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一】

  【一】【釋文】以人名篇。

  田子方侍坐於魏文侯,數稱谿工【一】。

  【一】【疏】姓田,名無擇,字子方,魏之賢人也,文侯師也。文侯是畢萬七世孫,武侯之父也。姓谿,名工,亦魏之賢人。

  【釋文】《田子方》李云;魏文侯師也,名無擇。◎慶藩案釋文引李云,田子方,名無擇。無擇當作無歝。斁擇皆從睪聲,古通用字。詩大雅思齊古之人無斁,鄭箋作無擇。說文:斁,厭也,一曰終也。無厭則有常,故字曰子方。(禮檀弓鄭注云:方,常也。)《數稱》雙角反,又所主反。下同。《谿》音溪,又音兮。司馬本作雞。《工》李云:谿工,賢人也。

  文侯曰:「谿工,子之師邪?」

  子方曰:「非也,無擇之里人也;稱道數當,故無擇稱之。【一】」

  【一】【疏】谿工是子方鄉里人也,稱說言道,頻當於理,故無擇稱之,不是師。

  文侯曰:「然則子無師邪?」

  子方曰:「有。」

  曰:「子之師誰邪?」

  子方曰:「東郭順子。」

  文侯曰:「然則夫子何故未嘗稱之【一】?」

  【一】【疏】居在郭東,因以為氏,名順子,子方之師也。既是先生之師,何故不稱說之?

  子方曰:「其為人也真【一】,人貌而天【二】,虛緣而葆真,【三】清而容物【四】。物無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五】。無擇何足以稱之【六】!」

  【一】【注】無假也。

  【疏】所謂真道人也。

  【二】【注】雖貌與人同,而獨任自然。

  【疏】雖復貌同人理,而心契自然也。

  【三】【注】虛而順物,故真不失。

  【疏】緣,順也。虛心順物,而恆守真宗,動而常寂。

  【釋文】《葆真》音保。本亦作保。

  【四】【注】夫清者患於大絜,今清而容物,與天同也。

  【疏】郭注云,清者患於大絜,今清而容物,與天同也。

  【釋文】《大絜》音泰。◎俞樾曰:郭注以人貌而天四字為句,殆失其讀也。此當以人貌而天虛為句。人貌天虛,相對成義。緣而保真為句,與清而容物相對成義。虛者,孔竅也。淮南子氾論篇若循虛而出入,高注曰:虛,孔竅也。訓孔竅,故亦訓心。俶真篇虛室生白,注曰:虛,心也。太玄斷初一曰斷心滅斧,失初一曰刺虛滅刃。滅刃與滅斧同,刺虛與斷心同,故毅初一曰懷威滿虛,猶言滿心也。說詳太玄經。此云人貌而天虛即人貌而天心,言其貌則人,其心則天也。學者不達虛字之義,誤屬下讀,則人貌而天句文義不完。下兩句本相儷者亦參差不齊矣。養生主篇緣督以為經,釋文引李云:緣,順也。緣而葆真者,順而葆真也。上綴虛字亦為無義。

  【五】【注】曠然清虛,正己而已,而物邪自消。

  【疏】世間無道之物,斜僻之人,東郭自正容儀,令其曉悟,使惑亂之意自然消除也。

  【釋文】《物邪》似嗟反。

  【六】【疏】師之盛德,深玄若是,無擇庸鄙,何足稱揚也!

  子方出,文侯儻然終日不言,召前立臣而語之曰:「遠矣,全德之君子【一】!始吾以聖知之言仁義之行為至矣,吾聞子方之師,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二】。吾所學者直土梗耳【三】,夫魏真為我累耳【四】!」

  【一】【疏】儻然,自失之貌。聞談順子之德,儻然靡據,自然失所謂,故終日不言。於是召前立侍之臣,與之語話,歎東郭子之道,深遠難知,諒全德之人,可以君子萬物也。

  【釋文】《儻然》敕蕩反。司馬云:失志貌。《而語》魚據反。

  【二】【注】自覺其近。

  【釋文】《聖知》音智。《之行》下孟反。《形解》戶買反。《口鉗》其炎反,(餘)〔徐〕(一)其嚴反。

  【三】【注】非真物也。

  【疏】我初昔修學,用先王聖智之言,周孔仁義之行,為窮理至極;今聞說子方之師,其道弘博,遂使吾形解散,不能動止,口舌鉗困,無可言語,自覺所學,土人而已,逢雨則壞,並非真物。土梗者,土人也。

  【釋文】《直》如字。本亦作真,下句同。元嘉本此作真,下句作直。◎盧文弨曰:今本作真。《土梗》更猛反。司馬云:土梗,土人也,遭雨則壞。◎慶藩案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注引司馬云:梗,土之榛梗也。一切經音義二十引司馬云:土梗,土之木梗,亦木人也;土木相偶,謂以物像人形,皆曰偶耳。與釋文異。

  【四】【注】知至貴者,以人爵為累也。

  【疏】既聞真道,隳體坐忘,故知爵位壇土,適為憂累耳。

  【校】(一)徐字依世德堂本改。

  溫伯雪子適齊,舍於魯。魯人有請見之者,溫伯雪子曰:「不可。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吾不欲見也。」【一】

  【一】【疏】姓溫,名伯,字雪子,楚之懷道人也。中國,魯國也。陋,拙也。自楚往齊,途經於魯,止於主人之舍。魯人是孔子門人,聞溫伯雪賢人,請欲相見。溫伯不許,云:「我聞中國之人,明於禮義聖跡,而拙於知人心,是故不欲見也。」

  【釋文】《溫伯雪子》李云:南國賢人也。

  至於齊,反舍於魯,是人也又請見【一】。溫伯雪子曰:「往也蘄見我,今也又蘄見我,是必有以振我也【二】。」

  【一】【疏】溫伯至齊,反還舍魯,是前之人,復欲請見。

  【二】【疏】蘄,求也。振,動也。昔我往齊,求見於我,我今還魯,復來求見,必當別有所以,故欲感動我來。

  【釋文】《蘄》音祈。

  出而見客,入而歎。明日見客,又入而歎。其僕曰:「每見之客也,必入而歎,何耶?」【一】

  【一】【疏】前後見客,頻自嗟嘆,溫伯僕隸,怪而問之。

  曰:「吾固告子矣:『中國之民,明乎禮義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見我者,進退一成規,一成矩,從容一若龍,一若虎【一】,其諫我也似子,其道(一)我也似父【二】,是以歎也【三】。」

  【一】【注】槃辟其步,逶蛇其跡。

  【疏】擎跪揖讓,前卻方圓,逶迤若龍,槃辟如虎。

  【釋文】《從容》七容反。《槃辟》婢亦反。《遺》如字。本又作逶,於危反。◎盧文弨曰:今本遺作逶。《蛇》以支反。

  【二】【注】禮義之弊,有斯飾也。

  【釋文】《其道》音導。

  【三】【疏】匡諫我也,如子之事父;訓導我也,似父之教子。夫遠近尊卑,自有情義,既非天性,何事殷勤!是知聖跡之弊,遂有斯矯,是以歎之也。

  【校】(一)闕誤引江南古藏本道作導。

  仲尼見之而不言【一】。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二】?」

  【一】【注】已知其心矣。

  【二】【疏】二人得意,所以忘言。仲由怪之,是故起問。

  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一】。」

  【一】【注】目裁往,意已達,無所容其德音也。

  【疏】擊,動也。夫體悟之人,忘言得理,目裁運動而玄道存焉,無勞更事辭費,容其聲說也。

  【釋文】《夫人》音符。《目擊而道存矣》司馬云:見其目動而神實已著也。擊,動也。郭云:目裁往,意已達。

  顏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夫子曰:「回,何謂邪?」

  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無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一】

  【一】【疏】奔逸絕塵,急走也。瞠,直目貌也。滅塵迅速,不可追趁,故直視而在後也。器,爵位也。夫子不言而為人所信,未曾親比而與物周旋,實無人君之位而民足蹈乎前而眾聚也。不知所然而然,直置而已矣,所謂奔逸絕塵也。

  【釋文】《奔逸》司馬〔本〕又(本)(一)作徹。《瞠》敕庚反,又(尹)〔丑〕郎反。字林云:直視貌。一音杜哽反,又敕孟反。◎慶藩案後漢書逸民傳注、文選范蔚宗逸民傳論注,並引司馬云:言不可及也。釋文闕。《不比而周》毗志反。《滔乎前》吐刀反。謂無人君之器,滔聚其前也。又杜高反。

  【校】(一)本又及丑字依世德堂本改。

  仲尼曰:「惡!可不察與!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一】。日出東方而入於西極,萬物莫不比方【二】,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後成功【三】,是出則存,是入則亡【四】。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五】。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六】,效物而動【七】,日夜無隙【八】,而不知其所終【九】;薰然其成形,【一○】知命不能規乎其前,丘以是日徂【一一】。

  【一】【注】夫心以死為死,乃更速其死;其死之速,由哀以自喪也。無哀則已,有哀則心死者,乃哀之大也。

  【疏】夫不比而周,不言而信,蓋由虛心順物,豈徒然哉!何可不忘懷鑒照,夷心審察耶!夫情之累者,莫過心之變易,變易生滅,深可哀傷,而以生死,哀之次也。

  【釋文】《惡可》音烏。《察與》音餘。下哀與同。《自喪》息浪反。下章同。

  【二】【注】皆可見也。

  【疏】夫夜暗晝明,東出西入,亦(由)〔猶〕人入幽出顯,死去生來。故知人之死生,譬天之晝夜,以斯寓比,亦何惜哉!◎家世父曰:日之出也,乘之以動焉,其入也,人斯息焉,惟其明也。物之待明而動者,莫能外也;待明而動,待氣而生,順之而已矣。不能御氣而為生,則亦不能強致其明而為動。昔日之明,(獨)〔猶〕今日之明也,而固不能執今日之明,一一以規合夫昔。執今之明以規合夫昔,是交臂而失之也。彼有彼之步趨,此有此之步趨。肖者,步趨也,所以肖者,非步趨也,兩相忘於步趨之中,而後與道大適。惟能忘也,而後所以不忘者於是乎存。於人之步趨無所待焉,是乘日之明而不知動者也,謂之人死;於人之步趨強致以求(活)〔合〕焉,是忘今日之明而求之昔也,是之謂心死。死者,襲焉而不化,執焉而不移者也。莊子語妙,惟當以神悟之。

  【三】【注】目成見功,足成行功也。

  【疏】趾,足也。夫人百體,稟自陰陽,目見足行,資乎造化,若不待此,何以成功!故知死生非關人也。

  【四】【注】直以不見為亡耳,竟不亡。

  【疏】見日出謂之存,睹日入謂之亡,此蓋凡情之浪執,非通聖人之達觀。

  【五】【注】待隱謂之死,待顯謂之生,竟無死生也。

  【疏】夫物之隱顯,皆待造化,隱謂之死,顯謂之生。日出入既無存亡,物隱顯豈有生死耶!

  【六】【注】夫有不得變而為無,故一受成形,則化盡無期也。

  【疏】夫我之形性,稟之造化,明闇妍醜,崖分已成,一定已後,更無變化,唯常端然待盡,以此終年。妍醜既不自由,生死理亦當任也。

  【七】【注】自無心也。

  【疏】夫至聖虛凝,感來斯應,物動而動,自無心者也。

  【八】【注】恆化新也。

  【疏】變化日新,泯然而無閒隙。

  【九】【注】不以死為死也。

  【疏】隨之不見其後。

  【一○】【注】薰然自成,又奚為哉!

  【疏】薰然,自動之貌。薰然稟氣成形,無物使之然也。

  【釋文】《薰然》許云反。

  【一一】【注】不係於前,與變俱往,故日徂。

  【疏】徂,往也。達於時變,不能預作規模,體於日新,是故與化俱往也。

  【釋文】《日徂》如字。司馬本作疽,云:病也。

  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一】!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於唐肆也【二】。吾服女也甚忘【三】,女服吾也亦甚忘【四】。雖然,女奚患焉!雖忘乎故(一)吾,吾有不忘者存【五】。」

  【一】【注】夫變化不可執而留也。故雖執臂(二)相守而不能令停,若哀死者,則此亦可哀也。今人未嘗以此為哀,奚獨哀死耶!

