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酒

酒者。清冽之物。不随浊秽下行。惟喜渗入者也。渗入之区。先从胃入胆。胆为清净之腑。同气相求也。胆之摄受无几。其次从胃入肠。膀胱渗之而出。其所存之余质。惟胆独当之。是以善饮者。必浅斟缓酌。以俟腹中之渗。若连飞数杯。倾囊而出耳。酒虽一物。却有数种之不同。辛者能散。苦者能降。甘者缓而居中。淡者能利小便。

善饮之人。先天元阳本浓。所以膀胱能渗。但宜少饮。不宜多用。少则流气活血。多则耗血损神。善饮者又借酒为元气。戒之则形体必瘦。大抵天地之道无他。中而已矣。且膏粱贫贱。各自有病。富贵之家。多色多酒。不致生病。贫贱之夫。少饮辄病。近色则损。此其故何也。盖膏粱之人。嗜酒者远色。近色者节饮。而且无奔走负重之劳。经营谋虑之苦。一有酒色。安寝休息。浓味填补。病从何来。若酒色双有者。亦非美事。至于贫贱不遂之人。经营谋虑劳其心矣。奔走负重伤其力矣。再有酒色之伤。神气几何。堪如是之斫丧耶。汪颖曰。人知戒早饮。而不知夜饮尤甚。醉饱就枕。热壅三焦。伤心损目。夜气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助火。因而致病者多矣。其有伤于酒者。

治之宜分表里。切恶寒发热。身首俱痛。湿热在经。闭塞本身元气。宜用柴葛解肌汤。发汗以彻皮毛之邪。如谵语烦渴。

人事不清。宜用栝蒌枳实汤。大便不通。脉沉有力者。法当下之。如有小便不利。腿足发热者。酒热积于下焦。宜用加减柴苓汤。诸书言酒皆云。无形元气受伤。但可发汗。不可妄下。以伤有形阴血。吾观饮酒之时。非无嘉淆。未饮之前。亦有谷食。不可以前说为拘也。(按酒能乱性又能助湿奈嗜酒者隐戕其身何不知审慎如是耶)

柴葛解肌汤羌活 干葛 柴胡 川芎 半夏 枳壳 桔梗 浓朴 山楂 黄芩 山栀 甘草栝蒌枳实汤贝母 栝蒌霜 枳实 陈皮 桔梗 白茯 甘草 山栀 黄芩 当归加半夏更妙。

加减柴苓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赤茯 猪苓 泽泻 赤芍 枳壳 浓朴

黄胆

瘅者热也。黄胆俱因正气不宣郁而生。黄有如遏酱相似。其症有五。条分缕析。脉症始得而详明也。一曰湿热发黄。小便如栀。染衣成黄。而面目身体之黄。不待言矣。此因茶酒汤水。

聚而不散。郁成壮火。故成此症。但有热多湿少者。有湿多热少者。有湿热全无者。不可以不辨也。热多湿少者。脉来弦数。黄中带亮。宜用茵陈柴苓汤。若渴而饮水者。宜用柴胡芍药汤。加茵陈。泽泻。乃得三焦气化行。津液通。渴解而黄退。金匮云。疸而渴者难治。虑其津液枯竭。初非不治之症也。湿多热少者。

脉来沉细而缓。其色黄而晦。宜用茵陈四苓汤。若大便自利。上气喘急。宜加参术。不可误用寒凉。伤损脾气。至于湿热全无者。既无血食酒汗之症。又无黄赤小便。但见身黄倦怠。肢体无力。虚阳上泛为黄也。

宜用加减八物汤。今医治此。概用五苓套剂。岂能愈乎。

谷疸者。饮食郁结。正气不行。抑而成黄。其症胸膈不宽。四肢无力。身面俱黄。脉来洪滑者。症属于阳。合用二陈消食之剂。但火热郁结。遏生苔衣。干涩难下。今人动用苍朴燥剂。但治其食。不治其热。疸之一字。置于何所。无怪乎治之不痊也。更有粗工。专用针砂绿矾等药。不思积滞虽去。津液随亡。大失治疸之体。惟用养血健脾汤。大有殊功。脉沉细缓者。症属于阴。其人四肢青冷。大便时溏。宜用香砂理中汤。加炮姜肉桂之类。不可概以热治也。然谷疸之症。每兼发肿。初起见之无妨。日久气虚。多主危殆。

女劳疸者。身黄加以额黑也。其症脐下满闷。大便时黑。日晡寒热。皆蓄血之所致也。男子勤于房事。血不化精。滞于小腹。故成此症。女子经水未净。

交合血滞。亦有此症。脉来弦芤者。宜用加减柴物汤。若脉来细缓无力。或涩而细者。元气大虚。虽有蓄血。不宜消导。

宜用十全补中。大扶元气正气盛则邪气自退。若用消导之剂。是促之使亡也。然女劳之血宜在小腹。若大腹尽满。血散成臌。不治之症也。仲景云。腹满如水者不治。旨哉言乎。

酒为湿热之最。因酒而成疸者。其人小便必如栀汁。合用茵陈柴苓汤矣。若心中懊 。热不能食。时欲呕吐者。湿热积于上焦。必有老痰在胃。宜用清热化痰汤。若头面目赤。身热足寒。脉来寸强尺弱。阳气不能下达。宜于前方加大黄下之。如大便带黑。面色黄黑者。其人必有蓄血。盖嗜酒之人。多喜热饮荡死血脉积于胃中。隐而未发。亦宜加减柴物汤。缓缓调治。酒疸之黑。与女劳之黑。相去一间。女劳为肾气所发。酒疸乃柴血腐败之色。柴物汤有半补半消之功。

