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目录之作用及其源流
藏书目录随藏家之嗜好而发展,亦随藏家之兴衰而生灭。虽汉唐盛世之《七略》与《群书四部录》亦不能留传后世。学者恨焉,乃借重于史志,而不幸史志亦不能包举一代而无遗蕴!学者欲通晓古今,洞识所学,乃不得不各自就其本科目录作彻底之研究。此专科目录所以发达于现代,一也。藏家无论公私,多假以自炫,初无专精一科之志,故煌煌巨册,非不丰美;而平均分配,各科皆备;及专家用之,辄感其不精不足;势须独具只眼,另行搜求。此专科目录所以早已脱离藏书目录而独立,二也。百科竞出,群籍充栋,初学者望洋兴叹,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洞明其学者,各就其所赏识,选拔要籍,以作读本,实为学术进步之第一阶段。此专科目录所以先乎藏书目录而产生,迄乎现代而尤盛,三也。溯自汉初韩信、张良即已次序兵法,删一百八十二家为三十五家,专科目录,莫之或先。《七略》不收散文,汉、魏渐有文集,故晋初荀勖、挚虞皆撰集《文章篇目》以补其阙。佛法传来,经无所附,其徒乃自撰经录以纲纪之。书画渐兴,宋齐遂有书画之录。他如史目起于李唐,金石原于赵宋,时代愈晚而专科目录愈多。其始多就现存之书专门深入;明清以来,则上穷往古,遍考存佚;及乎现代,更横越东西,分支百学。数量之富,实质之精,迥非一般藏书目录所能望其项背矣。
经解目录
自《七略》首纪六艺,《晋中经簿》改称甲部,《七志》正名经典,《隋志》定为经部,经书入录,由来远矣。然自始即兼容史传、小学,《七志》且分半席与史记杂传,《七录》始排除纪传而成专科。北魏卢昶有《甲乙新录》,陈承香殿有《五经史记目录》,唐人李肇有《经史释题》。四部平分,皆非完璧。《宋志》载欧阳伸一作坤。《经书目录》十一卷,实为经书专录之始。又载杨九龄《经史书目》七卷,《通志》载佚名《经史目录》三卷。其时代并不明,殆皆宋人也。一般所谓经籍,通指一切书籍,故如《千顷堂书目》所载王佐《经籍目略》,佚名《国朝经籍考》,皆未必专记经书,惟“《古经解书目》一卷”方得确认为经解目录。《崇文总目》有《授经图》一卷,叙五经、三传之学,其书不传,未详体制。宋章俊卿《山堂考索》尝溯经学之宗派,各为之图,未能精备。明嘉靖中,朱睦乃因章氏旧图而增订之。首叙授经世系,次记诸儒列传,次录诸儒著述及历代经解名目卷数。清初黄虞稷龚翔麟为之补校而刻之。睦原录经解一千七百九十八部,虞稷等新增七百四十一部,睦又撰《经序录》,取诸家说经之书,各采篇首一序,编为一集。二书虽非纯粹目录体裁,而实开通考古今经书,移录原序之创例。清初朱彝尊遂仿其遗意,为目录学辟一新大陆焉。彝尊以康熙三十年据陈廷敬所撰墓志铭推归隐小长庐,以近日谭经者局守一家之言,致先儒遗编失传者什九,因仿马端临《经籍考》之例,而推广之,著《经义存亡考》三百卷。首录御注、敕撰之书,以下分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通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群经、四书、逸经、毖纬、拟经、承师、宣讲、立学、刊石、书壁、镂板、著录、通说,凡二十六类,末附家学、自序二篇。又欲为补遗二卷。草稿粗定,即以次付梓。其宣讲、立学、家学、自序四篇,以及补遗,属草未具,不幸遘疾,校刻逮半,鸿业未终。越数十年,乾隆甲戌乙亥间,卢见曾、马曰琯始捐赀刻版,改名《经义考》。是书以书名为纲,先注历代目录所著卷数、著者或注疏者之姓名。次以另一行分别注明“存”,“佚”,“阙”,或“未见”。以后钞录原书序跋,古今著作论及或述及该书之语,依时代为次。使读者一读而尽知古来各家对该书之意见,则该书之内容与价值自然明了。朱氏纯用客观态度,照录原文,不易一字,亦不参加己见。虽已阙佚过半之书,犹必为之稽其爵里,条其同异。毛奇龄谓“非博极群书,不能有此”。陈廷敬“以为经先生之考定者,存者固森然其毕具,而佚者亦绝其穿凿附会之端,则经义之存又莫有盛于此时者。微竹垞博学深思,其孰克为之?”毛、陈之论,确非虚誉。原书本无目录,至一九三三年,罗振玉始补写之。附校记一卷。又其囊括千古,不能毫无遗漏,故乾隆中,沈廷芳已有《续经义考》。见《隐拙斋诗文集》。乾隆末年,翁方纲又撰《经义考补正》十二卷,凡一千零八十八条。助其事者为丁杰、王聘珍等。先是清初,纳兰成德刊唐、宋、元、明人说经之书一百三十八种为《通志堂经解》,原无目录,方纲补之,并考订焉。道光间,阮元刊《皇清经解》于学海堂,共百八十八种,有目录。沈豫为之撰《提要》。光绪间,王先谦辑刊《续编》二百九种。近人有合撰正、续二编之目录为一书者,清儒经说大半在是矣。其专录一经之书者,雍乾间,有全祖望之《读易别录》,现代有吾友蒋复璁君之《易经集目》、《四书集目》、《论语集目》、《孟子集目》,《孝经集目》,金受申之《清代经学家治诗书目》,张寿林之《清代诗经著述考略》,吾友陆侃如君有《诗经参考书提要》。
译书目录
自清末曾国藩创办制造局,以译西书为第一义。数年之间,成者百种。而京师同文馆及西士之设教于中国者,后先译录。迄光绪二十二年,可读之书,约三百种。先师梁任公先生谓:“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者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此三百种者,择其精要而读之,于世界蕃变之迹,国土迁异之原,可以粗有所闻矣。”故为西书作提要,缺医学、兵政二门未成。而门人问应读之西书,及其读法,先后之序,乃作《西学书目表》四卷,《札记》一卷,示之。其体例如下:
(一)译出各书为三类:一曰学、二曰政、三曰教。指宗教。除未录教类之书外,自馀诸书分为三卷。上卷为西学诸书,其目曰(1)算学,(2)重学,(3)电学,(4)化学,(5)声学,(6)光学,(7)汽学,(8)天学,(9)地学,(10)全体学,(11)动植物学,(12)医学,(13)图学。中卷为西政诸书,其目曰(1)史志,(2)官志,(3)学制,(4)法律,(5)农政,(6)矿政,(7)工政,(8)商政,(9)兵政,(10)船政。下卷为杂类之书,其目曰(1)游记,(2)报章,(3)格致总,(4)西人议论之书,(5)无可归类之书。
(二)“明季、国初,利、艾、南、汤诸君,以明历见擢用,其所著书见于《天学汇函》,《新法历书》者,百数十种。又制造局,益智书会等处,译印未成之书,百余种。通商以来,中国人著书言外事,其切实可读者,亦略有数十种。掇拾荟萃,名为附卷。”
(三)“西学各书,分类最难。凡一切政,皆出于学。则政与学不能分。非通群书,不能成一学;非合庶政,不能举一政;则某学某政之各门不能分。今取便学者,强为区别。其有一书可归两类者,则因其所重。如《行军测绘》不入兵政而入图学,《御风要术》不入天学而入船政,《化学卫生论》不入化学而入医学是也。又如《电气镀金》、《电气镀镍》等书,原可以入电学;《脱影奇观》,《色相留真》,《照像略法》等书,原可以入光学;《汽机发轫》,《汽机必以》,《汽机新制》等书,原可以入汽学;今皆以入工艺者,因工艺之书,无不推本于格致,不能尽取而各还其类也。又如《金石识别》,似宜归矿学类,又似宜归地学类,而皆有不安,故归之化学。《海道图说》,似宜归地学类,又似宜归海军类,而皆有不安,故归之船政。此等门目,亦颇费参量,然究不能免牵强之诮……”
(四)“门类之先后,西学之属,先虚而后实,盖有形有质之学皆从无形无质而生也。故算学、重学为首,电、化、声、光、汽等次之,天地人,谓全体学。物、谓动植物学。等次之;医学,图学,全属人事,故居末焉。西政之属,以通知四国为第一义,故史志居首;官制,学校,政所自出,故次之;法律所以治天下,故次之;能富而后能强,故农、矿、工、商次之,而兵居末焉。农者地面之产,矿者地中之产。工以作之,作此二者也。商以行之,行此三者也。此四端之先后也。船政与海军相关,故附其后。”
(五)“已译诸书,中国官局所译者,兵政类为最多。盖昔人之论,以为中国一切皆胜西人,所不如者兵而已。西人教会所译者,医学类为最多,由教士多业医者也。制造局首重工艺,而工艺必本格致,故格致诸书,虽非大备,而崖略可见。惟西政各籍,译者寥寥,官制学制农政诸门竟无完帙。今犹列为一门者,以本原所在,不可不购,悬其目以俟他日之增益云尔。”
(六)此表分为数格,分列书名,撰译年号,圈识,撰译人,刻印处,本数,价值,识语。其例言云:“书目例标撰人姓氏。今标译人,不标撰人者,所重在译也。译书率皆一人口授,一人笔述,今诸书多有止标一人,原本不两标,故仍用之,名从主人也。”
(七)“收藏家最讲善本,故各家书目于某朝某地刻本,至为龂龂。今所列皆新书,极少别本;仍详列之者,不过取便购读,与昔人用意微殊。其云在某某书中者,无单行本也。其云《格致汇编》本,《万国公报》本,其下不注本书价值者,亦无单行本也。”
(八)“古书用卷子本,故标卷数。后世装潢既异,而犹袭其名,甚无谓也。故今既标本数,不标卷数。”
(九)“目录家皆不著价值,盖所重在收藏,无须乎此。今取便购读,故从各省官书局之例,详列价值。其标若干两,若干钱者,银价也。其标若干千,若干百者,制钱价也。其标若干元,若干角者,洋银价也。制造局、同文馆、天津学堂之书,概据原单。其家刻本,乃西士自印本,据格致书室单。”
(十)“表下加识语,表上加圈识,皆为学者购读而设。体例不能雅驯,所不计也。”
(十一)“附卷所载通商以前之西书,多言天算、言教两门。今除言教之书不著录外,自余诸书,不能以类别,故以著书人为别。”
