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参玄宗不难得手,难从性宗参入。如从此入,便得渊源。倘错行路径,如书空寻迹,披水觅路矣。

修玄之理,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古人章句之中隐隐在焉。天不言而四时行,人身阴阳消息,人不能使之然也。

大道之妙,全在凝神处。凡闻道者,宜领此意求之。凝神得窍,则势如破竹,节节应手。否则面墙而立,一步不能进。

学道之人,须要海阔天空,方可进德。心宜虚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动,便可立丹基。

学道之人,以养心为主。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胸次浩浩,乃可载道。

邪说乱道久矣,采战、烧汞、搬运皆邪道也。年少者、不笃信者、遑遑趋利者,皆未易言此道。欲修此道,先宗一淡字。

仙凡界、人鬼关,全在用功夫。然用功夫者,如擒狡兔然,稍懈则兔纵,稍紧则兔死。须於空虚中觅之,否则何足言功夫哉。

凡人心不内守,则气自散。若能时时内观,则气自敛,调养脏腑,久之神气充足。古云:「常使气通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

静时炼气,动时炼心,下学之功毕矣。

须节欲。先天必须后天定。

动时茫茫,不如此心久在腔子里。学道者要先知收心法,再言静功。

欲学玄功,须先时时瞑目,一日间静坐几刻,再来问道。

聪明智慧不如愚,学人只因伶俐二字,生出意见,做出许多坏事。今欲收拾身心,先从一个愚字起。

天之生人,人之所以生而不死者,於穆不已也。人若无此不已,则气绝矣。故天地以气机存,人亦以气机生。能炼住气机,便与天地同寿,便不息了。不息则久,中庸言之矣。

定其心神,方可言道。要入玄关,须用定力。定则静,静则生。不但静中能静,必须动中能静,方见功夫之力。神定,内一著也。事来心应,事去心止。气定,外一著也。

语谨形正,语端气峻。下学要紧处,全在正气安神,忘心守口而已。

道原从苦中来,但得清闲处便清闲,此即是道。且更须忙里偷闲,故人能偷闲便有闲。不然,则终身无宁晷矣。

心乃一身之主,故主人要时时在家。一时不在,则百骸乱矣,所以学道贵恒。始勤终怠,或作或辍,则自废也。

「四大威仪皆是假,一点灵光才是真。晦藏灵明无多照,方现真如不二身」,则此一点,如剑上锋,如石中火,一现即去。故修养家,要养圣胎、孕婴儿者,此也。功夫如不早做,及至精乾血枯,屈曲蒲团,有何益哉。

令人慕道者多矣,俗网牵人,是以道心不进。至人非不悯世,奈世人自纠葛何。今为学子脱此苦恼,略敷数言。夫心之动,非心也,意也。神之驰,非神也,识也。意多欲,识多爱。去此二贼,真性圆明。不欲何贪,不爱何求。无贪无求,性如虚空,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再加炼气,金丹可成,神仙可冀。

养气只在收心。心在腔子里,则气存矣。

居尘不染尘,乃上品也。其次避之。

清静二字是换骨法。

凡人能治心,便是道中人。若全消俗障,何患乎不成。

虚之又虚,与天合体。空空空,空中有实功。若还纯寂灭,终是落顽空。

静坐者,不在坐时静,要在常时静。

灵台不灭,慧觉常存,此道之至宝也。然无形无影,莫可明言。默以心会,不在外求。

神乃心之苗也。面色润泽,方徵血气冲和。总要华池养得水足,意树自然花开。

昔人教人,寻孔颜乐处。此乐非章句可能寻,在天命也。心静则神清,神清则气和,始可得之。

下手功夫疏不得,因循无益。得一刻,便做一刻,念头须时时返照此处。神到则气到,气到则命坚。

敬慎二字,通天彻地。再无放心之人,能仙能佛。

人生做事,业传千古,不过此一点神光耳。然神非精不能生,而精非静不能养。欲至极虚极灵地位,须炼此能生、能养功夫。

道心常现,则凡念自退。一时忘道,则起一时之凡念。一念忘道,则起一念之凡情。须要时时提醒。

人生若幻,须要寻著真身。天下无一件是实,连此身也不是自家的,只这一点灵光。若无所依,到灭度时,何所随著,岂不哀哉。

焚香烹茶,是道也。即看山水云霞,亦是道。胸中只要浩浩落落,不必定在蒲团上求道。

学道是乐事。乐则是道,苦则非道。但此乐不比俗人乐耳。

居尘世中应酬,最是妨道。人能於尘事少一分,道力即进一分。幻缘不破,终无著处。

人当以圣贤自待,不可小视自己,则上达矣。故天下未有不圣贤的神仙。

世人当知俭之道,俭於目可以养神,俭於言可以养气,俭於事可以养心,俭於欲可以养精,俭於心可以出生死,是俭为万化之柄。若不知俭之道,惟以刻薄悭吝是趋,则於俭之道失之远矣。

