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志

以建萬國

「是故《易》稱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念孫案:「建」上本無「以」字,此後人依《易·象傳》加之也。孟堅引《易》以證上文「百里之國萬區」,加一「以」字則累於詞矣,景祐本無「以」字。

達于泲

「浮于汶,達于泲」。念孫案:「達」本作「通」,凡《古文尚書》言「達于某水」者,《今文尚書》皆作「通」。《漢書》皆用《今文》,故亦作「通」,上文「通于河」是也。《史記》亦作「通」,其閒有作「達」者,皆後人以《古文》改之也。凡古、今文之不同,段氏《古文尚書撰異》已詳言之。

達于河

「浮于淮、泗,達于河」。師古曰:「渡二水而入于河。」念孫案:「河」當依《説文》作「渮」,師古依文作解而不知其謬也。又下文「山陽郡湖陵,《禹貢》『浮于淮泗,今本譌作「泗、淮」。通于河』,水在南」,「河」亦當作「渮」。《尚書》《史記》皆譌作「河」,自《韻會舉要》始正其誤,而近世閻百詩、胡朏明言之益詳,毋庸復辯。《地理志》「渮」字多作「荷」,下文「道荷澤」「又東至于荷」,及濟陰郡下云「《禹貢》荷澤在定陶東」是也。《水經注》亦作「荷」,《泗水注》引《地理志》曰:「荷水在南。」《五經文字》云:「『渮』,古本亦作『荷』。」

逾于洛

「逾于洛」。念孫案:「洛」本作「雒」,此後人以俗本《尚書》改之也。凡伊、雒、瀍、澗之「雒」字從隹旁「各」,涇、渭、洛之「洛」字從水旁「各」,一爲豫州川,一爲雍州浸,載在《職方》,不相假借。故《説文·水部》「洛」字注内但有雍州之洛而無豫州之雒,今經傳中「伊雒」之「雒」多作「洛」者,後人惑於魏文帝之言而改之也。《尚書》有豫州之雒,無雍州之洛,其字古今文皆作「雒」,而今本作「洛」,則又衞包以俗書改之也。此《志》弘農郡上雒下云「《禹貢》雒水出冢領山,東北至鞏入河,豫州川」,左馮翊褱德下云「洛水東南入渭,雍州」,其秩然不紊如此。而後人猶改「雒」爲「洛」,弗思之甚也。然下文之「伊、雒、瀍、澗」「其川熒、雒」,今本「熒」作「滎」,辯見《高紀》「滎陽」下。及弘農郡盧氏、黽池、新安、上雒四縣下之「雒」字,河南郡穀成下之「雒」字,則仍然未改,幸其參差不一,猶可考見班氏原文。「雒」「洛」二字之辯,《古文尚書撰異》言之甚詳,今舉其大略如此。

豯養

「東北曰幽州,其藪曰豯養」。念孫案:「豯」本作「奚」,此後人依《職方氏》文改之也。杜子春讀「豯」爲「奚」,是「奚」爲本字,「豯」爲借字,故班《志》作「奚」,下文「琅邪郡長廣奚,養澤在西,幽州藪」是其證。《説文》「藪」字注及《風俗通義》竝作「奚」,若《志》文作「豯」,則注當云「『豯』音『奚』」,今注内無音,則本是「奚」字明矣。

七年

「京兆尹新豐,秦曰驪邑,高祖七年置」。念孫案:「七年」當爲「十年」,《史記·高祖紀》「十年七月,更命酈邑曰新豐」,是其證。

古國有扈谷亭

「右扶風鄠,古國,有扈谷亭。扈,夏啟所伐」。念孫案:「古國」,「國」上當有「扈」字,下文「扈,夏啟所伐」即承此「扈」字言之,《甘誓》正義及《史記·夏本紀》索隱、正義引此《志》竝曰「扶風鄠縣,古扈國」,前京兆尹新豐下曰「驪山,故驪戎國」,杜陵下曰「故杜伯國」,左馮翊臨晉下曰「芮鄉,故芮國」,皆其例也。又案「有扈谷亭」,「亭」上當有「甘」字。《説文》曰:「扈,夏后同姓所封,戰于甘者。在鄠,有扈谷、甘亭。」《玉篇》同。《續漢書·郡國志》曰:「右扶風鄠有甘亭,《帝王世紀》曰『在縣南』。」《水經·渭水注》曰:「甘水北逕甘亭西,亭在水東鄠縣南。昔夏啟伐有扈,作誓於是亭,故馬融曰『甘,有扈南郊地名也』。」是其證。

潏水

「有潏水,北過上林苑入渭」。師古曰:「『潏』音『決』。」念孫案:「潏」當爲「澇」字,或作「潦」,通作「勞」。《史記·封禪書》曰:「霸、産、長水、灃、澇、涇、渭。」《説文》曰:「澇水出右扶風鄠,北入渭。」《水經·渭水注》曰:「澇水出南山澇谷,《郊祀志》作「勞谷」。北逕鄠縣故城西,又北注甘水而亂流入於渭,即上林故地也。」據《説文》《水經注》,則出右扶風鄠,北過上林苑入渭者乃澇水,非潏水也。又案《説文》「潏水在京兆杜陵」,則非在扶風鄠也。《司馬相如傳》「酆、鎬、潦、潏」,師古曰:「潦水出鄠縣西南山潦谷,而北流入于渭。《地理志》鄠縣有潏水,北過上林苑入渭,而今之鄠縣則無此水。許慎云『潏水在京兆杜陵』,此即今所謂沈水,從皇子陂西北流經昆明池入渭者也。蓋爲字或作水旁『穴』,與『沈』字相似,俗人因名沈水乎?《水經·渭水注》曰:「沈水上承皇子陂於樊川,西北流注渭,亦謂是水爲潏水。」將鄠縣潏水,今則改名,人不識也。」案師古以「沈水」爲「泬水」之譌,是也。但未知《地理志》「潏水」乃「澇水」之譌,故明知鄠縣無潏水,而仍有改名不識之疑。

惠公

「雍秦惠公都之」。念孫案:「惠公」當爲「公」,「」,古「德」字也。《史記·秦本紀》曰:「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鄭宫。」《始皇紀》同。《封禪書》曰:「秦德公既立,卜居雍。」《郊祀志》同。《詩譜》亦曰:「秦德公徙於雍。」「」「惠」字相似,又涉下文「惠公」而誤。《史記·陳杞世家》「杞共公卒,子德公立」,徐廣曰:「《世本》曰『惠公』,『惠』亦『』字之誤。」而師古不云「『』,古『德』字」,蓋所見本已誤爲「惠」矣。

所都

「栒邑有豳鄉,《詩》豳國,公劉所都」。念孫案:「都」本作「邑」,後人改之也,上文美陽下云「《禹貢》岐山在西北。中水鄉,周大王所邑」,即其證。景祐本正作「邑」,《詩譜》正義、《文選·北征賦》注引此竝作「邑」。