(十二)“附卷所载中国人言西学之书,搜罗殊隘。其海内通人,或有书成而未刻,刻成而鄙人未及见者,当复不少。管窥蠡测,知其孤陋。若夫坊间通行之本,有裨贩前人割裂原籍,以成书者,乃市侩射利之所为,方闻之士所不屑道,概不著录,以示谨严,非罣漏也。”
(十三)“中国人言西学之书,以游记为最多,其余各种,亦不能以类别。今用内典言‘人、非人’,化学家言‘金、非金’之例,区为游记类、非游记类二门。”
(十四)“近人颇有以译本之书,而归入自著书之中,不标译字者,概为疏通证明,仍入诸译书表中,不援名从主人之例。”
(十五)“表后附札记数十则,乃昔时答门人之语,略言各书之长短,及某书宜先读,某书宜缓读。虽非详尽,初学观之,亦可以略识门径。故窃取‘过而存之’之义,附见末简,名曰读书法……”据《饮冰室合集》第一册。
《西学书目表》于光绪二十二年九月登载于《时务报》,后又单行。见《慎始基斋丛书》本。对时人曾发生极大之影响。受其启发而研究西学者遂接踵而起。目录学家亦受其冲动,有改革分类法者,有专录译书者。沈桐生撰《东西学书录提要总叙》,徐维则撰《东西学书录》,顾燮光补之,近年犹刊其旧著《译书经眼录》焉。专录一国文字之译籍者,则有魏以新之《中译德文书籍目录》。专录一图书馆收藏之译籍者,则有金天游之《浙江图书馆汉译西文书目索引》。
哲理目录
哲学方面之目录,自古著录寡闻。勉强凑合,惟宋高似孙之《子略》或足当之。其体例与《史略》同。近代则清黄以周有《子叙》,王仁俊有《周秦诸子叙录》,现代胡韫玉有《周秦诸子书目》。而王重民之《老子考》则专考一书之版本。对于西洋哲学,则查士元有《世界哲学名著提要》,介绍穆勒(J.S.Mill)等十一人之书十一部。心理方面,则有张耀翔之《心理学论文索引》,张德培之《心理学论文引得》。二书互相衔接,止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其分类采用美国Psychological Index之例,分普通心理、神经系、感觉与知觉、情感与情绪、动作、注意记忆与思想、个体社会功能、特殊心理状态、人类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动物与植物行为十一类,各类皆有小目。其内容后者较前者增加论文发表年月及杂志出版处,尤为完善。
宗教目录
宗教目录以佛教目录特别发达之故,已独立成篇。现代研究此学者,则有李翊灼之《佛学伪书辨略》,刘天行之《佛学人门书举要》,陈鸿飞之《佛教典籍分类之研究》,南亭之《华严宗著述汇目》,刘国钧之《三国两晋佛典录》,冯承钧之《大藏经录存佚考》。皆非藏目。惟翊灼尝撰墩煌经卷为《未人藏经论著述目录》。编制书目引得者,则有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将《大藏》、《续藏》及《道藏》之子目依《中国庋法》分别成书。
文字目录
文字之学,古名小学。历代目录,概附经部而为一类。然《尔雅》、《说文》之属皆释文字之义,未尝解经,强厕经部,权作附庸。专门目录,向未之闻。朱彝尊《经义考》亦止详于《尔雅》,而未及《说文》以下。翁方纲欲广此门,亦未及实行。乾隆六十年,谢启昆始采杭州文澜阁之书为《小学考》,以补朱氏之阙。嘉庆三年,再官浙江,更理前业,延陈鳣、胡虔等任其事,越五年刊成五十卷,卷首专录清朝奉敕撰著之书。此外分为四类,(1)训诂,续《经义考》《尔雅》类而推广于方言,通俗文之属。(2)文字,录《史篇》,《说文》之属。(3)声韵,录声类,韵集之属。(4)音义,录训读经史百氏之书。谢氏以为“训诂、文字、声韵者,体也。音义者,用也。体用具而后小学全焉”,原无总目,近始有罗福颐补之。百余年来,文字学日益发达,记其目录者亦渐专门。清末已有尹彭寿撰《国朝治说文家书目》,叶铭撰《说文书目》,近年有王时润撰《鄦学考目》及《研究说文书目》,马叙伦撰清人所著《说文之部书目初编》,丁福保撰《说文目录》,黎经诰撰《许学考》,李克弘撰《说文书目辑略》,吾友刘盼遂君撰《古小学书辑佚表》,陈光尧撰《关系简字书举要》。吾友夏廷棫君与陈钝撰《旧籍中关于方言之著作》。明朝之《关于汉字汉音之日籍目录》,而业师胡朴安先生撰有《文字学书目》,则未刊。
教育目录
古无教育书目,有之乃近十余年之事。其介绍要籍者,首为郑宗海之《英美教育书报指南》,虽杂有购书阅书之法,实目录之别体也。次则有查士元之《世界教育名著提要》,庄泽宣之《一个教育的书目》。庄著亦有解题,分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发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学习指导、课程、测验、统计、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行政、学校行政及管理、各级教育、职业教育及指导、体育与卫生、其他等十七类,甚便初学。此外则有专录教育论文索引者,以清华学校教育学社亦受庄泽宣指导。为最早,续编数次,各文皆有简略说明,而未为完备。后来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受邰爽秋指导。扩大编制,得八千余篇,分教育通论、普通教育行政、学校行政、各种教育问题、教学法、比较教育、教育报告七集。彭仁山增订之,删去解题而保存简目,其材料止于十八年底。自十九年后,有《中华教育界》按期发表各杂志教育论文索引,遂无专编。惟刘澡撰《民众学校论文索引》,则偏重一部分者也。其专录书目者,则有吕绍虞之《中国教育书目汇编》,前半为分类目录,详析为四十类。后半为书名及著译者混合索引,颇便检寻。而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之《民国十六年来之民众教育刊物》“表”,则书报兼收,舒新城之《中国教育指南》则图书提要与论文索引并重。
社会科学目录
自先师梁任公先生撰《西学书目表》及《西书提要》后,继起效法者数家。其专录社会科学书目者,有沈兆袆之《新学书目提要》。其《法制类》单行本所收多当时新出译本,虽冠以国人著作二三种,不过装点门面而已。名虽为法制,实则举凡政治、社会、法律、经济、财政、外交、教育、家政、世界各国史及现况之译著无不包括在内。“其于群籍之中,旨趣离合,纪载详略,既存甄表之微,间有异同之议。”“多引原文,以资众览。”“又或因其篇章以推之事实。”其人亦维新之士,识见甚高,评衡得失,甚中肯綮。所收之书虽仅九十五种,在当日固一指南之作也。尚有历史、舆地、文学、西学、西艺、杂录、小说等七类,余未见其传本,故不复别论。其书出版于光绪二十九年。越二十余年而有查士元、士骥之《世界社会经济名著提要》、徐嗣同之《社会科学名著题解》、萧瑜之《社会学书类编》,皆对于西洋名著详为解题。查著较略,徐著偏重学术之思想,萧著偏重书目之说明,皆入门之书也。其专录某种问题之目录者有《食货半月刊》之《中国经济社会史重要论文分类索引》,许士廉、牛鼐鄂之《关于中国人口垦殖种族诸问题中英书目》,内政部图书馆之《内政问题论文索引》,分民政、警政、土地、水利、统计、礼俗六项。言荣彰之《社会调查及社会统计书目》,其专考古今法律书目者,有孙祖基之《中国历代法家著述考》,谢冠生之《历代刑法书存亡考》。见《东方杂志》二十三卷三号。孙著最博,分法理、立法、治狱、检验、实务五类,大抵根据历代史志、补志及各家书志而加以考证批评,知之较切者则稍详述其内容。惟不注版本,盖亦仿《经义考》而不悟其失耳。乌山图书馆有《十年来国内出版法学书目》,震旦大学图书馆有《法学书目》,则仅据现藏,未为完备。
自然科学目录
科学之在古代,惟天文历算比较有人研究。至于声、光、化、电,则未之闻。自西学输来,亦首由历算之学入手。清康熙中,梅文鼎尝列其所著历学书六十二种,算学书二十六种,各撰提要,名曰《勿庵历算书目》。近代则有刘铎撰《古今算学书录》,丁福保撰《算学书目提要》,并兼收中西焉。近年治算学书目者有裘冲曼、钱宝琮、李俨、刘朝阳等数家。裘有《中国算学书目汇编》,李有李俨所藏《中国算学书目录》及续编,《明代算学书志》,《二十年来中算史论文目录》,《近代中算著述记》,钱有《若水斋古今算学书录》,刘有《中山大学添购旧本算学书目》,《补裘编中国算学书目》。至于一般自然科学目录,刊行者尚不多。惟清末王景沂有《科学书目提要初编》,近年交通大学图书馆有《三十五年来中国科学书目初编》,震旦大学图书馆有《科学书目》。
应用技术书目