无上妙道,原从沉潜幽静中得来。若是一念纷纭,则万缘蔚起,身心性命,何日得了。一已尚不能照应,何暇及他事哉。人须亟亟回首,早登彼岸。

玄功不但要养气足精,仍宜运髓补脑。家俬攒聚到十分,方称富足。倘身中稍有缺乏,便是空体面的穷汉子。分明一条好路,为何不走,可惜一个神仙阙,夜间难道也匆忙。

烦恼是伐性之斧,人当於难制处下功。若不将气质变化完善,怎得成善士。

凡学道人,言语行事,必较世俗人要超脱些。若仍走俗人行径,何贵乎学道。

学道先以变化气质为主,再到与人接物上浑厚些,方是道器。

今之文人,只因理障,难以入道,不知道即孔孟之道。濂溪尧夫非此乎,不可专作道家看。要知儒与道是合一的。周邵二子,何尝出家修行耶。今人将道作出世一派而畏之,何其误也。

春桃多艳,是三冬蕴藏之真阳也。秋菊多黄,是三伏聚养之真阴也。此中玄理,意会者得之。

人为形质所累,年纪一到,则百节风生,四体皆痛。何必地狱,即此便是。倘平日少有静动,讵可免此一段苦楚。故形为我所爱,我亦为形所累。若将此一段灵性,做到把握得住时,出生入死,总由我使唤。

学道者,首以清心寡欲为主。高枕茅檐,肆志竹窗,方是道家逸品。若纷纷逐逐,何异流俗。陶养性情,变化气质,二语乃入门之始事也。

修道之人,未有不静默者。粗心浮气,一毫用不得。

有问前知者,答曰:「机从心生,事以理断。以理断事,人即神也。弃理问神,神亦不告。」

凡入玄门,只以静性为主。如目前春庭新雨,四壁寂然,草木含春,暗藏长养。理会此中,就有个究竟,不必定以谈玄为道。

人心如目也,纤尘入目,目必不安。小事入心,此心即乱。故学道只在定心。若心不定,即纸窗之微,为人扯破,必生怒忿;一针之细,为人去取,便生吝惜。又不徒以富贵乱心,得失分念,烦邪乱想,随觉即除。毁誉善恶,闻即拨去,莫将心受。心受则满,心满则道无所居。要令闻见是非,不入於心。是心不外受,名曰虚心。使心不逐外,是名安心。心安而虚,道自来居。

仙经云: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反神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观,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则近真矣。

垢渐去而镜明,心渐息而性澄。养成一泓秋水,我不求镜物,而物自入我镜中。

有诸内,必形诸外,一毫也假不得。前贤云:「山有美玉,则草木为之不凋。身有妙道,则形骸为之不败。」故心有真功夫者,貌必有好颜色。

人心犹火也,弗戢将自焚。防微杜渐,总在一心。

天下人不难立志,最怕转念富贵二字,是钩人转念的香饵。所以每每得道者,非贫寒,即大患难之后。何也,割绝尘累,回头皆空。故孙真人注《恶疾论》曰:「神仙数十人,皆因恶疾而得仙道」,是尘缘都尽,物我俱忘,毫无转念,因祸得福也。

凡修道之人,一手握住此物,行住坐卧,不为外动,安如泰山,不动不摇。紧闭四门,使十三贼人,不得外入,身中之宝,不使内出。日日如此,何必顶礼求真仙,便是蓬莱第一座。

玄修与释家不同,释家呼此形骸为臭皮囊。道家入门,全要保此形体。故形为载道之车,神去形即死,车败马即奔。

大道之传,原自不难,是世人错走路头,做得如此费力。岂不闻「大道不远在身中,万物皆空性不空。性若空时和气注,气归元海寿无穷」。又曰:「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真精道难得。」

「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生真」,此守中之规也。进道之要,无如问心。故云:「学道先须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即道心。」

学道性要顽纯,毋用乖巧。其要总在将心放在何思何虑之地,不识不知之天,此大道之总纲也。

捷径之法,推守此一心。阳气不走,相聚为元海。

夫道未有不探讨而得者。即三教圣人语录,无非发天地之秘密,接引后学阶梯。细心玩味,便知端的。

有问静功拿不住者,答曰:「万缘寂处,即是仙界。此时诚一不二,龙可拿,虎可捉。若云无拿处,仍是未空。」

光景倏忽,鲁戈难留,那还禁得执著。自一身推之,吾一身即天地,天地即吾一身,天下之人即吾,吾即天下之人。不分人我,方是入道之器。倘少分芥蒂,即差失本来。

凡有志修道者,趁得一时间光阴,便进步用功夫去,将精气神做到混合而为一的时节,以待事机之来。不可望事全方下手,是自虚时日也。悠悠忽忽,日复一日,白驹易过,几见挥戈。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心能内观,即一时为尘垢所染,终久必悟大道。若心不能内观,究竟必落沉沦。故《道德经》首章曰「常有欲以观其窍」者,观此窍也。「常无欲以观其妙」者,现此窍中之妙也。太上曰:「吾从无量劫中以来,存心内观,以至虚无妙道。」学子既欲潜心,先去内观,待心中如秋潭浸明月,再谈进步。