脱四字

「杜陽,杜水南入渭」。念孫案:景祐本此下有「詩曰自杜」四字,是也。顔注云:「《大雅·緜》之詩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今本「沮漆」誤作「漆沮」,辯見《經義述聞》「自土沮漆」下。《齊詩》作『自杜』,言公劉避狄而來居杜與沮、漆之地」,此正釋「詩曰自杜」四字,若無此四字,則顔注爲贅設矣。引「自杜沮漆」而但曰「自杜」者,省文也,猶下文引「芮之即」而但曰「芮」矣。王氏《詩攷》及胡氏《通鑑·周紀》注引《漢志》竝有此四字。

至南鄭

「武功。斜水出衙領山北,至湄入渭。裦水亦出衙領,至南鄭入沔」。念孫案:「至南鄭」當作「南至南鄭」,與「北至湄」對文。今裦水自漢中府鳳縣東界,流過裦城縣東入漢,皆南流。

伊水出 汝水出 灌水出 母血水出 女水出

「弘農郡盧氏,熊耳山在東。伊水出,句東北入雒」。念孫案:「出」上當有「所」字,言此山爲伊水所出也。脱去「所」字,則易與下句連讀矣,《禹貢》正義引此正作「伊水所出」。凡上言「某山」,則下言「某水所出」,班《志》皆然,若《續漢書·郡國志》則但言「某水出」而不言其所入,故例不用「所」字也。又汝南郡定陵下云「高陵山,汝水出」,廬江郡下云「金蘭西北有東陵鄉,灌水出」,今本「灌」作「淮」,辯見後「淮水出」下。益州郡弄棟下云「東農山,母血水出」;甾川國東安平下云「菟頭山,女水出」,《水經·淄水注》引作「女水所岀」。「出」上皆脱「所」字。考各郡國下言「某水所出」者凡八十有六,唯此五條脱「所」字,當補入。

雍州

「陝,故虢國。北虢在大陽,東虢在滎陽,西虢在雍州」。念孫案:「西虢在雍州」,「州」字後人所加也,「西虢在雍」謂雍縣,非謂雍州也。大陽、滎陽、雍皆縣名。漢雍縣故城在今陝西鳳翔縣南,春秋時爲秦都,後置雍縣,僖十三年《左傳》「秦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史記·秦本紀》「秦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鄭宫」,上文「右扶風雍,秦公都之」,舊本「」譌作「惠」,辯見前「惠公」下。皆其證也。《秦本紀》「武公十一年,滅小虢」,集解引班固曰:「西虢在雍。」今本「雍」下有「州」字,亦後人據誤本《地理志》加之。《路史·國名紀》引《漢志》曰「西虢在」,則羅泌所見本尚無「州」字。《水經·渭水注》曰:「雍縣,《晉書·地道記》以爲西虢地,《漢書·地理志》以爲西虢縣,《太康記》曰『虢叔之國矣』。」是漢之雍縣爲西虢地,故曰「西虢在雍」,不得言「在雍州」也。《後漢書·和帝紀》:「元興元年夏五月癸酉,雍地裂。」李賢曰:「流俗本『雍』下有『州』字者,誤。」蓋淺學人不知雍爲縣名,故每於「雍」下加「州」字耳。

春秋

「陸渾,春秋遷陸渾戎於此」。念孫案:《地理志》述春秋時事皆不加「春秋」二字,其加「春秋」二字者皆承上之詞,若河南郡雒陽下云「周公遷殷民,是爲成周。《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晉合諸侯于狄泉,以其地大成周之城,居敬王」是也。若非承上之詞,則皆不加「春秋」二字,若河東郡絳下云「晉武公自曲沃徙此」是也。他皆放此。且但言「遷陸渾戎」而不言遷之者,則文義不明。「春秋」當爲「秦晉」,僖二十二年《左傳》「秦、晉遷陸渾之戎于伊川」是也。此因「秦」誤爲「春」,後人遂改爲「春秋」耳。

晉武公

「河東郡聞喜,故曲沃。晉武公自晉陽徙此」。念孫案:「武公」本作「成侯」,此後人妄改之也。《水經·涑水注》云:「左邑縣故城,故曲沃也,晉武公自晉陽徙此。」「武公」二字亦後人依誤本《漢志》改之。案《詩譜》云:「唐者,帝堯舊都之地,今曰太原晉陽。成王封母弟叔虞於此,曰唐侯,至子燮改爲晉侯,至曾孫成侯南徙居曲沃。」正義引《地理志》云:「河東郡聞喜縣,故曲沃也,晉成侯自晉陽徙此。」據此則自晉陽徙曲沃者乃成侯,非武公也。又下文絳縣下云「晉武公自曲沃徙此」,是武公自曲沃徙絳,非自晉陽徙曲沃也。且武公之祖桓叔已封於曲沃矣,何得謂武公徙曲沃乎?

班氏

「襄陵,有班氏鄉亭」。念孫案:《水經·汾水注》曰:「汾水又南,歷襄陵縣故城西,晉大夫郤犨之邑也,故其地有犨氏鄉亭矣。」據此則善長所見本作「犨氏」,而今本則「班氏」。《廣韻》「犨」字注曰:「又姓。」引《風俗通》云:「晉大夫郤犨之後。」然則犨氏爲郤犨之後,而襄陵又爲犨之故邑,故其地有犨氏鄉亭,作「班」者非也。蓋「犨」字或通作「讎」,《潛夫論·志氏姓篇》作「郤讎」。與「班」相似而誤。下文「南陽郡犨」,師古音昌牛反,而此處無音,則所見本已誤爲「班」矣。

河主

「太原郡廣武,河主、賈屋山在北」。念孫案:「河主」當爲「句注」,此因「句」字譌作「可」,漢《巴郡太守張納碑》「犴無拘紲之人」,「拘」字作「」;「朐忍蠻夷」,「朐」字作「」;《冀州從事郭君碑》「凋柯霜榮」,「柯」字作「」。其右畔極相似,故從句、從可之字往往譌溷。《説文》「抲」字解引《酒誥》「盡執抲」,今本作「盡執拘」。《攷工記》「妢胡之笴」,注:「故書『笴』爲『笱』。杜子春云:『笱,當爲笴。』」《説文·敘》曰:「廷尉説律,至以字斷法。『苛人受錢』,『苛』之字,『止句』也。」《管子·五輔篇》「上彌殘苛而無解舍」,「苛」今本譌作「苟」。《莊子·天下篇》「君子不爲苛察」,「苛」一本作「苟」,皆其證也。而「注」字之「水」旁又移置於「可」字之側,故譌爲「河主」二字也。又案後鴈門郡下云「句注山在陰館」,而此言在廣武北者,漢廣武故城在今代州西十五里,陰館故城在朔州東南八十里,句注山在陰館之南、廣武之北,故兩記之。《史記·劉敬傳》正義曰「廣武故城在句注山南」,是其證也。賈屋山在今代州東北,西與句注相連,故言「句注、賈屋山在北」。《史記·趙世家》正義曰:「《括地志》云:『夏屋山一名賈屋山,在代州鴈門縣東北三十五里,與句注山相接。』」是其證也。案《趙世家》曰「趙襄子北登夏屋,請代王」,而《張儀傳》曰「趙襄子約與代王遇於句注之塞」,或言「夏屋」,或言「句注」,蓋二山相連,遂得通稱也。

