邻里关系,大多是对门的不认识对门的,楼上的不认识楼下的。在共建和谐社会文明社区的时代背景下,过去处理邻里关系的经验和传统,仍然值得我们充分发掘并加以运用,以培育互知、互敬、互帮、互助的新型社区邻里关系。

(十一)处乡党,只有谦以持身,恕①以接物。谦则和,和则不竞;恕则平,平则寡怨。人生长于乡,犹鱼生长于水也。鱼出于水则死,人不容于乡则祸患随之矣。遇胜己者,不可萌忌嫉、卑诎②之心;遇不如己者,不可起轻侮陵虐之意。《洪范》曰:“无虐茕独,而畏高明。”③非独乡党为然,乡党尤其切近者也。《易》曰:“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④凡今之人,得罪于乡党而不获善其后者,目见耳闻至众矣。“出乎尔者反乎尔”,盍亦审思之乎?

┃ 今译 ┃

与乡里乡亲相处,只有用谦逊来要求自己,用宽容体谅来待人接物。谦逊才能赢得平和,平和就不会引起争端;宽容就得到安定,安定就少有怨恨。人在乡里生长,就像鱼在水里生长。鱼离开了水就会死,人不能被乡里人接纳,祸患就会随之产生。遇到超过自己的人,不可以产生妒忌或认为自己卑微的念头;遇到不如自己的人,不可以产生轻蔑侮辱的念头。《尚书·洪范》篇说:“不要虐待无依无靠的人,却畏惧显贵的人。”不只一乡之人是这样,只是一乡之人更加贴近现实。《易经》里说:“两者相互交接却配合不当就有凶险,或者遭受外来的伤害。”现在的人,得罪乡里而使得他本人或后代得到不好的结果,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这类事例太多了。“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何不仔细思考一下这句话呢?

┃ 简注 ┃

①恕:宽容,体谅,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卑诎(qū):认为自己卑微而屈服。

③《洪范》:《尚书》篇名,商代贵族政权总结出来治理国家的九种根本大法。“洪”的意思是“大”,“范”的意思是“法”。茕(qióng):孤独,无兄弟。

④语出《易经·系辞传》:“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 实践要点 ┃

在家乡居住生活,只有用谦逊来要求自己,用宽容体谅来待人接物。这是张履祥提出的乡居生活的重要原则。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谦以持身、恕以接物,就一定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事业有成。立身有法,处世有度,朋友喜欢他,乡人敬重他,他的德行传播开来,将无往而不胜。在现代人际交往中,首先应当注意人际交往相关的德行——谦逊、宽容,这些原则仍然应当坚守。

(十二)先王分土授田,一夫无失其所,凡有劳事,只使子弟为之,未尝有仆役也。观《论语》“有事,弟子服其劳”①及“子适卫,冉有仆”②可见。王政不行,人民离散,贫无依者,势不得不服役于人以生。是以家力有余,子弟不给使令者,养人以资其力,久矣,为天下之通义也。但当善待之,不可横加陵虐。陶公曰:彼亦人子也。③先须开以为善之路,示以资生之方,必其不堪扶植与屡不用命者,然后去之。苟无大恶,亦宜宽宥④,不可求之太过,责之太深,使人无所容足也。彼辈无知者固多,然其必不可化导,要亦无多。至其子孙,实为不幸,非由自己作之,放遣可也。天子臣妾万方,犹欲视民如子。士庶之家,牛羊犬马待人,不畏获罪于天乎?

┃ 今译 ┃

古代的帝王分封土地按户分田,没有一个人失去他的存身之所,凡是有劳动操作之事,就让他的子弟去做,不曾拥有仆人。从《论语》所说“家中有事的时候,做子弟的就去担任劳作”和“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冉有就为他驾车”等语句可以看出来。以仁义治理天下的政策不能实行,人民就会分离失散,贫困没有依靠的人,则势必不得不去做别人的仆人用以谋生。因此家里如有多余的力量,不要轻易给子弟提供使唤的仆人,供养他人也以资助其自力更生为主,时间久了,就会成为天下普遍适用的道理与法则。不过应当好好地对待仆人,不可以蛮不讲理,强加欺压凌辱。陶渊明说:“他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呀!”首先应当启发他力求向善的途径,把赖以为生的方法指出来,如果他实在不堪扶助培植并且多次不听从命令,这才打发他走。仆人如果没有犯下大错,就应该宽容饶恕,不可以要求太过、责备太重,使人没有立足之地。他们那一类人之中,不懂情理、缺乏知识的固然很多,然而一定难以被教化、被开导的,大约也是不多的。至于仆人的子孙,他们也实在是不幸,不能由自己做主的,放归、遣散都是可以的。君王的臣子、侍妾来自各个地方,还想着爱护百姓,把百姓看得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普通百姓家庭,像对待牛羊犬马一样对待仆人,不怕上天降罪吗?

┃ 简注 ┃

①语出《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②语出《论语·子路》。

③陶渊明《与子书》:“今遣一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④ 宽宥(yòu):宽容,饶恕。

┃ 实践要点 ┃

如何对待仆人?张履祥认为,不可以蛮不讲理、欺压凌辱,要教化开导、宽容饶恕,使仆人有立足之地。现代社会人人平等,因为生活需要,也有一些家庭请保姆帮忙带孩子、煮饭,请司机帮忙开车等,那么张履祥的话也是适用的。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孩子尊重给家里帮忙的长者,不能让孩子从小对人产生地位高下之分。假如孩子从小就失去了对保姆、司机等人的恭敬之心,看不起他们,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十三)男仆二十余即当为之娶妻,女婢近二十即当使有配偶,或别嫁之。非独免其怨旷,亦所以已乱也。近世仆人忠谨固少,主人待之非理亦甚。盍思上下报施,既有恒分,循环往复,又道之常,能无惕惕①于心,可云惟我所制乎?

┃ 今译 ┃

男仆二十岁之后就应当为他娶妻子,女仆接近二十岁时就应当为她婚配,或者嫁到别家去。这样做不但避免了男无妻、女无夫的情况,也是制止男女关系不正当等混乱发生的方法。近代以来仆人忠诚谨慎的固然很少,不过主人违背情理地对待他们的情况也很严重。何不想一想,主人与仆人,上下的报答与施与,既有不变的名分,也有循环往复变化的可能,这又是天道的规则,能够心里没有一点畏惧,可以说都是我所能规定、约束的吗?

┃ 简注 ┃

①惕(tì)惕:忧劳,恐惧。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认为主人要为仆人的终身大事考虑,才能避免男女关系不正当等混乱情况的发生。在古代,不同等级的女仆的婚嫁是不同的,有的以妾的身份侍奉主人,有的嫁给主人家的管家或者重要的家仆,也有的终身不嫁。不管如何,对于仆人的婚嫁大事,都应该有所关心。现代社会做领导的,对下属婚嫁之事,给予适当的关心,也有必要。

(十四)御仆人之道,严其名分而宽其衣食,警其惰游而恤其劳苦。要以孝弟忠信为先。

┃ 今译 ┃

管理仆人的方法是,严格地确定他们的地位与身份职责,但是要宽容、优待他们的衣食;警惕他们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但是要体恤他们的劳累辛苦。对仆人的教导,要以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心志坚定、诚实知耻作为首要的德行。

┃ 实践要点 ┃

在中国传统社会,“名分”常用来指代某一社会个体的身份和地位,社会角色及其规范,是用来构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核心概念。权利的合理性与名分的正当性,必须讲究。仆人,或者现代雇佣关系之中受雇者,必须注意自己的地位与身份职责;另一方面主人家也要体恤他们的劳苦,照顾他们的衣食,并且担负起教导的责任。

(十五)贫家役使之人,第一是勤;贵家役使之人,第一是谨。要之不欺为本。有才智者,害多利少,且于义未当也。总不宜多畜,及轻于进退。

┃ 今译 ┃

贫困家庭的仆人,最重要的是勤劳;有地位的家庭的仆人,最重要的是谨慎。总而言之,要把诚实不欺作为根本。有才能智慧的仆人,对于主人而言是害处多好处少,并且就道义来说也是不适当的。总之不应该收养过多仆人,也不应该轻易收养或辞退仆人。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根据情况,对不同家庭提出不同要求:贫困家庭需要勤劳的仆人;富贵家庭需要谨慎的仆人。因为贫困家庭雇人主要是为了帮家里干活,而富贵家庭则内部关系比较复杂,仆人也比较多,主要是服侍主人,要求谨言慎行。不管在什么样的家庭,做仆人都应以诚实不欺为根本。为什么说有才能智慧的仆人,对于主人而言是害处多好处少?因为这类人容易自作聪明,违背仆人的本分,做出一些不符合道义的事情。现代社会虽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但是雇佣关系还是存在的,张履祥的观点依旧适用。

(十六)宾客至,诚敬以待之,当内外如一。若女子、小人得罪长者,主人不察之罪也。世竟有阴令若辈为之,自托于不知者,为鬼为蜮,盖无不至。欲免祸败,得乎?

┃ 今译 ┃

宾客到家里了,要诚恳恭敬地接待,家中上下都应保持一致。如果家中的女人、孩子得罪了长辈,那就是主人犯下了没有察知的过错。世上竟然有暗地里指使这些人去冒犯长者,自己却找借口说不知情的,真是阴险如同害人的鬼怪,这种人大概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想要免除祸患败乱,能做到吗?

┃ 实践要点 ┃

古代待客之道包括很多礼仪,比如餐具、上菜过程和菜品都有明确的规定;上菜也有原则,先咸后淡,先浓后稀,先无汤后有汤。这些虽不是死板的教条,但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感情。至于有意或无意让女人、孩子得罪客人,这种情形古今皆有,实在是非常不厚道的行为,所以必须让家人一起学习待客之道。

(十七)同里共役之人,非关亲旧,则有同井之谊①。宜相敦好,慎无挟②诈,亦礼让之一事也。

┃ 今译 ┃

来自同一个地方一同做事的人,即使不是有交往的亲戚朋友,那也有老乡邻居的情谊。应该和睦友好,不要胁迫他人服从或者耍手段诓骗,这也是守礼谦让的表现。

┃ 简注 ┃

①同井之谊:邻居的情谊。同井,同饮一井水的邻居。

②挟(xié):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

┃ 实践要点 ┃

普通百姓大多勤劳、淳朴,但也有的因为没有知识、眼界短浅、固执己见而自私自利,彼此之间做出相互伤害的事情。张履祥提出和睦友好、守礼谦让的原则,让人体会到邻里之间的往来特别值得注意。

远邪慝

凡八条

(一)凡一身术业,及居常①游处②之人,下至居室器用财贿,苟为不可容于尧舜之世者,概宜绝去。

┃ 今译 ┃

凡是一身的技艺,以及平常来往的人,乃至房屋里的用具、财物,如果不能被尧舜那样的圣明时代接纳的,应该一概弃绝。

┃ 简注 ┃

①居常:平时,经常。

②游处:交游,来往。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认为,尧舜是仁义道德的典范:在尧舜之世,天下清平,人民安居,传天下之位于有德之人,而不是世袭给自己的儿子。人民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就能远离邪恶、邪道。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其技艺,还要看与他来往的人,以及他所用的器物,这确实是一条重要的交友之道。

(二)贤知①子孙可以上达者,教之为学。惟本安定胡公经义、治事二科②,其余俱宜舍置,以其无用也。

┃ 今译 ┃

可以向上发展的拥有贤明智慧的子孙,就教育他做学问。只能把胡安定先生的经义和治事两门科目作为根本,其他的学问都应该舍弃,因为没有用处。

┃ 简注 ┃

①贤知:贤明智慧。知,通“智”。

②安定胡公:即胡瑗,字翼之,江苏如皋人,北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提出,要做学问,就应以胡瑗制订的“经义”和“治事”两个科目为本。胡瑗贯彻“明体达用”,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创立分斋教学,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依据学生的才能、兴趣、志向施教。经义主要学习《六经》;治事又分为治民、讲武、堰水(水利)和历算等科。凡进入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一个主科,同时加选一个副科。另外还附设小学。这种大胆尝试,既能使学生领悟圣人经典义理,又能学到实际应用的本领,胜任行政、军事、水利等专门性工作。张履祥要求子弟按照胡瑗的教育理念学习,就是强调一个人既要懂经典义理,又要学有专长,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贤明智慧的人,远离邪恶和邪道。现代社会教育的目标,也正是培育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此而言,古今是相通的。

(三)读圣贤之书,亲仁义之士,则德可以进,业可以修,其益无穷。若读非圣之书(如诸子①、二氏②之类),最易坏心术;亲无良之人,必丧及身家,其害无穷。非圣之书,非特不可读,亦当投之水火,不可使存于家,亦不可以授于人。无良之人,非特不可以为师友,虽在亲旧,自当畏而防之,若盗贼、蛇蝎,切不可与之作缘。

┃ 今译 ┃

阅读圣人贤者的书籍,亲近仁爱正义的人,则德行可以长进,学业可以修习,好处是无穷无尽的。如果阅读的不是圣人的书籍(例如诸子百家、佛道二家一类),最容易败坏人的思想品质;亲近不善良的人,一定会使自身和家庭败亡,害处也是无穷无尽的。不是圣贤的书籍,不仅不可以读,还应该投到水中冲掉或者火中烧掉,不可以在家中保存,也不可以送给别人。不善良的人,不仅不可以做老师或朋友,即使是亲戚或旧相识,也应当畏避且提防,就好像是盗贼、毒蛇与毒蝎,千万不可以和他有所关联。

┃ 简注 ┃

①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及其著作,指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此处“诸子”不包括儒家的孔子、孟子等人及其著作。

②二氏:指佛、道两家。

┃ 实践要点 ┃

阅读圣人贤者的书籍,亲近仁爱正义的人,就能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给人生以正确引导,走上光明正大的路途。得到同时代贤人的教诲有时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没有遇到良师益友,那么我们就应该多读经典书籍,通过阅读向古代及当代的圣贤学习。张履祥再三告诫不要读非圣贤之书,因为这类书会败坏我们的思想,让我们走向邪道。当然就什么才是该读的书而言,张履祥太过保守,也有些狭隘。