  【疏】孔丘顏子,賢聖二人,共修一身,各如交臂;而變化日新,遷流迅速,牢執固守,不能暫停,把臂之間,欻然已謝,新既行矣,故以失焉。若以失故而悲,此深可哀也。

  【釋文】《能令》力呈反。下章注同。

  【二】【注】唐肆,非停馬處也,言求向者之有,不可復得也。人之生,若馬之過肆耳,恆無駐須臾,新故之相續,不舍晝夜也。著,見也,言汝殆見吾所以見者耳。吾所以見者,日新也,故已盡矣,汝安得有之!

  【疏】殆,近也。著,見也。唐,道;肆,市也。吾所見者,變故日新者也。顏回孔子,對面清談,向者之言,其則非遠,故言殆著也。彼之故事,於今已滅,汝仍求向時之有,謂在於今者耳,〔所〕謂求馬於唐肆也。唐肆非停馬之處也,向者見馬,市道而行,今時覆尋,馬已過去。亦猶向者之跡已滅於前,求之於今,物已變矣。故知新新不住,運運遷移耳。

  【釋文】《女》音汝。《殆著乎吾所以著也》郭著音張慮反。注同。又一音張略反。司馬云:吾所以著者外化也,汝殆庶於此耳。吾一不化者,則非汝所及也。《是求馬於唐肆也》郭云:唐肆非停馬處也。李同。又云:唐,亭也。司馬本作廣肆,云:廣庭也,求馬於市肆廣庭,非其所也。《馬處》昌慮反。《可復》扶又反。《不舍》音捨。

  【三】【注】服者,思存之謂也。甚忘,謂過去之速也。言汝去忽然,思之恆欲不及。

  【疏】復(三)者,尋思之謂也。向者之汝,於今已謝,吾復思之,亦竟忘失。

  【四】【注】俱爾耳,不問賢之與聖,未有得停者。

  【疏】變化日新,不簡賢聖。豈唯於汝,抑亦在吾。汝之思吾,故事亦滅。

  【五】【注】不忘者存,謂繼之以日新也。雖忘故吾而新吾已至,未始非吾,吾何患焉!故能離俗絕塵而與物無不冥也。

  【疏】夫變化之道,無時暫停,雖失故吾而新吾尚在,斯有不忘者存也,故未始非吾,汝何患也!

  【釋文】《離俗》力智反。下章文同。

  【校】(一)唐寫本無故字。(二)王叔岷云:執臂當作交臂。(三)劉文典云:復當依正文作服。

  孔子見老聃,老聃新沐,方將被髮而乾,慹然似非人【一】。孔子便而待之【二】,少焉見,曰:「丘也眩與,其信然與?向者先生形體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三】。」

  【一】【注】寂泊之至。

  【釋文】《被髮》皮寄反。《而干》本或作乾。◎盧文弨曰:今本作乾。《慹》乃牒反,又丁立反。司馬云:不動貌。說文云:怖也。《泊》步各反。

  【二】【疏】既新沐髮,曝之令乾,凝神寂泊,慹然不動,(搖)〔掘〕(一)若槁木,故似非人。孔子見之,不敢往觸,遂便徙所,消息待之。

  【釋文】《便而待》待或作侍。

  【三】【注】無其心身,而後外物去也。

  【疏】俄頃之間,入見老子,云:「丘見先生,眼為眩燿,忘遣形智,信是聖人;既而離異於人,遺棄萬物,亡於不測而冥於獨化也。」

  【釋文】《見曰》賢遍反。《眩》玄遍反。《與》音餘。下同。《掘若》徐音屈。《槁木》苦老反。

  【校】(一)掘字依正文改。

  老聃曰:「吾遊心於物之初【一】。」

  【一】【注】初未有而欻有,故遊於物初,然後明有物之不為而自有也。

  【疏】初,本也。夫道通生萬物,故名道為物之初也。遊心物初,則是凝神妙本,所以形同槁木,心若死灰也。

  【釋文】《而欻》訓弗反。

  孔子曰:「何謂邪【一】?」

  【一】【疏】雖聞聖言,未識意謂。

  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一】,嘗為汝議乎其將【二】。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三】;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為之紀而莫見其形【四】。消息滿虛,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為【五】,而莫見其功【六】。生有所乎萌【七】,死有所乎歸【八】,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九】。非是也,且孰為之宗【一○】!」

  【一】【注】欲令仲尼必求於言意之表也。

  【疏】辟者,口開不合也。夫聖心非不能知,為其無法可知;口非不能辯,為其無法可辯。辯之則乖其體,知之則喪其真,是知至道深玄,超言意之表,故困焉辟焉。

  【釋文】《口辟》必亦反。司馬云:辟,卷不開也。又婢亦反,徐敷赤反。

  【二】【注】試議陰陽以擬向之無形耳,未之敢必。

  【疏】夫至理玄妙,非言意能詳。試為汝議論陰陽,將擬議大道,雖即仿象,未即是真矣。

  【釋文】《嘗為》于偽反。

  【三】【注】言其交也。

  【疏】肅肅,陰氣寒也;赫赫,陽氣熱也;近陰中之陽,陽中之陰,言其交泰也。

  【四】【注】莫見為紀之形,明其自爾。

  【疏】陽氣下降,陰氣上昇,二氣交通,遂成和合,因此和氣而物生焉。雖復四序炎涼,紀綱庶物,而各自化,故莫見綱紀之形。

  【五】【注】未嘗守故。

  【疏】陰消陽息,夏滿冬虛,夜晦晝明,日遷月徙,新新不住,故日有所為也。

  【六】【注】自爾故無功。

  【疏】玄功冥濟,故莫見為之者也。

  【七】【注】萌於未聚也。

  【疏】萌於無物。

  【八】【注】歸於散也。

  【疏】歸於未生。

  【九】【注】所謂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疏】死生終始,反覆往來,既無端緒,誰知窮極!故至人體達,任其變也。

  【一○】【疏】若非是虛通生化之道,誰為萬物之宗本乎!夫物云云,必資於道也。

  【釋文】《且孰》如字。舊子餘反。

  孔子曰:「請問遊是【一】。」

  【一】【疏】請問:「遊心是道,其術如何?必得遊是,復有何功力也?」

  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樂也,得至美而遊乎至樂,謂之至人【一】。」

  【一】【注】至美無美,至樂無樂故也。

  【疏】夫證於玄道,美而歡暢,既得無美之美而遊心無樂之樂者,可謂至極之人也。

  【釋文】《至樂》音洛。下及注同。

  孔子曰:「願聞其方【一】。」

  【一】【疏】方,猶道也。請說至美至樂之道。

  曰:「草食之獸不疾易藪,水生之蟲不疾易水,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一】,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二】。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支百體將為塵垢,而死生終始將為晝夜而莫之能滑,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三】棄隸者若棄泥塗,知身貴於隸也【四】,貴在於我而不失於變【五】。且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夫孰足以患心!已為道者解乎此【六】。」

  【一】【注】死生亦小變也。

  【疏】疾,患也。易,移也。夫食草之獸,不患移易藪澤;水生之蟲,不患改易池沼;但有草有水,則不失大常,從東從西,蓋小變耳。亦猶人處於大道之中,隨變任化,未始非我,此則不失大常,生死之變,蓋亦小耳。

  【釋文】《行小》下孟反,又如字。

  【二】【注】知其小變而不失大常(故)〔也〕(一)。

  【疏】喜順,怒逆,樂生,哀死,夫四者生崖之事也。而死生無變於己,喜怒豈入於懷中也!

  【釋文】《胸次》李云:次,中也。

  【三】【注】愈不足患。

  【疏】夫天地萬物,其體不二,達斯趣者,故能混同。是以物我皆空,百體將為塵垢;死生虛幻,終始均乎晝夜。死生不能滑亂,而況得喪禍福生崖之事乎!愈不足以介懷也。

  【釋文】《能滑》古沒反。《所介》音界。

  【四】【注】知身之貴於隸,故棄之若遺土耳。苟知死生之變所在皆我,則貴者常在也。

  【五】【注】所貴者我也,而我與變俱,故無失也。

  【疏】夫舍棄僕隸,事等泥塗,故知貴在於我,不在外物,我將變俱,故無所喪也。

  【六】【注】所謂縣解。

  【疏】夫世物遷流,未嘗有極,而隨變任化,誰復累心!唯當修道達人,方能解此。

  【釋文】《解乎》戶買反。注同。

  【校】(一)也字依趙諫議本改。

  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脫焉【一】?」

  【一】【疏】配,合也。脫,免也。老子德合二儀,明齊三景,故應忘言歸理,聖智自然。今乃盛談至言以修心術,然則古之君子,誰能遺於言說而免於修為者乎?

  老聃曰:「不然。夫水之於汋也,無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於德也,不修而物不能離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一】

  【一】【注】不脩不為而自得也。

  【疏】汋,水(也)澄湛也。言水之澄湛,其性自然,汲取利潤,非由修學。至人玄德,其義亦然,端拱巖廊而物不能離,澤被群品,日用不知。若天高地厚,日月照明,夫何修為?自然而已矣。

  【釋文】《汋》音灼,又上若反。李以略反。李云:取也。◎家世父曰:說(水)〔文〕汋,激水聲也;井一有水,一無水,謂之瀱汋。所引爾雅釋水文。郭璞注爾雅,引山海經天井夏有水冬無水,即此類。汋者,水自然涌出,非若泉之有源,而溪澗之交匯以流行也。說文:激,水礙邪疾波也。謂有所礙而邪出疾行,故有聲。水之涌出,亦若激而有聲。無為而才自然,言無有疏導之者。釋文引李云,汋,取也。誤。

  孔子出,以告顏回曰:「丘之於道也,其猶醯雞與【一】!微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二】。」

  【一】【注】醯雞者,甕中之蠛蠓。

  【釋文】《醯雞》許西反,郭云:醯雞,甕中之蠛蠓也。司馬云:若酒上蠛蠓也。◎慶藩案太平御覽三百九十五引司馬云:醯雞,酒上飛蚋。與釋文小異。《甕中》烏弄反。《蠛》亡結反。《蠓》無孔反。

  【二】【注】比吾全於老聃,猶甕中之與天地矣。

  【疏】醯雞,醋甕中之蠛蠓,每遭物蓋甕頭,故不見二儀也。亦猶仲尼遭聖跡蔽覆,不見事理,若無老子為發覆蓋,則終身不知天地之大全,虛通之妙道也。

  莊子見魯哀公。哀公曰:「魯多儒士,少為先生方者【一】。」

  【一】【疏】方,術也。莊子是六國時人,與魏惠王、齊威王同時,去魯哀公一百二十年,如此言見魯哀公者,蓋寓言耳。然魯則是周公之後,應是衣冠之國。又孔子生於魯,盛行五德之教,是以門徒三千,服膺儒服,長裾廣袖,魯地必多,無為之學,其人鮮矣。

  【釋文】《莊子見》賢遍反,亦如字。《魯哀公》司馬云:莊子與魏惠王、齊威王同時,在哀公後百二十年。

  莊子曰:「魯少儒【一】。」

  【一】【疏】夫服以象德,不易其人,莊子體知,故譏儒少。

  哀公曰:「舉魯國而儒服,何謂少乎【一】?」

  【一】【疏】哀公庸暗,不察其道,直據衣冠,謬稱多儒。

  莊子曰:「周聞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緩佩玦者,事至而斷。君子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也;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一】公固以為不然,何不號於國中曰:『無此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

  【一】【疏】句,方也。緩者,五色絛繩,穿玉玦以飾佩也。玦,決也。本亦有作綬字者。夫天員地方,服以象德。故戴圓冠以象天者,則知三象之吉凶;履方屨以法地者,則知九州之水陸;曳綬佩玦者,事到而決斷。是以懷道之人,不必為服,為服之者,不必懷道。彼己之子,今古有之,是故莊生寓言辯說也。