入海

「上黨郡屯留,桑欽言『絳水出西南,東入海』」。念孫案:「入海」本作「入漳」,後人以信都國信都下云「《禹貢》絳水亦入海」,故改「入漳」爲「入海」也。不知彼是班氏之説,此是班氏引桑欽説,不可强同也。《水經·濁漳水注》曰:「絳水東逕屯留縣故城南,東北流,入於漳。故桑欽云『絳水出屯留西南,東入漳』。」後又曰「《地理志》云『絳水發源屯留,下亂漳津』」,則此文本作「入漳」明矣。

大黽谷

「沾,大黽谷,清漳水所出」。念孫案:「黽」當爲「」,字之誤也。「」即「要領」之「要」。《玉篇》「」與「要」同,於宵切,又於笑切。漢《斥彰長田君斷碑》「究届道要」,「要」字作「」,上缺一點者,省筆耳。此「大谷」當讀「要領」之「要」,謂谷之中廣者也。後北地郡有大縣,師古曰「『』即古『要』字,音一遥反」,是其證也。《説文》曰:「清漳出沾少山大要谷。」舊本脱「少」字,今據《山海經·水經》補。《水經》曰:「清漳出上黨沾縣西北少山大要谷。」舊本譌作「黽」,今據注改。是「大黽」爲「大」之譌。「黽」與「」字形相似,「」之譌爲「黽」,猶「黽」之譌爲「」。《後漢書·趙岐傳》「岐著《要子章句》」,「要」爲「孟」字之譌,此因「孟」「黽」聲相近而借「黽」爲「孟」,因譌爲「要」也。説見吴仁傑《兩漢刊誤補遺》。而「」字師古無音,至後「北地郡大」始音一遥反,是則「大谷」之「」,唐時本已譌作「黽」矣。

滎陽

「穀遠。羊頭山世靡谷,沁水所出,東南至滎陽入河,過郡三,行九百七十里」。師古曰:「今沁水至懷州武陟縣界入河。此云『至滎陽』,疑傳寫錯誤。」念孫案:《水經》云「沁水至滎陽縣北,東入於河」,即本於《地理志》,則「滎陽」非誤文也。又《汳水注》云「丹、沁亂流,於武德絶河,南入滎陽合汳」,即此《志》「沁水至滎陽入河」之説也。但不當先言「至滎陽」,後言「入河」耳。又案《志》言沁水「過郡三」,謂上黨、河内、河南也。若僅至武德,武德故城在今武陟縣東南。則有上黨、河内而無河南,不得言「過郡三」矣。《水經》云:「沁水出上黨涅縣,過穀遠、陭氏、陽阿、沁水、野王、州縣、懷縣、武德,至滎陽入河。」涅縣、穀遠、陭氏竝屬上黨;沁水、野王、州縣、懷縣、武德竝屬河内;滎陽屬河南,故曰「過郡三」。

内黄澤

「河内郡蕩陰。蕩水東至内黄澤」。念孫案:此文本作「蕩水東至内黄,入黄澤」,下文「魏郡内黄」,應劭曰:「黄澤在西。」下文曰「羑水亦至内黄入蕩」,文義正與此同。脱去「入黄」二字,則文不成義。《説文》曰「蕩水出河内蕩陰,東入黄澤」,《水經》曰「蕩水東北至内黄,縣入於黄澤」,皆本《地理志》。

保忠信鄉

「河南郡,莽曰保忠信鄉」。念孫案:「鄉」當爲「卿」。《王莽傳》曰:「分三輔爲六尉郡,河東、河内、弘農、河南、潁川、南陽,爲六隊。郡置大夫,職如大守;屬正,職如都尉。更名河南大尹曰保忠信卿。」是「保忠信卿」乃官名,非地名也。若作「保忠信鄉」,則義不可通。今本《水經·穀水注》亦誤作「鄉」,惟《王莽傳》不誤。保忠信卿乃官名,而列於《地理志》者,與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同義,後漢謂之河南尹,義亦同也。

二十二年

「雒陽。《春秋》昭公二十二年,晉合諸侯于狄泉,以其地大成周之城」。念孫案:「二十二年」當依《春秋》作「三十二年」。

有筦叔邑

「中牟。有筦叔邑」。念孫案:此當作「有筦城,故筦叔邑」,上文弘農郡陜「有焦城,故焦國」是其例也,《志》文若是者多矣。今本脱「筦城故」三字,則文義不明。《續漢書·郡國志》曰:「中牟有管城。」宣十二年《左傳》「次于管」,杜注曰:「熒陽京縣東北有管城。」《正義》引《土地名》曰:「古管國也。」《水經·渠水注》曰:「不家溝水東北逕管城西,故管國也,周武王以封管叔矣。」皆本《地理志》。

「東郡范」。念孫案:景祐本「范」作「笵」,此古字之僅存者。漢《廬江太守范式碑》碑額篆文亦作「笵」,今則范縣、范姓字皆從艸,無從竹者矣。

南燕

「南燕,南燕國」。念孫案:上「南」字涉下「南」字而衍,國有南、北燕,而縣無南、北燕,可言南燕國,不可言南燕縣也。燕縣於戰國時爲魏地,秦置燕縣,而漢因之。《魏策》蘇秦説魏王曰:「大王之地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棗。」又《秦策》「王舉甲而攻魏,拔燕、酸棗、虚、桃人」,高注曰:「燕,南燕也。」《史記·高祖紀》曰「復擊破楚軍燕郭西」,索隱曰:「故南燕國也。在東郡,秦以爲縣。」《曹丞相世家》曰「程處反於燕」,集解:「徐廣曰:『東郡燕縣。』」《灌嬰傳》曰「擊破柘公王武軍於燕西」,《漢書》竝同。《後漢書·樊鯈傳》曰「徙封燕侯」,《續漢書·郡國志》曰「東郡燕,本南燕國」,《水經·河水注》曰「河水又東,逕燕縣故城北」,《濟水注》曰「濮渠又東北,逕燕城南,故南燕姞姓之國也。有北燕,故以南氏國」,今本「國」作「縣」,乃後人依誤本《漢書》改之,與上文不合。皆其證也。《通典·州郡十》云「漢南燕縣,古南燕國」,《元和郡縣志》云「古之燕國,漢爲南燕縣」,則杜、李所見《漢志》皆衍「南」字。隱五年《左傳》注「南燕國,今東郡燕縣」,正義引此《志》云「東郡燕縣,南燕國」,則唐初本尚不誤,師古注《高紀》曰:「燕,縣名,古南燕國。」則所見本亦不誤。今據以訂正。