(四)方技之中,惟医为不可少,要须平日择其术精而心良者,与之往还。若星命①风水之徒,诞妄妖惑,空乱人意,甚者构成祸害,不可近也。子孙虽使饥寒,不可流为方技,败坏心术,卑贱人品。

┃ 今译 ┃

医、卜、星、相等方术之中,只有医术是不可以缺少的,平时必须选择那些医术高明并且心地善良的人,和他来往。像看相算命、看风水的这类人,荒诞虚妄,妖言惑众,只会扰乱人的心灵,甚至造成祸患灾害,不可接近。子孙即使挨饿受冻,也不能让他沦为看相算命、看风水的这类人,使他思想败坏,品格卑贱。

┃ 简注 ┃

①星命:术数家认为人的祸福寿夭,与天星的位置、运行有关,因据人的生年时辰,配以天干地支,来推算命运,附会人事,称为“星命”。也指人命八字。

┃ 实践要点 ┃

方术,指方技和术数。方技,在古代指医经、经方、神仙术、房中术等;术数,在古代指阴阳五行八卦生克制化的数理等。由于在古代社会人们受生产力和科学知识的限制,人们相信天主宰着一切人事,人间的统治者受命于天,把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的变异,视为灾异和祥瑞的征兆。方术作为中华神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既不同于宗教又与宗教有联系的企图借助于“鬼神”等神秘力量来消灾免祸、延年益寿、添财增福等可操作性的东西。在现代社会,多数人崇尚科学,但这类活动仍然存在,若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具有愚弄百姓、非法敛财、导致犯罪、造成浪费、破坏社会稳定、危害青少年,值得我们警醒。

(五)自古方士,祸人家国何限?贫贱,彼无所慕而不来;富贵之日,非严绝之不可。其纳身最巧,其逢人最工,阴邪倾变,随所向而售①。既容入门,鲜不为惑,惑则身家之祸至矣。况家门所尚,守分循理,诵诗读书,修其孝悌忠信,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养生送死无憾。彼说何为哉?或云养生家言亦可以却疾,吾闻之,节嗜欲,定心气,夏葛冬裘,饥食渴饮,亦可少疾矣。事不本诸经传,非先王之道,圣贤之训,笃信之而祸败不及,未有也。每见从事养生家言,反得奇疾者矣。自尧舜至于孔孟,何人道及养生来?康宁寿考②如是,不亦足乎?

┃ 今译 ┃

从古到今的方士,祸害人、祸害家、祸害国的有多少呢?你贫困卑贱时,这些人对你没什么贪慕的,所以不与你来往;你富贵时,就非与这些人断绝往来不可了。这些人藏身最巧妙,迎合巴结人最擅长,阴险邪恶变化无常,随风气之趋向而施展手段。已经被接纳进门,就很少有不被迷惑的,一旦被迷惑,自身和全家的灾祸也就来了。何况家族崇尚的,应是安守本分、遵循道理,诵读诗歌、阅读圣贤之书,修养孝悌忠信,使老人得以安享天年,小孩得以顺利成长,那么子女对父母生前的奉养与死后的安葬没有遗憾了。这些人说的都是什么呢?有人说养生家所说的可以祛除疾病,我却听说,节制耳、目、口、鼻等感官所产生的贪欲,安定心神,夏天穿葛衣,冬天穿皮衣,饿了就吃、渴了就喝,也可以少生疾病。做的事情如果不是依据圣贤所著的书,也不符合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和圣贤的教诲,对歪门邪道深信不疑而不发生祸患败乱,这是没有过的事。常常看到依照养生修道者的话去做,反而染上怪病的人。自从唐尧、虞舜到孔子、孟子,有谁说到过那些养生之法?安宁健康,寿命长短像尧舜、孔孟那样,不也就知足了吗?

┃ 简注 ┃

①售:施展。

②寿考:长寿。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反对迷信,认为从古到今的术士害人害家害国,所以再三强调安守本分,诵诗读书,孝悌忠信,就能远离邪道。就当下而言,应该摒弃迷信,相信科学。科学就是要实事求是,而迷信则违背客观规律,是虚无荒诞之说,只会给人带来灾难。张履祥的真知灼见,对于现代社会仍有借鉴价值。

(六)僧道邪术,子孙愚,不可延①其徒以资福;子孙慧,不可读其书以求道。二者害有浅深,惑则均也。道一而已,天下有外三纲五常,而空虚杳冥②以为道?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世有不修孝悌忠信,惑世诬民,恣行无忌,而获福者乎?

┃ 今译 ┃

对于佛道两家,子孙如果愚昧,不可以邀请这类人来帮助祈福;子孙如果聪慧,不可以读他们的书籍来追求道术。两者的害处有重有轻,能迷惑人却是一样的。大道只有一个,天下还有在三纲五常之外,虚假空幻、奥秘莫测的东西可以作为道的吗?行善可获吉祥,作恶就会降下灾祸。世上有不修养孝悌忠信,蛊惑世人,毫无顾忌随意作恶,却得到福泽的人吗?

┃ 简注 ┃

①延:邀请、聘请。

②杳(yǎo)冥:奥秘莫测。

┃ 实践要点 ┃

僧道即和尚、道士,有的以起课、抽签为生,有的深谙术数、精通命理。邪术,或称“妖术”“巫术”,指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夺权、复仇、夺爱或被人雇用而施法术加害别人;有的以治病、保护、求雨等谋求好处而施法术。张履祥反对僧道邪术,体现了他对传统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道德规范的维护,对孝悌忠信的坚守。

(七)男子妇人,不可与僧尼往还,败坏家风。宗支虽有贫贱,不可令其子女有为僧尼者。寡妇与尼往来,及佞佛①烧香,即不如更嫁。令子女为僧尼,不如为人佣作。

┃ 今译 ┃

男人、女人,不可以与和尚、尼姑交往,否则会败坏家风。同宗族的支派,即使有贫困卑贱的人,也不可以让他的子女去做和尚、尼姑。寡妇和尼姑交往,以及迷信佛教,烧香礼拜,还不如让她再嫁。让子女做和尚、尼姑,不如让他受雇为别人劳作。

┃ 简注 ┃

①佞(nìng)佛:谄媚佛,讨好于佛,迷信佛教。

┃ 实践要点 ┃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来,多有与鬼神方术结合的,僧尼也有兼习方技的。当然随着译经活动的展开、中土寺院制度的订立以及佛教流布区域的扩张,僧尼也逐渐进入上层社会。但是从宋朝之后,僧尼的形象渐渐失去了崇高的地位,到明清时期呈现颓败的态势,因为僧尼生活的腐化、不守清规、犯戒之事经常出现。张履祥看透了这一现状,因此反对与和尚、尼姑交往,以免败坏家庭的传统风尚。

(八)四方风土不同,习俗各有美恶。衰乱以来,败坏日甚,欲求仁里①,已不可得。要惟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戒之而已。吾乡风俗大概不厚,其为见闻习熟,恬不知怪。而贼仁害义之莫大者,无如焚尸、沮葬②、溺子女,以子女为僧尼之类。人孰亲于父子?是可忍,孰不可忍?特未之思耳。凶蠢如禽兽,尚有父子之爱,而况于人?推此以思,习俗移人,灭天理,丧良心者多矣。漫云随俗可乎?

┃ 今译 ┃

各个地方的风俗人情和地理环境不同,风俗习惯各有各的好坏。自从衰败混乱以来,风俗习惯一天更比一天败坏,想要寻找风俗淳美的乡里,已经找不到了。关键在于,选择风俗习惯中好的一面去遵从,不好的一面戒除掉也就罢了。我们乡里的风俗总体上不够淳厚,这是大家见惯听惯的,所以安然处之而不以为怪。毁弃仁爱、损害正义的事情中,没有比焚化尸体、停柩不葬、将子女投在水中淹死,让子女做和尚、尼姑之类更严重的了。哪一种关系比父子更加亲近?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只是还没有深刻地思考而已。像禽兽那么凶残愚蠢,尚且还有父子之爱,更何况人呢?以此类推,在风俗习惯对人的改变过程中,毁灭天理、丧失良心的人已经太多了!只是说说随俗就可以了吗?

┃ 简注 ┃

①仁里:仁者居住的地方,后泛称风俗淳美的乡里。

②沮葬:停柩而不葬。沮,阻止。

┃ 实践要点 ┃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选择住处,必须要选择有着仁义之风的地方,否则怎能说是明智呢?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外部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只有与德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才能在耳濡目染之下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孟母三迁”就是环境塑造人的典型故事。每个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关系到成长轨迹,决定人生成败。张履祥认为,风俗淳美的乡里实在找不到,就要选择风俗习惯中好的一面去遵从,不好的则要努力戒除,只有这样才能远离邪道。至于火葬,因为不同于传统风俗,所以儒家大多反对,当然也有认可的。比如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明道宰晋城,申焚尸之禁,然今京城内外,物故者日以百计,若非火化,何所葬埋?”所以张履祥所说的不良风俗,还当客观看待,至于有所选择地对待风俗习惯,还是很有道理的。

重世业

凡十七条

(一)凡在先世所遗,若祭田、祭器、谱系、影像、图书,以及手植树木之类,皆当敬守弗失。古人恭敬及于桑梓,用心如何!

┃ 今译 ┃

凡是祖辈遗留下来的东西,如用于祭祀的族田、器具,家谱、画像,图册、书籍,以及先人种植的树木这一类,都应当恭敬地守护不要丢失。古人恭敬地对待在家宅旁边栽种的桑树和梓树,心思是多么可贵啊!

┃ 实践要点 ┃

古时候,人们常在住宅旁栽种桑树和梓树。《诗经·小雅》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见到桑梓就会引起对父亲母亲的怀念,应该表示恭敬,《后汉书》也有“松柏桑梓,犹宜恭肃”的说法。张履祥也说到了恭敬桑梓,还强调祖辈遗留下来物品,也应该恭敬地守护不要丢失,体现了对祖先及其产业的敬重。睹物思人,先人的遗物应有选择地保存,因为其中可以寄托血脉亲情,并且传递家风家训。

(二)坟墓、祖居、田产、书籍四者,子孙守之,效死勿去,斯为贤矣。必不得已,田产犹可量弃,书籍必不可无。无产止于饥寒,无书人不知义理,与禽兽何异?况死生有命,果是能知义理,亦未必饥寒而死也。

┃ 今译 ┃

坟墓、祖居、田产、书籍这四样东西,子孙守护它们的时候,即使失去生命也要保证不丢失,这才是贤能啊。如果迫不得已,田地还是可以适量放弃的,而书籍则一定不可以没有。没有田地也只是遭受饥饿寒冷而已,没有书籍子孙就不知道道德准则,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况且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果真能够懂得道德准则,也未必真的会因为饥饿寒冷而死。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认为坟墓、祖居、田产、书籍这四样世业是不能丢弃的。如果它们之间发生冲突,迫不得已则田地可以适量放弃,但是书籍必不可少。因为没有田地最多就是饥饿寒冷,没有书籍就会不知道德准则,就会禽兽不如。况且,子孙勤于读书、懂得义理,也不至于真的忍饥挨饿,就一定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三)立祠堂以合族属,置公田以赡同宗。敦本厚族,必以是为先。心存孝悌者,力之所及,自当勉为。吾贫且贱,空言似为可耻,但事无大小,成不成俱非人之所能。此心则何日可忘乎?

┃ 今译 ┃

建立祠堂以使同族的人和睦,置办家族公有的族田以赡养同一个家族的人。注重农事使得宗族厚实,一定要以此作为首要的事情。心里存有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念头的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然应当尽力做好。我虽贫困并且微贱,说空话似乎是可耻的,但是事情无论大小,能否做成都不是人力能够控制的。然而这样的念头哪一天可以忘记呢?

┃ 实践要点 ┃

祠堂也是祭祀祖先、讨论处理宗族大事的场所,立祠堂则是一个家族兴旺的象征。族田是维系宗族、团结族人的物质基础,其收入主要用来祭祀祖先、赈济族人、创立义学等。张履祥强调祠堂和族田的作用,但更强调必须重视农事,心存孝悌,这两样其实比祠堂、族田更为根本,也是贫贱的家族就可以实现的。

(四)坟墓不宜侈①大,侈大则害生谷之地,非可通行。宜仿族葬法,父子祖孙生同居、死同域。子孙祭扫,毕萃于斯,仁义之道也。深埋实筑,不易之义也。惟夫地狭,不足容棺,则更辟他所。然不可惑葬师②邪说,以违前训,自蹈不孝。

┃ 今译 ┃

坟墓不宜过分广大,过分广大就会妨害生长谷物的土地,不可普遍实行。应该仿照同一高祖的子孙葬在一块墓地的方法,父子祖孙活着的时候同一处居住,死后同一处埋葬。子孙祭祀扫墓的时候,都聚集在这里,这样才符合仁义之道。实行深埋实筑的埋葬方法,这是不变的原则。由于地形狭长,不足以放下棺材,那就换个地方埋葬。然而不可被风水师的歪理邪说迷惑,以致违背前人的教诲,自己走上不孝的道路。

┃ 简注 ┃

①侈:过分。

②葬师:旧时丧葬中以看风水、择时日为业的人。

┃ 实践要点 ┃

传统社会强调“慎终追远”,强调“棺椁必重”“葬埋必厚”,丧葬之事烦琐、铺张。儿孙为了博取孝名,致使土地浪费,造成经济负担。张履祥提倡简葬,节约土地资源,不受歪理邪说迷惑,难能可贵。现代社会倡导生态安葬,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安葬骨灰或遗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张履祥的观点,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倡导厚养简葬才是真正的孝顺,则极有眼界。

(五)卜地以山中为上,力不能远,则乡僻犹可。当以近城市、河渠为切戒。山中不特五患①皆无,兼免赋役之累,又不害谷土,故以为上。惟武林②诸山不可。

┃ 今译 ┃

选择葬地以山中最佳,力量有限不能太远,选择乡里偏僻的地方也可以。选择墓地时务须避开靠近城市、河渠的地方。选择葬在山中,不仅五种祸害都没有,还免除了赋税和徭役的连累,又不会妨害种植庄稼的土地,所以是最佳的。只是杭州一带众多的山岭,都不可以作为墓地。

