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之价值

向来撰目录者多据其所典藏之书而从事焉,或官府世守,或私家新收,于以登记名目,取便稽寻,其在当时此地之功效甚大。然时移世易,彼琅环插架之书既多毁灭,轴签编目之录亦鲜留传。后人欲考镜古代学术源流,书籍存佚,舍史籍中之艺文、经籍志,殆莫由焉。盖藏书目录,孤本单行,传抄者稀,偶遭焚弃,便易佚亡。故开天辟地之《别录》与《七略》,虽为后世所珍重,而终于不传。多至二百卷之《群书四录》,刊版行世之《崇文总目》,吾人亦无从窥见全豹者,实由于枯燥无味之账册不为学子所诵习耳。幸而历代史籍颇有采取书目入志者,以其内容繁富,可备为政为学之参考,故得留传千古。史志之所以见重于世,即斯之由也。而唐人刘知幾独力诋艺文志为无用,谓:“前志已录而后志仍书,篇目如旧,频烦亘出,何异以水济水,谁能饮之乎?”此因知幾生当开元盛世,藏书充足,古录具存。故谓“四部、《七录》、《中经》、秘阁之辈,莫不各逾三箧,自成一家。史臣所书、宜其辄简”。因而攻击“著《隋书》者……广包众作……百倍前修,并唯循覆车而重轨,亦复加阔眉以半额”也。彼意以为“艺文一体,古今是同;详求厥义,未见其可;愚谓凡撰志者,宜除此篇;必不能去,当变其体;……唯取当时撰者……庶免讥嫌”。见《史通·书志篇》。其宗旨在节省史籍之篇幅,删芟非要之繁文。吾人只须一翻《旧唐志目录篇》,自汉迄隋之古录大半尚存,即知知幾之论非无理由,自可不必反驳。然而人事难测,知幾身后不久即遭天宝之乱,古录之因是失传者不知其数,再经唐末广明之乱,更扫地无余。试考宋时《崇文总目》所载目录,则唐初以前之书,竟不得一种焉。宋后学者欲知古书之名目,乃不得不求之于《汉志》、《隋志》。知幾所嫌其繁富者,后人转恨其简略矣。由是而知史志之功效,固有超乎藏书目录者。

史志之源流

截时代而记书目,初不问其存佚,惟著重在叙述学术源流者,其例创于东汉初年班固之《汉书·艺文志》,而晋末袁山松之《后汉书·艺文志》继之。唐初李延寿等撰《五代史志》,始改《艺文志》名《经籍志》,即刘知幾所攻击之《隋志》是也。五代、北宋,先后撰《唐书》,并沿其例。删去小序,又开后志之风。南宋初,郑樵撰《通志》,更恢其范围,为《艺文》、《图谱》二略,复有《校雠略》以述其理论。元初马端临之《文献通考》亦有《经籍考》,而包罗稍窄,元末修《宋史》,又稍稍宏之,以为《艺文志》。明代则有焦竑师郑樵之意,欲尽列古书于其《国史经籍志》。清初黄虞稷、倪灿二家略变其例,黄则记其所藏,倪则不记存亡,而皆欲尽述明人所撰,上补辽、金、宋、元诸史之阙。其后王鸿绪重修《明史》,始遵知幾“唯取当时撰者”之说,只录明人撰述,不及古籍。三通馆所修《续通志》、《续通考》、《清通志》、《清通考》之类,则仅移录《四库全书总目》,不能广罗万有,有愧于前哲多矣。晚近始有刘锦藻《续清文献通考》,颇能收及《四库》以后,虽不能备录清人撰述,亦可谓史志之殿军。凡上所述,多附丽于史籍以行,盖所谓史志也。史志出于修史者所为,而修史者未必皆撰艺文志,即修之亦未必皆能完备。自倪灿首倡补修辽、金、元史志之说,继起者数家。近数十年,其风转炽。后汉、三国而下,无代不有人为之补志者。《汉志》、《隋志》以时代特古,自宋末即有王应麟撰《汉志考证》,近代仿其例而考证拾补者亦不乏人。在目录学史中乃蔚为补志考志一派。故合述其事,为《史志篇》。