二年

「潁川郡周承休,侯國,元帝置,元始二年更名鄭公」。念孫案:「二年」當爲「四年」,《水經·汝水注》引此已誤。《平紀》云「元始四年,改周承休公曰鄭公」,《漢紀》同。《恩澤侯表》亦云:「周承休侯,綏和元年進爵爲公,元始四年爲鄭公。」

鮦陽

通雅》曰:「《漢書·地理志》『汝南郡鮦陽』,孟康曰:『鮦,音紂紅反。』襄四年《左傳》注:『繁陽,楚地,在汝南鮦陽縣。 』『鮦』音『紂』,每訝其奇。《後漢書·陰興傳》汝南之鮦陽注『「鮦」音「紂」』,《廣韻》『鮦』字下云又直冢、直柳二切,此皆《地理志》注之『音紂紅』,而訛失其下『紅反』二字也。」錢氏曉徵《漢書攷異》曰:「《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敬侯劉到曾孫鮦陽公乘咸』,師古曰:『「鮦」音「紂」。』按『鮦』從魚同聲,不得有『紂』音。《地理志》鮦陽,孟康曰:『「鮦」音紂紅反。』正合同聲。俗儒不通翻切,妄謂『鮦』有『紂』音,大可怪也。」引之曰:孟康但音「鮦」爲「紂」,「紂」下「紅反」二字乃後人妄加之也,請列七證以明之:《玉篇》「鮦,直壟切,又直久切」,直久正切「紂」字,而獨無紂紅之音,若孟康音紂紅反,則自魏以來相承之音,不應缺畧。今《玉篇》有直久而無紂紅,則孟康音「紂」可知,其證一也。《廣韻·平聲一東》「鮦,徒紅切」,引《爾雅》「鰹大鮦」,《上聲二腫》「鮦,直隴切,魚名」,皆未引鮦陽縣,至《四十四有》「鮦,除柳切」,始云「鮦陽縣,在汝南」。《集韻》《類篇》竝與《廣韻》同,則是《地理志》之鮦陽,孟康但音「紂」,其證二也。顔師古注《高紀》曰:「鮦陽音『紂』,蓮勺音『酌』。」當時所呼别有意義,豈得即定其字以爲正音乎?然則「鮦陽音『紂』」,師古方不解其意,則其爲孟康之音,而非師古所創甚明,其證三也。《後漢書·陰興傳》「汝南之鮦陽」,《吴祐傳》「鮦陽侯相」,李賢注竝曰「『鮦』音『紂』」,《晉書·地理志》「汝陰郡鮦陽」,何超《音義》曰「『鮦』音『紂』」。若孟康音紂紅反而師古音「紂」,二子不應舍自古相承之音而從近代一人之臆見,即不以音「紂」爲非,亦當兼存紂紅之音,而「紂」外更無他音,則孟康與師古竝音「紂」,其證四也。《太平御覽·州郡部·河南道》引《漢志》「鮦陽屬汝南郡,『鮦』音『紂』」,此是引孟康之音,非引師古之音,而「紂」下亦無「紅反」二字,其證五也。襄四年《左傳》釋文曰:「鮦陽,孟康音『紂』,直九反。」若孟康音紂紅反,《釋文》何得言「孟康音『紂』,直九反」?其證六也。又考景祐本、汪本《地理志》「『鮦』音『紂』」下原無「紅反」二字,則此二字之妄加寔自明監本始,其證七也。汲古閣本亦無「紅反」二字,蓋從舊本也。説者皆謂「鮦」從同聲,不當音「紂」,不知「紂」字古音在幽部,同字古音在東部,東部多與幽部相通。如《大戴禮·勸學篇》以「從」、「由」爲韻,《楚辭·天問》以「龍」、「遊」爲韻。又《齊風·南山篇》「衡從其畞」,韓《詩》「從」作「由」。昭五年《左傳》「吴子使其弟蹶由犒師」,《韓子·説林篇》「由」作「融」。《説文》「東北曰融風」,《易通卦驗》「融」作「調」,見隱五年《左傳》正義。「調」從周聲,古讀若「稠」,而《小雅·車攻篇》《楚辭·離騷》《七諫》《韓子·揚搉篇》竝以「同」與「調」韻,「銅」從同聲。而《史記·衞青傳》「大當户銅離」,徐廣曰:「一作『稠離』。」《漢書》作「調雖」,「同」與「調」「稠」同聲,則與「紂」聲相近,故「鮦」從同聲,而亦讀如「紂」。《説文》「鮦讀若絝襱」,「襱」從衣龍聲,或作「襩」,從衣賣聲。「賣」字古音在幽部,「龍」字古音在東部,則「襱」字即是東、幽兩通之字。「鮦」讀若「襱」,固宜其轉入幽韻而音「紂」矣。《洪範》「曰雺」之「雺」音武工反,而其字以矛爲聲;「尻」字以九爲聲,而《吕氏春秋·觀表篇》注「讀如穹窮之『穹』」,此諧幽部之聲而讀入東部也。「牢」字古讀若「留」,而《説文》從冬省聲;「峱」字從狃聲,古讀與「狃」近,而《齊風》「遭我乎峱之閒兮」,《漢書·地理志》引作「嶩」,其字以農爲聲,此諧東部之聲而讀入幽部也。又何疑於「鮦」之音「紂」乎?

