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过去没有话剧,旧剧都是歌剧,每剧由几种乐曲合成,将说白与动作穿插进去,这种戏剧的建立在元朝,而剧本的创作,也成为元朝文学的重心。

元朝以前,只有类似戏剧的歌舞。远溯到周秦时代,只有:(一)民间祀神的巫歌,例如《楚辞》中间的《九歌》,就是祭祀“东皇太一”、“大司命”、“少司命”等神时所唱的歌词;(二)宫廷中的滑稽表演,例如楚国优孟化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为叔敖的儿子说情,这种表演有时仅是讲讲笑话,目的是供国君娱乐,但也可讲时事,进讽谏;又(三)宫廷中的瞎子唱诗,用意和滑稽表演讲笑话差不多。此外民间的跳舞,如现在苗徭的跳月一样,古代大约也必定流行的,跳舞时所唱的情歌,或即《诗经》中《国风》所包含的那些。但这些歌舞,都不表演故事。

至于合歌舞以表演故事,直到南北朝至唐朝之间,才相当流行,如“大面”(或作代面,是戴假面具表演,创自北齐)、《钵头》(表演一人上山寻父尸的故事)、《踏摇娘》(表演一妇人受夫虐待的故事)、《樊哙排君难戏》(表演《鸿门宴》的故事)等,因为用歌舞表演故事,与普通歌舞不同,可以说是歌舞戏,但情节还是简单,以唱歌为主。敦煌石室又发现唐朝的通俗唱本,叫作“变文”,所唱故事如目莲救母等,是后世编剧本的根据。

宋代上流社会中流行一种“鼓子词”,最著名的是赵德麟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系用十首《蝶恋花》词以咏《会真记》的故事,这种叠词,有管弦伴奏,且合鼓而歌,所以叫“鼓子词”,这种鼓子词只有歌唱而不配合跳舞,近于戏曲的清唱。另有配合跳舞的,叫作“传踏”(亦称“转踏”或“缠达”),演时由男女两队歌者带歌带舞。又有“曲破”、“大曲”、“鼓吹曲”、“赚词”等,都兼歌舞,但用曲比较复杂。用曲更复杂的就是“诸宫调”,这种形式已接近“元曲”,在民间流行,对后来戏曲的影响颇大。

除歌舞外,宋代已有“杂剧”,不过比元朝的杂剧简单。北宋杂剧还只限于滑稽嘲笑。到了南宋,杂剧就是搬演故事,有唱曲和说白,剧中角色也比较复杂,剧本据说有二百八十余种,现在全部失传。金末有董解元的《弦索西厢》(又叫《西厢弹词》),也是元人戏剧的先驱。“弦索”是调名,创始于金,是由一个人弹琵琶,念唱白口及歌词,但没有舞。由董解元《西厢》变成元朝王实甫的《西厢》,就是配合了“科介”(动作)的剧本,而中国的戏曲便完成了。元以前的戏剧,都是叙事体,到元剧就进为代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