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新积痛可移者,易已;积不痛,难已也。又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结而横,有积矣。凡饮食之积,其渐积者,不过以饮食偶伤,必在肠胃之内,故可行可逐,治无难也。惟饮食无节,以渐留滞者,多成癖积于左胁膈膜之间,此阳明宗气所出之道也。若饥饱无论,饮食叠进,以致阳明胃气一有所逆,则阴寒之气得以乘之,而脾不及化,故余滞未消,并肠外汁沫搏聚不散,渐成 疾矣。

然其初起甚微,人多不觉,及其既久,则根深蒂固,而药饵难及。今西北小儿多有此疾,而尤于食面之乡为最,正以面性多滞,而留积于皮里膜外,所以不易治也。惟当以渐消磨,求法治之,幸毋孟浪欲速,妄行攻击,徒致胃气受伤,而积仍未及,以速其危也。

癖者,血膜化水则癖,胁旁时时作痛,时发潮热,或寒热往来似疟,故疟家多有此证。

凡疟疾发过之后,必令其热退极尽,方可饮食;若热未尽而饮食之,则中脘多蓄黄水,日久而成癖积。

小儿脏腑和平,脾胃壮实,则荣卫宣畅,津液流通,纵使多饮水浆,不能为病;惟脾胃不胜,乳哺失调,三焦不运,水饮停滞,冷气搏之,结聚而成癖也。体素弱者消癖丸,气壮实者赭石挨癖丸。大约有癖之儿,虚者居多,攻下之药,非可常用,即不得已而用之,待其略减,用消癖丸缓缓消之,至为良法。

【入方】

消癖丸 治癖在胁下,面黄肌瘦,午后发热似疟。

官拣参(切片,焙干) 漂白术(土炒) 正广皮(酒炒) 白云苓(乳蒸) 杭青皮(醋炒) 川浓朴(姜制) 小枳实(麸炒) 法半夏(焙) 西砂仁(酒炒) 六神曲(炒) 陈麦芽(炒,以上十一味俱各二钱) 九肋鳖(炙,三钱) 京三棱(煨) 蓬莪术(煨) 炮黑姜(以上各一钱) 青化桂 南木香(各二钱) 正雅连(姜汁炒,二钱)

共为细末,早米粉糊为丸。每服一二钱,量儿大小加减,米饮下,以癖消药止。

赭石挨癖丸 治腹中癖块,或生寒热,或时作痛。小儿壮实,饮食素强者,方宜用之。脾胃素弱者,切不可服,惟以前消癖丸攻补兼施,久之自愈。

代赭石(火 ,醋淬至酥,研末,水飞过用) 杭青皮(醋炒) 蓬莪术(煨) 南木香(锉骨)青化桂(各三钱) 巴豆霜(去油极净,取霜,一钱) 川大黄(二钱)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丸萝卜子大。每服五丸,淡姜汤送下。

积癖简便方

治癖积心腹内结如拳,及脐腹痛不可忍,用庄黄一两酒蒸,炮姜五钱、熟附子三钱、九肋鳖八钱,用好醋将鳖甲煮一时久,取起,酥炙黄色为度,共为细末,用三年老米醋一升,熬至半升,和前末为丸绿豆大。每服十丸,空心米汤下。取下积如鱼脑、败血、烂肉、青泥即愈,后用补脾调理。按此方药廉功大,比挨癖丸力胜十倍,允称神妙。

小儿好食茶叶成癖,用鲜榧子一斤,空心,晌午、黄昏,每服十四粒,吃完即愈。榧子京果铺有卖。

小儿食积结痞块,用大红枣一斤、皮硝一两同煮,以水干为度,晒干。每日食此一枣,徐徐服之自消。

小儿积久而成“鳖”,腹内有形,摇头掉尾,大者如杯,小者如钱,上侵入喉,下蚀入肛,或附胁脊,或隐肠腹。用生硫黄研极细末,每日老酒调服一钱,空心下,久服自化。硫黄须色如初出鹅雏者方可用,带青带赤带黑色者,皆不堪。此物最平稳,任多服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