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於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例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谓语和状语(《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新用事","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又:"齐湣王已益弱"),等等。这种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上古汉语里,词类活用的现象比现代汉语更多一些,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古书中比较常见的是名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状语,等等。由於仿古的关系,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在这一节里,我们准备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名词用如动词,(2)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3)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4)名词用作状语,(5)动词用作状语。
(一)名词用如动词[1]这里所讨论的只限於用如一般的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见下文。①
古代汉语名词可以用如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例如: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左传僖公三十年)
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二年)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战国策·赵策)
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上面所举的例子可以分为两类:前九个例子是普通名词用如动词,后两个例子是方位名词用如动词。我们怎能知道某一名词用如动词呢?这是由上下文决定的。我们鉴别某一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须要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虑,同时还要注意它在句中的地位,以及它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跟它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1]这些,同样适用於观察名词在句中是否用如使动或意动,见下文。①。就一般情况说,代词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肘之"、"面之"),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2]参看古汉语通论(九)。②("遂东"、"不君");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能水"、"欲刃")。此外还有一些辨认的方法,比如说,肯定了宾语以后,就会知道宾语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脯鄂侯"、"手剑")。
(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这不是说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庄公使姜氏吃惊。
在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常常有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们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的时候,也就能带有宾语了。例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於楚,以求知罃。(左传成公三年)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有时候不及物动词的后面虽然不带宾语,但是从上下文的意思看,仍是使动用法。例如《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个"来"字是使远人来的意思。
古代汉语及物动词用如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带有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使动的宾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使它具有这种动作。例如《孟子·梁惠王上》:"朝秦楚",不是齐宣王朝见秦楚之君,相反地,是齐宣王使秦楚之君朝见自己。
下面各句中的及物动词是使动用法:
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左传宣公二年)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食",读为sì。)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饮",读为yìn。)这些动词由於后代把它们读成另一个音,与纯粹的及物动词区别开来,就显得是另一个词了。
但是后代并没有改变所有的使动用法的及物动词的读音,而且改变读音的也不限於使动用法的动词,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根据古书注解里的读音来判断一个及物动词在具体的句子里是纯粹的及物动词或是使动用法。要判断是纯粹的及物动词或是使动用法,非从上下文观察不可。试仍以"朝"字为例:《孟子·公孙丑上》:"武丁朝诸侯"和《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将朝王"结构相同。前一个"朝"字是使动用法,后一个"朝"字是纯粹的及物动词。又如《汉书·李广苏建传》:"欲因此降武",《史记·项羽本纪》:"涉间不降楚",前一个"降"字是使动用法,后一个"降"字是纯粹的及物动词。我们在这些地方一定要辨认清楚,以免发生误解。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它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我们试把兼语前面的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去掉,并把兼语后面的动词移到兼语前面去,这样就成了使动。试比较--
使姜氏惊。 惊姜氏。
晋侯使赵盾饮酒。 晋侯饮赵盾酒。显而易见,使动用法比兼语式的句法精炼。我们这样分析,只是为了便於了解使动用法,不是说使动用法是由兼语式改造过来的,相反地,在上古汉语里,这种兼语式反而是罕见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使动用法这个语法特点造成一些特殊现象。举例说,"胜之"和"败之"意义相同,就因为"胜"字被用为一般的及物动词,而"败"字是使动用法,"战胜了他"和"打败了他"(使他打了败仗),意义就是一样的了。
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被用如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正"字用如使动,意思是使其衣冠正。下面各句中的形容词是使动用法: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赵策)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路)
以正君臣,以惊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后快於心与?(孟子·梁惠王上)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孟子·滕文公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前面我们已经叙述过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情况。在古代汉语里,名词也偶然用如使动。例如: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杜预注:"已死复生,白骨更肉。")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第一例"生死"与"肉骨"为对。"生死"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生"字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死者复生;同样,"肉骨"也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肉"字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白骨生肉。正因为"生死""肉骨"是两个动宾结构,所以中间能用"而"字连接。第二例"国"字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异姓立国。古代汉语里名词用如使动的情况非常罕见,这里就不多谈了。