┃ 简注 ┃

①五患:指墓地选择不当的五种祸害:沟、渠、道路、避村落、远井窖。

②武林:杭州的旧称。

┃ 实践要点 ┃

为了荫庇后世子孙,古代对墓地的选址是很有讲究的,有很多风水的原则,比如:上风上水的原则、依山傍水的原则、明堂开阔的原则、前朝后靠左右抱的原则、屈曲蜿蜒的原则。张履祥摒弃了风水之说,只强调选择葬地以山中最佳,但是桐乡一带几乎没有山岭,也就只能选择乡里的偏僻之地了。

(六)坟墓禁人薪樵,子孙之责。墓远,则分一支就近守之,庶为可久。子孙虽贫,若思盗卖祭产,及斩伐坟墓树木,无论法不得为,即天道永不祐之,其家每至败绝,不复能振矣。

┃ 今译 ┃

坟墓之地禁止有人砍柴,这是子孙的责任。墓地太远,就分派一支子孙在附近守墓,这样才能长久。子孙即使贫苦,如果总想着私自出卖祭祀的产业,以及砍伐墓地的树木,姑且不说法律不允许这么做,就连天理也难容,永远不会护佑他。他的家族也会因此衰败灭绝,无法再度振兴。

┃ 实践要点 ┃

守护墓地,是子孙对祖先表达敬重的行为,也是孝道的体现。一个家族,往往会把先人葬在同一个地方,既便于祭奠,也便于管理。守墓人的工作,一是打扫墓园,一是防止盗贼。然而更要防止的却是自家子孙盗卖祭产,所以张履祥的话几近诅咒。

(七)坟墓须防狸穴,绝之之道,猎不如熏,熏不如灌。下灌河泥,上加乱石、灰砂,庶免后患。然每年冬春二次,省灌必不可少,不问与穴远近,总宜塞绝。若葬时,遵用《家礼》灰隔之法,则无此患矣。

┃ 今译 ┃

坟墓必须防备狐狸打洞做巢穴,断绝它的方法,狩猎比不上用烟熏,用烟熏比不上用河泥灌。向下灌河泥,里面加上乱石、灰砂,这样做或许能免除后患。不过每年的冬季、春季两次,用河泥灌注洞穴一定不能少,不管坟墓与洞穴的距离远还是近,都应该堵塞断绝。如果在埋葬的时候遵循《朱子家礼》中使用灰隔之制,来隔开棺木,那就没有这个隐患了。

┃ 实践要点 ┃

狐狸喜欢在坟墓中做洞穴,利用墓穴躲避风雨和天敌,还可以偷食祭品。人们普遍害怕坟墓,因此狐狸在墓穴中安家为它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古人认为,坟墓上不管是有洞穴还是有裂缝,都是大凶之兆。这些洞穴和裂缝对“藏风聚气”不利,不利于荫庇子孙,也对子孙的运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坟墓必须预防狸子打洞做巢穴,一旦发现坟墓上有巢穴,必须堵塞断绝。张履祥为此具体讲解了堵塞断绝坟墓上的洞穴的方法。《朱子家礼》中讲到普通人没有财力在木棺之外再用一层木椁,那就用灰隔之制,也即以石灰混杂炭末、细沙、黄泥混合物,搭配砖石围绕棺木修筑一层,其坚硬程度也与铁石无异,反而胜于木椁。

(八)屋室,祖宗所遗,足以安居。宗族聚于斯,坟墓托于斯。子孙守之,敝则略为修葺,无俟增置更造也。增造由于迫隘难居,去乡因乎势不得已。苟慕华侈,夸壮丽,非天理矣。萧相国云:“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①李文靖公云:“居第当传子孙。”②二公功名盖世,贵极人臣,所见如此,何论穷居无德之人哉?《记》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③轻重固有等矣。今人缔造多反乎是,夸美一时,转盼易主。前覆不鉴,后辙复循,抑何愚哉!

┃ 今译 ┃

房屋居室,是祖宗留下的,足够用来安稳生活。宗族在这里聚集,坟墓在这里安葬。子孙守护它,破旧了就稍作修理,不用等着增添或者重造。增添重造是因为房屋狭窄难以居住,离开家乡是因为形势所迫而不得已。如果贪慕豪华奢侈,追求宏伟瑰丽,则不符合自然法则。相国萧何说:“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就效法我的简朴;如果不成器,房产也不要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去。”李文靖说:“住宅是要传给子孙的。”这两个人的功绩和名声在同时代都没人能比,在大臣中也地位最高,他们的见识都是如此,又何必说那些居所穷困、没有德行的人?《礼记》中说:“君子修建房屋时,要考虑的首先是宗庙祠堂,其次是牲口棚和库房(因祭祀时需要宰杀牲口),最后才是住房。”事情的轻重本来就有等第。现在的人建造房屋大多和这个原则相反,只是贪图一时的夸奖称美,可是转眼之间就换了主人。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不引以为戒,反而仍然跟着前车的车辙,是多么愚蠢啊!

┃ 简注 ┃

①语出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②语出司马光《训俭示康》:“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

③语出《礼记·曲礼下》。

┃ 实践要点 ┃

古时候,才德出众的人都是将用于侍奉祖先的宗庙放在第一位;把养马藏物的厩库放在第二位,它既具有为侍奉祖先提供祭品贮备的功能,同时又提供生活生产资源;最后才是考虑到人员的居住。这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以宗法为重心、以农耕为根本的社会居住法则。这对于现代社会房地产业的发展与购房者的购房需求有一定的启示,居住属性是住房的基本属性,必须以节约资源、提高居民居住水平为目标。

(九)书籍惟《六经》诸史、先儒理学以及历代奏议,有关修己治人之书,不可不珍重护惜。下此则医药、卜筮、种植之书,皆为有用。其诸子百家、近代文集,虽无可也。至于异端邪说、淫辞歌曲之类,能害人心术,伤败风俗,严距①痛绝,犹恐不及,况可贮之门内乎?凡书籍自己所有,不可散失。若他人简册掩为己有,与穿窬②何异?戒之,戒之!若系先代所遗,及祖宗手泽,片楮③只字,皆当敬守,不可轻出,以致脱失。

┃ 今译 ┃

书籍中只有《六经》和几部正史、宋明儒者的理学著作,以及历代名臣的奏议、有关修己治人的书籍,不可以不珍重爱惜。除此之外的医药、卜筮、种植一类的书,都是有用的。那些诸子百家、近代文集,即使没有也无妨。至于传播异端思想的歪门邪说、淫秽下流的言辞、歌曲一类,会伤害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俗,严厉抵制、彻底拒绝,还担心来不及,怎么可以收藏在家里呢?凡是自己拥有的书籍,不可以散落遗失。如果把别人的书籍占为己有,与挖墙、爬墙的偷窃行为有什么不同呢?一定要警惕啊,一定要警惕啊!如果是祖辈遗留下来的书籍,和前辈的遗墨遗物,哪怕是片纸只字,都应当恭敬守护,不可轻易出示于人,以致散脱遗失。

┃ 简注 ┃

①距:同“拒”,抗拒,抵御,拒绝。

②穿窬(yú):挖墙洞和爬墙头,指偷窃,也指小偷。窬,从墙上爬过去。

③片楮(chǔ):片纸。楮,落叶乔木,树皮是制造纸张的原料,故代称纸。

┃ 实践要点 ┃

应该读些什么书,不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张履祥做了具体的说明。他认为应当读有利于提升道德修养的书,如《六经》、诸史、先儒理学以及历代奏议等经典;医药、卜筮、种植等书对于生产、生活也是有用的;诸子百家之书、近代文集则要少读,因为太多太杂了;至于异端邪说、伤风败俗的书,则要坚决抵制。现代社会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对于每个人来说,会有不同的需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也即多读经典。因为经典是那些经受住时间考验,在一个国家甚至世界产生广泛影响,被读者广泛认可,凝聚着人类真善美的精神的书籍。

(十)吾里田地腴美①,宜桑谷而不病水旱,但能勤力耕蚕,公私之用可以不匮。然土隘人稠,无山泽之利,风俗日趋于薄,难以乐业。又西界归安,水泽之窟,盗贼时作。前逼运河,后枕烂溪,东西支港,秀溪、白马,相距十余里。多故之日,游兵剽掠之患,将恐不免。若事力可办海滨僻壤,震泽②深乡,百里而近,豫营别业,备仓猝避地之所。俟子姓繁多,分族以处,当非重去其乡之义可得拘牵也。

附近田地,须量一家衣食所需,足以耕治可矣。虽力有余,不可多置。多置则宗族邻里即有受其兼并,无土可耕者矣。惟先世遗业不可不守耳。若患人稠地狭,则散处他郡邑,古人多有。(但要谱系修,宗会时耳。)覆载甚宽,慎毋争此尺寸也。

┃ 今译 ┃

我家乡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桑树、水稻而不用担心水涝干旱,只要能够辛勤地耕种、养蚕,公家和私人的用度就可以不匮乏。然而土地狭窄人口众多,没有富饶的山林与川泽,风尚习俗也一天天地变得淡薄,难以让人愉快地从事本业。另一方面,西部与归安县(古县名,属于今浙江省湖州市)交界,又是河流众多、湖泊交错的地方,强盗窃贼时常出现。前面靠近运河,后面挨着烂溪,东西面是支港,秀溪、白马两地相距十余里。变乱频仍的时期,流动出击的军队到处抢劫掠夺的灾祸,将来恐怕不能避免。如果有能力,可以在海滨的偏僻地,或太湖边偏远的地方,距离家乡一百里左右,预先经营一处房舍产业,以备非常事变发生之时避乱之用。等到子孙繁多,将家族分开居住,应当不是安土重迁的原则所能束缚的。

附近的田地,必须估量着满足一家人穿衣吃饭的需要,能够耕种治理就可以了。即使有余力,也不要过多置办田地。如果多买田地,宗族邻居之中就会有因为田地被侵吞而没有田地可以耕种的人。只有祖辈遗留下来的产业不可以不守护。如果担心人口众多田地狭窄,那么就分散居住到其他的府县去,古代的人有很多都是这种情况。(但是要修有世谱,几个宗族定时约会。)天地宽广,不要为了田地这点小事发生争执。

┃ 简注 ┃

①腴(yú)美:土地肥沃。

②震泽:即太湖;也指太湖边苏州的震泽镇。

┃ 实践要点 ┃

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自古以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特别适合水稻、桑树的生长,是我国稻米、蚕桑的重要产地。因为经历了明清之变,所以张履祥建议为了家族的长远打算,事先做好规划:在海边或太湖边的偏远地方,距离家乡一百里左右,预先经营产业。至于附近的田地,必须估量着能够满足一家人穿衣吃饭的需要,也就足够了,不要让宗族邻居没有田地可以耕种。张履祥建议富人善待族人、轻视钱财、重视道义,这一点是很可贵的。

(十一)隙地为圃,种瓜蔬、植果木,以供宾祭、给日用。构屋数椽,子孙读书,灌溉其中,则不可少。或于舍旁,或于墓近,或于田际,规度为之。然不宜广,广则恐妨谷地,不免无益害有益耳。若夫累石为山,掘土为沼,亭台卉木,以供游玩,乱世之风,败亡之辙,当以为戒。孟子以坏宫室为洿池①,弃田为苑囿②,同于邪说暴行,严矣!

┃ 今译 ┃

将空着的地方用作菜园子,种植瓜果、菜蔬、果树,以供招待宾客、祭祀和日常生活之用。建造几间房屋,教育子孙读书,浇灌房屋旁边的菜地,则是不可少的。或者在房舍的旁边,或者在墓地的附近,或者在田边地头,都可以规划经营菜园子。然而不宜占地太广,占地太广恐怕就会妨害种植水稻的土地,免不了无益的损害有益的。至于堆积石头做成假山,挖掘泥土做成水池,建造凉亭,种植花木,以供游玩,这是乱世的风气,败亡的道路,应当引以为戒。孟子把毁掉民居来挖掘池塘、毁坏良田来营造园林,等同于荒谬的学说、残暴的行为,真要严肃对待呀!

┃ 简注 ┃

①洿(wū)池:水塘。

②苑囿(yuànyòu):古代畜养禽兽供帝王玩乐的园林。

┃ 实践要点 ┃

孟子说:“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有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残暴的国君,才会毁坏民宅、毁弃良田,使得百姓没吃没穿,最终造成天下大乱。所以张履祥反对营造园林,对于土地非常珍视,要求合理利用:面积大的要种水稻,面积小的才能种菜,房前屋后的小块土地利用好,蔬菜、瓜果也就充足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必须倍加珍惜、节约土地。现在强调保护耕地,避免盲目城市化,就是这个道理。

(十二)唐人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祖宗躬耕①之地,相传不知几世;资以衣食,不知几何年;守至今日,心计不知用几何;旦昼勤劬②,即汗汁不知滴几何。子孙诚能念及,必不忍弃与他人矣。

┃ 今译 ┃

唐朝诗人李绅的诗句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祖宗亲身耕种的土地,传了不知道多少代;为我们提供衣服和食物,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月;守护到今天,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白天辛勤劳作,就连汗珠子也不知道滴下了多少。子孙如果真能想到这些,一定不会忍心把田地抛弃给别人。

┃ 简注 ┃

①躬耕:亲身从事农业生产。

②勤劬(qú):辛勤劳累。

┃ 实践要点 ┃

祖宗筚路蓝缕,得到的土地来之不易,子孙应该敬守。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子孙不懂得珍惜,坐享其成,奢靡浪费,懒惰成性,就会失去祖宗遗留下来的土地和产业。现代社会一些家族企业也面临守业艰难富不过三代的严峻问题。作为继承家业的子孙,必须具有一往直前的勇气和坚持下去的毅力,勤俭持家,开拓进取。

(十三)里人欲卖祖田者,予劝止之。答曰:“无如①饥寒何?”予谓之曰:“田在不免饥寒,田去顾得饱暖乎?”其人曰:“然则卖屋何如?”予曰:“祖宗无屋遗汝,将如饥寒何?抑能不衣不食也?”其人无以应而退。或曰:“然则何以为之计?”予曰:“天之所生,地之所长,无不衣食者,皆待废业乎?祖业有尽时,衣食无日已,终如何?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有心思筋力而苦衣食,是谁之咎?”又曰:“祖业必无可废乎?”曰:“为祖宗之故,不得已而废,可也;否则水火盗贼出于不意,犹可也。若乃赋役、凶灾、婚姻、疾病之类,贮之当有时,出之宜有准,已不宜废业矣,矧②无其事乎?”“然则称贷以佐不给,可乎?”曰:“是废业之基也。贷之甚易,偿之甚难,轻贷于人者,必非长保厥家者也。凡人穷则思变,变则思通③。己不求通,天地不能通之,而何尤乎人?自秦而降,朝廷无复制民之产,有无多寡,皆由祖父。若复轻视,莫知敬惜,流亡不亦宜乎?”