若用大黄峻剂。荣血益趋于败而已。治者明之。黄汗者。汗如栀汁。染衣成黄。多因汗出浴水。水浸皮肤。壅遏本身。

荣卫郁而生黄也。亦有内伤茶酒。湿热走于皮毛。亦令发黄。初起身热恶寒。头疼身痛者。可用柴陈汤。加苏葛桑皮。

以微散之。日久津虚。宜用柴胡芍药汤。此症脉多洪大无力。或细缓不匀。不可误用补剂。以其发热不止。必生恶疮留结痈脓也。

茵陈柴苓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猪苓 泽泻 赤茯 茵陈 麦冬 赤芍湿少热多。固宜分利。使热从小便而去。佐以小柴胡。方有清热之功。湿蒸热郁。必先燥其肺气。所以小水不行。茵陈辛凉清理肺热。肺金一润。其气清肃下行。膀胱之壅热立通。小便利而黄退矣。(古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法尤宜慎审)

加减八物汤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 当归 白芍 熟地 石斛 苡仁 远志 秦艽 陈皮养血健脾汤当归 白芍 麦冬 枳壳 浓朴 山楂 赤茯 杏仁 桔梗 陈皮香砂理中汤 方见食门。

加减柴物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香附 玄胡 丹皮 丹参清热化痰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陈皮 白茯 杏仁 山栀 枳壳 桔梗 赤芍柴胡芍药汤柴胡 黄芩 花粉 甘草 白芍 麦冬 知母

积聚瘕僻痞块

血之所积。因名曰积。积久而后发也。气之所聚。因名曰聚。聚散不常之意也。 者。坚也。坚则难破。

瘕者。假也。假血成形。 者。左右或有一条筋。脉拘急。大者。如臂。小者如指。如弦之状。故名曰 。

因气而成也。僻者。隐在两胁之间。时痛时止。故名曰癖。痰与气结也。名色虽多。而痞块二字。可以该之。

欲知治痞块之法。详察五积。其理自明。肝积居于左胁。大如覆杯。名曰肥气。久不愈令人发呃。 疟连岁不已。

心积居于脐下。上至心下。其大如臂。名曰伏梁。久不愈令人烦心。肺积居于右胁。大如覆杯。名曰息贲。久不愈令人洒淅寒热。喘咳成痈。脾积在胃脘右侧。腹大如盘。名曰痞气。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为黄胆。斯四积者。

从何而生焉。盖因饮食不消。着于气怒。痰行过其处。必裹一层。血流过其处。必裹一层。痰血共裹之。则不能不成块矣。但上部气多血少。不致活而成痞。治以化痰为主。而活血兼之。宜用消积二陈汤。若痛无形质。不时而发者。

非即癖。宜用柴胡疏肝散。至于肾积居于脐下。在女子多因血滞不行。男子多因食积所成。按之不移。

方为积病。因于血者。宜用加味柴物汤。因于食者。宜用二陈消食之剂。至若活而成痞。千金保命丹。大有殊功。秦越人云。肾积居于脐下。上下无时。

有若江豚拜浪。名曰奔豚。久不愈令人喘急。骨痿少气。据此看来。又有积散不常之意。不可以积名也。此因下焦虚寒。

寒气从腰而入。自后冲前。所以小腹作痛。宜用桂枝独活汤。温经散邪为主。不用大补。内经云。凡治积块。衰其大半而止。块去须大补。若必欲攻之无余。多致积散成臌。至于脾气大虚。神思倦怠者。当以大补元气为主。

正气盛则邪气自退。此不易之法也。内热不受补者。脉来弦数者。极为危笃难医。虽然积块固属实症。倘按之无形。多因七情气滞。肠中汁沫。与气相抟。故作痛也。亦用加减柴物汤。

消积二陈汤陈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杏仁 枳实 玄明粉 石菖蒲 归尾 赤芍内热加黄芩。有滞加浓朴。痛甚加莪术。

柴胡疏肝散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陈皮 白茯 白芍 香附 枳壳 玄胡内热。加山栀。

加味柴物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香附 玄胡桂枝茯苓汤陈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香附 桂枝 细辛 独活肾积奔豚。乃寒气从腰眼而入。肠中汁沫凝聚作痛。故用二陈以行汁沫。桂辛独活以散外邪。不可妄补。

癫狂

狂者。狂乱而无正定也。狂叫奔走。人难制伏。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詈骂不避亲疏。此证虽属有痰。但痰多火多。当以清热为君。化痰为佐。宜用清火化痰汤。大解心胃之热。大便结燥者。可用滚痰丸下之。清热之后。邪热未净者。宜用柴胡芍药汤。如脉来沉细。宜用六君健脾汤。狂病原属实热。脉宜洪大有力。沉细则危。法当禁其饮食。不可与癫症同治也。癫病语言谵妄。喜笑不休。此因抑郁不遂而成。脉宜沉小无力。不宜洪大。治用六君健脾汤。盖此病多由食积生痰。天麻胆星等药服之无效。气顺痰消。又宜八味地黄丸。大补先天元气。此不易之法也。(经云重阴者癫重阳者狂乃辨症不二法门)

清火化痰汤黄芩 黄连 山栀 贝母 栝蒌霜 枳实 苏子 桔梗 赤芍 麦冬滚痰丸大黄(八两) 黄芩(八两) 沉香(五钱) 礞石( 一两)

