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后学黄瑞节附录

下篇

惟昔圣觉,怀玄抱真。服炼九鼎,化迹隐沦。含精养神,通德三元。

精液虏理,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气常存。累积长久,变形而仙。

忧悯后生,好道之伦。随傍风采,指画古文。着为图籍,开示后昆。

露见枝条,隐藏本根。托号诸石,覆冒众文。学者得之,报椟终身。

子继父业,系踵祖先。传世迷惑,竟无见闻。遂

使宦者不遂,农夫失芸#1,商人弃货,志士家贫。吾甚伤之,定录斯文。

字约易思,事省不烦。披一列其条,实核可观。分两有数,因而相一循。

故为乱辞,孔窍其门。智者审思,以意参焉。

言昔之仙者着书示人,而不明言其事,托名诸石为身内阴阳之号,故学者多失其指。今着此书,省约易晓,仍恐漏泄,故多谬乱之辞,而孔窍其门也。其下歌辞,又撮一书大指云。

按:乱辞,如《离骚》之乱曰也。下文可见。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沟数万里。河鼓临星纪兮,人民皆惊骇。

晷景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皇上览视#2之兮,王者退自改。

关键有低昂兮,害气遂奔走。江淮之枯竭兮,水流注於海。

此一节言水溢之咎。王者能自改,则害气息,而水土平矣。玄沟,盖谓天汉。河鼓,星名。星纪,丑位,未详其说。九年,谓洪水。关键低昂,谓阴阳升降也。害气,灾害之气,以人身取譬而言,亦为水火不既济之象。

朱子日:玄沟、害气,恐未是说人身内事,方是设譬之辞。《王莽传》曰:害气将究矣。盖上文说洪水为灾,而王者能改,故害气去而洪水平也。害,讹作周,又讹作固,后人遂妄改为精,而增而字,皆非是。然因周字可见其为害字,盖篆、隶文皆相似也。

天地雌雄兮,徘徊子与午。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终始。

循斗而招摇兮,执横定元纪。升熬甑山兮,炎火张设下。

白虎倡导前兮,苍液和於后。

朱子曰:虎,一作喾,一作矾。按;三字皆假名,但下句云苍液,即此合作喾与矾;而前有喾磁之文,即作喾为得。然下句又云朱鸟及再列三兽之名位,则此当为虎,而液亦当为龙矣。倡导前,即前所谓熬枢。下文云和於后,即此。似皆指有情之物,作龙虎为当也。此一节又是以火烹水,以水灭火,金水相合,复还本初之意。

朱鸟翱翔戏兮,飞扬色五采。遭遇网罗施兮,压止不得举。

嗷嗷声甚悲兮,如婴儿慕母。颠倒就汤镬兮,摧折伤毛羽。

漏刻未过半兮,龙鳞狎猎起。五色象炫耀兮,变化无常主。

□□鼎坲驰兮,暴涌不休止。杂沓重迭累兮,犬牙相错拒。

形如仲冬冰兮,阑干吐锺乳。崔嵬以杂厕兮,兼积相支柱。

阴阳得其配兮,淡泊自相守。青龙处房六兮。春华震东卯。

白虎在昴七兮,秋芒兑西酉。朱雀在张二兮,正阳离南午。

三者俱来朝兮,家属为亲侣。本之但二物兮,未乃为三五。

三五并为#3一兮,都集归二所。治之如上科者,日数亦取甫。

先白而后黄兮,赤色通表裹。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

此复总言还丹之法,撮其精要。子午,谓乾坤。寅申,谓坎离。升熬,即所谓熬枢。伏蒸者,白虎金,青龙水,朱雀火,以金生水,水而灭火以成丹,其形如此前所谓先液后凝,马齿阑干是也。嗷嗷声正悲,亦前所谓昼夜声正勤者。阴阳得配,淡泊相守,即所谓各守境隅,各自独居者。房,东方七宿之中。六,其度数也。昴七、张二,放此。二物,谓阴阳。三五,谓火、金、木皆禀土气也。并与一,详其文意,与似当作为。二所、取甫,皆未详其文义。