樂家

「博陽,莽曰樂家」。念孫案:「樂家」,《水經·潁水注》作「樂嘉」,於義爲長。

脱四字

「定陵。高陵山,汝水出,「出」上脱「所」字,説見前「伊水出」下。東南至新蔡入淮,過郡四,行千三百四十里」。念孫案:此下脱「莽曰定城」四字。《水經·汝水注》曰:「汝水又東南,逕定陵縣故城北,王莽更之曰定城。」是其證。

北筮山

「南陽郡宛,縣南有北筮山」。念孫案:宛縣故城爲今南陽府治,其地無北筮山,「山」當爲「聚」,「筮」即「澨」字也。《水經·淯水注》曰:「淯水左右舊有二澨,所謂南澨、北澨。澨者,水側之濆。《楚辭·九歌》注:「澨,水涯也。」聚在淯陽之東北。」下文「育陽有南筮聚」,則此當爲「北筮聚」明矣。

「舞陰,中陰山,《説文》作「中陽」。瀙水所出,東至蔡入汝」。念孫案:「蔡」上脱「上」字,上蔡屬汝南郡,沛郡有下蔡,故加「上」。《水經》云「瀙水東過上蔡縣南,東入汝」,是其證。今瀙水東北過上蔡縣界,又東南過汝陽縣入汝。漢上蔡故城在今上蔡縣西。

比陽

「比陽」。應劭曰:「比水所出,東入蔡。」今本《水經》作「泚水」,云「泚水出泚陽東北大胡山」。趙氏東潛曰:「案泚陽《漢志》《續志》皆作『比陽』,誤也。應劭曰『比水東入蔡』,或是傳寫之譌,《後漢書·光武紀》『與甄阜、梁丘賜戰于沘水西』,章懷注云:『沘水在今唐州沘陽縣南,廬江灊縣亦有沘水,與此别也。「沘」音「比」。』竟作『比』字矣,大非。」念孫案:作「比」者正字,作「沘」者或字,作「泚」者譌字也。若《志》文本作「泚陽」,則當音且禮反,今注内無音,則其爲「比」字甚明,何得指爲傳寫之譌乎?洪氏《隷釋》載漢《北軍中候郭仲奇碑》云「舉廉,比陽長」,又《吉成侯州輔碑陰》有「比陽張超」,其字皆作「比」,豈亦傳寫之譌乎?《水經》曰:「比水東南過比陽縣南,今本作「泚」,非。據新校本改。泄水從南來注之。」善長駁之云:「比陽無泄水,蓋誤引夀春之沘泄耳。」「比」與「沘」同音,故《水經》誤以爲夀春之沘水,若字本作「泚」,則不得有斯誤,以此知《水經》之本作「比」也。又比水或謂之泌水,唐置泌陽縣,即因水以立名。漢比陽故城即在今泌陽縣西。「比」「泌」一聲之轉,猶夀春之沘水或謂之水也。若本名泚水,則不得轉而爲「泌」矣。《後漢書·和帝紀》《劉聖公傳》《東海恭王傳》《清河孝王傳》「比陽」字皆不誤,而《章德竇皇后紀》《桓帝鄧皇后紀》《竇融傳》《鮑昱傳》皆譌作「泚陽」。「比」或作「沘」,因譌而爲「泚」。《吕氏春秋·處分篇》今本「分」譌作「方」,據篇内三「分」字改。「章子與荆人夾沘水而軍」,今本亦譌作「泚水」,蓋後人多見「泚」少見「沘」,故「沘」譌作「泚」,然各史志中之比陽縣則無作「泚陽」者,《漢志》《續志》《晉志》《宋志》《後魏志》皆作「比陽」,正與漢碑相合。《光武紀》作「沘」,章懷注云「沘水在今唐州沘陽縣南,音『比』」,其言亦必有所據。乃趙氏皆以爲非,而唯誤本《水經》是從,傎矣。

有長城

「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曰方城」。念孫案:「有長城」上原有「南」字,而今本脱之。《史記·齊世家》「楚方城以爲城」,索隱曰:「《地理志》葉縣南有長城,號曰方城。」是其證。《左傳·僖四年》注亦云「方城山在南陽葉縣南」。

魯山

「魯陽魯山,滍水所出」。念孫案:「魯山」當爲「堯山」,此涉上文「魯山」而誤。《説文》曰:「滍,水,出南陽魯陽堯山。」《水經》曰:「滍水出南陽魯陽縣西之堯山。」皆本《地理志》。今滍水出魯山縣西界之堯山,若魯山則在縣東,非滍水所出。

脱四字

「又有昆水,東南至定陵入汝」。念孫案:此下脱「莽曰魯山」四字,縣在魯山之陽,故曰魯陽,王莽因改爲魯山。《水經注》曰:「滍水又東逕魯陽縣故城南,王莽之魯山也。」是其證。

淮水出

「廬江郡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水出」。「出」上脱「所」字,説見前「伊水出」下。念孫案:「淮」當爲「灌」,即下文「灌水北至蓼入決」者也。《水經·決水注》曰:「灌水導源廬江金蘭縣西北東陵鄉大蘇山,舊本此下有「即淮水也」四字,乃後人惑於誤本《漢書》而妄加之,近時全氏、趙氏皆爲其所惑,今依新校本删。許慎曰『出雩婁縣』,褚先生所謂神龜出於江灌之閒嘉林之中,今《史記·龜策傳》作在「江南嘉林」中,乃後人所改,辯見《史記》。蓋謂此水也。灌水東北逕蓼縣故城西,而北注決水也,故《地理志》曰:『決水北至蓼入淮,灌水亦於蓼入決。』」據此則「淮水」爲「灌水」之誤明矣。今灌水自商城縣流入固始縣界,北流入決水。大蘇山在商城縣東南。雩婁,廢縣,在商城縣東北。蓼縣故城在固始縣東北。全氏謝山、趙氏東潛竝以爲班《志》原是「淮」字,「淮水」即「灌水」,非出桐柏之淮水也。余案《説文》「灌,水,出廬江雩婁,北入淮」,若灌水一名淮水,則是淮水入淮也。且信如全、趙之説,則《志》文上言「淮水出東陵鄉」,下言「灌水入決」,一水而上下異名,學者何以知淮水之即爲灌水乎?世人多聞淮水,寡聞灌水,故「灌」誤爲「淮」,不必曲爲之説也。或又曰:廬江郡下有灌水,雩婁縣下復有灌水,非重出乎?曰:非也。「灌水出金蘭西北東陵鄉」,是紀其所出也,「灌水北至蓼入決」,是紀其所入也。《志》文固有一水而兩見者,説見後「北地郡」下。

陶丘亭

「濟陰郡定陶。《禹貢》陶丘在西南,句陶丘亭」。念孫案:「陶丘亭」三字文義未明,其下蓋脱「在南」二字。《詩譜》正義所引已與今本同。《水經·濟水注》曰:「菏水東逕陶丘北,《地理志》曰『《禹貢》陶丘在定陶西南,今本譌作「《禹貢》定陶西南有陶丘」,據新校本改。陶丘亭在南』。」是其證。陶丘在今定陶縣西南七里,定陶故城在縣西北四里。

錯叔繡所封

「沛郡,公丘。故滕國,周懿王子錯叔繡所封」。景祐本「錯叔繡」下有「文公」二字。念孫案:景祐本是也。今本無「文公」二字者,後人以滕文公不當與祖同謚而删之也。不知子孫不可與祖父同名,未嘗不可同謚。周公之謚曰「文」,固與文王同謚矣。魯之文公又與周公同謚矣。推之他國,亦多有此,豈得憑臆妄删乎?《水經·泗水注》云:「公丘縣故城在滕西北,《地理志》『周懿王子錯叔繡文公所封也』。」正與景祐本同。《路史·後紀十》「叔繡」下亦有「文公」二字。