《汉书·艺文志》及后人之研究

班固删《七略》而为《艺文志》,已见本书《溯源篇》。据著者考证所得,其体例盖与《七略》无殊。即后人所最推尊之《小序》,有考镜学术源流之作用者,亦为《七略》之原文。故此处所宜论者,非《汉志》之内容,而为《汉志》所记之书是否即当时东观所藏,抑为全抄《七略》,并无其书欤?《汉志序》称“今删其要,以备篇籍”,颜师古注曰:“删去浮冗,取其指要也。”玩删字之义,则对于《七略》之原文仅加以删节而未尝更易紊乱,故偶有出入,必用自注以明之。如《书》“入刘向《稽疑》一篇”,师古注曰:“此凡言入者,谓《七略》之外,班氏新入之也。其云出者与此同。”所入之书仅刘向、扬雄二家之作,为向、歆校书所未收者。所出诸家,则原文重复,故省之也。如《乐》“出淮南,刘向等《琴颂》七篇”,《春秋》“省《太史公》四篇”,故六艺总计“出重十篇”。玩此“重”字,便知所以省出之因矣。又如《兵书略》“省十家,二百七十一篇”,则以《儒家》已有《孙卿子》、《陆贾》,《道家》已有《伊尹》、《太公》、《管子》、《鹖冠子》,《纵横家》已有《苏子》、《蒯通》,《杂家》已有《淮南》,《墨家》已有《墨子》,故以为不宜重出耳。非但有所增减必加注明而已,即移动一书入他类,亦已注明。《兵书略》之“出《司马法》百五十五篇入《礼》”,实为《汉志》对《七略》部类之唯一变动,此外则未尝稍有紊乱焉。由此推论,则《汉志》所载,除新加向、雄二家,删省重出之书十余种外,全部皆《七略》之旧目,殆无疑矣。再循此出发,则吾人须问:《七略》所录之书,班固时是否全部保存于东观?《七略》成书之后,有撰述者是否限于刘向、扬雄二家?自《七略》告成,迄王莽亡国,尚有三十年之久,无论王莽好文,多所制作,即刘歆、龚胜之徒,亦未必无所撰述。他如图谶繁兴,纬候竞出,新书之入于中秘,出乎《七略》之外者,定然不可胜纪。故王莽中叶,扬雄犹校书天禄阁。见《汉书》卷八十七。据是言之,则援《汉书》绝笔莽亡之例,最后三十年之作者决不仅有向、雄二家。班固所以只增二家者,盖举其所知,偶然附入耳。再由此推论,则《汉志》所录,并非存书可知。

盖中秘所藏倘尚存在,则班固典校之馀,所加于《七略》者,决不止二家也。由其无他增补,便觉《隋志》所载“王莽之乱,又被焚烧”之说,似属可信。盖天禄阁固在未央宫中,兵火容可波及耳。然秘书若已被焚,《汉志》及《王莽传》何以不言?《后汉书·儒林传》何以又谓:“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馀两?”是二千馀两者,既明为秘书,且班固典掌时,“并依《七略》而为书部”。亦见《隋志》。而《汉志》录书,独不依当时秘书之目而反墨守《七略》之旧,倘非惮烦,即为浅识。郑樵詈之虽非其道,而班固之过固不容代掩也。自班固创此不问存亡但问时代之例以后,历代史志并根据前代秘书目录,随意转誊,既非尽收古来一切书目,又非当代确实保藏之物,而惟虚应故事,漫充篇幅而已。至如《旧唐志》但录开元盛时,遗弃后百馀年之撰述,推其恶例,何尝非《汉志》所已开启?故论史志之利弊,不可徒因《汉志》幸保古书名数而遽推尊之也。惟其因《汉志》之有不明不备,故后世颇有为之考证注解者。吾人所知,首为宋末元初之王应麟。应麟以颜师古注《汉志》“仅略疏姓名、时代,所考证者,如《汉书著记》即《起居注》,《家语》非今《家语》,邓析非子产所杀,庄悤奇严助之驳文,逢门即逢蒙之类,不过三五条而止”。故撰《汉书艺文志考证》,“捃摭旧文,各为补注,不载《汉志》全文,惟以有所辨论者,摘录为纲,略如《经典释文叙录》之例。其传记有此书名而《汉志》不载者,亦以类附入,凡二十六部,各疏其所注于下,而以‘不著录’字别之”。《四库提要》语。清人王鸣盛评其于“本源之地,未曾究通,不得要领”。姚振宗则谓“然使后人寻流溯源,引申触类,未有不以其书为先声之导”。故特援其例而恢之,撰《汉书艺文志拾补》以收集遗漏,得书竟达三百一十七部。撰《汉书艺文志条理》以图恢复原状,并详加注释。凡上古载籍之名目,后人研究之意见,广搜条录,殆已无遗。有此两书,而后古书显,《汉志》明,诚目录学之绝作也。近年之为此学者,如刘光贲有《注》,姚明煇有《注解》,顾实有《讲疏》,李笠有《汇注笺释》,李赓芸有《考误》,较之振宗,皆不能稍胜。而孙德谦更有《举例》,强作绳墨,尤不足观。

