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注四十家輯存》一帙,係就先君未竟遺稿補輯整理而成。遺稿略作於一九四八年,僅就陸德明《經典釋文》、李霖《取善集》、趙秉文《集解》、劉惟永《集義》、董思靖《集解》、范應元《古本集注》諸書所引各家遺文鈎稽排比鈔爲一帙,原擬書名爲《老子古注補》,蓋以補任真子李榮《道德經集解》也。緣先君以題名顧歡之《道德真經注疏》非顧歡所作,而爲李榮之《集解》,説詳《輯校〈老子〉李榮注跋》,此不贅引。故遺稿於顧書所引各家一無所録,殆即《跋》文所謂“録出以補任真子之書”者也。後以此任真之書全録《河上公注》及《成玄英疏》,河公之《注》既已另行校訂,成公之《疏》亦復别輯單行,而此書所引復又不完,且此書雖有《正統道藏》本及嘉業堂刻本,然皆非易得之物,無寧將晉唐各家并輯爲一帙之爲愈也。故又將該書所引各家取其姓氏批注於遺稿眉端,如“王”、“顧”、“節解”、“王”、“張”、“羅”之類,所擬書名亦易爲《晉唐〈老子〉古注四十家輯存》。此次整理即遵後一方案,除就顧書進行補輯外,又從他書輯得若干條。除原書尚存之河上公、王弼、陸希聲、王真、李約各家外,計得晉唐遺文四十七家、近六百條。以各家所用經文不同,難於統一,本輯姑用《正統藏》中之王弼《注》本爲正文,各家注文分别列於所釋經文句下。又另對所輯各家略作考釋,并將各家遺文章次附索引於後,以便檢閱。

魏晉而還,《老》學大盛,詮解注釋之多,幾與五經之家相媲。自《隋書·經籍志》、《經典釋文·序録》所載,及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序》所録,魏晉以下至唐開元御注、御疏,凡八九十家。此時不僅注家衆多,且其流派亦盛。杜光庭謂:松靈仙人、孫登、陶隱居、顧歡,皆明理身之道;羅什、圖澄、梁武帝、竇略,皆明事理因果之道;孟智周、臧玄静、諸糅、劉進喜、成玄英、蔡子晃、黄玄賾、李榮、車玄弼、張惠超、黎元興,皆明重玄之道;何晏、鐘會、杜元凱、王輔嗣、張嗣、羊祜、盧裕、劉仁會,皆明虚無理家理國之道(《廣聖義》卷五《宗趣指歸》),而張係師、葛仙公者流之言仙道者尚未及焉。誠所謂百家争流派紛陳蔚爲大觀者也。然自唐宋而後不數百年間,除河、王、陸、李數家之書流傳後世外,嚴遵之《指歸》、李榮之《注》,皆佚其半,今兹所輯四十七家遺文見於唐後諸書者,或僅數條、十數條、數十條不等,其逾百條者止《節解》一家而已。他之四十餘家則已無可考見,凋殘零落,至可憫嘆。然僅此存者,於數百年間三教并轡之軌,互相滲透之迹,羽流依旁《老》書之情狀,成《疏》、李《注》立論之淵源,皆可以窺見一斑,則於研尋《老子》古説者不無裨益焉。

蒙 默 整理後記

一九九九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