垓下

「洨垓下。高祖破項羽」。念孫案:「垓下」下脱「聚」字。《續漢書·郡國志》曰:「洨有垓下聚,高祖破項羽。」《水經·淮水注》曰:「洨縣有垓下聚,漢高祖破項羽所在也。」皆本《地理志》。《高紀》「圍羽垓下」,李奇曰:「沛洨縣聚邑名也。」此言「垓下聚」而《高紀》但言「垓下」者,猶上文言「垂鄉,高祖破黥布」而《黥布傳》但言「垂」也。此記各縣鄉聚之名,則必當言「垂鄉」、「垓下聚」矣。故垓下聚在今鳳陽府靈壁縣東南。

育成

「莽曰育成」。念孫案:「育成」當爲「肴成」,字之誤也。師古曰「『洨』音『肴』」,是「洨」、「肴」同音,故莽改洨爲肴成,猶上文鄲縣之改鄲城,蘄縣之改蘄城也。《水經注》作「育城」,亦後人以誤本《漢書》改之,新校本改爲「肴城」是也。汲古閣本作「有城」亦誤。

「魏郡沙」。《續漢書·郡國志》同,《水經·濁漳》《清漳》二水《注》「沙」竝作「涉」。趙氏東潛曰:「兩《漢志》本作沙縣,至三國時始有涉名,《魏書》云『太祖圍鄴,涉長梁岐以縣降』是也。」念孫案:趙説非也。《水經》:「清漳水東過涉縣西,屈從縣南。」注云:「《地理志》魏郡之屬縣也。漳水於此有涉河之稱,蓋名因地變也。」是善長所見《漢志》本作「涉」不作「沙」,且漳水至涉縣而有涉河之名,則涉縣之名由來已久,不然漳水何以無沙河之名乎?《魏志·武帝紀》稱「涉長梁岐」,則涉乃漢時舊名,非自三國時始。《元和郡縣志》云:「涉縣本漢舊縣,屬魏郡,因涉河水爲名。」《太平寰宇記》同。亦不言本名沙縣,後改爲涉縣也。趙氏以兩《漢志》皆作「沙」,遂謂涉縣本名沙縣。今考《王子侯表》云「離石侯綰後更爲涉侯」,則涉縣乃西漢時舊名,而今本兩《漢志》作「沙」,皆傳寫之誤明矣。

市樂

「鉅鹿郡新市,莽曰市樂」。念孫案:「市樂」當依《水經·濁漳水注》作「樂市」。

沮水 黃河

「常山郡元氏。沮水首受中丘西山窮泉谷,東至堂陽入黃河」。念孫案:「沮」當爲「泜」,字之誤也。凡隷書從「氐」之字,或作「互」,又作「」。故「泜」字或作「沍」,《玉篇》曰:「泜,俗作沍。」又作「」,形與「沮」字相似,因譌而爲「沮」。《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槀祗侯陳錯」,《漢表》「祗」作「祖」,亦是「祗」或作「」,因譌爲「祖」也。下文「濟水東至廮陶入泜」,《風俗通義》譌作「入沮」,是其明證也。《説文》曰:「泜,水,在常山。」郭璞注《北山經》曰:「今泜水出中丘縣西山窮泉谷,東至堂陽縣入於漳水。」皆本《地理志》,則「沮水」爲「泜水」之譌甚明。而「泜」字師古無音,至下文「洨水東南至廮陶入泜」始云「『泜』音『脂』,又音丁計反」,又《史記·張耳陳餘傳》「斬陳餘泜水上」,索隱曰:「郭景純注《山海經》云『泜水出常山中丘縣』。」不引《地理志》而引郭注,似唐時《地理志》「泜」字已譌作「沮」。然《文選·吴質〈在元城與魏太子牋〉》「重以泜水,漸漬疆宇」,李善注曰:「《漢書》恒山郡元氏縣有泜水,首受中丘西山窮泉谷,東入黃河。」則唐時本尚有作「泜」者矣。又案《北山經》注言「泜水入漳」,而此云「入黃河」者,蓋本借「章」爲「漳」。《禹貢》「至于衡漳」,《地理志》「漳」作「章」,又信都國信都下云「故章河在北」。「章」與「黃」字形相近,因譌而爲「黃」也。隷書「章」字作「」,「黃」字作「黄」,二形相近。漢之堂陽即今之新河,乃漳水所經。《水經》曰「漳水過堂陽縣西」,非河水所經。《地理志》亦不謂河爲黃河也。而《文選》注亦作「黃」,則後人以誤本《漢書》改之耳。

北谷

「上曲陽,恒山北谷在西北」。《義門讀書記》曰:「北谷即飛狐口,《後書注》引《晉地道記》:『自縣北行四百二十五里,恒多山坂,《史記正義》作「得恒山岋」。名飛狐口。』」念孫案:飛狐口無北谷之名,「北谷」疑當作「代谷」。《管子·輕重戊篇》曰:「代王將其士卒葆於代谷之上。」《鹽鐵論·伐功篇》曰:「趙武靈王踰句注,過代谷。」《史記·趙世家》曰「從常山上臨代,代可取也」,正義曰:「《地道記》云:『恒山在上曲陽縣西北百四十里,北行四百五十里得恒山岋,號飛狐口,北則代郡也。』」《水經·水注》引梅福上事曰:「代谷者,恒山在其南,北塞在其北。」蓋恒山與代谷相連,故竝及之也。大原郡廣武下云「句注、賈屋山在北」,文義與此同。

石濟水

「房子,贊皇山,石濟水所出」。念孫案:「濟水」上衍「石」字。《説文》:「濟,水,出常山房子贊皇山。」《風俗通義》同。案應劭誤以此濟水爲四瀆之濟,則「濟」上本無「石」字明矣。《續漢書·郡國志》曰:「常山國房子有贊皇山,濟水出。」「濟」上皆無「石」字。

世祖即位更名高邑 明帝改曰漢陽

「鄗,世祖即位,更名高邑,莽曰禾成亭」。念孫案:後漢所改郡縣皆班《志》所不載,「世祖」以下八字非班氏原文,蓋應劭注語也,且當在「莽曰禾成亭」之下。今則前後倒置,又脱「應劭曰」三字矣。考後漢所改郡縣,如河東郡彘縣「順帝改曰永安」,河内郡隆慮「避殤帝名,改曰林慮」,東郡觀縣「世祖更名衞國,以封周後」,清縣「章帝更名樂平」,夀良「世祖叔父名良,改曰夀張」,汝南郡縣「世祖更名固始」,新郪「章帝封殷後,更名宋」,山陽郡胡陵「章帝封東平王倉子爲侯,更名湖陸」,沛郡敬丘「明帝更名大丘」,芒縣「世祖更名臨睢」,清河郡厝縣「安帝以孝德皇后葬于厝,改曰甘陵」,勃海郡千童「靈帝改曰饒安」,平原郡富平「明帝更名厭次」,千乘郡「和帝更名樂安」,狄縣「安帝更名臨濟」,武陵郡索縣「順帝更名漢夀」,中山國苦陘「章帝更名漢昌」,安險「章帝更名安憙」,信都國「明帝更名樂安,安帝改曰安平」,梁國甾縣「章帝改曰考城」。以上二十條皆是應注,則鄗之「更名高邑」亦是應注明矣。又天水郡下云「明帝改曰漢陽」,「明帝」上亦當有「應劭曰」三字。