《后汉艺文志》之补撰

后汉一代,当古籍固定之后,有《别录》为读者之指导,故其学术水平线较前汉为高,著述数量亦较前汉为富。所惜一经董卓迁都之纷扰,大半湮灭,故晋、宋史家述《后汉书》者多不著《艺文志》焉。惟阮孝绪《七录序》载:“其后有著述者,袁山松亦录在其书。”其《古今书最》亦载有袁山松《后汉艺文志》,惜有阙文,未知其所收之书共有几何。然山松以晋末隆安五年战殁,上距汉末已百八十二年,中更董卓及五胡之乱,秘阁藏书才万余卷,则其著录之不能完备,可想而知。故宋末王俭既集今书为《七志》,“又条《七略》及《两汉艺文志》、《中经簿》所阙之书,并方外之经、佛经、道经,各为一录”亦见《七录序》。也。俭《志》既能补前志之阙,则其通记古今,兼列存佚,虽属单行,亦史志之流亚也。然袁、王之作,并已失传,后人欲识后汉书目,舍《隋志》莫由焉。而《隋志》不能无遗,故近世多补撰《后汉书·艺文志》者。自乾隆初年,已有厉鹗创其业,二百年来,继起者先后有钱大昭、洪饴孙、劳颎、侯康、顾櫰三、姚振宗、曾朴等,共计八家。厉、洪、劳之书,今并未见。钱《志》仅著书目撰人,最为疏略。侯《志》较详,而非完璧。无集部。顾《志》多引关系文字,虽详而收书并非最多。惟有《经学师承》一篇,列述经师传记,隐显并备,虽乖录例,亦考镜后汉学术史者所不可少之篇也。所可惜者,“引书篇名,或注或否,或详或略,甚至互讹”。蒋国榜跋。盖亦未定之本,故不能如姚《志》之精详。曾《志》虽于诸志为最后出,而未见顾、姚之书,其体例有意仿古《七录》,谨饬有法,而博搜精考,亦不及姚《志》。姚《志》所收,多逾千种,倍于《汉志》。后汉著述,有可考者,殆无复遗漏。非独为《隋志》所不及详,且亦远非范晔《后汉书》所能包。欲考究后汉遗书者,其道固有由矣。钱《志》有《积学斋》、《广雅》、《昭代》,侯《志》有《广雅》、《岭南》,顾《志》有《金陵》、《广雅》、《小方壶斋》,姚《志》有《适园》、《师石山房》等丛书本。又《二十五史补编》兼收此五志。

