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图书馆藏敦煌写本《诸经杂缘喻因由记》第一篇,其末云“号称莲花色尼”,盖《莲花色尼出家因缘》也。佛教故事中关于莲花色尼者颇多,此写本所述,即其一种。寅恪初取而读之,见所谓七种咒誓恶报仅载六种,疑“七”字为“六”字之讹。或写本有脱文,遗去一种恶报。及玩首尾文义,乃知其不然。何以见“七”字非“六”字之误?以此篇有“设盟作七种之誓”及“作如是七种咒誓恶报”二句,其中“七”字先后再见。若言俱“六”字之讹,似不可能。又鸠摩罗什译《众经撰杂譬喻经》卷下第三十七节,有大妇因妒以针刺杀小妇儿,致受恶报事,与此篇佛答阿难问中所述莲花色尼前生宿业适相符合。其为与此篇故事有关,自无疑义。兹节录彼经大意,并其文中涉及“七”字者,以资比较。

昔有一人两妇,大妇无儿,小妇生一男。大妇心内嫉之,以针刺儿囟上,七日便死。小妇知为大妇所伤,便欲报仇。问诸比丘,欲求心中所愿,当修何功德?诸比丘答言,当受持八关斋。即从比丘受八戒斋,后七日便死,转身来生大妇为女,端正,大妇爱之。年一岁死,大妇悲咽摧感,剧于小妇。如是七返,或二年,或三年,或四五年,或六七年。后转端正,倍胜于前。最后年十四,已许人。垂当出门,即夜便卒死。大妇忧恼不可言,停尸棺中,不肯盖之。日日看视,死尸光颜益好,胜于生时。有阿罗汉往欲度脱,到其人家,从乞。沙门见妇颜色憔悴,言,何为乃尔?妇言,前后生七女,黠慧可爱,便亡。此女最大,垂当出门,便复死亡,令我忧愁。沙门言,汝家小妇本坐何等死?小妇儿为何等死?妇闻此语,默然不答,心中惭愧。沙门言,汝杀人子,令其母忧愁懊恼,故来为汝作子,前后七返,是汝怨家欲以忧毒杀汝。汝试往视棺中死女,知复好否?妇往视之,便尔坏烂,臭不可近。问何故念之?妇即惭愧,便藏埋之,从沙门求受戒。沙门言,明日来诣寺中。女死,便作毒蛇,知妇当行受戒,于道中待之,欲啮杀之。妇行,蛇遂遮前,不得前去。沙门知之,沙门谓蛇曰,汝后世世更作他小妇,共相酷毒,不可穷尽。大妇一反杀儿,汝今(令)懊恼已七返,汝前后过恶皆可度。此妇今行受戒,汝断其道,汝世世当入泥犁中。今现蛇身,何如此妇身?蛇闻沙门语,自知宿命,持头着地,不喘息。沙门厩愿言,今汝二人宿命更相懊恼,罪过从此各毕,于是世世莫复恶意相向。二俱忓悔讫,蛇即命终,便生人中,受戒作优婆夷。

据此,七之为数,乃规定不移之公式。故作咒誓恶报,亦应依此公式作七种。然则此篇之“七”字,非“六”字之误,益可因此证明。或谓“七”字固非“六”字之误,但七种恶报,仅载六种,而阙其一种者,安知非传写时,无意中所脱漏乎?为此说者,颇似言之成理。迨详绎此篇首尾文义,乃知其说亦不可能。盖此篇莲花色尼前生所设之(一)夫被蛇棨杀。(二)生儿被狼吃。(三)被水溺。(四)自身生埋。(五)自食儿肉。(六)父母被火烧。共六种恶报,皆一一应验。既于篇首起,逐节详悉叙述,复于篇末佛答阿难问中,重举各种恶报之名。后者其文甚简,传写时容有无意中脱漏之事。前者则记一恶报,必累百言,或数十言。传写时无意中纵有脱漏,何能全部遗去,不载一字?且篇中历叙各种恶报,至莲花色尼投佛出家止,皆意义联贯,次序分明,殊无阙少之痕迹。则此篇七种恶报,只载六种者,其非传写时无意中脱漏,又可知矣。

传写之讹误,或无心之脱漏,二种假定俱已不能成立,仅余一可能之设想,即编集或录写此《诸经杂缘喻因由记》者,有所恶忌,故意迥削一种恶报,而未及改易文中之“七”字为“六”字,遂致此篇所举恶报之数,与所叙恶报之事,不相符合。兹从印度原文资料中,补其所阙之一种恶报,并推测其所以迥削之故于下。

检巴利文《涕利伽陀》(此名依《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序品之音译)第六十四《莲花色尼篇》第二二四及第二二五偈,述母女共嫁一夫,其夫即其所生之子事。又见于《涕罗伽陀》(此名亦依《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序品之音译)第一二四《恒河岸比丘》篇第一二七及第一二八偈。据法护撰《涕利伽陀》此篇注解(《巴利学会本》第一九五页至第一九七页)所载此尼出家因缘,与敦煌写本大抵相同,惟其中有一事绝异而为敦煌写本所无者,即莲花色尼屡嫁,而所生之子女皆离失,不复相识,复与其所生之女共嫁于其所生之子。迨既发觉,乃羞恶而出家焉。