中国古代对于历算皆视为应用技术,此外则惟注重医药,农业及军事,故此三种之书籍特多。兵法在二千一百三十八年前已有目录,详《溯源篇》。在历代公私总目中,兵书皆能占一类位置。惟自荀勖并诸子、兵书为一部,以实技合于虚理,殊为不伦,而后录莫能纠正,兵书亦多沦亡。近年始有陆达节自史志古录摘录有关用兵之书目,并录存佚,不分类别,但以时代为次,断自清季,共得一千三百零四部,其现存者仅二百八十八部。名其书曰《历代兵书目录》。又续撰《兵书考》,想亦已成。在此学中,允推独步。至收藏现代中外军书最多者,则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图书馆,有《军事学图书目录》。分中文、日文、西文三部,每部皆分十三类。(1)总类、(2)军制、(3)军事教育、(4)作战、(5)兵器、(6)交通、(7)步兵、(8)骑兵、(9)炮兵、(10)工兵、(11)空军、(12)海军、(13)杂类。此外各图书馆,皆逊不如焉。农业之书,则古录皆归入主张重农之农家一类。后录亦有改入谱录类者,其不得当一也。近代始有介绍西书之专录,起于清末王树兰与英人傅兰雅合译之《农务要书简明目录》,于各书皆有说明。其遍考古人书目者,则有毛之《中国农书目录汇编》。从七十三种旧录中摘出有关旧式农业之书名或篇名,卷数或册数,著作人,注明出处,分类二十一。(1)总记、(2)时令、(3)占候、(4)农具、(5)水利、(6)灾荒、(7)名物诠释、(8)博物、再分四类。(9)物产、(10)作物、(11)茶、(12)园艺、再分五类。(13)森林、(14)畜牧、(15)蚕桑、(16)水产、(17)农产制造、(18)农业经济、(19)家庭经济、(20)杂论、(21)杂类。每类皆依书名之笔数为次,如辞典式。惟不收近人译本及谈新法之书。得书凡三千余种,而方志尚不列焉,可谓富矣。毛之作,实在金陵大学。该大学同时又令陈祖等撰《农业论文索引》,罗致中文杂志三百十二种,丛刊八种,在我国出版之西文杂志及丛刊三十六种,得有关农业之论文,中文三万余条,西文六千余条,用勃朗(Brown)式之主题法,编为索引。一文而涉及数题者则互见之,一题而与他题有关者则互注之。其书多至九百面,在现代各项论文索引中实为最详细者。且不数年又有朱耀炳等之续编,又得中文一万三千八百余条,西文一千六十余条。金陵大学对于我国农业研究向来有良好之成绩,此种目录及索引亦与有功焉。此外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有《中国农村经济参考资料索引》,汪仲毅有《中国昆虫学文献索引》,收一千七十七篇。水利处有《水利论文索引》,沙玉清有《中国水利旧籍书目》,茅乃文有《中国河渠水利工程书目》,万国鼎有《中国蚕业书籍考》,见《农林新报》九期。冯择其有《世界棉作名著汇录》,《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骆启荣有《二十年来中文杂志中生物学记录索引》,彭曾沂有《中国古蚕书目拾零》。《新苏农季刊》。其他为著者所不及知者,当更不少。由书目之繁多,则知国人之研究农学亦非不力矣。至于医书,则《七略》早已见收,且分为四种。后世各录,或并为二,或合为一,或附于艺术类。如《明志》。宋太宗尝大征医书,命贾黄中等编为《神医普救方》一千卷,见《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二及二十八。引书多至数百部,必有引书目录,惜其不传。其专作医书目录者,始于明代殷仲春之《医藏目录》。北平图书馆有钞本。然日人多纪元坚讥其“妄仿缁流,名义先悖;况品题失当,亏漏亦多;纤仄小品,何以充学者之视听乎?”见《医籍考》。《千顷堂书目》又载有李嵩渚《医书目》四卷,注云李濂撰。濂为正德、嘉靖间人,熟于掌故,又撰有《医史》,似其书目必有可观,惜亦未见。清末则有丁福保撰《历代医学书目》,存佚并收,有书千六百余种,未能毕备,故自称“浅陋无精义,或目未之睹者,则不与焉”。别其门类,为二十有二。间注著者,不详版本。大辂始于椎轮,亦可谓难得矣。最近又有沈仲圭撰《国医学界参考书目》,曹炳章撰《历代医学书目考》,又撰《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后者虽为营业之作,而收书三百六十五种,分类十三,以时代为次,各书皆有提要。其在国内非但为分量最多之医学丛书,抑且为罕睹之医书解题,弥足重焉。至于通考古今存佚之录,则日人已先我为之。多纪元胤撰《医籍考》八十卷,体例一仿《经义考》,而于见存者则必辨其雅俗,鉴其真伪。有书目三千数百种,分为医经、本草、食治、藏象、诊治、明堂经脉、方论、史传、运气专门等九类。书成已久,近始印行。而另有二日人黑田源次、冈西为人,凭藉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研究室之藏书,撰有《中国医学书目》一巨册,分类二十四,体例除同于一般目录者外,特注重版本。此二书者,所录皆我国医籍,且为我国目录所不及详,故附著焉。
艺术目录
我国艺术,最尚书画,故书画目录发生甚早,论其先后,仅次于文章志及佛经录。刘宋时,虞龢首撰《二王》羲之、献之。《镇书定目》各六卷,《羊欣书目》一卷,《钟张书目》一卷。见《虞龢论书表》。其后梁傅昭有《法书目录》,见窦臮《述书赋》注。殷钧“又受诏料检西省法书古迹,别为品目”。见《梁书》卷二十七。隋姚最有《法书录》,见《述书赋》注。而隋炀帝“聚魏已来古迹,名画,于‘观文’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宝台,藏古画”。见《隋志序》。所聚既多,必有目录,而《隋志》不载。有《法书目录》六卷,不著撰人,但《唐志》作虞龢撰。唐朱景玄有《书品目录》,见《百川书志》。褚遂良有《右军书目》。惟后者尚存,记王羲之正书四十帖,行书三百六十帖。然犹有目无录也。迄宋宣和二年内臣奉敕撰《宣和书谱》始分列篆隶正行草分六体,于作品之前,详载作者小传,兼论书法优劣特点,夹叙夹议,最为翔实。同时米芾撰《书史》,见《百川学海》、《说郛》、《书学汇编》等丛书。记其目睹法书,详录藏家,纸本,印章,跋尾,兼及故事轶闻,或加评论。语语精到,后世宗之。明人张丑撰《南阳法书表》,据《知不足斋》,《述古丛钞》,《翠琅玕馆》各本。但卞永誉之《式古堂书画汇考》则作韩朝延。则创分五格,列时代正书,行押,草圣,石刻,各记其跋者姓名及收藏印记。其体例迥异他书。此外,历代专录所见所藏之法书者尚复不少,无庸详及。图画之目,则始于南齐。齐高帝尝命侍臣科选古画之尤精者,不以远近为次,但以优劣为等第。自陆探微至范惟贤四十二人,为四十二等,共得二十七帙,三百四十八卷。见何法盛《中兴书辑本》。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谓南齐高帝撰有《名画集》,殆即此书。唐人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列举古画名目,俱以“《太清目》所有”,“《太清目》所无”分注。因知梁武帝太清初年撰有《图画目录》。《隋志》有《名手画录》一卷,未知撰人。唐人窦蒙有《齐梁画目录》亦不传。传者以《贞观公私画史》为最古。史一作录。其书前列画名,后列作者,简略已极。宋人米芾撰《画史》,始评论优劣,记述裱,兼叙赏鉴收藏之杂事。徽宗敕撰之《宣和画谱》,每人一传,尤为详明。画分十门,(1)道释、(2)人物、(3)宫室、(4)蕃族、(5)龙鱼、(6)山水、(7)鸟兽、(8)花木、(9)墨竹、(10)蔬果,类名准确,前此所无,惜不互见,故分配不能无误。明张丑之《南阳名画表》则并为时代、道释人物、山水界画、花果鸟兽、虫鱼墨戏,其体例亦与其《法书表》同。张泰阶之《宝绘录》则以卷册与挂幅分类,近代庞元济之《虚斋名画录》则以卷子、立轴、册页分类,秦朁之《曝画纪余》则以卷、册、直幅、横幅、扇面、杂件分类,此皆庋藏之法,未可与论分类原理也。历代藏家标目品题之作,不可胜纪。仅标图目者,如《清南薰殿尊藏图象目》,《茶库贮藏图象目》;考证图象者,如清胡敬《南薰殿图象考》、阮元《石渠随笔》;备录题跋者,如近人吴芝瑛《小万柳堂王恽画目》;详述画意者,如清张庚《图画精意识》。以其非关目录学本身,不复尽载之矣。又向来收藏,多书画并收,故其目录每不分列。其收藏最富,品题最精,著录最详者,当推清乾隆九年敕撰之《秘殿珠林》二十四卷,《石渠宝笈》四十四卷,惟后者以贮藏地址为别,殊不足法。推溯此种书画并录之体例,当创始于陈《秘阁图书法书目录》。见《隋志》。宋遗民周密撰《云烟过眼录》,兼收古器与书画,至张丑之《清河书画表》又专录书画。其备录原文及款识题跋者,则始于明朱存理之《珊瑚木难》及项药师之《历代名家书画题跋》。其杂记书画见闻者,则始于明都穆之《寓意编》,及张丑之《法书名画见闻表》。分时代、目睹、的闻、会计四格。其搜集藏家目录者,则始于明汪砢玉之《珊瑚网》。其记述内容而加以论辨者,则始于明遗民顾复之《平生壮观》。而清初高士奇之《江村消夏录》,就其所见书画,考订源流,详记绢素、题跋、图记、附加己见,其体裁较密,遂为上述之《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所宗,成为清代流行之风气。康熙间卞永誉撰《式古堂书画汇考》,通考古今,分门别类,纲举目张,眉注圈识,正文外录,体例之精明,收罗之广博,遂集书画之大成焉。然以上所述皆系法书(美丽之字)之目录与图画之目录,其内容为单独之法书与图画而非记载书画之目录,犹之文章志乃篇目而非书目也。洎乎近年,始有余绍宋创撰《书画书录解题》,分书画之书为十类:
对于未见之书,则别辑一篇,列于十类之后。首作总目叙略,略说其归类之由,并于总目各书下略注撰人,及书之内容。各类皆先列书部,后列画部,并各依时代为次。但属一事之书,仍列一处。一书而跨二类以上者,用互见之例,入其重者之类,其他类中则于后低一格书之。分类一以书之本质为断,不问书名为何,文体为何。凡同名之书,加某氏于后出者之上以别之。又有一真一伪者,加别本于伪本之上以别之。一书而大同小异,别有异名者,用附目之例,注于总目叙略原目之下。单篇论文之在唐以前者,悉录。唐以后,则录其篇叶较多者。现代杂志文字,则不录。各书俱有解题,于说明内容之外,辄加评论。并节录最有关系之序、跋。散佚及未见者,仍作解题,注明见于何处,或何处征引,或未见全文,并考证其疑义,征引其佚文。版本则非其所注意,仅约略注出,不求完备。附有著书时代一览表。分著者、年略、书名、成书年分、类别五格。最后复有著者索引。其体例甚精,考证甚备,固不仅为空前之作也。余氏之外,有吴辟疆尽购画学之图书,二百三十余种,准余书之分类,撰《有美草堂画学书目》,自谓“妄欲集其大成”,而其实不能毫无遗漏。书画之外,周庆云搜藏琴学之书,得三百数十种,撰有《琴书存目》六卷,《琴书别录》二卷。袁同礼有《中国音乐书举要》,杜竟有《知见音乐书草目》。周连宽有《中国美术书举要》。