三国、晋、南北朝艺文志之补撰

补志之在近代,相习成风,故后汉之外,治三国志者有二家,治晋志者有五家,治南北朝志者有三家,皆所以补《隋志》之阙遗者也。侯康之《补三国艺文志》仅成子部小说家以前,农家之后,有录无书,集部则未见只字,盖与其《后汉志》同为未成或残余之书也。有《广雅》、《岭南》、《二十五史补编》三本。姚振宗之《三国艺文志》,例质亦一准其《后汉志》,著录之书至一千一百二十二部,亦与《后汉志》相埒。然三国历年仅及后汉三分之一,而书数不相上下,固由裴松之《三国志注》保存史料较多,亦可见振宗搜辑之勤矣。补《晋志》者五家,时代相距不远,异方并起,互有详略异同。吴士鉴之作,独名《经籍志》,又撰有《晋书斠注》,故其文简书多,有近史裁。丁国钧则以创立黜伪、存疑二类,秦荣光则以辑录典籍掌故源流,黄逢元则以各类皆撰小序,文廷式则以考证最精最详,各有所长,互不相掩。著录之书,文《志》有二千二百九十六部,黄《志》有一千二百八十八部,秦《志》有一千七百四十七部,丁《志》有一千七百五十四部,尚有疑伪及补遗共二百一十九部。吴《志》则有二千一百二十六家,部数在此数之上。诸家一致之例,为注明出处,分类纲目亦皆依照《隋志》或《四库》。试一一比勘其内容条目,则此无彼有,此详彼略,殊难取其一而遽舍其余也。南北朝之补志,则又不然。元人蔡珪、清人汪士铎,尝撰补《南北史志》,并已遗佚。今人所撰,稍近草率。如徐崇之《补南北史艺文志》,仅取材于南、北《史》纪传,非是则不录,故如《隋志·簿录篇》所载陈代目录数种及其他目录多种,皆不见于《补志》,直所谓目察秋毫而不睹舆薪,其所遗漏者多矣。至如不知王俭《七志》之七十卷为梁人贺纵补注之本,而妄谓为三卷与四十卷之合本,其幼稚亦可怜也。又将书名之不见南、北《史》纪传而见于同时八书者,复别为《载记》一篇,亦殊无谓。故其书仅可视为《南史》、《北史》纪传所述书目汇录,吾人如欲尽知南北朝一切撰述,则尚须另下一番工夫耳。虽然,较诸《隋志》则又丰富多矣。此外有聂崇岐《补宋书艺文志》,惟据隋唐诸录而不求之于宋、齐各书,复无考证。甚至如王俭《七志》及《元徽元年秘阁四部目录》亦不见焉。若谓王俭没于齐代,则此二书固宋时所撰,且为考宋代学术所不可不知之书,岂可少哉?陈述《补南齐书艺文志》,则颇仿王应麟《汉志考证》之例,与向来诸家补志者同一体裁,稍胜。又有李正奋撰补《后魏书艺文志》,余未之见。北平图书馆有钞本。

《隋书·经籍志》

今存古录,除《汉志》外,厥推《隋志》。亦惟此二志皆有小序,自后诸志则不复继述,故并见尊于世。其自序云“今考见存,分为四部”,一若所录之书皆见存者。然各条自注,每云:“梁有某书若干卷,今亡”,或“今残缺”,每类通计,亦必于存书总数之外,另注存亡合计之总数。则其实乃通记存亡而非专录见存者。其序又称:“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离其疏远,合其近密,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实只四十篇。各列本条之下,以备《经籍志》。”此盖指学术源流及目录分类而言,非谓所收书目远及马、班也。其书原名《五代史志》,限于梁、陈、齐、周、隋五代,故凡此五代之官私目录皆在其包罗之中。且有藏书以备考核,故能分别存亡,且又以意去取耳。其去取之例,自谓“其旧录所取,文义浅俗,无益教理者,并删去之。其旧录所遗,辞义可采,有所弘益者,咸附入之”。凭主观为鉴别,有异于班固之全抄《七略》,实启后世任意废书之恶习。又妄删佛经、道经之书目而仅录其部名卷数,变荀、李之甲、乙、丙、丁为经、史、子、集,使后世墨守四部之分类而不复能变通,详《分类篇》。则其弊也。唯一之优点为各类之小序,稍采《汉志》,接其后事,叙述各类学术之由来,颇具学术史性质。然其所增者殆根据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而为之也。至其书目,则多未备,开元初马怀素昌言之,而从事补缉。另详下章。清乾、嘉间章宗源,光绪中姚振宗,各撰《考证》,广征古籍,以补其阙遗,且详载各书之原委,学者便焉。宗源所辑,仅存史部。振宗实仿其成规,而备引古史及异说,最为渊博。在姚氏诸志中,尤为最精不朽之作。有《师石山房》丛书本,《二十五史补编》本。前文所述补后汉至南北朝史志,亦有可与《隋志》互相考证者。此外又有张鹏一撰《隋书经籍志补》,杨守敬撰《隋书经籍志补证》,李正奋撰《隋代艺文志》。北平图书馆有钞本。试参合研究之,则先唐古籍可无遗蕴矣。