┃ 今译 ┃

同乡的人想要卖掉祖宗遗留下来的田地,我劝阻他。他回答说:“无奈饥饿寒冷啊!”我对他说:“田地尚在就已免不了饥饿寒冷,田地没了难道能够得到饱食和温暖吗?”他说:“那么就卖掉房屋怎么样?”我回答说:“如果祖宗没有房屋遗留给你,你将怎么对付饥饿寒冷呢?难道能够不穿衣不吃饭吗?”那个人没有办法再回答就走开了。有的人会说:“那么该怎么办呢?”我说:“我们都在天地之间生长,没有人不需要穿衣吃饭,难道都要等到倾尽家产的地步吗?祖宗的产业有用尽的时候,穿衣吃饭没有一天可以停止,最后该怎么办呢?地位高的人从事脑力劳动,普通百姓从事体力劳动,有脑力、有体力却苦于穿衣吃饭的问题,这是谁的过错呢?”又问:“祖业一定不可以荒废吗?”我回答说:“为了祖宗的缘故,迫不得已而荒废,也是可以的;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因为洪灾、火灾、被窃贼抢夺等意外事故而荒废,也是可以的。至于赋税徭役、凶年灾荒、婚姻、疾病这一类,贮藏管理好祖业,等到需要的时候,拿出多少应该也有准则,此时就已经不该荒废祖业了,何况没有这类事情?”“既然这样,那么向人借钱用来弥补供给的不足,可以吗?”我回答说:“这是荒废祖业的根基啊。向别人借钱很容易,可是偿还却很难,轻易向人家借钱的人,一定不会长久地保护他的家产。只要是人,缺乏财物的时候就会想着改变,一旦改变就会想着怎样没有阻碍地达到目的。自己不想着变通,天地是不会替他变通的,怎么能怪别人呢?自从秦朝以来,朝廷不再规定老百姓的产业,有还是没有,多还是少,都是来自祖辈父辈。如果再轻视祖业,不知道恭敬珍惜,被迫流亡离开家乡,不也是他应得的下场吗?”

┃ 简注 ┃

①无如:无奈,常与“何”配搭,表示无法对付或处置。

②矧(shěn):况且,何况。

③语出《周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实践要点 ┃

国语·鲁语下》中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意思是,君子从事脑力劳动,小人从事体力劳动,这是先王的遗训。有人说这是古代儒家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传统观念。张履祥在这里主要是用来强调,从天子到庶民,工作都不能松懈。作为农民要勤于耕种祖宗遗留下来的田地,就能够解决温饱等生活上的问题;卖掉祖宗遗留下来的田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张履祥强调的是,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卖掉祖宗遗留下来的田地,而应该另外想办法改变。勤于劳动、敬守祖业、懂得变通,这些优良的品质都值得后人记取。

(十四)祖墓、公田、赋役,照支均派,各户输应,为力既易,亦免规卸。其岁入推择贤者主之,不则轮值可也。

┃ 今译 ┃

祖宗的墓地、族中的公田、赋税和徭役,按照同宗族的不同支派平均分派,各家各户交出应交的那一份,一起出力不仅容易成事,也免得推卸责任。每年的收入,推选贤能的人掌管,不然轮流管理也可以。

┃ 实践要点 ┃

如何守护祖产、世业,张履祥给出了合理的建议。祭祀祖宗的费用、公家田地的耕种劳力、赋税和徭役的缴纳,由同宗族的支派平均分派,一是为了公平,二是避免推卸责任。至于每年收入的管理也有两种方式,推选贤能的人掌管,或者族人轮流管理。这些建议对于后人管理公共财产是有借鉴意义的。

(十五)杭州少本业,嘉兴尚浮夸,渐习其间,欲厉名节、长子孙,不亦难乎?非卜居之善地也。湖州近朴,然赋繁役重,政猛于虎矣。唐宋以来故家,上江山中往往有之;宋元以来故家,则近地乡间尚有。求之城邑,盖未之见。后视今,犹今视昔。噫!可鉴矣!

┃ 今译 ┃

杭州人从事农业生产的较少,嘉兴人崇尚虚浮夸张,浸润在这样的风气中,想要激励名誉与节操,有益于子孙的成长,不也是很难吗?这里不是居住的好地方。湖州人比较淳朴,然而赋税和徭役繁重,暴政比老虎还凶猛可怕。唐宋以来的世代仕宦之家,钱塘江以南“上八府”的山中往往还有;宋元以来的世代仕宦之家,在附近的乡间也还有一些。在城市里寻找,则还没有见过。将来的人看现在,就像现在的人看过去。哎!值得借鉴啊!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比较了解杭嘉湖三地的人,指出杭州人从事农业的较少;嘉兴人浮夸;湖州人淳朴,但赋税多,所以浙江的“下三府”(杭州府、湖州府、嘉兴府)不适合居住。再考察世代仕宦的人家,唐宋以来的大家族往往住在“上八府”(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温州府、处州府、金华府、严州府、衢州府)的山中,宋元以来的大家族则住在乡间。也就是说,为了修养品德,避免不良风气的干扰,避世唯恐不深。

(十六)家有余屋赁人居住,犹之家有余田佃人种植,理也,亦势也。但择人以授,不可不慎。莫善于农人,其次工艺之人,其次商买之良者。若倡优、市侩之属一入其间,目前即不无小利,终为后患。且使子孙、少长习见,保无流入?又隐患之莫大也。且家国只是一理,穷达岂有二致?假方居官食禄,能不为朝廷整齐风俗,禁抑游末乎?

┃ 今译 ┃

家中有多余的房屋用来租借给别人居住,就好像是家中有多余的田地租赁给别人种植,这是符合常理,也是符合形势的。但是选择人的时候,不可以不谨慎。最好是出租给农夫,其次是出租给手工业者,再次是有良心的商人。至于倡优、买卖的中间人之类的一旦入住到房子里,眼前即使有一些小利,最终却会酿成祸患。而且使子孙、年少的和年长的人时常见到,能够保证他们不被带坏吗?没有比这更大的隐患了。于家于国而言是同一个道理,对于困顿中的人与显达的人难道有两样?假如一个人正担任官职享受俸禄,能够不为朝廷整顿风俗,抑制不劳而获的商人之流吗?

┃ 实践要点 ┃

如果有多余的房屋,可以用来租借给别人居住。对于如何选择租客,张履祥做了详细说明,主要是以租客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对风尚习俗的影响进行排序的。这对于现代人出租房屋时挑选租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关注租客的职业背景,工作稳定,收入稳定,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有着健康的生活方式,邻里关系就容易相处。夫妻租客优先考虑,因为居住状态较为稳定,比较爱护房屋和附属设施。

(十七)贺翁①诗:“有客来相问,如何是治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人不治生固不可,才言治生,即方寸地不能复顾意。为子孙计长久耳,亦尝三复此诗乎?此意,自少至老宜凛凛②持之,而在暮年为尤甚。

┃ 今译 ┃

贺亢有首诗歌写道:“有客人来问,如何经营家业?只保存一小块田地,留给子孙后代耕种。”一个人不经营家业本来就不可以,刚刚说到经营家业,就没有了顾惜方寸之地的心思。为了子孙的长久之计,曾经反复回顾过这首诗歌的意义吗?这层含义,从年少到年老都应该威严而敬畏地持有,在晚年的时候更要记得。

┃ 简注 ┃

①贺翁:五代后晋时的水部员外郎贺亢,又称贺水部,后弃官修道于蒙山,传说他得道而不死。

②凛凛(lǐn):威严而使人敬畏的样子。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引用一首诗,提出经营家业之道,那就是要给子孙后代留下“方寸地”,让他们去耕耘。“方寸地”可以理解为一小块土地,强调即使祖宗留给子孙后代的只有一小块土地,也要去勤劳地耕种,经营好家业。“方寸地”还可以理解为“人心”,那么强调的就是子孙后代不仅要敬守祖宗留下的房屋、田产,更要传承祖宗留下的勤劳、俭朴等优良品德。

承式微之运,当如祁寒之木,坚凝葆固,以候春阳之回。处荣盛之后,当如既华之树,益加栽培,无令本实先拨

凡八条

(一)凡家不可太贫,太贫则难立;亦不可太富,太富则易淫。产业须量口之多寡,用度须称家之有无,要使贫不至于困,富不足以骄。可以养生送死,守家法,长子孙而已。

┃ 今译 ┃

家庭不可以太贫穷,太贫穷就难以自立;也不可以太富裕,太富裕就容易放纵。货财、土地、屋宅等财产必须估量人口的多少,支出的费用必须符合家里钱财的实际情况,做到贫穷但不至于生活陷入困境,富裕但不至于骄傲自大。能够负担对父母生前的奉养与死后的安葬,遵守家族的法则,生养子孙,就可以了。

┃ 实践要点 ┃

一个家庭不要太贫也不要太富,能够让子女解决养生送死等基本的需求,也就可以了。财富和家庭生活幸福感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现代社会有一个调查,也印证了张履祥的智慧。越有钱就越幸福吗?《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结果显示,年收入 1 万以下的低收入人群幸福感并不是最低的。随着个人年收入增长至 12 万,感到幸福的人群比例逐渐增高;年收入 12 万增长到 100万时,幸福的人群比例相差并不十分明显。而在感到不幸福的人群中,年收入超过 100 万的高收入人群比例最高。一年挣多少钱的人生活最幸福?目前的答案是12 万到 20 万,这个人群中每 10 人就有 6 人感到生活的美好。

(二)自昔虽云处贫难、处富易,其实处富贵殊不易也。富贵败坏人,有甚于贫贱者。总之,人当思自立之道,求其内不失己,外不失人,则处贫贱可,处富贵亦可。

┃ 今译 ┃

以前虽然说过贫穷的生活艰难、过富裕的生活容易,其实过有钱又有地位的生活也很不容易。有钱又有地位败坏人的程度,比贫苦而身份低微还要严重。总之,人应该思考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的方法,追求对内不违背自己的真性,对外不违背别人的利益,那么过贫苦而身份低微的生活可以,过有钱又有地位的日子也没有问题。

┃ 实践要点 ┃

贫穷的人生活过得艰难,有钱又有地位的人生活过得也不容易。因为决定家庭生活是否幸福的,不是财富,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张履祥认为过贫苦而身份低微的生活可以,过有钱又有地位的日子也没有问题,关键是一个人如何在这个世上立足。曾国藩认为,家庭教育如果做不到勤、俭、谦,富贵家庭更容易出败家子,导致门第衰落。富贵家庭的孩子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诱惑,可以坐享其成,因此需要把“勤”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让子女懂得感恩和奋斗。一个家庭的富贵必定是耗费了数代人的心血才成就的,只有把“俭”贯穿于家庭教育的始终,才能让子女真正领会到人生的不易。富贵家庭的子女比一般家庭拥有更多的物质条件,容易炫耀,为所欲为而目中无人,最终迷失在物欲之中。只有“谦”的人才会把现在拥有的财富当成人生旅途的开始,更加清醒客观地认识自己,开创属于自己的前途。

(三)处贫贱之日,不可轻于累人①,累人则失义。处富贵之日,则当以及人为念②,不然则害仁。

┃ 今译 ┃

过贫苦日子的时候,不要轻易寻求别人的帮助,寻求别人的帮助就容易失去原则;过富贵日子的时候,就应该多为别人着想,不这样的话就会有伤仁德。

┃ 简注 ┃

①累人:拖累别人,麻烦别人,寻求别人的帮助。

②以及人为念:考虑到别人。及,到。

┃ 实践要点 ┃

俗话说:“人穷不交三友,落难不求三人。”穷困时不要去找这三种人做朋友:第一种是同病相怜的人,第二种是意志消沉的人,第三种是自以为是、不思进取的人。落难时不要去求这三种人:第一种是看到你落难就躲远的人,第二种是你曾经帮过的人,第三种是瞧不起你的人。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勇气,求人不如求己,求人渡不如自渡。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要有感恩之心,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富有了,有能力了,就应该多为别人考虑。当然,在任何境遇中都应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哪怕是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一个鼓励别人的眼神与微笑,也会从精神上给别人宽慰与激励。

(四)人之享用必视乎德,富贵福泽,厚吾之生,惟大德为克胜①之,德薄则弗克胜,祸至无日矣。贫贱忧戚,玉汝于成②,惟修德可以逭灾③,恐惧可以致福。通计天下之人,苦多于乐。人之一生,亦当使苦多于乐。只看果实,末来甘者,先必苦涩酸辛,其淡者已绝少矣。盖五行之生理实如此,初水,次火,次木,次金,次土,甘只一味最在后。是以始于苦者,常卒乎甘,未有终始皆甘者。人当困厄之日,不可怨天尤人,当思动心忍性,生于忧患之意。若遇适意,不可志骄气满,当怀栗栗④危惧、将坠深渊之心。

┃ 今译 ┃

一个人物质或精神上的享用,必须要看他的德行如何,富贵福禄的恩泽,是用来丰厚我的生活,只有德行高尚的人能够承受,德行浅薄就无法承受这种生活,否则祸患很快就会到来。贫困卑贱忧愁烦恼,是用来帮助你成就一番事业的,只有修养德行才能免除灾难,心存敬畏才能得到福佑。总体来看世上的人,生活痛苦的比生活快乐的多。人的一生,也应该使得痛苦比快乐多。只要看看果实,后来甘甜的,开始时一定苦涩酸辛,其中味道还淡的也已经很少了。大概五行生成变化的道理确实如此,一开始是水,其次是火,接着是木,接着是金,再次是土,只有甘甜的味道在最后。因此一开始是苦的,常以甘甜结束,没有从头到尾都甘甜的。人处在困苦危难的时候,不可以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应当想着让内心受到震动,意志变得坚强,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要有忧虑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的念头。如果遇到舒适合意的生活,不可自鸣得意、骄傲自满,应当怀有忧虑恐惧、似乎即将坠落深渊的心态。