  【釋文】《冠》古亂反。《圜冠》音圓。《履句》音矩,徐其俱反。李云:方也。《屨》徐居具反。《緩》戶管反。司馬本作綬。《佩玦》古穴反。◎慶藩案說文〈素爰〉繛二字互訓,緩者,寬綽之意。晉書緩帶輕裘,緩帶,猶博帶也。緩佩玦,言所佩者玦,而繫之帶間,寬綽有餘也。釋文引司馬本作綬,誤。《而斷》丁亂反。

  於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無敢儒服者【一】,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

  【一】【疏】有服無道,罪合極刑,法令既嚴,不敢犯者,號經五日,無復一儒也。

  【釋文】《號於國》號,號令也。

  莊子曰:「以魯國而儒者一人耳,可謂多乎【一】?」

  【一】【注】德充於內者,不脩飾於外。

  【疏】一人,謂孔子。孔子聖人,觀機吐智,若鏡之照,轉變無窮,舉國一人,未足多也。

  百里奚爵祿不入於心,故飯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賤,與之政也【一】。有虞氏死生不入於心,故足以動人【二】。

  【一】【疏】姓孟,字百里奚,秦之賢人也。本是虞人,虞被(秦)〔晉〕亡,遂入秦國。初未遭用,貧賤飯牛。安於飯牛,身甚肥悅,忘於富貴,故爵祿不入於心。後穆公知其賢,委以國事,都不猜疑,故云忘其賤矣。

  【釋文】《故飯》煩晚反。《忘其賤與之政也》謂忘其飯牛之賤也。

  【二】【注】內自得者,外事全也。

  【疏】有虞,舜也,姓媯氏,字重華。遭後母之難,頻被躓頓,而不以死生經心,至孝有聞,感動天地,於是堯妻以二女,委以萬乘,故足以動人也。

  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一】。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一)礡臝。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二】」

  【一】【疏】宋國之君,欲畫國中山川地土圖樣,而畫師並至,受君令命,拜揖而立,調朱和墨,爭競功能。除其受揖,在外者半,言其趨競者多。

  【釋文】《受揖而立》司馬云:受命揖而立也。《舐》本或作〈舌它〉(二),食紙反。

  【二】【注】內足者,神閒而意定。

  【疏】儃儃,寬閒之貌也。內既自得,故外不矜持,徐行不趨,受命不立,直入就舍,解衣箕坐,倮露赤身,曾無懼憚。元君見其神彩,可謂真畫者也。

  【釋文】《儃儃》吐袒反,徐音但。李云:舒閒之貌。《般》字又作褩。《礡》傍各反,徐敷各反。司馬云:般礡,謂箕坐也。《臝》本又作羸,同。力果反。司馬云:將畫,故解衣見形。《神閒》音閑。

  【校】(一)趙諫議本般作槃。(二)釋文原本作〈舌宅〉。字當作〈舌也〉。說文作舓,云:以舌取食也。從舌,易聲。神旨切。或從也。

  文王觀於臧,見一丈夫釣,而其釣莫釣【一】;非持其釣有釣者也【二】,常釣也【三】。

  【一】【注】聊以卒歲。

  【疏】臧者,近渭水地名也。丈夫者,寓言於太公也。呂望未遭文王之前,綸釣於臧地,無心施餌,聊自寄此逍遙。

  【釋文】《文王觀於臧》李云:臧,地名也。司馬本作文王微服而觀於臧。《丈夫》本或作丈人。

  【二】【注】竟無所求。

  【三】【注】不以得失經意,其於假釣而已。

  【疏】非執持其釣,有意羨魚,常遊渭濱,卒歲而已。

  文王欲舉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終而釋之,而不忍百姓之無天也【一】。於是旦而屬之大夫曰:「昔者寡人夢見良人,黑色而〈冄頁〉,乘駁馬而偏朱蹄,號曰:『寓而政於臧丈人,庶幾乎民有瘳乎【二】!』」

  【一】【疏】文王既見賢人,欲委之國政,復恐皇親宰輔,猜而忌之;既欲捨而釋之,不忍蒼生失於覆蔭,故言無天也。

  【二】【疏】既欲任賢,故託諸夢想,乃屬語臣佐云:「我昨夜夢見賢良之人,黑色而有鬚髯,乘駁馬而蹄偏赤,號令我云:『寄汝國政於臧丈人,慕賢進隱,則民之荒亂病必瘳差矣。』」駁,亦有作騂字者,隨字讀之也。

  【釋文】《旦而屬》音燭。《之夫夫(一)》皆方于反。司馬云:夫夫,大夫也。一云:夫夫,古讀為大夫。◎慶藩案昔者,夜者也。古謂夜為昔。或為昔者(晏子春秋雜下篇有梟昔者鳴,說苑辨物篇亦作昔者。王念孫云:古謂夜為昔。),或為夜者(晏子春秋外篇寡人夜者聞西方有男子哭。夜曰夜者,故晝亦曰晝者。晏子春秋雜上篇晝者進膳是也。),或曰夕者(晏子春秋下篇夕者瞢與二日鬥。),皆其證。《〈冄頁〉》而占反,郭李而兼反,又而銜反。《駁馬》邦角反。《偏朱蹄》李云:一蹄偏赤也。《瘳乎》敕留反。

  【校】(一)夫夫,今書作大夫。

  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一】。」

  【一】【疏】文王之父季歷生存之日,黑色多髯,好乘駁馬,駁馬蹄偏赤。王之所夢,乃是先君教令於王,是以蹴然驚懼也。

  【釋文】《蹴然》子六反。本或作愀,在久七小二反。《先君王也》司馬云:言先君王靈神之所致。◎俞樾曰:先君下疑奪命字。此本作先君命王也,故下文曰先君之命王其無他。

  文王曰:「然則卜之。」

  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無它,又何卜焉【一】!」

  【一】【疏】此是先君令命,決定無疑,卜以決疑,不疑何卜也!

  【釋文】《之令》本或作命。◎盧文弨曰:今本作命。《王其無它》司馬云:無違令。

  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無更,偏令無出。【一】三年,文王觀於國,則列士壞植散群,長官者不成德,斔斛不敢入於四竟【二】。列士壞植散群,則尚同也【三】;長官者不成德,則同務也【四】;斔斛不敢入於四竟,則諸侯無二心也【五】。

  【一】【疏】君臣契協,遂迎丈人,拜為卿輔,授其國政。於是典憲刑法,一施無改,偏曲敕令,無復出行也。

  【二】【疏】植,行列也,亦言境界列舍以受諫書也,亦言是諫士之館也。庾,六斗四升也。為政三年,移風易俗,君臣履道,無可箴規,散卻列士之爵,打破諫書之館,上下咸亨,長官不顯其德,遐邇同軌,度量不入四境。

  【釋文】《列士壞》音怪。下同。《植》音直。《散群》司馬云:植,行列也。散群,言不養徒眾也。一云:植者,疆界頭造群屋以待諫者也。◎俞樾曰:司馬兩說,並未得植字之義。宣二年左傳華元為植,杜注曰:植,將主也。列士必先有主而後得有徒眾,故欲散其群,必先壞其植也。《長》丁丈反。下同。《官者不成德》司馬云:不利功名也。《斔斛》音庾。李云:六斛四斗曰斔。司馬本作斔斞,云:斔讀曰鍾,斞讀曰臾。《四竟》音境。下同。

  【三】【注】所謂和其光,同其塵。

  【四】【注】絜然自成,則與眾務異也。

  【五】【注】天下相信,故能同律度量衡也。

  【疏】天下大同,不競忠諫,事無隔異,則德不彰,五等守分,則四方寧謐也。

  文王於是焉以為大師,北面而問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應,泛然而辭,朝令而夜遁,終身無聞【一】。

  【一】【注】為功者非己,故功成而身不得不退,事遂而名不得不去,名去身退,乃可以及天下也(一)。

  【疏】俄頃之間,拜為師傅,北面事之,問其政術。無心榮寵,故泛然而辭;(其)〔冥〕意消聲,故昧然不應。由名成身退,推功於物,不欲及於天下,故逃遁無聞。然呂佐周室,受封於齊,檢於史傳,竟無逃跡,而云夜遁者,蓋莊生之寓言也。

  【釋文】《大師》音泰。《昧然》音妹。《泛然》徐敷劍反。《夜遁》(徐)〔徒〕困反。

  【校】(一)趙諫議本無也字。

  顏淵問於仲尼曰:「文王其猶未邪?又何以夢為乎【一】?」

  【一】【疏】顏子疑於文王未極至人之德,真人不夢,何以夢乎?

  仲尼曰:「默,汝無言!夫文王盡之也【一】,而又何論刺焉!彼直以循斯須也【二】。」

  【一】【注】任諸大夫而不自任,斯盡之也。

  【二】【注】斯須者,百姓之情,當悟未悟之頃,故文王循而發之,以合其大情也。

  【疏】斯須(由)〔猶〕須臾也。循,順也。夫文王聖人,盡於妙理,汝宜寢默,不勞譏刺。彼直隨任物性,順蒼生之望,欲悟未悟之頃,進退須臾之間,故託夢以發其性耳,未足怪也。

  【釋文】《刺焉》七賜反。

  列禦寇為伯昏無人射,引之盈貫【一】,措杯水其肘上【二】,發之,適矢復沓【三】,方矢復寓【四】。當是時,猶象人也【五】。

  【一】【注】盈貫,謂溢鏑也。

  【釋文】《為伯昏》于偽反。《盈貫》古亂反。司馬云:鏑也。《鏑》丁歷反。

  【二】【注】左手如拒石,右手如附枝,右手放發而左手不知,故可措之杯水也。

  【疏】禦寇無人,內篇具釋。盈貫,滿鏃也。措,置也。禦寇風仙,(魯)〔鄭〕之善射,右手引弦,如附枝而滿鏑,左手如拒石,置杯水於肘上,言其停審敏捷之至也。

  【釋文】《措》七故反。《其肘》竹九反。《如拒》音矩。本亦作矩字。

  【三】【注】矢去也。箭適去,復歃沓也。

  【釋文】《適矢》丁歷反。《復沓》扶又反。注及下同。《歃》色洽反,又初洽反。

  【四】【注】箭方去未至的也,復寄杯於肘上,言其敏捷之妙也。

  【疏】適,往也。沓,重也。寓,寄也。弦發矢往,復重沓前箭,所謂擘括而入者。箭方適垜,未至於的,復寄杯水,言其敏捷。寓字亦作隅者,言圓鏑重沓,破括方全,插孔復於隅角也。

  【五】【注】不動之至。

  【疏】象人,木偶土梗人也。言禦寇當射之時,掘然不動,猶土木之人也。◎家世父曰:適矢復沓,狀矢之發;方矢復寓,狀矢之彀。說文:多言沓沓,如水之流。言一矢適發,一矢復涌出也。寓,寄也,言一矢方釋,一矢復在彀也。象人,猶鄭康成之云相人偶。

  伯昏無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一】。嘗與汝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若能射乎【二】?」

  【一】【疏】言汝雖巧,仍是有心之射,非忘懷無心,不射之射也。

  【二】【疏】七尺曰仞,深七百尺也。若,汝也。此是不射之射也。

  於是無人遂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禦寇而進之。禦寇伏地,汗流至踵【一】。

  【一】【疏】前略陳射意,此直欲彎弓。逡巡,猶卻行也。進,讓也。登峻聳高山,履危懸之石,臨極險之淵,仍背淵卻行,足垂二分在外空裏。控弦自若,揖禦寇而讓之。禦寇怖懼,不能舉頭,於是冥目伏地,汗流至腳也。

  【釋文】《逡巡》七旬反。《汗流》戶旦反。

  伯昏無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一】。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爾於中也殆矣夫【二】!」

  【一】【注】揮斥,猶縱放也。夫德充於內,則神滿於外,無遠近幽深,所在皆明,故審安危之機而泊然自得也(一)。◎慶藩案潛與闚對文。潛,測也,與闚之意相近。古訓潛為測,見爾雅。

  【釋文】《揮》音輝。《斥》音尺,李音託。郭云:揮斥,猶放縱。

  【二】【注】不能明至分,故有懼,有懼而所喪多矣,豈唯射乎!