《群书四部录》、《古今书录》及《唐书·经籍志》之关系

唐玄宗尝命褚无量校书,马怀素撰录,皆未成而卒,元行冲总代其职,始成其功。旧、新《唐书》及《唐会要》所载,极其浑沌,一若同时、同地、同事、同功也者。著者尽三日夜之力,始得分析清楚,考定源委,记之于《校雠篇》。盖无量校写书籍原在东都乾元殿,后徙于丽正殿,虽“各于本库每部别为目录”,《唐会要》卷三十五。而非怀素、行冲所撰之《群书四部录》。怀素之功,乃以秘书省典籍为根据,“括检近书篇目,并前志所遗者,续王俭《七志》”。《唐书》卷一百二。虽与无量校书同为开元五年之事,而地点不同,目的不同。后因“怀素不善著述”,“逾年不成”,“有司疲于供拟”,乃诏行冲综治其事。《新唐书》卷百九十九。“于是行冲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部录》”,《唐书》卷一百二。委毋煚音贯憬。韦述等分治四部。《新唐书》卷百九十九。后因无量病卒,“丽正写书未毕”,《唐书》卷一百二。又命“行冲整比存书”,《通鉴》。故秘书省诸学士皆入居丽正,《新唐书》卷百九十九。于开元九年撰成《群书四部录》二百卷。《唐志序》。自古目录未有钜于此书者,后世亦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堪与比拟,余皆不及焉。篇幅既钜,必有提要。其书若存,实考古治学者之最大恩物。不幸成书非久既遭天宝之乱,唐代后期又未纂类书,故其佚文无从纂辑。惟据毋煚《古今书录序》,则对于“曩之所修……追怨良深”。盖以“于时秘书省经书,实多亡阙;诸司坟籍,不暇讨论:此则事有未周,一也。其后周览人间,颇睹阙文。新集记贞观之前,永徽已来不取;近书采长安之上,神龙已来未录:此则理有未弘,二也。书阅不遍,事复未周,或不详名氏,或未知部伍:此则体有未通,三也。书多阙目,空张第数,既无篇题,实乖标榜:此则例有所亏,四也。所用书序,或取魏文贞徵;所分书类,皆据《隋经籍志》;理有未允,体有不通:此则事实未安,五也”。故毋煚“常有遗恨,窃思追雪,乃与类同契,积思潜心,审正旧疑,详开新制。永徽新集,神龙旧书,则释而附也。未详名氏,不知部伍,则论而补也。空张之目,则检获便增。未允之序,则详宜别作。纰缪咸正,混杂必刊。改旧传之失者,三百余条。加新书之目者,六千余卷。……凡四部之录,四十五家,都管三千六十部,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见《唐志序》。成《古今书录》四十卷。毋煚此书较之旧录分量,仅为五分之一,而其序未说明所删略者为何。据《唐志序》称“煚等《四部目》及释道目并有小序,及注撰人姓氏”,则煚《录》之不同于旧录者,盖删去过于繁芜之各书序跋,而撷其要旨,撰为简明之解题耳。《唐志》尚嫌其“卷轴繁多”,又“并略之,但纪篇部”。则更删去小序及小注。故又略四十卷为一卷。此即《别录》一变而为《七略》,再变而为《汉志》之另一比照也。毋煚别有《开元内外经录》十卷,“亦具翻译名氏,序述指归”。二录幸未遭天宝、广明之兵燹,至后唐犹存,故史臣犹得据之以为《唐书·经籍志》。《唐志序》又称:“其《释道目》附本书,今亦不取。据《开元经篇》为之志。天宝以后,名公各著文篇,儒者多有撰述,或记礼法之沿革,或裁国史之繁略,皆张部类,其徒实繁。臣以后出之书,在《开元四部》之外,不欲杂其本部。今据所闻,附撰人等传。其诸公文集,亦见本传,此并不录。”故《唐志》实为《古今书录》之节本,既非通撰古今,亦未备录唐代。盖《古今书录》虽以古今为名,而实据当时秘书省及诸司所藏之书而记其目,皆确有其书,并非尽录古书,虚存其目也。史志之任务,或专记一代著述,或通录一代典藏,或尽收前代书目,三者必有其一。惟《唐志》不然,严格论之,殆非史志之体。故宋祁撰《新唐艺文志》,加录唐代学者自为之书,多至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而后唐人所著与唐代官府所藏,约略俱备焉。然唐末广明之乱,秘籍业已荡然,则《新唐志》所新收者,必非尽为宋室所藏。岂贞元、开成续添之书目至宋初犹存欤?若然,则何以又不见于其目录类也?