白陸谷

「南行唐。牛飲山白陸谷,滋水所出」。《攷異》曰:「《説文》作『白陘谷』。」念孫案:作「陘」者是也。《爾雅》曰「山絶陘」,考河北八陘有白陘之目,見《元和郡縣志》引《述征記》。與此白陘谷義相近也。若作「白陸谷」則義無所取,蓋俗書「陘」字作「」,與「陸」相似而誤。

「清河郡題」。師古曰:「『』,古『莎』字。」《廣韻》《集韻》亦作「」。引之曰:字從心聲者不得有「莎」音,「」當爲「」。《説文》「沙」或作「」,故「」從沙聲而或作「」,今作「」者,「」之省文也。隷書「心」字作「」,與「尐」相似而誤。尐,少也,讀若「輟」。

「涿郡故安,閻鄉,易水所出,東至范陽入濡也」。念孫案:「也」字涉注文「入淶也」而衍。

水亦至范陽

「水亦至范陽入淶」。念孫案:「水」上脱「濡」字,此承上文而言。言易水至范陽入濡,濡水亦至范陽入淶也。《説文》曰:「濡,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淶。」今本「淶」字譌作「漆涑」二字,據《一切經音義》六引改。《水經·易水注》曰:「濡水出故安縣西北,窮獨山南谷,東南合易水而注巨馬水。」又《巨馬河注》曰:「巨馬河即淶水也。」此易水入濡,濡水入淶之明證。師古所見本已脱「濡」字,乃曲爲之説曰「言易水又至范陽入淶也」,斯爲謬矣。又案遼西郡肥如下云「濡水南入海」,今本「海」下衍「陽」字,辯見後「海陽」下。此「濡」字音乃官反,《水經·濡水注》所謂「『濡』『難』聲相近」者也。此云「易水至范陽入濡」,「濡」音而于反,昭七年《左傳》「盟于濡上」是也。而師古曰「濡音乃官反」,則又誤以涿郡之濡爲遼西之濡矣。又案:遼西之「濡」字本作「渜」,説見後「洫水」下。

南東

「良鄉。垣水南東至陽鄉入桃」。念孫案:「南東」當爲「東南」。

民曰

「勃海郡成平,虖沱河,注民曰徒駭河」。《禹貢錐指》曰:「漳故徒駭也。土俗猶能識之,故不言漳、滹沱,仍曰徒駭。」念孫案:「某河民曰某河」,《地理志》文無此例,「民曰」當爲「或曰」,字之誤也。上文「河南郡開封,逢池在東北,或曰宋之逢澤也」,「成皋,故虎牢,或曰制」,下文「北海郡營陵,或曰營丘」,「琅邪郡姑幕,或曰薄姑」,皆其證。

五百六十里 八百九十里 七百五十里

「平原郡平原有篤馬河,東北入海五百六十里」。念孫案:「五百」上脱「行」字,又「武陵郡無陽,無水首受故且蘭,南入沅,行八百九十里」,「辰陽,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行七百五十里」,今本竝脱「行」字。

二年

「濟南郡,故齊,文帝十六年别爲濟南國,景帝二年爲郡」。念孫案:「二」當爲「三」,《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曰:「濟南王辟光十一年,與吴、楚反,漢擊破,殺辟光,以濟南爲郡,地入于漢。」濟南王十一年,景帝三年也,見《高五王傳》及《史記·漢興以來諸侯表》。

臨樂子山 至蓋

「泰山郡蓋,臨樂子山,洙水所出,西北至蓋入泗水」。今本「泗水」作「池水」,以字形相近而誤,《水經注》已辯之。又「沂水南至下邳入泗」。念孫案:「臨樂子山」,「子」字涉上注「肥子國」而衍。自景祐本以下皆作「子」,毛本又譌作「于」。臨樂山在今沂州府蒙陰縣東北,《説文》云:「洙,水,出泰山蓋臨樂山,北入泗。」《水經》云:「洙水出泰山蓋縣臨樂山。」注引《地理志》曰「臨樂山,洙水所出」,是其證。又《水經》云:「沂水出泰山蓋縣艾山。」注云「或云出臨樂山」,是洙水、沂水同出臨樂山,故《志》云「又沂水南至下邳入泗」也。「至蓋」當爲「至卞」,此涉正文「蓋縣」而誤。既言「洙水岀蓋」,則不得又言「至蓋」,且《水經》與《注》竝言「洙水至卞縣入泗」,卞縣有泗水而蓋縣無泗水,又不得言「至蓋入泗」也。今本《水經注》引《地理志》作「至蓋」,此後人以誤本《漢志》改之,與經、注皆不合。下文言「泗水岀卞」,卞縣故城在今兖州府泗水縣東,故云「洙水至卞入泗水」,而今之洙水乃在曲阜縣北,上源既不遠,而下流又入沂不入泗,與《漢志》《水經》故道迥殊矣。

「東萊郡腄,丹水所出,丹東北入海」。念孫案:下「丹」字衍。

「曲成陽丘山,治水所出,南至沂入海」。念孫案:沂非縣名,不得言「南至沂」,若沂水則去此甚遠,東萊一郡之水皆不得至沂也。「至沂」當爲「至計斤」,計斤縣屬琅邪。因脱去「計」字,後人遂於「斤」旁加「水」耳。《説文》:「治,水,出東萊曲成陽丘山,南入海。」《玉篇》除之切。治水即古之尤水,今之小沽河也,岀萊州府掖縣之馬鞍山,即陽丘山,在掖縣東南三十里。南流至平度州,東南與大沽河合,又南逕即墨縣,西至膠州之麻灣口入海。大沽河,即古之姑水也。昭二十年《左傳》「姑尤以西」,杜注曰:「姑水、尤水皆在城陽郡東,句南入海。」《齊乘》曰:「姑即大沽河,尤即小沽河。」曲成故城在今掖縣東北,計斤故城在今膠州西南,二沽入海之處即漢計斤縣地。則「沂」爲「計斤」之誤明矣。「尤」字古讀若「飴」,説見《唐韻正》。聲與「治」相近,故「治」字亦有「飴」音。下文鴈門郡陰館有治水,師古曰:「『治』音弋之反。」《左傳》作「尤」,《漢志》作「治」,古今字異耳。而全氏謝山乃謂《漢志》《説文》皆誤以沽水爲治水,是未曉古音而輕議前人也。

