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及古文两个名词都是唐朝文学革新运动中产生的。所谓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明代人所选定,唐占两家,即韩愈柳宗元,宋占六家,即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

古文运动的主帅是韩愈(字退之,世称昌黎先生),后世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系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古文运动的产生,系因唐朝政治稳定以后,经济发展,社会事态趋于复杂,专讲形式之美而内容贫乏的骈文,不能适应客观的需要,加以佛学的输入,引起儒家的哲学兴趣,而经义注疏之学,又因政府提倡而兴起,这些说理或解释的文字,也不是呆板浮华的骈文所能担负。自东汉以至唐初,文学一天天向形式美方面发展,最后完全成为风云月露的文字游戏,与现实脱离。

韩愈提倡古文,以“文以载道”的口号(这口号到后世变成了道学气的文学观念,妨害纯文艺的发展),打击唯美主义的文艺理论,并且以继续先秦、西汉的传统为号召,但他并不是主张制造假古董,曾提出“唯陈言之务去”的原则。实际上所谓古文,只是从骈体解放出来的自由活泼的散体文字,这种形式的解放,在北周时即已萌芽,如苏绰用朴素文笔作《大诰》是,后来隋文帝也下诏禁止浮艳文字,提倡实录,唐初陈子昂李华等也是不满意骈文,并作过散文的,到了韩、柳时代,古文运动便成熟了。

就韩、柳两人的文章看,韩的纯文学作品较少,论文较多,作风雄浑奔放,其抒情散文如《祭十二郎文》等亦甚好;柳的山水游记及寓言(如《郭橐驼传》、《梓人传》、《三戒》等)都是很好的散文,写得精致隽永,大约是受了《山海经》(周秦时记载传说故事的书)及《水经注》(北魏郦道元作的,描写风景很有趣致,为骈文时代的优秀散文作品)的一些影响。唐朝古文运动的人物还有李翱张籍皇甫湜等,作品不及韩、柳的好。

宋代第一散文作家是欧阳修,他的《泷冈阡表》、《释惟俨文集序》、《苏氏文集序》、《江邻几文集序》、《梅圣俞诗集序》、《释秘演诗集序》、《岘山亭记》等篇,都是很好的抒情之作。其余五大家,都是欧阳提拔出来的,但他们很少作文艺的散文,其中苏轼的作品比较好,但仍以论说文为多。三苏都长于论说,承继纵横策士的传统。苏轼最喜欢研究《孟子》、《庄子》、《檀弓》(《礼记》中的一篇),苏洵喜欢研究《战国策》及《韩非子》,当然受它们的影响。除这数人以外,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最早的一人,其后又有苏舜钦等,至于文章作得好的,还有司马光范仲淹等。

宋代还有程、朱等理学家的“语录”文字,用白话写的,明代王阳明的《传习录》也仿这种体裁,后人称为“语录体”,这种文体原系佛家所创,古文家嫌其浅俗,相戒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