宋《国史艺文志》及《宋史·艺文志》

宋制:国史皆有艺文志,且每类皆有小序,每书皆有解题,迥异于历代史志,盖根据当时馆阁书目以为之也。《宋史艺文志序》称:“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三千三百二十七部,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二卷。次仁、英两朝,一千四百七十二部,八千四百四十六卷。次神、哲、徽、钦四朝,一千九百六部,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九卷。《三朝》所录,则《两朝》不复登载,而录其所未有者。《四朝》于《两朝》亦然。最其当时之目,为部六千七百有五,为卷七万三千八百七十有七焉。”考《三朝国史》为吕夷简等所上,其《艺文志》所据当为咸平三年朱昂、杜镐、刘承珪等所撰之《馆阁书目》。《两朝国史》为王珪等所上,其《艺文志》所据当为庆历元年王尧臣欧阳修等所撰之《崇文总目》。《四朝国史》为李焘等所撰,其《艺文志》所据当为政和七年孙觌倪涛等所撰之《秘书总目》。国史志既已除去重复,故《宋志》于北宋以前之书尚少舛复。惟于南宋之书,则并非依据国史,而直接取材于淳熙五年陈骙等之《中兴馆阁书目》,及嘉定十三年张攀等之《中兴馆阁续书目》。而北宋诸目与《中兴》之目,“前后部帙,有无增损,互有异同”。《宋志》“合为一志”,虽云已“删其重复”,而重复颠倒,不可枚数。咸淳以后新出之书,又未及收录。故《四库提要》讥为诸史志中之最丛脞者。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即有意拾其遗书。康熙中,倪灿修《明史·艺文志》,亦特补苴《宋志》之阙,乾隆中,卢文弨又为之校正。见《金陵》、《广雅》、《八史经籍志》、《二十五史补编》。此外尚有朱文藻、书目见《清吟阁书目》。王荣兰书目见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五。亦尝从事。吾友刘纪泽君则撰有《宋志匡谬》。赵士炜更欲全部董理之,故辑有《宋国史艺文志》。其分化《宋志》而专攻其一部分者,则有顾怀三撰《补五代史艺文志》,王仁俊撰《西夏艺文志》,及次章所述补辽、金史志诸家,皆专录一代撰述,其性质与《宋志》之专录馆阁藏书者有殊。柯维骐《宋史新编》之《艺文志》全抄《宋史》,反有遗漏,故不录。

《通志》与《文献通考》

南宋初年,有郑樵撰《通志》,通纪百代之有无为《艺文略》、《图谱略》、《金石略》,又撰《校雠略》以说明分类编目之意见,主张编次必记亡书。《艺文略》原为单行之书,名曰《群书会记》。见《校雠略·编次必记亡书论》。其所根据之书目为《汉志》、《隋志》、《唐志》、《新唐志》、《崇文总目》、《四库书目》、北宋馆阁之目。《道藏目录》及当时民间所藏如《荆州田氏目录》,《漳州吴氏书目》之类。而《大藏目录》则似未及收,故《释类》之书,仅有三百三十四部。其意则欲包括古今,备录无遗。在一切目录中,实为野心最大,范围最广者。《通志》原为通史,故《艺文略》亦史志之流。虽于书名或误或漏或重复,然此种通史艺文志之作要不可少,迄今日犹有重新汇编之必要也。后百余年,马端临于宋末元初撰《文献通考》,中有《经籍考》七十六卷。大体虽据晁公武陈振孙二家之书,而宋世馆阁之书亦备,除尽录二家解题外,兼引《汉》、《隋》、《新唐》三志及宋《三朝》、《两朝》、《四朝》、《中兴》各国史艺文志,《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各史列传,各书序跋及文集,语录之有关系文字,每书皆有解题,每类各述小序。凡各种学术之渊源,各书内容之梗概,览此一篇而各说俱备。虽多引成文,无甚新解;然征文考献者,利莫大焉。较诸郑樵之仅列书目者,有用多矣。后世朱彝尊撰《经义考》,章学诚撰《史籍考》,谢启昆撰《小学考》,即仿其例,在目录学中别成一派,对于古籍之研究,贡献最钜。