  【疏】揮斥,猶縱放也。恂,懼也。夫至德之人,與大空等量,故能上闚青天,下隱黃泉,譬彼神龍,升沈無定,縱放八方,精神不改,臨彼萬仞,何足介懷!今我觀汝有怵惕之心,眼目眩惑,懷恂懼之志,汝於射()之〔中〕(二)危殆矣夫!

  【釋文】《怵然》敕律反。《有恂》李又作眴,音荀。爾雅云:恂,慄也。《目之志》恂,謂眩也,欲以眩悅人之目,故怵也。《於中》丁仲反,又如字。中,精神也。《所喪》息浪反。後章同。

  【校】(一)趙諫議本無也字。(二)中字依正文改。

  肩吾問於孫叔敖曰:「子三為令尹而不榮華,三去之而無憂色。吾始也疑子,今視子之鼻間栩栩然,子之用心獨柰何?」【一】

  【一】【疏】肩吾,隱者也。叔敖,楚之賢人也。栩栩,歡暢之貌也。夫達者毀譽不動,寵辱莫驚,故孫敖三仕而不榮華,三黜而無憂色。肩吾始聞其言,猶懷疑惑,復察其貌,栩栩自懽,若為用心,獨得如此也?

  【釋文】《栩栩》況甫反。

  孫叔敖曰:「吾何以過人哉!吾以其來不可卻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而無憂色而已矣。我何以過人哉【一】!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二】。方將躊躇,方將四顧,何暇至乎人貴人賤哉【三】!」

  【一】【疏】夫軒冕榮華,物來儻寄耳,故其來不可遣卻,其去不可禁止。窮通得喪,豈由我哉!達此去來,故無憂色,何有藝術能過人耶!

  【二】【注】曠然無係,玄同彼我,則在彼非獨亡,在我非獨存也。

  【疏】亡,失也。且不知榮華定在彼人,定在我己?若在彼邪?則於我為失;若在我邪?則於彼為失。而彼我既其玄同,得喪於乎自泯也。◎慶藩案彼我皆亡,言不在我,不在彼也。淮南詮言篇亡乎萬物之中,高注曰:不在萬物之中也。即此義。

  【三】【注】躊躇四顧,謂無可無不可。

  【疏】躊躇是逸豫自得,四顧是高視八方。方將磅礡萬物,揮斥宇宙,有何容暇至於人世,留心貴賤之間乎!故去之而無憂色也。

  【釋文】《躊》直留反。《躇》直於反。

  仲尼聞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說,美人不得濫,盜人不得劫,伏戲黃帝不得友【一】。死生亦大矣,而無變乎己,況爵祿乎!【二】若然者,其神經乎大山而無介,入乎淵泉而不濡,處卑細而不憊,充滿天地,既以與人,己愈有【三】。」

  【一】【注】伏戲黃帝者,功號耳,非所以功者也。故況功號於所以功,相去遠矣,故其名不足以友其(一)人也。

  【疏】仲尼聞孫叔敖之言而美其德,故引遠古以證斯人。古之真人,窮微極妙,縱有智言之人,不得辯說,美色之姿,不得淫濫,盜賊之徒,何能劫剝,三皇五帝,未足交友也。

  【釋文】《得劫》居業反。元嘉本作卻。《伏戲》音羲。

  【二】【疏】人雖日新,死生大矣,而不變於己;況於爵祿,豈復栖心!

  【三】【注】割肌膚以為天下者,彼我俱失也;使人人自得而已者,與人而不損於己也。其神明充滿天地,故所在皆可,所在皆可,故不損己為物而放於自得之地也。

  【疏】介,礙也。既,盡也。夫真人入火不熱,入水不濡,經乎大山而神無障礙,屈處卑賤,其道不虧,德合二儀,故充滿天地,不損己為物,故愈有也。

  【釋文】《大山》音泰。《無介》音界。《不憊》皮拜反。《以為》于偽反。下同。

  【校】(一)其字,元纂圖互注本、明世德堂本及道藏焦竑本並作於,宋本作其。王叔岷云:當作於。

  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一】。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二】。夫『凡之亡不足以喪吾存』,則楚之存不足以存存【三】。由是觀之,則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四】。」

  【一】【注】言有三亡徵也。

  【疏】楚文王共凡僖侯同坐,論合從會盟之事。凡是國名,周公之後,國在汲郡界,今有凡城是也。三者,(為)〔謂〕不敬鬼、尊賢、養民也。而楚大凡小,楚有吞夷之意,故使從者以言感也。◎俞樾曰:楚王左右言凡亡者三人也。郭注曰言有三亡徵也,非是。

  【釋文】《凡君》如字。司馬云:凡,國名,在汲郡共縣。案左傳,凡,周公之後也。隱七年,天王使凡伯來聘。俗本此後有孔子窮於陳蔡及孔子謂顏回二章,與讓王篇同,眾家并於讓王篇音之。檢此二章無郭注,似如重出。古本皆無,謂無者是也。

  【二】【注】遺凡故也。

  【疏】自得造化,怡然不懼,可謂周公之後,世不乏賢也。

  【三】【注】夫遺之者不以亡為亡,則存亦不足以為存矣。曠然無矜,乃常存也。

  【四】【注】存亡更在於心之所(惜)〔措〕(一)耳,天下竟無存亡。

  【疏】夫存亡者,有心之得喪也;既冥於得喪,故亡者未必亡而亡者更存,存者不獨存而存者更亡也。

  【校】(一)措字依明世德堂本改。

  外篇知北遊第二十二【一】

  【一】【釋文】以義名篇。

  知北遊於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而適遭無為謂焉【一】。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二】: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三】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四】。

  【一】【疏】此章並假立姓名,寓言明理。北是幽冥之域,水又幽昧之方,隱則深遠難知,弅則鬱然可見。欲明至道玄絕,顯晦無常,故寄此言以彰其義也。

  【釋文】《知北遊》音智,又如字。《於玄水之上》李云:玄〔水〕,水名。司馬崔本上作北。◎盧文弨曰:今本作玄水水名。以下白水例之,重者是。《隱弅》符云反,又音紛,又符紛反。李云:隱出弅起,丘貌。

  【二】【疏】若,汝也。此明運知極心問道,假設賓主,謂之無為。

  【三】【疏】此假設言方,運知問道。若為尋思,何所念慮,則知至道?若為服勤,於何處所,則安心契道?何所依從,何所道說,則得其道也?

  【四】【疏】知,分別也。設此三問,竟無一答,非無為謂惜情不答,直是理無分別,故不知所以答也。

  知不得問,反於白水之南,登狐闋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一】狂屈曰:「唉!予知之,將語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二】。」

  【一】【疏】白是潔素之色,南是顯明之方,狐者疑似夷猶,闋者空靜無物。問不得決,反照於白水之南,捨有反無,狐疑未能窮理,既而猖狂妄行,掘若槁木,欲表斯義,故曰狂屈焉。

  【釋文】《白水》水名。《狐闋》苦穴反。司馬李云:狐闋,丘名。《而睹》丁古反。《狂屈》求勿反,徐又其述反。司馬向崔本作詘。李云:狂屈,侜張,似人而非也。◎慶藩案釋文引李云,狂屈,侜張,似人而非也。文選甘泉賦捎夔魖,扶僪狂。狂屈即僪狂也。司馬與崔作詘,失之。《以之言》司馬云:之,是也。

  【二】【疏】唉,應聲也。初欲言語,中途忘之,斯忘之術,反照之道。

  【釋文】《唉》哀在反。徐烏來反。李音熙,云:應聲。《語若》魚據反。

  知不得問,反於帝宮,見黃帝而問焉。黃帝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一】。」

  【一】【疏】軒轅體道,妙達玄言,故以一無(無)〔答〕於三問。

  知問黃帝曰:「我與若知之,彼與彼不知也,其孰是邪?」

  黃帝曰:「彼無為謂真是也,狂屈似之;我與汝終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一】道不可致【二】,德不可至【三】。仁可為也【四】,義可虧也【五】,禮相偽也【六】。故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七】。』故曰,『為道者日損【九】,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九】。』今已為物也【一○】,欲復歸根,不亦難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一一】!

  【一】【注】任其自行,斯不言之教也。

  【疏】真者不知也,似者中忘也,不近者以其知之也。行不言之教,引老子經為證也。

  【釋文】《不近》附近之近。

  【二】【注】道在自然,非可言致者也。

  【疏】致,得也。夫玄道不可以言得,言得非道也。

  【三】【注】不失德故稱德,稱德而不至也。

  【疏】夫上德不德,若為德者,非至德也。

  【四】【疏】夫至仁無親,而今行偏愛之仁者,適可有為而已矣。

  【五】【疏】夫裁非(一)斷割,適可虧殘,非大全也。大全者,生之而已矣。

  【六】【疏】夫禮尚往來,更相浮偽,華藻亂德,非真實也。

  【七】【注】禮有常則,故矯效(二)之所由生也。

  【疏】棄本逐末,散樸為澆,道喪淳漓,逮於行禮,故引老經證成其義也。

  【八】【注】損華偽也。

  【九】【注】華去而朴全,則雖為而非為也。

  【疏】夫修道之夫,日損華偽,既而前損有,後損無,有無雙遣,以至於非有非無之無為也,寂而不動,無為故無不為也。此引老經重明其旨。

  【一○】【注】物失其所,故有為物。

  【一一】【注】其歸根之易者,唯大人耳。大人體合變化,故化物不難。

  【疏】倒置之類,浮偽居心,徇末忘本,以道為物,縱欲歸根復命,其可得乎!今量反本不難,唯在大聖人耳。◎家世父曰:人所受以生者,氣也。既得之以為生,則氣日流行大化之中,而吾塊然受其成形,無由反氣而合諸漠。道之華為禮,與氣之流行而為人,皆非其所固然者也。通死生為徒,一聽其氣之聚散而吾無與焉,則無為矣。道至於無為,而仁義(理)〔禮〕之名可以不立,是之謂歸根。

  【釋文】《其易》以豉反。注同。

  【校】(一)裁非疑裁制之誤。(二)趙諫議本效作放。

  生也死之徒【一】,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二】!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三】。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四】!故萬物一也【五】,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一)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二)一氣耳【六】。』聖人故貴一【七】。」

  【一】【注】知變化之道者,不以〔死生〕(三)為異。

  【二】【注】更相為始,則未知孰死孰生也。

  【疏】氣聚而生,猶是死之徒類;氣散而死,猶是生之本始。生死終始,誰知紀綱乎!聚散往來,變化無定。

  【釋文】《更相》音庚。

  【三】【注】俱是聚也,俱是散也。

  【四】【注】患生於異。

  【疏】夫氣聚為生,氣散為死,聚散雖異,為氣則同。(今)(四)斯則死生聚散,可為徒伴,既無其別,有何憂色!

  【五】【疏】生死既其不二,萬物理當歸一。

  【六】【注】各以所美為神奇,所惡為臭腐耳。然彼之所美,我之所惡也;我之所美,彼或惡之。故通共神奇,通共臭腐耳,死生彼我豈殊哉!