此方实人可用。虚者误服立死。

六君健脾汤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 陈皮 半夏 枳壳 浓朴 杏仁 泽泻 炮姜

痫症

痫病发则仆地。闷乱无知。啮舌吐沫。角弓反张。手足搐搦。或作六畜之声。古有猪羊牛马鸡痫之分。以应五脏。

亦可不必。风痰鼓其窍道。其气自变。譬之弄笛者。六孔闭塞不同。而宫商各别也。脉来洪数者。

症属于阳。宜用舒中二陈汤。后以清痫二陈汤加减调治。脉细无力者。症属于阴。治之难愈。宜用六君健脾汤。八味地黄丸。亦所必用也。此病痰伏心包。全要胃气清虚。方能健运。日用饮食。只宜少进。肥甘浓味。不宜屡尝。

(按肥甘血肉均含毒质无病患食之每生脾胃痼疾而况痫症尤要胃气清虚庶免增痰助疟之虞为医者必预言之也)

舒中二陈汤陈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杏仁 枳壳 浓朴 山栀 黄芩 玄明粉癫痫之病。人皆责之肝风。每用天麻胆星等药。不知食积生痰。抑遏少阳之气。以致手足挛搐。心神昏冒。但治其食。其病即瘳。予所屡试屡验者也。清痫二陈汤 存以备参(此方涤痰有余痰盛者尤捷若久病正虚宜裁酌用之)

陈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天麻 胆星 栝蒌霜 枳实 石菖蒲 桔梗 麦冬 黄连 山栀六君健脾汤 方见癫狂门。

三消

内经曰。二阳结谓之消。东垣曰。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液。若热则目黄口渴。乃津液不足也。

足阳明胃主血。若热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谓热结也。虽有三消之分。其原皆本于胃土者。

万物所归。无所不有。凡煎炒炙爆。过饮醇酒。助其胃火。耗竭津液。传于气分。则为上消。传于血分。则为下消。

若房事撙节。阴气未损者。燥热只在胃经。但见消谷善饥而已。上消其病在肺。舌上赤裂。大渴引饮。此因胃火先传于肺。心复继之。经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举其最重者而言。其实先由胃火而起也。中消其病在胃。善食而饥。

自汗时出。大便坚硬。小便频数。亦有口干饮水者。较之上消下消为少耳。今医治此。俱有甘露饮子。非不有理。但滋阴养血。落后一层。而清热生津。尤为急着。柴胡芍药汤。良不易也。仲景治伤寒论云。口渴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见得口中作渴。不但胃火所使。而肝胆风热亦复乘之。徒求药石。

不能速愈。须以饮食之中。甘蔗梨汁。频频食之。庶可免死。此亦治消渴之妙法也。(此言历练有准非虚伪浮夸之谈)下消其病在肾。耳叶焦枯。小便如膏。其中伏有至理。人所不知。盖小便如膏。似属肾虚。凉药治之无益。不知肾消一症。不但胃热下流。而心之阳火。亦因下趋于肾。宜用当归六黄汤。或六味地黄汤。加犀角以治心火。其消乃愈。向使见其遗精。不敢用凉。岂不误乎。总录云。未传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疮。为其邪火太盛也。不能食者。必传中满臌胀。以其治之太过。上热未除。中寒复生也。岐伯曰。脉实病久可治。脉弦小病久不可治。盖洪数之脉。邪火有余。津液犹未枯竭。若脉细无力者。津液既绝。胃气亦亡。故不可治。不得已而药之。

宜于柴芍汤中。加入人参。甚则八味地黄丸。或可起死。

柴胡芍药汤柴胡 黄芩 花粉 甘草 白芍 麦冬 知母 黄连上消中消。气分病也。不可骤用血药。惟此方最合。每日再用蛤蜊煎汤饮之。大有奇效。中消大便不利。本方去黄连。加大黄以微利之(按阐发三消之蕴明若燃犀)

甘露饮天冬 麦冬 生地 熟地 茵陈 枇杷叶 黄芩 苡仁 石斛 甘草 山栀一方无茵陈山栀。用枳壳。

当归六黄汤当归 黄 黄芩 黄连 黄柏 生地 熟地

霍乱

霍者。挥霍眩晕。乱者。心神烦乱。若上吐下泻。不烦乱者。谓之吐泻。非霍乱也。夫霍乱之因。由于暑食伤脾。

中州郁结。清气不得上升。浊气不得下降。先心痛则先吐。先腹痛则先泻。心腹俱痛者。则吐泻齐作。初起之时。脉多代结。或见沉细。最难辨其寒热。大法口渴转筋知其为热。宜用清暑化滞汤。至于霍乱已除。转筋不愈者。水谷之气。传于肝经。热伤其血。则大筋为之软短。湿伤其筋。则小筋为之弛长。宜于消食之中。佐以木瓜苡仁黄芩麦冬当归白芍。无不应也。但男子之筋聚于阴器。女子之筋聚于ru头。男子用手扯其阴器。女子用手扯其两乳。

可免转筋入腹之死。又有阴邪霍乱者。脉沉细缓。肢凉唇青。此因冷物伤脾。气不宣通。宜用浓朴温中汤。更有干霍乱者。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心腹绞痛。须臾即死。当以手 吐之。方可用药。其间冷热之治。亦与前症无异也。凡患此者。不可与之饮食。一周时许。热退身凉。方可少与米饮。助其元气。若痛止即食。病再复来。勿归咎于医也。脉诀云。霍乱之脉。见微迟气少不语。大为难医。盖言暑伤于气。正气欲脱。故难治也。