辽、金、元三史艺文志之补撰

清倪灿撰《明史·艺文志》,以“《元史》既无《艺文》,《宋志》咸淳以后多缺”,故“并取二季,以补其后;而附以辽金之仅存者,萃为一编,列之四部”。原序。虽“诸书既非官所簿录,多采之私家,故卷帙或有不详”,然补志之风,实自此始也。乾隆中,卢文弨提出补志部分,分为《宋史艺文志补》,《补辽金元史艺文志》,而加以补订。见《广雅丛书》,《二十五史补编》。金门诏似未见其书,故又“取三史所载,并旁搜采,合为一志”。见《昭代》,《广雅》,《八史经籍志》,《二十五史补编》。倪、卢之作,收书至一千七百十家,一万二千二百二十卷,较门诏为详。其后钱大昕撰《元史艺文志》,亦附见辽金之书,搜检所得,又较倪、卢为富。除蒙古文部分遗漏必多外,汉文之书,殆已差备矣。魏源撰《元史新编》,其《艺文志》即抄钱《志》而稍补充之。别有专补一代史志者,《辽史》则有厉鹗之《辽史拾遗》,缪荃荪之《辽文存》,王仁俊之《辽史艺文志补证》,黄任恒之《补辽史艺文志》,前者有单行本,后三者见《二十五史补编》。以最后一种比较精详。《金史》则有杭世骏郑文焯二家,《元史》则有张景筠一家,余并未见,不复具论。又吴骞有《四朝经籍志补》二册,北平图书馆有钞本。

明《国史经籍志》、《千顷堂书目》及《明史·艺文志》之演变

《明史·艺文志》之撰集,凡经五变。焦竑创始于前,不分存佚,通记古今。黄虞稷搜藏于后,兼补前朝,殆尽目睹。清人修史,傅维鳞但取殿阁所藏,不限朝代。倪灿、尤侗专收明人撰述,附拾前志所遗。王鸿绪抹去前代,重分类例,遂成张廷玉进呈之本。考明神宗万历十七年,焦竑进士及第。见《明诗综·小传》。大学陈于陛议修国史,引竑专领其事,仅成《经籍志》五卷。“丛钞旧目,无所考核”。《四库》。且“延阁、广内之藏,竑亦无从遍览”。《明志》。故《四库提要》谓“古来目录,惟是书最不足凭。世以竑负博物之名,莫之敢诘,往往贻误后生”。卷八十七。然其每类皆有小序,分部虽准四部,而小类多依《通志艺文略》,且仿《文渊阁书目》之意,增《制书》一部。复有《附录》一卷,专纠《汉志》至《文献通考》分类之误。此其精神注重之点惟在分类,故于名数多所忽略耳。在目录学史中,惟竑能继郑樵之志,包举千古,而力不足胜其任,故为《四库》所讥也。有《粤雅堂丛书》本。清顺治五年,傅维鳞分纂《明史》,私撰《明书》,遂成《经籍志》三卷,其志序述明代敕撰书籍之事甚详,录殿、阁、皇史宬内通籍库藏书四千六百七十部,释道书不具载,原无卷数,故仍因之。分类亦依文渊阁之旧。考其书名,多宋元旧本。至于明人新作,寥寥无几。名虽《明志》,实不相关。有《畿辅丛书》本。及黄虞稷撰《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始有意于搜集一代艺文,故凡《宋志》以前所录之古籍,悉屏不收。但为弥补《宋志》之遗漏,且因辽、金、元三史无艺文志,故于每类明书之后,附录宋末及三代书目。明代撰述,则据所见所藏而备列之,最为征实。其分类亦多创例,如削去“乐经”,立“食货”、“刑政”二类于《史部》,并“名”、“墨”、“法”、“纵横”诸家于“杂家”,“别集”以朝代科分为先后,又特收制举之书,皆其不苟同处。参看《分类篇》。书目卷数之外,更注撰人略历,较其他各志,特为详明。后来王鸿绪、张廷玉所修《明志》皆以此书为根据,足证其赅赡矣。康熙十八年,倪灿、尤侗等奉敕分修《明史》,合撰《艺文志》。《四库提要》载有侗《志》五卷,称其分“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诸经”、“四书”、“小学”、“正史”、“稗史”、“传记”、“典故”、“地理”、“谱系”、“儒家”、“道家”、“释家”、“农家”、“法家”、“兵家”、“小说”、“五行”、“艺术”、“奏议”、“诗文”、“选纂”二十八类,有书七千一百四十一部。又称其“所摭拾既多挂漏,又往往不载卷数及撰人姓名。其例惟载有明一代著作”,而又往往兼收宋元之作及明刊古籍。因此讦“此志又出《宋志》之下”。殊不知侗《志》即灿《志》。灿有《明志序》明言“今文渊之书,既不可凭,且其书仅及元季,三百年作者缺焉。此亦未足称纪载也。故特更其例,去前代之陈编,纪一朝之著述。《元史》既无艺文,《宋志》咸淳以后多缺。今并取二季,以补其后,而附以辽、金之仅存者,萃为一编。……诸书既非官所簿录,多采之私家,故卷帙或有不详”。见《雁园集》。灿、侗同时修史,灿《序》与侗《志》例合,故知所撰实无二致。《四库提要》所致疑者,灿《序》解答甚明,特《提要》之撰者未及考耳。试取侗《志》与今《明志》较,则侗《志》多过《明志》,《明志》仅有四千六百三十三部。而《提要》乃诬为挂漏,殊属不公。《明志》今本实系康熙末年王鸿绪总裁之本。万斯同以布衣参史局。王《序》称:“明季秘书已亡,则前代陈编,无凭记载。第就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足成一志。爰取士大夫家藏目录,稍为厘次。凡卷数莫考,疑信未定者,宁阙而不详云。”见《明史稿》。今本为乾隆初年张廷玉等所进,惟改动志序数语,至于书目部卷数,则绝对相同。然试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相较,则部数卷数减少极多。一一比勘,则其所删削者多为原无卷数者。鸿绪等不能详征博考,乃猥以“宁阙而不详”一语,轻轻抹杀数百千部之书目。而世人亦不加细察,乃侈称《明史》优于前史!此梁任公先生过推万斯同之过,著者不能为之曲讳。实则《明史》之多误,不限此志,即卷一《太祖纪》亦有舛误数十处。著者断言,试取数百种现存明人传记及数千种明人撰述一一考之,则可以补《明志》之阙目,增至一倍。世之考史者重远而忽近,不知近代史之荒芜,尤大有待于吾人之开垦也。吾友谢国桢君有《晚明史籍考》,详赡可补《明志》之阙,别见《专科目录》篇。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三《通考》、二《通志》、《清史稿