  【疏】夫物無美惡而情有向背,故情之所美者則謂為神妙奇特,情之所惡者則謂為腥臭腐敗,而顛倒本末,一至於斯。然物性不同,所好各異;彼之所美,此則惡之;此之所惡,彼又為美。故毛嬙麗姬,人之所美,魚見深入,鳥見高飛。斯則臭腐神奇,神奇臭腐,而是非美惡,何有定焉!是知天下萬物,同一和氣耳。

  【釋文】《所惡》烏路反。注同。《復化》扶又反。下同。

  【七】【疏】夫體道聖人,智周萬化,故貴此真一,而冥同萬境。

  【校】(一)敦煌本無復字。(二)闕誤引劉得一本天下作天地之。(三)死生二字依王叔岷說補。(四)今字依劉文典補正本刪。

  知謂黃帝曰:「吾問無為謂,無為謂不應我,非不我應,不知應我也。吾問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問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

  黃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與若終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聞之,以黃帝為知言。【一】

  【一】【注】明夫自然者,非言知之所得,故當昧乎無言之地。是以先舉不言之標,而後寄明於黃帝,則夫自然之冥物,概乎可得而見也。

  【疏】彼無為謂妙體無知,故真是道也。此狂屈反照遣言,中忘其告,似道非真也。知與黃帝二人,運智以詮理,故不近真道也。狂屈(〈辶秋〉)〔逖〕聽,聞此格量,謂黃帝雖未近真,適可知玄言而已矣。

  【釋文】《之標》必遙反。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一】。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二】,大聖不作【三】,觀於天地之謂也【四】。

  【一】【注】此孔子之所以云予欲無言。

  【疏】夫二儀覆載,其功最美;四時代敘,各有明法;萬物生成,咸資道理;竟不言說,曾無議論也。

  【釋文】《大美》謂覆載之美也。

  【二】【注】任其自為而已。

  【疏】夫聖人者,合兩儀之覆載,同萬物之生成,是故口無所言,心無所作。

  【三】【注】唯因任也。

  【四】【注】觀其形容,象其物宜,與天地不異。

  【疏】夫大聖至人,無為無作,觀天地之覆載,法至道之生成,無為無言,斯之謂也。

  今(一)彼神明至精,與彼百化【一】,物已死生方圓,莫知其根也【二】,扁然而萬物自古以固存【三】。六合為巨,未離其內;【四】秋豪為小,待之成體【五】。天下莫不沈浮,終身不故【六】;陰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七】。惛然若亡而存【八】,油然不形而神【九】,萬物畜而不知。此之謂本根【一○】,可以觀於天矣。【一一】

  【一】【注】百化自化而神明不奪。

  【疏】彼神聖明靈,至精極妙,與物和混,變化隨流,或聚或散,曾無欣戚。今言百千萬者,並舉其大綱數爾。

  【二】【注】夫死者已自死而生者已自生,圓者已自圓而方者已自方,未有為其根者,故莫知。

  【疏】夫物或生或死,乍方乍圓,變化自然,莫知根緒。

  【三】【注】豈待為之而後存哉!

  【疏】扁然,遍生之貌也。言萬物翩然,隨時生育,從古以來,必固自有,豈由措意而後有之!

  【釋文】《扁》音篇,又音幡。

  【四】【注】計六合在無極之中則陋矣。

  【釋文】《未離》力智反。《其內》謂不能出自化也。

  【五】【注】秋豪雖小,非無亦無以容其質(二)。

  【疏】六合,天地四方也。獸逢秋景,毛端生豪,豪極微細,謂秋豪也。巨,大也。六合雖大,猶居至道之中,豪毛雖小,資道以成體質也。

  【六】【注】日新也。

  【疏】世間庶物,莫不浮沈,升降生死,往來不住,運之不停,新新相續,未嘗守故也。

  【七】【注】不待為之。

  【疏】夫二氣氤氳,四時運轉,春秋寒暑,次敘天然,豈待為之而後行之!

  【八】【注】(照)〔昭〕(三)然若存則亡矣。

  【疏】惛然如昧,似無而有。

  【釋文】《惛然》音昏,又音泯。

  【九】【注】絜然有形則不神。

  【疏】神者,妙萬物而為言也。油然無係,不見形象,而神用無方。

  【釋文】《油然》音由,謂無所給惜也。

  【一○】【注】畜之而不得其本性之根,故不知其所以畜也。

  【疏】亭毒群生,畜養萬物,而玄功潛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釋文】《物畜》本亦作滀,同。敕六反。注同。

  【一一】【注】與天同觀。

  【疏】觀,見也。天,自然也。夫能達理通玄,識根知本者,可謂觀自然之至道也。

  【校】(一)闕誤引劉得一本今作合。(二)趙諫議本質下有也字。(三)昭字依世德堂本改。

  齧缺問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一】;攝汝知,一汝度,神將來舍【二】。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三】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四】!」

  【一】【疏】齧缺,王倪弟子;被衣,王倪之師也。汝形容端雅,勿為邪僻,視聽純一,勿多取境,自然和理歸至汝身。

  【釋文】《被衣》音披,本亦作披。

  【二】【疏】收攝私心,令其平等,專一志度,令無放逸,汝之精神自來舍止。◎俞樾曰:一汝度當作正汝度。蓋此四句變文以成辭,其實一義也。攝汝知,即一汝視之意,所視者專一,故所知者收攝矣。正汝度,即正汝形之意,度,猶形也。淮南子道應篇、文子道原篇並作正汝度,可據以訂正。

  【三】【疏】深玄上德,盛美於汝,無極大道,居汝心中。

  【四】【疏】瞳焉,無知直視之貌。故,事也。心既虛夷,視亦平直,故如新生之犢,於事無求也。

  【釋文】《瞳》敕紅反。郭菟絳反。李云:未有知貌。

  言未卒,齧缺睡寐。被衣大說,行歌而去之,【一】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二】。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彼何人哉【三】!」

  【一】【疏】談玄未終,斯人已悟,坐忘契道,事等睡瞑。於是被衣喜躍,贊其敏速,行於大道,歌而去之。

  【釋文】《齧缺睡寐》體向所說,畏其視聽以寐耳。受道速,故被衣喜也。《大說》音悅。

  【二】【注】與變俱也。

  【疏】形同槁木之骸,心類死灰之土,無情直任純實之真知,不自矜持於事故也。

  【釋文】《若槁》苦老反。

  【三】【注】獨化者也。

  【疏】媒媒晦晦,息照遣明,忘心忘知,不可謀議。非凡所識,故云彼何人哉。自形若槁骸以下,並被衣歌辭也。

  【釋文】《媒媒》音妹,又武朋反。《晦晦》音誨。李云:媒媒,晦貌。

  舜問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一】?」

  【一】【疏】丞,古之得道人,舜師也。而至道虛通,生成動植,未知己身之內,得有此道不乎?既逢師傅,故有咨請。

  【釋文】《丞》如字。李云:舜師也。一云:古有四輔,前疑後丞,蓋官名。

  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一】?」

  【一】【注】夫身者非汝所能有也,塊然而自有耳。身非汝所有,而況(無)〔道〕哉!

  【疏】道者,四句所不能得,百非所不能詮。汝身尚不能自有,何得有於道耶?

  【釋文】《有夫》音符。《塊然》苦對反。

  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一】?」

  【一】【疏】未悟生因自然,形由造物,故云身非我有,孰有之哉?

  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一】;孫子(一)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二】故行不知所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三】。天地之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四】!」

  【一】【注】若身是汝有者,則美惡死生,當制之由汝。今氣聚而生,汝不能禁也;氣散而死,汝不能止也。明其委結而自成耳,非汝有也。

  【疏】委,結聚也。夫天地陰陽,結聚剛柔和順之氣,成汝身形性命者也。故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死生聚散,既不由汝,是知汝身,豈汝有邪?

  【釋文】《委形》司馬云:委,積也。◎俞樾曰:司馬云,委,積也。於義未合。國策齊策願委之於子,高注曰:委,付也。成二年左傳王使委於三吏,杜注曰:委,屬也。天地之委形,謂天地所付屬之形也。下三委字並同。

  【二】【注】氣自委結而蟬蛻也。

  【疏】陰陽結聚,故有子孫,獨化而成,猶如蟬蛻也。

  【釋文】《委蛻》吐臥反,又音悅,又敕外反,又始銳反,又始劣反。

  【三】【注】皆在自爾中來,故不知也。

  【疏】夫行住食味,皆率自然,推尋根由,莫知其所。故行者誰行,住者誰住,食者誰食,味者誰味乎?皆不知所由而悉自爾也。◎家世父曰:日見其有行而終不知所往,日見其有處而終莫能自持,日見其有食而終莫知所為味。然則其往也,非我能自主也;其相持數十年之久也,非我能自留也;其食而知味也,非我能自辨也;天地陰陽之氣運掉之使然也,皆不得而有也。

  【四】【注】強陽,猶運動耳。明斯道也,庶可以遺身而忘生也。

  【疏】強陽,運動也。胡,何也。夫形性子孫者,並是天地陰陽運動之氣聚結而成者也,復何得自有此身也!

  【釋文】《天地之強陽氣也》郭云:強陽,猶運動耳。案言天地尚運動,況氣聚之生,何可得執而留也!

  【校】(一)闕誤引張君房本孫子作子孫。

  孔子問於老聃曰:「今日晏閒,敢問至道【一】。」

  【一】【疏】晏,安也。孔子師於老子,故承安居閒暇而詢問玄道也。

  【釋文】《晏》於諫反,徐於顯反,又於見反。《閒》音閑。

  老聃曰:「汝齊(一)戒,疏〈氵蘥〉而心,澡雪而精神,掊擊而知!夫道,窅然難言哉!將為汝言其崖略。【一】

  【一】【疏】疏〈氵蘥〉,猶洒濯也。澡雪,猶精潔也。而,汝也。掊擊,打破也。崖,分也。汝欲問道,先須齋汝心跡,戒慎專誠,洒濯身心,清淨神識,打破聖智,滌蕩虛夷。然玄道窅冥,難可言辯,將為汝舉其崖分,粗略言之。

  【釋文】《齊戒》側皆反。《〈氵蘥〉》音藥。或云:漬也。《掊》普口反,徐方垢反。《而知》音智。《窅然》烏了反。《將為》于偽反。

  【校】(一)趙諫議本作齋。

  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一】,形本生於精【二】,而萬物以形相生,故九竅者胎生,八竅者卵生【三】。其來無跡,其往無崖,無門無房,四達之皇皇也【四】。邀於此者,四肢(一)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其用心不勞,其應物無方【五】。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廣,日月不得不行,萬物不得不昌,此其道與【六】!

  【一】【注】皆所以明其獨生而無所資借。

  【釋文】《無形》謂太初也。

  【二】【注】皆由精以至粗。

  【疏】倫,理也。夫昭明顯著之物,生於窅冥之中;人倫有為之事,生於無形之內;精智神識之心,生於重玄之道;有形質氣之類,根本生於精微。

  【釋文】《形本生於精》謂常道也。

  【三】【注】言萬物雖以形相生,亦皆自然耳,故胎卵不能易種而生,明神氣之不可為也。

  【疏】夫無形之道,能生有形之物,有形之物,則以形質氣類而相生也。故人獸九竅而胎生,禽魚八竅而卵生,稟之自然,不可相易。

  【釋文】《九竅》苦弔反。《卵生》力管反。《易種》章勇反。

  【四】【注】夫率自然之性,遊無跡之塗者,放形骸於天地之間,寄精神於八方之表;是以無門無房,四達皇皇,逍遙六合,與化偕行也。

  【疏】皇,大也。夫以不來為來者,雖來而無蹤跡;不往為往者,雖往亦無崖際。是以出入無門戶,來往無邊傍,故能弘達四方,大通萬物也。

  【五】【注】人生而遇此道,則天性全而精神定。

  【疏】邀,遇也。恂,通也。遇於道而會於真理者,則百體安康,四肢強健,思慮通達,視聽聰明,無心之心,用而不勞,不應之應,應無方所也。

  【釋文】《邀於》古堯反。◎俞樾曰:說文無邀字,彳部:徼,循也。即今邀字也。又曰:循,行順也。然則邀亦順也,邀於此者,猶言順於此者。郭注曰人生而遇此道,是以遇訓邀,義既迂曲,且於古訓無徵,殆失之矣。《思慮》息嗣反。《恂達》音荀。

  【六】【注】言此皆不得不然而自然耳,非道能使然也。

  【疏】二儀賴虛通而高廣,三光資玄道以運行,庶物得之以昌盛,斯大道之功用也。故老經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是之謂也。

  【釋文】《天不得不高》謂不得一道,不能為高也。《道與》音餘。下皆同。

  【校】(一)世德堂本作枝。

  且夫博之不必知,辯之不必慧,聖人以斷之矣【一】。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損之而不加損者,聖人之所保也【二】。淵淵乎其若海,【三】(巍巍)〔魏魏〕(一)乎其終則復始也【四】,運量萬物而不匱(二)【五】。則君子之道,彼其外與【六】!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此其道與【七】!