清热化滞汤枳壳 浓朴 山楂 杏仁 半夏 黄芩 赤茯 桔梗 枇杷叶 麦冬转筋倍加木瓜。(治热霍乱主剂他如热甚加川连吴萸除楂朴方为合拍要在辨其有食滞否)

浓朴温中汤浓朴 枳壳 杏仁 半夏 桔梗 炮姜 甘草 藿香 香茹 陈皮(按寒霍乱此方尚欠斟酌果系三阴经证宜从治中汤甚则四逆汤白通汤皆可随证选择而用惟藿茹枳桔应在删除之列盖邪既入阴挽之犹恐不及岂可再事耗散其真气哉)

疟疾

虚人产妇。病后痨怯。俱有寒热似疟。必须辨明。方不误治。似疟脉来虚濡而数。不甚弦急。疟脉弦实。

自可辨也。戴氏曰。寒热发作。有期者疟也。无期者非也。此亦辨之甚明。最宜体认。盖少阳乃东方甲木之象。故其脉主弦。不但初病如此。即久疟正虚。脉不鼓指。而弦象亦隐然在内。东垣云。夏伤于暑。秋必 疟。夫暑为热邪。热则流通。何至伏藏于秋。必其人汗出遇风。或用冷水灌汗。暑邪藏于肌肉。半在于表。半在于里。正当少阳部分。至秋金气下降。暑欲入而阴据之。则激而生寒。暑欲出而阳据之。则激而发热。

邪正相争。有残虐之意。故名曰疟。初起头疼身痛。寒多无汗者。宜用人参败毒散。加干葛半夏之类。热多汗出者。宜用芎苏柴陈汤。发散之后。热多寒少。胸膈不宽。脉来弦滑者。痰与食积也。痰食在胃。荣卫从出之原闭塞不舒。所以肌表之中。郁而生热。宜用柴陈化滞汤。若口中作渴者。由少阳而入膀胱之腑。热入膀胱。必伤津液。宜用柴苓汤。导暑从小便而出。然柴苓汤一方。原为小便短少而设。如小便自利。渴欲饮水者。邪传阳明胃经。

宜用柴胡芍药汤。仲景云。脉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谓弦数之脉。热极生风。必侮土而伤其津液。

由少阳而入阳明。两经合邪。其热倍炽。当以食物速止其热。不可徒求之于药也。梨汁蔗浆。正食中之生津者。内经所谓风淫于内。治以甘寒者是也。若不用此。则热之移于胃者。势必上传于肺。而为单热无寒之瘅疟。或传心包。而为寒多热少之牡疟。可不慎乎。至于发利之后。脉细无力者。宜用二母补中汤。若有痰食未净。宜用六君健脾汤。或资生丸之类。补而不愈。方可用截。所截之药。当分气血两途。热多脉数者。不受温补。宜用柴胡四物汤。如乌梅何首乌极验。寒多脉缓者。宜用六君子汤。加人参五钱。此不截之截也。大抵截疟之法。无非收敛气血。在壮盛之体。三五发后疟势少衰。犹可用截。若虚弱之人。气道错乱。虚不归元。截之涩于他歧。屡成腹胀。

不可不察也。虽然。疟疾属热者多。而属寒者亦有。不可泥定是热。凡当风露卧。冷水浴澡。阴邪客于荣卫。令人寒多热少。脉来洪弦无力。(着眼在无力二字)仲景柴胡姜桂汤。真良方也。若胸中作冷畏寒减食。脉沉弦细者。

其病在里。宜用香砂理中汤。总而言之。一日一发者易治。间日三日者难痊。以其正气虚弱。涩而行迟。与邪会之时缓也。其有住一日。连发二日。或一日数发者。正气大虚。散而错乱。多至不起。发于午后。移于午前者。

欲愈之兆。发于午前。移于午后者。羁迟难愈。服药宜在未发之前。发时诸经气乱。服之无效。至于饮食。俟其热退身凉一两时许。方可量与。若带热饮食。多成疟母。肥甘浓味。尤宜禁之。(调摄要言)

又有疟母者。老痰食积留于胁下。按之有形。多成 疟。连岁不已。此症脉来弦细无力。甚难别其虚实。

大法积形坚大。外无怯弱诸症。脉虽沉细气滞。不能送之外出。宜用柴陈拈痛汤。若困倦喜卧。声音低小。

饮食减少者。宜用香砂六君子汤。大补元气。不可误用攻伐伤损胃气。极宜辨别。瘅疟者。热疟也。

单热而无寒也。脉滑有滞者。宜消食。小便短少者。宜分利。弦数口渴者。宜生津。不可概用大寒之剂。

(辨症确用药自验)惟大渴引饮。汗多脉来洪大者。不用竹叶石膏汤。断不愈也。此即少阳阳明两经合邪。上传于肺者也。

牡疟者。寒疟也。寒多而热微也。如七分。寒三分热之类。诸书俱言纯寒无热。言之误矣。(发前人所未发)此即少阳阳明两经合邪。上传于心者。邪入心包。都城震动。周身津液协力内援。重重裹撷胞内之邪。为外所拒。

故令寒多热少。表间虽有微冷。膻中全是邪热。内真热而外假寒也。宜用柴陈汤。加杏仁石菖蒲最妙。

加减败毒散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干葛 川芎 半夏 枳壳 桔梗 甘草芎苏柴陈汤川芎 紫苏 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陈皮 白茯汗出而热不解。邪未散也。故用此方从轻解之。若困倦无神。胸不宽畅。脉细无力。竟用六君健脾汤。