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山泽气相蒸兮,兴云而为雨。

泥竭乃成尘兮,火灭自为土。若蘗染为黄兮,似蓝成绿组。

皮革真为胶兮,麴蘗化为酒。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为巧。

譬上事。

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传於亿代后兮,昭然而可考。

焕若星经汉兮,禺如水宗海。思之务令熟兮,反复阮上下。

千周灿彬彬兮,万遍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魂灵忽自悟。

探端索其绪兮,必得其门户。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与贤者。

言其书指着明,学者但能读千周万遍,则当自晓悟,如神明告之也。董遇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又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教之,非鬼神之力也,精神之极也。非妄语也。

五相类

此篇五章..一《参同》,二《太易》,三象彼,四郐图,五委时。

《参同契》者,敷陈梗盘,不能纯一,纤微未备,缺略仿霏。

今更撰录,补塞遗脱,润色幽深,钩援相逮,旨意等齐,所趣不悖。

故复作此,命《五相类》,则太《易》之,情性尽矣。

太《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

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枝茎华叶,果实垂布。

正在根株,不失其素。诚心所言,审而不误。

象彼仲冬节,竹木皆催伤。佐阳诂商旅,人君深自藏。

象时顺节令,闭口不用谈。天道甚浩旷,太玄无形容。

虚寂不可睹,匡郭以消亡。谬误失事绪,言还自败伤。

别序斯四象,以晓后生盲。

此言晦朔之问,浑沌鸿蒙,隐形而藏之时也。太玄元形容,上善若水,真一难图之象也。四象,未详。

郐国鄙夫,幽谷朽生。

朱子日:魏君,实上虞人,当作会稽。或是魏隐语作郁。

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迟僻陋,忽略令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

远客燕问,乃撰斯文。歌叔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所趣,一统共伦。

务在顺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表以为历,万世可循。

序以御政,行之不烦。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

近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长存。配以服食,雄雌设陈。

挺除武都,八石弃捐。审用成功,世俗所珍。罗列三条,枝茎相连。

同出异名,皆由一门。非徒累句,谐偶斯文。殆有其真,砾硌可观。

使余敷伪,却被赘愆。命《参同契》,微览其端。辞寡意大,后嗣宜遵。

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化形而仙,沦寂无声。

百世一下,遨游人问。陈敷羽翮,东西南倾。汤遭厄际,水旱隔并。

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

鼎器歌

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长二尺,厚薄匀。腹三齐,坐垂温。

二尺,或作尺二,彭晓解作二尺。三齐,一作齐三。按:齐,即脐字。

阴在上,阳下奔。

此二句是要法。

首尾武,中问文。阴火白,黄牙铅。两七窍,辅翼人。胆理脑,定升玄。

子处中,得安存。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性情纯。却归一,还本原。

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途路远,极幽玄。若达此,会乾坤。

乐道者,寻其根。审五行,定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御白鹤兮,驾龙鳞。游太虚兮,谒仙君。录天图兮,号真人。

赞序

《参同契》者,辞陋而道大,言微而旨深。列五帝以建业,配三皇而立政。若君臣差殊,上下无准,序以为政,不至太平。服食其法,未能长生,学以养性,又不延年。至於剖析阴阳,合其铢两,日月弦望,八卦成象,男女施化,刚柔动静,米盐分判,以经为证,用意健矣。故为立法以传后贤,惟晓大象,必得长生,强己益身,为此道者,重加意焉。

此似《注》序,后人所作,今《注》亡而《序》存耳。立法,即立注,字转写误耳。

朱子日:或云《后序》,或云魏君《赞辞.》,其文意乃是《注》之《后序》。彭晓《序》云:魏君密示青州徐从事,令笺注;徐隐名而注之。恐此是徐君语也。其《注》则不复存矣。