┃ 简注 ┃

①克胜:能够承受。胜,承受,承担。

②语出北宋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庸,用。汝,你。

③逭(huàn)灾:免除灾难。逭,逃避,免除。

④语出《尚书·汤诰》:“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栗栗,形容非常害怕、发抖的样子。

┃ 实践要点 ┃

“人之享用必视乎德。”一个人的享用,无论物质或精神,都要与他的德行相配。张履祥再次强调德行对于一个人生命的重大影响。《易经》中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个人的功绩配不上他的位置,那么灾祸也就到了。俗话也说:“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人品低劣,却窃取高位,迟早要招惹祸患。一个人只有德行过关,才能驾驭权力和地位,才能担当大任。人有德,必有福;人无德,必有灾。做人有品德,怀善良,讲诚信,懂谦卑,必有好的结果,福气必然会降临。修好自己的德行,既是为自己修福气,也是为子孙积福。

(五)处贫困,惟有内外勤劳,刻苦以营本业,自足免于饥寒。布衣蔬食,终岁所需无几,何忧弗给?丧祭大事,称财而行,于心为安,于义为得,况其小者?夙夜不忘,当以穷乃益坚自励自勉,勿萌妄想,勿作妄求。妄想坏心术,妄求丧廉耻。贫穷,命也,奚足为忧?所忧者,不克自立,辱其身以及其亲耳。

┃ 今译 ┃

处于贫穷而困难的境地,只有家里家外都辛勤劳苦,刻苦地经营好自己的本业,自然足以免受饥饿寒冷。穿布衣吃粗食,一年到头需要的东西很少,何必担忧供给不足呢?丧葬、祭祀等大事,按照与自己财力相称的方式去做,就会心里觉得坦然,道义上看着合适,何况那些小事?天天都不要忘记,应当自己勉励自己,处于穷困时更加坚定自己的志向,不要萌发不能实现的非分之想,不要有非分的要求。不能实现的非分之想会败坏人的思想,非分的要求会使人丧失廉耻。贫穷是命中注定的,哪里值得为此而担忧?所要担忧的事情是,不能以自己的力量立身于世,使自己和父母双亲受到羞耻。

┃ 实践要点 ┃

古人相信命运,李萧远《运命论》说:“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贫贱,时也。”世道混乱还是太平,这是运气;人生贫穷还是富贵,这是命中注定的。身份尊贵还是贫贱,这是时机决定的。《菜根谭》说:“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都能恬然处之,以一颗感恩之心对待命运给予自己的一切。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只能认命呢?不是,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王勃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人处境越是艰难,就越要坚忍不拔,不丢失高远的志向。张履祥还认为一个人只要勤劳刻苦、心术端正、懂得廉耻、自足自立,就能够在世上找到立足之地。

(六)人于贫穷患难之日,在族党固有救恤之义,在己越当奋厉忍苦支撑。不可因而失足,及怨尤于人。此际站立得住,便有来复之机。若一日失足,后难挽救。每见人当困厄,辄以鹿死不择音①为解,不当为者不惜为之。它日悔耻,已无可及,甚使子孙永受其害。可戒也!至于怨尤,非徒无益,益取困穷。人之祸难,至死而极,果其不为不义,死不亦光乎?

┃ 今译 ┃

一个人处在缺乏钱财、生活拮据、艰难困苦的日子时,对于宗族的人来说固然有救济抚恤的道义,而在自己则更应当振奋精神,忍受困苦坚持下去。不可以因此而犯错堕落,以及怨恨责怪别人。这个时候立得住、坚持得下去,就有时来运转的机会。一旦犯错堕落,以后就难以挽救了。每每看到有人面对困苦危难,总是以鹿到了快要死的时候只求安身无法慎重考虑为借口,不应该做的事却不顾惜一切去做。以后因知耻而悔恨,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甚至使得子孙永远蒙受它的危害。值得警戒啊!至于怨恨责怪别人,不仅没有好处,还会让人更加艰难窘迫。人遭受的祸害灾难,到死的时候最为严重,如果确实不做不正义的事情,死了不也是光荣的吗?

┃ 简注 ┃

①鹿死不择音: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也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音,通“荫”,指庇荫的地方。语出《左传·文公十七年》:“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认为只有注重修身和自立,才能避免贫贱的害处。所以即使处在贫贱之中,也不能只求依靠亲友接济,只有努力经营本业才能免于饥寒,只有激励自己奋起振作,忍受苦难坚持下去,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如果以贫困为借口而自甘堕落,以后就难以挽救了。在现代社会之中,贫穷会导致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诸多痛苦,特别是心理上的剥夺感和不平衡感,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因素。借口贫困铤而走险,甚至犯罪,则是极其愚蠢的。只要犯了罪,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就会让子孙蒙羞,这个道理值得处于困境中的人牢牢记取。

(七)人当富足,若于屋舍求其高大,器物求其精好,饮食求其珍异,衣服求其鲜华,身没而后,即不免于饥寒失所,常也。然多有不足没身者,盖奢侈固难贻后,盈虚消息又天道之常。果其力之有余,便当推以予人。晏平仲①一狐裘三十年,三党之亲无不被其禄者,齐国之士待以举火者尤众。俭以奉身而厚以及物,此意可师也。薛文清公②云:“惠虽不能周于人,而心当常存于厚。”则又不问贫富,皆宜以是为心矣。

或曰:“常存有余以备不虞③,不可与?”曰:“存有余以备不虞,谓宜撙节④不使空匮耳,非谓多藏也。且不虞何可胜备也?不虞之事未必不生于多藏。”吾见悭鄙⑤之夫,每丧其有,至于失所者矣。未见好行其德之人,而一旦失所者也。

┃ 今译 ┃

人在富足的时候,如果对于房屋追求高大,对于器物追求精好,对于饮食追求珍异,对于衣服追求鲜艳华丽,去世以后,后人免不了挨饿受冻,无处安身,这是常有的事情。然而有很多人,还没有去世就已经如此了,大概是因为奢侈挥霍的人本来就很难遗留财富给后代,事物的盛衰变化又是不变的自然法则。果真有多余的力量,就应当贡献出来给予别人。晏婴生活节俭,一件狐裘大衣穿了三十年,他的父族、母族、妻族没有不享受他的恩泽的,齐国的读书人等待晏婴的钱然后才能有饭吃的人更多。对待自身节俭,对待别人丰厚,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薛瑄说:“恩惠即使不能遍及他人,但是内心应当常存仁厚。”那就不管贫困还是富裕,都应该把这句话作为核心了。

有的人说:“常常把多余的财物保存好,用以防备预料不到的事发生,不可以吗?”我的回答是:“保存多余的财物以防备预料不到的事发生,应该是节省开支,不要使财用不足,而不是多储备财物。况且意料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够彻底预防呢?意料不到的事情,未必不是因为过多地储备了财物才会发生的。”我看到那些吝啬粗鄙的人,经常丧失他拥有的财物,以至于失去存身之所。没有见过德行好的人,忽然有一天也会失去存身之所。

┃ 简注 ┃

①晏平仲:即晏婴(前 578—前 500),字仲,谥平,又称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晏婴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

②薛文清公:即薛瑄(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谥文清,山西河津县平原村(今属万荣县)人,明代著名的理学家。

③以备不虞:以防备预料不到的事。虞,猜度,预料。

④撙(zǔn)节:节省,节约。

⑤悭(qiān)鄙:吝啬粗鄙。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曾说,过富裕的日子比过贫穷的日子还不容易;有钱又有地位,败坏起人来,比贫苦低贱还要严重。富贵人家生活条件优裕,如果思虑不周,自制不力,就会成为立身处事的障碍。其中最大危险是让人习于侈靡,耽于逸乐,即使有着良好的教育条件,如果缺乏主观的努力,也不能保证学业精进。张履祥告诫他们:祸福相倚,富贵不常有,因此要有忧患意识,立身处世要修养德行;对待自身节俭,对待别人丰厚;内心应当常存仁厚,帮助别人时尽力而为。范仲淹告诫儿子说:“钱财莫轻,勤苦得来;奢华莫学,自取贫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如果贪图享乐,即使家大业大,也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八)大凡势盛之日,占之以为利者,势去,子孙必以是受其害。至于轻重浅深,亦常相准,盖倚伏之机固然也。

┃ 今译 ┃

大多在权势显赫的时候,利用权势来捞取利益的人,等权势失掉后,他的子孙一定会因此而受到伤害。至于伤害的轻重浅深,也往往与利益的多少相互抵消,因为事物互相依存的原理本来就是这样。

┃ 实践要点 ┃

《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即张履祥讲的“倚伏之机”。福与祸是可以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这就告诉我们在逆境中要百折不挠、勤奋刻苦,抓住祸患中隐藏的机会,使逆境变为顺境,由祸转福;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如果志得意满、狂妄自大,甚至作威作福,就会产生灾祸,由福转祸。

平世以谨礼义、畏法度为难,乱世以保子姓、敦里俗为难。若恭敬、撙节、退让,则无治乱一也

凡八条

(一)人家不论贫富贵贱,只内外勤谨,守礼畏法,尚谦和,重廉耻,是好人家。懒惰则废业,恣肆则近刑,淫逸则败门户,丧身亡家,蔑不由此。

┃ 今译 ┃

一个家庭不论贫穷还是富裕,地位尊贵还是卑贱,只要家里家外都勤劳谨慎,遵守礼制敬畏法度,崇尚谦恭和气,看重廉洁羞耻,就是好的家庭。懒惰就会荒废本业,放纵无度就会很快受到刑罚,纵欲放荡就会败坏门风,导致性命丧失家庭衰亡,无一不是因为这些而发生的。

┃ 实践要点 ┃

怎样的家庭才是一个不论在太平盛世还是动乱时代都能安身处世的好家庭?张履祥认为首先要能做到家里家外都勤劳谨慎。他持家的核心思想一个是耕、读,一个是勤、谦。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惰字的反面就是“勤”,傲字的反面就是“谦”。“勤”是兴家之道,“谦”是避祸之门。

(二)盛王之世,教化行而风俗美,故《记》曰:“一道德以同俗。”此时人易以为善。若《诗·大序》所谓“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当此时,人之为善实难。然孟子则谓:“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又曰:“入则孝,出则弟。”又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可以见家虽殊俗,其不随世以变者,自古未尝无其人焉。如江州陈氏①、浦江郑氏②,百世之下,闻者可以兴起也。

其要先在正其心术。心术之正,须自爱亲敬长始。能爱亲敬长,然后能务本力穑,知诗识礼,然后能不犯上作乱;能不犯上作乱,然后能居贤德善俗。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凡人随俗波靡③,只是志不立耳。志之所至,气即从之。正如此心欲东,身便东行;欲西,身便西去。不东不西,只缘主心不定。定即毅然举足,人更牵扭不住矣。

每见侪辈④中,有言谈举止端庄敦厚,人即叹美谓为好人家子弟。若轻薄颇僻,人即鄙薄谓为下代不秀。即此可发深省,我今日见做何等样人?可是增光祖先底?还是羞辱祖先底?所谓“古旧人家”,岂是簪缨阀阅⑤世世不绝而已?夏桀,商纣,周之幽、厉,祖先俱是圣人,俱是天子,然不免杀身灭祀,贻辱至今。推明其故,岂非心术向邪,背弃礼义,即不难一旦及此。世道盛衰治乱,正与寒暑阴晴一般。阴有阴底事要做,晴有晴底事要做;当其暑有处暑底道理,当其寒有处寒底道理。孟子谓:“五谷者,种之美者也。”⑥良心是人底种子,收藏培护能尽其力,不违其方,无使稂莠螟虫得以贼之,虽遇水旱不能为灾也。

┃ 今译 ┃

君主明盛有德的时代,实行教导感化从而风尚习俗美好,所以《礼记》中说:“统一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规范准则,使风俗同一。”这个时候,人就容易做出善的德行。像《诗·大序》中说的“仁政衰败,礼法和道义废弛,政治与教化失误,各诸侯国的政教不同,各大夫的领地风俗有别,都偏离了正道”,到这个时候,想要人们做出善的德行就实在太难了。然而孟子却说:“道德完备的人,即使在乱世也不会感到迷惑。”又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友爱兄长。”又说:“每个人都各自孝顺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可以看出每个家庭虽然有着不同的风俗,那些不会随着时代而改变的,自古以来并不是没有人遵守。例如江州的陈氏家族、浦江的郑氏家族,百代以来,听说过他们事迹的人可以因感动而奋起。

其中的要点首先在于端正心术。心术的端正,必须从孝顺尊敬长辈开始。能够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然后能够努力从事农耕本业,懂诗书,明礼仪,然后就能够不去冒犯尊长参与叛逆;能够不去冒犯尊长参与叛逆,然后就能够渐积其贤德美化其风俗。能够实现志向就与老百姓一起分享,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修养身心保持节操。凡是一个人随波逐流胸无定见,正是因为志向没有确立。一个人志向达到的地方,他的精神气立即就会紧跟而来。正像心里想要往东,身体就往东行走;心里想要往西,身体就往西行走。不知道往东还是往西,只是因为心思不定。心思定了就会毫不犹豫地跨步行走,人家想拉也拉不住。

每次看到同辈之中,有言谈举止端庄敦厚的,人们就会赞美这是一个好人家出来的子弟。如果言语举动轻佻浮薄邪佞不正,人们就会看不起他,说这个家庭的后代不好。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刻地反省,我今天要做什么样的人?能够为祖宗增光添彩的?还是使祖宗蒙受羞辱的?所谓“古旧人家”,难道只是世代为官、功勋显赫的家族一代代没有断绝而已?夏桀,商纣,周朝的幽、厉二王,他们的祖先都是圣人,都是天子,然而免不了丧失性命、断绝宗庙祭祀,到现在仍使祖先蒙受羞辱。推究阐明其中的缘故,难道不是因为心术向着邪恶一面,违背和抛弃礼法道义,某一天走到这样的地步也就不难了。人世之道的兴盛与衰败、安定与动乱,正和冷与热、阴与晴一样。阴天有阴天的事情要做,晴天有晴天的事情要做;天气炎热时有天气炎热的道理,天气寒冷时有天气寒冷的道理。孟子说:“五谷是庄稼中好的东西。”良心就是人心的种子,如果能竭尽全力收藏培护,不违背收藏培护的方法,不要使杂草害虫伤害它,这样即使遇到洪涝干旱也不会造成灾害。