柴陈化滞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陈皮 白茯 枳壳 浓朴 山楂 赤芍二母柴苓汤知母 贝母 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赤茯 泽泻 赤芍柴胡芍药汤柴胡 黄芩 花粉 甘草 白芍 麦冬 知母二母补中汤知母 贝母 人参 白术 黄 甘草 当归 陈皮 升麻 柴胡资生丸 方见痢门。

加味柴物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何首乌 知母 麦冬 乌梅(三阴 疟用此不截而截)

柴胡姜桂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干姜 桂枝 浓朴 山楂 陈皮柴陈拈痛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陈皮 白茯 枳壳 浓朴 玄明粉 香附 鳖甲 归尾 赤芍香砂六君子汤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 半夏 陈皮 藿香 香附 砂仁寒甚者。宜加姜桂。

竹叶石膏汤麦冬 知母 石膏 人参 粳米 灯心 生姜 竹叶合小柴胡汤。用之更妙。(按治瘅疟其效尤捷)

痢疾

脉诀云。痢疾脉沉细者生。洪大者死。此言久病也。初起之时。元气未虚。谷气尚强。其脉未有不滑而大者。

惟久病之后。元气已虚。谷食又少。故脉宜沉细。不宜洪大也。夫痢疾之起。由于暑食伤脾。不能运化。并于血分。作成痢疾。其色红者。从食中之热化。其色白者。从食中之冷化。不可以赤为热。而白为寒也。治之当分表里。丹溪曰。恶寒发热。身首俱痛。是为在表。在表则当散暑。邪入里。必由皮肉而及筋骨。由筋骨而入肠胃。今寒热身痛。表邪未净也。若但清胃化滞。不及其表。则表间之邪。势必尽从里出。何日可解。柴胡化滞汤。诚表里两解之良剂也。

(治挟表痢大有捷效屡试屡验喻氏逆流挽舟法即此方加减)古方用人参败毒散。责之太阳。而不责少阳。未免求之太远矣。至于后重窘迫。腹痛急坠。是为在里。在里则当下。宜用朴黄丸下之。然欲用下药。必在两三日之间。元气未虚。脉犹有力。方可用下。若日久痢多。脉来无力。虽有后重。气虚下陷。与初起者不同。不可妄下。

至于外无头疼身痛。内无里急后重者。宜用芩芍调中汤。黄芩能敛大肠之气。白芍能敛大肠之血。痢疾便红。非此不愈。然患痢之人。多由饮食不节。旧积未尽。新谷又多。往往然也。若见胸中不宽。芩芍未可骤用。恐其收敛饮食。

愈加其痢。通调之后。合当大补元气。但痢家气虚者固有。而阴亏者亦多。下多亡阴。脏腑虚燥。大渴欲饮。脉来细数。宜用芍药健脾汤。但止其汤。其痢自愈。若是阳虚。脉必洪大无力。宜用芩芍补中汤。或用资生丸。补而不愈。方可再行兜涩。不可骤用粟壳等药。恐积滞不尽。而成胀满。病愈甚也。(每成休息痢皆由兜涩早耳)

虽然。肾有胃关。未可久痢而胃不损者。凡四君归脾十全补中。皆补脾虚。未尝不善。若病在火衰。土位无母。

设非桂附大补命门。以复肾中之阳。以救脾家之母。饮食何由而进。门户何由而闭。真元何由而复耶。若畏热不前。仅以参术补土。未见痢之能愈也。此皆治热痢之法。而沉寒者亦有。不可泥定是热。平日元气虚弱。口食生冷凉物。以致胃寒下痢。

脉来沉细无力。四肢厥冷。可为辨也。宜用理中化滞汤。不但冷痢如此。即热症变冷者亦往往有之。李东垣云。

久痢不止。(着眼久痢二字)各症不减。或反加重。竟作虚治。用补中汤。加炮姜一升一补。虚回而痢自止。如小腹重坠切痛奔豚。加肉桂破故纸诚确论也。痢家虽不禁食。只宜清淡柔烂。少吃为妥。生冷面食俱不相宜。

浓味尤当禁之。至于五色兼下者。如鱼脑髓者。或下烟尘屋漏水者。大孔如竹筒。唇似朱涂者。皆难治之症也。

又有热毒痢者。水谷倾囊而出。一昼夜间八九十行。此则肠胃为热毒所挠。宜从里治。里急后重者。宜用大黄黄连甘草大剂下之。若无里急后重。宜用芩芍调中汤。加黄连肉桂。盖暑邪据于肠胃。凉药入口。隔拒而不纳。

少加肉桂。引凉药直达热所。有如向导之兵。人所不知者也。若脉来沉细无力。八九十行者。又为气虚下陷。非前法所可治也。

下痢噤口者。胃中湿热之毒。熏蒸清道而上。以致胃口闭寒。不欲饮食。古方仓禀汤。散其内中热毒。非散表也。

后以仓连人参汤。频频与之。服之不应者。多主于死。初起胸中不宽。不欲饮食者。胃中有痰有食。非噤口也。

又有血痢者。纯红散血。不与粪杂。故为血痢。若有血又有粪者。谓之便血。非血痢也。此因饮食伤脾。中州郁结。

不能摄血。所以血从大孔而下。亦用芩芍调中汤。若脉来细数。胸中如故者。宜用柴胡四物汤。加地榆乌梅之类。勿以血痢为拘耳。

丹溪云。先水泻而后便脓血者。脾传肾也。为贼邪治之难愈。先脓血而后水泻者。肾传脾也。为微邪治之易痊。论虽如此。又当看其轻重。先泻后痢。固为难治。若下痢不甚。岂难治乎。先痢后泻。固为易治。若泻多不止。岂易痊乎。

