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陽川高公以太僕左遷高郵。暇日進張生守中,曰:「韻學之不講久矣。余行篋携止菴《韻畧》,殊爲要領,惜未廣布,子爲我校讐之,乃正其魯魚之失。」公捐俸鋟梓以傳。夫韻也者,審乎音而依乎人聲者也。昉於《賡歌》、《權輿》於《三百篇》,在古作者則巳然矣。漢魏而下詞人賦客用之章章其可考也,蓋不獨至沈約中州之韻而始備矣。近世《六書》義晦而諸家之韻出,率汙漫同異,似難遍覽。是集音義子母,慱而要、簡而明,一韻而四聲俱備,知聲知音信如指掌,彬彬乎藝林之羽翼也巳!名曰《易通》,便初學耳,然則公嘉惠之意不亦溥哉!若夫審聲氣之元,復「依永」[9]之盛,以廣明[10]時同文之化,是又公之志爾。以公命,不敢以不文辭,迺僣[11]書之末簡。

明嘉靖癸丑仲夏吉,高郵後學張守中謹識。

1  原書「雖」皆作「𨿽」,今準字理改歸正體,下倣此

玉篇

3  廣韻

4  原書於此處汚損兩字,疑爲「見字」

5  原作「丬攵」,下文準此徑改不出校

6  原書作「竒」,下文準此徑改不出校

7  按,此「翻切」當解作「飜覆切磨」習而熟之,與音韻學術語之「反切」不同

8  注:原書《早梅詩》二十字皆以圓圈圍之,今受版式所限乃以【】括之,以下切音敘例倣此

9  《尚书》:聲依永,律和聲

10 單抬

11 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