┃ 简注 ┃

①江州陈氏:北宋嘉祐七年(1062)陈氏聚族 3900 余口,十五代不分家,制定了我国民间第一部完整的《家法》,树立了忠孝敦睦文化的光辉典范,号称“天下第一家”。

②浦江郑氏:浙江浦江县郑氏历宋、元、明三代,长达 360 多年,十五世同居共食,和睦相处,立下“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的家规,出仕 173 位官吏,无一贪赃枉法,无不勤政廉政。明洪武十八年(1385)太祖朱元璋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

③波靡: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相率而从。

④侪(chái)辈:同辈,朋辈。

⑤簪(zān)缨阀阅:指有功勋,世代为官的显赫家族。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借指高官显宦。阀阅,“阀”也作“伐”,指功劳,“阅”指经历,借指有功勋的世家。

⑥语出《孟子·告子上》:“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认为推究家道盛衰的原因,关键是端正心术,而良心正是人心的种子。有一个故事,正好印证了张履祥的观点。一位智者门下有很多满腹经纶的弟子,但他感到自己生命即将结束,对弟子有些不放心,于是招过来讲了最后一课。“你们看田野上长着些什么?”“杂草。”弟子们不假思索地说。“告诉我,你们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一首先开口:“我只要一把锄头就够了。”弟子二接着说:“还不如用火烧。”弟子三反驳道:“要想让它永不再生,只有深挖刨根才行。”等弟子们讲完,智者站起来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一年后再在此相聚。”一年后,弟子们来了,他们都很苦恼,因为各种除掉杂草的方法都没有明显效果,急着要向智者请教。然而,智者已经不在人世,只留下一本书。书中说:“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美德占据心灵。”

(三)《家礼》①斟酌古今,通乎大夫士庶,冠昏丧祭可准而行。贫不能具物,存乎诚敬而已。若力所能为,自宜勉及于礼。

┃ 今译 ┃

《家礼》是反复斟酌之后取舍古今以来的礼仪而编写成的,通礼适用于官员、读书人和普通百姓,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可以依照它执行。家中贫困不能准备酒牲食具等祭物也没有关系,祭祀时心怀坦诚与持身恭敬就可以。如果力所能及,自然应当尽力做到符合礼仪。

┃ 简注 ┃

①《家礼》:指朱熹与其弟子编著的《朱子家礼》,共分五卷,分别为通礼、冠礼、昏(婚)礼、丧礼和祭礼,详述祠堂、丧服、土葬、忌日、入殓等礼仪以及其中所体现的孝道观念。

┃ 实践要点 ┃

中国古代有“五礼”: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将礼仪分为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礼仪的实施需要物质作为基础,张履祥认为家中贫困而不能准备各种祭物也没有关系,心怀坦诚与持身恭敬就可以了,这是难能可贵的。现代社会在礼仪的实施过程中,多有盲从、攀比以至摆阔造成巨大的浪费的情形,必须禁止。

(四)输赋应役,勉力从事,义所当然。即不能先入,必不可后时。非特安分守谊,亦所以远罪也。

┃ 今译 ┃

缴纳赋税、受征召服劳役,尽力去做,是道义上理所当然的。即使不能一开始就完成,也一定不可以拖到最后。这不只是安于本分坚守道义,也是远离犯罪的方法。

┃ 实践要点 ┃

赋役制度,即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赋,指对土地的课税及人头税和资产税。役,指在统治者强迫下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现代社会依法纳税和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履行义务,既关乎道义,也可以远离犯罪。

(五)钱谷输之朝廷为天禄,出之民间为脂膏。居官罔上浚下,以资中饱;居乡挟诈欺愚,以病里俗,鲜有不受天殃者。慎戒哉!

┃ 今译 ┃

钱财谷物从朝廷输出,称之天赐福禄;钱财谷物出自民间,称之民脂民膏。外出做官的时候,欺骗君王,压榨百姓,以此中饱私囊;居住乡里的时候,心怀奸诈,欺负愚笨的人,以致危害乡里风俗,很少有人能够不遭受天降的祸殃。谨慎戒惧呀!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以此告诫,无论外出为官,还是居乡为绅,都要注意自己的品德,否则必然遭受灾祸。特别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现代社会对于腐败则是零容忍,反腐倡廉关乎着国家的前途命运。

(六)人心不仁之机日长一日,世上不仁之事代多一代,富不如贫,贵不如贱,非激论也。子孙苟能耕田读书,识义理,免饥寒,使家风不替,可谓善述矣。仕禄非所当急,嗜进恣求,独不念家族乎?

┃ 今译 ┃

人的心地不仁慈的计谋一天比一天多,世界上不仁慈的事情一代比一代多,富人比不上贫困的人,地位高的人比不上地位低的人,这不是过分的言论啊。子孙如果能够耕田读书,懂得道德准则,可以免除饥饿寒冷,使得家族的传统风尚不衰废,就可以说是善于传承了。官职并非急务,热衷于仕途功名,放纵地追求,难道唯独不考虑家族吗?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最担心贫贱之人生出不仁之计,于是强调个人修养,必须坚持耕田读书,识义理而免饥寒。他说:“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良好的家风,就在于有一个固定的职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然后读书明理,教养子孙。

(七)子弟朴钝者不足忧,惟聪慧者可忧耳。自古败亡之人,愚钝者十二三,才智者十七八。盖钝者多是安分,小心敬畏,不敢妄作,所以鲜败。若小有才智,举动剽轻,百事无恒,放心肆己,而克有终者罕矣。

┃ 今译 ┃

天资淳朴愚钝的子弟不必担忧,只有聪明慧颖的子弟值得担忧。自古以来失败灭亡的人之中,愚钝的人占了十分之二三,有才能、有智慧的人占了十分之七八。因为笨拙的人大多安于本分,小心敬畏,不敢任意妄为,因此很少失败。如果有一点才能智慧,行动举止轻浮,做很多事情都没有恒心,心思放纵任意行事,能够得到好的结果的人很少见呀!

┃ 实践要点 ┃

人人都希望生一个聪明的孩子,能说会道、记忆超群、成绩优异。但是张履祥提醒我们:愚钝的子弟不必担忧,只有聪颖的子弟才需要担忧,这真是警世良言!如果一个孩子聪明,但是德行不好,就会自视甚高,不懂礼貌,没有恒心,反而难以在世上立足。因此家长面对孩子的聪明,要格外小心,内在的德行比外在的聪明更重要。有些看似愚笨的孩子,只是大智若愚,不愿意或不善于表现自己而已。专心追求自己的理想,更可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司马光《资治通鉴》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俗话也说:德才兼备是正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八)风俗嚣陵,人情险薄,非理之加,恒自意外。其在宗族亲戚,但可消弭,切勿与竞,以酿萧墙之祸。若乡党邻里,苟能平心降气以处之,曲直是非自有公论,亦不必与之争也。古人有言:“可以理遣,或以情恕。”率此行之,庶乎少事矣。

┃ 今译 ┃

风尚习俗喧嚷争竞,人情浇薄,这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施加给它的,经常是来自意料之外的变故。这种风俗、人情在宗族亲戚之间,只可以消除,切记不要相互争辩,以免造成由家族内部引起的灾祸。像在乡里邻居之间,如果能够心平气和地处理事情,恶的善的、对的错的自然都会有公正的评论,也不需要与人争执。古人有句话说:“可以用道理来排遣,或者在情感上谅解。”遵循这个方法做事,或许会少惹事端。

┃ 实践要点 ┃

在生活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争端,张履祥强调要心平气和地去处理,以情相恕,以理排遣,遇事不要计较。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因为小事引发争端,而酿成大祸的事情。衍生于大卫·波莱所著《垃圾车法则》的“垃圾人定律”,指出有些人本身存在很多负面的情绪,如沮丧、愤怒、忌妒、算计、仇恨、傲慢、偏见、贪心、抱怨、愚昧、无知、烦恼、失望等,像垃圾缠身,需要找个地方倾倒,于是趁着争执的时候,将怒气撒在对方身上,给对方造成重大伤害。因此我们守规矩、懂礼貌,远离是非,避免争吵,面对醉汉、愣头青、蛮横的人,让人家占点上风又有何妨!

恂恂笃行是贤子孙,佻薄险巧、侮慢虚夸是不肖子孙

凡七条

(一)所谓“故家旧族”者,非簪缨世禄之谓也。贤士大夫,固为门户之光,若寡廉鲜耻,败坏名检,适为家门之累。况偶至之荣,比之浮云朝露,当其得之不足恃以为常,及其失之并与先世俱尽。所以家之兴替,全不系乎富贵贫贱,存乎人之贤不肖耳。贫贱而好修饬行,兴隆之道;富贵而纵恣背理,败亡之辙也。

吕东莱先生①曰:“大凡人资质各有利钝,规模各有大小,此难以一律齐。要须常不失故家气味,所向者正(凡圣贤前辈学问操履,我力虽未能为,而心向慕之,是谓所向者正。若随俗轻笑,以为世法不须如此,不当如此,则所向者不正矣),所存者实(如己虽未免有过,而不敢文饰遮藏;又如处亲戚朋友间,不敢不用情之类),信其所当信(谓以圣贤语言、前辈教戒为必可信,而以世俗苟且便私之论为不可信),耻其所当耻(谓以学问操履不如前辈为耻,而不以官职不如人,服饰资用不如人,巧诈小数不如人为耻),持身谦逊而不敢虚骄,遇事审慎而不敢容易。如此,则虽所到或远或近,要是君子路上人也。”子孙苟能佩服此训,君子路上人多培植得几辈,家世安得不绵长?门户宁别有光大乎?《正蒙》云:“子孙贤,族将大。”②未有子孙不贤,家族不至倾覆者。

┃ 今译 ┃

所谓的“旧时世家大族”,不是做过高官、享有世代爵禄的人家。贤能的士大夫,固然是家族的光荣,如果不能廉洁不知羞耻,败坏名誉与礼法,正是家族的祸害。况且偶然到来的荣耀,就像是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一样短促易逝,当得到的时候不能视之为长久存在的东西,等到它失去的时候就和祖先一起都消失了。因此家庭的兴盛衰废,完全不在于富贵贫贱,而在于人的贤或不肖。贫困、卑微但是重视道德修养,行为谨严合礼,这是家族兴盛的方法;有钱有地位却肆意放纵、违背天理,这是家族衰亡的迹象。

吕祖谦先生说:“大抵人的资质禀性各有各的伶俐、迟钝,人的气概格局各有各的大小,这很难用一个标准衡量。必须经常保持世家大族的气象,向往仰慕的人要正直(凡是圣贤前辈的学问操守,我虽然不能做到,但是心里向往仰慕,这说的就是要向往正直的人。如果随着潮流走轻蔑讥笑别人,认为社会沿用的习惯常规不必这样,不应当这样,那么向往就是不正直的人),怀有的心念诚实(如果自己确实有过错,就不敢掩饰、遮蔽自己的过错;又例如和亲戚朋友相处,不敢不以真实的感情相待这一类),对应当信任的加以信任(圣贤说过的话语、前辈的教导和训戒是一定要相信的,世俗的人不守礼法、贪图方便、自私自利的言论是不可以相信的),对应当引以为耻的作为耻辱(把学问操守比不上前辈作为耻辱,却不要把官职比不上别人,衣服钱财比不上别人,奸巧诡诈小技艺比不上别人作为耻辱),修治其身时谦逊有礼而不敢骄傲自大,遇到事情时考虑周详而不敢草率。这样,即使所到的地方或远或近,都已是和君子同道的人。”子孙如果能够敬仰钦服这些教导,多造就几代和君子同道的人才,家族世系怎么不能延续久远呢?难道还有别的光大门楣的办法吗?《正蒙》中写道:“子孙贤德,家族就会壮大。”没有子孙不贤良,家族不至于覆灭的。

┃ 简注 ┃

①吕东莱先生: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生于婺州(今浙江金华)。曾祖吕好问,南宋初年“以恩封东莱郡侯”,学人多称其伯祖吕本中为“东莱先生”,吕祖谦则称为“小东莱先生”。

②语出《正蒙·动物篇第五》。此引文与原文有出入,原文:“贤才出,国将昌;子孙才,族将大。”《正蒙》,一名《张子正蒙》,北宋张载的著作。《蒙》是《周易》卦名,该卦彖辞有“蒙以养正”。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说:“家之兴替,全不系乎富贵贫贱,存乎人之贤不肖耳。”家庭的兴盛衰废,完全不在于富贵贫贱,而在于人是否贤良。《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林逋省心录》说:“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说的都是能使家族保全、壮大的不是财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而是子孙要有高尚的德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官员知法犯法,权钱交易,贪婪成性,以致毁了自己的家庭,甚至给家族带来毁灭性的破坏,还玷污了官场生态,败坏了社会风气。家庭教育要立德树人,以身垂范,给子孙后代和社会留下勤劳、节俭、谦虚的风范。

(二)人家得富贵子孙,未必非不幸;得贤子孙,乃为幸事。子孙苟贤,富贵固可以振起家世,即使终身贫贱,亦能固守家风,延及苗裔。若不贤者,贫贱既易辱及祖先,一旦富贵,骄淫嫉狠,举宗均受其败,可为寒心也。吾见亦众矣,不忍举而为鉴耳。

┃ 今译 ┃

家里得到有钱有地位的子孙,未必不会成为不幸的事情;得到品性贤良的子孙,才是幸运的事情。子孙如果贤良,富贵固然可以振兴家世,即使一生贫穷低贱,也能坚守家族的传统风尚,延伸到子孙后代。如果子孙不贤良,贫穷低贱就会使祖先受辱,一旦有钱有地位,傲慢放纵忌妒凶残,全宗族的人都要受到他的损害,真是让人痛心啊!我看到的这类事情也太多了,不忍心举出实例让你们引以为戒。