《四库提要》之作,已详纪其事于《校雠篇》,论其例于“分类”及“编目解题”篇矣。其书虽为庋藏之目,而附录存目各书之提要,则亦有近于史志焉。况同时所修《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续通志》、《皇朝通志》,几于完全抄撮《提要》,所不同者,惟沿袭马、郑之例,《通考》则稍取清初少数学者论考古籍之语,《通志》则惟录书目而删去提要。其分类亦依违于马、郑、《四库》之间,不值一顾。《续》、《清》之别,一则继马、郑而迄明末,一则只记乾隆以前之清人撰述耳。道光中,有黄本骥者,钞撮《四库总目》之清人书目,嫁名曰《皇朝经籍志》,了无增补,深可嗤鄙。其能补《四库》之未备者,嘉庆中有阮元之《四库未收书提要》,光绪间有郑文焯之《国朝著述未刊书目》、朱记荣之《国朝未刻遗书志略》,民国初年有刘锦藻之《续皇朝文献通考》。然皆取舍任情,不能完备。及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其《艺文志》虽曾经缪荃荪之手,亦非精详之作。如西洋教士之译籍,满、蒙、藏、回等之文籍,以及新出之新书、杂志、小说,皆未及收录;已录各书,亦有错误重复者。倘以《四库提要》撰者苛刻之眼光论之,则“此又出《宋志》《明志》之下”矣。

四种集刊

百年前已有日本人合刊《汉志》、《隋志》、《唐志》、《新唐志》、《宋志》、《明志》及倪灿之宋、辽、金、元志补,金门诏之《三史艺文志补》,钱大昕之《元史艺文志补》为一书,名曰《八史经籍志》。后来传入我国,即有国人翻印,学者便之。近年书报合作社印《历代艺文志》,只有正史六志,惟加入《元史新编》一志而已。大光书局接出续集,则取《三文献通考》及《三通志》之《经籍考》充之。杨家骆辑《历代经籍志》,其下册亦仅录六志及文廷式《补晋志》,及倪、金、钱三志,而删去考据之语。上册为《历代经籍总目》,则以书名及著者为纲,依四角号码检字法编为辞典式之目录。以上三种皆非史志之全相。惟开明书店所刊吾友王钟麒君所辑之《廿五史补编》,收录诸家补志最多,且悉保原状,不为删易,专家用之,多称满意。然格于补志之名义,故如事实上确为史志而名义则否之,《千顷堂书目》不入于编,而近人未熟之作反而滥收不少,识者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