  【一】【注】斷棄知慧而付之自然也。

  【疏】夫博讀經典,不必知真;弘辯飾詞,不必慧照。故老經云,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斯則聖人斷棄之矣。

  【釋文】《博之不必知》觀異書為博。《以斷》端管反。注同。

  【二】【注】使各保其正分而已,故無用知慧為也。

  【疏】博知辯慧,不益其明;沈默面牆,不加其損;所謂不增不減,無損無益,聖人妙體,故保而愛之也。

  【三】【注】容姿無量。

  【疏】尾閭泄之而不耗,百川注之而不增,淵澄深大,故譬玄道。

  【四】【注】與化俱者,乃積無窮之紀,可謂魏魏。

  【疏】巍巍,高大貌也。夫道,遠超太一,近邁兩儀,囊括無窮,故以歎巍巍也。終則復始,此明無終無始,變化日新,隨迎不得。

  【釋文】《魏魏》魚威反。《則復》扶又反。

  【五】【注】用物而不役己,故不匱也。

  【釋文】《運量》音亮。《萬物而不匱》求位反。謂任物自動運,物物各足量也。

  【六】【注】各取於身而足。

  【疏】夫運載萬物,器量群生,潛被無窮而不匱乏者,聖人君子之道。此而非遠,近在內心,既不藉稟,豈其外也!

  【七】【注】還用〔萬〕(三)物,故我不匱。此明道之贍物,在於不贍,不贍而物自得,故曰此其道與。言至道之無功,無功乃足稱道也。

  【疏】有識無情,皆稟此玄(之)道;而玄功冥被,終不匱乏。然道物不一不異,而離道無物,故曰此其道與。

  【釋文】《之贍》涉豔反。下同。

  【校】(一)魏魏依世德堂本改,注及釋文亦作魏。(二)闕誤引文如海劉得一本匱字俱作遺。(三)萬字依劉文典說補。

  中國有人焉,非陰非陽【一】,處於天地之間,直且為人【二】,將反於宗【三】。自本觀之,生者,喑醷物也【四】。雖有壽夭,相去幾何?須臾之說也。奚足以為堯桀之是非【五】!果蓏有理【六】,人倫雖難,所以相齒【七】。聖人遭之而不違【八】,過之而不守【九】。調而應之,德也;偶而應之,道也【一○】;帝之所興,王之所起也【一一】。

  【一】【注】無所偏名。

  【二】【注】敖然自放,所遇而安,了無功名。

  【疏】中國,九州也。言人所稟之道,非陰非陽,非柔非剛,非短非長,故絕四句,離百非也。處在天地之間,直置為人,而無偏執。本亦作值字者,言處乎宇內,遇值為人,曾無所係也。

  【釋文】《直且》如字。舊子餘反。

  【三】【注】不逐末也。

  【疏】既無偏執,任置為人,故能反本還原,歸於宗極。

  【四】【注】直聚氣也。

  【疏】本,道也。喑噫,氣聚也。從道理而觀之,故知生者聚氣之物也,奚足以惜之哉!

  【釋文】《喑》音蔭,郭音闇,李音飲,一音於感反。《醷》於界反,郭於感反,李音意,一音他感反。李郭皆云:暗醷,聚氣貌。

  【五】【注】死生猶未足殊,況壽夭之間哉!

  【疏】一生之內,百年之中,假令壽夭,賒促詎幾!俄頃之間,須臾之說耳,何足以是堯非桀而分別於其間哉!

  【釋文】《幾何》居豈反。

  【六】【注】物無不理,但當順之。

  【釋文】《果蓏》徐力果反。

  【七】【注】人倫有智慧之變,故難也。然其智慧自相齒耳,但當從而任之。

  【疏】在樹曰果,在地曰蓏。桃李之屬,瓜瓠之徒,木生藤生,皆有其理。人之處世,險阻艱難,而貴賤尊卑,更相齒次,但當任之,自合夫道,譬彼果蓏,有理存焉。

  【八】【注】順所遇也。

  【九】【注】宜過而過。

  【疏】遭遇軒冕,從而不違,既以過焉,亦不留舍。

  【一○】【注】調偶,和合之謂也。

  【疏】調和庶物,順而應之,上德也;偶對前境,逗機應物,聖道也。

  【一一】【注】如斯而已。

  【疏】夫帝王興起,俯應群生,莫過調偶隨時,逗機接物。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一】。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二】。已化而生,又化而死【三】,生物哀之【四】,人類悲之【五】。解其天弢,墮其天{失衣}【六】,紛乎宛乎【七】,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八】!不形之形,形之不形【九】,是人之所同知也【一○】,非將至之所務也【一一】,此眾人之所同論也【一二】。彼至則不論【一三】,論則不至。【一四】明見無值【一五】,辯不若默。道不可聞,聞不若塞。此之謂大得。【一六】」

  【一】【注】乃不足惜。

  【疏】白駒,駿馬也,亦言日也。隙,孔也。夫人處世,俄頃之間,其為迫促,如馳駿駒之過孔隙,欻忽而已,何曾足云也!

  【釋文】《白駒》或云:日也。《過郤》去逆反。本亦作隙。隙,孔也。

  【二】【注】出入者,變化之謂耳,言天下未有不變也。

  【疏】注勃是生出之容,油漻是入死之狀。言世間萬物,相與無恆,莫不從變而生,順化而死。

  【釋文】《勃然》步忽反。《油然》音由。《漻然》音流,李音礫。

  【三】【注】俱是化也。

  【四】【注】死物不哀。

  【五】【注】死類不悲。

  【疏】夫生死往來,皆變化耳,委之造物,何足係哉!故其死也,生物人類,共悲哀之務,非類非生,故不悲不哀也。◎家世父曰:生物哀之,所以知哀,惟其生也,而不知生之同歸於盡也。人類悲之,所以知悲,惟人之有知也,而不知人之知之亦同歸於盡也。

  【六】【注】獨脫也。

  【疏】弢,囊藏也。{失衣},束囊也。言人執是競非,欣生惡死,故為生死束縛也。今既一於是非,忘於生死,故墮解天然之弢{失衣}也。

  【釋文】《天弢》敕刀反。字林云:弓衣也。《墮其》許規反。《天{失衣}》陳筆反。

  【七】【注】變化煙熅。

  【釋文】《宛乎》於阮反。《絪》音因。本亦作煙,音因。《縕》於云反。本亦作熅,音同。◎盧文弨曰:今本作煙熅。

  【八】【注】無為用心於其間也。

  【疏】紛綸宛轉,並適散之貌也。魂魄往天,骨肉歸土,神氣離散,紛宛任從,自有還無,乃大歸也。

  【九】【注】不形,形乃成;若形之,(形)(一)則敗其形矣。

  【疏】夫人之未生也,本不有其形,故從無形;氣聚而有其形氣散而歸於無形也。

  【釋文】《則敗》補邁反。

  【一○】【注】雖知之,然不能任其自形而反形之,所以多敗。

  【一一】【注】務則不至。

  【疏】夫從無形生形,從有形復無形質,是人之所同知也。斯乃人間近事,非詣理至人之達務也。

  【一二】【注】雖論之,然故不能不務,所以不至也。

  【疏】形質有無,生死來往,眾人凡類,同共乎論。

  【一三】【注】悗然不覺乃至。

  【釋文】《悗然》亡本反。

  【一四】【疏】彼至聖之人,忘言得理,故無所論說;若論說之,則不至於道。

  【一五】【注】闇至乃值。

  【疏】值,會遇也。夫能閉智塞聰,〔故〕冥契玄理,若顯明聞見,則不會真也。

  【一六】【注】默而塞之,則無所奔逐,故大得。

  【疏】夫大辯飾詞,去真遠矣;忘言靜默,玄道近焉。故道不可以多聞求,多聞求不如於闇塞。若能妙知於此意,可謂深得於大理矣。◎家世父曰:道無形也,見之而以為道,遂若巧相值焉,而固無值也。說文:值,措也。不能舉而措之,則此所見一道,彼所見又一道,而有不勝其辯者矣,(固)〔故〕曰辯不若默。

  【校】(一)形字依世德堂本刪。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一】?」

  【一】【疏】居在東郭,故號東郭子,則無擇之師東郭順子也。問莊子曰:「所謂虛通至道,於何處在乎?」

  【釋文】《東郭子》李云:居東郭也。《惡乎》音烏。

  莊子曰:「無所不在【一】。」

  【一】【疏】道無不遍,在處有之。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一】。」

  【一】【注】欲令莊子指名所在。

  【疏】郭注云:欲令莊子指名所在也。

  【釋文】《欲令》力呈反。

  莊子曰:「在螻蟻。」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東郭子不應。【一】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二】。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三】。汝唯莫必(一),無乎逃物【四】。至道若是,大言亦然【五】。周遍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六】。

  【一】【疏】大道無不在,而所在皆無,故處處有之,不簡穢賤。東郭未達斯趣,謂道卓爾清高,在瓦甓已嫌卑甚,又聞屎溺,故瞋而不應也。

  【釋文】《螻》力侯反。《蟻》魚綺反。《在苐》大西反。本又作稊。《薜》步計反。本又作稗,蒲賣反。李云:苐薜,二草名。◎盧文昭曰:今本作稊稗。《瓦甓》本又作礕,步歷反。《屎》尸旨反,舊詩旨反。本或作矢。《溺》乃弔反。

  【二】【注】舉其標質,言無所不在,而方復怪此,斯不及質也。

  【疏】質,實也。言道無不在,豈唯稊稗!固答子之問,猶未逮真也。

  【三】【注】狶,大豕也。夫監市之履豕以知其肥瘦者,愈履其難肥之處,愈知豕肥之要。今問道之所在,而每況之於下賤,則明道之不逃於物也必矣。

  【疏】正,官號也,則今之市令也。獲,名也。監,市之魁也,則今屠卒也。狶,豬也。凡今問於屠人買豬之法,云:履踐豕之股腳之間,難肥之處,愈知豕之肥瘦之意況也。何者?近下難肥之處有肉,足知易肥之處足脂。亦猶屎溺卑下之處有道,則明清虛之地皆遍也。

  【釋文】《正獲之問於監》古銜反。《市履狶》虛豈反。《每下愈況》李云:正,亭卒也;獲,其名也。監市,市魁也。狶,大豕也。履,踐也。夫市魁履豕,履其股腳,狶難肥處,故知豕肥耳。問道亦況下賤則知道也。《瘦》色救反。《之處》昌慮反。

  【四】【注】若必謂無之逃物,則道不周矣,道而不周,則未足以為道。

  【疏】無者,無為道也。夫大道曠蕩,無不制圍。汝唯莫言至道逃棄於物也。必其逃物,何為周遍乎!

  【五】【注】明道不逃物。

  【疏】至道,理也;大言,教也。理既不逃於物,教亦普遍無偏也。

  【六】【疏】周悉普遍,咸皆有道。此重明至道不逃於物,雖有三名之異,其實理旨歸則同一也。

  【釋文】《周遍》音遍。

  【校】(一)闕誤引張君房、成玄瑛本必下有謂字。

  嘗相與游乎無何有之宮,同合而論,無所終窮乎【一】!嘗相與無為乎!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閒乎【二】!寥已吾志【三】,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四】。去而來而不知其所止【五】,吾已往來焉而不知其所終【六】;彷徨乎馮閎,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七】。物物者與物無際【八】,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九】;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一○】。謂盈虛衰殺,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衰殺非衰殺,彼為本末非本末,彼為積散非積散也【一一】。」

  【一】【注】若遊有,則不能周遍咸也。故同合而論之,然後知道之無不在,知道之無不在,然後能曠然無懷而遊彼無窮也。

  【疏】無何有之宮,謂玄道處所也;無一物可有,故曰無何有也。而周遍咸三者,相與遨遊乎至道之鄉,實旨既一,同合而論,冥符玄理,故無終始窮極耳。

  【二】【注】此皆無為故也。

  【疏】此總歎周遍咸三功能盛德也。既游至道之鄉,又處無為之域,故能恬淡安靜,寂寞清虛,柔順調和,寬閒逸豫。

  【釋文】《澹而》徒暫反。◎慶藩案漠而清,漠亦清也,古人自有複語耳。爾雅:漠,察,清也,樊注:漠然,清貌。漠亦通作莫,昭二十八年左傳德正應和曰莫,杜注:莫然清靜也。《而閒》音閑。

  【三】【注】寥然空虛。

  【疏】得道玄聖,契理冥真,性志虛夷,寂寥而已。

  【釋文】《寥》音遼。

  【四】【注】志苟寥然,則無所往矣;無往焉,故往而不知其所至;有往矣,則理未動而志已(至)〔驚〕(一)矣。

  【釋文】《已驚》如字。本亦作騖,音務。◎慶藩案郭注,有往焉,則理未動而志已驚矣,驚字頗費解,義當從釋文作騖,是也。騖與馳同義,注言未動而志已先馳也,志不得云驚。驚騖字形相近,因誤。(淮南馳(聘)〔騁〕若驚,驚又訛為騖。)

  【五】【注】斯順之也。

  【疏】(語)〔志〕(二)既寂寥,故與無還往。假令不往而往,不來而來,竟無至所,亦無止住。

  【六】【注】但往來不由於知耳,不為不往來也。往來者,自然之常理也,其有終乎!