世有痢兼疟者。当以治痢为主。不必治疟。若疟后变痢发泄已尽。必无暑热之毒。宜以资生丸调理。其有恣意饮食。

酿成痢疾者。又不拘于此例也。

柴胡化滞汤柴胡 黄芩 甘草 丹参 当归 枳壳 浓朴 山楂 木香 槟榔柴芩甘草。用之以治暑也。枳朴山楂。用之以消食也。河间曰。行血则便脓自愈。故用丹参当归。调气则后重自除。

故用木香槟榔。此方不但初病宜用。即久痢身热者。亦宜用之。金匮云。下痢脉反弦。身热汗出者自愈。夫久痢之脉。深入阴分。沉细微弱矣。忽然而转弦脉。全是少阳生发之气。用此逆流挽舟。邪从外散。

宁不愈乎。若脉沉细滑。表里无热者。脾气郁结。加藿香一钱。更有殊功。

朴黄丸大黄(四两酒煮) 浓朴(二两姜汁炒)

芩芍调中汤枳壳 浓朴 山楂 黄岑 白芍 丹参 桔梗 槟榔 泽泻热盛加酒炒黄连。

芍药健脾汤山药 扁豆 石斛 萎蕤 沙参 白芍 陈皮 白茯 山楂 神曲 花粉连芍补中汤人参 白术 甘草 黄 陈皮 升麻 柴胡 白芍 黄连久痢宜忌当归。以其润下故也。去升柴加阿胶地榆尤妙。

资生丸人参(三两) 白术(二两) 甘草(一两) 白茯(两半) 山楂(二两) 神曲(二两) 麦芽(两半) 陈皮(两半) 桔梗(五钱) 山药(两半) 扁豆(三两) 苡仁(三两) 藿香(五钱) 芡实(两半) 泽泻(五钱) 黄连(三钱五分) 白蔻(三钱五分)

蜜丸弹子大。

理中化滞汤人参 白术 炮姜 甘草 砂仁 浓朴 藿香 陈皮寒甚加肉桂。

仓廪汤人参 白茯 甘草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桔梗 陈仓米 石莲肉本方不用人参。服之无效。脉沉者。宜加藿香。

仓连人参汤黄连(七钱) 陈仓米(三钱) 人参(五钱)

脉洪实者。去人参名仓连煎。

外治法用大田螺一枚。捣烂如泥。入射一厘。纳入脐中。引热下行。胃即开矣。(此法曾经试之效捷)

香连丸木香(一两) 黄连(二两)

泄泻

泄泻者。胃与大肠之病也。此因饮食不调。脾胃不能运化。小水并于大肠。故令作泻。脉来沉滑。腹中作痛。

宜用胃苓汤加减。以其积滞在胃。气不宣通。稀粪旁流故也。若久泻不止。脉沉细缓。按之无力者。是为脾虚。宜用健脾丸参苓白术散之类。甚则用八味地黄丸。补命门火以生脾土。此不易之法也。但泄泻之病。虚寒者固有。

而虚热者亦多。如下多亡阴。津液不足。脉来细数无力。甘温毫不可投。宜用脾肾双补汤。此外又有数症。

条分缕析。治之方不误耳。

积泻者。腹痛而泻。泻后痛减。泻去稍宽。偶然而起者。谓之食泻。法当消食分利。若不时举发。定因脾土虚弱。不能运化。以致食停作泻。初起必先消食。方可用补用温。世人概言脾泻。骤用温补者非也。

大约脉实有力。宜用胃苓汤。脉细无力。宜用半消半补(脉之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痰泻者。或多或少。或泻或不泻。中焦有痰。饮食入胃。裹结不化。所以作泻。脉滑有热者。宜用枳朴柴陈汤。脉来弦细无力。宜用香砂六君子汤。

火泻者。腹中痛一阵。泻一阵。后去如汤。后重如滞。此因湿在肠胃之中。火在肠胃之外。宜用清热柴苓汤。甚则完谷不化者。火性急速。不及传化故也。

冷泻者。鼻吸风寒之气。口食生冷之物。皆能作泻。此暴病也。宜用香砂理中汤。若久泻之后。

脉细皮寒。病涉大虚。宜于前方更加桂附。若加之以不食。危笃难医。至于完谷不化。初起犹为胃寒。

治之可愈。久则胃气已绝。断主于死。

湿泻者。腹中不痛。所泻皆水。(辨证精详)或遍身发肿。身热脉数者。病属于阳。(分别阴阳不紊)初起宜用分消饮。久以柴苓汤主之。若肢冷脉细。元气大虚。宜用消肿健脾汤。即金匮肾气丸。亦宜服也。

又有肺燥作泻者。人所不知。秋伤于燥。内热咳嗽。肺中之火无处可宣。传于大肠。故令作泻。宜用清金润燥汤。润肺兼润其肠。则泄泻自止。若误认脾虚。而用温补。非徒无益。又害其肺也。治者详之。又有脱泻者。水谷皆下。日有百次。不但糟粕泻尽。并肠中所蓄之黄水。俱已竭尽而无余。所以平人时泄黄水。即是脾坏之候。皆主于死。