┃ 实践要点 ┃

班固在《汉书》中指出:“古人以宴安为鸩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沉溺快乐享受而没有忧患意识,过分奢靡安逸的生活就像毒药,一个人没有德行却享受财富和地位,这是不幸的。在现代社会,人们经常以一个人拥有的财富来评价其人。如果取之有道,是勤劳所得,则无可厚非;如果是不择手段得来的,必然会招致灾祸。在张履祥看来,品德是最重要的。子孙如果贤良,富贵可以振兴家世,贫贱也可以维持家风,直到子孙后代。

(三)子孙以忠信谨慎为先,切戒狷薄①。不可顾目前之利而忘他日之害,不可因一时之势而贻数世之忧。

┃ 今译 ┃

子孙要把忠诚、守信、严谨、慎重作为最首要的德行,务须避免偏激、刻薄。不可以只顾当前的利益,忘记以后的危害,不可以因为一时的得势,却给后代遗留下几辈子的忧患。

┃ 简注 ┃

①狷:偏激;急躁。薄:不厚道。

┃ 实践要点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近在眼前。放眼未来,不要只顾当前,而要有长远打算,积累能量,提升实力,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四)高忠宪公①有言:“子弟能知稼穑之艰难,诗书之滋味,名节之堤防,则可谓贤子弟矣。”归安沈司空②诫子孙曰:“故家之子,切戒者三字:曰臭,曰滑,曰硬。时俗憎恶,呼为粪浸石卵。子孙类此,宁不痛心?”予谓忠宪举其贤者以为劝,司空指其不肖以为戒,语虽不同,其指一也。欲免司空所戒,当佩服忠宪公之言。知诗书滋味,乃免于臭;知稼穑艰难,乃免于硬;知名节堤防,乃免于滑。

┃ 今译 ┃

高攀龙有句话说:“子弟能够懂得农业劳动的艰难,诗书的滋味,名誉与节操的堤防,就可以说是贤德的子弟。”归安(古县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的沈儆炌规劝子孙说:“世家大族的子孙,务须避免的是三个字:臭、滑、硬。时下的习俗憎恨厌恶这种人,称呼他们是大粪浸泡的卵石。子孙像这样,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呢?”我认为高攀龙列举了贤德的人来勉励大家,沈儆炌指出不贤德的人来警戒大家,话虽然不一样,所指却是一样的。想要避免沈儆炌所警戒的,就应当敬仰钦服高攀龙的话。懂得诗书的滋味,就免除了臭;知道农业劳动的艰难,就免除了硬;懂得名誉与节操的堤防,就免除了滑。

┃ 简注 ┃

①高忠宪公:即高攀龙(1562—1626),字云从、存之,号景逸,无锡人,明代思想家、政治家。与顾宪成修复东林书院,讲学其中,世称“高顾”。

②沈司空:即沈儆(jǐng)炌(kài),字叔永,归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历河南左布政使,万历四十七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入为光禄卿,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 实践要点 ┃

如何预防世家大族的子孙,像大粪浸泡的卵石一样的“臭、滑、硬”呢?张履祥引用高攀龙的一句名言指出了应对之道。安于享乐,不读书、不劳动、不自律,就会放纵无度。这不仅是对富家子弟,对溺爱子女的普通父母也是警示,现实中的“穷家富养”往往造成恶果,所以要教育孩子对家庭、对自己负责,摆脱依赖,健全人格。

(五)凡人小有成就,幼稚之日必见奋起之志。若举动无恒,苟且颓惰,即将来无一济矣。人家方欲兴起,内外大小必有勃如之情。使心力不一,塌冗废弛,即不及再世矣。观其气象,约略可知。《记》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其理一也。

┃ 今译 ┃

凡是一个人稍有一点成就,在他年纪小的时候,一定就能看出奋发兴起的志向。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能持久,得过且过,衰颓怠惰,将来就会毫无作为。一个家庭想要兴旺发达,在内、在外,大人、小孩都会有蓬勃的精神。假使一家人的心思和力量不一致,精神疲沓、松懈、废弃、懈怠,那就不必再看他们的下一代了。从现在这一家人的气象来看,大概就可以知道了。《礼记》中说:“天上降下应时雨水,山岳江河就会出现云雾。”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 实践要点 ┃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说明早日树立志向,是保证一个人成功的第一步;理想是方向也是动力,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具有指引作用。如何引导孩子早日树立远大志向,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课。

(六)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严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其严者,岂必事事皆当?宽者,岂必事事皆非?然贤不肖之分恒于此。严则督责笞挞①之下,有以柔服其血气,收束其身心,诸凡举动,知所顾忌而不敢肆;宽则姑息②放纵,长傲恣情,百端过恶,皆从此生也。观此,则家长执家法以御群众,严君之职不可一日虚矣。

┃ 今译 ┃

子弟年幼的时候,父母、老师严厉的,将来大多贤能;父母、老师宽松的,将来大多没有出息。那些严厉的,难道一定每件事都能恰当吗?那些宽松的,难道一定每件事都做错了吗?然而贤能与不贤能的区别就在于此。严厉就是在督促、责备、拷打之下,又用温和的方式训服他的勇气或血性,收拢约束他的身体和心灵,一切行为举止都知道有所顾忌而不敢任意行事;宽松就是过分迁就、不加约束,滋长傲气,放纵情绪,各种错误罪恶都是从这里产生的。看到这些,家长就可以用家法防御来自社会大众的危险,父母的职责一天都不可以缺席呀!

┃ 简注 ┃

①笞挞(chītà):拷打。

②姑息:迁就,纵容,不加限制。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提出教育子弟的原则,宜严不宜宽:“治家之道,与其失之于宽,宁过于严。”宽一点就可能衍生出无数烦恼、无穷后患,严一点则可能减少几分犯错的风险,增加几分成材的保障。现代社会则提倡宽严有度。若“严格”过度,则可能造成孩子的懦弱无能,影响孩子独立生存能力;过于宽松,就会使得孩子疏于管教,坏习惯越来越多、错误愈犯愈严重,最终酿成大祸。严与宽的程度,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区别对待,把握分寸。

(七)士农工商无一业(俗所谓破落户子弟),酒色财气有一好(俗谓浪子,亦谓亡命),亡家丧身有余矣。其原未有不始于游闲,成于比匪。

┃ 今译 ┃

读书做官、农业、手工业、商业之中没有从事任何一种职业(俗话说的破落人家的子弟),喝酒、好色、贪财、斗气之中只要有一种嗜好(俗话说的浪子,也称亡命之徒),就不只是使得家庭衰亡、性命丧失。这些事情没有不是从游手好闲开始的,因勾结坏人而形成的。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指出,无论士农工商,总要有一个固定职业;无论酒色财气,总不能有一样嗜好。“万恶懒为首”,一个人身懒就毁了健康,心懒就毁了梦想。一个人游手好闲,就容易和同样游手好闲的人勾结,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坏事,最终酿成大祸。这些道理,特别值得那些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父母警醒。

要以守身为本,继述为大

凡八条

(一)人家不论大小,总看此身起。此身正,贫贱也成个人家,富贵也成个人家,即不能大好也站立得住。若是此身不正,贫贱固不成人家,富贵越不成人家,无论悖常逆理,祸败立至,即幸而未败,种种丑恶,为人羞耻不可言矣。所以修身为急,教子孙为最重,然未有不能修身而能教其子孙者也。

┃ 今译 ┃

一个家庭不论大小,总是要从家庭成员自身开始。如果自身正直,贫穷卑贱也能够成家立业,有钱有地位也能够成家立业,即使不能做到很好也能在世上站得住脚跟。如果自身不正直,贫穷卑贱固然不能成家立业,有钱有地位更不能成家立业,不要说违背事理,祸患败亡将立即到来;即使幸运地没有败亡,各种丑秽邪恶,也会被人羞辱难以言说呀!因此修养身心是最急切的事情,教育子孙是最重要的事情,然而不曾有自己不能修养身心却能够教育好子孙的人。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认为一个人能够成家立业,关键是要修养好身心,教育好子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父母言传身教,能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父母注重修养身心就会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再加上父母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子孙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就会正直并能继承家业。《礼记·大学》中说:“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修养身心的重要作用。

(二)遇有穷达之异,身只是此身,穷亦当自爱,达亦当自爱。穷时爱身,当如女子处室,乃能不污其行;达时爱身,当如圭璧出椟①,乃能不丧其宝。

┃ 今译 ┃

境遇会有困顿与显达的不同,而身体只是这个身体,所以困顿不得志的时候应当爱惜尊重自己,富贵显达的时候也应当爱惜尊重自己。困顿时爱惜尊重自己,应当像女子住在自家内室,才能不玷污自己的品行;显达时爱惜尊重自己,应当像从木匣子中取出贵重的玉器,才能不丧失它的宝贵。

┃ 简注 ┃

①圭(guī)璧:古代帝王、诸侯祭祀或朝聘时所用的一种玉器,泛指贵重的玉器。椟(dú):木柜,木匣。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在这里强调了自爱的重要性。自爱是指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爱别人的前提是爱自己,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学会与自己相处,明白自己心中真正的向往,就能坚定目标,内心也会安稳下来。接纳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一个人只有懂得自爱,才能自知、自尊、自主、自省、自制、自强、自立,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价值。

(三)名节不可不自爱,一日失足,孝子慈孙犹将羞之,况当人之身,何能腼然①视息于天地之间?真所恶有甚于死矣。行止语默,辞受取与,去就出处,生死存亡,无大小一裁乎义,而无所游移瞻顾②,斯为自爱之实。义即命也,不知命,不知义,枉为小人而已。

┃ 今译 ┃

对于名誉与节操不能不自己多加爱惜,一旦堕落犯错,孝顺的子孙尚且将会引以为耻,何况当事人自身,怎么能够厚着脸皮不知羞耻地在天地之间苟全活命呢?死亡是我厌恶的事情,但我厌恶的事情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人的行为言谈,推辞和接受、收取和给予,任职和降职、出仕和退隐,生存或者死亡,无论大小事情全部都是由道义来裁决的,不要迟疑顾虑,这才是爱惜自己的真实表现。道义就是天命,不懂得天命,不懂得道义,就只是白白做了一个无德智、无修养、人格卑劣的人罢了。

┃ 简注 ┃

①腼(miǎn)然:脸皮厚,不知羞耻。

②游移瞻顾:迟疑不决,瞻前顾后。

┃ 实践要点 ┃

名节是指名誉和节操,包含人格尊严、信仰坚定、诚信无欺、见义勇为、忠贞报国、民族大义等多种内涵。只有珍惜名节、崇尚节操,才能守住清正廉洁做出一番事业。一个不在乎自己名誉的人,在社会上会寸步难行,声名狼藉的人注定会被社会抛弃。注重自己的名誉,坚持自己的节操,才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在社会上安身立足。

(四)语默量其可,动止酌其宜,亲疏审其人,取舍求其当,出处去就观其世。谨身饬行,内不犯乎义,外不犯乎刑,可谓不亏其体,不辱其亲者矣。世知恶闻亡命之詈①,不知声色嗜欲一有沉溺,即以其身行。殆若行险侥幸,决性命之情以饕②富贵,其为亡命不益甚乎?

┃ 今译 ┃

说还是不说,要估量一下是否必要;做还是不做,要斟酌一下是否适宜;亲近还是疏远,要仔细考虑这个人的情况;采纳还是舍弃,要求其得当与否;任职还是辞职、出仕还是退隐,要审察所处的时代。谨慎修身使得行为合礼,对内不违背道义,对外不触犯刑罚,这样才可以说是不让自己的身体受损,不让父母蒙羞的人。世人都知道厌恶听到责骂一个人作奸犯科不顾性命,却不知道一旦沉溺于歌舞和美色的嗜好与欲望,就会亲身去体验。大概还会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摒弃本真的人性、生命的情感,以贪求富贵,这不是比那些铤而走险不顾性命的人更为严重吗?

┃ 简注 ┃

①詈(lì):骂,责骂。

②饕(tāo):贪婪。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强调一个人安身立命,要做到“谨身饬行,内不犯乎义,外不犯乎刑”。“义”是人的内心标准,“刑”是人的外在约束。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义,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体现着人间正道、社会公德。所以说与不说,做与不做,都要以义来加以衡量,不可沉溺声色嗜欲,也不可行险侥幸,一不小心成了亡命之徒。

(五)俗言人家微显盛衰,只目前之见耳。普天率土之人,总是厥初生民相传至今。微而显,显而微,盛而衰,衰而盛,更阅多少?正如昼夜寒暑一般,开辟以来如此。目前之微,安知非昔日之显?目前之盛,安知非昔日之衰?但要此身修德履道①,如孟子所谓“创业垂统为可继”而已。若扳援②贵势,遗弃寒微,亲其所疏,疏其所亲,均为不孝之大。

┃ 今译 ┃

俗话说,一个家族的卑微与显赫、兴盛与衰败,只是现在看到的样子。整个天下的人,也是最初的人民传下来,一到现在的。由卑微到显赫,由显赫到卑微,由兴盛到衰败,由衰败到兴盛,轮流更替了多少回?正如白昼与黑夜、严寒与酷暑的更替一样,开天辟地以来都是这样的。现在的卑微,哪里知道不是过去的显赫呢?现在的兴盛,哪里知道不是过去的衰败呢?只要自身修养德行,躬行正道,像孟子说的“创立功业,传给后代子孙,就是可持续发展”。如果攀附居高位、有权势的人,遗弃出身贫贱、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亲近与他血脉远的人,疏远与他血脉近的人,都是不孝的重大表现。

┃ 简注 ┃

①履道:躬行正道。语出《周易·履卦》爻辞:“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②扳援:攀附,依附。

┃ 实践要点 ┃

一个家族的地位卑微与显赫、兴盛与衰败是有规律可循的。张履祥认为只要自身修养德行、躬行正道,那么创立功业传给后代子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喜欢阅读张履祥的著作的晚清名臣曾国藩说,看一个家族的盛衰,只看三个地方就够了。第一,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那这个家族将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曾国藩认为勤劳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子孙有没有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归根到底,一个人只有修养德行、躬行正道,才能使家族长治久安。