文学创作目录
文学创作之有专门目录,自曹植始开其端。参看个人著作目录之章。前此之《七略》,虽有诗赋略,而不载散文;后此之《晋中经簿》,其丁部虽“有诗、赋、图赞、汲冢书”,而未知已收散文否。盖两汉文学侧重诗赋,个人创作尚少结集,至曹植始结集录目也。晋初始有秘书监挚虞撰《文章志》四卷,集合诸家诗赋文章之篇目为一志。《三国志注》引其佚文:“刘季绪名修,著诗赋颂六篇。”《陈思王传》。《世说注》引其佚文:“崔烈,灵帝时,官至司徒太尉。”《文学篇》。《后汉书注》引其佚文:“桓麟文见在者十八篇,有碑九首,诔七首,说一首,《沛相郭府君书》一首。”《桓彬传》。据此推测,其体例实与《别录》、《七略》相似,确为目录无疑。虞尝集诸家诗文为《文章流别集》六十卷,见《隋志》集部总集篇中,原注又有“志二卷,论二卷”。似四卷之《文章志》或即并志论而单行,殆为《流别集》之目录也。较虞稍早者有荀勖,亦尝为秘书监,《隋志》载其“《杂撰文章家集叙》十卷”,《新唐志》作“《新撰文章家集叙》五卷”,虽无佚文可考,然叙录二字古义相通,《世说》注引邱渊之《文章录》,有时作《文章叙》,有时又作《新集叙》,其体例亦与《文章志》相同。故《三国志王粲传》注又引作“《文章叙录》”。新撰云者,前此诸家文章多单篇散行,今始撰为一集也。新集叙云者,新集之叙录也。故推原文学创作总目录之渊源应以荀勖为滥觞焉。勖、虞之后,一度无闻。晋末始有顾恺之撰《晋文章纪》。见《世说·文学篇》注。刘宋则三家并作,傅亮有《续文章志》二卷,宋明帝在藩时有《晋江左文章志》三卷,丘灵鞠为序。二志并见《隋志》。邱渊之有《晋义熙以来新集目录》三卷。《世说》注作《文章录》、《文章叙》、《新集叙》;《艺文类聚》作《文章叙录》;《玉海》作《别集录》。齐、梁间,沈约又撰《宋世文章志》二卷。见《隋志》。《梁书》本传则作三十卷。摭拾遗文,传记作者,批评著录,一时称盛。王俭、阮孝绪先后承其积业,遂辟《文翰志》、《文集录》于其《七志》、《七录》。《文集录》分为楚辞、别集、总集、杂文四部,收书至一千四十二种,在《七录》内篇中高据首席。卷数则稍次于纪传录,若合外篇比较,则种数亦次于佛法录,而卷数却又四倍之。《隋志》以下,遂以集部为四部之一,小类亦多仍《七录》之旧,惟或易杂文为词曲,或增加诗文评耳。参看分类。专录一切文学创作目录者,遂不复多见。独《宋志》载有沈建《乐府诗目录》一卷,实为专录一种创作之始。《千顷堂书目》载有《国朝名家文集目》一册,或为专录一代文集书目之始。上述之文章志为专录文集篇目之作。而选集名文以作读本者,则自挚虞以后,迄今不少衰焉。此虽非关藏书目录,然其分类之法亦可为目录学家之参考,故稍述之。《文章流别集》“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见《隋志》。确有类别,而莫之知。今存选本,以梁昭明太子《文选》为最古。《古文苑》系伪书,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十五有《古文苑记》,已致其疑。赋以对象,诗以对象,体裁各析为十数小类。余体则有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凡三十七类,支离复沓,多不合理。然千四百年来,选文章者,编文集目录者,皆多奉为圭臬。首赋次诗,几为定例。改革之论,反难通行。盖其选文甚精,家诵户晓,故蔚为权威耳。宋人姚铉之《唐文粹》,吕祖谦之《宋文鉴》皆不能大作更张。真德秀始综合为辞命、议论、叙事、诗歌四类,见《文章正宗》。简括得体而略嫌广泛。清初储欣又分为奏疏、论著、书状、序记、传志、辞章六门。见《唐宋八大家类选》。乾隆中,姚鼐又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赞颂、辞赋、哀祭十三类。见《古文辞类纂》。清末,曾国藩则改书说为书牍,论辨为论著,加叙记、典志而删赠序、箴铭、赞颂,并传、状、碑志为传志,故有十一类。见《经史杂钞》。综而论之,莫不重体裁而轻作用,从未有以作用之性质为类别。其唯一之特色为写实主义。凡非实写之小说故事,旧目录学家皆归之子部小说家;鬼神传记则有归之史部传记类者;戏曲则史志完全不收;要之皆不承认为文学,故未尝厕入集部焉。此种观念,直至近年始克改变。录文学创作之目者,已闯出文集之藩篱,而招致虚无之小说词曲为一家矣。统观现代诸家有选录要籍者,如吾友储皖峰君所辑之吴虞《中国文学选读书目》,王浣溪之《中国文学精要书目》,吴宓之《西洋文学精要书目》、《西洋文学入门必读书目》,章炳麟之《中学国文书目》皆是也。有撰别集解题者,如钱基博之《清代别集解题》,孙雄之《同光两朝别集提要》是也。有专录别集书目者,如浙江图书馆之《别集索引》,南京国学图书馆之《集部总目》是也。有编制别集或杂志之篇目引得者,如北平图书馆王重民等之《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张陈卿之《文学论文索引》是也。有专录词书目录者,如唐圭璋之《全宋词初编目录》,陈慕德之《丛书中关于词学书目》,赵尊岳之《词籍考》、《词籍提要》、《惜阴堂汇刻明词提要》是也。有专录戏曲者,如先师王静安先生之《曲录》,黄文旸之《重订曲海总目》,支丰宜之《曲目表》,宾芬之《元曲叙录》,杜颖陶之《玉霜簃藏曲提要》、《曲海总目提要》及坊本《传奇汇考之子目综合索引》,吾友卢前君之《散曲书目》,傅惜华之《缀玉轩藏曲志》,黎锦熙之《元杂剧总集曲目表》,应飞伦之《中文戏剧书目》,宋春舫之《褐木庐藏剧目》,姚逸之之《湖南唱本提要》,以及国剧学会图书馆之书目,皆是也。有专录小说目录者,如孙楷第之《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提要》、《日本东京大连图书馆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蒲梢之《中译苏俄小说编目》,皆是也。有专录新译书目者,如曾虚白与蒲梢之《汉译东西洋文学作品编目》是也。有专录文学史目录者,如杨殿珣之《中国文学史译著索引》是也。有专录民众文艺者,如陈光尧之《中国古今民众文艺书目提要》是也。有专录国文选本者,如黎锦熙之《三十年来中等学校国文选本书目提要》是也。有专考辞赋者,如朱保雄之《汉志辞赋存目考》是也。其他尚多,未暇毕述。
地理目录
地理书之有目录,当始于南齐。《隋志》称“齐时陆澄聚一百六十家之说,依其前后远近,编而为部,谓之《地理书》”。一百四十九卷,录一卷。梁任昉又增陆澄之书八十四家,谓之《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此二书者,搜罗宋齐以前之地理书。既达二百四十四家之多,其引书目录殆可视为古代地理书籍之专科目录。阮孝绪《七录》所以特立地理部,即得助于陆任二家之书。《隋志》又承其业,故其地理类录书至一百三十九部,而在陆任二家所记之内,别无单行者,尚不与焉。《唐志》稍少,只有九十三部。《新唐志》增多五十六部。原文统计数字有误。《宋志》突跃至四百七部,五千一百九十卷。明代则《文渊阁书目》,《内阁书目》及清初黄虞稷之《千顷堂书目》,所收地理书皆极多。《四库提要》则分地理类为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防、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子目凡十。其所著录及存目之书共五百八十一部,且各有提要,于学者莫便焉。然以上所述,皆总目录中之一部分,非专录地理书目者。专录之作,起于近代。最早者当推清初顾栋高之《古今方舆书目》。见《方志月刊》七卷。三四十年来,各地图书馆,内如北京学部图书馆——后并入北平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国学图书馆、金陵大学、上海涵芬楼——即东方图书馆、徐家汇天主堂、九峰旧庐、南洋中学、天津天春园、南浔嘉业堂及北平之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图书馆,上海之自然科学研究所、东亚同文书院,外如日本之内阁文库、静嘉堂文库,美国之国会图书馆,所藏之地方志书皆在一千种以上,十九皆有专门目录。最多者当推北平图书馆,一九三三年五月以前,已有五千二百余种,除去重复,亦有三千八百余种,而近年所增尚不与焉,可谓富矣。该图书馆《方志目录》依今制省境分类,同省依清制府州厅县之次序排列,一地而有数志者,再依时代之先后为序。每志皆注明书名、卷数、撰人、刊年、册数、存缺数,并标出其有金石目录二编者。所惜未将丛书中之方志编入,否则当更便于研究也。藏志目录之外,通考古今方志者,自清中叶章学诚之史籍考已有方志一门,清末余苹皋之《史籍纲领》且特别注重方志,不但录其序目,且更述其义例。惜此二书,皆无传本。详下《历史目录》章。道光中,周广业撰《两浙地志录》,今存。近年则有瞿宣颖撰《方志考稿》,取材于任凤苞天春园藏志,大抵仿《经义考》之例,每书必严定其名称,详述其撰年、撰人、旧志沿革、类目、体例,最后评论其体例之得失,尤注意于其所含之特殊史料。