不易治也。

加减胃苓汤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赤茯 猪苓 泽泻 山楂 桔梗平胃而用苍术。取其雄壮上行。发越脾气。脾气一行。则郁结自开。若单用沉降之药。胃反不能开也。但脉来沉缓者可用。滑数者勿与。以其燥能助火故也。至于猪苓虽能渗湿。脾湿不甚者。服之必伤肾水。不可轻用。若两肋作胀。因于气郁者。宜加香附青皮之类。

健脾丸人参(二两) 白术(三两) 白茯(二两) 甘草(一两) 山药(二两) 扁豆(三两) 芡实(三两) 莲肉(二两) 泽泻(一两) 陈皮(一两) 山楂(三两)

参苓白术散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 山药 扁豆 苡仁 桔梗 砂仁 莲肉脾肾双补汤人参 山药 扁豆 车前子 白茯 白芍 萎蕤 菟丝子 杜仲 山萸 白蔻 石斛枳朴柴陈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陈皮 白茯 枳壳 浓朴 赤芍香砂六君子汤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 陈皮 半夏 砂仁 藿香 香附清热柴苓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赤茯 猪苓 泽泻 山栀 赤芍香砂理中汤人参 白术 炮姜 甘草 香附 砂仁 藿香滞多加浓朴。

分消饮羌活 白芷 柴胡 川芎 枳壳 山楂 陈皮 猪苓 泽泻热盛加山栀黄芩。

消肿健脾汤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 车前子 泽泻 浓朴 苡仁 炮姜 附子 陈皮 山药凡久泻脾虚。以及发肿。俱宜用此。

清金润燥汤沙参 萎蕤 苡仁 山药 石斛 黄芩 白芍 桔梗 甘草 地骨皮 陈皮 芡实八仙糕(痢后调理脾胃良方)

白术(四两) 白茯(四两) 山药(八两) 扁豆(八两) 芡实(八两) 莲肉(八两) 苡仁(四两) 老米粉(二斤) 白糖(二斤)

四神丸肉果(二两煨熟去油) 补骨脂(四两) 五味(一两) 吴茱萸(水浸炒一两)

姜煮红枣为丸(补命火益脾肾要剂)

疝气

夫疝者痛也。重坠如山。故名曰疝。皆厥阴肝经之病。与肾经绝无干涉。自素问而下。皆以为寒。东垣丹溪以为先有湿热。又被风寒外束。所以作痛。然疝有多端。不可以湿热尽也。即以湿热言之。初起睾丸肿大。恶寒发热。

脉来弦数。不时举发者。奔走劳碌。饮食郁结。水谷之气。陷于至阴。即为湿热。非水谷之外。又有湿热也。诸书泛言湿热。而水谷之气。毫未言及。所以治之不应。予从金匮论中。见其言疝言脚气。以及腿缝生核。 肿不消。皆言水谷之气下注。则疝气之由食积明矣。其寒热脉数。全是劳倦伤脾。气道错乱。失其营运常度。郁生寒热诸症。

岂尽感于风寒乎。予用柴葛二妙汤。散其劳倦之火。继以柴胡化滞汤。消其食积。不但目前立愈。并疝气之根永除不复作矣。此古人隐而不发之义。经予一言道破。治疝之法。了无疑义也。又有微寒微热。脉虽洪弦。按之无力者。气虚下陷。与前症迥不相同。宜用橘练补中汤。其肿自消。以上二症。卵皮虽肿。其色如故。若红肿大痛者。谓之囊痈。热多湿少。血热下注。日久血化为脓。最难调治。初用清肝渗湿汤。七八日后。肿而不溃者。宜用滋阴内托散。已溃之后。全要睾丸悬挂。毒从外散。可保无虞。若囊皮脱落。连及睾丸。法在不治。此皆疝家常见之症。而亦有不恒见者。条分于左。以备采用。

 疝气

七疝症治

寒疝者。囊冷如冰。坚硬如石。阴jing不举。或控睾丸而痛。此因坐卧石地寒月涉水。外感寒湿而然。脉沉细缓者。宜用补中汤。加桂枝细辛之类。若脉来滑大有力。标寒束其本热也。亦用柴葛二妙汤。若原有疝气反缩入内。聚于小腹疼痛异常者。阴寒夹食。积聚不通。

宜用蟠葱散。

水疝者。皮色光亮。状如水晶。脉来弦数者。病为阳水。宜用龙胆泻肝汤。恐其肿痛不消。必致作脓。

脉沉细缓者。又为阴水。宜用五苓散。

筋疝者。阴jing肿胀。挺纵不收。或有白物如精。随溺而下。得之春方。邪淫所使。龙胆泻肝汤。清肝渗湿汤。俱可量用。日久病深。宜用滋阴地黄丸。

血疝者。状如黄瓜。居阴mao之上。俗名便痈者是也。若在腿缝之上。左为鱼口。右为便毒。非血疝也。治之之法。

亦照囊痈调理。

气疝者。不痛不痒。但觉肿坠。此因气怒郁于下焦。宜用柴胡平肝汤。日久气虚。亦用橘练补中汤。其在小儿名为偏坠。得之父精怯弱。强力入房。因而有子。胎中病也。亦用橘练补中汤。

狐疝者。昼则肿坠。夜则入腹。按之有声。如狐之昼出而夜归也。故名狐疝。治之难愈。橘练补中汤。八味地黄丸。

审而用之。

疝者。阴囊胀大如升如斗。俗名沙HT 是也。每见身死之后。疝气全消。可见阴囊之大。全是气虚下陷。苟于未大之前。常服橘练补中丸。亦可免其渐长。不可误认水肿。妄用针刺。(景岳以疝病属气不疏治宜舒气为主是创言也若遇七疝皆属气凝治以舒气则凝者散而疝自愈矣。)