初入玄关者,不用他求,自今日始,要无漏精夜,便是登仙梯航,便是结婴种子。

修道功夫,如抽蕉剥笋,层层求进,必至头方止。

学道人全要敛藏,最忌明察。故曰:「人不藏,不能得道之要。」

万事萌芽,在乎一心。心动则机动,机动则神明而合之。故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修道总是炼得一个性。有天命之性,有气质之性。本来虚灵,是天命之性。日用寻常,是气质之性。今一个天命之性,都为气质之性所掩。若炼去气质之性,即现出天命之性,而道自得矣。

先天一炁,本属无形,妙能生诸有形,所以为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根本也,而道之源头在是矣。 

修道人:心要空。劳劳碌碌苦无穷。

成易败。少转翁。事态无常若梦中。利薮名场埋俊杰。

爱河苦海丧英雄。急求道。早加工。跳出迷途四路通。

修道人:心要闲,休将凡事积心田。

贪嗔罣。恩爱缠。丧却残生是孽缘。两手拨开迷人网。

一脚跳上护身莲。登彼岸。上慈船。透出虚外天外天。

修道人:心要强。逃出牢笼躲无常。

开利锁。脱名韁。舍生拌死上慈航。一拳打碎痴呆膜。

双剑剖开爱欲乡。学铁汉。炼金刚。看破虚花梦一场。

修道人:心要明,访拜名师要虔诚。

求解脱。了生死。采药炼丹有定评。拜访性根归实地。

跪求妙道炼元精。道看重。师莫轻。不忘根本易修成。

修道人:心要低。低声下气敬三师。

求指示。决猜疑。虚心受教事事知。参求剥复通消息。

讲究乾坤运转移。抽添妙。颠倒奇。讲明火侯事根基。

修道人:心要超。超群拔俗出尘嚣。

宜守戒。莫逞刁。惹下罪孽祸难消。积善修因功自得。

毁斋破戒罪难饶。急惺悟。学逍遥。脱壳归西上九霄。

修道人:心要坚。参禅打坐莫贪眠。

瞠开眼。捏定拳。睡魔降往莫昏颠。炼就纯阳身不坏。

战退群阴性自全。调神气。炼汞铅。巍巍端坐紫金莲。

修道人:心要纯。扫除杂念养天真。

分清浊。定主宾。丹炉药物要调匀。八卦炉中调火侯。

五行山上炼元精。运周天。转法仑。炼个金刚不坏身。

修道人:心要开。心花开放见如来。

婴儿动,奼女催。全仗黄婆意做媒。仙境未开筵寿酒。

洞房先劝合欢杯。换仙骨。脱凡胎。产个金身坐莲台。

修道人:心要幽。消遥快乐度春秋

开觉路。步瀛洲。青龙白虎两边游。洞里乾坤施造化。

壶中日月运周旋。真洒洒。少忧愁。同登极乐永无忧。

修道人:心要高。红尘看破扫尘劳。

勤修炼。励节操。脱离烦恼出笼牢。五蕴皆空真自在。

六尘不染是英豪。脱胎袄。换仙袍。超出三界乐陶陶。

修道人:心要奇。广行方便任施为。

通权变。达时宜。行持举动学慈悲。积功累行终无怠。

见性明心定有期。开智慧。破愚痴。千变万化少人知。

修道人:心要真。斩金切铁别红尘。

耐困苦。受艰辛。受得魔难是原人。任凭浪起风难定。

稳坐慈航心是纯。功成满。道德伸。丹书下诏接阳神。

修道人:心要清。闲事闲非总莫争。

遏六欲。绝七情。修行功莫发无明。除进皮毛心上病。

保全温厚意中诚。杠高化。意气平。总无障碍自然成。

修道人:心要和。莫结冤仇免受磨。

三自反,两平和。一团和气尽包罗。若扫三心真古佛。

能飞四相即弥陀。好缘法。莫蹉跎。广结良缘纳福多。

修道人:心要安。修言容易莫畏难。

寒添服。饥加餐。调和身体炼金丹。果满自然超上界。

功院必顶透云端。收圆早。普渡宽。同登彼岸大众欢。