自谓“仅为随笔记笺之体”,不敢比于《四库提要》之谨严。全书未成,先刊江苏河南以北八省,署曰甲集。一以现存之志为断,不能遍考佚志。实际乃藏书提要而非存亡并考也。以全国古今方志为对象存亡并考者,有朱士嘉,既撰《中国地方志统计表》,见《史学年报》第四期。《中国地方志备征目》,复以五年之力,采访国内外藏书家五十处,检查丛书四十九部,罗集方志名目,五千八百三十二种,以表格体详列其书名、卷数、撰人、撰年、版本、藏者,名曰《中国地方志综录》。附有统计表十七种,统计图十五种。其师顾颉刚誉其书“直接为目录学家创一新例,间接为史地学者开一大道”,对于研究方志源流者,修志者,研究史学者,采购方志者,皆有利便。虽其内容过广,未能完备正确,聂崇岐、薛澄清,《见大公报史地周刊》五三期。萨士武见《福建方志考略》。俱能指正其谬,然从大体而论,为功亦已溥矣。其以一省方志为对象,存亡并考者,除薛澄清之《闽南方志经眼录》为目睹外,萨士武有《福建方志考略》,张维有《陇右方志录》,广西统计局有《广西省志书概况》。尤以张氏为最有精识。其书包括今制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得书二百五十有六部,分省志、郡县志、县志、杂古今录四类,以时代为次,详考其撰人、年代、卷目、存佚,并录其内容纲领。其案语多确论,可供方志学者之参考。即如分别主修者与秉笔者,欲使寒士著述不为达官贵人所揜取,一字之间,亦复不苟,其谨严可知矣。至于广义之地理书目则以金陵大学图书馆《地理书目》为最早。其专录研究一地之书目者,如黑白学会有《研究中国东北参考书目》、胡怀琛有《关于上海的书目提要》,吴玉年有《西藏图籍录》,姜仲明有《康藏问题论文索引》,金云铭有《福建文化研究书目》,丁骕有《西文云南论文书目选录》。专考古代图籍者,则吾友王庸君有《明代北方边防图籍考》。支有《先秦两汉地理图籍考略》。专收藏一方面图籍者,则有朱启钤之《存素堂入藏图书河渠之部目录》。通录地理论文者,于古代之书则有王重民之《清代学者地理论文目录》,及《关于禹贡之论文目录》,于现代之期刊,则有吾友王庸及茅乃文之《地学论文索引》及续编。而后者尤便于稽寻。分为(1)地志及游记、(2)地文、(3)民族、(4)政治、(5)交通、(6)经济、(7)历史、(8)地理图书,凡八类,每类各有子目。至于舆图之目录,向为各图书馆所轻视。编录最早者当为一九一八年之京师图书馆,然未刊行。刊行最早者当为地质调查所之《地图目录甲编》。嗣后北平图书馆且特设舆图部,吾友王庸君尝主其事,撰有《中文舆图目录》及二编,《特藏清内阁大库舆图目录》。故宫博物院亦有《清内府造办处舆图房图目初编》。
金石目录
古物多种,概以金石,记其目录,体制有四:器物之名称,一也,拓印之文字,二也,研究之题跋,三也,集考著录前三者之书目为一目录,四也。《隋志》收汉魏石经拓文于小学类,至《直斋书录解题》始收金石书入书目类。汇集金石题跋为一书,创于北宋欧阳修之《集古录跋尾》。其子棐又撮录其略为《集古录目》。正名为《金石录》者,则两宋间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也。赵李之录,凡三十卷,前十卷以时代为次,录古物二千之目。后二十卷有跋尾五百二篇,皆辨正之文。自此以后,金石之学大盛。郑樵特撰《金石略》于《通志》中,断代记目。陈思撰《宝刻丛编》,王象之撰《舆地碑记目》,则依郡县区分,并见《四库全书》。盖依明诚《诸道石刻目录》之例也。见《宋志》。其专记一地者,则始终田概之《京兆金石录》,见《直斋书录解题》。以人名为纲,且分人名为八类者,则始于宋末佚名之《宝刻类编》。四库。金元浸衰,明、清转盛,撰金石之目录者百数十家。或记一地之发现,或录一家之收藏,或述此学之史传,或考一物之底蕴,或断代为考究,或保存其图文。乃至录存碑目,表列器名,无不各以古物为对象,极一时之盛焉。顾此种金石文字,或器物之著录及研究,在学术界限上久已对目录学宣告独立。以其研究之对象为金石之器物或文字,目的在求得其所代表之历史事象,而于分类编目之道非所特重,用意或与目录学家有殊。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瓜分金石之书为三分,“以集录古刻,条列名目者,从《宋志》入目录;其《博古图》之类,因器具而及款识者,别入谱录;石鼓文音释之类,从《隋志》别入小学”。且分目录类为经籍,金石两属,俨然分庭抗礼,不复依傍门户焉。目录学之对象为书籍之分类与编目,自不宜与金石学争夺地盘。顾对于金石文字之目录,迄今犹有总集所知,分编引得之必要。盖欲使学者参考之资料,从书本上之文字扩大及于器物上之文字,非有目录学家为之效劳不可。故目录学之不能放弃金石文字,正与不能无视书籍内容相同。然此一方面之进展,尚有待于今后之努力。昔人所已开辟之蹊径,惟在金石书籍之目录方面而已。清道光二年,李遇孙撰《金石学录》录古今金石学家四百余人,各记其有关金石之事迹及金石著作。有《古学汇刊》本。其后陆心源有《潜园丛书》本。褚德彝有排印本。先后续补之。书虽以传人为主,而人各有书,犹同书录。遍考古今金石书目者,始于清乾嘉间章学诚撰《史籍考》,于目录部设金石一类。道光间,许瀚亦撰《史籍考》,亦辟金石为一门。传本虽皆未之见,而《攀古小庐文集》载瀚序目,知其类名为(1)金、(2)石、(3)金石总、(4)钱币、(5)玺印、(6)砖瓦、(7)文字。张之洞《书目答问》亦于史部立金石门,分(1)目录、(2)图象、(3)文字、(4)义例四类,而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之属仍入小学门,未为的当。专著一书广罗金石书目者,似以沈涛之《金石著录考》为最早,涛字匏庐,卒于同治中。然无传本。迄宣统二年,始有叶铭撰《金石书目》。自此以来,魏稼孙、凌霞、田士懿、黄立猷、林钧、容媛六家迭起。魏目传自凌尘遗,所录仅二百种,最为简陋。凌目虽增至四百种,而漫无部属。叶目亦不著时代,不分种类,所收虽有四百九十二种,而有误收重出者,且并未尽见原书,故注文尤多舛谬。田目名《金石名著汇目》,收六百六十二种,以时代为次,间注版本,颇多遗漏。黄目亦名《金石书目》,分(1)金文、(2)石文、(3)匋文、(4)骨文、(5)地方、(6)法书、(7)义例、(8)题跋、(9)汇考、(10)目录十类。或以物之性质,或以书之体例,颇嫌不一,未收印谱说文而附录美术杂志。收书八百七十八种,自谓以所藏所见者为限,只知其名目者不录。然实际上则舛误亦所不免。容目出版最后而分类最精,以器物为纲,体例为目。系统如下:
此目收书八百二十三种,并择录杂志论文,附录方志中之金石志。又有人名书名通检,实为最精详之作。容氏又有《金石书录》,尚未刊行,故先刊其目如是。以上诸家皆无解题,有解题者惟林钧之《石庐金石书志》一种,仿藏书志之例,略述各书大旨,权其同异,录其题跋印记。所藏所志之金石书凡九百六十九种,而金石拓本二万余通尚不与焉。分类大纲有十二:(1)分地、(2)断代、(3)录文、(4)存目、(5)图谱、(6)石经、(7)记载、(8)考证、(9)释例、(10)字书、(11)法帖、(12)杂著,其法仿自叶昌炽之《语石》,以书之体例为准,初不问古物之为何种。然石经法帖又在例外,且同类之中以时代为次,又不复依古物之性质分子目,书之体例可分隶数类者亦不互见,故分类颇有失宜者。其优点在解题,以其书尽手藏,故能撷述梗概,甚少讹误。对于版本尤为注意。欲治金石之学者,固不能少此向导也。至于专录一种古物文字之书目者,于甲骨文则有陈振东之《殷契书录》,李星可之《甲骨学目录》,陈准之《殷契书目录》,邵子风之《甲骨书录解题》及《甲骨论文解题》。于印谱则有叶铭之《叶氏印谱存目》,罗福颐之《印谱考》。李文裿之《冷雪盦知见印谱录目》。及佚名之《雪云庄知古铜印谱目录》。于钱币则有宗惟恭之《癖泉书室所藏泉币书目》。宗氏又欲撰《历代泉币著述考》,故先布其目。为此学者,渐有愈趋愈专之势焉。
历史目录
有篇目、书目、解题三种。最早撰历史篇目者,当为刘宋之裴松之。《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松之《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第者次序之目,一者举数之由,故曰《五帝本纪》第一。”据此推测,则其体制隐约可知,盖所以比较历史篇目,研究其意义,以便撰史者之参考也。《旧唐志》有杨松珍《史目》三卷,《隋志》不载,《通志》认为唐人,《宋志》则有杨松珍《历代史目》十五卷,殆已经宋人补充,故增至五倍也。《宋志》有商仲茂《十三代史目》一卷,《郡斋读书志》作三卷,云“唐殷仲茂撰,辑《史记》、《两汉》、《三国》、《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周》、《隋》史籍篇次名氏。国朝杜镐以《唐》、《五代》书目续之”。则三卷本乃合并杜镐补续之本,故《宋志》又有杜镐《十九代史目》二卷。惟《崇文总目》及《通志》又有宋朝舒雅等撰《十九代史目》二卷,盖系官修之书具名各异,其实即杜镐之本也。《新唐志》有宗谏注《十三代史目》十卷,书名与殷仲茂之书相同,殆无二致。章学诚谓“宗谏略止三卷殷仲茂详至十卷”意是而数误。《新唐志》尚有孙玉汝《唐列圣实录目》二十五卷,据百衲本及《宋志》。开明版及《通志》均误实为贤。佚名《河南东斋史目》三卷。后者当与杨、殷之作同一体制,实录之目则推玉汝为首创,且其通录列代,较《通志》所载《太祖实录目》二卷,《太宗实录目》二卷之为一书之目不同。