柴葛二妙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干葛 赤芍 苍术 黄柏 枳壳 浓朴 川芎 香附橘练补中汤人参 黄 白术 甘草 当归 陈皮 升麻 柴胡 橘核 川练子 白芍 小茴香此方虽能升提下陷。气虚甚者。无参则不效。

清肝渗湿汤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柴胡 黄岑 山栀 龙胆草 花粉 甘草 泽泻 木通热盛加黄连(治疝气偏坠肿不可忍附方 槐子一钱炒黑色为末入盐三分空心黄酒调服)

黄酒调服。

滋阴内托散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黄 泽泻 皂角刺 穿山甲又方杏仁(去皮尖) 茴香(各一两) 葱白(焙干五钱)

共为末。每服五钱。黄酒调服。嚼核桃肉咽下。

蟠葱散(散寒利气之主方)

苍术 三棱 砂仁 丁香 肉桂 炮姜 玄胡 白茯 甘草 葱白八角茴香丸山楂 枳实 大茴 吴萸 荔枝核龙胆泻肝汤龙胆草 连翘 生地 黄芩 黄连 山栀 归尾 甘草 泽泻 车前子 木通 大黄柴胡平肝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白芍 川芎 香附

脚气

脚气者。腿足肿痛也。腿足之下。乃肝脾肾三阴所主。三阴之脉。起于足之中指。若当风洗足。或汗出风吹。风邪客之。上动于气。故名脚气。初起不觉。因他病乃成。即如腿足红肿。恶寒发热。脉浮弦数者。

素有风湿。又遇奔走劳役。饮食郁结。水谷之气。陷于至阴。故成此症。宜用柴葛二妙汤。散去表邪。再用宽中化滞之剂。自无不痊。大便不通者。法当下之。至于白肿不红者。其候有寒湿风湿湿痰之分。

寒湿脉沉细缓。多因坐卧湿地。寒月涉水。湿邪在表。未郁为热。宜用补中汤加桂枝独活之类。日久寒郁为热。不可以寒湿论也。风湿脉浮弦细。微微带数。风伤气分。未入于荣。所以白而不红。治以发散为主。不宜天凉。当用疏风胜湿汤。若夫脉来弦数。白肿不红者。此属湿痰。宜用柴陈四妙之类。

不可以湿治也。

又有干脚气者。不肿不红。但骨内酸痛。其候有轻重之殊。轻者痛而不甚。脉浮弦细。微微带数。亦用疏风胜湿汤。重者恶寒发热。脉浮弦急。痛而难忍。亦因水谷之气下陷。宜用柴葛二妙汤。余邪不解。

可用除湿养荣之剂。外有脚丫出水。虽由湿热所使。亦必有风当以养血除湿为主。少佐以防风独活。方为尽致。至若足跟作痛。多属阴处。用六味丸。加苡仁木瓜杜仲五茄皮之类。斯得之矣。

柴葛二妙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赤芍 干葛 苍术 黄柏 浓朴 山楂 木瓜 槟椰此即疝气门去川穹香附。加木瓜槟榔是也。

疏风胜湿汤紫苏 干葛 柴胡 川芎 陈皮 半夏 前胡 苡仁 木瓜 续断 枳壳 香附 黄芩柴陈四妙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陈皮 白茯 苍术 黄柏 防风 金银花 贝母 花粉 山栀除湿养荣汤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黄芩 知母 木瓜 苡仁 续断 五茄皮 牛膝 杜仲 车前子 独活 防风 秦艽

痿症

痿者足痛不能行也。凡人壮岁之时。气血未衰。或年及五旬。形体不甚瘦弱者。多因湿热伤脾。不能束骨。

未可即以痿论也。盖热伤其血。则大筋为之软短。热伤其筋。则小筋为之弛长。所以机关不利。

宜用滋筋养荣汤。脉沉细缓者。宜用独活寄生汤。至于年过五十。形体怯弱者。此属痿症无疑。内经曰。

肺热叶焦。五脏因而受之。发为痿 。又谓治痿必主阳明。盖言阳明胃土。为诸筋之宗。肾水不足。

不能上制心火。火来刑金。无以平木。肝邪得以克贼脾土。而痿症作矣。治当补肾水之虚。泻心火之亢。使肺金清而肝木有制。脾自不伤也。大凡初起身热。脉来洪数。腿痛甚而难忍者。心火流于下焦。内经所谓阳精所降。

其人夭者是也。宜用六味地黄汤。加犀角牛膝木瓜麦冬之类。若脉来细数。痛而不甚者。宜用加味地黄汤。肥甘浓味。辛热烟酒。既不可尝。恐助肺家之火。痛愈甚也。然痿症固属肺热。若阳明气虚。宗筋失养。亦令足痿。宜用加味八物汤。至于先天命门火衰。又宜大造地黄丸之类。不可拘于一法也。

滋筋养荣汤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续断 杜仲 牛膝 木瓜 苡仁 车前 五茄皮 麦冬 石斛 独活 秦皮独活寄生汤独活 细辛 当归 防风 杜仲 桑寄生 川芎 熟地 桂枝 甘草 秦艽 牛膝 白茯 人参加味八物汤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阿胶 续断 天冬 杜仲 山萸 枸杞 五味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