(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例如《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不是说孔子使鲁国变小了,而是说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小了(以鲁为小)。再举一些例子: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以贤勇知。(礼记·礼运)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形容词用如意动,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从意思上看,"甘其食"就是以其食为甘,"美其服"就是以其服为美。这也是非常精炼的句法。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也可以用如意动。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关於形容词用如使动和意动,有两件事情值得注意:
第一,我们衡量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意动)和衡量名词用如动词,其标准大致相似。就一般情况说,代词前面的形容词一定用如使动或意动("富之""轻之""苦其心志"是使动,"贱之""甘其食"是意动),因为代词照例是不被形容词所修饰的,代词前面的形容词只能用如动词。此外,肯定了宾语之后,就会知道宾语前面的形容词用如动词("危士臣"是使动,"贤勇知"是意动),等等。第二,同一个形容词在句中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常常是靠上下文来分辨。例如"左右以君贱之也","贱"字用如意动,因为它不是使之贱的意思;但是《孟子·告子上》:"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贱"字则用如使动,因为它是使之贱的意思。
(四)名词用作状语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用作状语的名词,是指普通名词来说的。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有的表示比喻,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第一,表示比喻。这是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徵,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例如: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涉王。"(史记·陈涉世家)
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汉书·李广苏建传)"人立而啼",意思是像人似的站着啼哭。其馀由此类推。这种用法,修辞的意味非常浓厚。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这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作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例如:
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虏使其民",意思是把秦国的人民当作俘虏(奴隶)来使用。其馀由此类推。
第三,表示处所或工具。例如:
舜勤於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
童子隅坐而执烛。(礼记·檀弓上)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商君列传)
("车裂",用车把人肢体拖裂,是古代的酷刑。"徇",示众。)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上面所举的五个例子,前三个是表示处所的,后两个是表示工具的。这类用作状语的名词,有的虽然前面可以加上适当的介词去理解,但是不必认为是省略了介词。试以"童子隅坐而执烛"为例,如果说成"童子於隅坐而执烛",倒反不大合乎古代的语言习惯了。同样的,"车裂商君"也不必认为是"以车裂商君"的省略。
以上我们讨论了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我们怎能知道某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呢?用作状语的名词和用作主语的名词一样,其位置都在动词(谓语)的前面,因此,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谓语)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根据同样的道理,有些名词性词组,它们在句中的作用,实际上和用作状语的单个名词大略相同。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论语·雍也)
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在讨论古代汉语名词用作状语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时间名词的用法。古代汉语的时间名词,和现代汉语的时间名词一样,它们在句中作为状语以表示时间修饰,可以说是这一类词的经常性的职务之一。例如: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传隐公元年)
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
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这一点,无需多加讨论。需要讨论的是古代汉语中"岁""月""日"等字的用法。这些字,按照古代的语言习惯常常被用作状语,但是,它们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
第一,"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有"岁岁"(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例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滕文公下)
第二,"日"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当"一天一天"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例如: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事日急。(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第三,"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用来追溯过去。例如:
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左传昭公七年)
("君",指晋平公。"州",地名。)
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起",韩起自称。"弗敢复",不敢复求环。)这些用法都不是现代汉语单个的时间名词"年""月""日"所能有的。
(五)动词用作状语
动词用作状语的情况颇为罕见。用作状语的动词一般只限於不及物动词。例如:
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但是动词用作状语之后,用"而"字(或"以"字)和动词谓语连接,这种情况就比较多了。例如:
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
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咏而归。(论语·先进)
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
仰而视之。(庄子·秋水)
箕踞以骂。(战国策·燕策)
("箕踞",像簸箕似地蹲坐在地上,这是一种傲慢的姿态。)至於用动宾词组作状语,那就更多了。它们多数是表示行为的方式的,有一些是表示时间的。有时加"而"字(或"以"字),有时不加。例如:
触槐而死。(左传宣公二年)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赵策)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挟太山以超北海。(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表示方式)
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杨恽:报孙会宗书)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以上表示时间)
动词(或动宾词组)用作状语,在词序上和连动式一样,在意思上和连动式不同。连动式一般表示一先一后的行为,不分主次,例如"公入而赋"(左传隐公元年),"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赵策),"右援桴而鼓"(左传成公二年)。动词(或动宾词组)用作状语,是修饰动词谓语的,有主有次,我们必须细玩文意,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