其实一书之目便应附书而行,不得别称为一书,故《新唐志》之《唐书叙例目录》一卷,《通志》之太宗《新修五代史目》三卷,高氏《小史目》一卷,《汉书叙例目》一卷,宋敏求《唐余录目》一卷,皆不得与于史目之列焉。惟《宋志》之《曾氏史鉴》三卷,《通志》作《史鉴目》三卷,当为兼录正史,通鉴之书。此种撰述史目之作,直至近代犹有人续之。嘉庆间有洪饴孙撰《史目表》,光绪间有江标、王仁俊补之,民国初年又有钱恂改订之,最近吾友王钟麒君又增补之。见《二十五史补编》第六册。郑鹤声撰《史部目录学》,为正史篇目结一总帐。正史以外,史裁尚多,则尚无人研究也。至不录篇目而录书目,最早有北魏卢昶之《甲乙新录》,陈承香殿之《五经史记目录》,皆专记经史二部之书,不收其他。似系偶无子集,并非有意专收。《宋志》则有杨九龄《经史书目》七卷,《通志》于《杨目》之外,另有《经史目录》三卷,其体制如何,均无考。后代专收史书者少。直至最近,始有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撰《现存清代实录总目》,首列清各朝实录总表,次列清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实录初纂本及康熙时重修本表。又次为乾清宫、皇史宬、实录馆三处所藏汉、满、蒙文三种实录存佚目录,最后为清史馆现存汉文实录稿本目录。各列其起讫年月、函数、卷数、纂修及告成年月,监修总裁官之姓名。或更分别著录存者及佚者之年月卷数。考清代实录存亡异同者,有此目足以了然矣。此外,则有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撰《史部书目稿》,人文图书馆撰《中国近代史书目初编》。皆就其藏书为录,未遑遍考存亡。盖史书最多,通录殊不易也。至于史书解题之作,似亦起于唐代。《新唐志》载有李肇《经史释题》二卷,《宋志》作《经史释文题》三卷。望文生义,似系解题之书。其实解题亦殊不难,远有《别录》,近有《群书四部录》及《古今书录》,俯拾即是,不待费思。而此学并不发达。直至宋末始有高似孙撰《史略》。书凡六卷:卷一录《史记》及有关《史记》之书,卷二录《汉书》迄《五代史》,卷三录《东观汉记》,实录,起居注,会要,玉牒之类,卷四录史典、史表、史略、史钞、史评、史赞、史草、史例、史目、通史、通鉴之类,卷五录霸史、杂史、《七略》、中古书、东汉以来书考、历代史官目、刘勰论史,卷六录《山海经》、《世本》、《三苍》、《汉官》、《水经》、《竹书》。其体例庞杂,有似书目者,有似提要者,有尽钞名文者,有移录旧事者,然其大体既近目录,且其对象纯为历代史籍,集中有关史籍之书目于一处,以备学者之研究,颇为有功。所惜似孙学识低暗,徒录成文,无所发明;虽自谓“仍依刘向《七录》法其实刘向之书不名《七录》。各汇其书,而品其指意”。实际则有逊刘向远矣。然书成于宋理宗宝庆元年,距今已七百余年,侥幸留传,足备一格。后来朱彝尊之撰《经义存亡考》,未始不受其启发焉。元、明史学尤衰,直至清乾隆五十二年,始有章学诚藉河南巡抚毕沅之力,于开封集众撰修《史籍考》,助其事者有洪亮吉、凌廷堪、武亿等。至五十三年秋,毕沅升任湖广总督,其事中辍。五十五年,学诚始得毕沅同意,再集众于武昌以续前功。至五十九年,全书将成,不幸因毕沅降职罚俸,事又中辍。沅既无力续修,藏稿于家。延至嘉庆三年,学诚始得浙江巡抚谢启昆之助,取得残稿,在杭州再行编辑。次年启昆调任广西巡抚,学诚年老病瞽,未能从行。《史籍考》之成书刊行与否,未有文字证明。详见著者《补订章实斋年谱》。一九二八年,著者有意另撰,以补学诚之遗憾。忽睹北平各报新闻,谓此书忽发现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及驰书问讯,该馆中文部主任Prof.Arthur W Hummel复书否认,乃知其诬。著者又亲往绍兴章氏、南康谢氏访查,亦未发现。据杨复所藏《章氏遗书》,今归清华大学图书馆。载有《史籍考总目》,多至三百二十五卷。据学诚与《阮学使论求遗书书》,则在武昌五年,“《史籍考》功程已十之八九”;再加以杭州之一年余,则所未成之一二当亦已补完。且启昆在杭同时所修之《小学考》及在广西所修之《广西通志》,并已刊行;岂独屏《史籍考》而不付剞劂?据此推之,则此书之已成且已刊,殆可不假实证而姑武断言之也。所可怪者,书倘未刊,稿亦不易失传;书倘已刊,何以绝无传本?异日倘能一旦发现,造福史学,是诚著者所衷心企盼者也。兹录其先后条例于此,以见其规模。首宜转述者为学诚在开封所撰之《论修史籍考要略》:
“一曰古逸宜存: 史之部次后于经而史之源起实先于经。《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苍颉尝为黄帝之史。则经名未立,而先有史矣。后世著录,惟以《史》《汉》为首,则《尚书》、《春秋》尊为经训故也。今作《史考》,宜具原委。凡《六经》、《左》、《国》、周秦诸子,所引古史逸文,如《左传》所称《军志》,《周志》,《大戴》所称《丹书》,《青史》之类,略仿《玉海艺文》之意,首标‘古逸’一门,以讨其原。
“二曰家法宜辨: 校雠之学,与著录相为表里。校雠类例不清,著录终无原委。旧例以二十一家之言同列正史,其实类例不清。马迁乃通史也,梁武《通史》,郑樵《通志》之类属之。班固,断代专门之书也,华、谢、范、沈诸家属之。陈《志》,分国之书也,《十六国春秋》、《九国志》之类属之。《南》、《北史》,断取数代之书也,欧、薛、《五代》诸史属之。《晋书》、《唐书》,集众官修之书也,宋、辽、金、元诸史属之。家法分明,庶几条理可贯,而究史学者可以溯源流矣。他若编年、故事、职官、仪注之类,折衷历代艺文史部子目,以次区分可也。
“三曰翦裁宜法: 史部之书,倍于经部;卷帙多寡,约略计之,仅与朱氏《经考》相去不远。盖一书之中,但取精要数语,足以概括全书足矣。篇目有可考者,自宜备载。其序论题跋,文辞浮泛,与意义复沓者,概从删节。但记作序作跋年月衔名,以备参考而已。按语亦取简而易明,无庸多事敷衍。庶几文无虚饰,书归有用。
“四曰逸篇宜采: 古逸之史,已详首条。若两汉以下,至于隋代,史氏家学,尚未尽泯。亡逸之史,载在传志,崖略尚有可考。其遗篇逸句,散见群书称引,亦可宝贵。自隋以前,古书存者无多,耳目易于周遍,可仿王伯厚氏采辑郑氏《书》、《易》、《三家诗训》之例,备录本书之下。亦朱竹垞氏采录《纬候》逸文之成法也。此于史学所补,实非浅鲜。
“五曰嫌名宜辨: 《史记》之名,起于后世,当时止称《司马迁书》。《汉书》因东京而横加《前汉》,固俗称也。《五代》之书,薛氏称《五代史》,欧阳则称《新五代史记》。至于《汉记》之有《东观》,异乎刘贾之所叙录。曹氏自有《魏书》,异于陈寿之分子目。古人之书,或一书歧名,或异书同名者,多矣。皆于标题之下,注明同异名目,以便稽检。仍取诸书名目,仿《佩文韵府》之例,依韵先编档簿,以俟检核。庶几编次之时,乃无遗漏复叠之患。
“六曰经部宜通: 古无经、史之别,《六艺》皆掌之史官,不特《尚书》与《春秋》也。今《六艺》以圣训而尊,初非以其体用不入史也。而经部之所以浩繁,则因训诂、解义、音训而多。若《六艺》本书,即是诸史根源,岂可离哉?今如《易部》之《乾坤凿度》,《书部》之《逸周诸解》,《春秋》之《外传》、《后语》,韩氏传《诗》,戴氏记《礼》,俱与古昔《史记》相为出入。虽云已入朱氏《经考》,不能不于《史考》溯其渊源,乃使人晓然于殊途同归之义。然彼详此略,彼全此偏,主宾轻重,又自有权衡也。
“七曰子部宜择: 诸子之书,多与史部相为表里。如《周官》典法多见于《管子》、《吕览》,列国琐事,多见于《晏子》、《韩非》。若使钩章句,附会史裁,固非作书体要;但如《官图》、《月令》、《地圆》诸篇之鸿文巨典,《储说》、《谏篇》之排列记载,实于史部,例有专门。自宜择取要删,入于篇次,乃使求史者无遗憾矣。
“八曰集部宜裁: 汉、魏、六朝,史学必取专门;文人之集,不过铭、箴、颂、诔、诗、赋、书、表、文、檄诸作而已。唐人文集,间有纪事,盖史学至唐而尽失也。及宋元以来,文人之集,传记渐多,史学文才,混而为一。于是古人专门之业,不可问矣。然人之聪明智力,必有所近。耳闻目见,备急应求,则有传记,志状之撰,书事纪述之文。其所取用,反较古人文集征实为多。此乃史裁本体,固无专门家学,失陷文集之中,亦可惜也。是宜取其连篇累卷,入史例者,分别登书。此亦朱氏取《洪范五行传》于曾王文集之故事也。
“九曰方志宜选: 既作《史考》,凡关史学之书,自宜巨细无遗,备登于录矣。乃有不得不去取者,府、州、县志是也。其书计数盈千,又兼新旧杂糅,不下三十余种。而浅俗不典,迂谬可怪,油俚不根,狷劣可憎者,殆过半焉。若胥吏簿书,经生策括,犹足称为彼善于此者矣。是以言及方志,搢绅先生每难言之。又其书散在天下,非一时人力所能汇聚。是宜仅就见闻所及,有可取者,稍为叙述;无可取者,仅著名目;不及见者,亦无庸过为搜寻。后人亦得以量其所及也。
“十曰谱牒宜略: 方志在官之书,犹多庸劣;家谱私门之记,其弊较之方志,殆又甚焉。古者谱牒掌于官,而后世人自为书,不复领于郎令史故也。其征求之难,甚于方志,是亦不可得而强索者矣。惟于统谱类谱,汇合为编;而专家之谱,但取一时理法名家,世宦巨族,力之所能及者,以次列之。仍著所以不能遍及之故,以待后人之别择可耳。
“十一曰考异宜精: 《史籍》成编,取精用宏,其功包经子集,而其用同《经义考》矣。然比类既多,不能无所抵牾,参差同异,势不能免。随时编次之际,取其分歧互见之说,赅而存之。俟成书之后,别为《考异》一编,庶几无罅漏矣。