右《周易参同契》,魏伯阳所作。魏君,后汉人。篇题盖放纬书之目,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读者浅闻,妄辄更改,故比他书尤多舛误。今合诸本更相条正,其间尚多疑晦,未能尽祛,姑据所知,写成定本。其诸同异,因悉存之,以备参订云。空同道士邹欣。

按:邹欣二字,朱子借之托名也。邹,本《春秋》邾子之国。《乐记》:天地欣合。郑氏注云:欣当作熹#5。

朱子日:按《魏书》,首言《乾》、《坤》、《坎》、《离》四卦橐钥之外;其次即言《屯》、《蒙》六十卦,以见一日用功之早晚;又次即言纳甲六卦,以见一月用功之进退;又次即言十二辟卦,以分纳甲六卦而两之。盖内以详理月节,而外以兼统岁功,其所取於《易》以为说者如是而已。初未尝及夫三百八十四爻也。今世所传火候之法,乃以三百八十四爻为一周天之数,以一爻直一日,而爻多日少,则不免去其四卦二十四爻,以俟二十四气之至而渐加焉。已非出於自然合之度矣。且当日所用之爻,或阴或阳,初无#6次第,不知功夫有何分别,又况一日之问,已周三百六十之数。而其一气所加,仅得一爻,多少重轻,不相权准;又此二十四者,进增微渐,退减暴疾,无复往来循环之势,恐亦后人以意为之,未必魏君之本指也。运意#7此书,大要在於坎、离二字。若於此处得其纲领,则功夫之节度,魏君所不言者,自可以意为之。但使不失其早晚之期,进退之节,便可用功,不必一一拘旧说。故今推得策数一法,似亦齐整#8。其与爻数之法,虽皆魏君所不言,然此为粗,有理也。盖月以十二卦分之,卦得二日有半,各以本卦之爻,行本卦之策。自八月《观》卦以后,至正月《泰》卦,阳用少二十八策,阴用老二十四策。自四月《大壮》以后至七月《否》卦,阳用老三十六策,阴用少二十二策,阳即注意流行,阴即放而冥寂。一爻已足,即一开辟之气#9,其休息之十二卦,罔即为一月#10之功。十二月#11周,即为一岁之运。反复循环,无有余欠。其数已#12具图,欲与季通讲之,未及寓寄,而季通死矣。按:朱子於昔所着书成家#13者,未尝随声附影,轻附於圣人之徒,如《麻衣易》以为戴师愈所作,《关子明易》以为阮逸伪作。其重於传信如此。独於《参同契》无一语,疑似。且其解《易》,得於邵子为多。而其言曰:邵子得於希夷,希夷源流自《参同契》。是以从上处之也。尝曰:眼中见得了了如此,但无下手处。又#14曰:今始识头绪,未得其作料孔穴。庆元丁巳,蔡季通编置道州,将别,留宿寒泉,相与订正《参同契》,终夕不寐。呜呼,是师是弟子,处忧患不乱如此。而独於《参同》拳拳焉。脱屐世俗#15之意决矣。明年,季通卒,又得所谓策数之法,恨不及与季通讲之。又二年,而先生卒矣。然则《参同》、《阴符》二书,自其师弟子始,而二书不戾於圣人可信,故#16成书以之列太极、先天之后,岂有二乎哉?

周易参同契卷下竟

#1『芸』,四库本作『耘』。

#2『视』,四库本作『阮』。

#3『为』,四库本作『与』。

#4『赞辞』,四库本作『赞词』。

#5『熹』,原作『喜』,据四库本改。

#6『初无』,四库本作『亦无』。

#7『运意』,四库本作『逆意』。

#8『齐整』,四库本作『整齐』。

#9『开辟之气』,原作『开析舒气』,据四库本改。

#10『一月』,四库本作『一日』。

#11『十二月』,四库本作『十二卦』。

#12『已』,原作『则』,据四库本改。

#13『成家』,原作『成象』,据四库本改。

#14『又』,据四库本补。

#15『世俗』,四库本作『世外』。

#16『故』,原作『自』,据四库本改。 

周易参同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