印度佛教经典注解,每喜征引往昔因缘。若一考其实,则多为后来所附益,而非原始所应有。但莲花色尼与其女共嫁其子之事,见于偈颂之本文,绝非注解中其他后来附会之本事可比。且为全篇最要之一事,即莲花色尼出家关键之所在。凡叙其出家始末者,断不容略去此节。今敦煌写本备载《莲花色尼出家因缘》中其他各节,大抵与巴利文本相同。独阙此聚隶之恶报,其为故意之迥削,而非传写时无心之脱漏,似不容疑。考佛藏中往往以男女受身之由,推本于原始聚隶之念。用是激发羞恶之心,且可借之阐明不得不断欲出家之理。如《大宝积经》卷五五《佛为阿难说处胎会·一三》(法护译《胞胎经》与此经同,而其文较简)云:

如是中阴欲受胎时,先起二种颠倒之心。云何为二?所谓父母和合之时,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瞋,父流胤时,谓是己有。若是女者,于父生爱,于母生瞋,母流胤时,谓是己有。若不起此瞋爱心者,则不受胎。

又《大宝积经》卷五六《佛说入胎藏会·一四》云:

又彼中有欲入胎时,心即颠倒。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憎。若是女者,于父生爱,于母生憎,亦复相同。

又《瑜伽师地论》卷一《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云:

彼于尔时,见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颠倒。起颠倒者,谓见父母为邪行时,不谓父母行此邪行,乃起颠倒觉,见己自行。见己自行,便起贪爱。若当欲为女,彼即于父,便起会贪。若欲为男,彼即于母起贪亦尔,乃往逼趣。若女于母,欲其远去。若男于父,心亦复尔。生此欲已,或唯见男。或唯见女,如如(如是如是?)渐近彼之处所。如是如是,渐渐不见父母余分,唯见男女根门。即于此处,便被拘碍。死生道理如是应知。

则所言更详显矣。此种学说,其是非当否,姑不置论。惟与支那民族传统之伦理观念绝不相容,则不待言。佛法之入中国,其教义中实有与此土社会组识及传统观念相冲突者。如东晋至初唐二百数十年间,“沙门不应拜俗”及“沙门不敬王者”等说见于彦悰六卷之书者(《唐彦悰集·沙门不应拜俗议》),皆以委婉之词否认此土君臣父子二伦之议论。然降及后世,国家颁布之法典,既有僧尼应拜父母之条文(见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卷九及《清律例》卷一七《礼律仪制》“僧道拜父母”条)。僧徒改订之规律,如禅宗重修之《百丈清规》。其首次二篇,乃颂祷崇奉君主之祝厘章及报恩章,供养佛祖之报恩章转居在后(式咸《至大清规·序》云:“始此书之作,或以为僧受戒首之。或以住持入院首之。壬午,依觉庵先师于承天,朝夕扣问,因得以祝圣如来降诞二仪冠其前。其余门分类聚,厘为十卷。”据此,可知百丈原书犹略存毗奈耶本意。自元以后,则全部支那化矣)。夫僧徒戒本本从释迦部族共和国之法制蜕蝉而来,今竟数典忘祖,轻重倒置,至于斯极。橘迁地而变为枳,吾民族同化之力可谓大矣。但支那佛教信徒,关于君臣父子之观念,后虽同化,当其初期,未尝无高僧大德,不顾一切忌讳,公然出而辩护其教中无父无君之说者。独至男女性交诸要义,则此土自来佛教著述,大抵噤默不置一语。如小乘部僧尼戒律中,颇有涉及者,因以“在家人勿看”之语标识之(《高僧传》卷一《康僧会传》云:“因求看沙门戒,会以戒文禁秘,不可轻宣。”疑与此同)。盖佛藏中学说之类是者,纵为笃信之教徒,以经神州传统道德所熏习之故,亦复不能奉受。特以其为圣典之文,不敢昌言诋斥。惟有隐秘闭藏,禁绝其流布而已。《莲花色尼出家因缘》中聚麀恶报不载于敦煌写本者,即由于此。兹为补其阙略,并附论所以见删削之故,庶几可使游于方内之士,得知贝多真实语中固有非常异议、可怪之论在也。

附注

(一)《贤愚因缘经》卷三《微妙比丘尼品·一六》所载故事与敦煌本略同,而比丘尼之名与敦煌本异。《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慈品》中华色尼自述出家因缘,仅当敦煌本故事之前半,而比丘尼之名则与敦煌本符合。此二经虽皆载有咒誓恶报之事,然均无记其若干种之文。敦煌本所以独异者,或出于编纂者所臆加,或别有原本可据,今固不能知。但以鸠摩罗什译《众经撰杂譬喻经》所载故事证之,则咒誓恶报七种之语恐非编纂者自增。尤可注意者,即《贤愚因缘经》本无原本,实为支那僧徒游学中亚时听讲之笔记撰集而成(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九《贤愚经》记)。《大方便佛报恩经》内容既与《贤愚因缘经》相似,而特重行孝报恩之义,其经序品之后即为孝养品。又失译者之名,疑为同类之作品,俱经支那僧徒之手,有所改易,非复原来之旧。故与巴利文所载之较古而近真者不同,附识于此,或足以见鄙说之不甚谬也。

(二)沙门不拜俗事,可参清宽寿不拜世祖事。见康熙时所修广济寺新志中湛祐所作《玉光寿律师传》。

(原载一九三二年一月《清华学报》第七卷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