“十二曰板刻宜详: 朱氏《经义考》后有刊板一条,不过记载刊本原委;而惜其未尽善者,未载刊本之异同也。金石刻画,自欧、赵、洪、薛以来,详哉其言之矣。板刻之书,流传既广,讹失亦多。其所据何本,校订何人,出于谁氏,刻于何年,款识何若,有谁题跋,孰为序引,板存何处,有无缺讹,一书曾经几刻,诸刻有何异同,惜未尝有人仿前人《金石录》例而为之专书者也。如其有之,则按录求书,不迷所向。嘉惠后学,岂不远胜《金石录》乎?如有余力所及,则当补朱氏《经考》之遗,《史考》亦可以例仿也。
“十三曰制书宜尊: 列圣宝训,五朝实录,巡幸盛典,荡平方略,一切尊藏史宬者,不分类例,但照年月先后,恭编卷首。
“十四曰禁例宜明: 凡违碍书籍,或销毁全书;或摘抽摘毁,其摘抽而尚听存留本书者,仍分别著录。如全书销毁者,著其违碍应禁之故。不分类例,另编卷末,以昭功令。
“十五曰采摭宜详: 现有之书,钞录叙目凡例。亡逸之书,搜剔群书纪载。以及闻见所及,理宜先作《长编》。序跋、评论之类,钞录不厌其详。《长编》既定,及至纂辑之时,删繁就简,考订易于为力。仍照朱氏《经考》之例,分别存、佚、阙与未见四门,以见征信。”见《章氏遗书》。
学诚后在杭州撰《史考释例》,用谢启昆语气,故有“予既为朱氏《补经考》”指撰《小学考》。之语。兹节录于下:上略。
“古无史学,其以史见长者,大抵深于《春秋》者也。陆贾、史迁诸书,刘、班部于《春秋》家学,得其本矣。古人书简而例约,虽治史者之法《春秋》,犹未若后世治经学者之说《春秋》繁而不可胜也。故《春秋》之义行而名史皆能自得于不言之表焉。马班陈氏不作而史学衰,于是史书有专部而所部之书转有不尽出于史学者矣。盖学术歧而人事亦异于古,固江河之势也。史离经而子集又自为部次,于是史于群籍画分三隅之一焉。此其言乎统合为著录也。若专门考订为一家书,则史部所通,不可拘于三隅之一也。史不拘三隅之一,固为类例之所通;然由其类例深思相通之故,亦可隐识古人未立史部之初意焉。
“盖史有立宪志而卦气通于律宪,则《易》之支流通于史矣。史有艺文志而诗书篇序为校雠目录所宗,则《诗》《书》支流通于史矣。禹贡天文,洪范五行,雅颂入乐,姑勿具论。史有职官志而《周官》可通;有礼仪志而《礼乐》二经可通。后儒攻《春秋》于讲义者,不通于史。若《春秋》地理国名之考,长历灾变之推,世族卿联之谱,则天文地理五行谱牒何非史部之所通乎?故六经流别,为史部所不得不收者也。
“自夫子有知我罪我之言,明《春秋》之所作,而战国诸子遂以《春秋》为著书独断之总名,不必尽拘于编年纪月,而命名亦曰《春秋》,此载籍之一大变也。然年月终不可拘而独断必凭事实,于是于自摭其所见所闻所传闻者笔之于书,若史迁所叙,铎椒、虞卿、吕不韦之所撰述,虽曰诸子家言,实亦史之流别矣。又如隋唐而后,子部列有类家,而会要典故之书,其例实通于史。法家《子部》之有律令,《史部》兵家《子部》之有武备,《史部》说家即小说家,亦隶于《子部》。之有闻见,《史部》谱录古人所无,《遂初堂书目》所创,亦隶于《子部》。之有名数,《史部》是子库之通于史者什之九也。
“文集仿于东京,至魏、晋而渐广,至今则浩如烟海矣。然自唐以前,子史著述专家,故立言入子与记事入史之文不入于集,辞章诗赋所以擅集之称也。自唐以后,子不专家而文集有论议,史不专家而文集有传记,亦著述之一大变也。彼虽自命曰文,而君子以为是即集中之史矣。指传记言。况内制外制,王言通于典谟,表状章疏,荩臣亦希训诰,是别集通乎史矣。至于总集,尤为同苔异岑。人知汉晋《乐志》分别郊庙房中,而不知乐府之集实备志之全。人知金石著录创于欧赵诸目,而不知梁元《碑集》,已为宋贤开创。是则集部之书又与史家互出入也。
“盖史库画三之一,而三家多与史相通,混而合之则不清,拘而守之则已隘;是则决择去取,不无搔首苦心。《史考》之牵连,不如《经考》之截然划界也。自隋唐诸志,分别史为四库之乙,其大纲矣。史部条目,如正史、编年、职官、仪注之属,少者不过十二三门,隋唐。多者不过十七八门,焦氏《经籍志》,黄氏《千顷堂》。盖为四分之一,大略不过如此,非为简也。今既广充类例,上援甲而下合丙丁,则区区专门旧目,势不足以穷其变也。是则创条发例,今分十二纲,析五十七目。不无损益折衷。毕宫保原稿分一百十二子目,以其太繁,今为并省。《史考》之裁制,不如《经考》之依经为部,不劳分合也。
“制书弁首,冠履之义也。朱氏《经考》,盖分御制、敕撰,今用其例。史宬金匮之藏,外廷无由得窥,史部不同经籍者也。一以钦定《四库书》入史部者为主;不见于《四库》著录,不敢登也。入《四库》之著录而不隶于史部者,亦不敢登,义取于专部也。不敢妄分类例,谨照书成年月,先后恭编。犹史之本纪,所以致谨严之意。仍注《四库》部次于下,所从受也。
“古史必先编年,而今以纪传首编年者,编年自马、班而下,《隋志》即以纪传为正史,而编年则称为古史矣。其实马、班皆法《春秋》,命其本纪谓之《春秋考纪》,而著录家未之察也。《唐志》知编年之书后世亦未尝绝,故改《隋志》古史之称而直题为编年类,事理固得其实,然未尽也。《隋志》题古史,犹示编年之体之本为正也。《唐志》以纪传为正史,而直以编年为编年,乃是别出编年为非正史矣。是以宋人论史,乃惜孙盛、凿齿之伦不为正史,几于名实为倒置也。夫刘氏二体,以班、荀为不祧之祖,纪传编年,古人未有轩轾焉。自唐以后,皆沿《唐志》之称,于理实为未安,故《史考》以纪传编年分部,示平等也。不以正史与编年对待,则平等矣。
“或问纪传编年同列是矣,何纪传之中又立正史子目耶?答曰:此功令也。自史氏专官失传而家自为学,后汉、六朝,一代必有数家之史是也。同一朝代,同一纪传,而家学殊焉,此史学之初变也。然诸家林立,皆称正史,其传久与否,存乎人之精力所至,抑或有数存焉。自唐立史科,而取前史定著为十三家,则史颁学校而为功令所范围,益为十四而不能,损为十二而不可矣。故家自为学之风息,而一代之兴,必集众以修前代之史,则史学之再变也。自是之后,纪传之史,皆称功令。宋人之十七史,明人之二十一史,草野不敢议增减也。故《史考》于纪传家史,自唐以前,虽一代数家,皆归正史,自唐以后,虽间有纪传之书,亦归别史子目,而隶杂史焉。虽萧常、郝经之《后汉书》,义例未尝不正,而必以陈寿为正史,不敢更列萧、郝者,其道然也。
“正史一门,毕宫保原稿但称纪传,而纪传中又分通史、《史记》是也,又附入梁武《通史》,郑樵《通志》,今应改入别史。断代、班、范以下是也。集史、《南北史》是也。国别、《三国志》是也。不免繁碎。今以学校颁分二十四史为主,题为正史;应将原稿改正。而冯商、褚少孙、班叔皮诸家之续《史记》者,附《史记》后;华峤、谢承、袁山松诸家之《后汉书》,与范氏《后汉书》,依先后时代编次;何法盛、谢灵运、臧荣绪诸家之《晋书》,与唐太宗御撰《晋书》,依先后时代编次;六朝诸史皆仿此。盖书传有幸不幸,其初皆正史故也。魏吴诸书之于《陈志》亦然。若唐宋以后,正史自有一定,无出入矣。国史从无流传之书,而史志著录,与诸书所称引者,历有可考。要以后汉班固与陈宗、尹敏诸人修《世祖纪》与新市、平林诸传,载纪为最显著。自后依代编纂,与编年部之实录、记注,可以参互,皆本朝臣子修现行事例也。
“史稿向不著录,今从诸书记载采取而成,乃属创始之事,若无凭藉,尚恐不免遗漏,盖前人于此皆不经意故也。但古人作史,专门名家,史成不问稿也。自东观集众修书,而后同局之中,人才优劣敏钝,判若天渊;一书之中,利病杂见;若不考求草稿所出,则功罪谁分?窃谓集众修书,必当记其分曹授简,且详识其草创润色,别为一编,附于本书之后,则史官知所激劝。今之搜辑史稿,正欲使观者感兴也。但宋元以来,文史浩繁,耳目恐有未周。姑立此门,以为权舆。如有好学专搜此事,自为一书,亦佳事也。
“编年之中,原分实录、记注二门,今以日历、时政记、圣政等记均合于实录,而以记注标部。盖此等皆是史宬备削稿资,例不颁行于外,于义得相合为部次也。若专记一事,则当入传记部之记事门。若特加纂录,如《贞观政要》之类。则入杂史。
“编年之书,出于春秋,本正史也。乃马班之学盛而史志著录皆不以编年为正史。然如荀悦、袁宏以后,魏晋即有《春秋》,六朝往往继出,自应入于编年。但其书不尽传,如《隋志》所标古史、杂史,其中多编年书,不知尽属编年否也。今以义例可推者,入于编年断代之下。其著录不甚分别而义例不可强推者,概入于杂史云。
“图表专家,年历经纬,便于稽考世代之用,故亦附编年为部。其年号之书,无类可类,虽非图表,亦以义例而类附焉。
“古人史学,口授心传,而无成书。其有成书,即其所著之史是也。马迁父子再世,班固兄妹三修。当显肃之际,人文蔚然盛矣;而班固既卒,《汉书》未成,岂举朝之士,不能赞襄汉业?而必使其女弟曹昭就东观而成之,抑何故哉?正以专门学家,书不尽意,必须口耳转授,非笔墨所能罄,马迁所谓藏名山而传之必于其人者也。自史学亡而始有史学之名,盖史之家法失传,而后人攻取前人之史以为学,异乎古人以学者为史也。史学之书,附于本史之后。其合诸史或一二家之史以为学者,别为史学之部焉耳。
“史学专部,分为考订、勘误之类。义例、《史通》之类。评论、管见之类。蒙求鉴略之类。四门,自应各为次第。若专攻一书之史学,已附入本书后者,不复分类,但照时代后先,编入本门部次足矣。
“杂史一门,原分外纪、《轩辕本纪》之类。别裁、《路史》、《绎史》之类。史纂、自为门类,如《十七史纂》,《宋史新编宏简录》之类。史钞、随文删节如《史记节要》之类。政治、如《贞观政要》之类。本末、纪事本末,《北盟会编宏简录》之类。国别、《国语》、《国策》、《十六国春秋》之类。共为七门。今恐析太过,转滋纷扰,合并杂史一门,较为包括。而原分名目,仍标其说于部目之下,则览者不致讶其不伦。