  【疏】假令往還造物,來去死生,隨變任化,亦不知終始也。

  【七】【注】馮閎者,虛廓之謂也。大知(由)〔遊〕(三)乎寥廓,恣變化之所如,故不知也。

  【疏】彷徨是放任之名,馮閎是虛曠之貌,謂入契會也。言大聖知之人,能會於寂寥虛曠之理,是以逍遙自得,放任無窮。

  【釋文】《彷》音旁。本亦作徬。《徨》音皇。《馮》皮冰反,又普耕反,又步耕反。《閎》音宏。李云:馮宏,皆大也。郭云:虛廓之謂也。

  【八】【注】明物物者,無物而物自物耳。物自物耳,故冥也。

  【疏】際,崖畔也。夫能物於物者,聖人也。聖人冥同萬境,故與物無彼我之際畔。

  【九】【注】物有際,故每相與不能冥然,真所謂際者也。

  【疏】物情分別,取舍萬端,故有物我之交際也。

  【一○】【注】不際者,雖有物物之名,直明物之自物耳。物物者,竟無物也,際其安在乎!

  【疏】際之不際者,聖人之達觀也;不際之際者,凡鄙之滯情也。

  【一一】【注】既明物物者無物,又明物之不能自物,則為之者誰乎哉?皆忽然而自爾也。

  【疏】富貴為盈,貧賤為虛;老病為衰殺,終始為本末;生來為積,死去為散。夫物物者非物,而生物誰乎?此明能物所物,皆非物也。物既非物,何盈虛衰殺之可語耶!是知所謂盈虛皆非盈虛。故西昇經云,君能明之,所是反非也。

  【釋文】《衰殺》色界反,徐所例反。下同。

  【校】(一)驚字依釋文、世德堂本及郭慶藩按語改,惟覆宋本作至。(二)志字依正文改。(三)遊字依世德堂本改。

  妸荷甘與神農同學於老龍吉【一】。神農隱几闔戶晝瞑,妸荷甘日中奓戶而入曰:「老龍死矣【二】!」神農隱几擁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三】,曰:「天知予僻陋慢訑,故棄予而死。已矣夫子!無所發予之狂言而死矣夫【四】!」

  【一】【疏】姓妸,字荷甘。神農者,非三皇之神農也,則後之人物耳。二人同學於老龍吉。老龍吉亦是號也。

  【釋文】《妸》於河反。《荷甘》音河。本或作苛。《老龍吉》李云:懷道人也。

  【二】【疏】隱,憑也。闔,合也。奓,開也,亦排也。學道之人,心神凝靜,閉門隱几,守默而瞑。荷甘既聞師亡,所以排戶而告。

  【釋文】《隱机》於靳反。下同。◎盧文弨曰:今本作几。《闔戶》戶臘反。《晝瞑》音眠。《奓》郭處野反,又音奢,徐都嫁反,又處夜反。司馬云:開也。

  【三】【注】起而悟夫死之不足驚,故還放杖而笑也。

  【疏】嚗然,放杖聲也。神農聞吉死,是以擁杖而驚;覆思死不足哀,故還放杖而笑。◎俞樾曰:既言擁杖而起,不當言隱几。疑隱几字涉上文神農隱几闔戶晝暝而衍。

  【釋文】《嚗然》音剝,又孚邈反,又孚貌反。李云:放杖聲也。《投杖》本亦作放杖。◎盧文弨曰:今本作放杖。

  【四】【注】自肩吾已下,皆以至言為狂而不信也。故非老龍連叔之徒,莫足與言也。

  【疏】夫子,老龍吉也。言其有自然之德,故呼之曰天也。狂言,猶至言也,非世人之所解,故名至言為狂也。而師知我偏僻鄙陋,慢訑不專,故棄背吾徒,止息而死。哲人云亡,至言斯絕,無復談玄垂訓,開發我心。

  【釋文】《僻陋》匹亦反。《慢》武半反,徐無見反,郭如字。《訑》徒旦反,徐徒見反,郭音但。《已矣夫》音符。

  弇堈弔聞之,曰:「夫體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繫焉【一】。今於道,秋豪之端萬分未得處一焉【二】,而猶知藏其狂言而死,又況夫體道者乎【三】!視之無形,聽之無聲,於人之論者,謂之冥冥,所以論道,而非道也【四】。」

  【一】【注】言體道者,人之宗主也。

  【釋文】《弇》音奄。《堈》音剛。《弔》李云:弇剛,體道人;弔,其名。《繫焉》謂為物所歸投也。

  【二】【注】秋豪之端細矣,又未得其萬分之一。

  【三】【注】明夫至道非言之所得也,唯在乎自得耳。

  【疏】姓弇,名堈,隱者也。繫,屬也。聞龍吉之亡,傍為議論云:「體道之人,世間共重,賢人君子,繫屬歸依。今老龍之於玄道,猶豪端萬分之未一,尚知藏其狂簡,處順而亡,況乎妙悟之人,曾肯露其言說!」是知體道深玄,忘言契理者之至稀也。

  【四】【注】冥冥而猶復非道,明道之無名也。

  【疏】夫玄道虛漠,妙體希夷,非色非聲,絕視絕聽。故於學人論者,論曰冥冥而謂之冥冥,猶非真道也。

  【釋文】《猶復》扶又反。

  於是泰清問乎無窮曰:「子知道乎?」

  無窮曰:「吾不知【一】。」

  【一】【疏】泰,大也。夫至道弘曠,恬淡清虛,囊括無窮,故以泰清無窮為名也。既而泰清以知問道,無窮答以不知,欲明道離形聲,亦不可以言知求也。

  又問乎無為。無為曰:「吾知道。」

  曰:「子之知道,亦有數乎?」

  曰:「有。」

  曰:「其數若何【一】?」

  【一】【疏】子既知道,頗有名數不乎?其數如何,請為略述。

  無為曰:「吾知道之可以貴,可以賤,可以約,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數也【一】。」

  【一】【疏】貴為帝王,賤為僕隸,約聚為生,分散為死,數乃無極。此略言之,欲明非名而名,非數而數也。

  泰清以之言也問乎無始曰:「若是,則無窮之弗知與無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一】?」

  【一】【疏】至道玄通,寂寞無為,隨迎不測,無終無始,故寄無窮無始為其名焉。無窮無為,弗知與知,誰是誰非,請定臧否。

  【釋文】《與無為之知》並如字。

  無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淺矣;弗知內矣,知之外矣【一】。」

  【一】【疏】不知合理,故深玄而處內;知之乖道,故粗淺而疏外。

  於是泰清中而歎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一】?」

  【一】【注】凡得之不由於知,乃冥也。

  【疏】泰清得中道而嗟歎,悟不知乃真知。誰知不知之知,明真知之至希也。

  【釋文】《中而歎》崔本中作卬。

  無始曰:「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一】知形形之不形乎【二】!道不當名【三】。」

  【一】【注】故默成乎不聞不見(一)之域而後至焉。

  【疏】道無聲,不可以耳聞,耳聞非道也;道無色,不可以眼見,眼見非道也;道無名,不可以言說,言說非道也。

  【二】【注】形自形耳,形形者竟無物也。

  【疏】夫能形色萬物者,固非形色也,乃曰形形不形也。

  【三】【注】有道名而竟無物,故名之不能當也。

  【疏】名無得道之功,道無當名之實,所以名道而非。

  【校】(一)王叔岷劉文典均謂不見下當有不言二字。

  無始曰:「有問道而應之者,不知道也。雖問道者,亦未聞道。【一】道無問,問無應【二】。無問問之,是問窮也【三】;無應應之,是無內也【四】。以無內待問窮,若是者,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乎大初【五】,是以不過乎崑崙,不遊乎太虛【六】。」

  【一】【注】不知故問,問之而應,則非道也。不應則非問者所得,故雖問之,亦終不聞也。

  【疏】夫道絕名言,不可問答,故問道應道,悉皆不知。

  【二】【注】絕學去教,而歸於自然之意也。

  【疏】體道離言,有何問應!凡言此者,覆釋前文。

  【釋文】《去教》起呂反。

  【三】【注】所謂責空。

  【疏】窮,空也。理無可問而強問之,是責空也。

  【四】【注】實無而假有以應者外矣。

  【疏】理無可應而強應之,乃成殊外。◎家世父曰:道無問,意揣夫道而問之,是先自窮也,故曰問窮。道無〔應,意揣夫道而〕應之,是徇外也,故曰無內。

  【五】【疏】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大初,道本也。若以理外之心待空內之智者,可謂外不識乎六合宇宙,內不知乎己身妙本者也。

  【釋文】《大初》音泰。

  【六】【注】若夫婪落天地,遊虛涉(一)遠,以入乎冥冥者,不應而已矣。

  【疏】崑崘是高遠之山,太虛是深玄之理。苟其滯著名言,猶存問應者,是知未能經過高遠,游涉深玄者矣。

  【釋文】《婪落》力含反。

  【校】(一)趙諫議本涉作步。

  光曜問乎無有曰:「夫子有乎?其無有乎?【一】」

  【一】【疏】光曜者,是能視之智也。無有者,所觀之境也,智能照察,故假名光曜;境體空寂,故假名無有也。而智有明暗,境無深淺,故以智問境,有乎無乎?

  光曜不得問,而孰視其狀貌,窅然空然,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一】。

  【一】【疏】夫妙境希夷,視聽斷絕,故審狀貌,唯寂唯空也。◎俞樾曰:淮南子道應篇光曜不得問上有無有弗應也五字,當從之。惟無有弗應,故光曜不得問也。此脫五字,則義不備。

  【釋文】《窅然》烏了反。《搏之》音博。

  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無矣,而未能無無也;及為無有矣,何從至此哉【一】!」

  【一】【注】此皆絕學之意也。於道絕之,則夫學者乃在根本中來矣。故學之善者,其唯不學乎!

  【疏】光明照曜,其智尚淺,唯能得無喪有,未能雙遣有無,故歎無有至深,誰能如此玄妙!而言無有者,非直無有,亦乃無無,四句百非,悉皆無有。以無之一字,無所不無,言約理廣,故稱無也。而言何從至此者,但無有之境,窮理盡性,自非玄德上士,孰能體之!是以淺學小智,無從而至也。

  大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一)芒【一】。大馬曰:「子巧與?有道與【二】?」

  【一】【注】(拈)〔玷〕(二)捶鉤之輕重,而無豪芒之差也。

  【疏】大馬,官號,楚之大司馬也。捶,打鍛也。鉤,腰帶也。大司馬家有工人,少而善鍛鉤,行年八十,而捶鉤彌巧,專性凝慮,故無豪芒之差失也。鉤,稱鉤權也,謂能拈捶鉤權,知斤兩之輕重,無豪芒之差失也。

  【釋文】《大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捶,郭音丁果反,徐之累反,李之睡反。大馬,司馬也。(司馬)郭云:捶者,玷捶鉤之輕重而不失豪芒也。或說云:江東三魏之間人皆謂鍛為捶,音字亦同,郭失之。今不從此說也。◎盧文弨曰:玷捶鉤,舊本作玷捶鐵,今依宋本改正(三)。別本同。《玷》丁恬反。《捶》丁果反。

  【二】【疏】司馬怪其年老而捶鍛愈精,謂其工巧別有道術也。

  【釋文】《巧與》音餘。下同。

  【校】(一)唐寫本豪作鉤。(二)玷字依釋文及世德堂本改。(三)世德堂本作鉤。

  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鉤,於物無視也,非鉤無察也【一】。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長得其用,而況乎無不用者乎!物孰不資焉【二】!」

  【一】【疏】更無別術,有所守持。少年已來,專精好此,捶鉤之外,無所觀察,習以成性,遂至於斯也。◎王念孫曰:守即道字。達生篇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是其證。道字古讀若守,故與守通。(九經中用韻之文,道字皆讀若守,楚辭及老莊諸子並同。秦會稽刻石文追道高明,史記秦始皇紀道作首,首與守同音。說文:道,從辵,首聲。今本無聲字者,二徐不曉古音而削〔之〕(一)也。)

  【釋文】《而好》呼報反。

  【二】【注】都無懷,則物來皆應。

  【疏】所以至老而長得其捶鉤之用者,假賴於不用心視察他物故也。夫假不用為用,尚得終年,況乎體道聖人,無用無不用,故能成大用,萬物資稟,不亦宜乎!