(六)祖宗大德显功,载在史策,固为邦家之光,传之家乘①,足为后人法式。然亦惟子孙敬守,乃能久而弗替。

予师友家,山阴刘氏,皆刘孝子(名谨)之后。孝子之父,洪武间,戍云南。孝子七岁思其父,即望南而拜。迨②长,往返云南者三,终得归其父。嘉兴施氏某,当永乐初年,以让皇帝蒙尘,从杨公任起义,戍贵州。其后,兄弟子侄更相为戍,每十年一代,几二百年,未有卒于戍所者。屠氏康僖公(名勋)嘉靖间,拜恤刑疏,国家遂为定制,每五年,分遣部使者钦恤天下冤狱。其孙侍御公(名叔方),请释建文忠义亲属子孙之尚在编戍者,朝廷允其奏,放还千有余家。海盐钱氏太常公(名薇)嘉靖间,昌言本邑利害,如清里甲以均田役,革运艘以备戍守,乡邦德之。诸家子姓繁多,先后俱有贤德。如念台刘先生(名宗周,世兄伯绳汋),吾友施易修(博)、钱商隐(汝霖)、屠子高(安道)、子威(安世),皆所称永世克孝者也,其余未及殚述。

人莫不为人子、人孙,子孙之世,复为祖宗。《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予未即死,犹愿与若曹共勉,无负师友以忝所生也。

┃ 今译 ┃

祖宗高尚的道德、显赫的功勋,在史书上有记载,固然是家族的荣耀,留传在家谱之上,也足以成为子孙后代仿效的榜样。然而也只有子孙恭敬地遵循,家族才能长久传承而不衰败。

我师友的家,山阴的刘姓家族,都是孝子刘谨的后代。刘谨的父亲在洪武年间驻守云南。刘谨七岁的时候思念他的父亲,就看着南方跪拜。他长大以后,从家里到云南来回了三次,终于让他父亲回家了。嘉兴一个姓施的人,在永乐初年因为帝王失位逃亡在外蒙受风尘,他追随杨公任起义,驻守贵州。这之后,他的兄弟、儿子、侄子轮流戍守,每十年一代,接近两百年,没有人死在驻守的地方。康僖公屠勋在嘉靖年间,献上用刑要慎重的奏章,国家于是把它作为确定的制度,每五年一次分别派遣监察御史到各个地方,对所有冤案予以谨慎处理。他的孙子侍御公屠叔方请求释放对建文帝有忠义之心、还在充军流放的亲属及其子孙,朝廷准了他的奏章,放回了一千多家。海盐的太常公钱薇在嘉靖年间,直言不讳地指出本乡的祸害,例如清理里甲制度用来实行均田定役,改革运船制度用来准备守卫边境,同乡的人都感激他的恩德。这些家族子孙繁多,先后几代都有贤德的人。例如刘念台先生(名宗周,世兄刘伯绳,名汋),我的朋友施易修(名博)、钱商隐(名汝霖)、屠子高(名安道)、子威(名安世),都是大家所说的世代都能继承家业的孝顺之人。其他的来不及详述。

没有人不是别人的儿子、孙子,儿子、孙子这一代,又会成为后人的祖宗。《诗经》里写道:“有崇高道德的人,像高山、大路一样受人仰慕、追随。”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我不会马上死去,还愿意和你们相互激励、共同努力,不要辜负了老师、朋友,不要玷辱了生你养你的父母。

┃ 简注 ┃

①家乘:私家笔记或记载家事的笔录,家谱,家史。

②迨(dài):等到。

③高山仰止,景行(háng)行(xíng)止:以高山和大路比喻人的道德行为高尚,有崇高道德的人像山高、路阔一样受人仰慕、追随。语出《诗经·小雅·车舝》。景行,大路。

┃ 实践要点 ┃

此条列举了诸多事例证明,只有子孙恭敬地遵循祖宗显赫的功勋,践行祖宗高尚的道德,家族才能长久。俗话说:“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万世传家之宝训也。”一个有道德有规范的家族,才能成就孩子,成就美满家庭。现代社会,也需要挖掘祖宗的功业、德行,总结出好的家风家训,从而培养子孙后代。

(七)先世存心极厚,子孙不能及,可惧也。予逮事王考①,见王考所存,无非成人美不成人恶②之心。每闻亲党中作一善事(如孝弟忠信,及睦邻解厄之类),辄叹曰:“美事,宜助成之。”闻一不善事,咨嗟③不已,蹙然④曰:“劝其不做便好。”亦非独王考为然,当时长老与往还者,多有之。予是以幼孤得不陷于非僻,今不可得见矣。予兄弟已远不如前人,然犹不免见嗤⑤乡里,目为迂腐。人心风俗,日甚不同,安得不戒慎以守之乎?

祖父用心果能终身不忘,先世家法苟能遵守弗失,传之久远遂成家风,子孙便易得好,好则又能及其后人矣。古称“爰及苗裔”,固由天道,亦人事克修也。全要培得根本不薄,立得基业牢固。有基弗坏,斯有肯堂肯构⑥之望;根本深固,则有枝叶扶苏之理。事在敬勉而已。

┃ 今译 ┃

先人怀有的心思非常忠厚,子孙达不到这个程度,真是可怕啊。等到我侍奉祖父的时候,见到祖父心中所怀有的,无非是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的念头。每当听到亲人朋友中有人做了好事(例如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忠诚信实,以及与邻居和睦相处、解救危难这一类),就赞叹说:“好事情啊,应该帮助他办成。”听到一件不好的事情,就叹息不已,忧愁不悦地说:“劝他不要做就好了。”也不只我的祖父是这样,当时与我祖父往来的年纪大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存心。正因为如此,我才能幼年丧父而没有落到邪恶的境地,可惜这样的风气现在不可能看到了。我们兄弟已经远不如前人,却还免不了被乡里的人讥笑,被看作是迂腐的人。人的心地、风尚习俗,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怎么能够不以警惕、谨慎的态度来坚守道义呢?

祖父的存心果真能够终生不忘记,先人的治家法则如果能够遵守不遗失,传之久远就能成为家风,子孙就容易得到好的发展,有了好的发展又能惠及子孙的子孙。古人说“传承到后代子孙”,固然是由于遵循自然的法则,但也是人自身的努力可以培养的。一定要培养得根本深厚,树立得基业牢固。基业牢固不坏,才有儿子继承父亲的家业的希望;根本深厚而稳固,才有枝叶茂盛的道理。一切事情在于恭敬和努力而已。

┃ 简注 ┃

①王考:对已故祖父的敬称。张履祥九岁丧父,祖父心地仁厚,乐于为善。

②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③咨嗟(zījiē):叹息。

④蹙(cù)然:忧愁不悦的样子。

⑤见嗤(chī)乡里:被家乡的人讥笑。见,表被动。嗤,讥笑。

⑥肯堂肯构: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子承父业。

┃ 实践要点 ┃

德行高尚的人,总是想着让别人好,尽力帮助别人,为别人的成功创造条件。这种助人达成美好愿望的情怀,出于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积德行善,一定也能成全自己的子孙和家庭。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看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对别人的好生活怀有嫉妒之心,甚至有破坏的欲望,这就是小人心态。我们应该克制或消灭这种“成人之恶”的心理,养成君子“成人之美”的心态,在成全别人的同时也成全了自己,甚至为了给别人创造条件而牺牲自己的利益。遵循祖先留下的良好品格、生活习惯乃至一门技艺,就能形成良好的家风。传承好的家风,就是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就会对子孙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八)大要是正伦理,笃恩谊,远邪慝,重世业。而以守身①为本,继述为大。

┃ 今译 ┃

主要的旨意是,端正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使得恩德情谊厚实,远离邪恶,重视世代相传的事业。而把守身作为根本,把遵循继承祖先的遗志作为重大的事情。

┃ 简注 ┃

①守身:保守其身,不使陷于非义。语出《孟子·离娄上》:“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 实践要点 ┃

用一句话概括《训子语》下卷的主要旨意,正伦理、笃恩谊、远邪慝可以归纳为守身,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根本;重世业属于继述,是继承家业的物质基础。

训子语自跋

以上诸条,有尝与汝言者;有未与汝言者;有虽未与汝言,间为他人言,汝尝听闻者。其尝与汝言又笔之者,欲汝不忘于心也;其未与汝言者,事未及汝故也。其间为他人言者,天下之公理,受之先人,传之师友,人不以为非,则不敢私也。其或参以己意者,验之人情事理,见其有然者也。感疾遂笔之者,予衰而汝幼,惧一旦奄尽,终不及言也。

昔王考见背①之日,伯父之年犹汝也,父弥幼,固存亡绝续之际也。内王妣、外曾王考,艰难劳瘁,以延师傅鞠育教诲,俾②至今日。曾王考尝抚伯父与父涕泣言曰:“天不殄灭③家门,但我年得如吾父,则见若曹④成立矣。”今汝诸兄俱殇,汝生已晚,汝弟生益晚,又存亡绝续之际也。所望以继先祖之志者,惟汝稍长,故谆切⑤为汝言。幸而予年亦若曾王考,则汝兄弟克绍与否,庶其可见矣。夫汝其识之。望后十日又书。

┃ 今译 ┃

以上各个条目,有的曾经与你说过;有的还没有与你说过;有的虽然没有与你说过,却偶然对别人说过,你也曾经听到过。那些曾经与你说过,现在又用笔写下来的条目,想要你记在心里不要忘记;那些没有对你说过的,是因为事情没有牵涉到你。那些偶然对别人说过的,都是世所公认的道理,是从先人那里传授下来,再传授给师友们的,人们不认为是错误的,所以不敢独自占有。其中有的话掺杂了自己的想法,经过人情、事理的验证,确实看到事情就是这样发展的。因为生病而急忙用笔写下来,是因为我老了,可是你还年幼,我真是害怕突然有一天死去,而终于来不及说呀!

当年你祖父去世的时候,你伯父的年龄和你现在相似,你父亲更加幼小,本来就处在家族生存或灭亡、断绝或延续的关键时刻。你祖母、曾祖父非常艰难,因辛劳过度而身体衰弱,由于聘请老师养育教诲,才使我们能有今日。你曾祖父曾经拍着你伯父和你父亲,流着眼泪说:“上天没有灭绝我们家族,但愿我的寿命能像我父亲一样长,就能看到你们长大自立了。”现在你的几个兄长都还未成年就死了,你出生已经晚了,你弟弟出生得更晚,我们家族又处在了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希望你们能够继承祖先的遗志,只有你稍微大一点,所以我才恳切地对你说这些话。幸运的话,我的寿命也能和你曾祖父相似,那么你们兄弟能否继承家业,差不多还可以看到。这些你都应当牢记。农历十五之后的十天又记。

┃ 简注 ┃

①见背:父母或长辈去世。此指作者的父亲去世。

②俾(bǐ):使。

③殄(tiǎn)灭:消灭,灭绝。

④若曹:你们。

⑤谆切:真诚、恳切。

┃ 实践要点 ┃

此跋附于《训子语》全书之末,原无标题,约作于康熙四年(1665)。张履祥再次表明自己写作此书的目的,引述其祖父当年对其兄弟所说的话,转而对其长子殷殷相告。在这里还交待了书中条目的相关来源,以及自己家族传承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父母对孩子的谆谆告诫,就是希望孩子能早日自立。作为子女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家庭幸福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训子语跋

汪 森

考夫张先生,居桐邑之杨园,读书谈道,以程朱之学淑后进,键户①著述,晏如也。间一至城,必过先大父晤语。余时才弱冠,从旁窃窥之,见其古貌古心,意甚慕焉。无何,先生殁,忽忽至今三十余载矣。

遗编仅存备忘录一种,余惜未得寓目。海昌蜀山子以所藏《训子语》二卷寄示,阅之味其持己接物,承前裕后,一切人情事理,缕②详赡,非独先生之子当遵而不失,即凡为子者,皆可作座右铭也。曩③余有子,弗获育。今年春,甫举一子,他日就傅时,诵读能上口,便当持先生之书朝夕训迪之。俾之知所趋向,以好修饬行,则先生之嘉惠后学弘矣。因为剞劂④以公同好。康熙己丑长至日小方壶汪森跋。

┃ 今译 ┃

张考夫先生,居住在桐乡的杨园村,读书论道,用宋代程颢、程颐、朱熹等人所创立的程朱理学教导后辈,关闭门户专心撰述,过着安宁恬适的日子。有时候到城里来,一定前来探望我的祖父,会面交谈。我当时才二十岁,在一旁私下观察,只见他外表和内心都透出古人的风度,心里特别仰慕。没过多久,先生就逝世了,时光飞逝,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

他留下的著作仅存《备忘录》一种,很可惜我还没读过。海昌的蜀山子范鲲把他收藏的两卷《训子语》寄来给我看,阅读之后,我感到书中写的对自身言行以及与人交往的要求,既能继承前代教诲又能造福后代,一切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系、事与事之间的道理,都讲述得详尽充实,不只是先生的儿子应当遵循而不遗失,凡是做儿子的,都可以把《训子语》作为座右铭。以前我有一个儿子,没有得到养育。今年春天,刚刚生了一个儿子,等他将来跟着老师读书的时候,只要诵读文章能够熟练而流畅,就应当拿着先生的《训子语》早晚教诲启发他。使他知道人生的方向,用来修正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先生给予晚辈的恩惠就可以推广开来了。因此将此书雕版刊印,与志趣相投的人共享。康熙己丑年冬至日小方壶汪森作跋。

┃ 简注 ┃

①键户:关闭门户。键,插在门上关锁门户的金属棍子。

②缕(luólǚ):详述。

③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的。

④剞劂(jījué):雕版,刻印。

┃ 实践要点 ┃

汪森(1653—1726),字晋贤,一字文梓,号碧巢,浙江桐乡人,原籍安徽休宁,著名的藏书家。藏书楼名为“裘杼楼”“小方壶”,编有《裘杼楼藏书目》,著有《小方壶丛稿》《桐扣词》等。汪森在《训子语跋》中强调,凡是做儿子的,都可以把《训子语》作为座右铭,此书值得推广给更多的父母与子女学习。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不用经过岗前培训就上岗的职业,其实做父母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职业。有一位父亲,他的六个孩子都已成材。他是一位医生,但却说他的职业是父亲。张履祥的《训子语》虽然与我们的时代有一定距离,但是此书讲述的家教之道全面细致,绝大多数的观点仍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