“割据与霸国之书,初分二门,今合为一,亦谓如《越绝书》《吴越春秋》,下至南唐诸家皆是也。惟《华阳国志》、《隋志》入于霸史,后人多仍其目,或入地理。按此书上起鱼鸟蚕丛,中包汉中、公孙述二刘蜀汉,下及李氏父子,非为一国纪载,又非地志图经,入于霸国固非,而入于地理尤非,斯乃杂史支流,限于方隅者耳。如《建康实录》,《滇载记》,《炎徼纪闻》,皆是选也。此例前人未开,缘种类无多,均强附霸史或地记耳。今创斯条,将后有类此者,可准例焉。故名杂史方记,暗分子目,与地理志方隅之记名同而实异也。
“星历四门:天文记天象,非关推步。历律记历制,非关算术。五行记灾祥,非关占候。时令记授时政令,非为景物。此则《史考》当收之义,不然则混于术数诸家矣。但嫌介疑似,亦有在术数与史例之间者,姑量取之,宁稍宽,无缺漏也。此等著录,部目多在子家,而史家志篇目,实不能阙,可以识互通之义矣。
“谱牒有专家、总目之不同,专则一家之书,总则汇萃之书。而家传、家训、内训、家范、家礼皆附入专谱门中,以其行于家者然也。但自宋以来,有乡约之书名,似为一乡设,其实皆家范家礼之意,欲一切乡党为之效法,非专为所居之乡设也。施纵可遍天下,语实出于一家,既不可上附国典,又不可下入方志,故附之也。
“谱学古人所重,世家巨族,国家所与为休戚者也。封建罢而第流品之法又不行,故后世之谱学轻。如谓后世不须谱学,则几于汩彝伦矣。律令:人户以籍为定,良贱不相昏姻,何尝无流品哉?荫袭任子,虽不通行,而科第崛起之中,亦有名门巨族,簪缨世胄,为国家所休戚者,皆运数也。但礼不下于庶人,原不能尽取齐民户籍入史考也。且其书不掌于官,仅能耳目闻见,载籍论次之所及,而于源委实有所考者,则编次之,耳目未周,不能遍及也。
“地理门类极广,毕宫保原稿为二十二门,分荒远、总载、沿革、形势、水道、都邑、方隅、方言、宫苑、古迹、书院、道场、陵墓、寺观、山川、名胜、图经、行程、杂记、边徼、外裔、风物,二十有二,不免繁碎。今暗分子目,统于五条之下,一曰总载、二曰分载、三曰方志、四曰水道、五曰外裔。其暗分子目,以类相从,观者可自得也。
“方志自前明以来,猥滥已甚,与齐民家谱,同一不可揽撷。今亦取其著录有征及载籍论次所及,则编次之。其余不胜录也。
“水道之书,与地志等。但记自然沿革者,方入地理。其治河、导江、漕渠、水利等类,施人力者,概入于故事部工书条下。
“外国自有专书,如《高丽图经》、《安南志》之专部,《职贡图》、《北荒君长录》之总载,则入地理外裔之部。如《奉使琉球录》及《星槎胜览》,凡册使自记行事者,虽间及外国见闻,而其意究以记行为重,则皆入传记部中记事条下。
“故事原分一十六门,今并合为十门。出君上者为训典,臣下者为章奏,统该一切制度者为典要。专门制度之书,则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其例最为明显。而其嫌介疑似之迹,无门不与传记相混。其详辨见传记。惟确守现行者为故事,规于事前与志于事后为传记,则判然矣。官曹次于六书之后,亦故事之书也。名似与吏书相近,而其实亦易辨。吏书所部,乃铨叙官人,申明职守之书,官曹乃即其官守而备尽一官之掌故也。古者官守其法,法具于书,天下本无私门,故无著录之事也。官私分而著述盛,于是设官校录,而部次之,今之著录皆从此起也。官曹之书,则犹有守官述职之意,故以是殿六曹之后焉。
“目录一门,不过簿录名目之书,原无深义。而充类以求,则亦浩汗难罄。合而为七略四部,分而为经史百家,副而为释道二藏,其易言耶?且如诗文之目,则有挚虞之《文章志》、钟嵘之《诗品》,亦目录也。而《诗话》、《文心》,凡涉论文之事,皆《诗》《书》小序之例,与《诗》《书》相为发明,则亦当收矣。图书之目,则书评、画鉴得以入之。金石之目,则《博古》、《琳琅》诸籍得以入之。故曰:学问贵知类。知类而又能充之,无往而不得其义也。
“传记门目,自来最易繁杂,其志创于《隋志》杂传,而《隋志》部次,已有混淆。盖非专门正史,与编年纪传显然有别者,凡有记载,皆可混称传记。著录苟无精鉴,则一切无类可归者,皆恃传记为龙蛇沮也。毕宫保原稿本分传记子目一十有七,斟酌增减,定著十门,亦不得已也。
“小说始于《汉志》,今存什一;而委巷丛脞之书,大雅所不屑道。《续文献通考》载元人《水浒演义》,未为无意,而通人鄙之。以此诸家著录多不收稗乘也。今亦取其前人所著录而差近雅驯者,分为琐语异闻两目,以示不废刍荛之意。
“朱氏《经考》体例,先分四柱,今仍用之。首著书名,名下注其人名,次行列其著录卷数,三行判其‘存’‘佚’及‘阙’与‘未见’也。惟著录卷数,间有不注所出,今则必标出处,视朱为稍密矣。如汉隋唐志并有,则以最先之书著录;其两三史志并有而篇卷不同者,则著其可征之数,而以他录同异注其下;或史志及官私著录所无而旁见他书记载者,必著其说于下曰:‘见某书,不著录。’又有见于他书所称述而并无其篇卷者,则必著“无篇目”字。此朱氏未有之例也。所以明其信而有征也。或全书之中,摘取数篇,别有当署之名目,如欧苏等集内之外制及奏疏,又如欧集内之《归田录》,韩集内之《顺宗实录》。则必著现在某书。如但于文集传志类中叙其人生平著有某书,而他著录所无,则必著云‘见某篇所引’。惟近代人,其书现存而未著录者,始用朱氏不载出处之例。朱氏引书,皆现存者。惟阮孝绪《七录》已佚而仅见于《隋经籍志》注文称‘梁有某某书,卷若干’者,朱氏皆直书《七录》,一似《七录》至今存者,引古之例,似有未合。然据法应‘著《隋志》注引《七录》文云云’,方合于例。而其文繁累无取,且此事本亦人所共知,朱氏不为欺人,是以今仍其例。
“存佚必实见而著‘存’,知其必不复存而著‘佚’,然亦有未经目见而见者称述其书,确凿可信,则亦判‘存’。又有其书久不著录,而言者有征,则判‘未见’。如《后汉》谢承之书,宋后不复录,而傅山谓其家有藏本,曾据以考《曹全碑》,虽琴川毛氏疑之,然未可全以为非,则亦判为‘未见’,所以志矜慎也。又如古书已亡,或丛书刻其畸篇残帙,本非完物,则核其著录而判‘阙’。亦有其书情理必当尚存,而实无的据,则亦判为‘未见’。他皆仿此。”下略。
学诚此考之最后分类表如下:据杨本。
学诚之立论及分类,皆不能无误,然一眚不足以掩大德,要其旷识宏图,气包千古,殊足钦佩。而其“扩史部而通之”之意见,尤为修正《七略》《七录》以来最大错误之必要措置。今人不解史学之真义,乃谓学诚之意系指一切书籍都是史料,曾不知学诚本旨乃谓凡有时间性之人事皆为史料。盖无时间性之书籍仅为各科科学之独立记录,非史家所能一一过问,必将单独零乱之万事万物联缀为有系统之片段或整部之记录,然后乃得称为史籍也。姑舍是而言续撰《史籍考》之史事。道光间,日照人有许瀚为泾县人潘锡恩修《史籍考》,其《攀古小庐文》载有例目。此书与后述之《史书纲领》,著者皆疑为学诚传本之化身,非另起炉灶之创业也。《史书纲领》为光绪初长沙人余苹皋其名未悉。所撰,俞樾序之,称其“可与《经义考》并为不朽之大业,有此两书,而甲乙两部固已得其管辖矣”。“盖欲网罗古今史书志书义例以垂示后世,使后世之修史者修志者皆于是乎得其义例之所在,而不至无所适从。故于史书不徒录其序目而已,其有凡例者亦备录而无遗,盖视《经义考》加详焉。”惜“此书卷帙繁重,视《经义考》不啻倍之,写录一通已非易事”,引《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二。故其刊本今犹未出。但其序目似已刊行,且时代近接,未必失传,著者已托友人余楠秋君回里访求,倘得发箧载来,刊播史界,真幸事也。今人叶仲经有《拟重订章学诚史籍考类目》,傅振伦亦有一文,皆可参考。除上述三家通考古今史籍而外,断代考录而有良好成绩者,允推吾友谢国桢君之《晚明史籍考》及《清开国史料考》、《晚明流寇史籍考》、《清初三藩史籍考》,及朱希祖君之《萧梁旧史考》、《西夏史籍考》。指示参考资料者,则吾友夏廷棫君有《五代史书目》,王钟麒君有《廿五史参考书目》,皆可作学者之向导。此外又有专考个人传谱者,清张澍撰《姓氏书总目》,又名《古今姓氏书目考证》,钞本,藏清华图书馆。吾友梁廷灿君撰《年谱考略》,皆并考存佚。汪訚撰《国学图书馆藏历代名人年谱目》,陈乃乾撰《共读楼所藏年谱目》,其书今归东方图书馆。则专收现存。进一步而制篇目引得者,则有田继琮之《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杜联喆之《三十九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档案目录则如张德之《清季各国照会目录》,故宫博物院之《内阁大库现存清代汉文黄册目录》,《雍正硃批谕旨不录奏折总目》,国学图书馆之《陶风楼藏清季江宁局署档案目》,皆是也。
国学论文目录
近人有所谓国学者,其词本不典,而或释其义为对中国文化史——国故之研究也。杂志论文,此生彼灭,阅者难周,故引得(Index)尚焉。十载以还,作者渐起。其以国学为对象者,始于王重民之《国学论文索引》。而徐绪昌、刘修业继之。其范围愈续而愈大,寝假而有关于现代中国各种问题之论文亦择要收入,非复以国故为限矣。其分类表如下:
其不名国学而性质相近者,尚有于式玉之《日本期刊三十八种中东方学论文篇目》,美人贝德士(M.S.Bates)之西文《东方学报论文举要》,法人高地爱(Gordier)之《西人论华书目》,及李小缘之《西文中国问题论文索引》。于著分类略仿上表,而同类之篇目则依《中国庋法》为次,不似前者之凌乱。高著将有关于中国之西文书籍及杂志,依性质分类,并有引得。贝著略似高著,所异者为专载十八种研究东方学之学报有关于中国之篇目耳。故以学报为纲,篇目为目,间有解题。而分类引得,著者引得亦附焉。李著较以前诸家特为详尽,然其材料断自一九二一至一九三〇年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