東至

「琅邪郡邞,膠水東至平度入海」。念孫案:《水經·膠水注》引此「東至」作「北至」,是也。漢之邞縣在今膠州西南,平度故城在今平度州西北,而平度州正當膠州之北,則當言「北至平度」,不當言「東至」也。今膠水出膠州之膠山北,流過高密縣東,又北過平度州西,又北過掖縣西,又北至海倉口入海。

「丹陽郡黝,漸江水出南蠻夷中,東入海」。師古曰:「『黝』音『伊』,字本作『黟』,其音同。」念孫案:《説文》曰:「黟,黑木也,從黑多聲。丹陽有黟縣。」又曰:「漸,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則《地理志》本作「黟」明矣。《水經注》引此亦作「黟」。「黟」從多聲,於古音屬歌部,於今音屬支部。若「黝」從幼聲,則古今音皆屬幽部,幽部之字無與支歌部通者,「黟」字不得借作「黝」也。此因字形相似而誤耳,各史志或作「黟」,或作「黝」,其作「黝」者皆爲誤本《漢志》所惑。《玉篇》「黝」字無「伊」音,《廣韻》「『黝』於脂切,縣名,屬歙州」,誤與各史志同。

「豫章郡餘汗,餘水在北,至鄡陽入湖漢」。念孫案:衍「在」字。餘水自餘汗北至鄡陽,則在餘汗可知,不必更言「在」矣。凡言「某水至某縣入某水」者,皆無「在」字,若弘農郡盧氏下云「育水南至順陽入沔」是也。其言「某水在縣之某方」者,皆不兼及他縣,若右扶風漆縣下云「水在縣西」是也,他皆放此。

南水

「宜春,南水東至新淦入湖漢」。念孫案:「南水」當爲「牽水」。隷書「牽」字或作「」,與「南」相似而誤。《水經·贛水注》曰:「牽水西出宜春縣,東逕新淦縣,而注於豫章水。湖漢及贛竝通稱也。」是其證。

入湖

「桂陽郡郴,耒山,耒水所出,西至湘南入湖」。念孫案:「入湖」當爲「入湘」,「湘」「湖」字相似,又涉下文「入湖」而誤也。《水經》曰:「耒水出桂陽郴縣南山,北入於湘。」《湘水注》引《地理志》曰:「郴縣有耒水,出耒山西,至湘南入湘。」是其證。

「臨武,秦水東南至湞陽入匯」。「秦」讀爲「溱」。師古曰:「『匯』音胡罪反。」注又下文「桂陽,匯水南至四會入鬱」,今本「鬱」下有「林」字,辯見下條。念孫案:「匯」皆當爲「」,字之誤也。「」讀若「匡」,隸省作「洭」。《説文》曰:「,水出桂陽盧聚,南岀浦關爲桂水。「岀」字舊本譌作「山」,「山」上又脱「南」字,今據《水經》訂正。,從水匩聲。」又曰:「溱,水出桂陽臨武,入。」「」字或作「」,形與「匯」相似,因譌而爲「匯」。案《方言》「南楚瀑洭之閒」,郭璞曰:「『洭』音『匡』,洭水在桂陽。」《水經》曰:「水出桂陽縣盧聚,今本譌作「匯」。東南過含洭縣,南出洭浦關爲桂水」。《史記·南越傳》「岀桂陽,下水」,今本譌作「匯」。《漢書》作「湟水」。《水經注》曰:「水,《山海經》謂之湟水。」今《山海經·海内東經》作潢水。「」與「湟」聲相近,故字相通。若作「匯」,則聲與「湟」遠,而不可通矣。《魏策》「楚王登强臺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臨彷隍」,一本作「方湟」。《説苑·正諫篇》《後漢書·文苑傳》竝作「方淮」,「淮」亦「」之譌,故與「湟」通。下文有含洭縣,南海郡有洭浦關,舊本「關」譌作「官」,今據《説文》《水經》改。其字正作「洭」,不作「匯」也。又案漢《成陽令唐扶頌》曰:「賦政于外,爰及鬼方,夷來降,寇賊迸亡。」「」即「」字,「夷」,謂水上之夷也。上文云「除豫章鄡陽長,夷粤,忮强難化,君奮威颺武,視好惡,蠻貉振叠,稽顙帥服」,以今輿地考之,水發源於連州,南至廣州府之三水縣入於鬱水。鬱水,今謂之西江。於漢爲桂陽、南海,兩郡之地,故云「夷粤」,又云「夷來降」也。而《隸釋》乃讀「」爲「匯」,而以爲匯澤之盜,《漢隷字原》又讀爲「淮夷來同」之「淮」,胥失之矣。據漢碑及《方言》《説文》,則此《志》之「匯水」明是「水」之譌,而《史記》《水經》亦譌作「匯」,唯含洭縣、洭浦關兩「洭」字不譌。師古又有胡罪反之音,後之學者多見「匯」,少見「」,遂莫有能正其失者矣。

鬱林

「桂陽洭水,南至四會入鬱林」。宋祁曰:「景本無『林』字。」念孫案:無「林」字者是也,後人不知「鬱」爲水名,故加「林」字耳。《水經》曰:「溱水過湞陽縣,岀洭浦關,與桂水合,即洭水。南入於海。」注云:「溱水南注於鬱,而入於海。」是其證。餘見上條。下文「武陵郡鐔成玉山,潭水所出,東至阿林入鬱」,「鬱」下無「林」字,是也,而宋祁乃云當添「林」字,謬矣。又「零陵郡零陵陽海山有離水,東南至廣信入鬱林」,「林」字亦後人所加,《史記·南越傳》正義引此已有「林」字。《水經》曰「灕水出陽海山,南至廣信縣入於鬱水」,是其證。今灕水出桂林府興安縣陽海山,南至蒼梧縣入鬱。

陽山

「陽山侯國」。應劭曰:「今陰山也。」師古曰:「下自有陰山,應説非也。」念孫案:《水經》曰:「洣水西北過陰山縣南。」注云:「縣本陽山縣,即長沙孝王子宗之邑也。見《王子侯表》。形家言其勢王,故塹山湮谷改爲陰山縣。」是後漢之陰山即前漢之陽山,故應云「今陰山」也,師古自未之考耳。

監原

「武陵郡臨沅,莽曰監原」。念孫案:「監原」當依《水經·沅水注》作「監沅」,聲之誤也。凡縣名上一字稱「臨」者,王莽多改爲「監」,而下一字不改。

注 沱,《漢書》作「池」。

注 罪,《漢書》作「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