  【釋文】《以長》丁丈反。

  【校】(一)之字依讀書雜志補。

  冉求問於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

  仲尼曰:「可。古猶今也【一】。」

  【一】【注】言天地常存,乃無未有之時。

  【疏】姓冉,名求,仲尼弟子。師資發起,詢問兩儀未有之時可知已否。夫變化日新,則無今無古,古猶今也,故答云可知也。

  冉求失問而退,明日復見,曰:「昔者吾問『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猶今也。【一】』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問何謂也【二】?」

  【一】【疏】失其問意,遂退而歸。既遵應問,還用應答。

  【釋文】《明日復》扶又反。《見》賢遍反。

  【二】【疏】昔日初咨,心中昭然明察;今時後閒,情慮昧然暗晦。敢問前明後暗,意謂如何?

  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一】;今之昧然也,且又為不神者求邪【二】?無古無今,無始無終【三】。未有子孫而有子孫,可乎【四】?」

  【一】【注】虛心以待命,斯神受也。

  【二】【注】思求更致不了。

  【疏】先來未悟,銳彼精神,用心求受,故昭然明白也。後時領解,不復運用精神,直置任真,無所求請,故昧然闇塞也。求邪者,言不求也。

  【釋文】《又為》于偽反。

  【三】【注】非唯無不得化而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為無矣。是以(無)〔夫〕(一)有之為物,雖千變萬化,而不得一為無也。不得一為無,故自古無未有之時而常存也。

  【疏】日新而變,故無始無終,無今無古,故知無未有天地之時者也。

  【四】【注】言世世無極。

  【疏】言子孫相生,世世無極,天地人物,悉皆無原無有之時也。可乎,言不可也。

  【釋文】《未有孫子而有孫子》言其要有由,不得無故而有;傳世故有子孫,不得無子而有孫也。如是,天地不得先無而今有也。◎盧文弨曰:今本孫子亦作子孫。◎家世父曰:天地運行而不息,子孫代嬗而不窮。浸假而有子孫矣,求之未有子孫之前,是先自惑也。天地大化之運行,無始無終,未有天地,於何求之!故曰古猶今也,相與為無窮之詞也。

  【校】(一)夫字依世德堂本改。

  冉求未對。仲尼曰:「已矣,未應矣!不以生生死【一】,不以死死生【二】。死生有待邪【三】?皆有所一體【四】。有先天地生者物(一)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有物也。猶其有物也(二),無已【五】。聖人之愛人也終無已者,亦乃取於是者也【六】。」

  【一】【注】夫死者獨化而死耳,非夫生者生此死也。

  【二】【注】生者亦獨化而生耳。

  【疏】已,止也。未,無也。夫聚散死生,皆獨化日新,未嘗假賴,豈相因待!故不用生生此死,不用死死此生。冉求未對之間,仲尼止令無應,理盡於此,更何所言也?

  【三】【注】獨化而足。

  【四】【注】死與生各自成體。

  【疏】死,獨化也,豈更成一物哉!死既不待於生,故知生亦不待於死。死生聚散,各自成一體耳,故無所因待也。

  【五】【注】誰得先物者乎哉?吾以陰陽為先物,而陰陽者即所謂物耳。誰又先陰陽者乎?吾以自然為先之,而自然即物之自爾耳。吾以至道為先之矣,而至道者乃至無也。既以無矣,又奚為先?然則先物者誰乎哉?而猶有物,無已,明物之自然,非有使然也。

  【疏】夫能物於物者,非物也。故非物則無先後,物出則是物,復不得有先於此物者。何以知其然耶?謂其猶是物故也。以此推量,竟無先物者也。然則先物者誰乎哉?明物之自然耳,自然則無窮已之時也。是知天地萬物,自古以固存,無未有之時也。

  【釋文】《有先》悉薦反。下及注同。◎家世父曰:先天地者道也。既謂之生矣,是道亦物也。既謂之物矣,是其先物者又何自而生耶?物與物相嬗而不已,而推求物之始,以得其先物而生者,是物豈有已耶?有已,則或開而先之;無已,孰開而先之?是以謂之物出不得先物也。

  【六】【注】取於自爾,故恩流百代而不廢也。

  【疏】夫得道聖人,慈愛覆育,恩流百代而無窮止者,良由德合天地,妙體自然,故能虛己於彼,忘懷亭毒,不仁萬物,芻狗蒼生,蓋取斯義而然也。

  【校】(一)唐寫本者下無物字。(二)猶其有物也句,劉得一本不重。

  顏淵問乎仲尼曰:「回嘗聞諸夫子曰:『無有所將,無有所迎。』回敢問其遊【一】。」

  【一】【疏】請夫子言。將,送也。夫聖人如鏡,不送不迎,顏回聞之日,未曉其理,故詢諸尼父,問其所由。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一】,今之人,內化而外不化【二】。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三】。安化安不化【四】,安與之相靡【五】,必與之莫多【六】。狶韋氏之囿,黃帝之圃,有虞氏之宮,湯武之室【七】。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師,故以是非相()也,而況今之人乎【八】!聖人處物不傷物【九】。不傷物者,物亦不能傷也【一○】。唯無所傷者,為能與人(一)相將迎【一一】。山林與!皋壤與!使(二)我欣欣然而樂與【一二】!樂未畢也,哀又繼之【一三】。哀樂之來,吾不能禦,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為物逆旅耳!【一四】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一五】,知(三)能能而不能所不能【一六】。無知無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一七】。夫務免乎人之所不免者,豈不亦悲哉【一八】!至言去言,至為去為【一九】。齊知之所知,則淺矣【二○】。」

  【一】【注】以心順形而形自化。

  【疏】古人純樸,合道者多,故能外形隨物,內心凝靜。

  【二】【注】以心使形。

  【疏】內以緣通,變化無明,外形乖誤,不能順物。◎家世父曰:外化者物與同,內化者心與適。心與適則與物俱化而莫得其所化。與物俱化,相靡而已矣。莫得其所化而與為將迎,有多於物者矣。狶韋之囿,黃帝之圃,有虞氏之宮,湯武之室,其中愈深,其外愈閟。說文:苑,囿有垣也。種菜曰圃。釋名,宮,穹也,屋見垣上穹隆然也。說文:室,實也。踵而為之飾事,將迎日紛,是非日淆,於是儒墨並興,各以其是非相和也;而相與學一先生之言,奉之為師,取其所謂是非者,將而非之,迎而拒之,是以謂之內化而外不化也。

  【三】【注】常無心,故一不化;一不化,乃能與物化耳。

  【四】【注】化與不化,皆任彼耳,斯無心也。

  【疏】安,任也。夫聖人無心,隨物流轉,故化與不化,斯安任之,既無分別,曾不概意也。

  【五】【注】直無心而恣其自化耳,非將迎而靡順之。

  【疏】靡,順也。所以化與不化悉安任者,為不忤蒼生,更相靡順。

  【六】【注】不將不迎,則足而止。

  【疏】雖復與物相順,而亦不多仁恩,各止於分,彼我無損。

  【七】【注】言夫無心而任化,乃群聖之所游處。

  【疏】狶韋、軒轅、虞舜、殷湯、周武,並是聖明王也。言無心順物之道,乃是狶韋彷徨之苑囿,軒轅遨遊之園圃,虞舜養德之宮闈,湯武怡神之虛室,斯乃群聖之所游而處之也。

  【釋文】《之囿》音又。《之圃》布五反,又音布。

  【八】【注】(),和也。夫儒墨之師,天下之難和者,而無心者猶故和之,而況其凡乎!

  【疏】(),和也。夫儒墨之師,更相是非,天下之難和者也,而聖人君子,猶能順而和之。況乎今世之人,非儒墨之師者也,隨而化之,不亦宜乎!

  【釋文】《相()》子兮反,和也。狶韋、黃帝、有虞、湯、武、儒、墨之師,皆未能盡內不化之道,故至於以是非相(),言其猶有是非之爭也。五味相奪而後可以為(),故曰相()。

  【九】【注】至順也。

  【疏】處俗和光,利而不害,故不傷之也。

  【一○】【注】在我而已。

  【疏】虛舟飄瓦,大順群生,群生樂推,故處不害。

  【一一】【注】無心故至順,至順故能無所將迎而義冠於將迎也。

  【疏】夫唯安任群品,彼我無傷者,故能與物交際而明不迎而迎者也。

  【釋文】《義冠》古亂反。

  【一二】【注】山林皋壤,未善於我,而我便樂之,此為無故而樂也。

  【釋文】《山林與》音餘。下同。《而樂》音洛。注、下皆同。

  【一三】【注】夫無故而樂,亦無故而哀也。則凡所樂不足樂,凡所哀不足哀也。

  【疏】凡情滯執,妄生欣惡,忽睹高山茂林,神皋奧壤,則欣然欽慕,以為快樂;而樂情未幾,哀又繼之,情隨事遷,哀樂斯變。此乃無故而樂,無故而哀,是知世之哀樂,不足計也。

  【一四】【注】不能坐忘自得,而為哀樂所寄也。

  【疏】逆旅,客舍也。窮達之來,不能禦扞,哀樂之去,不能禁止。而凡俗之人,不閑斯趣,譬彼客舍,為物所停,以妄為真,深可悲歎也。

  【釋文】《能禦》魚呂反。

  【一五】【注】知之所遇者即知之,知之所不遇者即不知也。

  【一六】【注】所不能者,不能強能也。由此觀之,知與不知,能與不能,制不(出)〔由〕(四)我也,當付之自然耳。

  【疏】夫智有明闇,能有工拙,各稟素分,不可強為。故分之所遇,知則知之,不遇者不能知也;分之所能,能則能之,性之不能,不可能也。譬鳥飛魚泳,蛛網蜣丸,率之自然,寧非性也!◎家世父曰:各有所知,各有所能,無相強也;各有所不知,各有所不能,無相勝也。強其所知以通其所不知,強其所能以通其所不能,而據之以為知,據之以為能,強天下而齊之,是非相乘,哀樂滋繁。是故忘其所知,而知乃自適也;忘其所能,而能乃自適也。至言去言,至為去為,己且忘之,奚暇齊天下焉!齊知之所知者,據所知以強通之天下者也。

  【釋文】《強》其丈反。

  【一七】【注】受生各有分也。

  【疏】既非聖人,未能智周萬物,故知與不知,能與不能,稟生不同,機關各異,而流俗之人,必固其所不免也。

  【一八】【疏】人之所不免者,分外智能之事也。而凡鄙之流不能安分,故銳意惑清,務在獨免,愚惑之甚,深可悲傷。

  【一九】【注】皆自得也。

  【疏】至理之言,無言可言,故去言也。至理之為,無為可為,故去為也。

  【二○】【注】夫由知而後得者,假學者耳,故淺也。

  【疏】見賢思齊,捨己效物,假學求理,運知訪道,此乃淺近,豈曰深知矣!

  【釋文】《齊知之》才細反,又如字。

  【校】(一)敦煌本人作之。(二)闕誤引江南古藏本使上有與我無親四字。(三)敦煌本無知字。(四)由字依世德堂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