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讲的是第二种的仪式文。

第二种仪式文是以仪式的参与者为立场的。我们在参与仪式的时候,常见到有些人会临时被邀请了上台去讲话,有些人或自动地发表意见,不论是被邀请的或自动的,这种讲话或意见写记下来,就是第二种的仪式文。

这种仪式文比第一种仪式文更需要技巧。第一种仪式文的作者是仪式的主持者,内容意思早有把握,而且可在事前先作预备,甚至于先用文字写记起来也无妨。可是第二种仪式文的作者,却没有这种便利和余裕,他们大都须临时把讲话的内容意思构成起来,在上台去稍后的人,还要避掉他人已在前面所讲过的各种材料,以免人云亦云的缺陷。所以这类仪式文,比第一类仪式文难作得多,全靠作者有本来的素养,和临时的机智。同是一番道理,有素养的人发挥出来便和别人不同;同在一室之中,有机智的会从眼前事物中发见讲话的新鲜材料。有素养有机智的作者,在这种时候,往往能将离本题很远的事物牵引出来,使和当前的情形发生密切的关系,加以说述,叫听众和读者发生新鲜的快感。

这种仪式文,须合乎身份,顾到礼仪,和第一种仪式文没有两样,最要紧的是有新鲜味,切忌内容空虚,泛而不切。这种仪式文一不小心,就会犯肤浅笼统有形式而没有实质的毛病,普通所谓“应酬文字”者,大都就指这种无聊的文章而言。自古以来,不知有过多少篇的“颂辞”“寿序”“赠序”“谏辞”之类的文章,可是有意义的可传的作品却并不多。至于那些坊间流行的“酬世锦囊”之类的书中所载的祭文、祝辞、喜联、挽对等等,更是随处可以适用的浮泛无聊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