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三代是中国戏曲成长时期,而在文学上看,则以元朝的戏曲为地位最高。元朝戏曲的主要作者是关汉卿(代表作为《窦娥冤》等)、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为《梧桐雨》等)、马致远(代表作为《汉宫秋》等)、郑光祖(代表作为《倩女离魂记》等)、乔吉等(关、白、郑、马称四大家)。现在最流行的《西厢记》是王实甫作,为元曲代表作品之一。

元曲作品存有目录的有五六百本之多,全文保存的有百余本,《元曲选》所收为一百本。自董解元《西厢》以至这些“元曲”都是用北方方言写的,被称为“北曲”(金称“院本”,元称“杂剧”)。元末永嘉人高明(则诚)因南方人不懂北方方言,又创作《琵琶记》,称为“南曲”。到明代,北曲衰落下去,唱法也失传,只有南曲盛行,一直到清代。现在所谓“昆腔”,就是南曲的一个支派。

昆曲系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昆山人魏良辅为同邑梁伯龙《浣纱记》一剧制谱时所创,腔调的流丽悠扬,超过原有的南北曲,所以风行颇久,现在流传的“曲”的唱法,也就只有这一种,如《桃花扇》、《长生殿》都是唱昆腔的。

明代戏曲作家以徐渭李日华汤显祖、阮大铖等为最有名,代表作是汤显祖的《牡丹亭》(《玉茗堂四梦》之一),阮大铖的《燕子笺》。清代的南曲著作,如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也极有名,其次则有李渔、蒋士铨、黄燮清诸人的作品。

将南曲与北曲加以比较,大致可发现以下的数点区别:(一)北曲差不多都限于四折(折是剧中段落,南曲称出),南曲则不限制出数,可以多至数十出。(二)北曲全曲由一个主角独唱(限于正旦或正末),其他杂角只有说白。南曲则凡登场人物,均可唱曲。(三)北曲每折一调,一韵到底,南曲则一出不限一调,并且可以换韵。(四)北曲多用楔子,南曲不用楔子,只在第一出说明全篇大意,称为开场。(五)北曲篇末都有题目正名,南曲只有下场诗。(六)北曲的角色仅九种,南曲的角色则加多。

元曲亦称为杂剧,明清人的南曲剧本凡长篇的,称为“传奇”,又称“南戏”或“戏文”,短篇的也叫杂剧,或“南杂剧”,无论南北曲,都有所谓“小令”、“散套”。这两种东西都不是剧本,因为没有科白,只有唱词。前面第一一三节所说的散曲,就是这两种东西。小令相当于曲中的一支(单调),篇幅很短,少有百字以上的,和“词”相像。散套是合若干单调而成,相当于曲中的一折,又称套数。

我国从前的戏剧,除“杂剧”、“传奇”外,还有“地方戏”。清初民间盛行的地方戏,有所谓“二簧调”,又称“湖广调”,是湖北的地方戏,据说因黄冈、黄陂两县而得名。有所谓“秦腔”,又称“西皮”,又称“梆子”,是陕西戏。又有江西的“弋阳腔”,安徽的“徽调”。乾隆以后,各地方戏集中北京,变化为“京戏”(平剧),洪杨一役后,京戏代替了昆曲的地位,一直流行到现在。广东、福建的地方戏,则始终是独立的,没有加入京戏。京戏的剧本,大都是由昆曲略加修改而成,或全盘抄袭梆子腔的。只有余治的《庶几堂今乐》,是皮黄戏的创作剧本,原有四十种,现在流传的只二十八种,今日剧场中常常演着的《朱砂痣》,就是其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