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随笔之二--

离骚二字,太史公《史记》说:"犹离忧也。"班孟坚则谓:"离,犹遭也。骚,忧也。"是把离字认作动词用。但据楚语,伍举曰:"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此离字断非一动词。因此王应麟《困学记闻》说:"伍举所谓骚离,屈平所谓离骚,皆楚言也。"扬雄有《畔牢愁》。赵令畤《候鲭录》谓:"愁,忧也。"集韵:"扬雄有畔牢愁,音曹,今人言心不快为心曹,当用此愁字,即忧也。"

今按:史称扬雄作《反离骚》,其实即是《畔牢愁》,畔即反也。然则牢愁即是《离骚》。愁与骚皆训忧,牢与离可无训。正如逍遥游即是远游,遥训远,逍字不须训。今语称牢骚,即离骚也。前贤发此意者甚多,而仍若未臻为定论,因复重为之说。牢离双声,牢骚叠韵,故篱围离其内,亦近牢义。又篱笆连称,俗语牢牢把住,则牢与巴义亦近。离牢皆有隔别义,隔于外斯骚其内矣。

在中国言语文字间,自有雅俗之分。雅不能离于俗,而俗亦可以成为雅,然终有别。司马迁训离骚二字,犹未失。而班固终失之。扬雄研究方言,乃始得其正解。今国人则群尊通俗,不喜古雅,其影响于学术文化之前途,忠国家爱民族之君子,亦宜有其一番不胜牢骚愁忧之心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